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育人 矢志不渝领跑
孜孜不倦育才路 矢志不渝领跑人

孜孜不倦育才路矢志不渝领跑人------记西华二高教师王景绍作者:王亚清更新:2014/10/30他是同事眼中的教学能手,也是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二十多年来,他勤奋工作,恪尽职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屡创佳绩,先后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县级“优秀教师”。
多年一直担任高三英语课,取得优异成绩。
他就是我们今天文章的主人公——王景绍。
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既普通又不平凡的教师。
王景绍,男,高级教师。
从事教学二十多年,今年来一直担任西华二高英语组教研组长。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不学习,就不会成为一名在学生心目中有魅力的老师。
”这段话,是他在新学期教研工作会议上发言时说的,也是他在二十多年教学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他是一个信奉“活到老,学到老”信条的人。
生活中,特喜欢读书;工作中,他严于律己,对自己一贯高标准严要求,总怕被别人扔在后面,总怕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
他在教学之余积极参加在职研修。
在教学中,他总是觉得自己的所学不够用,工作之余,“充电”便成了第一要务。
他坚持每天读书看报,搜集材料,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能力。
他持之以恒地学习课改理论,深钻教材,精心设计,努力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愉快学习。
他牢牢抓住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博采众家之长,通过听公开课和专家报告,进行总结、反思、感悟,从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得当,课堂反响强烈,教学效果明显,他的课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好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最该给孩子什么呢?就是善良和爱,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爱学生,课堂上,他尊重他们的人格,从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他爱学生,言行举止处处以身作则,唯恐不良言行影响学生;他爱学生,教学中,始终坚守“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他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努力发现与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他爱学生,对于家境特别困难的学生,他总是解囊相助;他爱学生,他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作文500字

篇一:《记叙文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作文通案》124篇二:《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记李庄中学体育老师——袁刚骨“袁老师,第二节体育课你能上吗?”“上,怎么不上,要不是这节课,我就不来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说话铿锵有力,工作毫不含糊,别看他病的用一只手摁着腰进的办公室,但说话仍旧是响铛铛的,掷地有声。
他有着一张“国”字形的脸,剑眉星目,走起路来昂首挺胸,让人一看便知道是个体育老师。
他就是袁钢骨----我们学校最资深的体育老师。
但是这几天,一向昂首挺胸的他不得不蜷起腰身走路了,因为他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犯了,强烈的腰疼迫使一向性格如铁的他不得不低下了头,弯下了腰。
这不,今天下午第二节是九.2的体育课,同事们都认为他今天应该不来了,九.2的班主任也做好了替他上课的准备,没想到第一节还没下课,他就右手推着他那辆陪了他多年的自行车,左手摁着腰出现在校园里。
“怎么了,袁老师,你这钢筋铁骨也有生病的时候啊?” “那是,咱不头个疼,不发个烧,再不腰椎间盘突出,那老天爷也太对得起咱了!不过只要不是病的爬不起来,共产党的事业咱就得干。
谁让咱每月拿着共产党的钱。
”看,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风趣幽默,豁达乐观。
他每次上课都是严肃认真,在训练中,大到姿势,小到动作分解,他都手把手的教,一遍又一遍的示范,有一次他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个动作,竟从不同的角度将动作分解,不厌其烦的做了四遍。
寒冬的天气,我们明显看到他额头上有汗珠闪烁。
每年的四月份,更是袁老师倍加忙碌的时候,因为中三的体育加试训练就在这个月进行。
多少个不眠之夜,制定训练计划,确定授课方案,思考因材施教……狂风中,细雨里,总见他忙碌奔波的身影。
当别人还在香甜的睡梦中的时候,他已经在陪同学生晨跑,当别人下班回家,围着饭桌享受温馨的时候,他还在训练场指导学生的训练,无论辛苦劳累,他总是风雨兼程。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临近退休,对工作仍旧一丝不苟。
天道酬勤,经袁老师带出的学生在全乡乃至全县的运动会上都捷报频传;每年的体育加试成绩,在全县也总是名列前茅。
孜孜不倦育才路

孜孜不倦育才路,矢志不渝领跑人——孟宪红教育教学叙事体育是一个被日益重视的学科,它所承载的任务也日益重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我们,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比比皆是,只要我们真心付出,认真倾听,就会发现体育教师的真谛,体会发生在自己教育过程中的精彩。
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十分喜欢的课程,但实质上并不是如表面上的光鲜,他们喜欢的是体育课上的自由活动,也就是爱玩什么,玩什么;爱干什么,干什么。
他们不想要老师的干预,甚至不想学习教师教授的内容,这样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真正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勤业爱岗,做合格的小学教师从走上工作岗位,我便对教育教学工作乐此不疲。
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我如饥似渴地吸收新知识,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力,走出去悉心聆听专家的报告,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求教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素养,于是很快适应了小学体育教学,为了在教育教学上有所建树,我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储备,于2003——2009年参加了哈尔滨师范大学组织的中文专业(汉语言文学)的函授学习,经过艰辛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学业,先后取得了专科和本科毕业文凭。
并积极参加森工总局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远程通识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
提升理念完善自我凭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师德师品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在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热爱学习,刻苦钻研,随时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素质,成为新一代学习型和研究型、实践型的小学体育教师。
从教以来,我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奋斗在体育教育教学的战线上。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始终牢记“不会教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教研的教学不是高质量的教学。
”在努力做好教学、训练工作的同时,我能够把自己的精力用在继续学习上,随时为自己充电,以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孜孜不倦育人路 矢志不渝谱新篇——记鹤岗市第一中学教研室主任孙爱琴

孜孜不倦育人路矢志不渝谱新篇——记鹤岗市第一中学教研
室主任孙爱琴
孙爱琴,鹤岗市第一中学教研室主任,被誉为“科学育人家”,将“育人”作为全心全意的信念。
她忙,真的超忙,几乎是早出晚归,天天都在应付着各种有关学生的事情。
却依然能够保持冷静,理性,坚持做“科学育人家”,她深信,只有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发挥潜能,实现自身价值。
于是她就经常走进教室,给孩子们上课讲解,用“让孩子们感受学习乐趣、
重拾学习信心,增强学习能力,激发孩子们学习热情” 的宗旨,让孩子们
重新体验学习的快乐。
还有她主办的“研究生夏令营”,参加的孩子们在营
地里能够体验科学的乐趣,更能体会到“一切以学习为核心,只有努力才有
收获”的深邃思维。
朴实、奋斗、矢志不渝,正是孙爱琴全心育人的深情,也是她谱写育人
新篇章的经历。
她把孩子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般呵护,从懵懂到成长,陪伴
着孩子们一起走过信念的路,用自己一份非凡的爱,多少次给学生们以一份、百分之百的鼓励,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孙爱琴的教育有其美妙的文章,美妙的诗行。
在也是受社会赋予的责任,也是她自身人格的经历。
她用自己的行动,让广大学子得到最完美的教育,
踏上构建自己未来的路。
孜孜不倦育人路 矢志不渝做真人

孜孜不倦育人路矢志不渝做真人摘要:我是一位老教师,从教三十五年,教书育人的热情丝毫未减,依然保持做老师的初衷,坚守热爱的讲台,把爱和责任奉献给教育事业,毫无怨言。
我还是一名老党员,时刻谨记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就是高新区第二小学党支部于京牧同志。
三十五年来,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耕耘春秋。
关键词:一、探索教法,提升育人空间;二、践行初心和使命,做敬业双岗的教师;三、担当奉献,抓实年级组管理。
四、辛勤的付出,丰硕的成果。
一、探索教法,提升育人空间。
2020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华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挑战,五十多岁几乎不玩手机电脑的我,开始虚心向青年学习,硬是啃起了网络授课这块“硬骨头”。
不会分享屏幕,就一次次地向别人请教,不断练习;不会全员语音,就自己组建小群,和家里人一次次练习实践;后进生网课学习不积极,我利用QQ群和电话家访,不断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促进学生在线学习。
由于年龄的原因,在几个月的网络教学中,我的眼睛经常发涩发干,视物模糊,肩颈后背也酸疼不止,甚至经常会感到头晕,可我却没有时间去调理自己的身体。
但是,我却从来没有耽误孩子们的一节课,没有落下一个孩子的作业。
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仍然满足于已经掌握的知识,我迟早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永无止境学习的观念,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素养以及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我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才能配得上“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二、践行初心和使命,做敬业双岗的教师。
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牢记初心,不忘使命。
踏踏实实做好支部的每一项工作,用自己的真心和诚心温暖着支部每一位党员。
贯彻十九大精神,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十九大”的要求。
我像焦裕禄那样树立远大理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恳踏实地工作,让学生、家长欢迎,让社会满意。
孜孜不倦育人路 矢志不渝教改人

孜孜不倦育人路矢志不渝教改人———记张家界铁小党员教师谷臣秀谷臣秀,1968年1月出生,现为张家界铁小小学高级教师,大专,党支委委员,教研组长。
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11月入党,工作期间,她曾先后被授予“广铁路局优秀班主任”,怀铁总公司“优秀教师,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中队辅导员,优秀共青团员”等光荣称号。
2005年9月,被评为区“优秀教师”。
张家界铁小原来是怀铁总公司最北的沿线学校,位置偏僻。
谷臣秀老师从学校毕业以后被分到该校,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铁路建设。
从教十六年来,她坚持教学一线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高尚,赢得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尊敬和爱戴。
从教十六年来,她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立志成为新一代学习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十六年来,她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充分发挥了一个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爱”字当头,“责”字为重谷老师热爱教师职业,她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她给予学生的时间超过了陪伴亲人的时间。
她用自己的爱心塑造孩子们美好的心灵,用自己的青春为孩子们编织七彩的梦。
谷老师从入行以来,就一直坚持当班主任,她总是说,“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对于教师来说,一百个学生中,一个不成材,还有九十九个,而对于家长来说,一个孩子不成材,就是百分之百的不成材。
”因此,她最关心的是学生的成长,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她经常在班级出现较明显的问题,采用“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的方法,及时教育学生,让学生“悟”出做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并要求学生付出实际行动。
同时注重的是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权利,给每个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班集体氛围。
平时教育教学中,她经常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
她让学生去发现同学以及自己的闪光点。
如她在学生入学一年级时,就建立《家校联系本》,把学生每期的成绩,问题及家长与老师沟通的话语记录在案,既让学生受到教育,又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历程。
孜孜不倦育人路

孜孜不倦育人路,矢志不渝教书人——个人述职报告郴州市第四完全中学王亚红王亚红,女,48岁,1985年参加工作,大学专科学历,从1985年到2002年在北湖区江口中心学校任教;2003年选调进入郴州四中工作至今。
从教三十年来,始终坚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理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并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新课改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在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深受师生好评。
一、爱岗敬业的政治风采在工作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严格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在繁忙的工作中,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并及时撰写心得笔记,力争成为一名政治坚定的人民教师。
二、关爱学生的掠影每天早上当学生还没有完全到校的时候,教室里便有了的身影。
“再加把紧!我相信你能学好!你是最优秀的……”教室里传出了她淳淳善诱的话语。
她爱学生,胜过爱自己。
当她发现有一名叫邓树杰的学生性格十分孤僻,而且还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学习上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于是她多次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其家进行家访。
当得知该生是因为父母离异造成后,她便多次同这名学生促膝谈心,在她的不懈鼓励和关心帮助下,这名学生不但性格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且成绩出逐步上升,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三十年来,她送走的学习一批又一批,关心爱护帮助学生的事例举不胜举。
2003年,班上有一名叫李君仪的孩子兄妹四个,家里特别困难,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长期留守在家,由年迈的奶奶照顾,看着孩子渴求的眼神,王老师决定资助这个差点几次辍学的孩子,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整整12年的学杂费全部由她承担。
今年,这个孩子以57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郑州大学,全家人对她是感激不尽。
每当孩子没有吃早餐,她会第一时间把食物送到学生手里;孩子病了,她会及时将孩子送到医院,垫付医药费。
记得去年班上有一个叫谢远江的同学,玩耍时不慎腿骨骨折,为了不耽误父母的工作和孩子的学习,在医院上好石膏后,她硬是将孩子留在离校较近的自己的家中照料,免费为孩子提供食宿。
孜孜不倦为师路 矢志不渝教书人

孜孜不倦为师路矢志不渝教书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坚持着孜孜不倦为师路,矢志不渝地教书育人,不断地追求自我提高和完善,力求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教育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自从步入教育事业以来,我一直以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要传授知识、启发智慧、培养人才。
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更要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我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素养。
每次备课之前,我都会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在课堂上,我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教学技巧展开教学活动,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全方位的启发式教学中,从多个视角引入学生思考,细致讲解知识点,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功,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教育过程中,我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补充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矢志不渝的教育事业中,也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障碍。
但我始终充满信心和勇气,坚定地面对每道难题。
同时,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妥协,不会放弃,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地为每个学生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努力,努力提供顶级服务,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事业。
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教育者,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
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讲座,深入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思路,推动自己不断创新与进步。
总之,我将一直走在孜孜不倦为师路上,坚持矢志不渝地教书育人,通过用心的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语文素养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让他们更好地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做贡献,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孜孜不倦育人矢志不渝领跑
作者:梁丽群
来源:《科教新报》2019年第47期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人才……”自1997年走上讲台,武冈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武冈二中)教师刘贻斌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已行走了22年。
他一直坚守高中物理教学,教过十二届高三物理,担任了九年的班主任,从事了十年行政管理工作。
作为学校物理高级教师、教科室副主任、教学第二党支部书记,刘贻斌孜孜不倦行走在育人路上,矢志不渝做学校教师的领跑者。
用心教学成绩显著
刘贻斌出身教师家庭,从小立志成为一名教师。
为了掌握教学规律,他一頭扎进书海,提升专业素养;为提高课堂水平,他自费去各地听名师课堂;为寻找教学不足,他虚心听取学生、同行的批评建议。
他的课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形成了授课结构清晰、思路严谨、生动深刻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突出。
2004年,他荣获邵阳市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特等奖,2007年荣获湖南省第8届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
他3次荣获武冈市委、市政府设立的教育最高奖“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7次被武冈市人民政府嘉奖,2次荣立三等功。
2011年11月,他当选为湖南省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2017年被评为邵阳市骨干教师。
潜心教研示范引领
刘贻斌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高考动态,对高考有深入分析。
作为邵阳市高三联考命题核心组成员,已承担邵阳市高三联考命题工作10余年,2016年,他还担任了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命题组副组长。
同时,他笔耕不辍,已在《中学物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
他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也倾注大量心血。
在督促青年教师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深入他们的课堂,进行指导和鼓励。
他指导的王丽琼、倪鑫、夏志元、刘潇老师在邵阳市教学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目前都已成长为武冈二中的骨干教师。
细心关爱精心育人
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学校的一名管理者,刘贻斌热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他用真诚和热情填补学生情感的空缺,用温暖和爱心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用信心和激励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
小戴、小张、小刘均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他把学校的房子借给他们居住,在生活上对他们嘘寒问暖,三人高考时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
学生小杨,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从小随爷爷奶奶生活,家庭贫困,刘贻斌了解情况后,及时提供帮助。
2018年,小杨考取了湖南大学,刘贻斌第一时间为她送去一年的大学学费。
苦心耕耘育桃李,一片冰心在玉壶。
22年的教学生涯,刘贻斌真切感受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句话的分量。
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刘贻斌仍将默默耕耘,上下求索,用自己的青春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