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昆虫标本制作步骤

昆虫标本制作步骤
1.采集昆虫:选择适合的季节和环境,在植被丰富的地方寻找昆虫。
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并尽量避免对昆虫造成伤害。
使用昆虫网或者昆虫夹来捕捉昆虫。
2.持续观察:将捕获的昆虫放在一个透明容器中,进行观察和记录相关信息,如昆虫的习性、生活习惯等。
3.麻醉:将捕获的昆虫麻醉,可以使用标本麻醉剂。
将麻醉剂放入透明容器中,将昆虫放入容器中,轻轻晃动容器,使麻醉剂均匀分布。
4.杀灭处理:在麻醉后,用杀虫剂或酒精进行杀灭处理。
将昆虫置于含有酒精的容器或者使用喷雾器喷洒杀虫剂,直到昆虫完全停止运动。
5.剥皮:剥取昆虫外骨骼,使用细长的针或者小剪刀仔细剪开昆虫背部的外壳,从头部顺着身体剪开,一直到尾部。
6.清理内脏:使用细长的镊子或者其他工具将内脏取出,小心保持昆虫形态的完整。
清理时要小心轻柔,避免损伤昆虫的其他部位。
7.修整:清理内脏后,使用棉签或者细小的刷子轻轻清理昆虫的身体和触角等细节。
使用昆虫托盘或制作固定器等工具将昆虫的四肢、触角等部分重新塑形。
9.干燥:将昆虫标本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等待标本完全干燥。
可以使用防潮剂或者干燥剂加快干燥过程。
10.保存:将干燥的昆虫标本放入密封的标本盒或标本袋中,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以防止虫蛀和湿气的侵蚀。
以上是一般的昆虫标本制作步骤,制作昆虫标本需要细致周详的操作,确保标本完整和持久保存。
在制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昆虫造成的损伤,并遵守采集和保存昆虫的相关法规。
昆虫标本制作方法

昆虫标本制作方法1.采集昆虫2.麻醉昆虫将捕捉到的昆虫暂时麻醉,有利于后续的操作。
常用的麻醉方法有以下几种:-醋酸盐麻醉:将一小瓶醋酸盐粉末放在密闭容器中,并加入适量的酒精,然后将昆虫放入容器中,密闭容器并轻轻摇晃,待昆虫麻醉后取出即可。
-麦麸麻醉:将捕虫容器中的昆虫用一层湿麦麸覆盖,数分钟后昆虫会因缺氧而麻醉。
3.准备标本材料制作昆虫标本需要准备适当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标本瓶:选择合适大小的标本瓶,瓶盖要能密封。
-标本纸:用于固定昆虫,并记录昆虫相关信息。
-针和松香块:用于固定昆虫在标本纸上。
4.处理昆虫将麻醉后的昆虫放置在标本纸上,然后使用细针或医用注射针将昆虫固定在标本纸上。
固定时可以选择将昆虫背部或侧部固定,使昆虫的外形和结构清晰可见。
固定后,可以使用细针或玻璃棒将昆虫的触角和腿部展开,以展示昆虫的特征。
5.标本调色昆虫的颜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为了保持标本的色彩鲜艳,可以进行标本调色。
调色时可以使用昆虫标本调色剂,将其涂在昆虫上。
调色剂的选择应与昆虫的颜色相近。
6.干燥和保存待昆虫调色剂干燥后,将标本纸卷起,并用细线或胶带将其固定好。
然后将标本放入标本瓶中,使用松香块密封瓶口,以防止灰尘和潮湿的空气进入瓶内。
最后,将标本储存在干燥、通风和阴凉的地方,以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
总结:昆虫标本制作方法主要包括采集、麻醉、固定、调色、干燥和保存等步骤。
正确的昆虫标本制作方法能够使昆虫标本具有较长的保存时间,并保持其形态和颜色的完整性。
制作昆虫标本是对昆虫的研究和保护提供重要材料的有效手段。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是考古学家、昆虫学家、爱好者和研究者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可以更好地研究、保护和展示昆虫的多样性。
下面将介绍昆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希望对您有指导意义。
一、昆虫标本采集方法1.选择采集地点:根据您的研究目的和需要,选择适合的采集地点。
可以选择自然保护区、公园、花园等环境丰富的地方,也可以选择特定的生态系统,如湿地、森林等。
2.选择采集工具:准备好所需的采集工具,包括昆虫网、昆虫夹子、细长的安全别针、标本瓶、昆虫杀虫剂等。
确保采集工具干净,以免对采集物造成伤害或污染。
3.采集昆虫:在选择的采集地点,仔细观察昆虫的活动区域,定位目标昆虫。
使用昆虫网迅速将昆虫捕捉,并尽量减少对昆虫的损伤。
4.准备标本:将捕获的昆虫放入标本瓶中,并迅速添加适量的昆虫杀虫剂。
不同的昆虫杀虫剂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昆虫,应根据所采集的昆虫种类选择合适的昆虫杀虫剂。
5.标本记录:将采集的昆虫标本做好标记,包括采集地点、采集日期、昆虫种类等信息。
这有助于您后期的研究和整理工作。
二、昆虫标本制作方法1.杀灭昆虫:在标本制作之前,需要确保昆虫已经完全死亡。
待昆虫进入标本瓶后,根据杀虫剂的作用时间,等待一段时间确保昆虫已经死亡。
2.放置标本:将标本放置在理想的展示状态,例如将昆虫展开翅膀或展开足部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昆虫的形态特征。
3.固定标本:使用细长的安全别针将昆虫固定在展示板上。
保持昆虫的身体整洁,避免损伤其外表和结构。
4.标本整理:在标本制作完成后,进行标本整理工作。
可以清洁标本展示版的污渍,调整昆虫的位置和姿态,使标本达到最佳展示效果。
5.标本保护:将制作好的昆虫标本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定期检查和清洁标本,以确保其长期保存和展示价值。
总结起来,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需要适当的采集工具和杀虫剂,同时也需要细心观察和记录。
在标本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昆虫的展示状态和整理工作,以保持标本的完整和美观。
昆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昆⾍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昆⾍标本的采集和制作采集和制作昆⾍标本是从事昆⾍研究的基本⼯作,是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
对于⾃然保护区的保护⼯作⽽⾔,昆⾍资源是保护内容的重要部分,掌握昆⾍标本的采集及制作技术,能够增加职⼯对⾃然保护区昆⾍资源的了解,扩展职⼯的业务能⼒和综合素质,为保护区内昆⾍资源调查、保护以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最基础和最可靠的⼀⼿资料。
上篇昆⾍标本的采集昆⾍是动物界中最⼤的⼀个类群,⽬前已经被命名的昆⾍在100万种左右,其⽣活⽅式和环境各异,活动能⼒和⾏为也千差万别,因⽽针对不同的昆⾍所采取的采集⽅法也不同。
下⾯,将从采集⼯具,采集⽅法,以及采集的时间和地点这三⽅⾯对昆⾍标本的采集做⼀简要介绍。
⼀、常⽤采集⼯具(⼀)捕⾍⽹捕⾍⽹是采集昆⾍最常⽤的⼯具之⼀,为了适应不同的⽤途,捕⾍⽹的结构也有所差异,常⽤的有以下三个类型。
1、空⽹空⽹主要⽤来采集蝴蝶、蜂以及蜻蜓等善飞的昆⾍,由⽹柄、⽹圈和⽹袋三部分组成,其中⽹袋⽤透⽓性强、质地柔软的材料制成。
空⽹可以⾃⼰制作,也可以在店⾥购买,现在流⾏的合⾦伸缩⽹柄,其重量轻,携带⽅便,⽐较受欢迎,价格在50元左右。
2、扫⽹扫⽹主要⽤来扫捕树丛中、杂草从中隐蔽的昆⾍,其结构和制作⽅法与空⽹相同,但由于其使⽤时承受的阻⼒较⼤,因⽽⽹袋的制作材料要较空⽹结实,⽹圈和⽹柄也需要选择较为坚固的材料。
3、⽔⽹⽔⽹主要⽤来采集⽔⽣昆⾍,使⽤时需根据⽔域的深浅宽窄、⽔草的稀密多少以及⽬标昆⾍的种类来选择不同规格的⽔⽹。
(⼆)吸⾍管吸⾍管是利⽤吸⽓时形成的⽓流将昆⾍吸⼊容器内,专门⽤来采集蚜⾍、蓟马等⾝体柔弱不易拿取的微⼩昆⾍。
准备两根略为弯曲的玻璃管穿过带胶盖的吸⾍管,其中⼀根玻璃管的外端再安装上胶⽪管和吸⽓球,使⽤时将另⼀根弯管⼝对准要采的昆⾍,按动吸⽓球,便可将要采的昆⾍吸⼊瓶中。
(三)毒瓶毒瓶是专门⽤来毒杀昆⾍的⼯具,⼀般⽤封⼝严实的厚玻璃瓶或者塑料管等做成,以保证毒⽓不外泄。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昆虫标本是昆虫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因此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都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介绍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的注意事项。
确定采集目标:在采集昆虫标本前,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昆虫种类进行采集。
例如,如果研究目标是蝴蝶,那么采集目标就应该是各种蝴蝶。
选择合适的采集地点:应选择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和灰尘多的地方。
同时,根据目标昆虫的生活习性,选择适合的生境,如森林、草地、湿地等。
规范采集操作:采集昆虫标本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虫体,提起虫体尾部,然后将其插入采集杯中。
注意不要损坏昆虫的外观和结构。
处理数据:对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进行处理,包括拍照、清洗、编号等。
拍照时要确保昆虫标本正面和背面都能被拍到,清洗是用清水洗净标本上的杂质,编号则是为每个标本赋予一个唯一的编号,方便后续研究和管理。
确定标本制作材料:可以选择纸质标本、布质标本或胶带标本等。
纸质标本适合长期保存,但易受潮;布质标本适合大型昆虫,但不便于携带;胶带标本则可以弥补纸质和布质标本的不足。
制作标本:根据所选材料,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
纸质标本可以采用压制方法,将昆虫标本压制在一张白纸上;布质标本可以采用缝制方法,将昆虫标本缝在布上;胶带标本则可以将昆虫标本粘贴在胶带上。
标本摆放:标本制作完成后,应在通风干燥处晾干,并将标本平放在桌面上,不要挤压或重压。
同时,要注意保护标本的完整性,防止损坏。
保存环境:标本保存时应避免高温、潮湿和阳光直射。
高温会导致标本变质,潮湿会引起虫霉,阳光直射会加速标本的老化。
因此,最好将标本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标本存储:标本保存时应放在密封袋中,并在袋子上标记日期。
这样可以防止标本受潮和被污染,同时方便后续研究时查阅。
3定期检查:标本保存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检查是否有变化,如虫霉滋生、标本损坏等。
如果发现变化,需要及时更换材料,以保证标本的质量。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是昆虫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
昆虫标本是研究和收藏昆虫学的重要途径,其准确、美观的制作和保存方法对于保持标本的质量和价值至关重要。
以下是采集、制作和保存昆虫标本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采集昆虫标本
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不同种类的昆虫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活动,因此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可以提高采集的效率和质量。
2.选择合适的工具:常用的昆虫采集工具包括网、夹子、吸虫管等。
不同的工具适合不同类型的昆虫。
3.注意保护环境:在采集昆虫的过程中,应保护环境,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
二、制作昆虫标本
1.准备工具和材料:制作昆虫标本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标本纸、标本针、剪刀、酒精、甘油等。
2.处理标本:采集到昆虫后,应立即进行处理。
首先用酒精或温水杀死昆虫,然后把昆虫用标本针固定在标本纸上。
3.制作标本:制作标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昆虫的姿态和位置,尽量展示昆虫的特征和形态。
三、保存昆虫标本
1.存放环境:昆虫标本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2.保持干燥:昆虫标本容易受潮,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保
持干燥。
3.防虫:昆虫标本容易被其他昆虫和室内害虫侵蚀,因此需要采取防虫措施,如使用樟脑丸等。
以上是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的基本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以确保人身安全和标本质量。
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及步骤一、前言昆虫标本是昆虫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收藏和展示昆虫的一种方式。
制作一个完整的昆虫标本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采集、杀灭、处理、挂干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制作一个完整的昆虫标本。
二、采集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采集,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
2.选择品种丰富的地方进行采集,如花园、公园等。
3.使用专业工具进行采集,如网捕器、手捕器等。
4.注意保护自己和昆虫的安全,在采集过程中不要伤害昆虫。
三、杀灭1.将采集到的昆虫放入密闭容器中,加入少量酒精或乙醚杀灭。
2.注意不要使用过量的酒精或乙醚,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步骤。
3.杀灭后将昆虫取出放置在干燥纸巾上吸干余液。
四、处理1.将已经杀灭并吸干余液的昆虫放在标本纸上,用细针或小刷子调整昆虫的姿态。
2.使用细针或小刷子将昆虫的触角、腿等部位展开,使其呈现自然状态。
3.在标本纸上写下昆虫的学名、采集时间、采集地点等信息。
4.将标本纸放入密闭容器中,加入少量酒精或乙醚进行脱水处理,约脱水1-2天。
五、挂干1.将已经脱水的昆虫取出,用细线通过胸部穿过并打结。
2.将细线固定在标本盒内的底部或侧面,并调整好昆虫的姿态和位置。
3.在标本盒内加入少量干燥剂(如硅胶),密闭盒子并放置在通风干燥处。
4.约一个月后取出标本盒,检查是否有湿气,并加入干燥剂进行吸湿。
5.最后将标本盒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六、总结以上就是制作一个完整的昆虫标本需要经过的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细心和耐心,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昆虫标本。
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和昆虫的安全,尊重自然和生命。
昆虫标本的采集及制作

加标签
三级台 三级台可用一块木板 做成长12cm、宽4cm、高 2.4cm的三级台,第一级高 0.8cm,第二级高1.6cm, 第三级高2.4cm
•保存 防虫 防霉 暗藏
2 浸泡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关于插针位置: 鳞翅目、蜻蜓目、双翅目昆虫,要将针向中胸 背板中央稍偏右些插入,留出完整的背中线来。 鞘翅目昆虫要将针插在右侧鞘翅的左上角,使 昆虫针正好穿过腹面的中后足之间,这样就不 会破坏鞘翅目昆虫分类特征的基节窝。 半翅目昆虫要将针插在小盾片的中央偏右方, 这样就可以完整地保留腹面的口器槽 螳螂目和直翅目昆虫,要将针插在前胸背板后 方偏右侧的位置上。 膜翅目昆虫则要插在中胸的正中央部位 插针高度:虫到针的顶端约占针长的1/3。
•标本制作过程 虫体软化
针插
整姿、展翅 制作采集标签 干燥 储藏
虫体软化
干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 针插法
• 微针法
• 粘贴法
材料准备
昆虫针、三级台、展翅板、 整姿台、还软器、大头针、
粘虫胶
针插法(pinning)
• • • • 昆虫针的选择 针插部位 展翅、展足 整姿
昆虫针: 00,0,1,2,3,4,5,共7种型号 长40mm 通常用2号针
• 特殊标本的处死方法
鳞翅目昆虫 大型昆虫去肠
棉花包 三角纸袋 指形管 小瓶
2 采集方法
• 活动性采集 • 定点式采集
活动性采集
定点式采集
二、昆虫标本的制作、保存及鉴定
• 干制针插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 软体浸渍标本的固定与保存 • 显微玻片标本的制备
• 展览标本的制作
• 昆虫的鉴定
1 干制针插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考核:
每组交30头制作好的昆虫标本, 由各组组长共同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是从事昆虫研究的基本工作,是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
对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而言,昆虫资源是保护内容的重要部分,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及制作技术,能够增加职工对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的了解,扩展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保护区内昆虫资源调查、保护以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最基础和最可靠的一手资料。
上篇昆虫标本的采集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目前已经被命名的昆虫在100万种左右,其生活方式和环境各异,活动能力和行为也千差万别,因而针对不同的昆虫所采取的采集方法也不同。
下面,将从采集工具,采集方法,以及采集的时间和地点这三方面对昆虫标本的采集做一简要介绍。
一、常用采集工具(一)捕虫网捕虫网是采集昆虫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为了适应不同的用途,捕虫网的结构也有所差异,常用的有以下三个类型。
1、空网空网主要用来采集蝴蝶、蜂以及蜻蜓等善飞的昆虫,由网柄、网圈和网袋三部分组成,其中网袋用透气性强、质地柔软的材料制成。
空网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在店里购买,现在流行的合金伸缩网柄,其重量轻,携带方便,比较受欢迎,价格在50元左右。
2、扫网扫网主要用来扫捕树丛中、杂草从中隐蔽的昆虫,其结构和制作方法与空网相同,但由于其使用时承受的阻力较大,因而网袋的制作材料要较空网结实,网圈和网柄也需要选择较为坚固的材料。
3、水网水网主要用来采集水生昆虫,使用时需根据水域的深浅宽窄、水草的稀密多少以及目标昆虫的种类来选择不同规格的水网。
(二)吸虫管吸虫管是利用吸气时形成的气流将昆虫吸入容器内,专门用来采集蚜虫、蓟马等身体柔弱不易拿取的微小昆虫。
准备两根略为弯曲的玻璃管穿过带胶盖的吸虫管,其中一根玻璃管的外端再安装上胶皮管和吸气球,使用时将另一根弯管口对准要采的昆虫,按动吸气球,便可将要采的昆虫吸入瓶中。
(三)毒瓶毒瓶是专门用来毒杀昆虫的工具,一般用封口严实的厚玻璃瓶或者塑料管等做成,以保证毒气不外泄。
毒杀药剂以氰化钾或氰化钠为最好,但氰化物属于剧毒物质,不易购买且存在较大危险,故一般建议用乙醚、乙酸乙酯等药剂代替。
由于乙醚挥发过快,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使用的是乙酸乙酯,其毒虫效果好,对人体相对安全,使用时用乙酸乙酯将适量棉花浸湿,放于瓶底后铺一层滤纸就可以使用了,但是经由乙酸乙酯处理的部分昆虫标本可能存在褪色的现象。
乙酸乙酯每瓶(500ml)的市场价格约20元。
(四)诱虫灯诱虫灯是利用昆虫中许多种类具有趋光性而设计制作的诱捕工具。
常用的诱虫灯可分固定式和流动式等。
固定式诱虫灯要选择有电源和植物种类复杂的位置安装,并要求光源射程远以及诱来的昆虫能比较容易地进入灯下的容器内或毒瓶内不能逃离。
流动式诱虫灯相对简便,只要拉好电线接通电源,架起一块白色幕布,将诱虫灯挂于其上即可。
当昆虫诱来停在幕布上时,就可以用毒瓶扣捕,如果落在幕布附近,可人工捕捉或用网扫。
诱虫灯以高压汞灯或者黑光灯等效果较好,没有时也可以用普通的白炽灯代替。
(五)其他工具采集时还需用到采集箱、采集袋,以及三角包、镊子、记录本等其他工具,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
二、常用采集方法(一)网捕法网捕法是最常用的一种采集方法,适用情况在上文介绍捕虫网时已经介绍。
用网捕法采集昆虫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技巧:1)在捕捉空中善飞的昆虫时,应动作敏捷而轻快,迎头一兜,并立即将网口转折过来,将网底下部连虫一并甩到网圈上来,防止入网的昆虫逃跑;2)将昆虫送进毒瓶时,应揭开毒瓶盖,将毒瓶送入网底,扣住采到昆虫使之进入毒瓶;3)捕到的是大型蝶蛾类,可在网外用手捏压其胸部,使其不能活动,然后放入毒瓶;4)捕捉杂草丛中的昆虫时,可采用边走边扫的方法,扫几网后,将集中在网底的昆虫连同部分碎枝叶一起倒入毒瓶,待昆虫毒死后,再倒在白纸上进行挑选。
(二)震落法震落是采集昆虫的常用方法之一。
不少昆虫有假死性的特点,突然猛震其寄主植物,便可使其落入提前设置的网中或白布单等工具之中;在早上或者晚上昆虫不甚活动时,趁其不备,猛击寄主植物也可取得上述效果。
在黄昏或中午炎热时,可用震落法采到金龟子、锹形虫、象甲、叶甲、蝽象等种类。
对于蚜虫、蓟马等小型昆虫,可以直接击落到网中或硬纸片上,用小毛笔收集到酒精中。
有些有“拟态”的昆虫,由于震击寄主植物,受惊起飞暴露了目标,再设法捕捉。
(三)诱捕法诱捕法主要是利用了昆虫有趋光、趋化的特点,经常使用的包括灯光诱捕和食物诱捕两类。
灯光诱捕是最常用的诱捕法,如蛾类、金龟子、蝼蛄等昆虫均有较强的趋光性,在昆虫盛发的季节,选择无风、闷热、无月光的夜晚,并在适宜的地点用黑光灯诱捕,效果最好。
食物诱捕也是采集昆虫的好方法,可利用昆虫对食物的趋性来设计诱捕方法,如用红糖3份、醋4份、酒1份、水2份的配方可诱到大量蛾类和双翅目等多种昆虫。
(四)观察和搜索法要发现并采集到需要的昆虫标本,就必须具有“虫眼”,这要求我们十分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活动场所。
例如,有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在树皮下和树干内可采到天牛、象甲和扁甲等;农田或苗圃地的土中可采到金龟子、地老虎幼虫、蝼蛄、金针虫和其它昆虫的幼虫或蛹。
三、采集时间和地点昆虫的采集时间和地点主要取决于采集目标和目标昆虫的生活习性。
就是时间而言,理论上一年四季均可采集,但由于昆虫的发生期和植物生长季节大致相符,即每年晚春至秋末是昆虫活动的适宜季节,当然这也是一年中采集昆虫的最好时期。
一天之间采集的时间也要根据不同的昆虫种类而定,日出性的昆虫,多自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活动最盛,夜出性昆虫在日落前后及夜间才能采到。
温暖晴朗的天气采集收获较大,而阴冷有风的天气,昆虫大多蜇伏不动,不易采到。
采集地点也要依据采集目的而定,根据不同种所处生态环境而选择合适地点。
例如,大多数昆虫以植物为食,那么植物茂盛、种类繁多的环境是采集植食性昆虫的好地方;要采集蜻蜓目、毛翅目、广翅目等昆虫的幼虫,就需要在生物种类丰富的水体中寻找。
下篇昆虫标本的制作制作昆虫标本对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制作的方法也比较多,这里简单介绍干制昆虫标本的制作。
干制法是制作昆虫标本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下面从制作工具和制作步骤两方面来介绍该方面。
一、制作昆虫标本常用工具(一)昆虫针昆虫针用不锈钢制成,细长,一端尖锐,另一端基部有一铜帽,便于操作。
按昆虫针粗细及长短分为0、00、l、2、3、4、5等七种,其中1-5号针的长度为4cm,1号针最细,每增加1号,粗度也增加,5号针最粗。
可根据昆虫的大小不同,选择不同型号的昆虫针。
昆虫针可以在网上或实体店里购买,约7元一包,一包100根。
(二)三级台三级台又称平均台,是用三块长短不同但厚度相等的优质木板或有机玻璃粘合在一起作成,每级0.8cm,三级共高2.4cm,宽3cm,底长7.5cm,每级中央钻有小孔。
制作标本时将昆虫针插入孔内,便可以方便的使昆虫、鉴定签及采集签,在针上分别位于三级、二级和一级的高度上。
(三)展翅板展翅板是专用来展开蝶蛾、蜂、蜻蜓等昆虫翅膀而用的工具,用较软而轻的木料制成,便于插针。
展翅板的底部是一块整木板,上面装两块可以活动的木板,可以调节板间缝隙的宽度。
实际操作中,可以用泡沫板制成简易的展翅板,方法如下:取厚约4cm的塑料板,裁成合适大小,用锋利的小刀在塑料板的中央刻一条槽沟,其宽度与虫体大小相适应。
(四)整姿台整姿台是用松软木材或泡沫板制成,用于昆虫标本整姿定型时使用。
(五)其他工具常用的工具还有三角台纸、玻璃纸、大头针及粘虫胶等。
用厚的道林纸剪成宽3mm、长12mm的小三角台纸,或者宽4mm、长12mm的长方纸片,用来粘放小形昆虫。
展翅固定时,对小蛾最好用玻璃纸压在翅上。
一般常用95%的酒精溶解虫胶制成粘虫胶使用,也可用用万能胶或其他快干的胶,粘着小形昆虫标本。
二、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一)针插标本一般是将昆虫针直刺虫体胸部背面的中央,但为保证有重要分类意义的特征不受损坏,不同类的昆虫针插都有一定的部位,例如鳞翅目、膜翅目、毛翅目等可从中胸背面正中央插入;鞘翅目可从右鞘翅基部插进,使针正好穿过右侧中足和后足之间。
网上有详细的图解,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插针的位置区别。
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的昆虫针插后,一般不必展翅,但需整姿,方法是用镊子将触角和足的自然姿势摆好,用昆虫针交叉固定,自然干燥定型。
整理触角等易损部分时要特别小心。
昆虫整姿对标本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有重要影响,尽量保持昆虫自然状态下的姿势。
制作小蠹虫、跳甲等小型昆虫时,可直接在昆虫针上的三角台纸的尖端粘上透明胶,将虫体的右侧面粘在上面,三角台纸尖端应朝左方。
(二)展翅最好是在虫体刚毒死后进行,这时胸部肌肉松软,不但展翅容易,而且经展翅后的标本也不易走样(如果虫体己干燥僵硬,必须充分还软后,才能展翅)。
用昆虫针刺穿的虫体,插进展翅板的槽沟里,使腹部在两板之间,翅正好铺在两块板上,两手同时用小号昆虫针在翅的基部挑住较粗的翅脉调整翅的张开度(蝶蛾类将两前翅的后缘拉成直线为标准;蝇类和蜂类以两前翅的顶角与头左右成一直线为准;而脉翅类和蜻蜓要以后翅两前缘成一直线为准)。
移到标准位置时,用细针固定前翅,再固定后翅,以玻璃纸或光滑纸条覆在翅上,并用大头针固定。
针插固定后,自然干燥定型即可取下。
(三)破损成虫修补珍贵标本破损后,要尽量设法修补。
成虫标本最易损坏折断,部位是触角和足,先用小镊子夹起,或用小毛笔托住,将虫胶涂在断裂的一端,按原来部位和形状对接,体躯较大昆虫,未干固之前易垂下,可用虫针插上小纸片托扶在下面。
(四)保存把制成的昆虫标本按类别放在昆虫盒里。
标本盒通常是木质的,长50厘米、高7厘米、宽40厘米,上面是透明的玻璃盖,底面铺有一层软木或者泡沫塑料,便于插放标本。
插放时要排列整齐、匀称。
标本的下方要贴上标签,标签上写明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和采集者的姓名等。
此外,标本盒要储藏在阴凉干燥处,盒里必须放入樟脑,以防虫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