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终稿)
高中生物第21讲-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优秀课件

动物: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 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获得F2 鉴别、选择
需要的类型与〔隐性〕个体进行测交,选择〔测交后代不出 现隐性个体〕的F2个体。
〔3〕优点:操作〔简便〕,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 于一体。
缺点:育种周期〔长〕。
4、诱变育种
〔1〕原理:〔基因突变〕
继续发育
“双抗〞四倍体 西瓜植株 〔ddddHHHH〕
【归纳总结】
类型
杂交育种
人工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原理 常用方 法 优点
缺点
实例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将具有不同 优良性状的 两亲本杂交
用物理或化学 的方法处理生物
使位于不同个 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 体上
提高变异频率 加速育种进程
染色体〔数 目〕变异
_____植__株_弱__小__,_高__度__不_育___________________,该幼苗经诱导染色体
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染_色__体__〔_数_ 目〕变异
____________,其最大优点是__明__显_缩__短_育__种__年_限___________。
〔4〕通过②③④的 杂交育育种种方法培育优良品种aaBB种至少需要
一轮复习
第21讲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根底过关】
1、多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数目〕变异〕 〔2〕操作方法:〔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 〔3〕处理材料:〔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优点:〔多倍体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更丰富〕
缺点:〔发育缓慢,结实率低且只适用于植物〕
〔5〕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2、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数目〕变异〕 〔2〕操作过程:
第25讲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第25讲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课标内容阐明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杂交育种(以培育显性纯合子植物品种为例)提醒若培育隐性纯合品种则无需连续自交筛选,F2中出现相关表型即为纯种,可推广应用。
2.诱变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两个过程3.单倍体育种4.多倍体育种①两次传粉⎩⎨⎧第一次传粉:杂交获得三倍体种子第二次传粉: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②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未经处理部分(如根部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③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三倍体西瓜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一般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④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操作对象是单倍体植株,属于单倍体育种;若操作对象为正常植株,则属于多倍体育种。
不能看到“染色体数目加倍”就认为是多倍体育种。
⑤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需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单倍体育种在幼苗期处理,多倍体育种在种子萌发期或幼苗期处理。
【情境推理·探究】必修2 P87“问题探讨”1.为什么平时吃的香蕉是没有种子的?提示平时吃的香蕉是栽培品种,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2.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时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西瓜的芽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西瓜幼苗的芽尖是有丝分裂旺盛的地方,用秋水仙素处理有利于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从而形成四倍体西瓜植株3.已知普通青椒的果实肉薄且不抗病,基因型为ddtt,而现有果实肉厚且抗病的太空椒的基因型为DdTt。
若要在最短时间内培育出纯合的果实肉厚且抗病的太空椒,育种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一)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一)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单的方法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育种方法。
利用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现基因重组,可在子二代中直接筛选出aabb类型,因此只需二年就可选育出。
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一般也需二年,但技术复杂。
杂交育种选材及技术较为简单。
人工诱变不能实现基因重组,且有很强的盲目性。
在诱变育种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才有可能筛选出有用的品种。
D细胞工程一般是指细胞融合或者细胞拆分,本题中都不需要2,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①杂交育种②基因工程③诱变育种④克隆技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答:解: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可以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获得黑色长毛兔,也可以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对黑色短毛兔或白色长毛兔进行辐射诱变,获得黑色长毛兔;但不能采用克隆技术,因为克隆技术不会改变后的性状.因此①②③④中理论上可以采用①②③育出黑色长毛兔.故选:D.3,太空育种()A,产生的突变都是有益的B,都会产生突变C,产生的突变都是定向的D,与其它诱变方法本质都是一样。
试题分析: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故A错误;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具有不定向性,故C错误;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与其他诱变育种原理相同,故D正确。
4,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缺乏某种抗病性”可知该水稻品种缺乏相应的抗病基因。
变异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科技 曩向导
◇ 职业教育◇
变异在植物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的应用
张月琴 李存胜 ( 焦作师范高等 专科学校 河南 焦作 4 40 ) 5 0 0
【 要】 摘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 象。 中, 其 变异是 生物进化发展的基础 , 是产生生物新 品种 的内在动 力。生物 的变异分为可遗
的变异 如我 国学者利用一种普通的矮秆 小麦抗倒伏 能力强的特性 . 将这种小麦 与高产 的高秆小麦杂交 . 在后 代植 株中再 挑选秆较矮 、 抗 倒伏 、 产量较高 的植株 进行 繁殖 。经过若 干代的选育后 , 得到 了高 就 产、 矮秆 、 抗倒伏 的“ 矮丰一号” 小麦新品种。 22人工诱变在育种 中的应用 . 人工诱 变是指利用理化 因素来处理植物 .使植物发生基 因突变 。 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突变率 , 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 . 中选择 、 从 培 育 出优 良的植物品种 本世 纪 6 年代 以来 . O 我国在农作物诱 变育种方 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培育 出了数百个农作物新品种 。这些新 品种具 有抗病力强 、 产量高、 品质好等优点 , 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2 人工诱 导多倍体在育种 中的应用 - 3 与二倍体植株相比 , 多倍体植株 的茎秆粗壮 . 叶片 、 实和种 子都 果 程 中. 只有遗传的变异 才是育种 的原材料。 糖类和蛋 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 量都有所增高。例如 , 四倍体葡 1 . 的变异有以下三种来源 : 因重组 、 遗传 基 基因突变 和染 色 比较大 . 萄 的果实比二倍体 品种的大得多.四倍体番茄的维生素 c的含量 比二 体 变 异 倍体品种的几乎增加 了—倍 。因此 , 人们常常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 的方 11 因 重 组 .基 培育新品种 。目前世界各国利用人工诱导多倍体 的方 基 因重组是指在植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 中. 控制不 同性状 的 法来获得多倍体 . 如含糖量高的三倍体无子西瓜和甜菜等 . 我 基 因的重新组合 。 因重组是通过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实现的 。 基 它有 法 已经培育出不少新 品种 . 两种类型 : 一是植物的的有性生殖细胞通过减 数分 裂形成 配子时 。 随 国科技工作者还创 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作物——八倍体小黑麦 此外 . 人们还可利用 自 然条件下偶尔出现的单倍体植株或采用花 着非同源染 色体 的自由组合 , 非等位基因也 自由组 合 , 这样 . 由雌雄配 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 目 子结合形成的合子 . 就可能具有与亲代不 同的基因型 : 二是植 物细胞 药离体培养的方法 而获得 的单倍体植株 . 重新恢 复到正 常植株 的染色体数 目。用人工诱导方法得到 的单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 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 加倍 . 也可通过 自 交产生稳定遗传的后代。 因此 , 用单倍体植株 利 生局部的交叉和互换 。 从而导致这些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 。在 倍体植株 . 只需要两年时 间, 就可以得到一个稳定的纯系品种 。 与常 有性生殖过程 中 . 由于父本和母本 的遗传 物质基础不 同. 当二 者杂交 培育新品种 . 明显地缩短 了育种年 限 早在 2 世 纪 7 年 O 0 时 . 因重新 组合 . 基 就会使子代产生变异 . 通过这种来源产生的变异是 规 的杂交育种方法相比 . 我 育成 了“ 京花一号 ” 小 非常丰富 的. 这是 形成植物多样性 的重要 原因之一 . 于植物进化和 代初 . 国就 开始用 花药离体培养选 育新品种 . 对 麦等新品种 。 京花一号” 麦穗大粒 多, “ 小 丰产性好 , 而且适应性 和抗病 农作物的杂交育种具有 十分重要 的意义 。 性强 . 现在 已经大面积推广种植 1 _ 2基因突变 2 转基因技术在育种 中的应用 . 4 基 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 的改变 , 即碱基对的增添、 缺失或改变 。 一 转基 因技术是指人们根据 自身的需要 . 通过 特定的技术 . 控制 将 些 物理 因素( 如辐 射 、 温度 、 激光 ) 化学 因素 ( 、 如烷 化剂 和碱基 类似 物 )生物 因素 ( 、 如病毒和某些 细菌 ) 都能引起基因突变。 自然条件下发 有利性状 的目的基 因转移到其 它植物体 内.从 而获得新 的变异类 型 生 的基 因突变叫做 自然突变 . 人为条件下诱发产生 的基 因突变 叫诱发 它不但可 以把不 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 .而且还可 以把动物的基因 . 如 科学 突变 。基 因突变在植物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 . 它是植物变异 的根本来 甚 至人 的基 因组合到植物里去。 比 , 家将北极 熊的抗冻基 因分 植人番茄之 中, 培育出耐寒番茄 。通过转基 因技术可 培育高 源, 为植物育种提供了初选材料。 它具有普遍性 、 随机性 、 低频性、 有害 离取出 . 产、 优质 、 抗病毒 、 抗虫 、 抗寒 、 旱 、 抗 抗涝 、 抗盐 碱 、 抗除草剂等 特性 的 性 、 向性等特点 不定 作物新品种 . 以减少对农药 、 化肥和水 的依赖 , 降低农业成本 , 大幅度 1 . 3染色体变异 改善食品的质量 , 缓解 世界粮食短缺 的矛盾 。 染 色体变异是指植物细胞中染色体数 目的增减和结构的改变 染 地提高单 位面积 的产量 , 马铃薯植人 天蚕素 的基 因后 , 清枯病 、 抗 软腐病 的能力 大大提 色体数 目的增减包括染色体组数的改变及个别染色体数 目的改变 染 例如 : 过去这两种病 每年会 带来近三成 的减 产 : 一种抗科 罗拉多马铃薯 色体结构 的改变包括缺失 、 重复、 倒位和易位 。 些都可使排列在染色 高 . 这 可使美 国每年少用 3 万千克的杀虫剂 : 7 阿根廷播种转 体上的基因的数 目 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 而导致植 物性 状的变异 甲虫的马铃薯 . 从 大豆抗病和抗杂草 能力大为增加 . 用农 药和除草剂 的 使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植物体是不利的 . 有的甚至会导致植物体死 基 因豆种后 . 量减少 . 生产成本 比原来下 降了 1%。此外利用 转基 因技 术还 可生产 5 亡。 如 本科学 家利用转基 因技术成功培育 般来说 . 每一种植物 的染色体数 目都是稳定的 . 但是 . 在某些特 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 日 防止动 脉硬化 的水稻新 品种等 。 定 的环境条件下 . 植物体 的染色体数 目会发生改变 . 而产生可遗传 出可减少血清胆 固醇含量 、 从 25空间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 的变异 。 利用返 回式卫星( 或宇宙飞船 、 航天飞机) 和高空气 球 , 把农作物 的 2变异在植物育种 中的应用 . 种子带 到太空 . 使种子产生变异 , 在地面种植 , 然后 最后从中选育新 品 21 . 杂交在育种中的应用 又叫做作物空间诱 杂交可以使不同品种的遗传物质在后代 中得到组合 . 从而产生新 种 这样 的作物育种方法叫做作物空间技术育种 , 变育种 。 例如 ,9 7 以来 , 国学者利用作物空 间技 ( 18 年 我 下转第 2 6页) 5
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单位:千人桥中学授课人:王正龙时间:2015年元月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一、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 简述各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各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各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
情感目标:通过育种的复习,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并认识到总结是让知识更好的应用的方法。
过程方法:通过复习遗传与变异的知识,过度到遗传与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师生互动,使学生轻松复习各种育种方法。
二、重难点: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三、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1课时练习四、学情分析前面生物复习课中已经把遗传变异原理内容总结了,使学生对遗传与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有了初步的回忆。
在本书前几章的复习中,学生又复习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复习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
2.复习课教学基本环节:复习检查、总结疑惑→复习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作业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复习准备:完成复习学案,把握各种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点、缺点及应用。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教学设计:(一) 复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复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薄弱之处,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复习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提问的方式复习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问题1:同学们想一想,前面我们复习的可遗传的变异方式有哪些?(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问题2:这些变异原理都广泛应用于育种领域,那么哪种育种应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呢?(诱变育种)基因重组应用于哪种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染色体变异呢?(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高三复习)

课题: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活动一:现有抗病易倒(TTDD)和易病抗倒(ttdd)的品种,来培育抗病抗倒的高产品种。
如果你是育种工作者,请你写出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基因型图解。
)活动二:资料一:随着神舟九号返回舱平安降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中国航天迈上新台阶。
从1987年以来,有800多个品种的植物种子进行了太空育种试验,一大批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
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农作物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原来普遍增长而且品质也大为提高。
资料二:目前,在苹果上已经获得了抗虫转基因植株,所使用的抗虫基因主要有bt(bacillus thypsin inhibitor)和cpti基因。
bt基因是从苏云金杆菌分离出来的杀虫结晶蛋白(icp)基因。
cpti对许多害虫都具有抗性,广谱性是其最主要的优点。
国外利用cpti基因于1992年成功转化了绿袖苹果;国内达克东等也应用cpt i基因转化了皇家嘎拉,southem杂交证明目的基因存在于苹果基因组中。
问题:1.与杂交育种相比,资料一所说的育种方法有什么优点?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该育种方法的局限性2.资料二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所需要的工具及大概步骤是什么?活动三:比较几种育种方法[活动反馈]1.(2011 年汕头模拟)已知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二室(B)对多室(b)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Ⅰ过程培育植物体A 主要应用了______________的原理;在珍贵药材、花卉培养上常用这种方法,其中一个原因是这种育种方式能够保持________________。
(2)用红果多室(Aabb)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Ⅱ过程中,从花粉形成幼苗B 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分裂。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课件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

多倍体育种
三、根据不同的育种需求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
【例3】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 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 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自__交______,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 定遗传的占_____2_/__3______。
三、根据不同的育种需求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 【例3】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 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 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 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三、根据不同的育种需求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 【例3】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 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 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方法:将矮杆小麦与高杆小麦杂交 结果与结论:如果子一代为高杆,子二代高杆:矮杆=3:1,则 矮杆性状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
有害的。
三、根据不同的育种需求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 现有早熟不抗病(AABB)水稻品种和晚熟抗病(aabb)水稻,请选择 合适的育种方案培育出早熟抗病(AAbb)的水稻。(至少设计两种方 案,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
三、根据不同的育种需求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P
早熟不抗病 × 晚熟抗病
AB
纯合体 AABB
Ab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终稿)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本卷整理:【闽】心悦(沈晓红 福建省罗源二中)
(2012天津) 2.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 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 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 (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
【解析】 (2)这里的育种运用了射线,导致植株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这种育种方式为诱变育种;后面的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加倍 ,属于单倍体育种;利用不同表现型的植株杂交得到优良性状的 后代为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基因发生 重组,所以其原理为基因重组。花药离体培养所利用的技术手段 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种技术手段的途径有二:①通过愈伤组 织分化出芽和根,形成再生植株;②通过诱导分化成胚状体,获 得再生植株。
【解析】(1)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无子西瓜时,在二部体西瓜的幼 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以其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 本,两者杂交,把得到的种子种下去会长出三倍体植株,由于三倍体植物 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无法形成正常配子,所以在其开花后用二倍体的 花粉涂抹其雌蕊或柱头,即可利用花粉产生的生长素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 由于没有受精,所以果实里没有种子,即为无子西瓜。四倍体植株由二倍 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而来,体细胞中含有22×2=44条染色体,减数分裂 产生的雌配子所含的染色体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442 =22),二倍体 植株产生的雄配子含222 =11条染色体,两者结合形成含有33条染色体的 受精卵。 (2)三倍体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会发 生联会的紊乱而无法形成正常的配子。 (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大量繁殖植物植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杆植株能产 生__4__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
【解析】 (3)乙和丙杂交得到F1,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
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 作。本 课件为 公益作 品,
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 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 汉水丑生标记。
(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 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株的雌_蕊__(_或__柱__头__)__上,授粉后套袋。 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2有2 ______条染色体,该雌配子 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3有3 ______条染色 体的合子。
(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 生无子减果数实,该果实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 常的_________分裂。 组(3织)为培了养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 ___________的方法。
【解析】 (1)叶绿素是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白化苗是由于其叶绿素相 关基因发生缺失所引起的,说明该植株的叶绿素相关基因无法正 常表达。植物缺乏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这种变异属 于有害的变异。由于基因的部分发生缺失而产生的变异属于基因 突变。
(2)上述培育抗病高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诱__变__育__种____、单 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__基__因__重__组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 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__胚__状__体___获得再生植株。
性。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 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 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 15日,汉水丑生标记。
A.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 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 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
(2)AABBCC产生的配子为ABC,AABBDD产生的配子为ABD,配子结合形 成AABBCD的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染色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 C染色 体组和D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四分体,两个A染色体组可形 成7个四分体,两个B染色体组可形成7个四分体,共计14个四分体。由于 ①中有6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7条染色体,共42条。
中 植物体细胞杂交 方法进行培育。
(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
AABBCD ,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
14 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 42 条染色体。
(2012江苏) 28.(8分)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 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 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 ,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3)杂交后代②,减数分裂过程中C组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配对而丢失。 (4)射线可能会导致C染色体断裂,断裂的部分如果含有抗病基因,抗 病基因可通过易位的方式转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种变异为染色 体结构变异。
(2012海南) 29.(8分)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 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① ② ③
处理方法 无辐射损伤 辐射损伤 辐射损伤+IL-18
0h 0.046 0.460 0.239
12h 0.056 0.420 0.265
24h 0.048 0.530 0.279
48h 0.038 0.520 0.269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
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 _诱__变___育种,其特点是_提__高__突__变__频__率__,__加__速__育__种__进__程__;_____ _变__异__不__定__向__,__盲__目__性__大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MRNA合成在细胞核中 进行,而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进行翻译的过程发生在细胞 质中,因此mRNA合成的同时不会结合核糖体,A项正确。 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式有关,所以唾液腺细胞核 胰腺细胞等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含有的高尔基体多,B项 正确。核孔为酶和mRNA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项正 确。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需要耗能,故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内的线粒体在吸收物质时集中分布在细胞两端以提供能量, D项正确。
(2011福建) 26.(28分)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
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 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 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 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 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 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 培养了O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 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解析】(1)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无子西瓜时,在二部体西瓜的幼 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以其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 本,两者杂交,把得到的种子种下去会长出三倍体植株,由于三倍体植物 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无法形成正常配子,所以在其开花后用二倍体的 花粉涂抹其雌蕊或柱头,即可利用花粉产生的生长素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 由于没有受精,所以果实里没有种子,即为无子西瓜。四倍体植株由二倍 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而来,体细胞中含有22×2=44条染色体,减数分裂 产生的雌配子所含的染色体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442 =22),二倍体 植株产生的雄配子含222 =11条染色体,两者结合形成含有33条染色体的 受精卵。 (2)三倍体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会发 生联会的紊乱而无法形成正常的配子。 (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大量繁殖植物植株。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的基 础知识,由图可知,可溶性有机碳可作为好氧细菌 碳源,被好氧细菌分解利用,好氧细菌呼吸作用产 生的二氧化碳等作为黑藻绿藻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原 料,同时又是其呼吸作用的产物,这样,在细菌、 植物,无机环境之间形成了稳定的物质循环。根据 第二小题的题干,梳理出两条食物链,重金属盐在 食物链中有富集现象,对高营养级的人危害很大, 而且难于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
的效率最高 D.F1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
【解析】①、②两过程为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均需要植物 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A正确。在花药离体培养中,单个花药由 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因此花药离体培养 可能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因此B正确。采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成功率高,并且不会发生性质分离,育种年限短,因此选低 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效率最高,C正确。减数分裂时,发 生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即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h基因 所在的染色体、 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以 发生联会,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未非同 源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D项错误。
(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
CC远源杂交形成的后代,经
__秋__水__仙__素__诱__导__染__色__体__数__目__加__倍______
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
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 作。本 课件为 公益作 品,
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 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 汉水丑生标记。
(2012浙江)32.(18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 a)、高杆和矮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 现有不抗病矮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杆玉米, 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 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杆1株(乙)和不抗病高杆1株(丙)。 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杆、抗病矮杆、不抗病高杆、 不抗病矮杆。选F1中的抗病高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 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杆植株 (丁)。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本卷整理:【闽】心悦(沈晓红 福建省罗源二中)
(2012天津) 2.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 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 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 (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
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
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
体上,这种变异称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1)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植物AABB产生AB的 配子,植物CC产生含C的配子,结合后形成ABC受精卵并发育为相应的种子,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形成可育的后代AABBCC;还可以利用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AABBCC的个体。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 高杆。
请回答:
(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 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_表__达__,功能丧失,无 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有__害__性_____的特点, 该变异类型属于__基__因__突__变___。
汉水丑生群大型活动之三
2007-2012六年高考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策划:汉水丑生 组织:汉水丑生、飞鸿翼、掌上的沙、暖风、
handsome、足教、一哲
组织者:
【新】汉水丑生 (侯伟 新疆乌鲁木齐 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川】飞鸿翼(洪翼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中学) 【鲁】暖风(王文芳 山东省阳谷第三中学) 【鲁】掌上的沙(袁庆军 山东郓城高级中学 ) 【渝】足教(王永洪 重庆市大足中学) 【陕】一哲(杨明辉 陕西宝鸡市天王高中) 【粤】handsome(贺海生 广东汕尾陆丰龙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