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间的干扰处理方案
基于多小区协作的LTE小区间干扰处理

虽 然 多小 区协 作 协议 的复 杂 性 有 所差 异 , 基本 的原 理 是 但 相 同 的: 站 不 再 单 独 调 整 它 们 的物 理 层和 链 路 / A 层 参 数 基 MC ( 率等 级 、 隙、 载 波 的使 用 、 束 赋 形 系数 等 ) 彼 此独 立 功 时 子 波 或
摘要 : 介绍了多小区协作I I C 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 分析 了 有方案所 面临的挑战, 现 最后对多小区协作I I C 处理技 术的发
展趋势做 了 望。 展
关键词: 多小 区; 协作 ; MO; MI 小区间干扰 ; 束赋 形 波 中图分类号: M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6 313 2 1) 50 5—2 T 2 A 17 —11(0 1 0 -0 10
Ab t a t Th sp p ri t o u e h ae tsu y o h s is e fr t , e n l s h h l n e a e y c r e t s r c : i a e n r d c s t e lt s t d n t i s u is l t n we a ay e t e c a l g s f c d b u r n yh e
C en trH l
价 (n e fr n e r cn ) It r e e c P ii g的方法, 即设计一种机制以测量每 个 基 站 的发 射 机 对 其邻 近 发 射 的干 扰 , 后在 基站 之 间交 换 这 然 些测量值 以进行协调。 当基 站配备多天线 时, 就提 供了额外 的可用空问维度从而
5G网络干扰整治措施介绍

slot 0 slot 1 slot 2 slot 3 slot 4 slot 5 slot 6 slot 7 slot 8 slot 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NR同频小区间及与LTE D1D2小区之间上下行子帧未对齐的情况下,下行信号直接落入上行,造成较大范围的持续干扰。由于700M频段为FDD系统,上下行使用不同频率,故不存在基站之间下行干扰上行的情况。
主要原因:帧偏置、时隙配比配置不一致GPS故障或受到干扰
五、5G典型干扰及原理(3)
视频监控干扰——干扰频段:2.6G
HIKVISION视频监控 标准频率:2400-2500MHz 扩展频率:2500-2700MHz载波带宽:5/10/20/40Mhz,信道动态一般分配使用场景:有线传输受限场景,多为电梯等场景。
五、5G典型干扰及原理(4)
多路微波分配系统(MMDS)是广电系统用微波频率以一点发射、多点接收的方式进行传输的微波系统;工作在2500~2700MHz频率范围内的MMDS会对2.6GHz频段的5G系统造成严重干扰;工作在698-806MHz频率范围内的MMDS会对700MHz行必须对齐
抑制LTE系统小区间干扰的软频率复用改进方案

抑 制 L E系统 小 区 问 干 扰 的 软 频 率 复 用 改 进 方 案 T
万 晓榆 刘 乙樟2樊 自甫 , ,
(. 1重庆 邮电大学 经 济管理学院 , 庆 406 ; . 重 00 52 重庆 邮电大学 通信 学院 , 重庆 406 ; 005
3重 庆邮 电大学 通信 网络管理研究所 , . 重庆 406 ) 005
但是 , 区间 的 同频干 扰依 然 是无 法 避 免 的 , 小 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引 言
大地提 高小 区边缘 用 户的峰 值速 率 , 系统容 量得 以提 升 。 使 关键 词 :T L E系统 ; 区间干扰 ; 频 率复 用 ; 小 软 资源调度 ; 系统容 量
中图分 类号 : N 1 T 95 文 献标 志码 : A di1 .99 ji n 10 —8 3 .0 2 0 .0 o:0 36 / . s .0 1 9 x 2 1 .2 0 5 s
n ih o e s u xsss l s aet i rv ra f e krt n ytm a a i .S i p p r nr— eg b rcH ,b tie i tl p c mpo ei ae so a aea dSs t t i o n p e cp ct o t s a e t y h i o
第5 2卷 第 2期
2 1 年 2月 02
电 讯 技 术
Tee o lc mmunc to gn eig ia n En ie rn i
V0 . NO. 152 2 Fe l b.2 2 O1
文章 编号 :0 1 9 X(0 2 0 10 —8 3 2 1 )2—04 17—0 4
WA a 一 , N Xi o 似 —h n , A Zi z a gz F N 一
试析三阶互调干扰方案解决方案

试析三阶互调干扰方案解决方案作者:吴克俭杨杰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8年第07期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地铁无线通信也在不断发展,然而地铁车站和隧道空间狭小,频段繁杂是导致干扰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对无线通信干扰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地铁;无线通信;三阶互调;干扰1 干扰类型1.1 干扰类型介绍目前地铁公网无线通信系统一般都是采用多家运营商通过POI(Point of Interface)进行合路,上、下行分开的方式。
各运营商通信系统间的干扰类型主要有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
①杂散干扰:是指干扰设备发射的带外噪声落入被干扰接收机的接收频带内,形成对有用信号的干扰。
杂散干扰会导致接收机灵敏度降低,造成性能损失。
②互调干扰:当多个频率信号通过同一无源传输系统时,由于传输系统非线性的影响,致使信号之间相互调制产生新的频率分量,如果落在接收频带内,则会带来干扰,这种干扰称为互调干扰。
③阻塞干扰:是指当强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时,强干扰会导致接收机饱和过载,无法正常工作,阻碍通信。
1.2 干扰分析根据目前天津地铁已经开通的地铁6号线1期,地铁1号线改造等项目出现的干扰情况分析,主要干扰情况为多系统组合的三阶互调干扰,尤其以WCDMA上行系统受到干扰,底噪抬高最为严重。
据目前系统分析干扰WCDMA主要的互调干扰组合如表1所示:针对以上存在的干扰情况,组合互调干扰情况主要存在的原因是:①POI工艺不足,互调抑制指标未达到设计要求;②射频通道中不良的机械结点;③射频器件的材料具有磁滞现象;④射频通道中的表面或接触面受到污;⑤无源器件安装中,不可靠的连接都是互调干扰的潜在产生者,包括:电缆的弯曲度、超过或低于扭矩的接头、接头界面的扭力负荷等;⑥安装环境的变化也有可能造成无源互调的增加,如:各种不同原因的潮湿、因风力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器件摆(震)动、温度的变化等,各专业交叉的施工破坏,地铁站台站厅的日光灯,铁管,消防喷头物体的影响等[1]。
LTE多频段多制式干扰共存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V2介绍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原理-干扰共存的解决方案
影响干扰解决方案有两个大的因素:技术上和成本上。
邻道干扰一般为基站与终端间干扰,因为保护带比较小,基站与基站间干扰太大,无法实现;基站间干扰一般 为杂散、互调和阻塞干扰。
邻道干扰时,最严重情况为两个系统不共站,一个系统终端在另外一个系统基站情况下,由于接收到自身基站 功率低,接收到干扰基站功率高,从而出现远近效应,干扰很大。
邻道干扰指标用ACIR来表征,是ACS与ACLR综合作用的结果。
带内外信号同时放大, 在带外信号功率很强 时,放大器有增益压 缩,从而影响灵敏度。
阻塞干扰是由于接收滤波器没有完全抑制带外干扰而引起的干扰,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之一是带
外强信号压缩接收机放大器增益,从而降低了灵敏度。
保护带越大,滤波器抑制越大,阻塞影响越小。 阻塞是一种带外干扰,为了消除阻塞干扰,需要在被干扰系统上安装阻塞抑制滤波器。
Page 14
中国频谱情况
运营商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上行
885-890 MHz 890-909 MHz 1710-1735 MHz
1880-1915 MHz
2010-2025 MHz 2320-2370 MHz 2570-2620 MHz 824-825 MHz 825-835 MHz 1920-1935 MHz
Security Level:
LTE 多频段多制式干扰共存分析及解决方 案探讨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南川页岩气田压裂水平井井间干扰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PETROLEUM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2023年第13卷第3期南川页岩气田压裂水平井井间干扰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卢比,胡春锋,马军(中国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重庆408400)摘要:随着页岩气开发不断深入,水平井实施压裂过程中邻井的干扰现象日益增多,对气田的产量、套管的安全、气井的管柱造成较大影响,有待明确压裂井间干扰的影响因素及降低干扰的治理对策。
采用井下压力监测的方式证实压裂井间干扰的矿场表现,通过生产动态跟踪分析及微地震监测结果基本明确井网井距、压裂改造强度、天然裂缝是影响压裂水平井井间干扰的主要因素。
对降低压裂干扰提出了压裂设计源头优化、采气井现场管理、生产运行调整3种治理对策,在现场应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页岩气;矿场试验;井间干扰;治理对策中图分类号:TE371文献标识码:A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well interference of fracturinghorizontal wells in Nanchuan shale gas fieldLU Bi,HU Chunfeng,MA Jun(Sinopec Chongqing Shale Gas Co.,Ltd.,Chongqing408400,China)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the interference of adjacent wells is increasing during the fracturing of horizontal wells,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of gas fields,the safety of casings,and the string of gas well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fracturing well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need to be clarified.The field performance of fracturing interwell interference is confirmed by downhole pressure monitoring.Through production dynamic tracking analysis and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results,it is basically clear that well spacing,fracturing transformation intensity,and natural fracture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horizontal wells during fracturing.Three governance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reduce fracturing interference,including optimization of fracturing design source,on-site management of gas production wells,and production operation adjustment.These measures have achieved good improvement effects in on-site applications.Keywords:shale gas;field test;interwell interference;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s南川页岩气田位于渝东南盆缘复杂构造带,生产目的层位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地层压力系数小于1.3,属于常压页岩气。
TD-LTE干扰问题特征规律总结及整改经验总结

➤主要干扰源:GSM900:2f1、f1+f2,DCS1800:2f1-f2 且自身互调性能较差。 ➤影响范围:单个小区。
3、系统内干扰分析 1、远距离同频干扰特征
远距离同频干扰概述: TDD 无线通信系统中, 在某种特定的气候、 地形、 环境条件下, 远端基站下行时隙传输距离超过 TDD 系统上下行保护时隙(GP)的保护距离,干扰到了本 地基站上行时隙。这就是 TDD 系统特有的“远距离同频干扰”。在大规模部署的网络中,此 类干扰较为普遍, 且可能会对本地基站的上行用户随机接入时隙以及上行业务时隙造成干扰, 从而影响用户上行随机接入、切换过程以及上行业务时隙。 这类干扰在频域上同样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频域整体均有抬升,中间的 6 个 RB (RB47-52)抬升更明显。
DCS1800 滤波器及更换 D 频段天线的顺序整改。 ➤排查流程: 通过对杂散干扰源的排查及整改,梳理出 LTE 杂散干扰排查流程:
➤经验总结: 1、各厂家 DCS1800 设备杂散性能统计
对于我公司/联通杂散较差的 DCS1800 设备如果与 F 频段共站,即使 DCS1800 不使 用 1850M 以上频点,也会对共站的 F 频段设备产生杂散干扰,影响 RB 视隔离度等因 素决定。
➤扫频仪:电信 FDD-LTE 使用了 1880MHz,图为 JDSU 扫频仪在某小区(移动电信 共址站点)现场捕获的频率使用信息,可以清晰看出 1860-1880MHz 的存在 FDD-LTE 信 号。 ➤测试手机:利用电信 SIM 卡和 4G 终端对此处疑似信号进行测试,发现电信 LTE 信 号如下:TDD2530~2550MHzband41,FDD 下行 1850~1870Mhz,1860~ 1880MHzband3。
LTE关键技术之干扰抑制技术

LTE关键技术之干扰抑制技术1.1小区间干扰(ICI)概念在LTE中,上,下行采用了OFDM(DL)/SC-FDMA(UL)的多址接入技术,采用了正交子载波区分不同的用户,小区内多用户间的干扰基本可以消除。
但是LTE采用同频组网,邻小区结合部分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用户间不可避免存在干扰,称之为小区间干扰(Inter—Cell Interference, ICI)。
在传统的解决方案中,采用频率复用来解决ICI,但随之带来的是频谱效率的降低。
如常用的三扇区划分小区用的就是频率复用指数因子为3。
除此之外,频率复用因子还有1、7等。
当复用因子为1的时候,则网内的所有小区用的频率都是一样的,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小区间干扰。
选择较大的复用因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频谱效率变小,比如复用因子为3的时候,频谱效率是1/3,复用因子为7的时候,频谱效率是1/7。
传统的频率复用系数为3的典型频率规划小区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导致无线链路信噪比(SINR)减低,这样LTE的AMC技术就会选择低阶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
●干扰严重时,需频繁的HARQ重传,降低了用户速率。
●同频干扰引起功率控制,使子幁中可使用的PRB减少,用户速率也会减低。
1.2LTE干扰抑制技术LTE干扰抑制技术分为以下四种:a)波束赋形天线技术b)干扰随机化技术c)干扰消除技术d)干扰协调技术(1)波束赋形天线技术-波束赋形天线技术是一种下行干扰抑制技术波束赋形天线的波束是指向UE的窄波束,因此只有在相邻小区的波束发生碰撞时才会造成小区间干扰,波束交错是可以有效的回避小区间干扰。
(2)干扰随机化技术干扰随机化就是使干扰信号随机化,这种方法虽然不能降低干扰信号的能量,但是能使干扰信号接近白噪声,又称“干扰白化”。
然后用处理白噪声的方法在UE上类似处理增益的方法抑制干扰.干扰随机化的方法可分为小区专属加扰(Scrambling)和小区专属交织(IDMA)。
A):小区专属加扰(Scrambling):在信道编码交织后,对干扰信号随机加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E与GSM共天馈杂散干扰处理分析报告
1.杂散干扰理论分析
1.1系统内干扰与系统间干扰
按照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
系统内干扰的产生:系统内干扰通常为同频干扰。
由于数字技术相对于模拟技术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可以实现同频组网。
比如,TD-SCDMA 系统中,同一个小区内的不同用户使用的是相同的频率资源,它们之间是通过正交码字来进行区分的。
TD-LTE 系统中,虽然同一个小区内不同用户不能使用相同频率资源(多用户MIMO 除外),但相邻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
这些在同一系统内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设备间将会产生干扰,也称为系统内干扰。
系统间干扰的产生:系统间干扰通常为异频干扰。
世上没有完美的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
科学理论表明理想滤波器是不可实现的,也就是说无法将信号严格束缚在指定的工作频率内。
因此,发射机在指定信道发射的同时将泄漏部分功率到其他频率,接收机在指定信道接收时也会收到其他频率上的功率,也就产生了系统间干扰。
系统间干扰可以分为阻塞干扰、杂散干扰、谐波干扰和互调干扰等类型,产生上述干扰的主要因素包括频率因素、设备因素和工程因素。
1.2杂散干扰产生原因及影响
由于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器和滤波器等非线性器件在工作频带以外很宽的范围内产生辐射信号分量,包括热噪声、谐波、寄生辐射、频率转换产物和
互调产物等落入受害系统接收频段内,导致受害接收机的底噪抬升,造成灵敏度损失,称之为杂散干扰。
图1-1 杂散干扰示意图
当前深圳LTE-F频段受到杂散干扰,主要是由于LTE与DCS1800共站尤其是共天馈时,隔离度不够时产生杂散干扰。
典型特征为前50RB底噪抬升,后50RB底噪正常,如下图,Cell1,cell2杂散干扰。
图 1-2 杂散干扰NI曲线
下面是RRU日志分析中的杂散图形,DCS1800杂散干扰,1880MHZ处受到DCS1800高端频点的杂散信号。
图 1-3 杂散干扰频谱
在日常优化中发现部分站点受到杂散干扰时,对部分站点的业务产生影响,主要有两种现象:
1、部分站点干扰严重低噪可以达到-80dB以上,导致终端无法接入
2、大部分站点也不同程度受到干扰,终端接入正常但业务速率受到影响
1.3DCS1800杂散干扰规避
提高DCS1800设备杂散抑制能力
1.DCS1800主设备上加装杂散抑制滤波器
2.更换杂散抑制能力好的DCS1800基站设备
增加空间隔离度
测试表明,当DCS1800采用1805-1880MHz滤波器时,中兴通讯
DCS1800基站在TD–LTE F频段(1880-1900MHz)的杂散指标为-
58.58dBm/100k(测试频点1880.8MHz),在TD–LTE F频段(1900-1920MHz)的杂散指标为-97dBm/100k;如采用1805-1850MHz的滤波器时,在TD–LTE F 频段(1880-1920MHz)的杂散指标为-97dBm/100k。
当采用1805-1880MHz的滤波器时,规避DCS1800对TD–LTE F频段(1880-1900MHz)杂散干扰所需要的隔离度为:要求空间距离为至少:水平3米,或者垂直1米。
表 1-1 DCS1800杂散隔离度要求
TD-LTE基站接收机噪底TD-LTE基站灵敏度下降
0.8dB所需要的外加噪声
消除杂散干扰所需要的
隔离度
-97dBm/20MHz -102.93dBm/20MHz -58.58+10log(20/0.1)-(-102.93)=67.4dB
2.实例分析
2.1开启1800沙埔誉威的干扰分析
在沙埔誉为威1800站点开启时,按15分钟粒度采集该站点第1小区的NI 值,统计如下图,可以看出,该小区基本符合上面提到的前50个RB底噪抬升,后50个RB基本正常的杂散干扰现象特征。
图 2-1 1800小区开启时NI统计值
此时前台测试,UE无法正常接入,如下图。
图 2-2 1800小区开启时前台信令
2.2闭塞1800后该站的干扰分析
闭塞沙浦誉威FE第1小区共天馈的1800小区,同时按15分钟粒度采集该小区的NI值,统计情况如下,从中可以看到当前该小区底噪基本上正常。
图 2-3 1800小区闭塞时NI统计值
而此时前台进行FTP上传和下载测试,接入正常,业务也正常,如下图。
图 2-4 1800小区闭塞时上传速率图
图 2-5 1800小区闭塞时下载速率图
2.3安装专用合路器后干扰分析
从下图可以看到,在安装了专用合路器后,该小区的后台采集的NI值有了明显的改善。
图 2-6 安装了专用合路器后NI统计值
在安装了专用的合路器后,共天馈的1800小区正常开启时,前台进行上传和下载业务测试,接入正常,业务正常,具体如见下图。
图 2-4 上传速率图
图 2-5 下载速率图
3.总结
本次使用的专用合路器,较好的解决了系统间的杂散干扰,LTE设备底噪基本恢复正常值,上传及下载CQT测试均能够达到要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