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光缆性能指标的确定与检测

合集下载

通信光纤的性能与测试分析

通信光纤的性能与测试分析
主要使 用的仪表是型号是C D一 3( E G& G) 及 型号是S 1 8
( Y O U K)的色散仪 。2 ) 衰减性能 。衰减系数是反 映光
纤的衰减性能 的主要参数 ,d B / k m是其单位 ,在判断系 统再生中继段 的长度时常会用到这一参数 。就该参数而 言 ,测试的结果会因所用方法的不 同而各异 。现阶段 , 后 向散射法与剪断法是 比较常用 的两种方法 ,光时域反

R E G I O N L N F O 数 字 地 方
通信 光纤 的性能与测试分析
◆ 李 建辉
摘要 :本文对通信光缆的性能指标工程所具有 的应用意义做 了重点的介绍 ,对检测各项通信光 缆指标时的注意事项与方法做 了说 明,并对在进行通信光缆的选择 时应 当注意的 因素进行 了分析 。
2 6 信 息系 统 』 一 程 f 2 0 1 3l 0 2 0
( 作 者 单位 :河 南省 通信 电缆 有 限公 司 )
对光纤而言 ,制约其接续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 它的 光学几何特性 。该参数指 的是光纤 的包层中心和模场中
心 间所存在的那段距离 ,这一参数 的平方与光纤的接续 损耗 间是一种正相关的关 系,所以该参数在很大程度上
影 响着 光纤 的接续 。
击 、磨损 、反复弯 曲、弯折 、扭转 、钩挂 、曲挠等等。 《 G B / T1 3 9 9 3 ~1 9 9 2 ,通信光缆系列 》规定 了在不同的
射计与光源/ 功率计则是 主要的两种测量工具。
二 、光 缆 的 环 境 性 能 与 机 械 性 能 及 相 应 测试
2 . 1 环境性 能与测试 。通 常情况 下 ,环境性能 是指 光缆在其工作环境里其各种 护套( 层) 结构不被破坏及确 保光缆内的光纤的传输性能不出现较大变化的能力。构 成 光缆环 境性能 的因素有很 多 ,比方说抗 核辐射 的性 能 、低温性能 。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光缆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通信线缆,其技术指标要求决定了其传输性能和可靠性。

以下是关于光缆技术指标要求的一些重要内容。

1. 光学传输性能:光缆的主要功能是传输光信号,因此优秀的光学传输性能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这包括传输损耗、色散、衰减和倍散等指标。

传输损耗是指光信号在光缆中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通常应小于0.35dB/km。

色散是指光信号传输中由于不同频率光波传输速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扩散现象,应小于17ps/nm·km。

衰减是指光信号强度衰减的程度,应小于0.2dB/km。

倍散是指光信号传输过程中频域上的相位突变,造成接收端信号失真。

光缆应具备低色散、低衰减和低倍散的性能,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2. 机械性能:光缆需要具备一定的拉伸强度和抗压强度,以保证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机械稳定性。

光缆的拉伸强度一般应大于1000N,抗压强度一般应大于1000N/100mm。

此外,光缆还应具备一定的耐弯曲性能,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布线环境。

光缆的耐弯曲半径一般应小于20倍外径。

3.环境适应性:光缆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

这包括耐温性、耐湿性、耐腐蚀性和耐辐射性等方面。

光缆的耐温范围应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一般应在-40°C至+70°C之间。

耐湿性要求光缆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以防止信号受到水分影响而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耐腐蚀性要求光缆具备一定的抗化学腐蚀性能,能够抵御酸、碱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蚀。

耐辐射性要求光缆具备一定的抗电磁干扰和辐射抗性能,能够在辐射环境下稳定传输信号。

4.光缆结构:光缆的结构设计关系到光缆的性能和可靠性。

光缆的结构一般包括芯、包层、绞股和护套等部分。

芯是光缆的核心部分,包括纤芯和松套纤芯两种类型。

包层主要用于保护纤芯,增加光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绞股是由一定数量的纤芯组合而成的单元,用于提供光缆的容纳纤芯数量。

护套主要用于保护光缆内部结构不受外界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

光纤通信测量技术

光纤通信测量技术

~ ~ ~ 滤波器
相移法光纤色散测量系统框图
27
截止波长测量 根据公式,
c
2a n12 n22
2.405
实际截止波长的测量有:
1. 在弯曲状态下,测量损耗—波长函数的传输功率法; 2. 改变波长,观察LP01模和LP11模产生的两个脉冲变为一 个脉冲的时延法;
3. 改变波长,观察近场图由环形变为高斯形的近场法。
18
OTDR曲线示例:
OTDR 连接器
熔接点
连接器 (P.P.)
光纤末端
功率 (dB)
损耗 斜率显示衰减
反射
距离 (km)
19
AE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0介绍
RJ45网口
2个USB接口
测试端口
6.4吋TFT彩屏
便携提 手
方向控制键
单键测试
一键智 能
20
简洁直观的结果显示
21
光纤带宽的测量
1) 时域法(又称脉冲法)
频 率f / MHz 0
-6
f 6dB
H1( f )
H(f ) H2( f )
光纤频率响应和6dB电带宽
25
色散测量
光纤色散测量有相移法、脉冲时延法
和干涉法等。这里只介绍相移法,这种方
法是测C量(单)L模 光纤色散C的(基) 准方法。
Lw
26
光源 振荡器
包层模消除器
光检测器
波长选择器
被测光纤
相位计 计算机
光 源 L> Le
连 接 器 P 1
稳 态 模 光 纤
被 测 光 纤 L
连 接 器光 功 P 2 率 计
10
2. 瑞利散射光功率与传输光功率成比例。利用与传输光相反 方向的瑞利散射光功率来确定光纤损耗系数的方法,称为后向 散射法。 正向和反向平均损耗系数

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指标及测试方法

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指标及测试方法

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指标及测试方法
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指标是指光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与地之间的绝缘性能要求。

对地绝缘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光缆免受外界电磁干扰和电气击穿的影响,确保光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绝缘电阻:即光缆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一般要求在几兆
欧姆以上,以确保良好的绝缘性能。

2.绝缘电压:即在一定电压条件下,光缆与地之间的电气击穿
电压,一般要求在几千伏以上,以保证光缆在电气干扰下的正常工作。

3.泄漏电流:即在一定工作电压下,光缆与地之间的泄漏电流值,一般要求在几毫安以下,以确保最小的信号损耗。

对光缆线路对地绝缘进行测试时,常用的方法有:
1.绝缘电阻测试:使用万用表或专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将光缆
的两端分别与地连接,测量绝缘电阻值。

一般要求在几兆欧姆以上。

2.绝缘电压测试:使用高压仪器,施加一定电压(通常为工频
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到光缆与地之间,测量电气击穿电压。

一般要求在几千伏以上。

3.泄漏电流测试:使用泄漏电流测试仪,将一定电压施加到光
缆与地之间,测量泄漏电流值。

一般要求在几毫安以下。

综上所述,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指标及测试方法是确保光缆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对于建设和维护光纤通信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光缆技术指标

光缆技术指标

3-1 、光缆主要技术要求及指标1光缆中的光纤光缆中的光纤使用ITU-T建议的单模光纤。

1.1.2 每一包中的所有光缆及光缆中的所有光纤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根源(同一工厂、同一资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散布)。

每盘光缆保证没有光纤接头。

模场直径(1310nm)标称值:μ m偏差:不超出±μm模场直径( 1550nm)标称值:μ m偏差:不超出±μ m包层直径标称值: 125μm偏差:不超出±1μ m1310nm 波长的模场齐心度偏差:小于μm。

包层不圆度:小于1%。

截止波长截止波长知足下述λcc 或λ c 要求:λc(在 2 米光纤上测试):1100 ~ 1330nmλc c (在 20 米光缆 +2 米光纤上测试):≤1270nm1.1.8 光纤衰减系数(1)在 131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 km在 1285~ 133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 波长上的衰减系数对比,其差值不超出km。

在 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km在 1480~ 158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 波长上的衰减系数对比,其差值不超出km。

( 2)光纤衰减曲线拥有优秀的线性而且无显然台阶。

用光时域反射计(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10nm和 1550nm处 500m光纤的衰减值不大于(α mean+)/2,α mean是光纤的均匀衰减系数。

光纤在1550nm波长上的曲折衰减特征以的曲折半径松绕100 圈后 , 衰减增添值小于。

色散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

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ps /(nm 2· km)。

ps /(nm· km)。

1288~1339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1271~ 136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ps /(nm· km)。

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8 ps /(nm· km)。

光缆的参数指标

光缆的参数指标

光缆的参数指标一、光缆的传输速率光缆的传输速率是指光信号在光缆中的传输速度,常用单位为千兆比特每秒(Gbps)或兆比特每秒(Mbps)。

光缆的传输速率取决于其所采用的传输技术和光纤的性能,不同类型的光缆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

目前,常见的光缆传输速率有10Gbps、40Gbps和100Gbps等。

二、光缆的带宽光缆的带宽是指光缆能够传输的最大频率范围,也可以理解为光缆的传输能力。

带宽越大,光缆可以传输的信号越多,传输速率也越高。

光缆的带宽通常用MHz·km表示,表示单位长度内的频率范围。

常见的光缆带宽有850nm和1300nm两种,分别适用于短距离和长距离传输。

三、光缆的损耗光缆的损耗是指光信号在光缆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常用单位为分贝(dB)。

光缆的损耗主要包括两部分:固有损耗和连接损耗。

固有损耗是指光缆本身的传输损耗,主要取决于光纤的质量和制造工艺。

连接损耗是指光缆与其他设备连接时产生的损耗,如连接头和连接接口等。

光缆的损耗越低,传输的信号质量越好。

四、光缆的色散光缆的色散是指光信号在光缆传输过程中由于频率不同而引起的传输延迟差异。

色散会导致光信号失真和传输质量下降。

常见的光缆色散有色散补偿单模光纤(DSF)和色散非补偿单模光纤(NZDSF)等。

为了减小色散对光信号的影响,可以采用色散补偿技术和光纤的优化设计。

五、光缆的抗拉强度光缆的抗拉强度是指光缆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光缆通常需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和维护,因此抗拉强度是光缆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光缆的抗拉强度取决于光缆的结构和材料,常见的光缆抗拉强度为1000牛顿(N)以上。

六、光缆的温度范围光缆的温度范围是指光缆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光缆通常需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使用,包括高温、低温和极端温度等。

光缆的温度范围取决于光缆的材料和结构,常见的光缆温度范围为-40℃至+70℃。

七、光缆的防水性能光缆的防水性能是指光缆能够防止水分进入光缆内部,保证光纤的正常工作。

光纤测试标准

光纤测试标准

光纤测试标准光纤测试是指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进行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估的过程。

光纤测试标准是指对光纤测试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光纤测试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对于保障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光纤测试标准应包括对光纤连接质量的测试要求。

光纤连接质量是影响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纤连接质量测试应包括对连接损耗、反射损耗、插入损耗等指标的测试要求,以确保光纤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光纤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光纤传输性能的测试要求。

光纤传输性能是衡量光纤通信系统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

光纤传输性能测试应包括对光纤衰减、色散、非线性等指标的测试要求,以确保光纤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光纤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光纤环境适应性的测试要求。

光纤通信系统往往处于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低湿度等。

光纤环境适应性测试应包括对光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要求,以确保光纤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光纤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光纤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规范要求。

光纤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选择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光纤测试标准应包括对光纤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选择、使用和维护要求,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光纤测试标准是保障光纤通信系统正常运行和维护的重要保障。

光纤测试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对于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严格遵循光纤测试标准,确保光纤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供有力保障。

光缆质量检测报告

光缆质量检测报告

光缆质量检测报告1. 引言光缆是现代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为确保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光缆的质量检测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介绍光缆质量检测的步骤和方法,以及结果分析。

2. 检测步骤2.1 外观检测光缆的外观检测是第一步,用于检查光缆是否存在物理损坏或破损。

检测人员应仔细观察光缆表面是否有裂纹、划痕或其他异常情况。

同时,还需要检查光缆的标识和序列号是否清晰可见。

2.2 纤芯检测纤芯检测是光缆质量检测的核心步骤。

通过检测光缆的纤芯质量,可以评估光缆的传输性能。

常用的纤芯检测方法包括:2.2.1 全波长扫描全波长扫描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纤芯检测方法。

通过使用光谱仪或光频分析仪,可以在不同波长下测量纤芯的损耗和反射。

2.2.2 OTDR测试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高精度的纤芯检测仪器。

它可以通过发送脉冲光信号,并测量返回的反射信号和散射信号,来确定光缆的损耗和衰减。

2.3 引入光源和接收器为了完成纤芯的检测,需要引入光源和接收器。

光源通常使用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而接收器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或光探测器。

这些设备能够产生和接收光信号,以评估光缆的传输效果。

2.4 光缆整体性能测试光缆整体性能测试旨在评估光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传输能力。

这包括:2.4.1 传输距离测试通过将光缆连接到光设备,可以测试光缆在不同距离下的传输能力。

这有助于确定光缆的最大传输距离。

2.4.2 温度和湿度测试光缆通常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使用,因此需要测试光缆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传输性能。

这有助于确定光缆是否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

3. 结果分析光缆质量检测的结果通常以图表或数据表格的形式呈现。

检测人员应仔细分析这些结果,并与标准参数进行比较。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光缆。

4. 结论光缆质量检测是确保通信网络稳定和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光缆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光缆存在的问题,确保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光缆性能指标的确定与检测
作者:王惠娟崔健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10期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通信光缆性能指标的工程应用意义和用户在选购通信光缆时应考虑的各种实际因素,详细介绍了通信光缆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对提高整个光缆接续施工质量和维护工作极其重要,尤其是进一步研究光通信中长波长的单模光纤的通信性能、传输衰耗、测量精度和检查维修等方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通信光缆性能检测
中图分类号:TN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0-0059-01
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话音、数据、视频应用技术开始交互融合,相互促进,信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推动了信息市场的急速膨胀,通信产品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为保证光缆的检测质量,检测前应根据使用需求、采购数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测试的项目、方法等形成一个全面的计划,并依据采购合同与光缆供应方达成共识。

1、光纤的性能与测试
单模光纤的性能可分为传输性能和光学几何特性。

(1)单模光纤的传输性能及测试传输性能是影响光传输系统整体性能指标的最重要因素,通常用户关注的主要是光纤的衰减性能和色散特性。

1)衰减性能。

光纤的衰减性能以衰减系数(单位长度上光纤的总衰减)来表示,单位符号为dB/km。

该参数是用来确定系统再生中继段长度的一个重要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测试此项参数时,采用的测试方法与测得的结果有很大关系。

目前采用较多的测试方法是剪断法和后向散射法,使用的仪表是光源/功率计和光时域反射计(OTDR)。

光缆的衰减系数必须逐盘测试或复查。

在检测光缆衰减性能时,还应注意检查光纤的衰减均匀性,以免在施工和维护工作中因光纤本身的衰减突变点造成故障定位错误。

2)色散特性。

光纤的色散系数是系统设计时的另一个重要参数,通常情况下,对于小容量和短距离的系统,色散因素可忽略不计,但对于大容量和长距离的系统,就必须要考虑色散的影响。

测量光纤色散系数的仪表主要有YOUK公司的S18色散仪、EG&G公司的CD-3色散仪等。

(2)单模光纤的光学几何特性及测试。

光纤的光学几何特性是影响光纤接续的主要内在因素,以同心度误差为例,该参数是指光纤模场中心与包层中心之间的距离,光纤的接续损耗与该参数的平方成正比,因此该参数对光纤的接续有很大影响。

由于光纤的光学几何特性几乎不受成缆过程的影响,因而光纤的光学几何特性通常是在实验室中用短段光缆进行测试.用户
一般应以国标为基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系统总的要求确定具体的参数指标和检测项目。

测量光纤光学几何特性的仪表有PK公司的PK2400、YOUK公司的S20和S200、Vickers 公司的FC-2等。

2、光缆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及测试
2.1 光缆的机械性能及测试
光缆的机械性能是指光缆对抗外界的各种作用力,并保证光缆内光纤的传输性能和光缆结构不发生或发生的变化保持在允许范围内的能力。

通常,光缆的机械性能应包括:拉伸、压扁、冲击、反复弯曲、扭转、曲挠、钩挂、弯折、磨损、枪击、均衡压力、振动等。


《GB/T13993--1992,通信光缆系列》中,对光缆在各种应用场合下的机构性能指标给出了建议值,用户在应用时可以参考执行,以下主要介绍用户在确定光缆性能指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2.1.1 拉伸性能
拉伸性能是用以确定光缆的轴向抗拉伸强度。

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光缆在短期内承受超负荷的作用力极有可能造成光纤的非断裂性损伤,为以后的正常使用留下隐患;同时,光缆长期承受——残余拉力的作用,即使作用力不大,也能使光纤产生静态疲劳。

因此,国标中对于光缆的拉伸性能,要求在光缆适用的温度范围内,在承受允许长期拉伸力与弯曲的共同作用下,光缆中光纤的最大应变不应超过0.1%,在承受允许短期拉伸力与弯曲的共同作用下,光缆中光纤的最大应变不应超过0.15%。

2.1.2 压扁性能
压扁性能是用以确定光缆的径向抗挤压能力。

光缆在承受允许长期压扁力的作用下,光缆内光纤衰减不应有变化;在承受短期压扁力的作用下,光缆内光纤的衰减一般不会有变化,但压力解除后光纤不应有残余附加衰减。

2.2 光缆的环境性能及测试
光缆的环境性能是光缆在所处的工作环境中保证光缆内光纤传输性能不发生大的变化、光缆的各种护层(套)结构不遭受破坏的能力。

光缆的环境性能包括光缆中光纤的温度衰减特性、护套完整性、抗霉菌生长性能、不延燃性、抗渗水性能、低温性能、抗核辐射性能等。

2.2.1 光缆中光纤的衰减温度特性
光缆中光纤的附加衰减是指光缆在其适用的温度范围内任一温度点上,光缆中光纤的衰减值与其在+20%时衰减值的差值。

光缆中光纤的最大附加衰减可结合系统设计中线路功率预算
的富余度和中继段光缆运行中的其他可期望附加损耗情况来确定。

通常要求光缆在其适用的温度范围内,因温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附加衰减不超过0.05dB/km。

2.2.2 其他环境性能
用户应根据光缆的结构和使用环境考虑光缆应具备的其他必要的环境性能。

例如,对于填充式光缆,应考虑其抗渗水性能;对于非金属护套光缆,应考虑其低温性能,主要是低温下的耐冲击性能。

由于光缆的外护套和外护层与通信电缆有很多近似或相似之处,因此光缆的某些环境性能的确定,如护套完整性、抗霉菌生长性、不延燃性等,用户可根据通信电缆的使用经验加以考虑,并提出具体要求。

光缆的环境性能测试通常是在同一批次的光缆中进行抽测,对于光缆特有的环境性能,如光缆中光纤的衰减温度特性,其测试方法在《GB/T7424.1—1998,光缆第1分部:总规范》中有详尽的描述,另有部分与电缆相近或相似性能的测试方法在《GB/T2951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和其他一些有关电缆性能试验的国标中都有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光缆中光纤的衰减温度特性测试应当是一个制造长度的成品光缆连续进行两次温度循环,各台阶温度的保温时间应足以保证光缆中的光纤在所规定的温度下达到充分稳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台阶温度的保持时间可由生产厂家根据光缆的结构提出,由用户认可。

以上对光缆产品的性能确定和成品验收测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除此之外,用户在选购产品时还应对生产厂家的资信情况、近年来的业绩及市场评价、质量保证体系等进行考核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