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养殖业财务核算办法
养殖牛羊财务制度及流程

养殖牛羊财务制度及流程一、背景介绍养殖牛羊是一项以牛、羊为主要养殖对象,通过饲养、管理等方式实现对家畜的繁殖和生长,最终达到获利的目的的农业生产活动。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流程,以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经营。
二、财务制度1. 财务管理制度(1)编制财务预算:养殖户应根据养殖规模、养殖种类等因素,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明确收入、支出等各项财务指标,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2)建立会计制度:养殖户应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明确会计政策、会计程序等内容,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3)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养殖户应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资金管理、结算管理、财务报告等内容,确保企业的财务活动合规、规范。
2. 财务流程(1)收入流程:养殖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牛、羊的销售收入、养殖补贴等,收入流程包括销售出库、财务登记、款项结算等环节。
(2)支出流程:养殖户的主要支出包括饲料、饮水、兽药等费用,支出流程包括采购入库、财务登记、款项支付等环节。
(3)资金流程:养殖户的主要资金流动包括收入、支出、投资等,资金流程包括资金收付、资金监督、资金调配等环节。
三、财务管理流程1. 财务核算流程(1)日常会计核算:养殖户应每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会计报表的编制,确保会计账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月度财务报告:养殖户应每月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和经营评估。
(3)年度财务审计:养殖户应每年进行财务审计工作,由专业机构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审计,保障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可靠性。
2. 资金管理流程(1)资金收付管理:养殖户应建立资金收付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及时收付和安全管理,防范资金风险。
(2)资金监督管理:养殖户应建立资金监督管理制度,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监督和控制,预防资金挪用和滥用。
(3)资金调配管理:养殖户应建立资金调配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合理调配企业的资金,确保企业运转的顺利。
养猪场会计核算办法

养猪场会计核算办法一、养殖业的市场特点(一)核算基础两者并存。
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养殖业不确定因素很多,生产周期现对较短,现金收支比重大,经营管理随意性强,。
这样仅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是不够的,应同时以现收现付制作为核算基础,二者并存。
(二)购销价格随行就市。
受猪源、疫情、供求关系、季节性等因素影响,购销价格完全随着市场行情的波动而升降。
所以,养猪场的各种财物除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外,猪场的仔猪和育肥猪的购销、自产仔猪转为育肥猪、自产仔猪或育肥猪转为种猪、年终存栏猪盘存,均按市场价计算;(三)结算方式以现金为主。
养殖人、原料供货人、产品收购交易方式一般为一手交钱,一手提贷。
(四)年终清库计入收益。
由于猪场的存栏猪不同于一般库存材料物资,日日喂养,时时增殖。
因此,与投入成本配比,应将年终盘存数与账面库存数差额作为当年收益处理。
以存栏猪为例,为了接近实际,盘点的存栏猪应按不同估计毛重划分等级,再按市场价算出猪价,进行账务处理。
二、根据行业经营特点,形成独特的科目设置(一)资产类科目中应分设“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结存性科目。
“消耗性生物资产”: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本科目可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等进行明细核算。
待售幼猪及育肥猪是猪场活的、主要的、不断变化的资产。
其持有目的是用于出售。
“生产性生物资产”:产畜和役畜等。
猪场的母猪和公猪就是这里的产畜和役畜。
并按资产状态分设“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成熟性生产性生物资产”二级科目。
由于产畜和役畜从其持有目的和使用年限上均具有固定资产性质,所以该科目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有关内容进行账务处理。
同时增设“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备抵科目。
(三)损益类科目为了突出各种养猪业的特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设立“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可根据出售猪的性质分设“种猪收入”、“育肥猪收入”等二级科目;与之相对应的“主营业务成本”也可按性质分设“种猪成本”、“育肥猪成本”等二级科目。
新会计制度养殖核算

新会计制度养殖核算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殖业也成为一个热门行业。
随之而来的,便是养殖场的工商注册以及财务核算问题。
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更新,新会计制度对养殖核算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本文将就新会计制度下的养殖核算问题进行详尽地分析。
新会计制度养殖核算法会计目标对于养殖企业而言,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足够的信息。
因此,会计核算的基础就是对养殖资产、资金以及财务情况的准确测算和记录,在此基础上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
养殖资产核算养殖企业的资产以存活动物作为主要的资本。
因此,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应更加注重养殖动物的重要性和价值。
针对这种情况,新会计制度对养殖资产进行分类核算。
可以将养殖资产分为“养殖动物”和“农产品”两类。
对于“养殖动物”以成本为基础进行核算,而“农产品”则以公允价值计价并列入其资产负债表中。
养殖成本核算养殖成本是养殖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企业经营的基础。
新会计制度要求将养殖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即是直接发生在养殖过程中,可以直接划分给养殖产品的成本,如兽医药品、饲料费用等。
而间接成本,则是不能直接划分给产品的成本,如公用水电、管理费用等。
养殖收益核算养殖收益主要来自于养殖产品的销售,新会计制度要求将养殖收益划分为两类,即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
实现收益是指养殖产品已经出售,而未实现收益则是指因养殖产品尚未销售或已销售但未收到相关款项所造成的未实现收益。
在养殖收益核算中,还应注意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如养殖场租赁收入等,这些收入也应该进行合理的核算。
养殖企业财务报表的制作新的会计制度对财务报表的要求更为严格,也更加注重真实性和可靠性。
对于养殖企业而言,应当侧重资产负债表的制作。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直观地反映企业目前的资产情况和负债情况。
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企业的盈利情况。
总结新的会计制度对养殖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养殖企业来说,应当及时了解新会计制度的具体要求,并对企业的养殖核算进行及时的调整。
生猪养殖企业账务设计及成本核算

生猪养殖企业账务设计及成本核算一、账务设计1.建立财务制度:生猪养殖企业应根据财务管理实践和规范,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明确财务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规范企业财务活动。
2.建立标准化的会计记录:生猪养殖企业应准确记录和分类企业的资金流动和收支情况,包括收入、支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并按照财务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3.建立资产管理制度:生猪养殖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的管理制度,包括采购、使用和处置的规定,并做好盘点和折旧处理。
4.建立成本控制制度:生猪养殖企业应建立成本控制制度,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和方法,并及时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
5.建立财务分析与决策制度:生猪养殖企业应建立财务分析和决策制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
二、成本核算1.直接成本核算:生猪养殖企业的直接成本包括生猪购买成本、饲养成本和销售成本等。
生猪购买成本应包括购买价格和相关的运输、检疫等费用;饲养成本应包括饲料、饮水、药品等费用;销售成本应包括销售员工工资、销售渠道费用等。
2.间接成本核算:生猪养殖企业的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管理费用包括办公用品、水电、人力资源等费用;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手续费等;其他费用包括保险费、维修费等。
3.共同成本核算:生猪养殖企业的共同成本是指无法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或项目的费用,如场地租金、设备折旧等,应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摊和核算。
三、成本控制1.实行成本控制:生猪养殖企业应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供应链等方式来实施成本控制。
2.进行成本分析:生猪养殖企业应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包括成本构成分析、成本偏差分析等,找出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问题所在。
3.采取成本控制措施:生猪养殖企业根据成本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如采购策略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费用控制等,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养殖业财务处理与科目设置

养殖业财务处理与科目设置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养殖业财务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科目设置,以帮助养殖业主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和监控。
通过合理的财务处理和科目设置,养殖业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控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业务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2. 财务处理原则2.1 记账原则养殖业主应根据财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实际需求,采用合适的记账原则。
常用的记账原则包括货币计量原则、收入确认原则、费用确认原则和成本确认原则等。
根据业务类型和规模的不同,养殖业主可以选择其中适合自己的原则,并严格按照原则进行财务处理。
2.2 账簿管理养殖业主应建立完善的账簿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现金账簿、银行存款账簿、应收账簿、应付账簿等。
通过良好的账簿管理,可以及时、准确地记录企业的财务活动,为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2.3 财务报表编制养殖业主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财务准则要求,编制财务报表。
常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财务报表的编制应以真实、全面、准确为原则,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 科目设置3.1 资产科目养殖业的资产科目包括养殖场地、养殖设备、养殖存栏、存货、应收款项等。
养殖场地和养殖设备应分别列账并进行计提折旧,养殖存栏按照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存货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应收款项按照实际欠款金额列账。
3.2 负债科目养殖业的负债科目包括应付款项、应付工资、应付税费等。
应付款项按照实际欠款金额列账,应付工资按照实际工资金额列账,应付税费按照应交税额列账。
3.3 所有者权益科目养殖业的所有者权益科目包括注册资本、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调整等。
注册资本应按照实际出资金额列账,资本公积应按照实际出资金额列账,所有者权益调整按照具体调整事项列账。
3.4 收入科目养殖业的收入科目包括销售收入、租金收入等。
销售收入应按照实际销售金额列账,租金收入应按照实际租金金额列账。
3.5 费用科目养殖业的费用科目包括养殖成本、管理费用等。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收入与成本核算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收入与成本核算养殖渔业是指通过饲养水生动物或水生植物来获取养殖收入的一种产业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养殖户需要全面核算养殖收入与成本,以确保其经济效益的实现。
本文将针对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收入与成本核算进行探讨。
一、养殖收入核算养殖收入是指通过养殖活动所获得的货币收入。
养殖收入的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销售收入:销售养殖产品所获得的收入是养殖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核算销售收入时,需要记录产品数量、销售价格、销售额等信息,并结合相关票据和凭证进行核对。
2. 养殖补贴和奖励: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会提供一定的补贴和奖励政策,养殖户需要将这些补贴和奖励金额计入收入核算中。
3. 其他收入:除了销售收入和补贴奖励外,养殖户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一些收入,如养殖参观费、租金收入等。
这些收入也需要进行详细的核算。
二、养殖成本核算养殖成本是指在养殖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用以衡量养殖活动的经营成本。
养殖成本的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成本:养殖过程中最主要的成本就是饲料成本,它占据了总成本的较大比例。
养殖户需要详细记录每种饲料的用量、单价以及总金额,确保饲料成本的准确核算。
2. 劳动力成本:养殖活动通常需要一定的劳动力投入,包括经营者自身以及雇佣的工人等。
在核算劳动力成本时,需要考虑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方面的支出。
3. 投资和固定成本: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一些投资和固定成本,如养殖池塘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养殖设备的购置费用等。
这些成本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摊和核算。
4. 养殖药品和防疫费用:为了确保养殖动物的健康和安全,养殖户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用于购买养殖药品和进行防疫工作等。
这些费用也需要进行详细的核算。
5. 其他成本:除了上述成本外,养殖活动还可能涉及到一些其他成本,如水电费、交通费等。
这些成本也需要计入核算范围。
三、养殖收入与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养殖收入与成本核算对于养殖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场的财务核算流程

养殖场的财务核算流程一、成本核算。
1. 场地成本。
咱们先来说说养殖场的场地成本。
这场地可能是租来的,那每个月或者每年交的租金就得算进去。
要是自己盖的场地呢,盖场地花的钱就得平摊到每一年,就像把一个大蛋糕切成好多小块,每块就是每年的场地成本。
比如说盖这个养殖场花了100万,预计能用50年,那每年场地成本就是2万啦。
这就像给养殖场这个家交的“房租”,只不过这个房租是自己给自己定的。
2. 动物成本。
动物可是养殖场的主角。
买小动物的时候花的钱,那是一笔大开支。
比如买小猪仔,一只200块,买了100只,这一下子就出去2万了。
这还不算完呢,要是运输这些小动物有花费,比如租车运小猪仔花了500块,这也得算到动物成本里。
就像咱们出门旅游,路费也是旅行成本的一部分呀。
而且小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吃的饲料,喝的水,这些都得算。
饲料一袋多少钱,每天吃多少袋,这都得一笔一笔地记清楚。
就像我们自己记账一样,今天吃了一碗面花了10块,都要写下来,只不过养殖场的账要复杂得多。
二、收入核算。
1. 动物售卖收入。
等小动物长大了,就可以卖钱啦。
这时候的收入计算可不能马虎。
假如一只猪养了半年能卖2000块,卖了50只,那就是10万的收入。
但是有时候可能会遇到价格波动,今天猪价高,明天猪价低。
这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的。
要是赶上猪价高的时候卖,那可就多赚一笔。
不过价格低的时候也不能不卖呀,毕竟小动物长大了也需要地方住,还得继续吃饲料,这些都是成本呢。
2. 其他收入。
除了卖动物,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收入来源。
比如说动物的粪便可以卖给种庄稼的当肥料,这也是一笔小钱呢。
虽然可能不像卖动物那么多,但积少成多嘛。
就像我们在路边捡到一块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是钱呀。
这些小收入也得好好地算到总收入里去。
三、费用核算。
1. 员工工资。
养殖场里的员工可辛苦了,他们照顾小动物,打扫场地,忙得不可开交。
所以给他们发的工资必须算到费用里。
一个员工一个月3000块工资,有5个员工,一个月就是1万5千块。
养殖财务制度

养殖财务制度一、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财务制度的基础。
在养殖业中,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养殖业的收入和支出,包括销售收入、生产成本、财务费用等。
养殖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会计体系,准确记录各项收支,保证账务的真实和准确。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会计科目体系。
养殖企业可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和规模,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会计科目,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科目,确保会计科目的设置清晰明确。
其次,要落实记账责任。
养殖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日常的记账和核算工作,确保每一笔交易都得到准确记录。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避免出现漏报、错报等情况。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
养殖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编制每年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及时公布企业的财务状况,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保障企业的经营透明度。
二、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是养殖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财务预算,养殖企业可以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保障企业的持续盈利。
财务预算管理主要包括资金预算、成本预算和收入预算等内容。
首先,要合理分配资金预算。
养殖企业应当根据生产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年度和季度的资金预算计划,明确资金来源和用途,防止出现资金紧张情况。
同时,要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监控,及时调整资金运作方案,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
其次,要做好成本预算管理。
养殖企业应当对生产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包括饲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等费用,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计划,控制好生产成本的开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要做好收入预算管理。
养殖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产能,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确保产品的销售收入能够覆盖生产成本和其他费用,保障企业的盈利。
同时,要及时跟踪市场变化,调整销售策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企业的收入稳定增长。
三、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养殖企业实现盈利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一)为了统一规范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特点,特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下简称本办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执行本办法。
(三)本办法所称农业活动,指农业企业对将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或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的管理。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繁殖的过程。
(四)本办法所称生物资产,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
生物资产应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将收获为农产品或为出售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如玉米和小麦等庄稼、用材林、存栏待售的牲畜、养殖的鱼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消耗性生物资产以外的生物资产,如产畜、役畜、经济林木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应进一步划分为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那些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收获产品或连续提供劳务(服务)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对于同时具有生产性和消耗性特点的生物资产,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将其划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或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对于暂时无法区分生产性和消耗性特点的生物资产,企业应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待能够明确确定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或消耗性生物资产时,再将生产性生物资产转出,单独进行核算和管理。
(五)企业应分别核算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
企业应增设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增设生物性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实际支出。
企业应增设消耗性林木资产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实际成本。
暂时难以明确生产性或消耗性特点的林木资产实际成本,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应增设公益林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公益林的实际成本。
企业应增设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农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企业应增设幼畜及育肥畜科目,核算实行分群核算的幼畜(禽)或育肥畜(禽)的实际成本。
实行分群核算的企业,其幼畜(禽)或育肥畜(禽)的饲养费用,在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六)本办法所称农产品,指生物资产的收获品,包括种植业产品、畜牧养殖业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
(七)生物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1)因过去交易、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拥有或控制;(2)该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八)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应当按实际成本入账,实际成本的确定方法分别为:1.外购的生物资产,按购买价格、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购买生物资产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自行营造的具有生产性特点的林木,如橡胶树、果树、桑树、茶树和母树林等,按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营造林木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实际成本。
自行营造的具有消耗性特点的林木,按郁闭成林前营造林木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实际成本。
3.自繁的幼畜成龄转为产畜或役畜,按成龄时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产畜或役畜淘汰转为育肥畜,按淘汰时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4.以其他方式获得的生物资产,如盘盈、接受捐赠、接受投资、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分别按《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有关存货和固定资产的规定,确定实际成本。
(九)从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按其生物转化过程中应当计入的各种耗费和已确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确定的实际成本入账。
家庭农场、家庭林场、家庭牧场、家庭渔场等(以下简称家庭农场)上交的农产品验收入库时,按结算价格入账。
企业应增设农产品科目,核算企业从事农业活动所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农场上交的农产品的实际成本,包括种植业产品、畜牧养殖业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
(十)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管护费用,应在发生当期计入农业生产成本。
郁闭成林后的消耗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林发生的管护费用,应在发生当期计入营业费用。
(十一)企业应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如果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按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通常情况下,在未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时,生产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按账面价值计量。
企业应增设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增设生物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十二)企业应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如果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
企业所拥有的公益林不计提跌价准备。
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或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通常情况下,在未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时,消耗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按成本计量。
企业应设置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下设置幼畜及育肥畜跌价准备二级科目,核算实行分群核算的企业提取的幼畜或育肥畜跌价准备;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下设置其他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二级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其他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
(十三)企业应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农产品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农产品毁损、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农产品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部分,计提农产品跌价准备。
企业应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下设置农产品跌价准备二级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农产品跌价准备。
二、补充会计科目和说明(一)会计科目的设置本办法在《企业会计制度》基础上,增设了以下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并分别对其科目设置和核算内容进行了补充规定。
其他二级科目的设置,除本办法已有规定者外,在不违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资产类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科目编号科目名称科目编号科目名称1135 应收家庭农场款1246 农产品1247 幼畜及育肥畜1281 存货跌价准备128101 幼畜及育肥畜跌价准备128102 其他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128103 农产品跌价准备1504 生产性生物资产1506 生物资产累计折旧1508 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1607 生物性在建工程1608 生物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1821 消耗性林木资产1822 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1905 公益林负债类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科目编号科目名称科目编号科目名称2183 应付家庭农场款2221 待转家庭农场上交款2331 专项应付款233101 国家拨款233102 育林基金所有者权益类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科目编号科目名称科目编号科目名称3151 公益林基金315101 国家拨款315102 育林基金成本类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科目编号科目名称科目编号科目名称4102 农业生产成本(二)补充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1135 应收家庭农场款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应收、暂付家庭农场的各种款项,如企业应向家庭农场收取的劳动保险费、福利费、管理费、利润、代购农用生产资料款等。
二、应收家庭农场款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一)企业与家庭农场签订的承包合同生效时,按当年应收款项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待转家庭农场上交款科目。
(二)为家庭农场垫付资金时,按垫付资金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将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作价转让给家庭农场,价款未收回时,按应收价款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四)将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作价转让给家庭农场,价款未收回时,按应收价款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按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按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生物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按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余额,贷记生物性在建工程科目。
(五)将消耗性生物资产作价转让给家庭农场,价款未收回时,按应收价款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按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按已计提的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幼畜及育肥畜跌价准备、其他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等科目;按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幼畜及育肥畜、农业生产成本、消耗性林木资产等科目。
(六)收到家庭农场上交的款项或以农产品抵顶上交款时,按收到款项金额或农产品结算价格,借记现金、银行存款、农产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企业应按家庭农场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回的家庭农场欠款。
1246 农产品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从事农业活动所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农场上交的农产品的实际成本,包括种植业产品、畜牧养殖业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
二、企业应根据各类农产品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出农产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发出农产品的成本确定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三、企业的各种农产品,应当定期清查盘点,每年至少清查盘点一次。
盘点结果如果与账面记录不符,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场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盘盈或盘亏的农产品,如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应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按其差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四、农产品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一)收获的农产品验收入库时,按其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农业生产成本科目。
(二)家庭农场上交的农产品验收入库时,按结算价格,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家庭农场款等科目。
(三)将农产品出售,结转成本时,按选定的发出农产品计价方法计算确定的实际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清查盘点中发现的农产品盘盈,借记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经批准的农产品盘盈,冲减当期管理费用,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清查盘点中发现的农产品盘亏和毁损,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本科目。
经批准的农产品盘亏和毁损,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损失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