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电网络课程课后拓展作业题

合集下载

电大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大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大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电大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 集中授课B. 远程教育C. 面授与自学相结合D. 网络教育答案:C2.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历层次包括()。

A. 专科B. 本科C. 专科和本科D. 硕士答案:C3.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是()。

A. 全日制B. 业余C. 函授D. 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答案:D4.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制一般为()。

A. 2年B. 2.5年C. 3年D. 4年答案:B5. 电大开放教育的毕业证书由()颁发。

A. 国家开放大学B. 本地电大C. 教育部D. 各省级电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包括()。

A. 纸质教材B. 网络资源C. 面授辅导D. 光盘答案:ABCD7.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包括()。

A. 学习指导B. 学习咨询C. 学习辅导D. 学习评估答案:ABCD8. 电大开放教育的考核方式包括()。

A. 形成性考核B. 终结性考核C. 论文答辩D. 实践环节答案:ABCD9. 电大开放教育的毕业要求包括()。

A. 修满学分B. 完成毕业论文C. 通过毕业答辩D. 获得学位答案:ABC10. 电大开放教育的优势包括()。

A. 灵活性B. 开放性C. 经济性D. 便捷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

()答案:正确12.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必须参加面授课程。

()答案:错误13.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者需要定期参加考试。

()答案:正确14.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

()答案:正确15.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者不能申请学位。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电大开放教育的主要特点。

答案:电大开放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1)面授与自学相结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灵活安排学习;(2)远程教育,利用网络、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教学;(3)开放性,不受年龄、职业、地域等限制,面向全社会招生;(4)经济性,学费相对较低,适合广大工薪阶层;(5)便捷性,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支持服务完善。

学前教育史-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学前教育史-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学前教育史1.1904年初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正确答案: B2.1904年颁布实施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正确答案: B3.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这个学制将学堂改为学校,蒙养院改为蒙养园。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正确答案: C4.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与陈鹤琴被并称为“南陈北张”,对我国的学前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A.张之洞B.张雪门C.张宗麟D.张贻侗正确答案: B5.《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提出了蒙养院的办学宗旨为( )。

A.蒙养家教合一B.政教统一C.政教分离D.文道结合正确答案: A6.创办于1903年,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

A.湖北武昌蒙养院B.湖南蒙养院C.天津严氏蒙养院D.福建公立幼稚园正确答案: A7.南京鼓楼幼稚园由东南大学教授()在自家客厅创办,是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

A.陈鹤琴B.张雪门C.张宗麟D.熊希龄正确答案: A8.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对儿童进行社会公育的机构名为()A.仓B.庠C.校D.廪正确答案: B9.宫廷专门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训练,即为()。

A.教养制度B.保傅制度C.保育制度D.三母制度正确答案: B10.张雪门于1966年出版了《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初步形成了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A.生活课程B.五指活动课程C.行为课程D.高瞻课程正确答案: C11.明代中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著《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A.贾谊B.颜之推C.康有为D.王守仁正确答案: D12.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儿童公育的主要内容有生存教育、做人教育、社会教育以及()。

A.语言教育B.体能教育C.道德教育D.宗教和艺术教育正确答案: D13.著名的故事《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教育幼年时的孟子而“择邻处”,这说明了幼儿教育应注意()的教育原则。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A卷)矩阵论答案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A卷)矩阵论答案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A卷)(2013-2014)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方阵A的任意一个特征值的代数重数不大于它的几何重数。

(X)见书52页,代数重数指特征多项式中特征值的重数,几何重数指不变子空间的维数,前者加起来为n,后者小于等于n2. 设12,,,m αααL 是线性无关的向量,则12dim(span{,,,})m m ααα=L .正确,线性无关的向量张成一组基3.如果12,V V 是V 的线性子空间,则12V V ⋃也是V的线性子空间.错误,按照线性子空间的定义进行验证。

Aλ是可逆4. n阶λ-矩阵()A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的秩是n .见书60页,需要要求矩阵的行列式是一个非零的数5. n阶实矩阵A是单纯矩阵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A的最小多项式没有重根. 见书90页。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6)210021,003A ⎛⎫ ⎪= ⎪ ⎪⎝⎭则A e 的Jordan 标准型为223e 100e 0,00e ⎛⎫ ⎪ ⎪ ⎪⎝⎭。

首先写出Ae然后对于若当标准型要求非对角元部分为1.(7)301002030λλλ-⎛⎫ ⎪+ ⎪ ⎪-⎝⎭的Smith标准型为见书61-63页,将矩阵做变换即得(8)设1000.10.30.200.40.5A ⎛⎫ ⎪= ⎪ ⎪-⎝⎭,则100lim 000000nn A→+∞⎛⎫ ⎪= ⎪ ⎪⎝⎭。

见书109页,可将A 对角化再计算即得。

(9)2345⎛⎫ ⎪-⎝⎭ 在基11120000,,,00001321⎛⎫⎛⎫⎛⎫⎛⎫ ⎪ ⎪ ⎪ ⎪-⎝⎭⎝⎭⎝⎭⎝⎭下的坐标为(1,1,2,1)T。

见书12页,自然基下坐标为(2,3,4,-5)T ,再写出过渡矩阵A,坐标即A的逆乘以自然基下坐标。

对于本题来说。

由于第一行实际上只和前两个基有关,第二行只和后两个基有关。

因此不用那么麻烦,只需要计算(1,1)x+(1,2)y=(2,3)就可得解为1,1.再解(1,-3)x+(2,1)y=(4,-5)就可以得解为2,1.整理一下即得坐标。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更新版)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核心课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100%通过2018春期电大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考核说明:本课程共有5个形考任务,完整标准答案,一次通过。

课程总成绩 =形成性考核成绩X50% + 终结性考试成绩X50% ,60分为合格。

形考任务1题目1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不包括()。

选择一项:C. 职业环境题目2健康教育的核心是()。

选择一项:A. 改变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题目3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

选择一项:D.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题目4“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属于健康促进五大领域中的()。

选择一项:B.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题目5高血压病的家族聚集现象体现了影响健康的()。

选择一项:D. 生物学因素题目6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不包括()。

选择一项:C. 沟通题目7在健康的内涵中,心理的完满状态指的是()。

选择一项:A. 自尊、达观,有心理适应能力题目8下列关于健康素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C. 健康素养是评价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题目9关于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C. 卫生宣传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活动过程题目10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宣言》中,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不包括()。

选择一项:C. 开展疾病控制题目11在传播中,干扰指的是()。

选择一项:D. 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减弱或加强的因素题目12传播活动按照主客体关系分类时,不包括的传播形式是()。

(更新版)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更新版)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更新版)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核心课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2018春期电大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考核说明:本课程共有5个形考任务,完整标准答案,一次通过。

课程总成绩 =形成性考核成绩X50% + 终结性考试成绩X50% ,60分为合格。

形考任务1
题目1
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不包括()。

选择一项:
C. 职业环境
题目2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

选择一项:
A. 改变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
题目3
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

选择一项:
D.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题目4
“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属于健康促进五大领域中的()。

选择一项:
B.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题目5
高血压病的家族聚集现象体现了影响健康的()。

选择一项:
D. 生物学因素
题目6
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不包括()。

选择一项:
C. 沟通。

《电工学》课程网络教学体系的建设和评价

《电工学》课程网络教学体系的建设和评价

9 3
9 1
9 3
2 0 1 2— 2 0 1 3学年 ( 第 学期)

8 9
9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9


收稿 日期: 2 0 1 3 —o 4 一l 3
作者简介 : 周 伟( 1 9 7 6 一) , 女, l  ̄ l J l l 蓬溪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讲师 , 硕士 。研究方 向: 农业生态环境模拟与控制。 李雪莲 ( 1 9 6 7 一) , 女, l  ̄ l J l l 绵 阳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副教授 , 硕士。研究方 向: 农业电气化 与自动化。 唐 茜( 1 9 8 2 一) , 女, 湖南株洲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讲师 , 本科 。研究方 向: 教学管理。
To t a lNo . 3 2 0
《 电工学》 课程网络教学体 系的建设和评价
周 伟 , 李雪莲 , 唐 茜
( 新疆农业大学 机械交通学院, 新疆 鸟鲁木齐 8 3 0 0 5 2 )
摘要: < 电工学> 作为工科专业基础课, 在教学与课程建设中引入 网络信息化的崭新思路与模式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
2 0 1 3 年第 8 期 第2 9 卷 ( 总3 2 0期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皿 UCA1 1 0NA L Di s I I T rI J 。 I E oF J I U P ROVI NCE
No . 8, 2 01 3
Vo L 2 9
把 网络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引入到电工学教学 中来 , 网络教 学 可提供 自由灵 活 的时空 环境 , 可促 成 教学媒体的多样性, 可实现教学内容的 自主选择 , 可 提供开放的教学模式, 可促进教与学的互动性与有 机 的联 系 。学 校 的校 园 网 为 电工 学 网 络课 程 的 建设提供了网络平 台, 学生可登录校教务处 网络教 学平 台在线学 习, 实现了资源共享 。 《 电工学》 精 品课程 网络教学 资源包 括多媒体 素材库( 授课 录像 、 动画、 文本、 音频等) 、 网络教学 资源 ( 电子教案 、 网络课件、 实验指导、 习题库) 和网

电网络 - 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1)教材

电网络 - 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1)教材

第一章
重点:
网络理论基础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基本代数二端元件,高阶二端代数元件,代数 多口元件和动态元件。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性质: 线性、非线性;时变、非时变 ;因果、非因果; 互易、反互易、非互易;有源、无源 ;有损、无 损,非能 。 网络图论基础知识:
Q f , B f ;KCL、KVL的矩阵形式; G,A,T,P,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等。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材的第一章~第七章的大部分内容,计划 40学时,21周考,详见后面的教学安排。
4.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使对电网络的 分析在“观念”和“方法”上有所提高。
5.参考书:
肖达川:线性与非线性电路
电路分析 邱关源:网络理论分析(新书,罗先觉)
第一章 网络理论基础
§5-7端口分析法(储能元件、高阶元件和独立源抽出跨接 在端口上—与本科介绍的储能元件的抽出替代法类似)
第二章 简单电路(非线性电路分析)
§2-1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DP、TC、假定状态法) §2-2小信号和分段线性化法 §2-3简单非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一阶非线性动态电路分析) §2-4二阶非线性动态电路的定性分析(重点)

t
t
t
u
( )
i( )
, 取任意整数
(0) x x
基本变量(表征量)之间存在与“网络元件”无关的普遍 关系:
dq(t ) ( 1 ) i(t) ,q(t) i i(t)dt dt d (t ) ( 1 ) u(t) , (t ) u ( t) u(t)dt dt
§1- 1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1-2 基本二端代数元件 §1-3高阶二端代数元件 §1-4代数多口元件 §1-5动态元件(简介) §1-11网络及元件的基本性质 §1-8 图论的基础知识~§1-10网络的互联规律性

清华大学硕士电路原理-20

清华大学硕士电路原理-20

清华大学硕士电路原理-20(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解答题(总题数:11,分数:100.00)1.试将戴维南定理推广,导出由线性电阻和独立电源组成的有源双口网络的最简单的等效电路,说明怎样通过测量外部的电压、电流来确定等效电路中的元件数值。

将所得结果用于下图所示的双口网络,求出它的最简单的等效电路。

(分数:8.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解对含独立电源的一端口网络,根据戴维南定理可等效为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电路(图(a)所示电路)。

(a)其电压、电流关系为U=R i I+U o,U o为含独立电源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

对含独立电源的二端口网络(图(b)所示电路),可得类似的矩阵形式关系式:(b)其等效电路如图(c)或图(d)所示。

(c)(d)其中,R 1、R 2、R 3为对应无源二端口的T型等效电路中的参数;R a、R b、R c为对应无源二端口的Ⅱ型等效电路中的参数。

U o1、U o2为含源二端口两个端口开路时的端口电压。

应用上述结果计算上图所示二端口的T型等效电路(如图(d)所示)或Ⅱ型等效电路(如图(d)所示)的参数,所得结果如下:2.下图所示电路中,二端口网络N的传输参势求负载电阻R 2为何值时其上获得最大功率?并求此最大功率。

(分数:8.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解利用两个二端口的级联,原电路可等效为图(a)所示电路。

(a)其中二端口网络N"传输参数矩阵其传输参数方程为求戴维南等效电路(图(b)所示电路):开路电压为I 2 =0时的电压U 2,即(b)等效电阻为独立源置零时,端口2的入端电阻当R 2 =R i =4.33Ω时获得最大功率,此最大功率为3.已知下图(a)中二端口N的传输参数为R为非线性电阻,其伏安特性如图(b)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要知道每个章节里总体上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东西,有哪些应用(给出相应的总结)电网络分析与综合复习要点Ch11. 电网络理论的基本公设为集总公设,即认为电磁波的传播是瞬时完成的,网络变量仅是时间t 的函数与所在点的空间坐标无关。

网络的基本变量是电流i 、电压u 、电荷q 、磁通Φ (磁链ψ)分别对应于电磁场中 的磁场强度H →(liH d l →→=⎰)、电场强度E →(lu E d l →→=⎰)、电位移D →(Sq D d S →→=⎰)、磁感应强度B →(SB d Sφ→→=⎰),两个复合变量为电功率()()()p t u t i t =,电能量2112(,)()()t t W t t u t i t dt=⎰。

2. 传统线性:网络若仅含线性非源元件和独立源;端口型线性:n 端口网络的输入-输出关系由积分微分算子D 确定,D 既具有齐次性、又具有可加性。

传统时不变:网络中不含任何非源时变网络元件;端口型时不变:n 端口网络的输入-输出关系由积分微分算子D 确定((),())0D t y t ν=,对于任意t 和T 若满足((),())0D t T y t T ν--=;传统无源网络:网络仅由无源元件构成;端口型无源网络:对于任意t 、t 0和所有容许信号偶(u,i),满足00()()()0tTt W t d τττ+≥⎰u i ;无损网络:()()0Td τττ∞-∞=⎰u i ;无源网络元件:对于任意t 、t0和所有容许信号偶(u,i),满足0000()(,)()()()0tt W t W t t W t u i d τττ+=+≥⎰。

3. 网络元件无源判据: ①电阻元件不能储能0()W t =0,⑴线性时变或时不变电阻:R(t)>0;⑵非线性电阻:u-i 特性曲线在所有的时间t 均为以第1和3象限; ②电容无源条件为()()0tu i d τττ-∞≥⎰;⑴荷控非线性时不变电容设()0q -∞=其无源条件为()()0q t h q dq ≥⎰;⑵压控非线性时不变电容设()0u -∞=其无源条件为()'0()0u t u f u du ≥⎰,对应充分条件'()0f u ≥;⑶线性时变电容21()()2C t u t +021()2tt C u τ⎰()τ 0d τ≥,对应充要条件对于任意t有()C t 0≥和()C t 0≥;⑷荷控非线性时变电容判据()(,)((),)0q t tt h q t dq W q d ττττ∂+≥∂⎰⎰; ③电感无源条件为()()0tu i d τττ-∞≥⎰;⑴磁控非线性时不变电感设()0ψ-∞=其无源条件为()0()0t h d ψψψ≥⎰;⑵流控非线性时不变电感设()0i -∞=其无源条件为()'0()0i t i f i di ≥⎰,对应充分条件'()0f i ≥;⑶线性时变电感21()()2L t i t +021()2tt L i τ⎰()τ0d τ≥,对应充要条件对于任意t 有()L t 0≥和()L t 0≥;⑷磁控非线性时变电感判据()(,)((),)0t tt h t dq W d ψψψττττ∂+≥∂⎰⎰。

4. 由于某些二端电阻元件在u -i 平面上的特性曲线在某一点处斜率为负,此时对应的小信号等效电阻为负电阻,其对小信号能起到有源电阻的作用,因而该二端元件为局部有源。

5. 阻抗变换器是指使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满足一定关系的二端口网络元件,其仅改变阻抗的大小和正负号,但不改变阻抗的性质,包含PIC 、VNIC 、CNIC 。

阻抗逆变器其不仅改变阻抗的大小和正负号,而且能够改变阻抗的性质,包含PII 、NII 。

6. 理想变压器和耦合电感:两者均是线性、时不变、无源的二端口元件,理想变压器的成分关系为1212010nu u i i n ⎡⎤⎡⎤⎡⎤⎢⎥=⎢⎥⎢⎥⎢⎥-⎣⎦⎣⎦⎣⎦,耦合电感成分关系为111222L M i M L i ψψ⎡⎤⎡⎤⎡⎤=⎢⎥⎢⎥⎢⎥⎣⎦⎣⎦⎣⎦,但是理想变压器是电阻元件而耦合电感为电感元件。

当耦合电感为全耦合电感时M =,耦合电感的端口电压电流有11112222di u L u dt di u u L dt ⎧=+⎪⎪→=⎨⎪=+⎪⎩,111101()()(0)(0)ti u t dt t i L ⎤=++⎥⎦⎰,L1的理想变压器,该变压器有12u n u ==电流为]1121101()()(0)tL i u t dt i t i L =-+⎰,令电感初始电流1(0)L i1(0)(0)i +,此时可知两双端口元件等效。

7. 理想变压器、耦合电感和实际空心变压器的区别和联系:_2+_u u 2+ _ u u 2 (a) (b) (c)①图a 是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模型其成分关系为1212010n u u i i n ⎡⎤⎡⎤⎡⎤⎢⎥=⎢⎥⎢⎥⎢⎥-⎣⎦⎣⎦⎣⎦;图b 是耦合电感的电路模型其成分关系为111222L M i ML i ψψ⎡⎤⎡⎤⎡⎤=⎢⎥⎢⎥⎢⎥⎣⎦⎣⎦⎣⎦;图c 是实际空心变压器的等效模型,可采用复频域法表示其两端电压电流关系11112222R j L j M U I j M R j L U I ωωωω⎡⎤⎡⎤+⎡⎤⎢⎥⎢⎥=⎢⎥⎢⎥⎢⎥+⎣⎦⎣⎦⎣⎦,可知理想变压器是二端口电阻元件而耦合电感为二端口电感元件,而实际空心变压器若不考虑其两侧电阻损耗也为电感元件。

②理想变压器是实际空心变压器的理想等效模型,若实际空心变压器中的耦合电感为全耦合电感,不考虑两侧的电阻损耗,且认为L 1、L 2、M 三个参数无限大,此时实际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等效变比③当耦合电感为全耦合电感时M =,L1的理想变压器。

证明如下,由于耦合电感的端口电压电流有11112222di u L u dt di u u L dt ⎧=+⎪⎪→=⎨⎪=+⎪⎩,111101()()(0)(0)ti u t dt t i L ⎤=++⎥⎦⎰;而该理想变压器有12u n u ==,其一次侧电流为]1121101()()(0)tL i u t dt i t i L =-+⎰,令电感初始电流1(0)L i1(0)(0)i +,则此时两双端口元件等效。

Ch21. 网络的分析方法有阻抗矩阵法(b 个变量,列支路电流方程)、导纳矩阵法(b 个变量)、节点方程法(若网络有n+1个节点其变量有n 个)、回路方程法(若网络有n+1个节点b 条支路,其变量有b-n 个)、割集方程法(若网络有n+1个节点其变量有n 个)。

2. 改进节点法:改进节点法以增加网络变量数为代价,避开了写无伴电压源支路的支路导纳;其将网络支路分为三类:一般支路A O 、无伴电压源支路A E 、直接求解电流支路A X ,以节点电压和其余两类支路的电流作为网络变量,改进节点方程为,00001E To o o E x n n T E SE x x xA Y A A A u i A I U I A Y ⎡⎤⎡⎤⎡⎤⎢⎥⎢⎥⎢⎥-=⎢⎥⎢⎥⎢⎥⎢⎥⎢⎥⎢⎥-⎣⎦⎣⎦⎣⎦ 3. 网络含零泛器时节点方程列写步骤:①列写网络移去所有零泛器的节点方程,此时节点导纳矩阵为N 阶方阵;②逐个加入零器,若i 和j 间加入零器则将节点导纳矩阵中第j 列的元素加到第i 列,并将第j 列及其对应节点电压删去;③逐个加入泛器,若i 和j 间加入泛器则将节点导纳矩阵和节点电流向量第j 行的元素加到第i 行,并将第j 行及其对应节点电流删去;(加入一对零泛器则网络阶数降1次,若其中有节点接地则可将该点对应行列删去,节点导纳矩阵再降一次)。

4. 混合变量法:网络中有些元件阻抗和导纳参数都不存在,采用直接分析法、节点法、回路法或者割集法都不能求解。

因此可采用混合变量法,以树支电压和连支电流作为网络的变量,将支路电流/压分解为无源元件电流/压和电源电流/压,并将连支电压和树支电流由非源元件的混合变量VCR 方程表示,1221l l l t t t U Z H I I H Y U ⎡⎤⎡⎤⎡⎤=⎢⎥⎢⎥⎢⎥⎣⎦⎣⎦⎣⎦则根据tl l f s I Q I Q I +=和l t t f s U BU B U +=(Tt l B Q =-)可得到网络的混合变量方程,1221l tl f s t Tl f s l Y H Q Q I U H Q Z B U I +⎡⎤⎡⎤⎡⎤=⎢⎥⎢⎥⎢⎥-⎣⎦⎣⎦⎣⎦(回转器\VCCS\CCVS 两支路相同,阻抗变换器\CCCS\VCVS 两支路不同,对于受控电压源其被控制支路必须为连支,对于受控电流源其被控制支路必须为树支)Ch31. 网络函数指线性时不变网络在单一激励源作用下,某一零状态响应的象函数与激励象函数之比,它是描述线性时不变网络输入输出关系的复频域函数。

网络函数的零、极点在复平面的分布决定的网络的暂态响应也决定了网络的稳态响应。

2. ①短路导纳矩阵Ysc 中的元素iijjI Y U =除Uj 以外的其余端口电压为0,是网络除激励源外其余端口短路时的导纳参数,短路导纳矩阵处理的激励与响应变量是在相同的端口上的电压或电流变量,二者个数相等且类型不同;②不定导纳矩阵Yi 在多端网络的端子不能都配对形成端口时用来描述多端网络端变量的约束关系,不定导纳矩阵选择网络外的任意点作为参考点,其处理的激励和响应变量是端子的电压和电流变量,不定导纳矩阵的元素iijjI Y U =除Uj 以外的其余端电压为0,具有零和特性。

③节点导纳矩阵与不定导纳矩阵相同均以端子的变量作为网络变量两者矩阵元素的定义也相同,不同在于不定导纳矩阵的参考点为网络外任意点,而节点导纳矩阵则指定网络中某一节点作为接地参考点。

④对于n 节点网络若将网络节点i 接地后,其不定导纳矩阵删去第i 行和i 列即得到以i 为参考点的节点导纳矩阵,此时也可将该网络视为以端子i 为公共终端的(n –1)端口网络则端口网络的短路导纳矩阵与节点导纳矩阵相同,根据不定导纳的零和特性便可求得将公共终端浮地而得的n 端网络的不定导纳矩阵。

3. 原始不定导纳矩阵列写步骤:①写出所有的二端导抗元件对原始不定导纳矩阵的贡献部分,并将位于该矩阵同一元处的各参数相加(与节点导纳矩阵列写规则相同);②写出各类二端口元件对原始不定导纳矩阵的贡献;③将所得的各类元件对原始不定导纳矩阵的贡献相加。

(注:1写各类二端口元件的贡献时从端口元件的成分关系出发,写出其对端子电流的贡献方程;2对于不能直接写出电流贡献的端口元件可考虑串联或并联导抗3应优先考虑用观察法直接求解不定导纳矩阵,即观察端子电流和端子电压的方程关系)。

4. 不定导纳矩阵列的端部处理:①端子压缩,若i 和j 点电压相等则Yi 中第i 和j 列相加,删去j 电压,若将i 和j 电流相加则Yi 中第i 和j 行相加,删j 行电流;②端子消除:记消除一个节点k 时'ij ik kj ij kky y y y y =-;③多端网络并联,其Yi 为原来两个多端网络的Yi 之和;④端子接地,将接地点Yi 的k 行和k 列以及对应的电压电流删去,此时Yi 称为网络以k 为接地端时的定导纳矩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