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手机射频射频收、发机介绍讲解
GSM手机RF工作原理

GSM手机RF工作原理
1.发射:当用户拨号或发送短信时,手机的处理器会根据输入的命令
和数据生成相应的无线信号。
首先,数字音频数据会经过模数转换器(ADC)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
然后,模拟音频信号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编码和压缩,转换为数字信号。
接下来,数字信号通过基频
合成器生成载波信号,载波信号再经过射频设备进行调制(调制方式通常
为GMSK,即高斯最小频移键控),形成射频信号。
2.天线传输:射频信号通过手机内部连接到天线,天线将信号辐射出去。
这个过程中,射频信号会经过滤波器和放大器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增
强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范围。
3.基站接收:射频信号到达基站后,经过基站的天线接收和放大处理。
接收的射频信号通过滤波器去除一部分噪声和干扰,并进行放大和解调处理,最终得到数字信号。
GSM数字手机原理射频PPT课件

DC Compensaton
x2
/2
TRF6150
射频主芯片
Local Oscillator
射频压控振荡器
数字低中频接收机模型
天线
双工器
带通滤波
低噪音放大
A/D转换 基带处理
低通滤波
混频
声表面滤波
100KHz 低中频
本振频率
数字低中频的形象理解
(北京 嘉兴 宁波)
北
京
飞机
925-960MHZ
嘉
宁
一、频率合成器
定义: 把基准频率信号进行变换,输出多种频 率的信号,供射频部分调制、解调、混频 所用。
13MHZ
300MHZ 1.8GHZ 45MHZ
1 锁相环工作原理
锁相环电路是频率合成器的核心电路,主 要作用是:由频稳性很强的基准信号得到 另一个频率与其同样稳定频率信号
f1
电压差
电压差
鉴相器
#43、#44
#22 #23 #21
#5
#3 #45 #41
#13、#14、#15 #8 #9 #10 #11
#20
超外差二次变频机模型
双工器
BPF
中频放大器
中频放大器
I
Mixer
Mixer
LN
PG
PG
A
A
A
Q
中频滤波器
中频滤波器
Demodulator
接收下变频时两次混频 机型:8180、G100 (相应中频225MHZ、45MHZ)
数字低中频:
利用超外差的效能优势意即直接转换技术的低成本 和功能整合优势,避免“直流位移”的影响,基频无须 进行滤波,提高接收灵敏度!
详解GSM的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

详解GSM的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跳频技术源于军事通信,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
跳频分为快速和慢速两种,GSM中的跳频属于慢跳频。
跳频方式从时域概念上分为帧跳频和时隙跳频,从载频实现方式上分为射频跳频和基带跳频。
帧跳频:每个TDMA帧频点变换一次,这种方式下,每一个载频可以看做一个信道,在一个小区中帧跳频时BCCH所在的TRX载频上的TCH不能参与跳频,其它不同的载频应有不同MAIO,它是时隙跳频的特例。
时隙跳频:即每个TDMA帧的每个时隙频点变换一次,时隙跳频时BCCH所在的TRX中的TCH可以参加跳频,但目前只在基带跳频时实现。
射频跳频:TRX的发射TX和接收RX都参与跳频。
小区参与跳频频点数可以超过该小区内的TRX数目。
基带跳频:每个发信机工作在固定的频率上,TX不参与跳频,通过基带信号的切换来实现发射的跳频,但其接收必须参与跳频。
因此小区跳频频点数不可能大于该小区的TRX数。
就ERICSSON的设备来说,有X总线的为基带跳频;基带跳频的频点数与载波数是一样的;而综合跳频(射频跳频)的频点数一般比载波数多。
移动一般为基带跳频,联通一般用的是综合跳频。
联通的可用频点少,在满足容量的基础上面,必须采用综合跳频来降低频点干扰咯。
基带跳频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高速交换,满足217跳/秒的跳频速度及271kbits/s的数据传输速率。
考虑以无线接口时隙为基础进行数据的交换,交换方法可以是空分、时分、数据包交换。
基站在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总线技术,以时隙交换为基础实现基带跳频,其具体的实现方法为:每个发射机(TRX)调谐在固定频率,有一个固定的ID号。
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将下行信号编码,形成突发格式数据,编码器根据跳频算法计算本突发应调制的频道(即TRX号),加上有关功率控制等附加信息形成特定的数据包格式,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在固定的时间(子时隙)内发出数据包。
调制器对每个子时隙的数据包的TRX号进行检查,如和本TRX的ID号不同,则收下一子时隙;如相同,则将本子时隙的数据包接收下来,延时一时隙再发射到空间接口,实现了基带跳频。
手机射频基础知识

4
射频基础知识
射频= Radio Frequency (RF) → 无线
中波广播 短波广播 RFID 调频广播 (无线)电视 遥控模型 个人移动通信 WLAN, Bluetooth(ISM Band)
530-1700 kHz 5.9-26.1 MHz 13 MHz 88-108 MHz 54-88, 174-220 MHz 72 MHz 900MHz, 1.8, 1.9, 2 GHz 2.4-2.5GHz, 5-6GHz
DCS1800 手机发:1710~1785MHz;手机收:1805~1880MHz。
• GSM的调制方式是BT=0.3的GMSK,调制速率为 270.833千波特,0.3表示了高斯滤波器的带宽和比特率 之间的关系。 • 在GSM中,数据的比特率被选择为正好是频偏的4倍, 这可以减小频谱的扩散,增加信道的有效性。
7
传输线
• 同轴线或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 平行双线(twin-lead, two wire) • 微带线(microstrip)
8
波动方程和特性阻抗
9
元器件和寄生参数
– 分立无源元件的高频模型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阻抗在高频时往往与它们的标称值有很大的 偏差,这时寄生元件造成的,它们降低了元件的品质因数和自谐 振频率 – 自谐振频率 频率高到一定的程度,元件的阻 抗会由原来的感性变成容性或由 容性变成感性,这说明寄生效应 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元件无法再 工作。例如右图中一个电感电抗 随频率的变化。
1 复帧 = 26 TDMA帧(120ms) 0 1 24 25 0
1 复帧 = 51 TDMA帧(3060/13ms) 1 49 50
1 TDMA帧 = 8 时隙(120/26 = 4.615ms) 0 1 2 3 4 5 6 7
GSM手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GSM手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发射频率:GSM为935-960M,DCS为1805-1880M;接收频率:GSM为890-915M,DCS为1710-1785M;一、GSM手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射频部分:天线及天线开关接收部分:接收高频处理(滤波、放大、混频)接收中频处理(滤波、放大、解调)发射部分:发射高频处理(功率放大、滤波)发射中频处理(调制、滤波、放大)频率合成部分:接收本振RXVCO发射本振TXVCO时钟逻辑音频部分: CPU存储器(版本、码片、暂存)音频处理(DSP、音乐IC)供电部分:逻辑供电射频供电其他界面部分:显示屏、SIM(UIM)卡、震动器、振铃、指示器等二、GSM手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发射机(上变频)信号流程:送话器将声音转化为模拟电信号,经过PCM编码,再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经过逻辑音频电路中进行数字语音处理即进行: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交织、加密、突发脉冲形成、TX I/Q 分离。
分离后的四路TX I/Q信号到发射中频TX-IF电路完成I/Q调制,该信号与频率合成器的接收本振RXVCO和发射本振TXVCO的差频进行比较(即混频后经过鉴相),得到一个包含发射数据的脉动直流信号,去控制发射本振的输出频率,控制发射本振频率的精确性,作为最终的信号,经过功率放大,从天线发射。
GSM手机发射电路一般采用以下三种类型的发射机:A、带有发射变换电路的发射机B、带发射上变频电路的发射机C、直接变频发射机发射各部分功能电路(一)发射音频通道:MIC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并只允许300-3400Hz 通过。
模拟信号经过A/D转换,变为数字信号,经过语音编码、信道编码、交织、加密、突发脉冲串的形成一系列处理,对带有发射信息、处理好的数字信号进行GMSK编码并分离出4路I/Q信号,送到发射电路。
(二)I/Q调制:经过发射音频通道分离出来的4路I/Q信号在在调制器中被调制在载波上,得到发射中频信号TX-IF。
手机射频介绍(理论实操)

使用频率: GSM900,DCS1800,PCS1900.
✓GSM: Group Special Mobile---中国 ✓DC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中国 ✓PCS: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美国
行业进步
GSM手机知识培训
SEC.SCORE
培训目的:使学员了解手机发展历程和通 讯技术以及GSM手机电路结构分析 培训方式:课程讲授 考核方式:提交培训心得,试题测试
行业进步
1
课程刚要
一: GSM发展历程 二: GSM通讯技术 三: GSM手机组成及原理 四: V3手机电路结构与分析
行业进步
2
一: GSM发展历程
❖
信道数目:GSM:124(1--124);DCS:374(512--885)
❖ 信道间隔频率:200KHZ
❖ 功率等级GSM:15(5--19);DCS :16(0--15)
❖
灵敏度:GSM:-102dBm/BER<2%;DCS: -100dBm/BER<2%
❖ 频率误差:<±0.1ppm
❖ RMS--均方根相位误差:<5°
❖ 峰值相位误差:<20°
行业进步
24
二、手机原理
❖1. 开机原理 ❖2. 接收原理 ❖3. 发射原理
行业进步
25
1. 开机原理
❖ 当接上电池或电源供电时,电源管理器得到稳定的工作电压,32KHz开始 振荡,只要后备电池有足够的供电电压,32KHz就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按下开机键,电源管理器的一脚得到一个持续的高电平,内部检测到该电 平做出开机动作送出各路的工作,13MHz得到这个电压开始工作输出 13MHz信号,经过中频处理器整形放大后送往CPU,CPU得到13MHz后通 过串行总线控制电源输出复位信号对CPU、FLASH、和弦进行复位,CPU 复位以后会先访问内部ROM并根据内部ROM的程序发出一路信号至I/O连
GSM手机射频指标介绍

1.4开关频谱(Spectrum Due to 1.4开关频谱( 开关频谱 Switching) Switching)
1.5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1.5频率误差( Error) 频率误差
• 定义 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归一化 带宽BT=0.3。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 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 频率误差定义为考虑了调制和相位误差的影响以后,发射 信号的频率与该绝对射频频道号对应的标称频率之间的差。 它可通过对相位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 可得到频率误差。 • 目的 通过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误差可以检验发射机调制信号的 质量和频率稳定度。频率误差小,则表示频率合成器能很 快切换频率,并且产生出来的信号足够稳定。只有信号频 率稳定,手机才能与基站保持同步。若频率稳定达不到要 求(±0.1ppm),手机将出现信号弱甚至无信号的故障, 若基准频率调节范围不够,还会出现在某一地方可以通话 但在另一地方不能正常通话的故障。
2.1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2.1接收灵敏度( Sensitivity) 接收灵敏度
• 目的 测量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是为了检验接收 机射频电路,中频电路及解调、解码电路 的性能。提高接收灵敏度,也就是从本质 上提高手机接收信号能力,从而提高手机 通话质量,所以在各个公司,提高手机接 收灵敏度都是重要任务之一。
1.3 调制频谱(Spectrum Due to 调制频谱( Modulation) Modulation)
• 目的 防止带外频谱辐射,以免引起邻到干扰 (指本频道对邻频道产生的干扰)。
1.3 调制频谱(Spectrum Due to 调制频谱( Modulation) Modulation)
GSM手机射频原理与电路分析

GSM手机射频原理与电路分析GSM手机的射频原理主要涉及射频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在接收信号方面,手机的射频接收器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转换成数字信号供手机处理和显示。
在发送信号方面,手机的射频发射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给基站进行处理。
在射频接收方面,手机的射频接收器主要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混频器(Mixer)和中频放大器(IF Amplifier)。
LNA的作用是放大微弱的射频信号,使其能够被后续的处理电路处理。
混频器的作用是将高频射频信号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中频信号。
中频放大器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以供后续处理。
在射频发送方面,手机的射频发射器主要包括数字到模拟转换器(DAC)和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
DAC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供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
功率放大器将模拟信号进一步放大,以便发送给基站。
GSM手机的射频电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个电路元件的协同工作。
为了保证射频信号质量,需要进行射频功率控制和频率合成。
射频功率控制主要通过调整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来实现,以保证发送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
频率合成则通过频率合成器(Frequency Synthesizer)来实现,它能够产生精确的射频信号频率。
除了射频电路,GSM手机还涉及到其他电路,如基带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基带电路主要负责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供射频电路处理,或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供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则负责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以实现手机通信功能。
总之,GSM手机的射频原理与电路是手机通信功能的核心。
射频接收器负责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供手机处理。
射频发射器则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无线射频信号发送给基站。
射频电路涉及到多个电路元件的协同工作,如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手机射频单元包括以下部分:
1.收发信单元
2.功率放大单元
3.开关单元
4.天线单元
手机射频系统模块示意图(以常用AD6548为例)
收发信单元是手机射频的核心处理单元,包括收信单元和发信单元。
收信单元完成对接收信号的放大、滤波和下变频最终输出基带信号。
发信单元完成对基带信号的上变频、滤波、放大。
在手机接收机电路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不同的功能电路,组合而成。 接收天线(ANT):作用是将高频电磁波转化为高频信号电流。
双工滤波器:作用是将接收射频信号与发射射频信号分离,以防止强的发射信号对接收机造成 影响。双工滤波器包含一个接收滤波器和一个发射滤波器,它们都是带通射频滤波器。
天线开关:作用同双工滤波器,由于GSM手机使用了TDMA技术,接收机与发射机间歇工作, 天线开关在逻辑电路的控制下,在适当的时隙内接向接收机或发射机通道。
PA的作用是将Transceiver调制好的信号加大功率发射出去。 SAW
声表滤波器处于接收回路之中,主要是对接收信号作隔离,起选频的作用。 crystal
晶体和Transceiver内部的电路共同组成在晶体振荡器,产生26MHz 信号,作为系 统的主时钟,以及频率合成器的参考信号。 LDO
LDO是low dropout voltage regulator的缩写,DC-DC变换器,提供高精度的电压 输出,主要作用是给Transceiver供电。 3-wire
x(dB) 10 lg( x1 ) x2
dBm 表示dB毫瓦,是绝对功率单位
x(dBm) 10lg( p ) 1mW
2.GSM频谱规划 GSM工作在850MHz、 900MHz频段、1800MHz、1900MHz频段,
具体频谱划分如下表
上行 下行 绝对频道 收发间隔
GSM850 824~849MHz 869~894MHz 128~251 45MHz
EGSM 880~915MHz
DCS
PCS
1710~1785MHz 1850~1910 MHz
925~960MHz 1805~1880MHz 1930~1990 MHz
0~124/975~1023 512~885
45MHz
95MHz
512~810 80 MHz
3. 变频 变频分为上变频和下变频,上变频是将较低频率的信号变换为较高
二次变频 零中频变频 低中频变频
二次变频 优点:技术成熟,现代无线接收机的经典结构 缺点:结构复杂,不便于集成,成本高
RF 输入 带 通 滤 波
低噪声 放大
第一次 变频
中频 滤波
可变增 益放大
I
第二次 变频
Q
零中频变频 优点:结构简单,便于集成,成本低 缺点:存在直流漂移干扰问题
RF 输入 带 通 滤 波
低噪声 放大
变频
低通 滤波
I
可变增 益放大
Q
数字低中频变频 优点:抗邻信道干扰能力强,消除了直流漂移干扰问题,结构简单,
便于集成 缺点: 对变频器要求较高
RF 输入
带通滤 波滤波
可变增 益放大
模数转 换
I
数字变频
数字滤波
数模
转换
Q
5.噪声与杂散
噪声和杂散是电子系统存在的干扰的两种表现形式
GSM手机射频射频 收、发机介绍
一、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 dB、dBm 2. GSM频谱规划 3. 变频 4. 噪声与杂散 5. 信噪比 6. 参考灵敏度、耦合灵敏度
1. dB、dBm dB 一个信号的参量与另一个信号的参量的比值的对数表示,是一个相 对值
如果x1=10W,x2=5W,则x1比x2大3dB
因素的影响: 1. 天线的性能 2. 手机主板的参考灵敏度 3. 手机的结构设计 4. 屏、FPC、电池等其他附件
二、手机射频系统
•
射频系统由射频接收和射频发射两部分组成。射频接
收电路完成接收信号的滤波、信号放大、解调等功能;射
频发射电路主要完成语音基带信号的调制、变频、功率放
大等功能。手机要得到GSM系统的服务,首先必须有信号 强度指示,能够进入GSM网络。手机电路中不管是射频接 收系统还是射频发射系统出现故障,都能导致手机不能进 入GSM网络。
接收部分包括LNA、Mixer、PGA、LPF、DCOC(DC offset correct)、LO。主要 作用是将射频信号下变频到基带信号。
发射部分由上变频器和本地振荡器组成。其作用是将基带型号变频到RF信号。
频率合成部分包括有PFD、LPF、VCO,主要给变频提供精确的本振信号。
晶振部分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Crystal,另一部分电路在Transceiver内部,晶 振部分产生的信号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时钟,以及频率合成器的参考信号。 PA
7.参考灵敏度与整机灵敏度 参考灵敏度是描述手机在没有外来干扰的情况下接收信号能力
的指标,通常通过电缆连接来测试,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 基带编码的抗干扰能力 2. 射频对噪声的抑制能力 3. 射频对有用信号的衰减量 4. 信道带宽 整机灵敏度是描述手机整机接收信号能力的指标,主要受以下
噪声频谱是连续的,是无法完全消除的
杂散频谱是非连续的,是可以消除的
P(dBm)
杂散
噪声
f(MHz)
发射电路上重点抑制杂散;接收电路上重点抑制噪声
6.信噪比 信噪比(S/N)顾名思义是指有用信号和噪声的比值,一定的信噪
比是手机能正确解调出来自基站信息的必要条件。接收机中射频设计的 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地抑制噪声同时提高有用信号功率,从而保证输入 基带的信号有最大的信噪比
频率的射频信号;下变频则相反,上变频用于发射,下变频用于接收, 变频的基本原理表示如下
cos f1
(1 / 2) cos f1 f 0 cos f1 f 0
cos f0
变频分类 射频与基带信号间可以通过多次频率变换实现相互转换,发射机
通常采用二次变频的方式实现,接收机则有三种方式实现射频变换到基 带
3-wire是一种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是BB用于控制射频部分器件的接口。BB通过3wire总线接口控制RF电路部分的频率变换、接收增益等。在这里,BSI数据寄存器和 TDMA事件寄存器一样是double-buffered的。数据写入write buffer中,当有 TDMS_EVTVAL信号脉冲的时候,数据有由write buffer传送到active buffer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