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分型
锁骨骨折评级

锁骨骨折评级标准如下:
•如果骨折没有严重的后遗症,这种情况通常会归类为十级伤残。
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在评估锁骨骨折的残疾等级时,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果有锁骨骨折后三个月不能愈合的情况,一般可以评定为九级伤残。
•如果锁骨骨折通过常规治疗后,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或其他后遗症,可归类为八级残疾。
锁骨骨折后,通常需要及时到医院通过锁骨骨折手术进行治疗。
术后还应注意多食用清淡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面条、馒头等,防止便秘。
具体详情请咨询专业医师。
锁骨骨折的分型和类型

锁骨骨折的分型和类型
锁骨骨折一般分为三型:
1. 完整性骨折:骨折断裂完全,骨折口分离超过骨的直径。
这是锁骨骨折的主要类型。
2. 不完整性骨折:骨折断裂不全,骨折口分离不超过骨的直径。
3. 挫伤性骨折:骨折断裂段未分离,但骨质破坏程度较重。
根据断裂程度的不同,完整性锁骨骨折又分为三级:
1级:骨折断裂段分离小于骨的1/3。
2级:骨折断裂段分离大于或等于骨的1/3,但小于2/3。
3级:骨折断裂段分离大于或等于骨的2/3。
根据断裂方位的不同,锁骨骨折还可以分为:
头端型:骨折发生在锁骨的头端部位。
体型:骨折发生在锁骨中间部位。
尾端型:骨折发生在锁骨的尾端部位。
锁骨骨折的分型和类型主要有上述几种,正确判断分型和类型对骨折的判断和治疗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锁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锁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于锁骨外侧端1/3的骨折,常见于年轻人,受伤机制为摔倒肩部着地。
锁骨远端通过肩锁关节囊、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与肩胛骨相连,肩锁韧带主要限制其前后移位、喙锁韧带主要限制其向上移位。
锁骨上表面外侧有斜方肌附着、内侧有胸锁乳突肌附着,骨折时,近端骨块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常向上移位,而远端骨块由于上肢重力作用常向下移位。
成人锁骨远端骨折,临床常用的分型是Neer分型。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锁骨远端骨骺损伤,Dameron和Rockwood基于骨膜管的撕裂程度及干骺端移位情况将其分成6型。
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取决于骨折的稳定性和移位程度。
Robinson等报告无移位或微小移位锁骨远端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多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移位、不稳定的锁骨远端骨折骨不连发生率较高,近端骨块由于喙锁韧带断裂及斜方肌的牵拉向上后方移位,远端骨块由于上肢体重等影响向内下方移位,因此易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及骨不连。
为了预防此类骨折发生骨不连、疼痛及取得良好的疗效,多建议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有经皮克氏针固定、张力带固定、重建喙锁韧带、皮质骨螺钉固定、钢板固定+重建喙锁韧带及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等,尚无金标准。
锁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占所有类型锁骨骨折的10-30%。
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存在着挑战,稳定型的骨折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愈合;不稳定型的骨折通常会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不连),因此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是有必要的。
一解剖和生物力学锁骨就像一个支撑物,联系上肢和躯干。
肩胸关节的运动依靠锁骨和肩胛骨的稳定连接。
其稳定结构包括:肩锁关节囊、肩锁韧带(AC ligament)、喙锁韧带(CC ligament)。
肩锁韧带联系肩峰内侧端和锁骨远端,并通过肩锁关节囊得到增强,肩锁韧带提供了肩锁关节在水平方向的重要稳定作用。
肩锁关节囊韧带复合体附着在锁骨远端、距离肩锁关节约6mm的位置。
喙锁韧带(CC ligament)起源于喙突基底部,附着于锁骨下表面,喙锁韧带包括斜方韧带(trapezoid ligament)和锥形韧带(conoid ligament)。
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1锁骨骨折占所有骨折中的5-10%,约占肩胛带骨折的50%。
2以往锁骨骨折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来解除疼痛和恢复功能。
3经典处理方法包括肩关节吊带和8字绷带。
尽管大多数骨折愈合了,但这些愈合常伴有明显畸形。
4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特殊类型的损伤常伴有较高愈合障碍问题和功能恢复问题。
5最近的文献显示,对于锁骨骨折非手术治疗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骨折,最佳治疗方式则并非如此。
损伤机制1锁骨骨折为中高暴力损伤。
2这些损伤可由对肩部直接撞击所造成,如从摩托车中甩出以及在运动中肩部的直接撞地,或者是对肩部或胸壁的侧方撞击所导致,如车祸,一车撞击另一车的中部(呈T字形)时。
3这些损伤中的伴随损伤很常见,包括胸部损伤、肋骨骨折、同侧肩胛骨骨骨折,或者其他上肢骨折以及头颈部损伤。
解剖与功能1锁骨周围组织结构见图5-12锁骨从上面看呈“S”型,从前方看为平直结构。
3锁骨内测与胸骨形成胸锁关节,并有强健的韧带和关节囊为其提供稳定性。
4外侧,锁骨远端和肩峰形成肩锁关节。
5肩锁关节主要的稳定装置为居于关节和喙锁韧带上方的肩锁韧带。
喙锁韧带包括外侧的斜方韧带以及内侧的锥状韧带,连接喙突及锁骨下表面,为锁骨提供主要的垂直稳定性。
6锁骨具有较大的活动性,其活动主要通过胸锁关节,包括旋转、外展和屈曲,伴随肩胛骨在胸壁上的活动。
7锁骨上用以完成其复杂运动的肌肉包括:内侧的胸锁乳突肌及胸肌,外侧的斜方肌及三头肌。
8在锁骨骨折和骨折的治疗中,锁骨临近的其他重要结构常有损害的危险。
9锁骨下动脉及静脉从锁骨的后下方经过锁骨的中部。
臂丛亦在锁骨后方通过,并包绕锁骨下血管。
居于锁骨下方的锁骨肌为这些血管神经结构提供一定的保护。
10大血管走行于锁骨近段和胸锁关节的后方。
第一肋,在胸膜,肺尖居于锁骨近段的下方。
这些结构都可能会在高能量损伤中被波及。
11锁骨和肩胛骨作为作为支架将肩关节和上肢从胸壁上吊起。
12Goss将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SSSC)描述为在两个骨性支架末端的骨和软组织(包括关节盂、喙突、喙锁韧带、远端锁骨、肩锁关节和肩峰)构成的机械环。
早读从解剖、分型、诊断到并发症处理,一文读懂锁骨骨折!

早读从解剖、分型、诊断到并发症处理,一文读懂锁骨骨折!锁骨骨折很常见,很久以来人们都认为,锁骨自身的强大的修复能力可使骨折很快地愈合,对于锁骨骨折不愈合的关注是近期出现的,成人锁骨中段的移位骨折产生的骨折不愈合会导致进行性肩部畸形、疼痛、功能障碍和神经血管问题。
成人锁骨外侧端移位骨折愈合是很困难的,首先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成人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治疗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骨折也可能会发生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
(一)锁骨的解剖胚胎期锁骨是第一块骨化的骨头,大约在孕5周骨化,也是唯一一块从间充质原基(膜内化骨)骨化的长骨。
也有一部分关于锁骨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报道说骨化是由两个独立分开的骨化中心进行的。
锁骨全长大约80%是由内侧(胸骨)端骨骺生长形成的。
锁骨胸骨端干骺部的骨化出现在青春期中期,在常规摄片中很难被发现。
锁骨肩峰端干骺部通常不骨化。
胸骨端骨骺和肩峰端骨骺可能一直保持到30岁也不封闭,特别是胸骨端干骺部,女性要到大约25岁时才封闭,男性要到大约26岁时才封闭。
所以,青少年患者和年轻患者的肩锁关节脱位或胸锁关节脱位很可能是骨骺分离损伤。
锁骨内侧弧度与外侧弧度的交界点位于锁骨距胸骨端大约2/3的地方,这一点位于喙锁韧带锁骨止点的内侧缘,也是锁骨主要营养血管的入口处。
锁骨是由非常致密的骨小梁构成的。
在横断面上,锁骨外侧处的截面是扁平的,中部的截面是管状的,内侧截面是呈扩张的棱柱状的。
锁骨与躯干间的连接是由坚强的肋锁韧带和胸锁韧带来稳定的。
锁骨下肌也可对锁骨提供部分的稳定。
肩胛骨附近的锁骨外侧端的稳定性由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承担。
斜方肌止点的上部和三角肌起点的前部分别通过与锁骨后方和前方的连接进一步稳定锁骨外侧端。
只要在创伤性损伤中上述的韧带和肌肉关系不被破坏,在这些部位的锁骨骨折还是倾向于相对稳定的。
在骨折移位和骨折不愈合的患者中,最常见的畸形包括肩胛带短缩、肩下垂、肩内收和肩内旋。
造成畸形的作用力包括通过喙锁韧带作用于锁骨远端骨折块的肩关节自身的重力和附着在锁骨上的肌肉和韧带的作用力。
外科学 锁骨骨折

外科学锁骨骨折锁骨干较细,有弯曲呈"S"形。
内侧半弯凸向前,外侧半弯凸向后。
内端与胸骨相联构成关节,外侧与肩峰相联构成肩锁关节,横架于胸骨和肩峰之间,是肩胛带与躯干联系支架。
一、骨折原因及类型:锁骨位置表浅,易发生骨折。
间接暴力造成骨折多见。
跌倒时手或肘着地,外力自前臂或肘部沿上肢向近心端冲击;肩部着地更多见,撞击锁骨外端造成骨折。
多发生儿童及青壮年。
间接暴力造成骨折多为斜形或横行,其部位多见于中段;直接暴力造成骨折因着力点不同而异,多为粉碎或横型。
幼儿多为青枝骨折。
二、移位机理:骨折好发于锁骨中段。
因肌肉牵拉和肢体重力骨折断端重叠移位。
近段受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远段因上肢重量及胸大肌牵拉向下,向前及向内移位。
三、临床症状及诊断:锁骨位置表浅,骨折后肿胀,压痛或有畸形,可能摸到骨折断端。
伤肩下沉并向前内倾斜,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健手托扶患侧肘部,以减轻上肢重量牵拉引起疼痛。
幼儿多为青枝骨折,皮下脂肪丰满,畸形不明显,因不能自述疼痛位置,只有啼哭表现,但病儿头多向患侧偏斜,颌部转向健侧,此为临床诊断特点之一。
四、治疗(一)幼儿青枝骨折用三角巾悬吊即可。
有移位骨折用"8"字绷带固定1~2周。
(二)少年或成年人有移位骨折,手法复位"8"字石膏固定。
手法复位可在局麻下进行。
病人坐在木凳上,双手插腰,肩部外旋后伸挺胸,医生部于背后,一脚踏在凳上,顶在病人肩胛间区,双手握住两肩向后、向外、向上牵拉纠正移位。
复位后纱布棉垫保护腋窝,用绷带缠绕两肩在背后交叉呈"8"字形,然后用石膏绷带同样固定,使两肩固定在高度后伸、外旋和轻度外展位置。
固定后即可练习握拳,伸屈肘关节及双手插腰后伸,卧木板床休息,肩胛区可稍垫高,保持肩部后伸。
3~4周拆除。
锁骨骨折复位并不难,但不易保持位置,愈合后上肢功能无影响,所以临床不强求解剖复位。
(三)锁骨骨折合并神经、血管压迫症状,畸形愈合影响功能,不愈合或少数要求解剖复位者,可切开复位内固定。
锁骨骨折评级

锁骨骨折评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锁骨骨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骨折。
锁骨是人体骨骼中的一部分,是连接胸骨与肩胛骨的一条弧形骨。
由于锁骨处在身体较为外侧,易受外力打击导致骨折。
锁骨骨折可以分为不同的评级,不同评级的骨折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
锁骨骨折的评级分为三种: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锁骨骨折通常是指骨折线不完全,骨碎块没有明显移位,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但并不影响肩膀的活动。
中度锁骨骨折则是指骨折线完全,但骨碎块有轻微移位,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和肿胀,并且肩膀活动受限。
重度锁骨骨折是指骨折线完全且骨碎块明显移位,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并且康复时间较长。
在处理轻度锁骨骨折时,通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实现愈合。
首先需要进行X光检查确认骨折情况,然后进行固定处理,一般可以采用拍片固定或者石膏固定的方法。
同时患者需要在床上休息,避免使用受伤的手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移位。
通常情况下,轻度锁骨骨折需要3-4周的时间才能完全愈合,而且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恢复肩部的功能。
重度锁骨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常是通过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来重建骨骼结构。
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内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以确保骨折得到良好愈合,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重度锁骨骨折的康复时间一般在3个月以上,患者需要耐心等待骨折的完全愈合。
锁骨骨折的评级是根据骨折的程度和移位情况来确定的。
不同评级的锁骨骨折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轻度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中度骨折可能需要手术固定,而重度骨折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无论是哪种骨折,患者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且配合康复训练来加快康复进程。
希望广大读者在面对锁骨骨折时能够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日恢复健康。
第二篇示例:锁骨骨折是指锁骨骨干或近端或远端的骨折。
由于锁骨是连接肩胛骨和胸骨的重要骨头,它承受着上肢活动过程中的大部分力量,因此锁骨骨折比较常见,特别是在年轻人和运动员中。
你知道的,锁骨骨折中段、内段、外段治疗方式是有差异的!

你知道的,锁骨骨折中段、内段、外段治疗方式是有差异的!锁骨俗称「美人骨」,滑雪运动热起来之后锁骨骨折也多了起来,针对锁骨不同部位的骨折,手术治疗方案也有差别,你一般用哪种方法治疗锁骨骨折呢?欢迎下方留言~锁骨骨折的分型Allman 把锁骨骨折分成 3 个部分。
Ⅰ 组表示锁骨中 1/3 骨折;Ⅱ组表示锁骨外侧 1/3 骨折;Ⅲ 组表示锁骨内侧 1/3 骨折。
每一组又分 3 个亚组:a 代表骨折无移位,b 代表骨折有移位,c 代表粉碎骨折。
锁骨分段(作者提供)OTA 分类法将锁骨骨折分为内侧端骨折、骨干骨折和外侧端骨折。
锁骨中段骨折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钢板固定和髓内钉固定。
钢板仍是治疗锁骨骨折的「金标准」, 因为其能进行骨折端加压, 还能控制旋转, 利于患者早日进行功能锻炼。
中段骨折钢板固定,作者提供然而,钢板放置于锁骨上方时,在钻孔和拧入螺钉的过程中有损伤锁骨下血管的风险。
钢板放置于锁骨前方时,在钻孔和拧入螺钉的过程中有损伤臂丛神经的风险。
锁骨中段下后方即为臂丛、血管束,《奈特人体解剖图谱》螺钉向后向上,可以有效防止这样的手术并发症。
固定螺钉向后向上植入;图源:《坎贝尔骨科学》因锁骨呈「S 」形,钢板的置入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塑形,重建钢板更容易塑形,但是其机械强度相对要弱。
钢板依照锁骨解剖形态塑形;图源:《坎贝尔骨科手术学》以往有学者采用坚强的钢针或粗的克氏针固定锁骨骨折,但临床应用后存在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结构、固定不牢靠、刺激邻近组织疼痛等问题逐渐被弃用。
锁骨偏外侧段骨折髓内针固定,作者提供近年来,钛弹性髓内钉为经皮髓内固定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其有着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更少、价格低及愈合时间短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符合现代外科微创理念,尤其对于骨折类型简单、家庭经济条件差、年轻患者和爱美患者最为适用。
锁骨骨折髓内钉固定;《坎贝尔骨科手术学》但是由于锁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髓腔,故其抗旋转力较弱,对于粉碎性骨折可能会并发短缩的风险,同时对于术者的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