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

合集下载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课程目标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熟悉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件1.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2.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件1.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1.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类型2.1 课程目标1.掌握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特点2.了解常见自动变速器的应用2.2 教学内容1.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特点2.常见自动变速器的应用2.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案例分析2.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3.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3.3 教学方法1.讲解2.动画演示3.小组讨论3.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件4.1 课程目标1.熟悉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件2.了解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4.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件2.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4.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实物展示4.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五章: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流程5.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2.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流程5.3 教学方法1.讲解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5.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六章:液力变矩器6.1 课程目标1.理解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2.掌握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特点6.2 教学内容1.液力变矩器的作用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3.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特点6.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6.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七章:行星齿轮组7.1 课程目标1.熟悉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2.掌握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7.2 教学内容1.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2.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7.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动画演示7.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八章:控制单元与传感器8.1 课程目标1.了解控制单元的作用2.掌握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8.2 教学内容1.控制单元的作用2.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8.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实物展示8.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九章: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与评估9.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方法2.了解自动变速器性能评估的标准9.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方法2.自动变速器性能评估的标准9.3 教学方法1.讲解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9.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十章: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10.1 课程目标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2.掌握自动变速器未来技术的创新点10.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2.自动变速器未来技术的创新点10.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10.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和难点: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摘要]自动变速器是一个由机械、液压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的封闭装置。

一旦出现故障,检修的难度较大,在没有确定故障部位时,不能随便进行解体检修。

要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分析及排除,首先,技术人员必须彻底了解该车变速器的结构和运行状态;其次,必须认真倾听、收集用户的情况介绍;最后,必须透彻了解各种故障的症状。

本文分两种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进行原因分析、诊断与排除。

[关键词]自动变速器;维修方法现在市场上的变速器主要分为手动(MT)与自动两大类,自动变速器又可细分为传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A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双离合器变速器(DCT)等。

自动变速器具有操作容易、驾驶舒适、能减少驾驶者疲劳的优点,已成为现代轿车配置的一种发展方向。

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

据美国汽车咨询公司CSM最新数据分析,2007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包括轿车、SUV、MPV),自动变速器的市场份额将为36%,到2013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45%左右(中国汽车报,2007-08-07)。

因此,对于汽车维修人员而言,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修方法非常重要。

自动变速器是一个由机械、液压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的封闭装置。

一旦出现故障,检修的难度较大,在没有确定故障部位时,不能随便进行解体检修。

要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分析及排除,首先,技术人员必须彻底了解该车变速器的结构和运行状态;其次,必须认真倾听、收集用户的情况介绍;最后,必须透彻了解各种故障的症状。

以下分两种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进行原因分析、诊断与排除一、自动变速器内部打滑的故障p造成自动变速器打滑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工作元件(离合器、制动器或单向离合器)有过量滑动,有过量的滑动就会迅速产生大量的摩擦热,使执行元件很快烧损。

所以,在自动变速器出现打滑故障时,要立即停车,不能再继续行驶,以免故障扩大。

汽车自动变速器课程标准

汽车自动变速器课程标准

附件二:《自动变速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自动变速器》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专业(中专)
学时:66
学分:6
引言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设置的一门选修的专业课程。

二、设计思路
分析教学任务---提出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条件-----实施课程教学----不断持续改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2. 熟悉自动变速器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熟悉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注意事项。

4. 熟练自动变速器各组成部分的拆检过程。

5. 熟悉掌握自动变速器各基础检验目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1. 锻炼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吃苦耐劳的作风。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五、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建设
使用教材: 自动变速器
/么居标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
3.教学评价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依据我校现有的实训设备,制定合理的实训内容和计划。

六、编制说明
1.本课程由合作开发。

2.执笔:
3.审核:
4.时间:
系部意见:
教务处审批:。

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现象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现象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现象的故障诊断与排除1 自动变速器的简介及其组成结构自动变速器(AT)是一种使得车辆在行驶时自动改变传动速比,使得驾驶员不必手动换挡的装置。

自动变速器具有操作简便、驾驶舒适等诸方面优点,逐渐成为现在轿车配置的发展趋势。

自动变速器常见的有液力自动变速器(A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CVT)以及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

液力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器机构,电子控制与液压控制系统等组成。

2 故障现象一辆搭载自动变速器的丰田卡罗拉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车辆在启动后起步时,换挡杆从空挡或者驻车挡位换入倒车挡位或者前进挡时,汽车产生较大的振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升降挡时候产生冲击。

3 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分析自动变速器在换挡时产生冲击的故障可能的缘由有许多种,下面就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

故障可能是因为自动变速器某些机构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振动而松脱,此时只要找出故障的部位进行正确安装与修复即可;或者可能是内部机械元件(如行星齿轮机构、换挡执行元件等)的损坏或者性能下降导致,这样必须要对变速器进行拆卸分解以维修;也可能是蓄压缓冲器的损坏,如弹簧的断裂以及卡滞等,此时需要对蓄压缓冲器检修;或者是电子控制以及液压控制系统(如主油路油压)出现了问题,电子控制或液压控制系统问题比较复杂,通过借助相关的仪器检测找出故障问题所在。

发动机出现故障时也有可能使得自动变速器在换挡时产生冲击,例如发动机怠速偏高、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或者节气门拉线出现故障等。

将故障原因再进一步细分:①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在起步挂挡时,冲击力大的原因主要是发动机怠速过高。

②如果自动变速器每一个挡位都出现振动大,可能是由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出现故障或者节气门拉线机构太紧,导致变速器的主油路油压增大,挡位升得过迟;或者主油路的调压阀出现问题,导致主油路油压升高;或者自动变速器的油压电磁阀出现故障;或者自动变速器ECU 出现问题等原因使所有挡位出现冲击。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及原因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及原因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及原因
1. 换挡冲击:换挡时感觉到明显的冲击或顿挫。

这可能是由于变速器油液位过低、油质变质、离合器片磨损或换挡电磁阀故障等引起的。

2. 打滑:发动机转速增加而车速没有相应提高,感觉像是在空挡滑行。

这可能是由于离合器片磨损、液压控制系统故障或变速器油泵故障等导致的。

3. 换挡不顺畅:换挡过程中出现卡滞、延迟或不完全换挡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换挡电磁阀故障、传感器故障或控制单元故障等引起的。

4. 漏油:变速器周围出现油渍或渗漏。

这可能是由于油封老化、密封垫损坏或变速器壳破裂等导致的。

5. 故障灯亮起:车辆的故障指示灯亮起,提示变速器系统存在故障。

这可能是由于传感器故障、电路故障或控制单元故障等引起的。

6. 异响:在行驶过程中听到变速器发出异常的响声。

这可能是由于齿轮磨损、轴承故障或变速器内部零件松动等导致的。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自动变速器故障及原因,具体情况可能因车型、使用情况和维修历史而有所不同。

如果你的车辆出现自动变速器故障,建议尽快到专业的汽车维修店进行检修和维修,以确保驾驶安全和变速器的正常运行。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本科段课程设置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本科段课程设置
毕业论文的题目由主考学校确定,也可结合应考者的工作实践自选,但必须经主考学校审批同意。主考学校可为考生指派指导教师。毕业论文完成后由主考学校组织评阅并答辩。
版权所有(C) 2009-2012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5
16
08583
车辆技术评估与检测(实践)
2
17
08584
最新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
3
18
08585
最新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实践)
2
19
08574
机动车检测维修法规与技术
2
20
08575
机动车检测维修实务
2
21
08588
机动车检测维修案例分析
2
22
06999
毕业论文
0
不计学分
说明:
1、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可报考本专业。
1
7
02205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4
8
02206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
2
9
049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5
10
0491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实践)
3
11
08580
汽车学
4
12
08581
汽车学(实践)
2
13
08578
车用内燃机
4
14
08579
车用内燃机(实践)
2
15
08582
车辆技术评估与检测
2、“物理(工)(实践)”、“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实践)”、“汽车学(实践)”、“车用内燃机(实践)”、“车辆技术评估与检测(实践)”、“最新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实践)”、“毕业论文”为实践性环节考核课程,应考者依据培训与考核基本要求,在主考学校或主考学校认可的单位进行考核。

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及故障诊断

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及故障诊断

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及故障诊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油泵、液压控制系统、行星齿轮系、
离合器、制动器和齿轮比变换系统等。

其中,油泵负责向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行星齿轮系实现不同齿比
的变速,离合器和制动器控制行星齿轮系的运动,齿轮比变换系统实现齿
比的变换。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系统来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
工作,进而实现齿比的变换。

当驾驶员踩下油门踏板时,发动机输出的动
力将通过变速器的油泵传递到液压系统中。

液压系统将动力分配给相应的
离合器和制动器,使得行星齿轮系能够按照不同的齿比运转。

这样就可以
根据车辆行驶的速度和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齿比来提供适宜的动力输出。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首先,检查
液压系统的油液是否正常,并排除液压系统相关的故障。

然后,检查离合
器和制动器的工作情况,确保它们能够按照要求工作。

接下来,检查行星
齿轮系的状态,确认齿轮是否磨损或出现异常。

最后,检查齿轮比变换系
统的工作情况,确保变速器能够实现齿比的变换。

总之,汽车自动变速器是汽车重要的传动系统之一,了解其结构、工
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对于维护和修复汽车变速器故障非常重要。

通过实
际操作和实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自动变速器检修》课程教学设计

《自动变速器检修》课程教学设计

《自动变速器检修》课程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自动变速器检修授课对象:学时:40(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课程类型:核心专业课学分:4开课单位:开课学期:第5学期修订日期:二、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检测与故障排除、自动变速器的诊断、检测设备使用等技能,培养学生自动变速器的装配、调试、维修、检测事务的处理能力,自动变速器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养成准确遵守、诚信服务、较强的责任感、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

从而为后续的课程的开设打下坚实基础。

1.方法能力目标:(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4)能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经验。

2.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3.专业能力目标:(1)能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2)能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和仪器对自动变速器进行检修;(3)能分析自动变速器的故障原因并能排除故障。

(4)能关注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够合理评价生产工艺与组织管理,提出优化方案。

(5)根据质量要求进行自动变速器的诊断工作并监控工作过程(6)能够获取工作任务信息、完成任务、整理和演示工作结果(7)能够熟练阅读汽车维修资料三、课程内容设计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主要教学知识点学时备注P1 自动变速器机械系统检修P1-1行星齿轮机构;P1-2换档执行机构;K1-1行星齿轮机构的基本结构、变速原理与检修;K1-2换档执行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修;12学时分配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P2 自动变速器油路系统检修P2-1液力变矩器检修;P2-2油泵检修;P2-3液压控制系统检修K2-1液力变矩器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与检修;K2-2油泵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与检修;K2-3液压控制阀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修;8P3 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检修P3-1传感器;P3-2电控单元;P3-3执行器K3-1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K3-2主要传感器的结构、作用、工作原理与检测;K3-3 ECU的组成及控制原理;K3-4各执行器的结构、作用、工作原理与检修;8P4 自动变速器基本检查与试验P4-1自动变速器基本检查;P4-2自动变速器试验K4-1自动变速器常规基本检查;K4-2手动换挡试验与检查;K4-3自动变速器的道路试验与检查;K4-4失速试验与检查;K4-5油压试验与检查;4P5 自动变速器综合故障诊断P5-1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分析、诊断与排除方法K5-1故障诊断程序;K5-2不能行驶故障诊断;K5-3变速器打滑故障诊断;K5-4换档冲击过大故障诊断;K5-5升挡过迟故障的诊断;K5-6不能升挡故障的诊断;K5-7无超速挡故障的诊断;K5-8无前进挡故障的诊断;6P6 无级式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P6-1无级式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P6-2无级式自动变速器故障K6-1无级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特点与工作原理;K6-2无级式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2诊断总学时40四、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情境1-1 自动变速器机械系统检修任务名称自动变速器机械系统检修学时12 学生人数40指导教师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小组工作法;任务地点汽车实训中心所需设备自动变速器实验台架和实车;相关检测设备任务目的和要求1、掌握自动变速器机械系统的组成;2、掌握自动变速器机械系统中元件的作用与工作原理;3、制定工作计划,查找自动变速器机械系统中各元件安装位置,并对自动变速器机械系统进行检测;4、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5、通过规范文明操作,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环保意识;6、培养工作方法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最新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课程代码:08584(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说明:该项应简要说明此课程所属的专业及该课程的性质及特点)《最新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包括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和故障诊断两部分内容。

通过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使学生对于现阶段广泛运用的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检测方法及故障诊断与排除有深入的了解,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课程是培养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说明:该项应简要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并概括说明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现代汽车常见自动变速器的种类、结构与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掌握自动变速器基本检测方法、性能测试,并结合一到两种典型车用自动变速器,熟悉其拆装方法和维修注意事项。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技能、工作适应能力。

为毕业后从事车辆的维修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今后从事汽车变速器检测与维修的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说明:该项应简要说明此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及学习此课程的先期课程及其后续课程,并说明相互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应具备《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结构与原理》等课程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汽车故障诊断及检测》等课程打下基础,并可以将所学知识在毕业设计中得到应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说明:该项需概括说明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层次和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了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熟悉自动变速器的种类及特点,掌握常见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各部分功能及其型号编制规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功用(重点)识记:自动变速器各部分的组成、自动变速器结构分类理解:自动变速器各部分的功能、自动变速器型号编制规则应用:(二)自动变速器的类型及应用形式(次重点)识记: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分类理解:自动变速器的特点应用:(三)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概况(一般)识记:理解:现代轿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方向应用:说明:该项需编纲教师全面考量该课程内容,并对各章节都给出相应的知识层次(重点、次重点、一般),在知识层次下对各知识点提出相应的能力层次要求(识记、理解、应用)。

在分配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知识层次包括“重点、次重点、一般”三个层次,此三层次在命题中的固定比重分别为:65% ,25%,10%。

要求编纲教师在分配知识层次时,除考虑知识点本身的重要性外,兼顾各层次在命题中的比例要求。

避免出现某一层次知识点过少,不能满足命题中比例要求的情况。

2、①能力层次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此三层次在命题中无固定比重要求,需编纲教师结合本课程的具体考核要求给出比例(在“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中给出比例),并在分配知识点能力层次时结合命题比例,做到大纲与试卷要求统一。

②大纲中知识点的能力层次分配应全面涵盖三个能力层次,尽量不要缺少,但各章节不是必须全有三个层次的知识点,应根据各章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3、大纲中的考核知识点只具体到章,不需要将知识点细化到节。

第二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液力耦合器和变矩器的作用和结构,熟悉其特性参数和特性曲线,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发展及其工作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特性,综合式液力变矩器(重点)识记: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参数及含义理解: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曲线应用: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二)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及其结构,锁止型液力变矩器(次重点)识记:液力变矩器的作用、组成理解:锁止型液力变矩器的原理、常用类型应用:(三)液力耦合器(一般)识记:理解: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应用:第三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及其传动的优点,理解辛普森式和拉维奈尔赫式行星齿轮机构的特点,学会分析各挡传动路线及传动比计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行星齿轮机构结构及变速原理(重点)识记:理解:辛普森式和拉维奈尔赫式行星齿轮机构特点(区分两种齿轮机构)应用: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各挡传动路线分析及传动比计算(二)行星机构的基本组成及形式(次重点)识记: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及形式、行星传动的优点理解: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各种传动方式下传动比的计算应用:(三)拉维奈尔赫式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识记:理解:应用:拉维奈尔赫式行星齿轮机构各挡传动路线分析及传动比计算第四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执行机构的种类,掌握湿式多片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重点)识记:各执行机构的作用理解:湿式多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单向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应用:(二)(次重点)识记:执行机构的种类,制动器的种类,单向离合器的种类理解:应用:(三)(一般)识记:理解:应用:第五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液控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油泵的种类、主调压阀的结构和功能、节气门阀和调速阀的作用,手动阀的作用、缓冲安全装置的种类和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液控系统的组成、油泵、主油路系统、手动阀、缓冲安全装置(重点)识记:液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手动阀的作用理解:常用油泵的原理,主调压阀的结构和功能,缓冲安全装置的种类和作用应用:液控系统油压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原因及方法(二)液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换挡控制信号及装置、换挡阀组、液力变矩器控制装置(次重点)识记:油泵的种类理解: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节气门阀和调速阀的作用应用:换挡阀组的结构、原理;液力变矩器的控制(三)(一般)识记:各种油泵的特点理解:节气门阀和调速阀的结构应用:第六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电子控制装置中微电脑的功能,熟悉相关传感器的功能,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传感器、电磁阀(重点)识记:电磁阀的种类理解: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液压油温度传感器的功能,电磁阀的功能应用:(二)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微电脑、控制开关(次重点)识记:理解:电子控制装置中微电脑的功能应用:主油路液压油压力控制方式;换挡模式控制(三)(一般)识记:理解:电子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的区别应用:第七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自动变速器电子化的趋势,AMT、ECVT、SMG、DSG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自动变速器发展趋势(重点)识记:理解:自动变速器电子化的趋势;AMT、ECVT的特点应用:(二)自动机械变速器变速系统,电子控制无级变速系统(次重点)识记:AMT、ECVT、EAT的意义理解:AMT、ECVT的结构、原理应用:(三)顺序换挡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器直接换挡自动变速器(一般)识记:SMG、DSG的意义理解:SMG、DSG的特点应用:第八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熟悉自动变速器各档位的作用,各控制开关的功能。

掌握自动变速器油的正确使用及检查方法,自动变速器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自动变速器油的正确使用,使用自动变速器时的注意事项(重点)识记:理解:自动变速器油的正确使用及检查方法应用: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二)自动变速器换挡手柄的使用,自动变速器控制开关的使用(次重点)识记:理解:自动变速器各档位的作用,控制开关的功能应用:(三)自动变速器的正确操作(一般)识记: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档位的区别理解:自动变速器的正确操作应用:第九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自动变速器常用的检修仪器设备,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础检验方法和失速试验、时滞试验、油压试验、道路试验和手动换挡试验的作用及实验方法,理解自动变速器维修中各项注意事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失速试验、时滞试验、油压试验、道路试验和手动换挡试验(重点)识记:失速试验、时滞试验、油压试验、道路试验和手动换挡试验的概念理解:失速试验、时滞试验、油压试验、道路试验和手动换挡试验的作用应用:失速试验、时滞试验、油压试验、道路试验和手动换挡试验的实验方法(二)自动变速器的基础检验,自动变速器维修总则(次重点)识记: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础检验方法应用:自动变速器维修中各项注意事项(三)自动变速器的检修仪器及其使用(一般)识记:理解:自动变速器常用的检修仪器设备应用:第十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各分总成拆装的基本原则,结合某种典型自动变速器理解拆装前检查、拆卸过程中和清洗时的注意事项、装配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分解和组装时的注意事项(重点)识记:理解:各分总成拆装的基本原则应用:拆卸过程中、清洗和装配时的注意事项(二)(次重点)识记:拆装常用工具理解:拆装前检查、装配时的技巧应用:(三)典型自动变速器的拆卸与组装,其它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组装(一般)识记:理解:具体变速器拆装的步骤应用: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说明:省考委统一加以说明,编纲教师不需自行解释。

二、教材1、指定教材《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北京大学出版社、揭琳锋、2006年8月第一版2、参考教材说明:1、大纲中的指定教材为省自考委核准的指定教材,此次配合我省自考教材清理工作,部分课程教材已由主考校提出审核意见并要求调整为推荐教材,如编纲教师认为需更换指定教材或推荐教材不合理,需提交由主考校盖章的《教材变更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更改。

2、所列教材均需写明:书名、出版社、作者、版本,参考教材可以没有。

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