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兽医病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兽医病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上皮样细胞来源于( )。
A.瘤细胞B.淋巴细胞C.成纤维细胞D.巨噬细胞E.上皮细胞正确答案:D解析: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均是由巨噬细胞转化而来,它们是肉芽肿性炎灶内的特异性成分所在,如结核结节。
知识模块:兽医病理学2.由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包括( )。
A.组胺B.前列腺素C.血小板激活因子D.细胞因子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解析:炎症介质是指在致炎因子作用下,由局部细胞释放或由体液中产生的、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活性物质,故亦称化学介质。
由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有血管活性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细胞因子、白细胞产物和血小板凝血因子等。
其中,血管活性胺类主要有组胺和5-羟色胺(5-HT)或血清素两种;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脂质介质)包括前列腺素(PG)和白细胞三烯(LT)。
知识模块:兽医病理学3.下列关于炎症介质作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足( )。
A.各种炎症介质的致炎效应相同B.炎症介质可作用于一种或多种靶细胞C.炎症介质的释放可同时激活其反作用的拮抗物,起到负反馈作用D.不同的炎症介质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E.几乎所有炎症介质均处于灵敏的调控和平衡体系中正确答案:A解析:各种炎症介质的致炎效应不尽相同。
一种炎症介质可表现为多种致炎效应,而不同的炎症介质也可表现出相同的致炎效应。
知识模块:兽医病理学4.按炎症发生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将炎症分为( )。
A.超急性炎症B.急性炎症C.亚急性炎症D.慢性炎症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解析:按炎症发生经过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①超急性炎症,呈暴发性,病程数小时到数天,短期内引起组织器官的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机体死亡。
②急性炎症,几天到一个月,起病急,症状明显,病程短。
其性质多以渗出或变质为主。
③亚急性炎症,病程1~6个月,介于急性与慢性炎症之间,常由急性炎症迁延所致。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的______。
A. 解剖学和生理学B.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理变化C. 药理学和毒理学D. 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2.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
A. 动物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病理变化B. 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C. 动物病原体和传播途径D. 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食物消化吸收机制3. 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病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A. 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B. 病理学的分类和命名C.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D. 病理变化的形态学描述和病理诊断4.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
A. 解剖学和生理学分析B. 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C. 临床病理学观察D. 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5. 动物病理学中,病理变化的分类主要从______两个方面进行。
A. 病程和病因B. 形态学和病因C. 病变和病理诊断D. 组织学和细胞学6. 动物病理学的病因分类包括______。
A.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B. 遗传性和后天性病因C. 先天性和后天性病因D. 代谢性和免疫性病因7. 病理变化的形态学描述主要包括______。
A. 病变的范围和程度B. 细胞和组织的异常改变C. 病变的类型和形态特征D. 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8. 动物病理学的应用主要包括______。
A. 病理诊断和治疗B. 动物疫情监测和预防C. 动物免疫技术研究D. 动物营养与饲料开发研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请简述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病原体和病因的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研究、病理变化的形态学描述和病理诊断、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策略的研究等。
应用领域包括动物兽医临床病理学、动物疫情监测和预防、动物疫苗研发和免疫技术研究、动物饲料开发和营养研究等。
2. 请简要介绍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病理学观察、病理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等。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兽医病理学)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兽医病理学)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肝脏被膜的纤维素性炎症称为( )。
A.坏死性肝炎B.肝纤维化C.肝周炎D.肝纤维素样变性正确答案:C2.家禽的肝周炎常见于( )。
A.大肠杆菌病B.巴氏杆菌病C.沙门菌病D.霉形体病正确答案:A3.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
A.中性粒细胞浸润B.胰腺腺泡细胞大片坏死C.胰组织贫血D.微血栓形成正确答案:C4.“绒毛心”是指心包发生( )。
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炎C.化脓性炎D.出血性炎正确答案:B5.关于浆液一纤维素性心包炎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初期为浆液性炎B.致心外膜成绒毛状外观C.容易继发心脏破裂D.晚期可发生心包粘连正确答案:C6.创伤性心包炎的病变本质是( )。
A.化脓性炎B.出血性炎C.纤维素性炎D.浆液性炎正确答案:A7.创伤性心包炎发生于( )。
A.家禽B.猪C.马属动物D.牛羊正确答案:D8.“盔甲心”是( )心包炎的眼观特征。
A.浆液性B.纤维素性C.创伤性D.渗出性正确答案:C9.实质性心肌炎的眼观变化不包括( )。
A.心腔扩张B.心肌质地变软C.心脏表面见灰黄色条纹D.心肌增厚,颜色加深正确答案:D10.间质性心肌炎最突出的组织学变化是( )。
A.心肌坏死B.局部心肌纤维萎缩C.间质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D.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正确答案:C11.猪瘟时,肾脏表面呈鹌鹑蛋壳样外观是肾脏发生( )。
A.出血性肾小球肾炎B.肾盂肾炎C.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化脓性肾炎正确答案:A12.急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镜下变化不包括( )。
A.肾小球贫血B.肾小球呈富核现象C.肾小球透明变性D.炎性细胞渗出正确答案:C13.“皱缩肾或固缩肾”是( )的特点。
A.出血性肾小球肾炎B.肾盂肾炎C.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D.化脓性肾炎正确答案:C14.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镜下特点不包括( )。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兽医病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兽医病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3/A4型题 3. B1型题1.机体出现全身性萎缩时,最早发生萎缩的组织是( )。
A.脂肪组织B.肌肉组织C.疏松结缔组织D.肝脏E.肾脏正确答案:A解析:动物发生全身性萎缩时,各组织、器官的萎缩过程有一定规律,其中脂肪组织的萎缩发生得最早且最明显,其次是肌肉,再次是肝、肾、脾、淋巴结、胃、肠等,而脑、心、内分泌器官(如肾上腺、垂体、甲状腺等)的萎缩则较少或不发生萎缩。
知识模块:兽医病理学2.组织、器官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而致整个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的现象称为( )。
A.增生B.化生C.肥大D.再生E.机化正确答案:C解析:组织、器官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而致整个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的现象,称为肥大。
细胞体积增大的基础是细胞内合成了较多的细胞器,细胞器数量增多。
此外,许多组织器官中,肥大常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加(增生),即肥大与增生并存,只有心肌、骨骼肌的肥大不伴发增生。
知识模块:兽医病理学3.肉芽组织中缺少( )。
A.内皮细胞B.神经细胞C.炎性细胞D.成纤维细胞E.肌纤维母细胞正确答案:B解析:肉芽组织是由幼稚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少量的胶原纤维和多量炎性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
此外,肉芽组织中含有肌纤维母细胞,是其形态和功能上具有成纤维细胞核平滑肌细胞特点的一类细胞。
肉芽组织因无神经长人,故触之不痛。
知识模块:兽医病理学4.下列细胞中,细胞的再生能力最弱的是( )。
A.肾小管上皮细胞B.神经细胞C.肝细胞D.心肌细胞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解析:神经细胞一般无再生能力,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细胞坏死后,通常由神经胶质细胞再生形成胶质疤痕。
知识模块:兽医病理学5.营养不良性水肿的发病环节为( )。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C.毛细血管血压升高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解析:营养不良性水肿,又称低蛋白血症,是一种营养缺乏的特殊表现,由于长时间的负氮平衡,以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出现全身性水肿为其特征。
执业兽医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执业兽医考试经典考试题及答案-动物病理学1.疾病的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是( A )。
A.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B.机体的代偿过程C.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过程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2.关于疾病的概念,以下正确的是(A)。
A.疾病的发生需要内、外因的相互作用B.机体“自稳态’发生破坏C.疾病是机体感到不适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3.一般临床症状出现的阶段属(D)。
A.转归期B.潜伏期C.症状明显期D.前驱期E.以上都是4.临床死亡的主要特征为( A )。
A.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活动完全消失B.心跳减慢,呼吸时断时续,反射活动基本消失C.体温下降,血压下降D.生命进入不可逆阶段E.以上都不是5.病毒、细菌等因素属于(A )。
A.生物性致病因素B.物理性致病因素C.化学性致病因素D.机械性致病因素E.营养性致病因素6.下列致病因素,属化学性致病因素的是( D ) A.高温B.细菌感染C.病毒感染D.农药中毒E.以上都不是7.辐射、高温因素属于( B )。
A.生物性致病因素B.物理性致病因素C.化学性致病因素D.机械性致病因素E.营养性致病因素8.槟榔肝的发生原因是( D )。
A.中央静脉瘀血B.脂肪变性C.颗粒变性D.A+BE.A+B+C9.虎斑心形成主要是因为( B )。
A.颗粒变性B.脂肪变性C.坏死D.空泡变性E.以上都不是10.气球样变属于以下的哪种损伤( B )。
A.萎缩B.变性l14.淀粉样变性常见于( B )。
A.肺脏B.肝脏C.心肌D.脑E.胃肠15.“火腿脾”是( C )。
A.颗粒变性B.脂肪变性C.淀粉样变性D.玻璃样变性E.以上都不是16.机体内物质代谢发生障碍,在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细胞核被挤向一边是( C )。
A.脂肪变性B.颗粒变性C.水泡变性D.淀粉样变性E.玻璃样变性17.属于凝固性坏死的是( A )。
A.肌肉蜡样坏死、心肌梗死B.化脓性炎C.慢性猪丹毒皮肤坏死D.腐败性子宫内膜炎E.以上都不是18.属于液化性坏死的是( B )。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A3/A4型题1.发生瘀血的组织局部( )A.温度升高,颜色鲜红B.温度升高,颜色暗红C.温度降低,颜色鲜红D.温度降低,颜色暗红E.温度不变,颜色暗红正确答案:D解析:瘀血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颜色加深,呈暗红或紫红色,表面温度降低。
因此,发生瘀血的组织局部温度降低、颜色暗红。
知识模块:动物病理学2.心瓣膜上形成血栓,常见的类型是( )A.白色血栓B.混合血栓C.红色血栓D.透明血栓E.败血型血栓正确答案:A解析:白色血栓形成的过程是血小板不断地析出和黏附在受伤的血管壁上,然后混入少量白细胞和纤维蛋白。
白色血栓通常见于心脏和动脉系统内,如心瓣膜上,构成血栓的头部。
因此,心瓣膜上形成血栓,常见的类型是白色血栓。
知识模块:动物病理学3.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血小板和白蛋白B.血小板和纤维蛋白C.血小板和红细胞D.血小板和白细胞E.纤维蛋白和白细胞正确答案:B解析:白色血栓又称析出性血栓,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还含有少量白细胞,常构成血栓的头部。
因此,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和纤维蛋白。
知识模块:动物病理学4.不常发生白色梗死的器官是( )A.肝脏B.心脏C.肾脏D.大脑E.脾脏正确答案:E解析:梗死是指因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发生坏死。
梗死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贫血性梗死是指梗死灶的颜色呈灰白色,此种梗死常发生于心、脑、肾等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组织,梗死灶呈黄白色,形状与阻塞动脉的分布区域相一致;贫血性梗死灶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病灶稍隆起,略干燥,硬固,灰白色,与周围的健康组织分界明显。
因此,不常发生白色梗死的器官是脾脏。
知识模块:动物病理学5.动物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A.心B.肝C.脾D.肾E.胃正确答案:C解析:出血性梗死由于梗死灶的颜色呈暗红色,又称为红色梗死,此种梗死多见于肺、脾、肠等组织结构疏松、血管吻合支较丰富的器官。
《兽医病理学》的题集

《兽医病理学》的题集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细胞适应的基本类型?A. 萎缩B. 肥大C. 增生D. 化生2.在兽医病理学中,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变质B. 渗出C. 增生D. 修复3.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或心脏腔隙中逸出,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出血?A. 皮下出血B. 血肿C. 紫癜D. 血栓形成4.兽医病理学中的萎缩是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以下哪项不是萎缩的常见类型?A. 生理性萎缩B. 病理性萎缩C. 废用性萎缩D. 再生性萎缩5.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兽医病理学中的肿瘤?A. 脂肪瘤B. 血管瘤C. 纤维瘤D. 血肿6.坏死是指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下列哪项不是坏死的常见类型?A. 凝固性坏死B. 液化性坏死C. 纤维素样坏死D. 玻璃样变性7.下列哪项不是兽医病理学中的常见变性类型?A. 水样变性B. 脂肪变性C. 玻璃样变性D. 坏死8.下列哪项不是兽医病理学中的炎症介质?A. 组胺B. 5-羟色胺C. 激肽D. 前列腺素9.在兽医病理学中,血栓形成是指血管内形成血凝块,阻塞血管腔的过程,下列哪项不是血栓形成的条件?A. 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B. 血流状态的改变C. 血液凝固性增高D.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10.下列哪项不是兽医病理学中的休克类型?A. 低血容量性休克B. 感染性休克C. 心源性休克D. 过敏性休克二、填空题1.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________和________提供理论基础。
2.在兽医病理学中,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________。
3.兽医病理学中的萎缩可根据其发生原因分为生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和________。
4.坏死是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其形态学标志是________的出现。
5.在兽医病理学中,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产生的________。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A3/A4型题1.动物一氧化碳中毒时,血液呈( )A.黑色B.咖啡色C.紫红色D.暗红色E.樱桃红色正确答案:E解析:血液性缺氧是指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其性质发生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导致组织细胞供氧不足而引起的缺氧。
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与血红蛋白有很高的亲和力,两者极易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使这部分血红蛋白丧失运O2的能力。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增多,血液、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因此,动物一氧化碳中毒时血液呈樱桃红色。
知识模块:动物病理学2.动物亚硝酸盐中毒时,末梢血液呈( )A.浅红色B.酱油色C.鲜红色D.樱桃红色E.玫瑰红色正确答案:B解析:亚硝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带氧的能力,使得可视黏膜发暗、末梢血液呈酱油色。
因此,动物亚硝酸盐中毒时末梢血液呈酱油色。
知识模块:动物病理学3.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是( )A.钙离子B.白细胞介素C.精氨酸加压素D.脂皮质蛋白E.α-黑素细胞刺激素正确答案:B解析:引起恒温动物发热的物质称为致热原。
致热原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
外源性致热原包括细菌内毒素、病毒、立克次体和疟原虫等产生的致热原;内源性致热原是由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所释放的致热原,现已明确的内源性致热原都属于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因此,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是白细胞介素。
知识模块:动物病理学4.发热的体温上升期表现为( )A.体表血管扩张B.排汗显著增多C.尿量增加D.脉搏加快E.皮温增高正确答案:D解析:发热的体温上升期临床表现为患病动物兴奋不安、食欲减退、脉搏加快、皮温降低、畏寒战栗、被毛竖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兽医考试( 基础科目- 动物病理学) 经典试题及答案1.疾病的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是( A ) 。
A. 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B. 机体的代偿过程C.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过程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2. 关于疾病的概念,以下正确的是(A)。
A. 疾病的发生需要内、外因的相互作用B. 机体”自稳态"发生破坏C. 疾病是机体感到不适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3. 一般临床症状出现的阶段属(D)。
A. 转归期B. 潜伏期C. 症状明显期D. 前驱期E. 以上都是4.临床死亡的主要特征为( A ) 。
A. 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活动完全消失B. 心跳减慢,呼吸时断时续,反射活动基本消失C. 体温下降,血压下降D. 生命进入不可逆阶段E. 以上都不是5. 病毒、细菌等因素属于(A ) 。
A. 生物性致病因素B. 物理性致病因素C. 化学性致病因素D. 机械性致病因素E. 营养性致病因素6. 下列致病因素, 属化学性致病因素的是( D )A. 高温B. 细菌感染C. 病毒感染D. 农药中毒E. 以上都不是7. 辐射、高温因素属于( B )A. 生物性致病因素B. 物理性致病因素C. 化学性致病因素D. 机械性致病因素E. 营养性致病因素8. 槟榔肝的发生原因是( D )A. 中央静脉瘀血B. 脂肪变性C. 颗粒变性D. A+BE. A+B+C9. 虎斑心形成主要是因为( B )A. 颗粒变性B. 脂肪变性C. 坏死D. 空泡变性E. 以上都不是10. 气球样变属于以下的哪种损伤( B )A. 萎缩B. 变性C. 出血D. 坏死E. 以上都不是11. 颗粒变性又称(C )。
A. 水泡变性B. 淀粉变性C. 实质变性D. 脂肪变性E. 以上都不是12 .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的变化为(B )。
A. 坏死B. 变性C. 再生D. 机化E. 以上都不是欢迎加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群:,不定期上传复习资料,供大家复习之用。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网授保过班、网授精讲班、真题解析班(网授)、题库(在线考试)免费试听/试用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类)题库【历年真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免费下载]13. 关于脂肪变性,下列正确的是(A )。
A. 细胞内有多量脂肪滴B. 眼观病变是颜色暗红,体积增大C. 眼观病变是颜色苍白,体积增大D. 是不可逆的变化E. 以上都不是14. 淀粉样变性常见于(B )。
A. 肺脏B. 肝脏C. 心肌D. 脑E. 胃肠15. ”火腿脾”是(C )。
A. 颗粒变性B. 脂肪变性C. 淀粉样变性D. 玻璃样变性E. 以上都不是16.机体内物质代谢发生障碍, 在细胞内出细胞现大小不等的空泡核被挤向一边是( C ) 。
A. 脂肪变性B. 颗粒变性C. 水泡变性D. 淀粉样变性E. 玻璃样变性17. 属于凝固性坏死的是( A ) 。
A. 肌肉蜡样坏死、心肌梗死B. 化脓性炎C. 慢性猪丹毒皮肤坏死D. 腐败性子宫内膜炎E. 以上都不是18. 属于液化性坏死的是( B ) 。
A. 肌肉蜡样坏死、心肌梗死B. 化脓性炎C. 慢性猪丹毒皮肤坏死D. 腐败性子宫内膜炎E. 以上都不是19.属于干性坏疽的是( C ) 。
A. 肌肉蜡样坏死、心肌梗死B. 化脓性炎C. 慢性猪丹毒皮肤坏死D. 腐败性子宫内膜炎E. 以上都不是20. 属于湿性坏疽的是( D ) 。
A. 肌肉蜡样坏死、心肌梗死B. 化脓性炎C. 慢性猪丹毒皮肤坏死D. 腐败性子宫内膜炎E. 以上都不是21. 坏死病灶, 湿润, 色污灰或污黑, 腐败菌感染, 严重有恶臭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的是( B ) 。
A. 干性坏疽B. 湿性坏疽C. 液化性坏死D. 气性坏疽E. 以上都不是22.坏死组织呈灰白色豆腐渣样外观时, 称为( B ) 。
A. 蜡样坏死B. 干酪样坏死C. 干性坏疽D. 贫血性梗死E. 湿性坏疽23. 肝脏淀粉样变时, 淀粉样物质主要沉积的部位是( D )A. 窦状隙B. 狄氏腔C. 汇管区D. 窦状隙与狄氏腔之间的网状纤维上E. 叶下静脉周围24. 干酪样坏死属于( A ) 。
A. 凝固性坏死B. 液化性坏死C. 干性坏死D. 干性坏疽E. 湿性坏疽25.脑组织坏死的病理学特征是( D ) 。
A. 凝固性B. 化脓性C. 出血性D. 液化性E. 以上都不是26. 细胞核浓缩, 染色变深, 核碎裂, 是( B )A. 实质变性B. 细胞坏死C. 水泡变性D. 脂肪变性E. 以上都不是27. 常发生颗粒变性的组织器官是( A ) 。
A. 心脏、肝脏、肾脏B. 皮肤C. 肌肉D. 骨骼E. 胃28. 组织化脓属于( B ) 。
A. 凝固性坏死'B. 液化性坏死C. 湿性坏疽D. 气性坏疽E. 干性坏疽29.繁殖障碍综合征患猪子宫内的”木乃伊”胎属于( B ) 。
A. 湿性坏疽B. 干性坏疽C. 凝固性坏死D. 气性坏疽E. 液化性坏死30. 如果是肝脏的脂肪变性, 其正确的颜色描述应该是( C ) 。
A. 苍白色B. 鲜红色C. 红黄色D. 红白色E. 以上都不是31. 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 眼观坏死组织灰黄色, 质较松软易碎这属于( C ) 。
A. 凝固性坏死B. 蜡样坏死C. 干酪样坏死D. 液化性坏死E. 贫血性梗死32.光镜下判断细胞是否坏死, 主要观察( B )A. 细胞膜形态B. 细胞核形态C. 细胞质形态D. 细胞器形态E. 以上都不是33. 干性坏疽多发生于( A ) 。
A. 体表皮肤B. 与外界相通的内脏C. 深部创伤D. 与外界不相通的内脏E. 以上都不是34. 细胞损伤后的不可逆性变化是( C ) 。
A. 颗粒变性B. 水泡变性C. 坏死D. 脂肪变性E. 以上都是欢迎加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群:,不定期上传复习资料,供大家复习之用。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网授保过班、网授精讲班、真题解析班(网授)、题库(在线考试)免费试听/试用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类)题库【历年真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免费下载]35. 由于肝细胞损伤对胆红素的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黄疸,称为(A )。
A. 实质性黄疸B. 阻塞性黄疸C. 溶血性黄疸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36. 范登伯氏试验呈双向反应的是(B)。
A. 肝前性黄疸B. 肝性黄疸C. 肝后性黄疸D. 阻塞性黄疸E. 溶血性黄疸37.阻塞性黄疸的特点是( D ) 。
A. 血清中非酯型胆红素增多B. 血清中酯型胆红素增多C. 胆红素定型试验呈间接反应阳性D. 胆红素定型试验呈直接反应阳性E. 以上都不是38. 心力衰竭细胞与以下意思相近的是( D )A. 朗罕氏细胞B. 小吞噬细胞C. 含铁血红素D. 含铁血黄素E. 以上都不是血流量增多39. 机体局部组织器官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称( A ) 。
A. 充血B. 瘀血C. 贫血E. 梗死40.左心衰竭可发生( A )A. 肺瘀血B. 肝瘀血C. 胃肠瘀血D. 脾瘀血E. 肾瘀血41.瘀血器官的颜色是( A )A. 暗红B. 鲜红C 里红•八、、<< I .D.灰黄E.褐色42.瘀血不会引起( D )A. 瘀血性的水肿B. 组织细胞缺氧C. 组织细胞变性、坏死D. 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进E. 以上都不是43.局部组织器官发生动脉性充血, 其体积( A )B. 略缩小C. 无变化D. 明显肿大E. 明显缩小44. 局部病变的特征为颜色暗红和温度偏冷, 与以下病变相关的是( B ) 。
A. 动脉性充血B. 静脉性充血C. 毛细血管性出血D. 破裂性出血E. 以上都不是45. 慢性肝瘀血表现为( C ) 。
A. 肝体积缩小,变硬,表面有许多小结节B. 肝体积缩小,变软,被膜皱缩,切面土黄色C. 肝体积增大, 表面光滑, 切面有槟榔样花纹D. 肝体积增大,质软,色黄,有油腻感E. 以上都不是46. 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 称为( C ) 。
A. 瘀血B. 静脉性充血C. 动脉性充血D. 瘀点E. 以上都不是47. 皮肤、黏膜、浆膜等出血点、A. 动脉性充血B. 静脉性充血C. 毛细血管出血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48. 由于心脏或血管壁破裂而引起的出血A. 血肿B. 破裂性出血C. 漏出性出血D. 瘀血E. 以上都不是49. 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是( B )A. 血管壁通透性降低B. 血管壁通透性升高C. 血流加快D. 血管破裂E. 以上都不是50. 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分是(A. 红细胞B. 血小板C. 中性粒细胞D. 淋巴细胞E. 纤维蛋白51. 以下情况与血栓形成有关的是A. 血管内膜损伤B. 水肿C. 萎缩D. 卡她性炎E. 以上都是52. 下列不是血栓形成条件的是(A. 心血管内膜损伤出血斑是( C )为( B )B. 血流变慢C. 血流加快D. 血液凝固性升高E. 纤维蛋白原增多53.疣状心内膜炎的早期疣状赘生物是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 B ) 。
A. 红色血栓B. 白色血栓C. 混合血栓D. 透明血栓E. 以上都不是54.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 血液发生凝固, 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而形成固态物质的过程为(A ).A. 血栓形成B. 白色血栓C. 红色血栓D. 栓塞E. 梗死55. 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血液中哪种成分最先粘附于受损的血管内膜上( B ) 。
A. 纤维蛋白B. 血小板C. 白细胞D. 红细胞E. 以上都不是56.门静脉内的栓子会引起——的栓塞( B ) 。
A. 后腔静脉属支B. 肝C. 脑D. 肾E. 肺57. 下列物质进入血管后都有可能形成栓塞, 除外( A )A. 水B. 气体C. 脂肪组织D. 坏死细胞团块E. 细菌集落58. 栓子的运行途径一般是( A ) 。
A. 顺血流运行C. 逆压力运行E. 以上都不是59.发生出血性梗死的主要原因为( A ) 。
A. 局部动脉供血中断,静脉高度瘀血B. 局部出血C. 局部组织坏死D. 局部动脉供血中断E. 以上都不是61. 引起梗死的原因及梗死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C )A. 动脉闭塞所致局部缺血B. 静脉闭塞所致局部缺血C. 动脉闭塞所致局部缺血D. 静脉闭塞所致局部缺血E. 以上都不是62. 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A. 肠B. 脾C. 肺D. 肾E. 以上都不是, 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 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
, 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 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 D ) 。
63.出血性梗死多发生于血管吻合支较多、如( A ) 。
A. 脾B. 肾C. 心D. 脑E. 肝64. 梗死灶的形状取决于( D ) 。
A. 坏死的类型B. 坏死灶的大小C. 梗死灶内的含血量D. 该器官的血管分布E. 以上都不是65. 梗死的颜色取决于坏死灶内的含血量称为(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