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奥鹏教育古代汉语作业
东师大学古代汉语(一)18秋在线作业1-4答案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一)18秋在线作业1-4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赦之,以劝事君者”中的“劝”的文中义是()
A规劝
B鼓励
C说服
D进谏
【答案】本题选择:B
2、下列各组是异体字的一组是()
A丑—丑
B诉—愬
C辟—避
D要—腰
【答案】本题选择:B
3、“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中的“之”的用法是()
A指代“北方”
B相当于“的”
C取消句子独立性
D动词,“到达”
【答案】本题选择:A
4、“群臣莫对”中“莫”的词性和词义是()
A副词,不
B副词,不要
C代词,没有谁
D名词,晚上
【答案】本题选择:C
5、"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里“贤”的文中义是() A贤能
B超过
C尊敬
D错过
【答案】本题选择:B
6、“称其仇,不为谄。
”中“称”的文中义是()
A称赞
B称量
C推举
D称职
【答案】本题选择:C
7、《战国策》流传到现在,其本子是经谁整理过的()
A向秀
B许慎
C班固
D刘向。
奥鹏东师网考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2)

1.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中的“园圃”是同义复词。
A. 错误B. 正确【答案】A【解析】2. 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B. 叠音词C. 附音词D. 合成词【答案】D【解析】3.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作为词素结合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A. 连绵词B. 合成词C. 重言D. 单纯词【答案】B【解析】4. 下列注释术语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的是A. 读为B. 之言C. 貌D. 谓【答案】C【解析】5. 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
A. 错误B. 正确【答案】B【解析】6.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中“重”字存在的语法现象是()A. 宾语前置B. 名词用作动词C. 使动用法D. 意动用法【答案】D【解析】7. 下面句子里,有名词用作动词这一用法的是A.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B.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C.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D. 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答案】B, D【解析】8.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其中“然”的意思是()A. 燃烧B. 这样C. ……的样子D. 认为……对【答案】B【解析】9. 兴亡属于复音词中的A. 连绵词B. 叠音词C. 附音词D. 合成词【答案】D【解析】10.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中“穷的词义是()A. 生活困难B. 贫穷C. 仕途不畅D. 走到尽头【答案】D【解析】11. “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其中“埏”的意思是()A. 黏土B. 模具C. 容器D. 制造【答案】B【解析】12. 复音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有时用一个汉字表示,如走;有时用两个汉字表示,必须合起来才有意义,如含糊。
A. 错误【答案】A【解析】13.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埶的本义是A. 种植B. 权势C. 执着D. 逮捕【答案】A【解析】14. 用现代语音理论去分析,所谓“浊”,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不带音;所谓“清”,就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2-0005满分作业参考

古代汉语(1)全新在线作业2-0005
关于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选项A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为羊圈。
选项B是:“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是“前往、接近”的意思。
选项C是:“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中“坼”的文中义是裂开。
选项D是:“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
’”中的“趋”是“慢走”的意思。
正确选项:D
下列各组属于繁简字的一组是()
选项A是:奉、捧
选项B是:见、现
选项C是:舍、捨
选项D是:余、馀
正确选项:D
下列句子中,没有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选项A是: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项B是:吾道一以贯之
选项C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选项D是: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正确选项:A
下列各句中的“ 以”的词义为“认为”的是
选项A是: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选项B是: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选项C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选项D是: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正确选项:D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中的“走” 的意思是
选项A是:行走
选项B是:慢走
选项C是:跑
选项D是:小步急趋
正确选项:C
属于异体字的是()
选项A是:岩、巖
1。
最新奥鹏远程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第1次正确答案

【答案】:A
3.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凶”的词义是() 【选项】: A 凶狠 B 不吉祥 C 闹饥荒 D 凶恶
【答案】:C
4.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什么体著作 【选项】: A 国别体 B 编年体 C 纪传体 D 语录体
【答案】:B
5. “于予与何诛 !”中的“诛”的文中义是 【选项】: A 诛杀 B 攻打 C 谴责 D 偷袭
【答案】:B
22.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中有意动用法。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23. “‘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其虞虢之谓也”中含有宾语前置的现象。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24. “今之从政者殆而!”与“思而不学则殆”中的两个“殆”字意思相同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11. 下列各句中,“ 是 ”作为代词的是 【选项】: A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B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C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D 是非君子之道也。
【答案】:A.B.C.D
12. 下列句子中有兼词的是 【选项】: A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B 穆公访诸蹇叔。 C 逢丑父与君易位。 D 姜氏欲之,焉辟害?
【答案】:A.C
15. 关于“四体二用说”,说法正确的有()()()() 【选项】: A 是清代段玉裁最先明确提出的 B “四体”能在汉字结构上体现出来, “二用”不能. C “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用”指 转注假借。 D “四体”指的是四种造字法,“二用” 指的是二种用字法。
【答案】:B.C.D
16. 下列各句中,有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选项】: A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 吾道一以贯之。
最新奥鹏远程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1第1次正确答案

C被动句
D判断句
【答案】:D
9.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中的“焉”字的词性是
【选项】:
A语气词
B代词
C兼词
D词尾
【答案】:C
10.几个具有同一的音义而形体不同的字是()
【选项】:
A古今字
B异体字
C通Hale Waihona Puke 字D繁简字【答案】:B
11.下列句子中的“而”是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是
【选项】:
17.关于“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第一个“恶”和第一个“好”都是动词
B第二个“恶”和第二个“好”都是形容词
C第二个“好”是美好的意思
D “色”指容貌。
【答案】:A.B.C.D
18.甲骨文也称龟甲兽骨文字,还称作
【选项】:
A殷虚文字
B贞卜文字
C殷虚书契
D甲骨卜辞
【答案】:A.B.C.D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24. “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中“或”的词性是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人”的意思。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25.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中“尊”是使动用法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26.《战国策》是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0国,共33篇。
【选项】:
【选项】:
A “窃”是状语
B “以为”是谓语
C “老臣”是主语
D “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是整个句子的宾语。
【答案】:A.B.C.D
14.古汉语中可以用作状语的名词有()()()()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2.《论语》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它为魏时何晏集解,宋时邢昺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形容词常用如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古代汉语(1)20 春在线作业 1-0004 试卷总分:10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甘、本、末、刃、亦、下”属于“六书”中的() A.象形 B.指事 C.形声 D.会意 正确答案:B
2.“穆公访诸蹇叔”的“诸”相当于 A.之于 B.于是 C.之乎 D.于之 正确答案:A
9.许慎对“六书”中的“指事”所下定义是 A.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B.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C.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D.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正确答案:C
10.“姜氏欲之,焉避害?”里“焉”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是 A.疑问代词,作状语 B.指示代词,作宾语 C.指示代词, 作状语 D.疑问代词,作定语 正确答案:A
6.传统的“六书”包括:会意、形声、假借和 A.象形 B.谐声 C.指事 D.转注 正确答案:AC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B.一般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作 C.一般认为《左传》是解释《春秋》的 D.《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称为“春秋三传” 正确答案:ABCD
8.“天雨雪,武卧齧雪”中“齧”的词义是“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9.“而臣衰,窃爱怜之”中的“怜”是“可怜”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0.“梁王虚上位”中“虚”是使动用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D.周贫且微,诸侯莫朝。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1.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结构,下列各字属于会意的是
A.既
B.即
C.休
D.亦
正确答案:ABC
2.四体二用说中的“二用”是
A.转注
B.会意
C.形声
D.假借
正确答案:AD
3.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1.“甘、本、末、刃、亦、下”属于“六书”中的()
A.象形
B.指事
C.形声
D.会意
正确答案:B
2.下列句子中,“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赵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今之从政者殆而!”中的“殆”词义相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7.“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中“殿”的文中义是“镇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8.“願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中的“憾”是遗憾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BCD
7.关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夫”说法正确的是
A.词性是指示代词
B.可译为“那”
C.词性是发语词
D.表示将发表议论
正确答案:AB
8.含有介词“乎”的句子()()()()
A.昼游乎江河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选项】:
A司马彪
B郭象
C向秀
D孟氏
【答案】:B郭象|
3.叠音词,前人把它叫做
【选项】:
A连绵词
B合成词
C重言
D单纯词
【答案】:C重言|
4.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音词的是()
【选项】:
A犹豫
B春分
C葡萄
D灼灼
【答案】:C
5. “芝”“淡”“乐”“赐”四字分别属于上古韵部的
21.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是格律诗。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A错误|
22.对转: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常常有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互相转变的现象,它们互变的前提是彼此的主要元音相同。
17.本义、引申义的关系是
【选项】:
A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引申义总是围绕着本义这个中心发展的,即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引申义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间接引申或远引申.
【答案】:A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B引申义总是围绕着本义这个中心发展的,即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C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D引申义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间接引申或远引申. |
B正确
【答案】:B正确|
29.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与“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的“中”意义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1)练习题答案练习题一一、论述题1、什么叫宾语前置? 论述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并举例分析说明。
宾语在谓语后面,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句式。
但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或介词的前面(2分) .主要有四种情况:(1)、疑问代词作宾语时。
疑问代词可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前置.如《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奚冠,即“冠奚”,戴什么帽子的意思)。
(2)、否定句里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宾语前置。
如《左传·宣公元年》:“我无尔虞,尔无我诈。
”(无尔虞,即“无虞尔”,不欺骗你;无我诈,即“无诈我”,别欺诈我;现在的“尔虞我诈”就是这种用法。
)(3)、用助词“是”、“之”“焉”把宾语提前。
即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在宾语和动词或介词之间插进助词“是”、“之”、“焉”等。
如《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4)、介词“以”的宾语提前。
如《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此道题20分,概念2分,下面四点中每点的理论部分3分,每个例子1.5分,若只举例不分析给1分)2、什么是隶变? 论述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并举例分析说明。
隶变是指隶书对汉字形体的改变.汉字的隶变使汉字由象形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过渡到符号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彻底地改变了古汉字的象形面貌,进一步声化和符号化(2分)。
最重要的标志是:1、改曲为直(2分):把曲折婉转的线条变成了点、横、直、撇、捺、挑、钩的笔画,极大地摆脱了线条的束缚,整个字体方正平直,棱角鲜明,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2分)。
例子(2分) 如: “大”小篆中“横”还是一条象人双臂连在一起的弯曲的弧线,到隶书中变成平直的横.(2分) (只列出例子不分析扣1分,下同)2、偏旁混同(2分):小篆不同的偏旁,隶书混合成一个(2分)。
如、、、,变成了“春、泰、秦、奉” (2分)。
3、偏旁变形(2分):隶变后分化了某些偏旁,随着结构位置不同,而产生变异(2分)。
如“火”在小篆里,不论处在怎样的结构位置,笔势都不变,而隶变后异化成许多形式。
如变作“然”,“火”变成四点。
变作“熏”,上“火”变成“土”,下“火”变成四点(2分);3、什么是甲骨文?它有哪些特点?并举例说明。
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所以称作龟甲兽骨文字,简称甲骨文(2分)。
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它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1)因其去古未远,与原始文字较为接近,还保留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形象逼真,颇似画面。
如:即鹿.(2)异体字繁多。
因为当时只求大体相象,只要不发生混误,多一笔,简一笔,不求固定画一。
如“犬”,写作、、、等(3)偏旁不固定,可以互换。
如“牢”, 里面既可以是羊,又可以是牛,是马.(4)书写自由灵活,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随意性较大。
如“及”,写作,又写作(此道论述20分,每条理论部分3分,每个例子1.5分)4、什么是被动句? 论述古代汉语中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式的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被动句是相对主动句而言的,被动句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受事者(2分)。
(1)“于”字式:在谓语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种引进主动者的“于”字所组成的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后边作补语。
如《左传•成公二年》:“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2)、为”字式: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为”表被动。
如《战国策·燕册三》:“父母宗族,皆为戳没。
”(3)在谓语动词前面,用“见”表被动。
如《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4)、被……式:在动词前面加介词“被”表示被动,如《战国策·齐策》:“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
”5、什么是“六书”? 论述“六书”说的具体内容,并阐述其贡献及不足(1)六书:是汉儒总结出来的四种造字方法和两种用字方法(2分),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4分)。
(2)四体二用:清人戴震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
转注、假借是二种用字法,这是“四体二用说”(4分).造字法,与汉字结构有关;用字法,与汉字结构无关。
(2分)(3)贡献与局限:贡献:“六书”在当时确实是个创造,可以说是古典文字学领域一个丰碑。
(2分) “六书”说的建立,把人们对字形的感性认识提高到了理性的高度,开辟了科学地认识字形的途径(2分)。
不足:但由于汉儒接触是秦篆和六国文字,由于时代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所以“六书”说并不完善,今天看来,它有不少错误和疏漏(2分)。
首先,许慎对“六书”说的某些界说含糊不清,所下定义欠于周密。
再次,汉儒缺少语言与文字关系的科学观念(2分)。
就字论字,割裂字和词、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6、论述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几种情况,并举例分析说明。
(1)、表示行为的状态。
多带有比喻的意义,这种用法具有浓重的修饰色彩,往往能使动作行为生动形象,起到比喻的修饰效果。
可译为“象……一样。
”如:土崩瓦解”、“狼吞虎咽”、(2)、表示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方法。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态度。
可译为“象……一样”。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表示行为发生或进行的处所。
可译为“在……”、“到……”。
如“而相如廷叱之。
”二、阅读题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齧.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白:禀告幽:幽禁、幽闭齧:吃、嚼徙:迁移乳: 生子、下崽杖: 拄着旄:牦牛毛(每词2分,词义相近即可)2. 找出文中同义词连用的两个例子,并解释词义愈益(2分): 越、更(2分)操持(2分): 拿着(2分)3.找出文中使动用法的句子。
并标出有使动用法的字,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2.单于愈益欲降之(2分): 降,使动用法,使之投降(2分)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2分): 徙,使动用法,使(武)迁移(2分)1.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侍: 在旁边陪着赐: 赐予啖: 吃掩: 遮盖雪:擦拭庙:宗庙妨:妨害(每词2分,共14分)2.找出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说明是哪种宾语前置的类型,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丘之闻也(2分):否定句代词做宾语前置 (2分)翻译:(我)孔丘没有听说这种情况(4分)3.找出文中的双宾语结构,指出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哀公赐之桃与黍(2分):“之”为间接宾语 (2分)“桃与黍”为直接宾语(2分)翻译: 鲁哀公赐给孔子桃子和黄米饭(2分)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文中义。
誉: 美誉署:官府适:正好弈: 下围棋遽:立刻曾:曾经对:对对子(每词2分,共14分,词义相近即可)2.找出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何难之有!(2分) 理解为: 有何难 (2分) 翻译为: 有什么难的呢? (2分)3.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众衙役因为他年幼而忽略了他,未来得及阻止他前进.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将军认为他大气夸奖他,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三、将下面古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标点:1.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
”乃止。
(标点15分,每错2个标点扣1分)翻译: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甲壳钳住了鷸的喙。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
’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
’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
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
”赵惠文王说:“好吧。
”于是就停止出兵攻打燕国.2. 标点: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标点15分,每错2个标点扣1分)翻译: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
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
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3.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此之谓也。
(标点15分,每错2个标点扣1分)翻译: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
马惊恐车,就不如使马安静;平民百姓惊恐政事,就不如给他们实惠。
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
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
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练习题二一、论述题1.什么是异体字? 论述异体字的类型,并举例分析说明。
异体字又称或体字,是指共写一个词的不同的书写形式。
换言之,就是所记的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2分)(1).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3分)。
如“泪、涙”;泪,会意字,从水从目。
涙,形声字,从水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