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语病一百例归类及易错成语解析
成语、病句错误常见类型(供识记用)

成语、病句错误常见类型(供识记用)一、成语:成语是常用而定型的词组或语句,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
侧重考查容易用错的成语,考查的角度有近义成语的辨析,有使用对象、范围、语境的判断,词义准确性的考查,词义感情色彩的分辨等。
下面拟结合近几年高考题来探寻此类题型设置干扰角度的一般规律。
1、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如:"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文不加点"、"别无长物"等。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成语的含义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豆蔻年华"语出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句中用来形容十八岁以上的"大学生",显然不当。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美轮美奂"、"汗牛充栋"、"左右逢源"、"车水马龙"、"蓬荜生辉"、"偃旗息鼓"、"蔚为大观"、"鳞次栉比"。
3、忽视语境,不分范围。
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考生的错误判断。
如: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易错成语用法释义及病例

易错成语用法释义及病例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2. 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自以为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如果把我们班的男生一字排开,那他便首当其冲地映入你的眼帘。
4.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
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乘隙而入,常指某种消息和谣言的传布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从近一时期的情况分析,我们企业的机构改革要有大举措的传说,决不是空穴来风。
6.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7.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8.灯红酒绿:形容五光十色的繁花景像或极其奢侈的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9.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
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0.想入非非:指想进入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境界。
后来借指脱离实际,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高考成语、病句主要错误类型及病句修改方法

高考成语主要错误类型(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呢?(╳)(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宽畅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三)色彩失当,语境不分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彩、语体色彩和谦敬色彩。
从感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从谦敬色彩上分为谦辞和敬辞。
在使用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误用褒贬,情感错位成语和有些词语一样是有感彩的,使用成语时,须要使成语的感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
例如: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蠢蠢欲动:形容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将捣乱。
)2、谦敬失当,不合语境词语有谦敬色彩。
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得体有礼,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要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
例如: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四)语义重复,自相矛盾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
例如: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五)搭配不当,不合习惯有些成语还应该注意它的词性用法以及它的词义轻重与语境是否协调。
例如: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六)两栖词语,仔细斟酌有些成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彩,这称为词语的“两栖现象”。
高考语文易错成语病句精析

高考常见成语与病句讲析及例题注:1—14页(成语)15-22页(病句讲析)22-26页(练习)【易误成语辨析】一、两用成语归纳高考出题对于两用成语很青睐,我们一定要注意总结归纳,正确全面理解成语的各个义项。
如下列成语:1、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如: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实际上“非非”是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达不到的境界”,因此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如: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3、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迅速。
比喻办事圆滑。
4、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贬义。
(该义项使用较多)也形容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示意。
如:王老师为了使课上得生动形象,不停地指手画脚,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
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
与“不伦不类”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
如: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6、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如:“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7、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如: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如: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8、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
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如: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9、数米而炊:比喻把精力都放在做琐碎小事上,以至劳而无功。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易错成语(含答案)

易错成语(一)常见易误用成语40例1.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
其前不能加“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
3.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常与“不以为意”混淆,“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5.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含贬义。
常误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褒义词。
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指文章写得好。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大力地帮助。
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名声在一个时期广为传播。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用在贬义场合。
12.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胸无城府:形容心胸坦率、坦白,没有什么隐藏。
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人的心机。
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文化”。
14.身无长物:指身边没有多余之物,形容极端贫穷。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常误用来形容自然景观。
类似的词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词还有“漠不关心”。
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形容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常见成语病句解析

常见成语病句解析1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 )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 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成语误用100例及其解析 ttmbworddoc

成语误用100例及其解析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2、诺曼底的海风依然温柔地吹拂着岸边的树林,诺曼底早已不再是战争的代名词了。
那里的人们生活安居乐业。
3、教育部近期提出了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的一些设想,校园内一时议论纷纷,甚嚣尘上。
4、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5、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6、围棋大师聂卫平经常走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着,使对手防患未然。
7、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8、今年1月4日,武汉广场黄金柜台发生了一起震撼人心的持枪抢劫案。
9、“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10、各种花卉,争奇斗妍;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11、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12、蒲松龄到了70多岁才考中秀才,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聊斋志异》。
13、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14、端正党风是关键,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为政清廉,带好头,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15、厂长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16、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17、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18、近几年来,电视节目主持人撰写出版的自传屡见不鲜,始作俑者是节目主持人赵忠祥。
19、李师傅被评为劳动模范,同事们来祝贺,街坊邻居来讨喜糖,搞得满城风雨。
20、大家齐聚一堂,欢迎这位从海外归来的莘莘学子。
21、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22、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无所不至,不但尽心竭力,还常主动帮忙。
23、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
24、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易错成语100例

• 36、久假(jiǎ)不归 • 【释义】。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 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 用而不归还。后亦指迷途不知返。 • 【误例】小张月初请假,月末还没有来 上班,这真是久假不归呀。 • 【解析】“假”并不是“请假”之意。 该句淡化了成语的文言色彩,断词取义, 错!
• 37、九牛一毛 • 【释义】从九头牛身上拔出一根毛来。 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 【误例】国际人道主义的救济,比起中 东地区有增无减的难民来,犹如九牛一 毛。 • 【解析】“九牛一毛”强调数量少, “杯水车薪”强调行动于事无补。该句 应该用“杯水车薪”。
• 21、登高自卑 • 【释义】自,从。卑:低,低处。要登 高山必须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 实实,循序渐进。 • 【误例】无论我们处于多高的位臵,都 不要登高自卑,而应充分相信自己。 • 【解析】望文生义,错!
22、鼎力相助 【释义】敬辞,感谢别人的大力帮助。 【误例】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 难,买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解析】谦敬错位。可改为“倾力相助” 或“竭力相助”。
• 6、别无长物 • 【释义】长物,多余的东西。没有多余 的东西。形容家境清贫。 •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 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 长物了。” • 【解析】望文生义,误用为“技艺上没 有特长”。
• 7、不绝如缕 • 【释义】缕,细线。似断未断,像一根 细线那样。比喻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 长。 • 【误例】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 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 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 必要8、耿耿于怀 • 【释义】耿耿,心里有事的样子。形容 心中总是牵挂着某事,不能忘怀。 • 【误例】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 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在心, 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 会忘记。 • 【解析】“耿耿于怀”指令人牵挂的或 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用于奶奶 对我的“疼爱之情”,使用对象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复习语病一百例归类及易错成语解析高考复习语病一百例归类解析常见语病,类状各异。
但究其根源,则不外乎语法、逻辑、修辞这三个方面的毛病。
下边仅列百余例以归类分析:一、语法方面的毛病(一)用词不当1、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斗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词义范围不当)战斗――战争2、中学生搞赌博,必定会受到校规的惩罚。
(词义轻重不当)惩罚――处罚3、回来以后,不少人向他盘问家乡的建设情况。
(感情色彩不当)盘问――询问4、大家都说他的批评既正确又尖刻。
(感情色彩不当)尖刻――尖锐5、冬天晚上生炭火,一定要将窗户打开,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语体色彩不当)一氧化碳――煤气6、对于毕业后,升高中还是升师范,两个人协商了半天,还是拿不定主意。
(语体色彩不当)协商――商量7、经过严格检查,医生决定他的健康状况良好。
(同义词误用)决定――鉴定8、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革命先烈的光荣形象。
(同义词误用)光荣――光辉9、生活委员热忱地招呼大家过去喝开水。
(词性误用)名词“热忱”――形容词“热情”10、打击流飞的犯罪行为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生造语汇)“流飞”――“流氓阿飞”(二)成分残缺甲、缺主语11、在万恶的旧社会,逼得我们穷人逃荒要饭,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应删去“在”12、经过这次演讲比赛,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应删去“经过”13、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应删除“从……中”14、当我们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联想起许多往事。
应删除“当我”和“使”15、英雄的可歌可泣的壮举,猛烈地拔动着观众的心弦,在极度的激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后一分句缺主语,在“在极度”前加上“观众们”16、我有一个女儿,同许许多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些。
后一分句缺主语,在“愿意”前加上“我”或“她”乙、缺谓语17、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约4米高,20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河边。
前一分句缺谓语。
将“经过”改为“进行了”18、不坚固的房子被地震倒塌了。
在“倒塌”前加上谓语“震”19、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删除“为”或在句末加上“而奋斗”丙、缺定语20、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负出劳动。
在“劳动”前加上“艰苦的”21、我一点也不怀疑他有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决心。
应在“理想”后加上“而奋斗”丁、缺状语22、我校校办的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和作物栽培等课程,使教育直接为现代化服务。
应在“开设”前加上“分别”戊、缺宾语23、边维兰曾在1983年出席了区的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同年9月出席全国妇联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应在两分句末分别加上“代表大会”24、县政府严肃处理水泥厂擅自提价。
应在句末加上“的错误”25、律师出庭辩护,始终抱着与检察员、审判员共同弄清案情,依法输案件。
应在句末加上“的宗旨”26、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搏”后加上“的精神”27、他出生在农民家里,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
应在句末加上“的习惯”己、缺补语28、不仅这样,他们还把小岛建成花园一样美丽。
改“建成”为“建设得”29、大家先把这个问题考虑,以后抽时间研究。
应在“考虑”后加上补语“一下”(三)、搭配不当甲、主谓不搭配30、外宾的物品失而复得,有何感想呢?将“的”改为“对”31、清晨,参加象征性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的奔驰着。
“奔驰”――“奔跑”32、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改“品质”为“形象”33、虽然狂风暴雨从半空中一齐倾泻下来,但大家无所畏惧。
应删除“狂风”和“一齐”34、今年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应删除“生产”35、这个先进集体就在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中涌现出来了。
改“涌现”为“产生”乙、动宾不搭配36、采取各种办法培训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就删除“培训和”37、我们不但盖出了林立的工厂、学校、住宅,而且盖出了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这样宏伟浩大的工程。
改“工程”为“建筑”38、这次大会要充分发挥民主讨论。
“发扬”――“开展”39、在本世纪内我国将相继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结束我国神圣领土上最后的殖民主义的痕迹。
应改“痕迹”为“统治”或者改“结束”为“消除”40、《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物的英雄事迹。
应改“事迹”为“形象”41、各种不同肤色的人在这个海滩上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湛蓝的海水,和煦的阳光。
应在“湛蓝”前加“观赏着”;在“和煦”前加“沐浴着”42、电影《法门寺》塑造了一个明朝大太监――九千岁刘谨。
此人在戏里有许多生动、深刻、性格鲜明的语言和动作。
应删除“和动作”43、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做出来。
应删除“聪明”44、她那灿烂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
应删除“灿烂而”或者为“灿烂”加上宾语“的音色和”丙、状语与中心语不搭配45、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者口口声声欺骗本国劳动人民。
应改“口口声声”为“经常”46、我们每个热血青年都应该聪明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应改“聪明”为“积极”丁、动词与补语不搭配47、对不起,这次我们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应改“周全”为“周到”48、我们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应删除“整整齐齐”49、他们经过讨论,把问题的实质认识得很清清楚楚。
可改“清清楚楚”为“深刻”也可不重叠“清楚”(三)指代不明50、李建平和徐阳一路回家,他先告诉他前天他在书店买了一本《全唐诗》问他要不要看。
可改第二、四个“他”为“徐阳”51、大胖子睁大眼睛盯住小方,他对他的奇怪的神情弄得莫名其妙。
可改第一个“他”为“小方”52、王莉和李梅两个在路上遇见了。
她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去,拉住她的手问长问短。
可改后一个“她”为“李梅”二、逻辑方面的毛病(一)概念含混53、出席团代会的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
改为“出席团代会的青年中,有一部分是干部,也有不少的女同志。
”54、前一期杂志社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这部影片的主题曲――《酒干倘卖无》。
应删除“这部”并在“影片”前加上“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
55、他今天买回了许多肥皂、毛巾和一些日用品。
改“和”为“等”,删去“一些”。
(二)、自相矛盾56、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可在“世界上”后加“其他国家”或改“所没有”为“独一无二”。
57、两天两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可在“细雨”后加上“刚停了一会儿”。
58、这将保证了农业的大面积丰收。
“将”与“与”不能并用,应删去一个。
59、全班同学基本上全部来齐了。
“基本上”与“全部”矛盾,删去其一。
60、在四化建设中,我们必定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的经验。
“不熟悉的”不能成为经验,将“经验”改为“情况”。
61、欧洲人发现太阳黑子,比我国晚得多,最早一次的记载是公元807年才看到的。
应删去“的记载”(三)、单句结构紊乱62、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知识”与“基础”应换位。
63、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与“生产”应换位64、广大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
“无比”应直接修饰“热情”,删除“地”65、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
“有效”应直接修饰“方法”,删除“的”66、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广泛”应作“议论”的定语。
67、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充分”应作“议论”的状语68、那位美国老人在去机场途中才发现遗失在饭店房间的三个钻石戒指。
“三个戒指”应放在“遗失”前,删除“的”字69、我们不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洗劫”与“烧毁”应换位70、他多次碰到年轻力壮的农民,向他伸出血淋淋的求援的残手。
“血淋淋的”应直接修饰“残手”71、在印度访问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同印度文艺界人士在非正式的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交流经验。
“非正式”应直接修饰“交流经验”,“的”应改为“地”72、音乐对我很感兴趣,美术对于妹妹更感兴趣。
主宾颠倒,应改为人对物感兴趣(四)判断不当73、她普通话说得很流利,肯定不是南方人。
判断理由不充分,应改“肯定”为“可能”74、社员耕种的符合政策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常的劳动。
应删除第一个“的”75、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过程。
应删除“一个”和“过程”76、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胜利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和宝贵经验。
删除“和宝贵经验”77、他的家乡是浙江省金华镇人。
删除“的家乡”或删除“人”78、容志行踢足球是一个善于开动脑筋的有心人。
改为:容志行是一个在踢球方面善于开动脑筋的有心人。
79、文章有质量并非完全取决于篇幅长短。
应在“有”后加“无”80、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主宾之间两面和一面不能呼应。
应在“做”前加“能不能”81、文艺作品是否应该联系政治呢?我们的答案不完全是肯定的。
否定不当,应删除末尾的“不”(五)复句结构混乱甲、连词位置不当82、我不但相信他,而且从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相信他了。
“不但”应放在句首乙、句间关系弄错83、这本书初版已重印了好几次,因此最近又经过修订再版。
删除“因此”84、对他的缺点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应该提出批评。
可改为并列复句,也可改为递进复句。
85、如果我们前一时期已经克服了学习上的不少困难,那今后的困难也一定能克服。
改“如果”为“既然”86、为部长篇小说虽然大致翻一下,也要花不少时间。
改“虽然”为“即使”87、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是拔尖的,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句间关系颠倒,应改为“……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也是拔尖的。
”丙、句式杂揉88、上海文艺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加拿大籍作家之手。
改“作家之手”为“华裔”89、黑黑的脸膛,瘦削的身躯,少言寡语的爹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人。
将“爹爹”放在句首作主语90、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删除“人民”91、考试场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删除“场设”和句末的“的”三、修辞方面的毛病(一)、重复累赘92、在去年全国订货会上,发生了一件虽然不大却耐人寻味的小事。
应删除“虽然不大却”9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
应删除“反复地”94、为了减少字数,不能不略加删改一些。
应删除句末的“一些”95、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则小故事给我们很大的教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应删除首句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96、历代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证明,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有用人材的。
应删除“历代”和“历史”97、当时我心里感到又喜悦又满意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