新型建筑材料在轨道交通车站建筑中的应用浅析——以伦敦金丝雀码头地铁车站为例
2016伦敦金丝雀码头案例分析报告汇总

建设成本。 对投资成本予以补贴。
企业特区的优惠政策是有时间限制的,比较典型的是 在10年左右。
金丝雀码头案例研究
CANARY WHARF
9-项目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CANARY WHARF
4-办公物业
平均单栋建筑面积5万平米,50%的面积为整栋租赁,30%的面积为大客户租赁
金丝雀码头现有办公物业约148.6万平米,37栋楼。 单栋物业体量:金丝雀码头的办公楼定位以总部型客户为主,平均单栋建筑面积约5万平米,为了满足丌同规模客户的需求,
办公楼面积从1.3万平米到11.5万平米丌等,丏呈明显的档次差异,很好的兼顾了各类型的企业,办公楼总体出租率一直保持 在较高水平。其中,可获悉的单栋体量是3万平米以下办公楼10栋,3至6万平米12栋,9万平米以上的6栋。 租赁模式:金丝雀码头中50%的面积为整栋租赁,30%的面积为大客户租赁,20%的面积为散租。
33,000
65,000 54,000
伦敦就业岗位变化
+121,000
在2000至2009约十年间,伦敦整体增加了 12.1万个就业岗位。其中金丝雀码头所在的陶 尔哈姆莱茨区(Tower Hamlets)是就业岗 位增长最快的区。
9-项目对周边区域城市更新的影响
2014年,金丝雀码头开始了它的东扩计划,这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首个扩张计划,2015年年底,金丝雀码 头集团获得了WOOD WHARF项目总体规划斱案许可,将在该地块建设30栋大厦,至少3100套住宅。除了金丝雀码 头集团开发的新区楼盘之外,位于狗岛(isle of dog)的其他已经待规划待建的大型楼盘超过20多个,总规划住宅量 1万套
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

金丝雀பைடு நூலகம்头自然资源整合
沿水系带状布置两岸骑楼建筑
金融大楼 沿滨水带经营的酒吧和咖啡厅
金丝雀码头历史资源整合
融入历史的象征性空间 金丝雀码头不仅拥有码头区的历史 资源,而且恰好位于伦敦城市发展的空 间轴线上。这条空间轴线的一端是伦敦 塔桥,代表了伦敦的悠久历史,另一端 是建于北格林威治的千禧穹庐,代表伦 敦城市的新生。城市设计在空间布局中 整合了以上两个历史要素,使金丝雀码 头不但成为码头区复兴的象征性空间,
金丝雀码头三维交通设计
立体化步行与轨道交通
用地内三维分层的交通系统
金丝雀码头三维交通设计
南侧步行桥
北侧步行桥
金丝雀码头自然资源整合
重塑水系 城市设计保留了总体的水系, 并将水系和空间布局重新整合, 在强化用地自然环境的特征的同 时创造新的特色。城市设计重新 利用水系,结合整体的空间布局 进行填埋和开挖,或将原有水面 填埋成为建筑用地,并通过城市 设计使填埋后的用地成为结构性 的开放空间,增强空间布局的整 体性;或将原来的用地开挖引入 水系,并通过城市设计使引入的 水系和重要的空间节点整合起来, 最终使水系和空间有机地融为一 体。
敦塔桥和千禧穹庐。城市设计将三栋超高层建筑呈三角形对称布置在空间轴线上,其中 最高的Canada广场1号布置在轴线的中心,为北格林威治轴线添加了新的视觉焦点,
金丝雀码头地面空间和建筑形态设计
城市设计的空间布局以大型的结构 性开放空间作为整体形态的构架,并以 轴线组织开放空间。结构性的开放空间 有两个,即贯穿用地东西轴线开放空间 和Jubilee地铁站上的公共广场。最西 端的West Ferry环岛广场是连接金丝 雀码头的道路系统和城市道路的立交环 岛,;林荫大道尽端的Cabot广场和中 部的Canada广场为长方形绿化广场, 以小广场联系不同标高的滨水空间,最 东端是半圆形的church滨水立体化广 场,连接三个标高的滨水空间、步行交 通和车行交通。东向的对景是千禧穹庐
伦敦金丝雀码头改造对深圳的启示

伦敦金丝雀码头改造对深圳的启示作者:周军民周倜来源:《开放导报》2013年第04期【摘要】金丝雀码头经过20余年的改造。
已由衰落的港口码头发展成为伦敦新的金融和商业中心。
金丝雀码头的转型发展对深圳和中国城市更新具有丰富的借鉴意义。
文章认为深圳的城市更新,应改变单一市场化的城市更新策略;对关键地区应以大片区统筹规划的方式更新改造;鼓励国内外金融资本进行长期投资;赋予城市更新主体充足的城市规划弹性等。
【关键词】金丝雀码头城市更新金融业总部经济政策【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94-03英国政府于1981年启动金丝雀码头所在的伦敦码头区城市开发区(UDA)改造。
经过短短20年更新改造开发,金丝雀码头现已发展成为伦敦新的金融和商业中心。
2009年末,金融和保险行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占该区域从业人员的50%,成为英伦三岛仅次于伦敦金融城的金融业聚集区。
金丝雀码头金融业的产业效益明显,金融业税收贡献超过25亿英镑,总税收贡献约37亿英镑。
而且形成了高度聚集的金融业产业集群,成为伦敦码头区内在功能和形象上具有标志性和世界级知名度的区域之一,也是城市更新的典范和伦敦金融中心的新象征。
一、伦敦金丝雀码头改造经验(一)公私合作的开发模式奠定了项目开发的坚实基础伦敦政府成立半官方开发公司LDDC取得土地所有权,再由LDDC与私营开发商合作,将土地转让给金丝雀码头开发公司进行开发。
这种公私合作模式避免了开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公私合作使得区域开发引入了全球最先进的开发理念。
金丝雀码头项目的发起者和投资者奥林匹亚约克公司是个大量参与房地产开发经营、金融混业经营、自然资源经营的超大型企业。
为金丝雀码头的中长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国际一流的硬件设施顺应产业聚集要求金丝雀码头设计时聘用了全球顶尖的十多家设计公司及其他专业公司,形成了今天多样化、国际化的建筑生态环境。
城市轨道桥梁工程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

城市轨道桥梁工程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轨道桥梁工程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轨道桥梁工程不仅需要高效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还需要创新的技术和应用方案。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探讨城市轨道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监测与维护技术的应用随着轨道桥梁的不断增多和使用年限的延长,传统的日常巡检和维护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为了提高轨道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智能监测与维护技术逐渐应用于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
例如,某城市的地铁线路上使用了无人机巡检系统。
无人机通过搭载各类传感器和高清摄像机,能够全方位、高清晰度地获取桥梁的实时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实现远程监测和及时报警。
这种无人机巡检系统大大提高了桥梁的监测效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
二、新型材料的应用与场景优化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传统的桥梁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工程需求。
新型材料的应用成为推动城市轨道桥梁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如,某市地铁二号线的高速铁路桥梁采用了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抗腐蚀性强和耐久性好等优点,能够满足快速铁路桥梁工程对于结构轻量化和抗腐蚀性的需求。
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可以减轻桥梁自重,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维护成本。
三、数字化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设计与施工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
通过数字化设计和施工,可以实现工程与管理的高效化和智能化。
例如,在某城市的地铁建设中,采用了建模软件进行桥梁的3D设计,实现了数字化桥梁模型的快速构建和优化。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激光测量、GPS定位等技术获取实时数据,实现施工进度和质量的精确控制。
这样的数字化设计与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并降低错误率。
四、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应用在现代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新型建筑材料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前沿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前沿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成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和质量,人们不断追求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
本文将探讨新型建筑材料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前沿研究进展。
一、新型建筑材料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领域1. 隧道施工材料隧道是城市地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的隧道施工材料如水泥、砖石等已经不能满足对隧道施工速度和质量的要求。
新型建筑材料如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等具有轻质、高强度、抗腐蚀等特点,能够加快隧道施工进度,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轨道铺设材料传统的轨道铺设材料如钢轨和混凝土轨道存在噪音大、寿命短等问题,不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建筑材料如聚合物复合材料轨道、陶瓷复合材料轨道等能够减少噪音污染,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铺设的首选材料。
3. 站台和列车内装材料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站台和列车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材料如瓷砖、玻璃等已经不能满足设计需求。
新型建筑材料如保温隔音复合板、抗菌环保材料等能够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升市民的乘车体验。
二、新型建筑材料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优势1. 提高建设速度和质量新型建筑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方便等特点,能够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
同时,这些材料还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能够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整体质量。
2. 减少噪音污染新型建筑材料能够降低轨道交通的噪音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特别是聚合物复合材料轨道和陶瓷复合材料轨道,不仅减少了列车行驶时的噪音,还降低了列车经过时的振动,使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宜居。
3. 提升乘车体验新型建筑材料不仅在站台和列车内装中有应用,还可以在车厢内墙、座椅等方面应用。
这些材料具有舒适、安全、环保等特点,能够提升市民的乘车体验,增加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英国生活记:坐地铁感受伦敦文化

这篇关于英国⽣活记:坐地铁感受伦敦⽂化,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英国⽣活记:坐地铁感受伦敦⽂化⾝处异国他乡,总有些地⽅能让⾃⼰深有感触,如本⽂的作者⼀般,就是在伦敦搭乘地铁,也会被偶然所见的英伦⽂化所触动,如果你是⼀位新移民,是否也会被这些新奇的⼈⽂风情所打动呢? 站在每⼀个伦敦地铁⼝都可以看到两个鲜艳的红⾊英⽂单词London Underground(伦敦地铁),如果直译就是"伦敦地下的东西".究竟伦敦地铁站"地下的东西"这个词有什么特⾊?只要你耐⼼⾛进去就会知道,这地下的东西讲述的就是"地上的历史".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古⽼的地铁之⼀,是世界地铁的发源地,⾄今伦敦地铁在总⾥程和车站数量上仍居世界之⾸,伦敦也因此被称为"建在地铁上的都市":12条线路纵横交错,总长超过400多公⾥,仅车站就有270多个。
伦敦地铁站 很多⼈⽤"⼀站⼀景"来形容伦敦的地铁站,因为每⼀站从外观到装潢都不⼀样。
站台上的瓷砖、壁画或是天桥设计在颜⾊和材质上都有着很⼤的不同。
位于市中⼼⼀区的贝克街车站如今是5条地铁线路的换乘站,但⾛进地下车站你会感到时光倒流回了19世纪中叶。
砖⽯破旧的站台加上⽊制的楼梯,让⼈觉得和现代化的英国完全不符。
但是如果你在地铁站台⼊⼝的墙壁上发现⼀个招贴画⼤⼩的铜制铭牌就会明⽩伦敦⼈的⽤意。
铭牌上⾯写着:"此站台是1863年世界第⼀条地铁的⼀部分,特此证明。
"因福尔摩斯出名的贝克街站,地铁站台的墙壁⽤⼀块块⼩砖拼成,砖上印的全是这位⼤侦探的头像。
通常,伦敦地铁站台两侧都是⼴告,不过贝克街站有所不同,每个站台座椅上⽅都留有宣传海报的空间。
这些海报⽣动地描绘了从1863年之后,因为有了地铁,贝克街上繁华的⽣活景象。
同处⼀区的海德公园站也⼀样在讲述⼤英帝国当年的辉煌历史。
伦敦金丝雀码头的城市设计特点与开发得失

伦敦金丝雀码头的城市设计特点与开发得失
杨春侠;吕承哲;徐思璐;徐琛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8(0)35
【摘要】金丝雀码头为典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组合型城市设计,它实现了公共空间的高度整合和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其精简而适度自由的总体规划为开发奠定基础,通过城市设计指导方针进行约束,凭自由市场因素吸引国际型投资,又有重要基础设施作为依托.同时,城市设计以轨交与城市空间整合、历史重塑与功能植入、空间组合与美学构成等为指导原则和特征,虽有缺陷,但仍使其成为较为成功的城市整体开发项目.它最大的特点是依托轨交站点,实现三维空间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形成了具有场所特征的整体空间.
【总页数】4页(P101-104)
【作者】杨春侠;吕承哲;徐思璐;徐琛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伦敦新金融区金丝雀码头项目对上海后世博开发机制的启示 [J], 崔宁
2.城市空间网络与大规模城市更新后的社会整合--伦敦金丝雀码头的启示 [J], 杨滔
3.伦敦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 [J], 韩晶
4.伦敦金丝雀码头商业零售亭设计 [J],
5.伦敦金丝雀码头废弃港口上重生的金融帝国 [J], 霍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宝山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1.2 开放空间(24 小时活力) 激励城市功能的交混,“在特定地区高水平的户外活动有赖于两个方面的努 力:一是保证有更多的 人使用公共空间,二是 鼓励每一个人逗留更 长的时间。” 在此次点设计中, 鼓励更多的城市功能 (中、高密度的居住、 商业、办公和公共服务 等功能)容纳于站点周 围,将它们有机地组织 在一个立体化的步行 系统中,创造更多开敞 的市民活动场所,使站 点区域在任何时段内 都 能满足人们的各项活 动 需求,同时站点设计区 内的交通可达性也可以 为区域内的城市活动带 来更多的人流,增强地 区的活力,带动经济的 增长。
,地处位置方便,规划 将棉花仓库规划为创意 产业园。
2.2 案例分析 本次把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金丝雀码头离市中心 4km, 位于泰晤士河的弯头处,它里面的三个轨道站位于基地的中心部位。它的做法是: 以站点 350m 为辐射范围,结合站厅安排了两条地下步行商业街,作为区域的商 业、服务、交往和休闲中心,同时解决三个站厅的换乘,使全区处在步行范围内, 并且将人流分别引向办公空间。 通过对金丝雀码头的案例研究,我们归纳其中的优点:用地功能布局合理、 空间形态完整、交通流线组织完善、地下地上空间的一体化设计等,并将这些优 点运用到本次的规划当中。
意向图片
2.1.3 商务办公+高品质住区(50%原则)
通过轨道线 与市中心的紧密 联系,站点周边吸 引中心城人口和 就业的转移。
借鉴斯德哥 尔 摩 的 “50% 原 则”,通过站点周 边较高密度的商 务办公区和相应 高品质居住区的 设置吸引中心城 区人口疏散,一半 人在当地工作,另 一半来上班的人 可来自任何地方, 对轨道交通形成 有利的双向均衡 客流。
区位图
地下商业街
轻轨车穿越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建筑材料在轨道交通车站建筑中的应用浅析——以伦敦
金丝雀码头地铁车站为例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轨道交通车站建筑材料较为单一的现状,本文以英国伦敦
金丝雀码头的木造地铁站为例,初步探索新型建材在交通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材料;车站建筑;金丝雀码头地铁车站
1、项目简介
1.1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简介
金丝雀码头地铁站(Canary Wharf Crossrail Station)为伦敦伊丽莎白号线(Elizabeth Line)的中间站。
伊丽莎白号轨道交通工程(原Crossrail)目前是欧洲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横跨伦敦东西部地区,全长约118公里,预计2018年通车。
通车后高峰小时发车对数为12对,预计会扩充10%原地铁网络运量,极大缓解伦敦地铁的运载压力。
金丝雀码头地铁站是
换乘站,与一条市域地铁线和轻轨线(Docklands Light Railway)换乘。
1.2 车站建筑简介
金丝雀码头地铁站由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设计,位于英国伦敦金丝雀金融城——伦敦最
现代的国际商务金融区。
车站临近汇丰银行大厦旁的北港和波普拉区的住宅区。
金丝雀码头
车站共七层(包括屋顶花园),内部功能除站厅、站台外还包括零售业、展览、餐饮、娱乐
休闲等,属于大型城市综合体。
与一般车站不同,金丝雀码头车站革命性地选择了木材和ETFE膜作为地面主体建筑材料,打造了极富特色的拱形木屋顶,在钢筋混凝土与玻璃盒子的
摩天高楼中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温暖、平易近人的场所。
木构屋顶的形象概念来自于金丝
雀码头改造前,驶往西印度码头的船只。
车站独特的形态唤起着当地人群的集体记忆——对
码头往昔货运情景的追忆,同时提示着游客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
2、新型建材的应用
2.1 胶合木
车站创新地使用了胶合木作为主要结构材料,营造了温暖独特的车站建筑场所。
对比混
凝土、钢等冰冷的材料,木材有着多变的纹理、温暖的色彩和天然的低碳优势,受到人群的
广泛欢迎。
然而由于造价、防火规范等的限制,木材在我国仍仅用于住宅、商场、办公楼等
公共建筑,在交通建筑中利用率极低。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木材不适用于大跨度、防火等级
高的公共建筑——因为原木是各向异性材料,其横纹与纵纹的力学性能差距较大,受力不均,且含水率易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发生波动,造成木材的开裂;且在潮湿的环境中,有着被虫蛀、腐烂的风险。
然而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木材的力学、防火、防腐等性能发生了革命性
的突破,如在加拿大等国家盛行的CLT(Cross Laminated Timber)交错层积木板材。
这种木
材选择了经过脱水去疤处理的木方,将其横纹与纵纹交错垂直层叠放胶合,形成强度堪比混
凝土的新型木材。
这种新型木材剔除了各向异性的天然缺陷,是一种均质材料,且经过化学
处理后,耐火等级大大增强。
交错层积木板材适应于标准化、模块化生产,现场施工、拼装
难度较低,不受外部气候的制约,能够极大提高施工效率,是一种理想的可持续绿色建材。
金丝雀地铁站就是选用了这种云杉胶合层积木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并进一步发展了福斯特爵
士的代表作——大英博物馆中庭的流线型玻璃屋顶。
尽管木格构外壳的曲线优美流畅,然而
整个屋顶结构中只设置了4根弯曲木梁。
为了将直梁与曲梁无缝衔接,建筑师设计了特殊的
多维钢节点,解决了木屋顶形体扭转的问题。
从地面可经过两座廊桥直达屋顶花园,木屋顶长310米,起拱高度近30米。
木格构在顶部能够开启,引入阳光与雨水,对屋顶花园的植物进行天然的灌溉。
木格构的两侧和尽端同
样可以开启,将泰晤士河及两岸优美的风光尽收眼底。
金丝雀码头地铁站,用木材塑造了一
个表情温暖的城市交通建筑。
2.2 ETFE膜
为迎合交通建筑轻盈,通透的特点,车站结构上覆以ETFE膜作为表皮。
ETFE膜是一种可循环再生材料,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作为玻璃的替代建材。
ETFE膜韧性强,抗拉强度大,重
量是玻璃的1%,能够有效降低结构的荷载。
ETFE膜的熔点较高且燃烧后可自熄,不会融化
滴落,能够满足防火等级较高的建筑的需求。
同时抗污能力较强,雨水的冲刷即可完成表皮
的自洁。
ETFE膜体中间填充空气作为保温隔热层,同时可通过改变充气量,调整其遮光率和
透光度,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营造屋顶花园独特的微气候,甚至可以种植非本土植物。
ETFE
膜体透光率较好,使得车站在夜间像闪闪发光的肥皂泡,吸引着人群的来访。
ETFE膜环保节能、使用寿命长、重量较轻、便于维修,然而ETFE膜体也有着不可回避的缺陷,它的隔声性能较差,只能用于声环境要求不高的建筑。
3、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是建筑的皮肤与衣服,彰显着建筑独有的性格和气质。
无论是结构材料还是装饰材料,优秀的材料应符合自身的逻辑表达,是力与美的统一,恰如其分地扮演者骨骼或表皮的
角色,赋予建筑特定的特色。
目前我国交通建筑的建材仍以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等为主,导致建筑形象较为单一单板、冰冷生硬。
随着TOD(Transportation Oriented Development)
模式的不断升级,交通建筑成为了城市脉络中的关键节点,基于车站的城市综合体模式日渐
成熟,车站建筑的重要性得到飞跃式提升。
未来我国的车站建筑承担着城市门户和名片的作用,因此为改善我国车站建筑较为雷同的现状,应综合引入多种新型建材,丰富建筑表情,
强化车站建筑的亲切与温暖感,打造平易近人的场所,促进人群的停留意愿,提升人群空间
体验,从而提高车站建筑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 Bryant C,Westbury M,Yeow H,et al.Achieving more for less at Canary Wharf Crossrail station,London[J].Civil Engineering,2015,165(5):50-57.
[2] Davies A,Macaulay S,Debarro T,et al.Making Innovation Happen in a Megaproject:London's Crossrail Suburban Railway System[J].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2015,45(6):
25–37.
[3] 韩晶.伦敦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J].世界建筑导报,2007(2):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