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模具修复技术介绍
模具激光熔覆修复技术有哪些

如今,模具行业正向着大型化、多种类、高性能以及高精度的方向发展,加工成本也在不断上涨,从而采用适当的方法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与约资源,已经是摆在模具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在模具修复中常用技术有堆焊修复技术、热喷焊修复技术、电刷镀修复技术和激光熔覆修复技术,这些修复方式对模具起到了强化作用,大大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一、模具的堆焊修复技术
堆焊技术是一种早用于模具修复的表面技术,运用焊接方法在模具受损区域堆焊一层或数层具有一定性能的材料,使修复模具达到使用要求,并在修复区域获得具有耐磨、耐热、耐蚀等特殊性能的堆焊层。
模具堆焊修复技术主要有火焰堆焊、电弧堆焊、电渣堆焊、等离子堆焊和激光堆焊。
二、热喷焊模具修复技术
热喷焊方法是采用氧-乙炔火焰作为热源,通过喷枪将合金粉末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并以高速喷向预热后的模具表面,形成喷焊层,再将喷焊层加热重熔,如此反复直至喷焊层达到预定的厚度。
常用于模具修复上的热喷焊合金有Ni 基和Co 基自熔性合金粉末。
因热喷焊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满足模具工作条件对表面的要求,修复后模具的寿命可大幅提高。
三、模具电刷镀修复工艺
电刷镀工艺是电镀的一种特殊方法,电刷镀方法在修复方面的发展很快,在工程车辆、航空、机械、电子、建筑、船舶、石油等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电刷镀工艺为电净→活化→打底层→刷镀→镀后处理。
上述便是修复技术方面的相关介绍,大家可以进行参考,若是还想知晓更多资讯,可直接致电或是登录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官网,即有专业在线人员为您解答!。
模具修理改善方案

模具修理改善方案概述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模具成为了各个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由于模具工作环境恶劣,加之生产压力,模具经常会出现损坏问题,需要修理。
本文将介绍模具修理的基本知识和改善方案。
模具修理基本知识模具损伤类型机械损伤机械损伤指在模具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模具本身的损伤,如外观损伤、裂纹等。
热损伤热损伤指在模具使用过程中由于高温作用导致的模具本身的损伤,如表面变色、严重烧结、亚表面裂纹等。
模具修理方式焊接修复通过焊接修复可以补充损伤部位材料,修复裂纹、划痕等损伤。
其中主要采用电弧焊,通过溶解母材和焊条,使其重新结合并固化,实现修复效果。
粘接修复粘接修复是通过使用特殊的粘合剂将模具损伤部位粘接起来,以达到修复的目的。
其中主要采用环氧树脂,通过粘合剂的填充、缩孔、切削等工艺来达到修复效果。
机械加工修复机械加工修复是通过机床加工设备、平面研磨机、数控机床等精密设备进行切割,钻孔、刨平等操作来进行修复。
其中主要适用于机械损伤的修整。
模具修理改善方案如何选择修复方式在选择模具修复方式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损伤类型•修复难度•模具质量•修理费用•修复后模具寿命一般情况下,采用焊接修复的方式即可满足大部分模具的修复需求。
但对于极为严重的损伤,可考虑使用机械加工修复的方式。
如何有效预防模具损伤在模具使用过程中,应该根据模具材料的特性和成型工艺制定合理的使用方案,并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工作。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模具的使用和维护,在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清洗和润滑。
•保持模具表面清洁、干燥和润滑,并定期进行表面处理。
•注意模具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避免模具遭受过度热应力。
•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和模具硬度,以避免模具外在因素的损伤。
•进行合理的模具设计,避免模具过大或过薄而导致的变形和损伤。
总结模具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工具,但由于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模具经常会出现损伤问题。
了解模具修理的基本知识和改善方案,做好模具维护和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延长模具寿命,并为生产提供更大的保障。
模具破损修理方案

模具破损修理方案在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模具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设备。
然而,由于使用时间过长或使用不当,模具很可能会出现破损的情况。
如果不能及时修复,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导致生产质量下降。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模具破损修理方案。
1. 加热受损区域如果模具中的一小部分受损,可以尝试将受损部分用加热的方法进行修补。
注意,加热的温度要低于模具的软化温度,否则会烧伤模具。
加热时,可以使用火炬或者烤箱,并且要在受损区域周围放置铜板或铝板以加快修复效果。
2. 金属喷涂对于一些受损比较严重的模具,可以使用金属喷涂技术进行修复。
金属喷涂技术是将金属粉末喷射到受损部分上,在高温高压下加热,然后冷却后烘干,最后进行初步磨平。
这种方法修复后的模具其硬度会得到极大提高,其使用寿命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3. 热熔焊接热熔焊接是指将熔化的塑料与模具的受损部分熔接在一起。
这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的修复方式,一般适用于受损比较小且对模具材料无要求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焊接前需要彻底清洁受损部分的表面以确保粘附力。
4. 电子束焊接电子束焊接是一种高精度的模具修复技术,可以实现对受损部分的精细修复。
该方法使用电子束束流直接熔化受损部分,然后进行平整、磨光等工序。
由于该方法能够准确控制焊接过程中的能量输出,可确保修复后的模具表面光滑、无焊缝、无变形等问题。
结论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模具破损修理方案。
当模具受损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
虽然修复技术发展迅速,但毕竟是无法完全取代新模具的,适当的维修和保养可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制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模具破损修理方案

模具破损修理方案在模具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模具会出现破损情况,例如裂纹、变形、磨损等。
这些破损将会导致模具的损坏和生产中的缺陷。
因此,发展出一种有效的模具破损修理方案对于保障模具的正常使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传统修理方案在过去,针对破损模具的修复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焊接:焊接可将破损的部分重新拼接起来,并进行磨平,但焊接过程中会对材料的物性和质量造成影响,而且难以控制变形的情况。
•缩小模具尺寸:针对模具破损的局部情况,缩小模具尺寸可以将破损的部分削去,不过这种方法会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传统的修复方案缺乏有效的方式来保持模具的质量,而且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来维护和使用模具。
新型修理方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一些新型的模具修理方案以降低修理成本和提高模具的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新型修复方案:等离子喷涂技术等离子喷涂技术是在寿命已经过半的破损模具上进行修补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等离子喷涂机器将一层金属覆盖在破损的模具表面上。
等离子喷涂技术采用的防磨料性能和抗磨损能力是非常高的,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模具破损。
CNC光刻技术CNC光刻技术是一种将电脑辅助设计的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方法,之后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在破损的区域上进行修补,该修补过程可以与照片图像合成。
然后 CNC光刻技术打印的光刻片可以被覆盖在破损部分,形成一个新的硅模具表面层。
该方法不会影响模具的质量,能够有效地修复模具破损的问题。
电加热焊接电加热焊接技术是将热源导热到模具表面并进行修补。
它可以在速度和质量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因为焊接使用的热量数量是可以被控制的,并且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温度,从而使破损的模具部分能够重新焊接。
该方法需要一些训练有素的人员,以避免过度加热和变形的情况。
从以上三种新型修复方案中可以看出,新型修理方案采用了更加高效的技术来对模具进行修复。
这些方法可以被用于不同的破损层次和位置。
模具维修知识及技巧

模具维修知识及技巧模具维修是指对模具进行维护、修缮和保养,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模具维修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模具维修知识及技巧。
首先,模具维修需要了解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模具通常由上模和下模组成,通过模具的开合运动来完成对工件的成形。
因此,在维修模具时,需要清楚模具的结构和如何进行拆装操作。
其次,模具维修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技能。
在模具维修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拆件、研磨、装配等操作,这些都需要进行机械加工。
因此,维修人员需要熟悉各种机械加工设备,如车床、铣床、磨床等,并能够熟练操作。
第三,模具维修还需要了解模具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模具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如模具损坏、磨损、变形等。
维修人员需要能够准确判断故障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第四,模具维修需要熟悉常用的修复方法和工艺。
模具维修中常用的修复方法包括焊接、喷砂、研磨、镀硬铬等。
不同的故障需要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维修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工艺。
第五,模具维修需要注意安全。
在模具维修过程中,涉及到机械加工和化学物质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维修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维修过程安全可靠。
最后,模具维修还需要注重日常保养。
及时清洁、润滑和调整模具,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维修人员需要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综上所述,模具维修需要掌握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技能,了解模具常见故障及其原因,熟悉常用的修复方法和工艺,并注重维修过程的安全和模具的日常保养。
掌握这些知识和技巧,可以提高模具维修的效率和质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中的故障和停机时间。
模具破损修理方案

模具破损修理方案模具在制造过程中,由于使用频繁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出现破损的情况。
而破损的模具如果不能及时修理,可能会影响正常生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模具破损修理方案。
1. 焊接修复焊接修复是一种常见的模具破损修理方案。
当模具出现裂纹或破损时,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来修复。
焊接前需要清洗模具表面,去除油污和锈蚀,以确保修复后的模具质量。
焊接过程中,需要根据模具材质选择适合的焊接材料,以及掌握良好的焊接技术。
焊接完成后,需要对修复部位进行打磨和处理,以使修复部位平滑,不影响模具使用。
2. 冷喷涂覆冷喷涂覆是一种常用的模具表面修复方式。
通过在模具表面喷涂一层特殊的涂层,来修复磨损或破损的模具表面。
冷喷涂覆可以修复多种材质的模具表面,如钢、铝、铜等。
冷喷涂覆的涂层材料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以及掌握良好的喷涂技术。
涂层要求材质相容性好,与模具表面亲合力强,同时,涂层的厚度要保证达到需要的磨损寿命。
3. 换件修复当模具损坏严重而无法通过焊接或冷喷涂覆修复时,可以考虑换件修复。
换件是指将模具的某些零件或部位进行更换,以恢复模具的正常功能。
换件修复需要选用与原模具相同的规格和材质的零件,并通过数控加工进行加工和组装。
换件完成后,需要检验零部件的合格性和组装质量,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4. 新制模具当模具破损严重,无法通过修复恢复正常功能时,可以考虑新制模具。
新制模具通常包括整体结构、单件结构和组合结构等几种形式。
新制模具需要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制造、检验和调试。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在制造阶段,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制造和加工;在检验和调试阶段,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调试,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稳定性。
结论综上所述,模具破损修理方案包括焊接修复、冷喷涂覆、换件修复和新制模具等多种方案。
在选择具体方案时,需要根据模具损坏程度、修复成本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和选择。
冲压模具的快速修复技术

冲压模具的快速修复技术引言冲压模具是冲压加工中常用的工具,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磨损、损坏等。
为了保证冲压加工的效率和质量,需要采取快速修复技术来处理这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冲压模具的常见问题及其快速修复技术。
一、磨损修复技术1. 表面磨损修复模具在长时间使用后,表面可能会出现磨损,这会导致产品的尺寸精度下降。
为了修复表面磨损,可以采用以下技术: -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淬火的方式使模具表面硬度提高,增强其耐磨性能。
- 电火花修复:利用电火花机床将模具表面的磨损部分修复成新的形状,恢复其精度和质量。
2. 喷涂修复喷涂修复是一种常用的冲压模具磨损修复技术。
它通过喷涂一层耐磨涂层来修复模具表面的磨损,提高其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
常用的喷涂修复涂层有: - 硬质铬涂层:硬质铬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适用于修复冲压模具的表面磨损。
- 氮化钛涂层:氮化钛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冲模等要求较高的冲压模具。
二、损坏修复技术1. 断裂修复技术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断裂,这时需要采取快速修复技术来恢复模具的完整性。
常用的断裂修复技术有: - 焊接修复:利用焊接技术将断裂的模具部分进行粘合,然后进行后续的热处理和加工,使其恢复原状。
- 激光焊接修复:利用激光焊接技术对断裂部位进行修复,激光焊接可以精确控制焊接参数,避免过热对模具产生不良影响。
2. 疲劳修复技术冲压模具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疲劳断裂,这对加工质量和效率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修复疲劳裂纹,可以采用以下技术: - 渗碳处理:通过加热模具并浸入含有碳的介质中,使碳原子渗入模具表面,增加其硬度和强度,修复疲劳裂纹。
- 超声波冲击修复:利用超声波冲击的力量使模具表面的裂纹得到闭合和修复。
超声波冲击具有非接触、高效率的特点,适用于冲压模具的疲劳修复。
三、其他快速修复技术1. 3D打印修复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它也被应用于冲压模具的快速修复中。
冲压模具修理方法

冲压模具修理方法引言:冲压模具是在工业制造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工具,用于加工金属材料。
然而,由于常年使用或其他原因,冲压模具可能会出现磨损、损坏或失效的情况。
因此,了解和掌握冲压模具修理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冲压模具修理方法,以帮助读者解决相关问题。
一、表面修复1. 打磨:对于表面较小的划痕或磨损,可以使用打磨方法进行修复。
首先,选取适当的砂纸或砂轮,并根据划痕的深浅选择合适的粗细度。
然后,沿着划痕的方向进行打磨,直到划痕消失为止。
最后,使用抛光剂对修复部位进行抛光,使其恢复光滑。
2. 焊接:对于严重的表面磨损或损坏,可以使用焊接方法进行修复。
首先,清洁并打磨损坏的表面,以确保焊接后的接合牢固。
然后,使用适当的焊接设备和材料进行焊接,将损坏的部分补充或重建。
最后,对修复部位进行打磨和抛光,以达到与原始表面相匹配的效果。
二、尺寸修复1. 添补:当冲压模具的关键尺寸受损时,可以使用添补方法进行修复。
首先,确定需要添补的部位和尺寸。
然后,选取合适的材料,根据尺寸要求进行切割或加工。
最后,使用合适的粘合剂或焊接方法将添补部分与原始部件粘合或焊接在一起,确保修复后的尺寸与原始尺寸一致。
2. 精密加工:对于精密冲压模具,可能需要使用精密加工方法进行修复。
首先,使用测量工具(如千分尺、百分尺等)精确测量损坏的尺寸。
然后,使用数控机床或其他高精度加工设备进行修复加工。
最后,进行表面处理和质量检查,确保修复后的部件精度符合要求。
三、热处理修复1. 热退火:对于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应力或变形的情况,可以使用热退火方法进行修复。
热退火通过在高温下加热模具,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内部应力和恢复形状。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金属材料,能够有效地修复模具的形状和性能。
2. 热淬火:在一些情况下,冲压模具可能因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而失去一定的硬度。
这时可以使用热淬火方法进行修复。
热淬火通过将模具加热至适当的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使其重新获得一定的硬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模具修复技术介绍唐秀秀(华侨大学机电学院10级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班1011117038)摘要:在模具应用广泛的现在,模具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介绍常用模具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特点、工艺过程及应用等方面。
其中包括电弧堆焊修复技术、热喷涂修复技术、电刷镀修复技术、激光熔覆修复技术。
关键词:模具修复;热喷涂;激光熔覆;电刷镀;电弧堆焊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Tangxiuxiu(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Huaqiao University Grade10 1011117038) Abstract:I n the mold of widely used now, mold repair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The principl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troduced the commonly used mold repair technique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etc..Including the arc welding repair technology, thermal spraying technology, brush plating repair technology, laser cladding repairing technology.Keywords:Mold repair,Welding repair,Thermal spraying,Brush plating repair,laser Cladding repairing。
引言模具是现在制造业的基石。
它在现代工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质量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
由于科技的发展,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模具正向着多种类、大型化、高性能、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由此,模具的加工成本也在不断上涨,而延长模具的寿命无疑是降低成本的最佳途径。
在延长模具寿命方面,模具的修复起到重大的作用。
传统修复模具的方法很多,如钳工镶块嵌入法和镶块粘接法、电镀、电火花工艺、热喷涂、堆焊技术等等。
现在就几种常用的模具修复技术进行介绍。
1、电弧堆焊修复技术原理堆焊作为一种表面强化技术,可使母材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蚀、耐高温、抗氧化、耐辐射等优良性能,使母材和表面金属承受不同的载荷或发挥其不同的理化特性,做到物尽其用。
堆焊是焊接的方法,把填充金属熔敷在模具损坏处表面,以便得到所要求的性能和规格。
特点(1) 在模具制造方面,简化了设计结构,节省了模具钢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在维修方面,由于采取对模具磨损处实施局部堆焊,在作业现场即可完成修复。
修复后的模具因为加入了合金,其强度、硬度及韧性等都较原模具有显著提高。
(3) 可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节省制造及维修费用和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4) 焊前需对基体的修复部位开槽或打坡口,不适宜对薄而精密的模具进行修复。
(5) 稀释率较高,热影响区大,焊后易产生翻泡、气孔、夹渣、未焊透、疏松、裂纹、硬度不均、焊道成形不良等缺陷,易引起模具基体变形。
工艺及应用对于模具堆焊而言,极易出现的焊接缺陷是开裂和剥离,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一般需进行焊前预热及焊后保温,预热应在450~C左右,时间不少于45min;焊条则需在250-350~C温度下烘熔1~2h。
堆焊时将预热好的焊件从炉中取出,立即施焊,焊后送入炉中保温不少于30min,然后取出,空冷,用锤击来消除焊前应力,这样可防止开裂及剥离。
[1]例:3Cr2W8V套筒热锻模堆焊修复[2]3Cr2W8V钢套筒扳手热锻模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模腔长期承受冲击载荷和热疲劳应力的作用,多因受力的棱角部位磨损或压塌而导致模具不能继续使用。
若将报废的模具堆焊修复,则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报废模具的堆焊修复工艺如下:(1)首先将模具按3Cr2WgV钢等温退火的规范要求进行等温退火。
通过机械加工彻底清除受磨损表面的疲劳层及龟裂,一般加工深2 5mm;并将型腔内的油、锈清理干净。
在型槽部位机械加工时,应注意使尺寸圆滑过渡。
模具加工好后,整体人炉预热至40O一500℃,按1.5~2mirdmm保温。
(2)选用Ф4mm的D337焊条堆焊,焊条焊前在350℃烘干1h。
(3)焊时直流反接,采用小电流、短弧焊接,运条要快,可稍作横向摆动。
模体温度低于300℃时应重新人炉升温。
堆焊层厚度应留足2—3mm的加工余量。
(4)焊后立即人炉保温,再按3cr2w8v钢等温退火的规范进行等温退火。
(5)堆焊的模具经机械加工后按照3Cr2W8V钢调质热处理的规范进行调质热处理。
经检验,模具堆焊层的硬度值为44—48HRC,与其体硬度≥45HRC基本一致。
堆焊修复的模具可连续锻压700件工件,达到新模具寿命的平均值,而其成本仅为新模具的四分之一。
存在的问题由于堆焊合金与基体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通常相差较大,它们的熔点、热导率、线膨胀系数及力学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这给堆焊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1)易产生热裂纹由于合金元素及有害杂质的作用,在焊缝中出现偏析后易形成低熔共晶体和脆性化合物,使接头易产生热裂纹,且两种金属的线膨胀系数差别越大,热裂倾向越大。
(2)难溶合,易变性当两种被焊金属的熔点相差很大时,易使焊接接头难以熔合,甚至导致焊缝与母材剥离。
当两种金属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不同时,会改变焊缝的温度场及结晶条件,使焊接热影响区变宽,焊接时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与变形。
(3)电弧不稳定,焊缝形成不良当两种金属电磁特性相差很大时,容易发生磁偏吹现象,影响电磁稳定,焊缝形成不良。
[3]2、热喷涂修复技术原理热喷涂技术是利用热源将喷涂材料加热至溶化或半溶化状态,并以一定的速度喷射沉积到经过预处理的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
根据热源不同,喷涂法分为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三种。
[4]1)火焰喷涂[4]火焰喷涂就是以气体火焰为热源的一种喷涂方法。
按火焰喷射的速度分为火焰喷涂、火焰冲击喷涂和超音速火焰喷涂三种。
作为燃料的气体有乙炔(燃烧温度3260℃)、氢气(燃烧温度2871℃)、液化石油气(燃烧温度约2500℃)和丙烷(燃烧温度可达3100℃)等多种,其中氧乙炔火焰应用最广。
下图为氧乙炔火焰丝材喷涂设备示意图。
2)电弧喷涂电弧喷涂是以电弧为热源的喷涂方法。
在电弧喷涂过程中,两根带有不同极性的金属丝被连续的送进喷涂枪,在喷涂枪的前端,两根金属丝相遇,产生电弧。
电弧熔化金属丝端部,与此同时过热的金属熔滴被喷枪吹出的气流雾化和加速,并喷射到制备的基材表面,形成涂层。
下图为电弧喷涂原理示意图。
3)等离子喷涂等离子喷涂是以等离子弧为热源的一种喷涂方法。
是以电弧产生等离子体作为高温电源,以喷涂粉末材料为主,将喷涂粉末加热至熔化或熔融状态,在等离子射流加速下获得很高速度,将熔滴雾化或推动熔粒成喷射的粒束,以高速撞击到模具基体表面上,形成所需性能的表面覆盖层。
下图为等离子弧喷涂原理示意图。
特点1、设备轻便,可现场施工。
2、工艺灵活、操作程序少。
可快捷修复,减少加工时间。
3、适应性强,一般不受工件尺寸大小及场地所限。
4、涂层厚度可以控制。
5、除喷焊外,对基材加热温度较低,工件变形小,金相组织及性能变化也较小。
6、适用各种基体材料的零部件、几乎可在所有的固体材料表面上制备各种防护性涂层和功能性涂层。
应用及前景火焰喷涂常用于低强度模具的表面形状修复,修复后模具使用寿命低。
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使用火焰喷涂NiCr60A修复汽车大梁成型模,取得较好的效果。
等离子喷涂热源能量密度较高,可用于模具表面改性处理,或用于微量磨损模具表面修复。
在工具钢制作的高熔点挤压模上等离子喷涂0.5~1.0mm的氧化铝涂层,可将使用温度从1320℃提高到1650℃,喷涂氧化锆涂层,挤压温度可达2370℃,模具的使用寿命可延长5~10倍。
超音速喷涂获得的喷涂层与基材之间结合力强度高,可用于重大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模具表面改性及修复。
该技术以被一汽成功用于延压模重要工作面的表面改性,模具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采用超音速喷涂硬质合金工艺,是CrL2不锈锕控延模修模频率从500件一次到7000件一次,寿命提高3~8倍。
目前热喷涂快速制造模具技术已在我国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但基于热喷涂的模具表面强化和修复技术在模具制品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
随着技术帝发展,热喷涂技术在模具修复领域将会得到更为广阔的应用。
[4]3、电刷镀修复技术原理电刷镀是从槽镀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电镀方法(又称刷镀、接触镀、选择镀、涂镀、无槽电镀等)。
其工作原理是将表面处理好的工件与专用的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作为刷镀的阴极,镀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为刷镀的阳极。
刷镀时,使棉花包套中浸满电镀液的镀笔以一定的速度在被镀零件表面上移动,并保持适当的压力。
这样,在镀笔与被镀零件接触的那些部分,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扩散到零件表面,在表面获得电子被还原成金属原子,这些金属原子沉积结晶就形成了镀层。
随着刷镀时间的延长,镀层逐渐增厚,直至达到需要的厚度。
特点(1)设备轻便简单,没有镀槽,携带和使用方便,对于大型精密模具可就地修复或不解体修复;(2)涂镀液种类、可涂镀的金属比镀槽多,选用更改方便,易于实现复合镀层;(3)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力比槽镀的牢固,涂镀速度比槽镀快,镀层可控性强;(4)一般需要人工操作,很难实现高效率的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工艺及应用电刷镀加工工艺过程及要点:[5](1)表面加工去除表面上的毛刺、不平度、锥度及疲劳层,使其达到基本广整。
(2)清洗、脱脂、除锈锈蚀严重的可用喷砂,砂布打磨,油污用汽油、丙酮或水基清洗剂清洗。
(3)电净处理去除微观上的油、污,被镀表面的相邻部位也要认真清洗。
(4)活化处理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膜、钝化膜或析出的碳元素微粒黑膜。
(5)镀底层为了提高工作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强度,工件表面经仔细电净、活化后,需先用特殊镍、碱铜或低氧脆镉镀液预镀一层薄层。
(6)镀尺寸层和工作镀层由于单一金属的镀层随厚度的增加内应力也增大,结晶变粗,强度降低,过厚时将引起裂纹或自然脱落。
一般单一镀层不能超过0.03~0.05mm的安全厚度,快速镍和高速钢不能超过0.3~0.5mm。
(7)镀后清洗用自来水彻底清洗冲刷已镀表面和邻近部位,用压缩空气或用热风机吹干,并涂上防锈油或防锈液。
电刷镀在模具修复中的应用实例某公司的一套电焊机塑料风扇叶模具(材料为45钢)4片扇叶中有2片出现超差,超差尺寸0.15~0.30mm,生产出的扇叶失去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