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光缆线路工程资料

合集下载

架空光缆线路工程验收标准

架空光缆线路工程验收标准

架空光缆线路工程验收标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湖南移动架空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标准湖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二OO四年三月目录附录一:钢筋混凝土电杆的规格与性能参数附录二:架空线路镀锌钢绞线和铁件相关技术参数湖南移动架空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标准第一章总则湖南移动架空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是湖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架空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适合用于湖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扩建、改建的架空光缆线路工程。

本标准是参照YD5006-95《本地电话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051-97《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等有关标准进行编制。

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所用的器材程式、规程、质量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和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规定;工程严禁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器材。

本标准未尽事宜应国家和相关行业标准执行,若国家和行业标准也未规定的,应按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办理,如设计文件也未规定,可由市州移动通信分公司与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商定补充临时使用,并报省公司备查。

湖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架空光缆线路工程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加强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各市州移动通信分公司必须加强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签证工作。

承担湖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架空光缆线路施工的企业制定的操作规程应贯彻本验收标准的要求。

第二章架空线路的路由架空线路应选择路段平坦、障碍较少的地段,距离公路保持在50至100米为宜,尽量少穿越或不穿越公路,避开成片的经济林和杉木林基地。

架空线路杆路的杆间距离,应根据地形情况、线路负荷、气象条件以及发展改建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情况下,市区杆距可为35~40米,郊区杆距可为45~50米,当杆路超过60米时,应采用长杆档或飞线的建筑方式。

长杆档、长杆档跨越、飞线跨越的划分标准见表(湖南为中负荷区)。

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错误:拉线警示管安装与地面没相接触
4.4 杆路吊线
第四章 施工工艺要求
4.4.1吊线抱箍的安装图示
吊线抱箍距杆顶不 小于60cm,与拉线 抱箍间距40cm 夹板 做防锈处理
合格
正确:吊线抱箍安装位置合理
错误:吊线抱箍安装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4.4 杆路吊线
第四章 施工工艺要求
合格
4.4.1吊线抱箍的安装技术指标
第四章 施工工艺要求 合格
4.7 敷设架空光缆 4.7.1 敷设架空光缆图示
正确:敷设光缆采用“8”字摆放
错误:未按规范要求摆放敷设光缆
第四章 施工工艺要求 合格
4.7 敷设架空光缆 4.7.1 敷设架空光缆技术指标
第四章 施工工艺要求 合格
4.7 敷设架空光缆 4.7.2光缆挂钩隔距图示
挂钩间距50cm
4.3.2 (埋)地锚出土:技术指标
4.3 杆路拉线
第四章 施工工艺要求
合格
4.3.3 制作拉线
拉线抱箍距 杆顶50cm处
正确:拉线在角平分线
角平分拉线 偏位
错误:角平分拉线偏位
4.3 杆路拉线
第四章 施工工艺要求
4.3.3 制作拉线
每隔8杆档应设 置双方拉线一 组
4.3 杆路拉线
第四章 施工工艺要求
错误:过杆预留保护不符合规范要求
4.7 敷设架空光缆
第四章 施工工艺要求
4.7.3 光缆预留图示
挂 牌
大预留缠绕8-12圈。 四边用扎线固定 直径40cm
正确:大预留长度按设计要求一般为 10-15米
错误:预留未绑扎固定
第四章 施工工艺要求 合格
4.7 敷设架空光缆 4.7.3 光缆预留及过杆保护技术指标

光缆线路及通信管道验收课件

光缆线路及通信管道验收课件
10
三、初步验收内容
4.直埋光缆线路工程安装工艺验收内容 ① 直埋光缆线路应对照竣工技术资料检查其路由、光缆埋深
和标石的埋设、位置、规格、数量、面向、编号;监测尾缆、 监测标石的安装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每中继段抽查数量 不少于总长度的10%。其中光缆埋深抽验10个点,如有30% 以上不合格加验10个点,如仍有30%不合格,此项停验,由 施工单位统一整改后申请复验。 ② 直埋工程如有架空部分其架空部分全部检查。沿线检查杆 路与他设施间距(含垂直、水平)、光缆接头盒安装质量、 预留光缆的盘放固定、与其他线路交越或靠近地段的保护措 施。
隐蔽工程项目经检验合格,且签署隐蔽工程检 查证后,在以后的验收中不再复验。
4
二、初步验收要求
1、工程初验应在工程全部完工后进行。首先 由施工单位提出初验申请,分公司通过审核认 为具备初验条件后由工程部门牵头、网络维护、 财务部等相关部门以及设计、施工、监理、维 护等单位共同组成工程初验小组参与验收。
6.拉线,撑杆距高比 7.撑杆规格,质量 8.撑杆与电杆接合部
位的规格质量 9.电杆是否进根 10.撑杆洞回土等
3 架空吊线 1.吊线规格 2.架设位置 3.装设规格 4.吊线终结及接续质量 5.吊线附属的辅助装置的质量 6.吊线垂度等
4 架空光缆 1.光缆的规格程式 2.挂钩卡挂间隔 3.光缆布放质量 4.光缆接 续质量5.光缆接头安装质量及保护 6.光缆引上规格,质量 (包括地下部分)7.预留光缆盘放质量及弯曲半径 8.光缆垂 度 9.与其他设施的间隔及防护措施
小于一公里的整段管道为验收单元。 ②通信管道验收必须进行试通实验,试通长度
不少于总长度的30%,两孔以上的孔群每两孔 试通一孔,其中5孔梅花管、7孔梅花管每一孔 试通两小孔,同一孔群中的不同管材均应试通。 单数孔群试通数按实际孔群+1计算。

光缆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光缆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光缆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总则1.1 本规范适用于光纤通信光缆工程(以下简称光缆工程)的施工验收,包括光缆线路的规划、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和维护等各个环节。

1.2 光缆工程的施工验收应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并应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的实现。

1.3 光缆工程的施工验收应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二、验收组织2.1 光缆工程验收应由项目法人或其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组织实施。

2.2 验收组织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技术要求,组建验收委员会或验收组,负责工程验收工作。

2.3 验收委员会或验收组应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运行单位等相关方面的代表。

三、验收内容3.1 光缆工程的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质量:包括工程实体质量、施工工艺、工程管理等方面;2)工程安全: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防护设施、安全事故处理等方面;3)工程进度:包括工程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工程延期原因及处理措施等方面;4)投资控制:包括工程投资预算执行情况、投资决算合理性等方面;5)环保、水保:包括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等方面;6)工程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资料、验收资料等方面。

3.2 光缆工程的验收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合同要求,确定具体的验收内容和要求。

四、验收程序4.1 光缆工程验收分为初验和终验两个阶段。

初验应在工程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终验应在工程全部完成后进行。

4.2 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要求和验收标准,组织自检,自检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验收申请。

4.3 建设单位收到验收申请后,应组织验收委员会或验收组对工程进行现场检查、资料审查,并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价。

4.4 验收委员会或验收组应根据现场检查、资料审查和评价结果,提出验收意见,并向建设单位报告。

4.5 建设单位应根据验收委员会或验收组的验收意见,对工程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组织终验。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要求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要求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要求规范一、光缆线路施工验收标准规范2.光缆线路施工验收标准按照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验收,同时考虑到工程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之间的不同情况,并对验收标准进行调整和确认。

3.光缆线路施工验收标准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施工流程,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光缆线路施工验收具体技术要求1.光缆线路施工验收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验收人员具备相关培训和资质。

2.光缆线路施工验收要求验收人员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要求对各节点进行检查和测试。

3.光缆线路施工验收要求验收人员对光缆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进行检查,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

4.光缆线路施工验收要求验收人员对光缆的敷设情况进行检查,包括线缆的走向、弯曲半径、张力等。

5.光缆线路施工验收要求验收人员对光缆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光缆连接头和尾的制作和安装。

6.光缆线路施工验收要求验收人员对光缆的测试进行检查,包括光缆的传输性能、衰减系数、频率响应等。

7.光缆线路施工验收要求验收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

三、验收数据的评价标准1.光缆线路施工验收要求验收人员对光缆的测试数据进行评价,包括衰减测试数据、衰减系数和频率响应的测试数据等。

2.光缆线路施工验收要求验收人员对光缆连接头和尾的光学性能进行评价,包括连续测试和颠倒测试的结果等。

3.光缆线路施工验收要求验收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施工现场的标识、警示、防护措施等。

4.光缆线路施工验收要求验收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和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光缆的敷设情况、连接情况、张力等。

以上是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要求规范的一些内容,其中包括光缆线路施工验收的标准规范、具体技术要求以及验收数据的评价标准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同时,在验收过程中需要评价相关数据和情况,以确保光缆线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2015-1-15
0.75
0.5 0.5 2.0 0.5 1.0 1.5 10.0
0.25
0.25 0.5 0.5 0.5 0.5 0.5 0.5
14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热力、下水管
煤气管(压力小于300KPa) 煤气管(压力300~800KPa) 排水沟 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 树木(市内、村镇大树、果树、行道树) 树木(市外大树) 水井、坟墓 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水池等
20
2015-1-15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T5121-2005


利用固定的标志来标示光缆位置时, 可不埋设标石。 标石用坚石或钢筋混凝土制作。标石 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地 区采用普通标石,规格为1000 x 140 x 140mm;土质较松软或斜坡地段采 用长标石,规格为1500 x 140 x 140mm。
17
2015-1-15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T5121-2005


光缆在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段(如山地、梯田、 干沟等处)敷设时,应满足规定的埋深和曲率 半径要求光缆沟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 流失,保证光缆安全一般高差在0. 8 m及以上 时应加护坎或护坡保护 光缆在桥上敷设时,应考虑机械损伤、振动和 环境温度的影响,并采取钢管或塑料管等相应 的保护措施 直埋光缆线路应尽量避免雷暴严重地域的弧站 树、杆塔、高耸建筑、树林等:易引雷目标无 法避开时,应采用消弧法、避雷针等措施:光 缆离电杆拉线较近时应穿放塑料管保护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 验收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验收标准一、机房端1、入局光缆在进出孔、ODF架端要挂牌编号,标牌与竣工资料相符;2、进/出局光缆和用户光缆应全部检查光缆的预留长度、盘放安置、保护措施及成端质量.3、进/出局光缆内的金属构件在终端处要接地;4、入局光缆进出孔要用防火泥堵塞;5、光缆在槽道中布放应顺直,无明显扭绞、交叉,不得溢出槽道,拐弯适度,无死弯,光缆进出槽道部位应绑扎并有挂牌;二、交接箱1、交接箱装配应零配件齐全,接头排应无损坏,端子牢固,编扎好的成端光缆应在箱内固定,并进行对号测试和绝缘测试,漆面应完好。

2、交接箱必须单设接地,接地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

进入交接箱的光缆必须接地并挂标识牌。

3、交接箱箱号、光缆编号的漆写(印)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接箱箱盖的内侧有光缆线路路由示意图.交接箱内跳纤布放合理、整齐,无接头且不影响模块支架开启;4、墙式交接箱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坚实、牢固、安全的墙面,交接箱底部距地平线、箱体距墙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室内交接箱);架空交接箱的安装,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H型杆,并加装工作平台;落地式交接箱的安装位置的选择箱体就位的坚固件必须牢固、安全、可靠,安装高度、防潮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5、成端是否规范(要有余留,保证可随时调换,特别是主干光缆部分)6、交接箱下方光缆进出口、光缆引管上端必须进行防鼠、蚁处理。

三、线路架空杆路:1、架空光缆抽查的长度应不小于光缆全长的10%,沿线检查杆路与其他设施间距(含垂直、水平)、光缆及接头安装质量、预留光缆盘放、与其他线路交越、靠近供电线保护措施。

2、电杆应按设计规定的杆距立杆。

一般情况下,市区光缆线路的杆距为35~40m,郊区明线线路的杆距为45~50m.因地形特殊情况距离不要超过65米。

3、竖立电杆应达到下列标准: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100~150㎜,木杆的内移值为200~400㎜,因地形限制或装撑木的角杆可不内移。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埋式电力电缆(35kV及以上) 2.0
0.5
给水管(管径小于30cm)
0.5
0.5
给水管(管径30~50cm)
1.0
0.5
给水管(管径大于50cm)
1.5
0.5
高压油管、天然气管
10.0
0.5
24.04.2021
单位:m
14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T5121-2019
标石有字的一面应面向公路;监测标石应面向 光缆接头;转弯标石应面向光缆弯角较小的方 向。
24.04.2021
22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T5121-2019
标石按不同规格埋深,一般普通标石埋深 600mm,出土部分400mm;长标石埋深800mm, 出土部分700mm。标石周围土壤应夯实。
敷设防雷线、同沟敷设光、电缆的起止地点;
需要埋设标石的其他地点;
直埋光缆的接头处应设置监测标石。
24.04.2021
20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T5121-2019
利用固定的标志来标示光缆位置时, 可不埋设标石。
标石用坚石或钢筋混凝土制作。标石 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地 区采用普通标石,规格为1000 x 140 x 140mm;土质较松软或斜坡地段采 用长标石,规格为1500 x 140 x 140mm。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T5121-2019
光缆敷设安装
长途光缆线路走向、端别以设计确定 为准。
光缆配盘、敷设安装的重叠和预留长 度应符合光缆在接头处的预留、光纤 在接头盒内的盘留以及其他预留,宜 符合表3.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骨干传送网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月10年2013.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光缆预留 (1)第三章光缆端别 (2)第四章安装工艺 (2)第五章中继段测试 (5)第六章竣工验收 (6)附表:附表1 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总表附表2 至中继段竣工验收汇总表附表3 至中继段光缆安装工艺检验表附表4 至中继段光缆配盘图附表5 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表附表6 至中继段接头衰耗测试表附表7 至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测试记录附表8 至中继段光纤衰减统计表附表9 至中继段光纤偏振模色散测试记录附表10 至中继段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图片第一章总则1.1本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中国移动骨干传送网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隐蔽工程验收、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依据。

1.2光缆线路工程的验收,应按部颁的《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21-2010)、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相关文件、设计文件以及(本规范的规定进行。

1.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部颁有关光缆施工的规定及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作业。

建设单位应通过监理单位和随工代表对质量合格的隐蔽工程应及时做好随工检验,加强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若发现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应随时向施工单位指出,由施工单位及时处理。

1.4本规范中光缆线路工程部分的内容包括敷设管道光缆、直埋光缆、架空光缆及部分水底光缆,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施工。

1.5 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范的要求。

1.6 本规范的解释权与修改权,属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第二章光缆预留各种必要的预留长度必须满足以下要求:2.1 光缆在接头处重叠长度不小于12米,光缆接头接续后预留6~8米,光纤接头盒内收容余长不小于0.8米。

-1-2.2 在沿途的预留光缆长度:在长200m以上的大桥两端至少各预留3米光缆;在带伸缩缝的钢梁桥的每个伸缩缝内光缆余长不少于0.5米,特别应注意处理好伸缩缝大的桥梁光缆预留。

250米~500米的隧道两端各预留2~5米光缆;通过500米以上隧道,在一侧大避车洞内预留50米光缆。

自然弯曲增加长度,管道光缆按每公里5米,直埋光缆按每公里7米。

人孔内光缆弯曲增加长度,按每个人孔0.5 ~ 1.0米。

2.3 局内预留:地市级及其以上局站,每端预留光缆30 米;县级及其以下局站,每端预留光缆20米。

第三章光缆端别3.1光缆端别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盘光缆两端有端别识别标志;面向光缆看,在顺时针方(ABAB 端标志为红色,端,反之为端;向上松套管序号增大时为端标志为绿色。

2)光缆线路工程新建段落的光缆布放端别要求为,呼和浩特(AB 端。

方向为端,盟市为-2-第四章安装工艺第一节管道光缆4.1管道光缆及架空光缆的弯曲半径,在不受力时(安装固定后)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在受力时(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直埋光缆的弯曲半径,在不受力时(安装固定后)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2.5倍,在受力时(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5倍。

4.2光缆布放完毕,光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

4.3接头所在人孔的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2.1中的规定;设计要求作特殊预留的光缆按设计规定位置妥善放置。

4.4管道光缆的保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直通人(手)孔内的光缆应采用波纹管进行保护并固定在人(手)孔墙壁或电缆托架上或按设计要求的措施处理;(2)使用气吹法进行光缆敷设的管道应使用护缆膨胀塞进行封堵,PVC管道在子管口处用PVC胶带将光缆进行缠绕密封。

4.5人(手)孔内的光缆应挂有按照相关要求制作的标识牌(每个人井内至少一块)。

第二节直埋光缆4.6 光缆埋深要求须满足表4-2要求,沟底应平整无碎石;石质及半石质沟底应铺10厘米厚的细土或沙土。

4.7 直埋光缆的敷设安装可采用人工挖沟及抬放方式施工,也可-3-以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方式敷设。

直埋光缆埋深4-2 埋深1.普通土、硬1.4砂砾土、半石质、风化1.00.8全石质、流1.2市郊、村1.0市区人行边沟设计深度以0.4公路边沟:石质(坚石、软石边沟设计深度以0.8其他土质≥公路路肩 0.8≥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1.2≥1.2沟、渠、水塘注:①对于垫有砂土的石质电缆沟,可将沟深视作光缆的埋深。

②边沟设计深度为路方或街道主管部门要求的深度。

米。

1.4③在内蒙古境内直埋光缆埋深要求为≥4.8 施工过程中,光缆不应出现小于规定曲率半径的弯曲以及拖地、牵引过紧等现象。

光缆必须平放于沟底,不得腾空或拱起。

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度,坡长大于30米的斜坡上时,宜采用“S”形敷设或按设计要求的措施处理。

4.9 布放过程中或布放后,应及时检查光缆外皮,如有破损应立即修复;直埋光缆敷设后应检查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其测试方法及要求应满足相关规定。

4.10 光缆重迭、预留及接头盒安装光缆在接头处重迭12米,每侧各2米为接头盒内光纤盘留和接续损耗,余8米为预留。

直埋光缆引入接头盒的方式,视接头盒的结构确定,但应使接头盒在运行中不承受光缆拉力。

接头完成后将接头盒及两边余缆水平盘放入接头坑内,接头盒上方应回填细土或砂土-4-20厘米,并在上方铺放四块水泥盖板进行保护。

4.11填土光缆沟的回填须满足相关规定要求。

沟坎前后2米范围内的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缆沟回填工作中严禁用铁锹等尖刃工具捣实,以免铲伤光缆。

回填土须高出地面10厘米。

4.12标石的埋设工程中所用标石分监测标石和普通标石两种。

监测标石埋设在光缆接头处(接头坑内线路直线段上),面对光缆接头,埋深0.6米,露出地面0.4米。

监测标石和普通标石的埋设和编号按部颁《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21-2010)的要求执行。

4.13 直埋光缆的防护措施应按设计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线路穿越铁道以及不开挖路面的公路时,采取顶管(或定向钻)方式;顶管应保持平直,钢管规格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允许破土的位置可采取埋管保护方式,顶管或埋管的管口处均应做堵塞处理。

(2)光缆线路穿越白蚁活动区域,应按规定做防蚁处理。

(3)光缆线路的防雷措施,必须按设计规定处理。

采用防雷排流线时,必须保证排流线位于光缆上方30厘米处,严禁出现位置颠倒现象。

(4)光(电)缆穿越或沿靠山涧、漂流等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漫水坡、挡水墙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在坡地上的光(电)缆沟可能受水冲刷时,采取堵塞加固措施。

-5-(5)光(电)缆沟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光(电)缆安全。

光(电)缆在穿越800 mm 及以上的沟坎、梯田时,应加护坎或护坡保护;穿越800 mm 以下的沟坎时,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均不做护坎或护坡,但必须分层芳实,恢复原状。

(6)制作护坎、护坡、漫水坡(挡水墙)、堵塞材料及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工艺尺寸参照《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21-2010)的要求执行第三节架空光缆4.14 架空光缆垂度的取定应十分慎重,在光缆架设过程中和架设后受到最大负载时产生的伸长率小于0.2%。

4.15 架空光缆的布放应通过滑轮牵引,布放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过度弯曲、背扣。

4.16 中负荷区、重负荷区及超重负荷区布放吊挂式架空光缆应在每根杆上做预留,轻负荷区应每3至5杆档做一处预留。

光缆在每根电杆处或经十字吊线、丁字吊线处应安装保护管。

4.17 吊挂式架空光缆布放后应统一调整,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为50厘米,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应一致,挂钩托板齐全。

4.18 架空光缆防强电、防雷措施应符合设计规定。

吊挂式架空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应采用胶管对钢绞线做绝缘处理。

光缆与树木接触部位,应用胶管或蛇形管保护。

第四节局内光缆4.19 局内光缆一般从局前人孔经地下进线室引至光传输设备。

-6-局内光缆应挂按相关规定制作的标识牌,以便识别。

4.20 光缆在进线室内应选择安全的位置,当处于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4.21 局内光缆应布放整齐美观,沿上线井布放的光缆应绑扎在上线加固横铁上。

光缆经由走线架、拐弯点(前、后)应予绑扎,两处绑扎的距离不超过50cm。

上下走道或爬墙的绑扎部位,应垫胶管,避免光缆受侧压。

4.22 按规定预留在设备侧的光缆,可以留在传输设备机房或进线室。

有特殊要求预留的光缆,应按设计要求留足。

4.23 光缆引入局站后应堵塞进线管孔,不得渗水、漏水。

进局光(电)缆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非延燃型护套缆或采用其他阻燃措施。

客观条件具备时,出入局光缆应使用不同路由。

第五节光缆成端4.24 应根据2.1的规定或设计要求留足预留光缆。

4.25在设备机房的光缆终端接头安装位置应稳定安全,远离热源。

4.26成端光缆和自光缆终端接头引出的单芯软光纤应按照ODF的说明书进行走线并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护和绑扎。

4.27单芯软光纤所带的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顺序插入光配线架(分配盘)。

未连接软光纤的光配线架(分配盘)的接口端部应盖上塑料防尘帽。

4.28软光纤在机架内的盘绕应大于规定的曲率半径。

-7-4.29光缆在光纤配线架(ODF)成端处,将金属构件用铜芯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引出,并将其连接到防雷保护地线排。

4.30软光纤应在醒目部位标明方向和序号。

第六节光缆接续与接头盒安装4.31采用熔接法进行光缆接续时,应监测接头损耗,接头损耗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光纤熔接完成并测试合格后应立即做增强保护措施。

增强保护方法可采用热可缩套管法。

4.32光纤全部连接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将余长光纤收容盘放:(1)根据光缆接头套管(盒)的不同结构,按工艺要求顺序将余纤盘在熔纤盘内,盘绕方向应一致;(2)光纤盘绕弯曲半径应大于厂家规定的曲率半径,接头部位应平直不受力。

4.33光缆加强芯应按需要长度截断并按工艺要求固定在接头盒内,电气断开。

4.34光缆接头盒的封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头盒的封装按工艺要求进行;(2)接头盒内应放入接头责任卡,其格式见下表:-8-光缆接续责任卡片时施工日温天施工单光接续护记事4.35管道光缆接头盒的安装方式,应按照各省的维护习惯和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固定在人(手)孔壁上或电缆托架上,安装位置应便于维护。

4.36接头盒进出缆方式应符合各省维护习惯和设计要求。

4.37预留光缆应整齐盘留,固定在人(手)孔壁上或电缆托架上。

第五章中继段测试5.1光缆中继段测试(包含1310nm 及1550nm两个窗口)的内容应包括:(1)线路衰减;(2)后向散射信号曲线;(3)PMD链路值5.2中继段衰减和PMD值的测试结果应符合以下要求:(1)光纤衰减测试应取双向测量的平均值;(2)测量的光纤衰减平均值和PMD链路值必须符合表5-1规定的指标:-9-光纤衰减平均值、PMD链路值和对地绝缘指标表5-1注:上表中衰耗值栏内的0.35及0.19数值,分别为在1310nm波长、1550nm波长每km光纤的衰耗值;0.08数值为中继段内光纤接续衰耗的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