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读后感
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学的20节课读后感

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学的20节课读后感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学的20节课读后感1当我们聚焦于积极面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进步和希望。
——前言朱永新教授作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向教育界提出:老师和学生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在想,既然“幸福”二字在前,一定是在教育和受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
陶新华作为朱教授的学生,尊其师而信其道,承其志而传其言。
从心理学角度注意到师生都需要积极的引导和关怀,提出利用大脑的工作原理去了解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读过之后让人受益匪浅。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适度的体育锻炼,良好的锻炼习惯,是大脑的发育基础,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人,大脑会发育得更好。
虽然课堂上不能大幅度活动,但是有节奏的拍掌可以迅速调整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注入活力和热情。
因此,无论是四年级还是二年级,看到学生精神状态不佳时,我都会利用打节拍来唤醒他们体内的学习因子。
这种锻炼不仅能让大脑发育良好,还具有宣泄消极情绪,提高精力和体力的作用,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以提升。
当然,想要学生学习进步,只靠锻炼体育是不够的,尤其是对那些课下积极、课堂调皮捣蛋的学生。
一旦短暂的高涨的情绪回归平静,他们又会陷入学不会的迷茫状态,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加强心理方面的疏导工作了。
积极心理学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二者此消彼长。
作为老师,如果任由其消极力量蔓延不去遏止,学生就会肆无忌惮的挑战老师,如此一来,师生关系就越来越紧张。
因而,积极心理学引导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表现差强人意的学生身上的优势特征。
比如:四四班武天佑每次上课都爱乱说话,突然有一次上课很长时间他都没有见动静,我发现后就立刻表扬了他,这之后他就知道了这样做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模式,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做了,四四班的课堂由此顺畅了许多。
有时候活泼好动的学生只不过是想要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但又不知道怎么做而已。
婚姻心理学读后感

婚姻心理学读后感
在阅读《婚姻心理学》这本书之后,我对于婚姻及其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不仅为我揭示了婚姻关系中的一些现象,还为我提供了如何处理婚姻问题的一些启示。
首先,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婚姻关系中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在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的性格、价值观、生活习惯、期望和沟通方式都可能产生冲突。
这些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婚姻关系的破裂。
然而,《婚姻心理学》也指出,通过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以及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夫妻能够共同成长,并建立一段健康的婚姻关系。
其次,《婚姻心理学》也强调了情绪在婚姻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绪可以影响夫妻双方的情绪和行为,而情绪的处理方式也会影响夫妻的关系。
通过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以及有效地处理他人的情绪,夫妻可以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此外,《婚姻心理学》还提到了婚姻生活中的性关系。
性关系是夫妻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性关系的质量和满足程度也会影响夫妻的幸福感。
这本书强调了夫妻之间的性健康和性满足的重要性,同时也提供了如何改善和维持性关系的一些建议。
最后,《婚姻心理学》也强调了婚姻关系中的自我成长。
夫妻双方都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和成长,以更好地适应婚姻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
通过学习和实践,夫妻可以改善他们的婚姻关系,并共同成长为更完整、更成熟的个体。
总之,《婚姻心理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它不仅为我提供了关于婚姻及其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知识,还为我展示了如何处理婚姻问题的一些方法。
我相信这本书对所有在婚姻生活中的人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幸福与幸福感的读后感

幸福与幸福感的读后感
在阅读《幸福与幸福感:积极心理学之维》这本书之后,我对幸福与幸福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朱翠英和凌宇通过引用大量实证研究,并融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我们揭示了幸福与幸福感的奥秘。
首先,这本书让我明白,幸福感并不仅仅是主观的感受,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和研究的。
作者们引用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幸福感不仅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关,还与个体的身体健康、社会关系、职业成功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提高幸福感不仅是一种主观的追求,更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
其次,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幸福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进行提升的。
作者们详细介绍了许多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如认知重塑、积极情绪体验、社会关系优化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个体提高幸福感。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和积极行动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最后,这本书使我认识到幸福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与个体的整体生活状态密切相关。
作者们强调了幸福感的多元性,即不同的个体对幸福的定义和追求是不同的。
这使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幸福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将我们的标准和期待强加于人。
总的来说,《幸福与幸福感:积极心理学之维》是一本深入浅出地探讨幸福与幸福感的书籍,它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启发了我去
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每一个追求幸福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必不可少的读物。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心理学书籍读后感1情绪转移先简单来介绍一下情绪平衡的作用,然后我会列出本书的目录,它简明概括了每章节的内容。
借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的格式:“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学或不学,选择权在你,不着不急。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你不用谢我,谢谢你自己吧,因为是你自己想改变;如果你有经验想跟大家分享,那就说出来吧,用你的方式去向更多的人推荐(是PUSH,不是PULL,就是仅仅宣传,但不要强迫别人来学);如果,你感觉没什么用,那就当个“打酱油的”吧!不同心情“病由心生,境随心转”,每种情绪会对心情造成不同的影响,还会对对应的心、肝、脾、肺等器官造成直接的影响。
而情绪平衡,就是通过一种情绪平衡技巧(腹式深呼吸疗法+中医经络穴道敲击或按压+自我肯定陈述等)来释放各种不好的情绪,诸如仇恨、憎恶、痛苦、罪恶感与羞耻感等具有毁灭性的情绪;还有恐惧、愤怒、创伤、担忧、哀伤、压力、过度兴奋等程度较轻的情绪,从而预防由这些情绪造成的不适,或治疗由这些情绪造成的生理上的疾病。
保持身、心、灵的健康,追求内心的爱、喜悦、和平。
这种情绪平衡技巧可以靠自己来进行,不需要别人的协助。
你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运用它。
使用它,你将发现自己在哪里受了伤以及该如何治疗自己。
你不需要心理分析,你的潜意识心知道如何治愈你的创伤(不用担心秘密会泄露)。
本书无意取代专业治疗,只是教你一种方法,学习化解痛苦。
宝贵书的主要意图在于教人们学会情绪平衡的方法。
这样一本书,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自己来说是相当有用的。
情绪的诱因是内心世界的反映:不愉快的反映是来自潜意识的线索和信号,提醒我们尚有未解决的情绪问题。
如果,我们忽略它,或许会失去解决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宝贵机会,对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我们身边人的生活都有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排拒和自我接纳来管理内心的乱流…平衡情绪的重点就是要认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来自于内在,这是通往内心和谐的第一个线索。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5篇)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5篇)前,我们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之付出努力。
读完《读懂心灵》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力感。
但是,书中的故事和道理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需要努力去靠近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等待命运的安排。
我决定要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不后悔昨天,不担心明天,相信只要一步步地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3学会研究》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研究心理学的书籍。
作者通过介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式,并且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让读者能够更加高效地研究。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意识到了自己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比如经常拖延、研究效率低下等。
但是,书中的方法和建议也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我开始尝试采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主动回忆等,发现自己的研究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这本书对我的研究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我更加有信心地面对研究中的各种挑战。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4情商》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情商的书籍。
书中介绍了情商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且提供了一些提高情商的方法和技巧。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意识到了情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感的重要性。
同时,书中的方法和技巧也让我开始尝试去提高自己的情商,比如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这些方法的实践不仅让我更加自信和成熟,也让我更加能够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这本书对于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我更加重视自己的情商,也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5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是一本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书籍。
书中涵盖了很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心理学这个领域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同时,书中的一些实用技巧也让我开始尝试去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比如积极心理学、认知重构等。
这些技巧的实践不仅让我更加积极向上,也让我更加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积极心理学》读后感

《积极心理学》读后感《积极心理学》读后感1这个月读了《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一翻开书,我就被序言中的一段话吸引: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力量(好奇、幽默、善良等)和消极力量(愤怒、怨恨、自卑等)。
这两股力量就像太极中的阴阳两极,此消披长。
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学一点积极心里学的知识,努力给自己注入积极的正能量,做一个幸福完整的人。
通常,幸福的人大多热于奉献,奉献的时候可以拥有更多的幸福,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如果教师能够成为播种幸福的人,则不仅自身可以拥有幸福,在生活当中充满活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更有幸福感和创新活力。
那读了这本书之后,播种幸福是教师存在的价值,让我感触特别大。
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幸福不单单只有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品德、理想、激情和乐观的心态。
所有能让孩子感觉幸福的体验,都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所以很惭愧的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而吝啬于自己的微笑。
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时光,我希望能成为一个传播幸福的人,让我的学生因为老师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教师的人生是有榜样效应的,某种意义来说教师的生活对全社会的人来说是一面镜子,当教师生活幸福、工作顺利的时候说明我们的社会发展文明和谐。
后来看了这本书,书中说:"对于所有的教师来说,想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是需要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规划自己的人生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自己:1、积极、有规律地锻炼身体(如果老师能有规律地进行锻炼,就会使自己精力充沛,心情开朗,同时抗压能力也会提升)2、保持规律而充足的睡眠。
3、保持稳定的友谊。
4、经常与好友聚会。
5、为自己认定的有价值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教育培养人是促进一个人更好地更快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和社会规范,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逐步走向通情达理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比价复杂的心理成熟过程。
一个人较成熟,让他人觉得是通情达理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懂事"。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6篇)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6篇)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心理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心理学。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
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许多人来说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但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
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我们都需要心理学知识的帮助。
所以,认真学习心理学非常重要。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
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
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
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
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
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大学里除了课堂上老师教授知识以外,还会有很多专家、名家的各种讲座、报告,还有学生社团等各种的实践活动等等。
这些资源要充分的利用,选择适合自己的积极参与,从中培养和锻炼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
了解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必要的知识,加强体育锻炼。
学会了解自我和接纳自我,进而认知别人、尊重别人,与人互助合作,从而给自己创建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围。
2024年爱情心理学读后感

2024年爱情心理学读后感《2024年爱情心理学》是一本以心理学角度探讨爱情的书籍。
作者通过对爱情心理学的研究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经营自己的爱情关系。
阅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读后感。
首先,这本书对于理解爱情的本质和机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书中指出,爱情是一种复杂而又多元化的心理状态,涉及到情感、认知和行为等多个层面。
爱情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体的特质、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这让我意识到,爱情不是简单的感觉,而是一个深入的心理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其次,我从书中学到了一些有效的爱情经营策略。
作者认为,爱情是需要经营的,不能仅仅依赖于感觉和巧合。
我们需要主动发现和维持爱情的幸福和稳定。
比如,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在沟通中保持尊重和理解,处理冲突时要以合作的态度解决问题等。
这些策略帮助我更好地面对爱情中的挑战,提高了我处理感情问题的能力。
此外,书中提到了爱情中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如依恋焦虑、恐惧接近等。
这些障碍会阻碍我们建立健康而稳定的爱情关系。
但是,书中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通过了解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面对和处理这些障碍,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伴侣相处,共同创造美满的爱情。
另外,在书中我还学到了一些关于爱情和幸福的关系。
作者通过对爱情和幸福感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关联。
比如,积极的爱情体验可以提高个体的幸福感,而幸福感又可以促进爱情的发展和维持。
这让我明白,爱情和幸福是相互促进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
所以,我们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幸福感,这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加健康和持久的爱情关系。
最后,我认为本书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视角来理解爱情。
传统上,我们常常将爱情看作是一种浪漫、理想化的状态,缺乏了解和实际的基础。
而本书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爱情的真实面貌,使我们能够用更理性和客观的眼光来看待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拥抱幸福
——《幸福心理学》读后感
寒假在家阅读了一本名为《幸福心理学》的书,像在解读偶像剧里女主角浪漫美丽的境遇。
那同样是一本美丽且稍显浪漫的书,教授我们如何拥抱幸福。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话题。
《幸福心理学》一书介绍了许多提高幸福感的实用策略,并分别从幸福是什么、实现幸福和拥抱幸福三个角度就影响幸福感的各个因素,如人格、心态、情商、逆商、爱情、目标和时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上的阐述。
阅读此书,使我受益匪浅。
若有人问起金钱、名誉和幸福你会选择什么时,想必大多数同学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幸福。
由此可见,对我们来说幸福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幸福是一个谜,一千个人,兴许会有一千种答案。
远行时父母的悉心关怀,是一种幸福。
穷困潦倒时恋人的不离不弃,是一种幸福。
难过时朋友的耐心关爱,是一种幸福……
幸福是一个人全部快乐的总和,拥有积极乐观的情绪,是幸福人生的定义。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喜怒哀乐人皆有之,因此必须把握好自己的情绪,诸如烦恼、焦虑、抑郁、暴躁、冷漠等消极的情绪我们必须摒除,否则将会降低我们体验到的幸福感受,更甚者,消极情绪若得不到及时的排解,这种不良心理能量的积聚若超过一定的负荷就会破坏心理平衡,引起心理疾病。
快乐主义的Epicuros说:快乐是生活的开始和目的。
所以快乐的情绪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履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个人快乐的走着。
别人问:“你为何如此的惬意?”他笑着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快乐就是如此简单,负担少一点便可以了。
这也是幸福的原理。
生活在尘世里的人们,不管你是不是有一种努力的生活态度,至少是寂寞的、累人的。
我一直很欣赏这样的生活:于某个无事的下午,一个人坐在电脑旁边,用耳朵捕捉音乐的旋律,用眼睛追逐喜欢的文字。
窗外有淡淡的阳光,有拂树的清风,有一种秋日的诗意与美好。
这是一种静心的快乐。
我喜欢那种文字在心头跳跃的感觉。
也时常感恩,感恩这些快乐的文字犹如取之不尽的灿烂的阳光,温暖着我,把我灌醉。
于是我,不再纠结与累人的事情和人,也不再停留在忧郁的情绪里。
无疑,时刻快乐着,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生活的种种,才可以拥抱幸福。
幸福如此简单。
世界上不是缺少幸福,而只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缺少领悟幸福的心灵。
春天以花朵的形式过去了,夏天以枝叶的形式过去了,秋天以果实的形式过去了,冬天以冰雪的形式过去了。
相信我们的幸福,也会如春夏秋冬般呈现不同的形式,而后以不同的形式随着我们的人生终入黄土。
因而我们要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要老羡慕别人比自己幸福。
计较多了,自己的幸福反而成了坟墓,可知,幸福与坟墓仅在一念之差?幸福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因此,要抓住幸福就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幸福的感知能力就取决于你对那些你已经拥有的非常普通而又平凡的东西感到幸福。
这些东西往往我们平时体会不到,直到有一天失去的时候才觉得珍贵。
在没有失去的时候就知道珍惜,而且也去珍惜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不管生活是以一种怎样的面目出现,我们都应该拥有幸福的心态。
要是一根针扎伤了你的指头,你应该庆幸:还好,扎伤的不是你的眼睛。
然后,你便会发现,我们是如此的平凡,又是如此的幸运。
只要我们浪漫地解释生活,定会因为生活的美好而深深地感激我们现在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拥抱幸福吧,就像拥抱阳光。
从中汲取温暖,填满我们心里每个虚空寂寞的角落。
然后,回报这个世界我们最美好的笑容。
我们穷其一生追求的,也是这样的生活吧,那种在阳光下灿烂的拥抱幸福的生活。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