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钻)钻探报告

合集下载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本报告是关于大瑞铁路工程畹町隧道进口超前钻探的技术报告。

该隧道位于大瑞铁路工程中,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

二、钻探原理简介钻探是一种用于探测地下岩石结构和地质情况的技术手段。

通过钻孔获取地下岩石样本,进而分析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

三、钻孔布置为了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我们在畹町隧道进口区域进行了钻孔布置。

具体来说,我们在该区域布置了10个钻孔,钻孔深度分别为50米至120米不等。

钻孔的布置方案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论证,能够充分反映该区域的地质情况。

四、钻探揭露情况在钻探过程中,我们揭露了该区域的地质情况。

具体来说,我们发现该区域地下岩石主要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其中花岗岩的分布范围较广,片麻岩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口区域。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地下水和煤层,这些都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五、钻孔柱状图通过钻孔获取的地下岩石样本,我们制作了钻孔柱状图。

该图能够直观地反映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六、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钻探,我们对畹町隧道进口区域的地质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针对发现的地下水和煤层等情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便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将在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得以实施。

XXX。

with an entrance at DK322+645 and an exit atDK328+640.making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tunnel 5995m。

Thetunnel is in the shape of a person's slope。

with an uphill slope of 9‰/1775m and 3‰/600m from the entrance to DK325+020.and a downhill slope of -9‰/2380m and -6‰/1240m from DK325+020to the exit。

施工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水平探孔探测报告

施工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水平探孔探测报告

宜万铁路复杂隧道
施工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水平探孔探测报告
齐岳山隧道(第33标)
探测里程:YDK0+000~YDK0+020
报告编写:
技术负责:
施工监理:
驻地设计:
施工单位:
2009年3月14日
报告审查意见单:
YDK0+000超前水平钻探成果报告
1、钻探设备:矿研RPD75。

2、钻孔布置:具体位置见钻孔布置图。

3、钻探依据:宜万总指2009-33会议精神及宜万线复杂隧道施工地质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

4、钻探技术要点:钻探以探测隧道前方围岩岩性、构造和隐含水体情况为目的,钻探中主要以取芯及观测钻进速度、返水、返碴颜色,卡钻、跳钻情况,以及直接量测的水压、水量情况,据此判断前方地质情况。

5、钻探成果:共计钻孔3个,探1取芯21m,探2孔深21m,探3孔深21m,从2009年3月10日开始到2009年3月11日结束,根据钻探情况初步分析成果如下:
YDK0+000~+020处于F11断层影响带内,主要以泥灰岩、泥岩及钙质页岩为主,局部见方解石,围岩破碎,终孔时,无水。

建议施工时,按照地质超前预报通知单,加强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及时支护,并加强围岩监控量测和洞内外观察,确保施工安全。

中隧科研所齐岳山隧道项目部
2009年3月14日
齐岳山隧道YDK0+000钻孔布置示意图
制图:复核:监理:日期:制图:复核:监理:日期:制图:复核:监理:日期:。

油井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

油井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

油井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油井超前地质预报钻井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油井超前地质预报钻探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供相应的钻井数据和地质信息。

本次工作的目标是在预测和评估油井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实施高效且安全的钻探活动。

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是通过分析前期勘探工作中获取的地质数据,来推断潜在的地质情况。

在本次工作中,我们依据地震勘探、电测勘探等手段,对目标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分析和预报,以提供钻井活动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钻井活动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我们采取了以下钻井活动:1. 钻井深度:根据地质预报,我们确定了钻井的目标深度为XXX米。

2. 钻井速度:根据地质情况和地层特征,我们制定了适合的钻进速度,以确保钻井进度的同时保证钻孔质量和工作安全。

3. 钻井工艺:根据地质预报结果,我们采用了适宜的钻井工艺,包括钻头选择、钻井液配方等,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目标地层的钻井需求。

4. 井壁稳定:针对地层情况,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保障井壁的稳定,包括护壁剂的使用、套管设计等。

结果分析与评估根据钻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数据收集,我们对钻探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发现:1. 地质层位:根据钻井记录和地层分析,发现目标地层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

2. 地层性质:通过取样和测量,我们获得了目标地层的物性参数,包括密度、孔隙度等,这些参数对后续油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3. 地层裂缝:在钻井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地层裂缝的存在,并记录了其分布情况,为后续油藏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结论油井超前地质预报钻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后续的油藏开发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

我们对所采取的钻井活动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验证了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和技术,提高钻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水坝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

水坝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

水坝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水坝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通过钻探工作,我们对水坝建设区域的地质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提供了一些关键性的信息和建议。

2. 钻探位置和方法根据项目要求,我们在水坝建设区域选取了若干个钻探点,并采用了常规的钻探方法和设备。

我们使用了岩心取样、岩土采样和地下水采样等方法,以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和参数。

3. 钻探结果通过钻探工作,我们获取了以下关键性的地质信息和数据:- 地质层序:我们确定了水坝建设区域的地质层序,包括各个地层的厚度、分布和性质等信息。

- 岩性和岩土性质:我们对地质层的岩性和岩土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评估其工程性质和稳定性。

- 地下水位和水质:我们测量了地下水位,并对水质进行了分析,以评估地下水对水坝建设和运行的影响。

4. 结论和建议基于钻探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水坝建设区域地质层序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地质调查和工程设计。

- 部分地质层存在较高的压实度和稳定性,对水坝的施工和运行具有较好的支持性。

- 部分地质层存在较高的含水量和可渗透性,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来保证水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建议的后续工作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建议进行以下后续工作:- 进一步的地质调查和钻探工作,以获取更多关键的地质信息和数据。

- 依据钻探结果,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

- 在水坝建设过程中,加强地质监测和灾害预警,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和不稳定因素。

6. 结论通过钻探工作,我们初步了解了水坝建设区域的地质情况,并提供了一些关键信息和建议。

我们建议在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以确保水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本次水坝超前地质预报钻探报告的内容总结,感谢您的阅读。

孝感道兴社区超前钻报告 2

孝感道兴社区超前钻报告 2

孝感市临空经济区道兴城市新社区C、D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勘察阶段)工程编号:K05-13-85勘察阶段:施工勘察项目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总工程师:总经理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4月目录I、文字说明一、前言二、地层分布情况三、孤石分布情况及处理措施四、说明附表:1、勘探点一览表II、图件部分序号图名张数编号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 22 钻孔柱状图18 3-1~3-18孝感市临空经济区道兴城市新社区C、D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勘察阶段)一、前言1.1工程概况拟建孝感市临空经济区道兴城市新社区C、D地块位于孝感市孝南区闵集乡境内汉孝城际铁路以南,孝汉大道西侧业主征地范围内。

该区域共拟建本次勘察区域内共拟建21栋住宅楼、3栋裙楼及2个地下室(各拟建建筑编号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条及设计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为基础施工提供施工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要求查明场地每根桩位下地基土的分布埋藏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重点查明每根桩位下岩层溶洞情况,对地基基础设计和对溶洞的处理提出建议,并进行岩土工程评价;具体应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2.1查明拟建场地内各地层的分布埋藏条件、地层结构、均匀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1.2.2 查明基岩的岩性、结构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确定其坚硬、完整程度和基本质量等级。

1.2.3 在详细勘察的基础上提出溶洞处理的建议。

1.3勘察依据、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3.1勘察依据本次施工勘察钻探工作量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珠海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建设项目设计桩位图及业主方确定逐桩布孔,并依据勘察委托书及下列规范、规程要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湖北省地方标准)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国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国家行业标准)1.3.2勘察方法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机钻探取样方法进行。

碧翠园超前钻探报告

碧翠园超前钻探报告

一、前言我司受蕉岭县金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委托,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梅州分公司承担碧翠园桩基的超前钻探任务,为桩基础的施工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拟建建筑物楼高27层,设1层地下室,框剪结构,基础拟采用钻(冲)孔灌注桩,由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梅州分公司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广东华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设计。

本次超前钻探按设计要求,共有428条桩进行超前钻探,其中112号桩钻2孔,其余桩均钻1孔,每条钻(冲)孔桩在中心布置1个超前钻孔。

详细情况见《桩位平面位置图》。

共布置钻孔429个,要求钻入连续完整微风化岩不少于5米,具体深度根据设计部门要求现场确定。

我公司于2011年3月4日委派钻机进场施工,至2011年5月3日完成全部野外钻探工作,共完成如下工作量:1、钻孔429个,进尺10723.49m;2、取样及测试:岩样429组,进行天然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详见表1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本次钻探使用XY-1A型高速岩芯钻机,采用冲击回转钻进、泥浆套管护壁等钻探工艺施工,岩样由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岩土实验室负责测试。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特征场地位于蕉城县蕉城镇,场地地貌单元属冲洪积河漫滩,原为闲置地,经人工开挖后平整,地势平坦。

钻孔地面高程92.00~96.73m。

(二)岩土层结构及其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场地勘察揭示的地质资料,经综合整理,可将场地内岩土自上而下划分为土层及石炭系沉积岩等两大类。

现分述如下:(一)土层(Q4,层号1)未取芯。

(二)石炭系基岩(C,层号2)场地基底岩石多为石炭系灰岩,局部炭质灰岩。

钻孔仅揭露到微风化岩带。

在各孔中均有揭露,揭露厚度及顶、底部埋深和标高情况见表1。

微风化岩:岩性主要为灰岩,局部为薄层炭质灰岩,灰岩呈深灰色、深灰间灰白色,隐晶结构,层状构造,裂隙稍发育~较发育,局部隙面充填少量方解石脉及炭质,岩芯呈短~长柱状,局部块状,多属较硬岩,岩质坚硬,锤击声脆,局部发育有溶洞(详见表4《溶洞统计一览表》)。

超前钻探勘察报告

超前钻探勘察报告

目录1 目的和任务 (1)2 拟建工程概况 (1)3 勘察方法、完成工作量及依据的技术标准 (1)4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4.1 地理位置 (3)4.2 气候 (3)4.2地层岩性 (3)4.3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5水文地质条件 (5)6不良地质现象 (6)6.1不良地质作用 (6)6.2特殊性岩土 (6)7结论与建议 (6)附图1.钻孔平面位置图(1:250)…………………………………………………1张2.钻孔柱状图…………………………………………………………………92张3.图例……………………………………………………………………………1张附表1.勘探点一览表…………………………………………………………………3张2.地层统计表……………………………………………………………………1张照片1.钻孔岩、土芯彩色照片………………………………………………………92张XX项目超前钻工程超前钻探勘察报告1 目的和任务受甲方委托,我司承担了XX项目超前钻工程勘探工作。

本次勘察为施工勘察阶段。

前期详勘结果显示,拟建场地下伏基岩为燕山期(γ)花岗岩地层。

根据设计单位和甲方的要求,由设计单位布置超前钻孔92个,详见“钻孔平面布置图”。

目的是进一步查明拟建场地内桩位处各岩层的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桩端持力层的连续性、稳定性,为拟建工程桩基础施工提供直接的地质依据。

本次勘察于2016年11月13日进场施工,于2016年12月28日完工。

2 拟建工程概况本项目总建筑面积地上206026m2,地下88528m2,总用地面积72652m2,规划拟建高层建筑、多层建筑、裙楼及地下室停车库等。

本次钻探范围为7#楼、8#楼、9#楼、10#楼均为30层,高度96.1m上部结构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下方有2~4层地下室,最大轴力设计值12000KN。

拟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强风化花岗岩为持力层,±0.00等于绝对标高58.00m。

超前钻报告

超前钻报告

一、工程概况柳州金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鹿寨县经五路西南侧、纬三路西北侧兴建广西鹿寨金地房产项目。

其主要用于居民住宅,建筑高度11~25层,局部2层,设有一层地下室,基础拟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本次超前钻探的目的是进一步查明桩端岩石的岩面起伏、风化程度、完整程度、判断有无岩溶发育、破碎岩体及软弱夹层等,受甲方的委托,我院对该场地进行施工勘察钻探,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为准确详细的地质依据。

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桩基础设计平面图,本次超前钻探施工勘察共布置钻孔258个,各钻孔孔位详见施工勘察钻孔平面布置图,钻孔孔深要求入桩端岩石连续完整灰岩厚度不小于5米。

二、施工勘察技术依据及完成工作量上述工作,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有关规定,所提供资料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依据有: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5、《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我院于2010年11月20日~12月12日先后共投入6台100型钻机进行野外作业。

完成工作量如下:1、测量放孔位及孔口高程测量各258个点。

2、钻探总进尺4612.50m,其中土层进尺2796.70m,岩石(包含破碎岩石、溶洞)进尺1815.8m。

三、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柳州市鹿寨县经五路西南侧、纬三路西北侧,场地经平整,地形较为平坦,场地地貌单元为岩溶峰丛地貌。

本次勘察的孔位施放及孔口高程以拟建场地东南侧纬三路公路两个已知点A1点(X=7660.692,Y=24705.905,H=93.0)和A2点(X=7804.837,Y=24922.892,H=93.2)引测,所有钻孔孔位及孔口高程均参照已知点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桩基施工勘察报告
(桩端超前钻探)
院长:
总工程师:
分院院长:
审核:
技术负责:
*********勘察设计院
二○○七年一月十六日
目录
一、前言
二、工程概况
三、目的与任务
四、桩端岩土层及其工程特性
五、结论
附件:
1、钻孔桩位图共1张
2、钻孔柱状图共25张
3、勘探点一览表共1张
一、前言
*************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工业园倒班房的人工挖孔桩目前正在紧张施工。

根据原详勘报告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规范、标准的要求,需进行桩基施工勘察(桩端超前钻探岩)。

我院受************有限公司的委托于2006年12月29日至31日对其开发的****工业园倒班房部分人工挖孔桩的桩端持力层进行了施工勘察。

本次施工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为: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106-2003)
本次施工勘察共选取25个人工挖孔桩进行桩底持力层超前钻探,占总桩数的28%。

桩号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确定,钻孔位于所选的人工挖孔桩的中心。

具体桩位见《钻孔桩位图》。

共完成钻探总进尺132.3m。

二、工程概况
*****工业园倒班房为框架6层,均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设计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泥质板岩,总桩数为88根,本次施工勘察所选取的25个人工挖孔桩的桩径为800~1100mm。

我院进场时,勘察单位验槽确定已挖到强风化泥质板岩,施工勘察时直接在桩孔内钻孔探明桩端下的岩层。

三、目的与任务
本工程的原详细勘察报告表明,场地内强风化泥质板岩风化很强烈,根据有关规范要求需进一步查明强风化泥质板岩中是否存在因承载力较低,压缩变形大而不能满足作为桩端持力层要求的软弱夹层。

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安全,我院受建设单位委托,进行施工勘察,以进一步查明人工挖孔桩桩端以下岩层中是否存在软弱夹层。

本次施工勘察共选取25个人工挖孔桩在中心进行桩底持力层超前钻探,超前钻探深度为桩端以下3~5倍扩大头直径,且桩端以下不小于
5m。

四、桩端岩土层及其工程特性
根据本次钻探揭露,所选取的25个人工挖孔桩桩端以下的岩层为强风化泥质板岩(Pt):黄褐色、浅黄色、黄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很发育,节理裂隙面可见铁锰质氧化物侵染;岩芯破碎,呈块状、片状、短柱状,用手可折断,手捏易碎,遇水易软化崩解。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芯采取率一般为20~30%。

桩端下控制厚度5.0~5.5m。

所选各桩端岩层分布详见《钻孔柱状图》。

五、结论与建议
据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泥质板岩层,本次施工勘察表明所选各桩的桩端岩层为强风化泥质板岩层,25个钻孔较原详细勘察报告无明显异常,亦未发现强风化泥质板岩层内有空洞、软弱层、软弱夹层等情况,符合设计要求,可按设计要求进行下道工序的正常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