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试题3.3.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状元之路)

高二化学试题3.3.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状元之路)
高二化学试题3.3.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状元之路)

3-3-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课时练

双基练习

1.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再灼烧(溶液低于400℃)可以得到原溶质固体的是( )

A.AlCl3B.NaHCO3

C.MgSO4D.KMnO4

解析:AlCl3是强酸弱碱盐,且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故最终得到的是Al2O3;NaHCO3受热易分解为Na2CO3、CO2和H2O,故最终产物为Na2CO3;C也是强酸弱碱盐,但水解生成的酸H2SO4不挥发,故最终仍可得到原溶质;KMnO4受热时易发生分解。

答案:C

2.使Na2S溶液中c(Na+)/c(S2-)的值减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

A.盐酸B.适量的NaOH溶液

C.适量的KOH溶液 D.适量的CH3COONa溶液

解析:在Na2S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S2-+H2O HS-+OH-,若使c(Na+)/c(S2-)减小,应抑制S2-水解,A项促进S2-水解,其比值增大;B、D项虽抑制其水解,但又引入Na+,其比值增大;C项可

使其比值减小,符合题意,答案为C。

答案:C新课标第一网

3.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解析:乙酸比甲酸酸性弱,则NaA水解程度比NaB强,c(HA)>c(HB)水解均呈碱性,故c(OH-)>c(HA)>c(HB)>c(H+),由于水解程度比较微弱,c(A-)、c(B-)比c(OH-)大。

答案:A w w w .x k b 1.c o m

4.将0.1 mol/L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L的盐酸10 mL 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CH3COO-)>c(Cl-)>c(H+)>c(CH3COOH)

B.c(CH3COO-)>c(Cl-)>c(CH3COOH)>c(H+)

C.c(CH3COO-)=c(Cl-)>c(H+)>c(CH3COOH)

D.c(Na+)+c(H+)=c(CH3COO-)+c(Cl-)+c(OH-)

解析:据电荷守恒原理可知,选项D肯定正确。醋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发生反应:

CH3COONa+HCl===CH3COOH+NaCl,反应后CH3COONa剩余0.002 mol-0.001 mol=0.001 mol,醋酸虽然是弱酸,但总有部分电离,使溶液显酸性,则c(H+)>c(OH-),说明此时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Na水解程度,即n(CH3COO-)>0.001 mol,此时溶液中的H+主要来自CH3COOH,而CH3COOH只是部分电离。

答案:BD

5.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NH+4)>c(H+)>c(OH-)

B.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的pH大https://www.360docs.net/doc/5013310383.html,

解析:在NH4Cl和氨水的混合液中,根据溶液电荷守恒,可以得关系式:c(H+)+c(NH+4)=c(Cl-)+c(OH-),如果pH=7,则c(NH+4)=c(Cl-),所以A项不对;醋酸在稀释过程中,c(OH-)浓度降低,但温度没有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根据c(H+)=K W/c(OH-),所以c(H+)增大,故B项也不对;体积相同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由于醋酸不完全电离,所以其物质的量浓度大,则醋酸的物质的量大,所以中和时消耗的NaOH多,所以C项也不对;S2-比HS-的水解程度大,所以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溶液的pH比NaHS大,故D项对。

答案:D

6.在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

Fe3++3H2O Fe(OH)3+3H+

在此溶液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溶液中H+浓度不变

D.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解析:增加Fe3+浓度,水解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达到平衡后溶液

中H+浓度增大,但Fe3+的水解百分率减小。

答案:A

7.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下列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 )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加热蒸发得NaHCO3晶体https://www.360docs.net/doc/5013310383.html,

B.加热蒸发CuCl2饱和溶液得纯净的CuCl2晶体

C.向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加热蒸发得FeCl3晶体

D.向FeCl3溶液里加入足量NaOH溶液,经过滤、洗涤沉淀,再充分灼烧沉淀得Fe2O3

解析:A中NaHCO3加热时要分解;B、C中CuCl2与FeCl3在加热蒸发的情况下,水解趋于完成,最后生成CuO和Fe2O3,D正确。

答案:D

8.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L Na2CO3溶液:

c(OH-)=c(HCO-3)+c(H+)+2c(H2CO3)

B.0.1 mol/LNH4Cl溶液:c(NH+4)=c(Cl-)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 +)>c(CH

-)>c(H+)>c(OH-)

3COO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将盐的电离、水解与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建立关系。

Na2CO3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为c(Na+)+c(H+)=c(HCO-3)+c(OH-)+2c(CO2-3),物料守恒关系为c(Na+)=2c(CO2-3)+2c(HCO-3)+2c(H2CO3),将两关系式相减消掉c(Na+),可知A项正确。B项中,

根据电荷守恒:c(NH+4)+c(H+)=c(Cl-)+c(OH-),因NH4Cl溶液水解显酸性,c(H+)>c(OH-),所以c(NH+4)<c(Cl-),B项错误。选项C中,根据C项中离子的顺序,溶液中正电荷大于负电荷,使整个溶液呈正电性,与溶液呈电中性矛盾,应该为:c(CH3COO-)>c(Na+)>c(H+)>c(OH-)。选项D,因NaNO3提供的Na+和NO-3不发生任何变化,所以反应后仍有c(Na+)=c(NO-3),所以D正确。

答案:AD

9.向三份0.1 mol/L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3310383.html,

A.减小、增大、减小B.增大、减小、减小

C.减小、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后呈碱性,NH4NO3和FeCl3水解呈酸性,因此这两种盐会促进CH3COONa的水解,溶液中的CH3COO-浓度减小;Na2S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溶液呈碱性,抑制CH3COONa的水解,溶液中的CH3COO-浓度增大。

答案:A

能力提升

10.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化学家,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所发明的制碱法为中国化学工业乃至世界化学工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侯氏制碱法”。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其实不是烧碱,而是纯碱,请用离子方程式写出纯碱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它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侯德榜先生制碱原理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有关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

②实验的操作步骤中,你认为打开旋塞K1、K2的合理顺序应为:先打开________,后打开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盛饱和食盐水的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泡沫灭火器常用硫酸铝和小苏打溶液混合制备二氧化碳气体,请思考为什么不采用纯碱溶液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纯碱水解第一步为主,主要产生碳酸氢根离子;因此它与少量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https://www.360docs.net/doc/5013310383.html,

(2)制碱原理为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溶解度较大的氨气,使溶液呈碱性,然后通入酸性气体二氧化碳,从而生成碳酸氢钠。

(3)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发生双水解反应,碳酸根水解主要生成碳酸氢根,因而其反应速率较慢,由于纯碱的摩尔质量较大,因此等质量的纯碱放出的二氧化碳较少。

答案:(1)CO2-3+H2O HCO-3+OH-CO2-3+H+===HCO-3

(2)①a.分液漏斗b.长颈漏斗

②K1K2氨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先使氯化钠溶液吸收足够的氨才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形成较大浓度的HCO-3,便于碳酸氢钠的沉淀能析出

③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3)纯碱与硫酸铝反应的速率较慢,且等质量的纯碱与小苏打相比纯碱放出的二氧化碳少

11.(1)欲使Na2S(aq)中N(Na+)∶N(S2-)接近2∶1,应加入适量

__________。

(2)配制FeSO4(aq)时,常加少量Fe粉,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加入少量H2SO4,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2S(aq)中存在S2-的水解反应:S2-+H2O HS-+OH -,HS-+H

H2S+OH-。

2O

加入少量KOH,使上述平衡左移,可使N(Na+)∶N(S2-)接近2∶1。

(2)FeSO4(aq)中,Fe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Fe3+:12Fe2++3O2+6H2O===8Fe3++4Fe(OH)3↓。

加入Fe粉,可使Fe3+转化为Fe2+:2Fe3++Fe===3Fe2+,加入H2SO4可防止Fe(OH)3沉淀的生成。同时FeSO4又能发生水解反应:Fe2++2H2O Fe(OH)2+2H+,加入H2SO4可抑制Fe2+的水解。

答案:(1)KOH(s)[或浓KOH(aq)]

(2)使氧化生成的Fe3+转化为Fe2+https://www.360docs.net/doc/5013310383.html,

反应掉氧化生成的Fe(OH)3、抑制Fe2+的水解

12.普通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中盛碳酸氢钠溶液,其化学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用溶解度较大的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相遇会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产生CO2气体达到灭火的目的,其原因是: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若把硫酸铝溶液放在铁筒

中,因Al3+发生水解:Al3++3H2O Al(OH)3+3H+,溶液呈酸性会腐蚀铁筒,如果用Na2CO3代替NaHCO3,则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是:Al2(SO4)3+3Na2CO3+3H2O===3Na2SO4+2Al(OH)3↓+3CO2↑,可见,与等物质的量的Al2(SO4)3反应产生的CO2量较少,且生成CO2的速率慢。

答案: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Al3+发生水解:Al3++3H2O Al(OH)3+3H+,溶液呈酸性会腐蚀铁筒与等物质的量的Al2(SO4)3反应,Na2CO3产生的CO2较少且生成CO2速率较慢。

13.向少量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H4Cl溶液,结果固体完全溶解。对此甲、乙两同学各自作了自己的解释:甲:①Mg(OH)2(s)Mg2++2OH-;②NH+4+H2O NH3 ·H2O+H +;③H++OH-===H

2O

由于③反应的发生,使平衡①右移,Mg(OH)2溶解。

乙:①Mg(OH)2(s)Mg2++2OH-;②NH+4+OH-=== NH3·H2O。

(1)丙同学不能肯定哪位同学的解释合理,于是用下面的一种试剂重做了该实验,证明甲、乙的解释只有一种正确。他用的试剂是( )

A.NH4NO3B.CH3COONH4

C.(NH4)2SO4D.氨水

(2)丙同学将所选试剂滴入Mg(OH)2的悬浊液中,Mg(OH)2溶解,由此推知,甲和乙哪位同学的解释更合理__________(填“甲”或“乙”);写出NH4Cl饱和溶液使Mg(OH)2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H+4水解使NH4Cl溶液呈酸性,可使Mg(OH)2溶解,NH+4可与OH-反应促进Mg(OH)2的溶解,两种解释都有道理,而CH3COONH4溶液显中性,如果能使其溶解则说明乙的解释正确,若不能使其溶解则甲的解释正确。因此选B。(2)加入CH3COONH4溶液后,Mg(OH)2溶解,证明乙正确。w w w .x k b 1.c o m

答案:(1)B (2)乙Mg(OH)2+2NH+4===Mg2++2NH3·H2O

14.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H++A2-

试完成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0.1 mol/L的Na2A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A2-)+c(HA-)=0.1 mol/L

B.c(H+)=c(OH-)+c(HA-)

C.c(Na+)+c(H+)=c(OH-)+c(HA-)+c(A2-)

D.c(Na+)=2c(A2-)+2c(HA-)

(3)已知0.1 mol/LNaHA溶液的pH=2,则0.1 mol/L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__________0.11 mol/L(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 mol/L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H2A的电离方程式来看,第一步是完全电离的,第二步是部分电离的,故可认为A2-为弱酸根离子,能水解,因此Na2A

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

(2)在0.1 mol/LNa2A的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Na+、H+,阴离子有OH-、A2-、HA-,但不存在H2A分子。

电荷守恒:c(Na+)+c(H+)=c(OH-)+c(HA-)+2c(A2-)

物料守恒:c(Na+)=2c(A2-)+2c(HA-)=0.2 mol/L

整理得:c(OH-)=c(H+)+c(HA-)。

(3)0.1 mol/LH2A中存在:

H2A===H++HA-,HA-H++A2-

由于H2A电离出的H+能抑制HA-的电离,故溶液中的c(H+)小于0.11 mol/L。

(4)根据(3)中NaHA溶液显酸性知HA-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即可判断各离子浓度大小。

答案:(1)碱性A2-+H2O HA-+OH-

(2)B、C

(3)<H2A第一步电离出的H+抑制了HA-的电离

(4)c(Na+)>c(HA-)>c(H+)>c(A2-)>c(OH-)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检测题带答案.doc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检测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检测题 1.下列各物质常温下发生水解,对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2CO3:+2H2O H2O+CO2 +OH- B.NH4Cl:+H2O NH3 H2O+OH- C.CuSO4:Cu2++2H2O Cu(OH)2+2H+ D.NaF:F-+H2O====HF+OH- 解析:A项中Na2CO3水解时分步水解,由于水解程度小,不能产生CO2。 +H2O +OH- +H2O H2CO3+OH- B项中电荷不守恒。 C项中水解是可逆反应,一般情况下水解程度较小,不要沉淀和气体符号。D项中应写可逆符号。 答案:C 2.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Al3+、S2-、Na+、Cl- B.K+、Fe3+、S2-、OH- C.Ba2+、、Fe3+、H+ D.Na+、Al3+、、 解析:离子要大量共存不能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反应以及互促水解,A项中Al3+和S2-发生互促水解,B项中,Fe3+和OH-、Fe3+和S2-不能共存,C项中,和H+、Fe3+和不能共存。

答案:D 3.为了配制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 ①适量的HCl ②适量的NaCl ③适量的氨水④适量的NaOH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5013310383.html,] 解析:NH4Cl中水解使浓度小于Cl-,要使二者比值为1∶1,就要抑制水解。 答案:B 4.在蒸发器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 ℃)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 A.CuCl2 B.碳酸氢钾 C.硫酸镁 D.硝酸银 解析:CuCl2加热水解程度增大,最后灼烧为CuO,碳酸氢钾水解最后为KOH,Mg SO4最终仍为该物质,AgNO3水解,最后为Ag2O。 答案:C 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HS-、Cu2+、Cl- B.HS-、Na+、OH-、K+ C.K+、Al3+、Br-、[Al(OH)4]- D.H+、Cl-、Na+、 解析:A项中Cu2+与HS-发生互促水解; B项中HS-与OH-不能共存; C项中Al3+与[Al(OH)4]-不能共存。 答案:D

高三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水解 中和 盐 类的水解 1.复习重点 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一) 盐的水解实质 H 2O H +— n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B n —)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 而促进水进一步电离.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具体为: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如 NH 4CN CH 3CO 2NH 4 NH 4F 碱性 中性 酸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 相对强弱 2.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 4)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碱性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如H 3PO 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H 3PO 4 H 2PO 4— HPO 42— PO 43—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 HA H++A——Q A—+H2O HA+OH——Q 温度(T)T↑→α↑ T↑→h↑ 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 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 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 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 注:α—电离程度 h—水解程度 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 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 (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离程度CH3COOH>HAlO2所以水解程度NaAlO2>NaHCO3>CH3COON2在相同条件下,要使三种溶液pH值相同,只有浓度②>①>③ 2.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 例如 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它们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不同.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化学选修四《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原创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 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 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1或0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 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 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T”或“ J”。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 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 NaCI ② NH4CI ③Na2CO3 ④CH s COONa ⑤AICI 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②⑤。 呈碱性的有:③④。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 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 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酸性越强。— (2) 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碱性越强。_ 2. 外因 (1) 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⑵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 +),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 -),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 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1) 明矶净水:Al3 + + 3H2O AI(OH) 3 + 3H +0 (2) 制备Fe(OH)3 胶体:Fe3* + 3H2O=====Fe(OH)3(胶体)+ 3H 十。 (3) 制泡沫灭火剂:AI3+ + 3HCO3===AI(OH)3 J + 3CO2 T。 ⑷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施:NH;+ CO i「+ H2O NH3 H2O+ HCO3 网络构建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盐类水解口诀: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 (1)有弱才水解 要求盐要有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 如:NaC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OH,则Na+是强碱金属离子,不会水解.NaCl中的Cl-对应的酸是强酸HCl ,则Cl-是强酸根离子,也不会水解. 所以,NaC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 又如:CH3COONa中的CH3COO-对应的是弱酸CH3COOH,则 CH3COO-是弱酸根离子,会水解.消耗H2O电离出的H+,结合成CH3OOH分子.使得水中OH-多出. 所以,CH3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 (2)越弱越水解 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 如:Na2CO3和Na2SO3 CO3^2-对应的酸是H2CO3;SO3^2-对应的酸是H2SO3

由于H2CO3的酸性弱于H2SO3 则,CO3^2-的水解程度比SO3^2-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 所以,Na2CO3的碱性比NaSO3的碱性强. (3)双弱双水解 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弱碱并且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阳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OH-;阴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所以双水解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 如:CH3COO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弱碱NH3*H2O ;CH3COO-对应的酸是弱酸CH3COOH 则NH4+和CH3COO-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OH-形成 NH3*H2O;CH3COO-结合H+形成CH3COO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 (4)谁强显谁性 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弱酸弱碱盐,由于盐中的阴离子水解结合H+,阳离子水解结合OH- 要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NH4)CO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CO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电离度,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CO3^2-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

高中化学知识点盐类的水解及应用-

高中化学知识点:盐类的水解及应用!-掌门1对1同学们,在线一对一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干货,快来看看吧。 一、水解的原理、规律及应用 1.原理: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通式为:盐+水酸+碱   如:醋酸钠溶液中 总的化学方程式:CH3COONa+H2OCH3COOH+NaOH; 总的离子方程式:CH3COO-+H2OCH3COOH+OH-。 2.规律:(1)盐类水解反应可以看成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通式为:盐+水酸+碱。由于中和反应进行程度较大,因而水解反应进行程度较小,为可逆反应。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因而盐类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2)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3)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如:NaHSO4;而弱酸的酸式盐,既电离又水解,此时必须考虑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SO3、NaH2PO4;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Na2HPO4等。 例题: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 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3.水解平衡的移动 (1)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由于水解为吸热变化,升温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从而增大水解的程度。如: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胶体,就是利用升温增大水解程度的实例。(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水解常数Kh实现的)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10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 [引言]纯碱和小苏打分别指什么? [生]Na2CO3和NaHCO3 [师]大家能说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吗? [生]甲:蒸馒头时用乙:洗涤油污 [师]为什么可以用Na2CO3或NaHCO3来中和发好的面团里的酸呢? [生]因为它们都水解显碱性。 [师]请同学们写出它们水解的方程式。 [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写] Na2CO3+H2O NaHCO3+NaOH NaHCO3+H2O H2CO3+NaOH [过渡]用Na2CO3或NaHCO3和酸反应,实质上是水解产生的NaOH与酸反应,从而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的过程,那么哪些因素可以使水解平衡发生移动呢?我们这节课就先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设问]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谁水解程度大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演示]用pH试纸测同浓度的(1 mol·L-1)的Na2CO3和NaHCO3的pH,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结论:Na2CO3碱性比NaHCO3强。 [问]由以上实验来看,谁水解程度大? [生]Na2CO3 [问题探究]为什么同浓度的Na2CO3比NaHCO3的水解程度大呢? [学生甲]水解程度越大,说明越容易与水电离出的H+结合,而越易结合,说明水解生成的酸越难电离出H+,即酸越弱。 [学生乙]对于Na2CO3和NaHCO3,Na2CO3水解生成HCO-3,NaHCO3水解产生H2CO3,根据H2CO3的电离情况可知H2CO3酸性强于HCO-3,所以Na2CO3水解程度比NaHCO-3强。 [师]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情况也是如此,水解生成的碱越弱,该水解程度越大,水解所显酸性越强。 盐本身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能力的大小是决定其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概括为:酸碱越弱越水解。 [板书]1.内因:水解的离子结合H+或OH-的能力——酸碱越弱越水解。 [问]我们知道,Na2CO3是二元弱酸生成的盐,它的第二步水解与NaHCO3的水解有何关系? [生]Na2CO3的第二步水解就是NaHCO3的水解。 [师]大家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吗? [生]多元弱酸生成的盐,一级水解程度大于二级水解程度。 [师]那么Na2S和NaHS同浓度时,谁碱性强? [生]Na2S [师]同浓度的NaH2PO4和Na2HPO4和Na3PO4,pH由大到小顺序是什么? [生]Na3PO4、Na2HPO4、NaH2PO4 [师]请同学们做以下练习题。

盐类水解应用

盐类水解的应用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运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学会分析水解平衡移动。 2、小组合作探究,形成应用盐类水解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水溶液问题的方法。 3、体会盐类水解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自主学习】 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2、热的纯碱溶液去污能力较强:___ 3、判断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 将0.1mol/L的下列溶液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①Na2CO3 ②NaHCO3③NaOH ④NaNO3 ⑤CH3COOH ⑥NaHSO4⑦NH4Cl 4、化肥的使用 ⑴长期使用(NH4)2SO4的土壤酸化:__ ⑵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一起使用:_ 反应方程式:_ 5、明矾净水的原理:_ 【合作探究】 探究一、盐类水解的应用 1、泡沫灭火器中的浓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铝溶液混合时为什么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请运用 有关盐类水解知识进行分析。 思考1:弱酸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混合,都能水解彻底吗?

【练习】 1、下列事实不属于盐类水解应用的是() A.明矾、氯化铁晶体常用于净水B.实验室通常使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C.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D.实验室制氢气时加入CuSO4可加快反应速率2、物质制备: 某同学设计用AlCl3溶液和Na2S溶液反应制取硫化铝(Al2S3)固体,你认为他的目的能达到吗?为什么?如果请你制取硫化铝固体,你将设计什么方案? 3、溶液的配制与保存 ⑴怎样配制SnCl2、FeCl3溶液?(写出操作过程) ⑵怎样保存FeCl2溶液? 小结:配制或保存盐溶液时注意的问题? 4、盐溶液蒸干灼烧析出物质判断 ⑴FeCl3、Fe(NO3)3、AlCl3、MgCl2、CuCl2溶液蒸干得到的物质 继续灼烧得到。 FeCl3溶液蒸干并灼烧的反应方程式: ⑵CuSO4、Na2CO3等溶液蒸干析出, 继续灼烧得到。 ⑶NaHCO3、KHCO3等溶液蒸干析出。 反应方程式: ⑷Na2SO3溶液蒸干得到。 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 练习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 练习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310.5mol L NaHCO -?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233NaHCO Na H CO ++- =++ B .温度升高,()3HCO c - 增大 C .加水稀释后,() H n +与()OH n - 的乘积变大 D .离子浓度关系:()()()()()23 3 c Na c H c OH c HCO c CO + + - --+=++ 2.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 2SO 3和Na 2CO 3的两种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3 3223 3 HSO HCO 1SO CO c c c c ----<< B . ()()()()3 3223 3 HCO HSO 1CO SO c c c c ----<< C . ()()() () 3 3 223 3HCO HSO 1CO SO c c c c ----≥> D . ()()() () 3 3 223 3 HSO HCO 1SO CO c c c c ---->> 3.下列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 4Cl 与ZnCl 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②用NaHCO 3与Al 2(SO 4)3两种溶液混合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 3溶液得到Al (OH )3固体 ⑥为保存FeCl 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全部 4.测定不同温度下0.5 mol·L -1 CuSO 4溶液和0.5 mol·L -1 Na 2CO 3溶液pH,数据如下表: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之盐类的水解

高三化学 盐类的水解 一. 本周学习内容: 盐类的水解 二. 重点、难点 1. 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 学会并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3. 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 具体内容 (一)盐类的水解 实验:把少量的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的晶体分别投入三个盛有蒸馏水的试管,溶解,然后用pH 试纸加以检验。 现象: CH 3COONa pH>7 )()(- + OH c H c NaCl pH=7 )()(- + =OH c H c 思考:醋酸钠、氯化铵都是盐,是强电解质,他们溶于水完全电离成离子,电离出的离子中既没有氢离子,也没 有氢氧根离子,OH -与H +毫无疑问都来自于水的电离;也就是说,由水电离出来的H +和OH - 的物质的量浓度总是相等的,为什么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呢? 分析: 醋酸钠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发生了作用。 CH 3COONa === Na + + CH 3COO - + H 2O OH - + H + CH 3COOH CH 3COO - 能与水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难电离的醋酸分子,从而使水的电离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这时, )(3-COO CH c 下降,)(-OH c 升高、)(+H c 下降, 使得)()(-+

人教版高二化学_盐类的水解经典练习及解答

盐类的水解经典例题及练习 【典型例题】 [例1] 常温下,一定浓度的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OH-)=10-4mol/L,则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A. Al2(SO4)3 B. CH3COONa C. NaOH D. KHSO4 答案:B [例2] 在相同温度下,在pH都是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c(OH-)分别为amol/L与bmol/L,则a与b的关系为() A. a>b B. a=10-4b C. b=10-4a D. a=b 答案:B [例3] 已知常温下稀溶液中FeCl3水解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3H+,能使c(Fe3+)增大(溶液体积忽略不计)的是() A. 加入少量的H2SO4溶液 B. 加入少量NaCl溶液 C. 加热 D. 加入少量NaOH溶液 答案:A [例4] 欲使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更接近于1:1 ,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入NaOH固体 B. 加入适量CH3COOH C. 加入KOH固体 D. 加水稀释 答案:BC [例5]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A. 氯化铝 B. 碳酸氢钠 C. 硫酸镁 D. 高锰酸钾 答案:C 解析:考察盐的水解和溶液蒸干过程中的变化。 [例6] 常温时,以下4种溶液pH最小的是() A. 0.01mol/L醋酸溶液 B. 0.02mol/L醋酸与0.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 0.02mol/L醋酸与0.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D. 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答案:A [例7] 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小,其方法是() 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 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 通入氯化氢气体 D. 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答案:D [例8] 25℃时,将稀氨水逐滴滴加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NH4+)=c(SO42-) B. c(NH4+)>c(SO42-) C. c(NH4+)<c(SO42-) D. c(NH4+)+c(SO42-)=c(H+)=c(NH4+) 答案:B 【模拟试题】 1. 下列物质的溶液呈碱性的是() A. Na2CO3 B. Na2SO4 C. NH4NO3 D. CH3COOH 2. 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的1mol/L的溶液,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三种溶液的pH>7,最后一种溶液的pH<7,则AOH和BOH的碱性比较?HC和HD的酸性比较? 3. 常温下,将甲酸与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7,则此溶液中() A. c(HCOO-)>c(Na+) B. c(HCOO-)<c(Na+) C. c(HCOO-)= c(Na+) D. 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 4. 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 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B. 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 C. 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D. 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5. 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是____。 6. NH4Cl溶于重水后,产生的一水合氨和水合氢离子均正确的是() A. NH2D·H2O、D3O+ B. NH3·D2O、HD2O+ C. NH3·HDO、D3O+ D. NH2D·HDO、H2DO+ 7. 在25℃时将pH=11 的NaOH 溶液与pH=3 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

人教高中化学 选修四 3.3.1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盐类的水解 (一)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2.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 4 )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酸性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碱性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 3、NaHS、Na 2 HPO 4 、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 3、NaH 2 PO 4 、NaHSO 4 (二)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温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三)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 3②CH 3 COONa ③NaAlO 2 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 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1)一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相对大小 ①当盐中阴、阳离子等价时 [不水解离子] >[水解的离子] >[水解后呈某性的离子(如H+或OH—)] >[显性对应离子如OH—或H+] 实例:a:CH 3COONa. B:NH 4 Cl ②当盐中阴、阳离子不等价时。 要考虑是否水解,水解分几步,实例Na 2CO 3 : 考点3.溶液中各种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代数和为零。 (2)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即某种原子在变化过程(水解、电离)中数目不变。 (3)质子守恒:即在纯水中加入电解质,最后溶液中[H+]与其它微粒浓度之间的关

高二化学《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学案

高二化学《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学案 一、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问题思考]已知HClO、CH3COOH、HNO2都是弱酸,其电离平衡常数Ka分别为 3、010- 8、1、810- 5、4、610-4。试推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A、 NaClO B、 CH3COONa C、 NaNO2溶液pH的大小顺序为。 1、盐本身性质: 2、外界条件(盐类水解也是一种化学平衡,遵循勒夏特列原理)[问题思考]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完成下表Fe3++3H2O Fe(OH)3+3H+移动方向水解程度c(H+)pH升高温度通HCl加H2O加NaOH(s)加NaHCO3(s)CH3COO-+H2O CH3COOH+OH-移动方向水解程度c(OH-)pH升高温度加冰醋酸加H2O[加醋酸钠(s)加NaOH (s)通HCl⑴温度: 。⑵浓度: 。⑶溶液酸碱性: 。 二、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判断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

2、某些物质水溶液的配制⑴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常将氯化铁先溶于,然后加水稀释。⑵配制硫酸铜溶液时,常将硫酸铜先溶于,然后加水稀释。⑶配制硫化钠溶液时,常滴入几滴。 3、铝盐(明矾)、铁盐净水的原理铝盐: 。铁盐: 。 4、化肥的使用⑴长期使用(NH4)2SO4的土壤酸化: ⑵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一起使用: 5、泡沫灭火器的原理⑴Al3+与水解强烈相互促进,趋于完全。Al3+与HCO3-反应: Al3+与AlO2-反应: Al3+与S2-反应: ⑵Fe3+与水解强烈相互促进,趋于完全。Fe3+与HCO3-反应: 6、热的纯碱溶液去污能力较强: 7、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 8、除杂:⑴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 。反应方程式: ⑵除去KNO3溶液中Fe3+: 。 9、氯化铵溶液中加镁条产生气体原因:

高三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水解中和盐类的水解 1.复习重点 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一)盐的水解实质 H2O H+— n 当盐AB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B n—)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而促进水进一步电离.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 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具体为: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如 NH4CN CH3CO2NH4 NH4F 碱性中性酸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相对强弱 2.酸式盐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4)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酸性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碱性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如H3PO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变化可相互转化: pH值增大 H3PO4 H2PO4— HPO42— PO43— pH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 HA H++A——Q A—+H2O HA+OH——Q 温度(T)T↑→α↑ T↑→h↑ 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 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 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 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 注:α—电离程度 h—水解程度 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 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 (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离程度CH3COOH>HAlO2所以水解程度NaAlO2>NaHCO3>CH3COON2在相同条件下,要使三种溶液pH值相同,只有浓度②>①>③ 2.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 例如 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它们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不同.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专题复习

盐类的水解 1.实验表明:NaCl溶液显中性,CH3COONa溶液显碱性,说明CH3COONa溶液显碱性是由于____________造成的(填离子),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1)写出CH3COONa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H2O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H3COONa的电离出的离子对H2O的电离平衡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H3COONa和H2O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类的水解反应: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弱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盐类的水解过程如下: (1)常见的弱碱阳离子:除K+、Ca2+、Na+、Ba2+以外的绝大多数阳离子。 (2)常见的弱酸阴离子:HCO3-、CO32-、CH3COO-、HS-、S2-、HSO3-、SO32-、F-、ClO-、CN-、SCN-、SiO32-、PO43-、H2PO4-、HPO42-等。 3.盐类水解的实质: (1)盐类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填“促进”或“抑制”),致使c(H+)≠c(OH-),溶液呈碱性或酸性; (2)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3)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吸热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4)盐类的水解一般很微弱,水解程度一般不到1%; 4.水解平衡常数K h与K a(或K b)、K w的关系: (1)水解平衡常数(K h)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K h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2)K h与K a、K w的定量关系,以CH3COONa为例:K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理,A—+H2O HA+OH—,A—的水解常数K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n++nH2O B(OH)n+nH+,B n+的水解常数K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 (2)外因: a.加水稀释,盐类的水解程度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b.升高温度,盐类的水解程度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c.外加酸或碱,盐类的水解程度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6.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形式:在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时一般要用“”号连接,如FeCl3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3H+。 (2)书写规律: ①由于盐类水解程度一般很小(不到1%),水解产物很少,因此产物不标“↑”或“↓”,如NH4Cl 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如Na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 7.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1)NaHCO3溶液呈碱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HCO-3H++CO2-3(次要),HCO-3+H2O H2CO3+OH-(主要) (2)NaHSO3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HSO-3H++SO2-3(主要),HSO-3+H2O H2SO3+OH-(次要)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 【基础知识精讲】 要点1:盐类水解的实质是:在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 要点2:盐类水解的规律为“遇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如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弱碱强酸盐水解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要点3: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一般水解进行到一定程度达到平衡状态,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有浓度、温度等.浓度越小,则水解程度越大;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要点4: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除了遵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外,还应注意:①反应物中写出参加水解的离子和水,②单水解用“”号,完全双水解才用“=”,③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应分步写,④单水解产物不应打“ ”或“ ” 要点5:知识网络 要点6:方法引导 1.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可归纳出盐类水解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 (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或解释某些盐溶液呈酸碱性. (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或离子数多少. (3)判断盐溶液中离子种类的多少. (4)配制或贮存易水解的盐溶液. (5)制备胶体或解释某些盐有净水作用. (6)某些盐不能用蒸发方法结晶或不能用复分解反应制得. (7)判断酸碱中和至PH=7时酸碱的用量. (8)某些化肥不能混合施用. (9)某些活泼金属与盐溶液作用产生氢气(如Mg与NH4Cl、FeCl3溶液的反应). (10)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11)某些显酸性的盐溶液和某些显碱性的盐溶液的反应. 2.守恒原理的运用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精选教育文档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专项练习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下列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0.1 mol/L NaHSO4溶液中: c(Na+)+c(H+)=c(SO2-4)+c(OH-) B.中和pH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pH=3的盐酸和pH=3的FeCl3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不相等 D.0.1 mol/L NaHCO3溶液中: c(Na+)>c(HCO-3)>c(CO2-3)>c(H2CO3) 2. 25℃时,1 mol/L的NH4Cl、CH3COONH4、NH4HSO4三种溶液中,测得c(NH+4)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c? ?????? B.a>b>c C.a>c>b? ?????? D.c>a>b 3.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4.下列离子方程式属于盐的水解,且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HCO-3+H2O CO2-3+H3O+ B.NaHS溶液:HS-+H2O H2S+OH- C.Na2CO3溶液:CO2-3+2H2O H2CO3+2OH- D.NH4Cl溶于D2O中:NH+4+D2O NH3?D2O+H+ 5.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氯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为了除去杂质需要调节溶液的pH到4,应加入的试剂是( ) A.氢氧化钠? ?????? B.氨水 C.氧化锌? ??????? D.氯化锌 6.常温时,将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混合前:pH(CH3COOH)+pH(NaOH)=14 B.混合后:c(Na+)=c(CH3COO-)+c(OH-) C.混合前:c(CH3COOH)>c(NaOH) D.混合后:c(Na+)>c(CH3COO-)>c(OH-)>c(H+) 7.(2009?安徽理综,13)向体积为Va的0.05 mol/L CH3COOH 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0.05 mol/L 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Va>Vb时:c(CH3COOH)+c(CH3COO-)>c(K+)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整理 (一)盐类水解口诀: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 (1)有弱才水解 要求盐要有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 如:Na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H,则Na+是强碱金属离子,不会水解Nal中的l-对应的酸是强酸Hl ,则l-是强酸根离子,也不会水解所以,Na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 又如:H3Na中的H3-对应的是弱酸H3H,则H3-是弱酸根离子,会水解消耗H2电离出的H+,结合成H3H分子使得水中H-多出 所以,H3Na的水溶液显碱性 (2)越弱越水解 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如:Na23和Na2S3 3 -对应的酸是H23;S3 -对应的酸是H2S3 由于H23的酸性弱于H2S3 则,3 -的水解程度比S3 -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 所以,Na23的碱性比NaS3的碱性强

(3)双弱双水解 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弱碱并且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阳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阴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所以双水解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 如:H3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弱碱NH3*H2 ;H3-对应的酸是弱酸H3H 则NH4+和H3-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H-形成NH3*H2;H3-结合H+形成H3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 (4)谁强显谁性 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弱酸弱碱盐,由于盐中的阴离子水解结合H+,阳离子水解结合H- 要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NH4)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电离度,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3 -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更多,有H-多出 所以,(NH4)23 溶液显碱性 又如:H3NH4,由于NH3的碱性和H3H的酸性相当,则NH4+的水解度和H3-的程度差不多,使得水溶液中的H+和H-也差不多 所以H3NH4溶液显中性 再如:(NH4)2S3,由于NH3的碱性比H2S3的酸性弱,则NH4+的水解度比S3 -的水解度大,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更多,有H+多出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的水解教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第三单元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都是平衡原理的具体应用。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具体应用和再认识。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沉淀溶解平衡紧密相连的。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沉淀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本单元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后,教材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去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教材以常见典型的氯化铵、醋酸钠和氯化钠三种盐在水溶液电离出的某些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H+或OH-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分析了这一过程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从而在更深刻从微观粒子变化的水平揭示了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第二部分实际上是讨论平衡移动原理在盐类水解平衡上的应用,及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重要意义,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盐类水解的定义,发生的条件和本质以及水解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