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水资源学习题11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的内容是[ ]。
A、代表性分析B、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C、插补展延洪水资料D、选择设计标准正确答案:B2、皮尔逊 III 型频率曲线的三个统计参数 x 、Cv、Cs 值中,为无偏估计值的参数是[ ]。
A、xB、CvC、CsD、Cv 和Cs正确答案:A3、天然河道中的洪水受到水生植物影响时,在水生植物生长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A、呈逆时绳套状B、上抬C、下降D、呈顺时绳套状正确答案:C4、用经验法(Pa,P=KIm)确定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 Pa,P 时,在湿润地区设计标准愈高,一般[ ]。
A、K 愈大B、K 愈小C、K 不变D、K 值可大可小正确答案:A5、在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 [ ] 的同名统计参数相比较,当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A、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非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B、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C、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D、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正确答案:C6、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 大于稳渗率fc ,则此时下渗率f 为[ ]。
A、f = iB、f < fcC、f = fcD、f > i正确答案:C7、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正确答案:A8、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以前很长的时期内C、某一时刻D、预见期内正确答案:D9、用马斯京根法作洪水预报,当计算时段t = 2kx ( k , x 为该法的两个参数)时预见期为[ ]。
工程水文学习题库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一)问答题3.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答: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5.试举出水文学中两个以上关于成因规律的例子。
答:(1)流域水量平衡原理;(2)流域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规律,称流域产流规律;(3)流域净雨转化为流域出口径流的规律,称流域汇流规律,等等。
6. 试举出水文学中两个以上关于统计规律的例子。
答:(1)水文现象的概率分布函数;(2)水文现象间的相关关系:(3)水文因素的地区综合规律,等等。
7.长江三峡工程主要由哪些建筑物组成?其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中将涉及哪些方面的水文问题?答: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闻名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重大综合效益。
为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必需的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电站、船闸、升船机、排沙设施等。
为设计和管理好这些工程,发挥它们的最好效益,水文上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计算,来沙、输沙与淤积计算;水文、水质监测;水文预报、尤其洪水预报;水环境预测与评价。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四)问答题1. 何谓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产生水文循环的原因是什么?答:地球上的广大水体,在太阳的辐射作用下,被蒸发成水汽,随风向各处输送,并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成云致雨,降落在地面或海洋上,前者又形成地面、地下径流,回归大海。
地球上这种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再蒸发……的循环过程,称水文循环。
形成水文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水具有固、液、气三态转化的特性;再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2. 何谓水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再生资源?答:水资源是指由于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在一定地区形成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为淡水资源。
因为水文循环年复一年永不停止的进行,水资源也就年年生成,所以是再生资源。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水文学的基本原理?A. 水的循环。
B. 水的地质作用。
C. 水的生态环境。
D. 水的地表流动。
答案,B。
2. 水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地表水。
B. 地下水。
C. 海洋水。
D. 所有水体。
答案,D。
3. 水文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水资源调查。
B. 水文地质。
C. 洪水预测。
D. 所有选项。
答案,D。
4.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学的研究方法?A. 地质勘探。
B. 水文调查。
C. 水文模型。
D. 数值模拟。
答案,A。
5. 水文学原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水资源的分布。
B. 防洪减灾。
C. 保护水环境。
D.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答案,D。
二、填空题。
1.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表层水循环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 水文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水。
3.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水文调查、水文模型和数值模拟。
4. 水文学原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水文学原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地质、水文地貌和水文气象等方面。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水文学的基本原理。
水文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水的循环、水的地表流动和水的地下流动。
水的循环是指地球表层水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融化和蒸发等环节。
水的地表流动是指地表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水的地下流动是指地下水在地下流动的过程,包括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动力等。
2. 请简要介绍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水,主要研究水的分布、变化和运动规律。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水文调查、水文模型和数值模拟,通过对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数值模拟,来研究水文学的规律和特点。
四、综合题。
1.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水文学原理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水文学原理在水资源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水文学原理的研究,可以预测水资源的分布、变化和利用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
水环境保护思考题与习题 (全)

水环境系统分析选习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Ex11.什么是水文循环。
自然界中水的这种不断蒸发、输送、凝结、降水、产流、汇流的往复循环,即蒸发、降水径流、蒸发…,称为水文循环2.什么是水体污染水体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不同物质,当某些物质超过一定限度,危害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影响水的用途时,称水体受到了污染。
3.污染物是指。
4.水体污染的原因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地理因素引起的,称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称人为污染。
5.自然污染指特殊的地质构造或其它自然条件,使一个地区的某些化学元素富集(如存在铀矿、砷矿、汞矿等),或天然植物在腐烂过程中产生某些有毒物质等,地面地下径流将这些元素大量带入河流、湖泊。
6.人为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如大量的工业废水不加处理而直接排放,农药、化肥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等。
7.水的自净能力是指水的污染浓度自然降低而恢复到较清洁的能力。
8.当水体的自净能力大于污染物进入水体的强度时,水质将不断得到改善,趋于良好状态;反之,水质将恶化,严重者将导致污染。
水体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水体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下,每年允许的最大纳污量。
9.水体自净是一个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极其复杂的过程。
10.物理净化过程是指污染物在水体中污染物在水体中混合、稀释、沉淀、吸附、凝聚、向大气挥发和病菌死亡等物理作用下使污染浓度降低的现象。
11.化学净化过程污染物在水中由于分解和化合、氧化与还原、酸碱反应等化学作用下,致使污染浓度降低或毒性丧失的现象。
12.生物净化过程是是水体内的微生物群,在它们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使污染物发生分解和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现象。
13.论述水体的自净过程。
14.按水体的污染的属性进行分类,可归纳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15.按水体污染源的分布状况分类,可分为点源和非点源。
16.点源污染主要指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它们均有固定的排放口。
17.非点源污染主要指来自流域广大面积上的降雨径流污染,如农药、化肥污染,也常称面源污染。
水文与水资源学习题11(1)

• 3.某流域的集水面积为600 km2,其上有一 次暴雨洪水,测得流域平均雨量为190mm,该 次洪水的径流总量为8000*104m3,试求该次 暴雨的损失量为多少? • R=W/F=8000*104/600*10002=133.3mm • 因为损失量就是不能形成河流洪水的那一 部分降雨, • S=P均-R均=190-133.3=56.7mm
水文与水资源复习题
• 1、某流域的集水面积为600 km2,其多年 径流总量为5亿m3试问多年平均流量、多年 平均径流深各为多少? • Q均=W/T=5*108/365*86400=15.9m3/s • R=W/1000F=5*108/1000*600=833mm
• 2.某流域的集水面积为600 km2,其上有一 次暴雨洪水,测得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为 9000*104m3,试求该次暴雨产生的净雨深为 多少? • R=W/F=9000*104/600*10002=150mm
• (2) 对 三 个 年 份 进 行 分 析 比 较 后 , 认 为 1964~1965年选为代表年比较合适,其理 由为: • 1)虽然三个年份的年平均流量都与设计年径 流量比较接近,但1964~1965年度的径流 年内分配更不均匀,六月份的月平均流量 达34.6m3/5,而一月份只有0.99m3/s, 这种年内分配与用水矛盾更为突出。
• 4、某水文站测得多年平均流量Q均 =140m3/s,该站控制流域面积F=8200Km2, 多年平均降雨量P均=1050mm,求多年平均 径流系数α
• 1、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 W均= Q均T=140*365*86400=44.15*108m3 • 2、多年平均径流深 • R均= W均/F=[44.15*108/8200*10002] =538.4mm • 3、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 α = R均/ P均=538.4/1050=0.51
水文与水资源学题库及解析

《水文与水资源学》复习题库及解析张建军(北京林业大学)第一章绪论1.1 举例说明水文现象在循环过程中的存在和运动形态,如:降雨、径流、河流的水情等等。
水文学的定义: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流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2 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水文现象在空间上具有地区性,水文现象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
水循环永无止境1.3 水文学的分科体系以研究对象分类:传统的水文学是按研究对象―水体的不同划分分支学科的,一般划分为:河流水文学、沼泽水文学、冰川水文学、水文气象学、地下水文学、海洋水文学。
根据研究手段分: 水文学主要是通过定点观测、野外勘查、室内外试验等手段获得水文资料的,因此,根据研究手段可以划分为:水文测验学、水文调查、水文实验以研究区域分: 为了研究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中水的作用,形成了区域水文学,主要有:流域水文学、河口水文学、山坡水文学、平原水文学、干旱区水文学等。
根据应用范围分: 水文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应用学科,水文学可以分为:工程水文学(水文计算、水文预报)、农业水文学、森林水文学、土壤水文学、城市水文学。
1.4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水文现象的特点,研究方法划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成因分析法:是以物理学原理为基础,利用实测资料研究水文现象的形成及演变过程,揭示水文现象的本质,确定水文要素间的定量、定性关系,建立各种确定性模型。
数里统计法是以概率论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水文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水文现象特征值得统计规律,以及水文现象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得出经验性模型。
数里统计法是建立在水文现象的周期性和随机性基础之上的地理综合法是按照水文现象的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的地区差异,用各种水文等值线图表示水文特征的分布规律建立地区性的经验公式,揭示地区性的水文特征地里综合法是建立在水文现象地区性的基础之上1.5水文学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水文学是水土保持与环境科学的专业基础课。
水文学重点内容习题答案

1、某站控制流域面积F=121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 =767㎜,多年平均流量Q平=822 m3/s,试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平均流量模数、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2、设有一数据系列为1、3、5、7,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系列的均值x 、均方差σ、离势系数Cv?3、4、5、某水库坝址处有1954年至1984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四年洪峰流量依次为:15080m3/s,9670 m3/s ,8320 m3/s和7780 m3/s。
此外,调查到1924年发生过一次洪峰流量为16500 m3/s的大洪水,是188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且1883年到1953年间其余洪水的洪峰流量均在10000m3/s以下,试考虑特大洪水处理,用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推求上述五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
6、已知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如图所示,试:(1)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雨量。
(2)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并在图上标出A、B、C、D站各自代表的面积FAFBFCFD,写出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本流域的平均雨量公式。
7、某流域等流时线如下图所示,各等流时面积ω1 、ω2 、ω3、ω4 分别为20 km2、40 km2、35 km2、10km2,时段Δt=Δτ=2h。
若流域上有一次降雨,净雨在流域上分布均匀,其净雨有两个时段,各时段净雨依次为18mm,36mm,试求该降雨形成的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及总的地面径流历时。
(洪峰流量以m3/s计,时间以h计)解:地面径流洪水过程计算表时间△t 净雨Rs,i(mm)[Q~t]Rs,1 [Q~t]Rs,2 Q~t0 01 18 0.278*18/2*20 0 50.042 36 0.278*18/2*40 0.278*36/2*20 200.23 0.278*18/2*35 0.278*36/2*40 287.74 0.278*18/2*10 0.278*36/2*35 200.25 0 0.278*36/2*10 506 0 0 0地面径流历时T=Ts+ιm=(2+4)*2=12h。
水文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A、径流B、水文循环C、蒸发D、降水2、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3、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4、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5、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mmA、450mmB、500mmC、950mmD、1400mm6、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A、887.7mmB、500mmC、473mmD、805mm7、某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
A、0.55B、0.45C、0.65D、0.688、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10L/(s·km2) 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mmA、315.4mmB、587.5mmC、463.8mmD、408.5mm9、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576mm ,则多年平均流量为()。
A、150m3/sB、15m3/sC、74m3/sD、18m3/s10、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 ,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00mm ,则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
A 、0.47B 、0.50C 、0.65D 、0.3511、 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A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B 、自东南向西北递增C 、 分布基本均匀D 、自 西向 东递减12、 流域围湖造田 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难以肯定13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 (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难以肯定14、在一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叫做( )A 必然事件B 不可能事件C 随机事件D 独立事件15、 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3型曲线,这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