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教案
高中生物_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教学课件设计

育种方法集锦
育种方案选择
环节四:梳理总结,构建网络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遗传病
主要在细胞分裂间期
基因突变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后 细胞分裂
同源染色体、姐妹染
基因重组
色单体未分离
诱变育种
育种 应用
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多倍体育种
进化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环节二:合作学习,统计问题
题号
典例1 典例2 典例3 典例4 典例5 典例6 典例7
பைடு நூலகம்
出错率
3/60 15/60 35/60 15/60 34/60 6/60 ——
环节三:针对问题,探究提升
探究活动一: 现有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生物,要
获得AAbb的个体可采取哪些方法,并说 明理由。
育种方法理论知识
探究活动二
王大爷的农场种植了小麦、玉米、西瓜等植物以及 兔子、鸡鸭等动物。但有一些问题总是困扰着他:
1、现有两个小麦品种,抗病(T基因控制)、高秆易 倒伏(D基因控制),但抗病的易倒伏,抗倒伏的又不 抗病 ,怎样培育既抗倒伏又抗病且稳定遗传的种子? 2、兔子有白毛短耳(基因型aabb)和黑毛长耳(基因 型为AABB)两种类型,但顾客却想要白毛长耳兔(一 部分是作为宠物,一部分打算作为优良品种培育后代) 3、无子西瓜怎样栽培?
典例16dbdba1杂交从f2代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单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花药离体培养3基因突变x射线射线激光紫外线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种子萌动后进行有丝分裂dna复制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4秋水仙素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5植物组织培养6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环节一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高中生物教案

一、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育种的差异。
2. 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
3. 了解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等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4. 能够分析不同育种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
三、教学内容:1. 传统育种方法:杂交育种、选择育种、突变育种等。
2. 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
3. 转基因技术:概念、原理、应用实例(如抗虫棉、抗草甘膦大豆等)。
4. 基因编辑技术:概念、原理、应用实例(如CRISPR/Cas9技术)。
5. 生物育种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实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育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育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的理解。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具体的生物育种实例,评估学生对育种技术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1. 观看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视频介绍,增强学生对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直观理解。
2. 进行小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过程,增强学生对育种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视频资料。
2. 生物育种实验材料和试剂。
八、教学难点:1.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和伦理问题。
九、教学准备:1. 准备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视频资料。
2. 准备生物育种实验材料和试剂。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评估学生对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教学设计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概述生物变异是指在物种中个体间存在差异的现象,这些差异可能是由环境、遗传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在农业领域,生物变异能够为育种工作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对于改良作物品质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利用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已成为农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生物变异的基本概念1.生物变异与遗传生物变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与遗传密切相关。
在育种中,对生物变异现象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遗传资源,促进优良特征在后代中的稳定传递。
2.生物变异的类型生物变异包括形态上的变异、生理上的变异和行为上的变异等多个方面。
不同的变异类型对育种工作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介绍这些内容。
三、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1. 构建遗传图谱通过对生物变异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可以构建出作物或动物的遗传图谱,帮助育种人员了解不同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和相关遗传规律。
这对于指导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选择育种亲本利用生物变异的信息,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出适合作为育种亲本的个体,为后代优良特性的遗传提供更好的基因背景。
3. 交换遗传材料通过对生物变异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育种人员发现新的遗传变异类型,促进各地区间的遗传材料交流,为育种工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四、生物变异在育种教学中的应用1. 课程设置在相关农学或生物学专业的课程中,应设置以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为主题的专门课程。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变异对育种工作的指导作用。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授课、实验、研讨、实地考察等。
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生物变异在育种中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环节在教学设计中,应设计相关的实践环节。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田间考察,观察不同品种或个体间的生物变异现象,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通联起来,加深对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的理解。
高中生物_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物可遗传变异》这一模块在育种方面的综合应用。
对本节课的设计,本人一改教材“一种变异原理+一种育种方法”的形式,而是先复习所有变异原理,再延伸出应用。
本节课正是应用中的重要方面。
纵观变异这部分的知识体系,以变异原理为核心向外发散出人类遗传病、育种这两大实践应用,同时又是学习生物进化的前提。
本节课将从育种的方向重申变异原理,并从实践中探讨育种的方法。
该部分在考纲要求中为Ⅱ级,在全国卷的考试中出现的频率不高,难度要求适中,多以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中的个别小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以基础知识的巩固为主,稳扎稳打勤学多练,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高效学习。
二、学科素养1.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形成;能够辩证的看待每一种育种方法,全面认识生物变异对人类及自然的意义。
2.科学探究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能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育种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设计方案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
在讨论、交流设计方案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和意义。
3.社会责任激励学生关注涉及育种(比如航天育种,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问题)的社会议题,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科学的看待社会现象。
三、学情分析高三学生经历了两年的学习生活之后知识储备丰富,学习能力和自觉性相应提高。
但伴随各学科的复习,学生终日沉浸在做题和复习中,学生的做题能力得到锻炼,但是缺少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另外,进入一轮复习阶段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
基础好的学生知识容量大,对于他们而言没有陌生的知识,缺乏对复习课的兴趣;而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知识断层,复习课这种知识高度整合模式又跟不上,基本上处于“被学习”状态。
面对学生的这种现状,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如何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将复习课变得让学生充满期待和兴趣,将会是我设计本节课必须考虑的问题。
高中生物生物变异在生物育种上的应用教学设计

生物变异在生物育种上的应用
一、学习目标
1、能写出几种常用的育种过程
2、从原理、方法、优点、缺点等几个方面比拟几种育种方式
3、学会根据育种方式的特点,结合实际选择适宜的育种方法,通过实例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中育种的联系
二、复习重点
1、从原理、方法、优点、缺点等几个方面比拟几种育种方式
2、学会根据育种方式的特点,结合实际选择适宜的育种方法。
三、教材分析
“生物育种方法〞一直是考纲和新课标的重点和热点。
“生物育种方法〞涉及孟德尔定律,减数分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工程技术等遗传学根底知识,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多种遗传育种方法。
将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复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主干知识的根底上,实现学科内知识的相互综合,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四、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
因为是复习课,且所有根底知识已经完成复习,所以本科采用借助实例,设问探究、试题分析实现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所有知识的形xx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思考探究完成。
从变异类型入手导入新课,再借助猕猴桃的育种实例,写出常用育种方案,并纠正与完善,引导学生复习回忆五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方法、优点、缺点,然后简要小结,最后通过典型试题稳固知识,提升能力。
五、教学方法
利用合作探究和比拟法让学生复习五种育种方法原理、方法、优点、缺点。
七、【板书设计】。
高中生物《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精品教案
【考试说明要求】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II
【准备与定向】
1. 构建生物变异分类概念图
【对话与互动】
去年山东省部分地区遭遇百年大旱,随着干旱时间持续,作物叶片开始发黄,光合速率下降,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如果我们每个小组都是育种专家组成的科研小组,现在有不抗旱的西瓜品种(hh),如何获取能稳定遗传的
抗旱西瓜品种?(
对基因独立遗传),如何利用已有的两个品种,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既抗蔓枯又抗旱(ddHH)的西瓜新品种?
得糯小麦的育种方法是(
方法从理论上获得yyRR的几率是。
3.要获得较纯的yyRR,b过程需要进
行。
4.如果要想提高突变率,你认为最好用哪种育种方法。
5.如果发现YyRr个体糯性表现尤为突出,则如何利用此题中亲本长期培育YyRr种子?【知者加速】
1.如何利用两个单杂合子(Yyrr、yyRr)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培养杂合子YyRr品种?
2.上述的几种方法都可以应用在动物育种中吗?动物育种和植物育种有何不同?
【课后作业】。
生物的变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学案

生物的变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一.基础知识整理1、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染色体畸变(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染色体组是指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区别雌配子 (N=ax)雄配子 (N=bx)直接发育成生物体 单倍体(N=ax )直接发育成生物体 单倍体(N=bx )合子发育生物体二倍体(2N=2x )三倍体(2N=3x ) 多倍体(2N=nx ) n=a+b注:x-----染色体组 a 、b 为正整数4、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二.典例分析1、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①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若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
③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
④人造卫星搭载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新品种。
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导入乙种生物→新品种(1)属于杂交育种的是,依据的原理是。
(2)若用方法②培育小麦新品种,与方法①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
(3)通过③途径获得的新品种属于体,其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4)第④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是基因突变,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干燥的、萌发的、休眠的),试阐述原因____________。
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发现有多种变异类型,说明该变异是,因而要对其进行人工选择。
(5)第⑤种方法采用的是技术。
此遗传工程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所有生物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决定氨基酸的是相同的。
【备考2024】生物学高考总复习教案:第27讲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生物学高考总复习教案第27讲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课标内容阐明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杂交育种(以培育显性纯合子植物品种为例提醒若培育隐性纯合品种则无需连续自交筛选,F2中出现相关表型即为纯种,可推广应用。
2.诱变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两个过程3.单倍体育种4.多倍体育种①两次传粉⎩⎨⎧第一次传粉:杂交获得三倍体种子第二次传粉: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②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未经处理部分(如根部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③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三倍体西瓜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一般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④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操作对象是单倍体植株,属于单倍体育种;若操作对象为正常植株,则属于多倍体育种。
不能看到“染色体数目加倍”就认为是多倍体育种。
⑤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需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单倍体育种在幼苗期处理,多倍体育种在种子萌发期或幼苗期处理。
【情境推理·探究】必修2 P87“问题探讨”1.为什么平时吃的香蕉是没有种子的?提示平时吃的香蕉是栽培品种,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2.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时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西瓜的芽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西瓜幼苗的芽尖是有丝分裂旺盛的地方,用秋水仙素处理有利于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从而形成四倍体西瓜植株3.已知普通青椒的果实肉薄且不抗病,基因型为ddtt,而现有果实肉厚且抗病的太空椒的基因型为DdTt。
若要在最短时间内培育出纯合的果实肉厚且抗病的太空椒育种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精品教案
【考试说明要求】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II
【准备与定向】
1. 构建生物变异分类概念图
【对话与互动】
去年山东省部分地区遭遇百年大旱,随着干旱时间持续,作物叶片开始发黄,光合速率下降,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如果我们每个小组都是育种专家组成的科研小组,现在有不抗旱的西瓜品种(hh),如何获取能稳定遗传的
抗旱西瓜品种?(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得到抗旱西瓜品种,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发现此品种易患蔓枯病。
另外,我们已经培育出抗蔓枯病不抗旱的西瓜品种(ddhh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如何利用已有的两个品种,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既抗蔓枯
又抗旱(ddHH )的西瓜新品种?
有权威科研单位发布预警,近几年将出现大规模虫害。
面对此问题,如何让我们培育出的西瓜“双抗”品种具有抗虫性状?(资料:已知我们已培育的品种没有抗虫基因r 及等位基因,但某微生物中有抗虫基因r)
【知者加速】
我们已经成功获取“三抗”西瓜新品种(ddTTrr)的种子,如何利用我们Array掌握的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理和方法,得到果实更大、营养更丰富的西瓜品
种?
方法一:(填育种名称)
方法二:(填育种名称)
【反思与整合】
【典型例题】
在自然界谷物中,水稻、玉米等都具有糯性,而小麦没有糯性,品质主要由蛋白质含量和筋力来决定。
由于缺少糯性性状,目前小麦面粉做成的面包、包子等食品保存时间长后容易发硬、开裂。
江苏里下河农科所培育的糯小麦则解决了这个难题。
主要是通过江苏白小麦与日本关东107、美国IKE等种间杂交后获得糯性基因,再用其后代与扬麦158品种进行多次回交,将糯性品质固定在扬麦158品种上。
1.上述材料中,江苏里下河农科所培育的糯小麦的过程
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2.育种方法可以用右图解表示。
假如要想在短时间内获
得糯小麦的育种方法是(用图中字母表示) ,此
方法从理论上获得yyRR的几率是。
3.要获得较纯的yyRR,b过程需要进
行。
4.如果要想提高突变率,你认为最好用哪种育种方法。
5.如果发现YyRr个体糯性表现尤为突出,则如何利用此题中亲本长期培育YyRr种子?
【知者加速】
1.如何利用两个单杂合子(Yyrr、yyRr)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培养杂合子YyRr品种?
2.上述的几种方法都可以应用在动物育种中吗?动物育种和植物育种有何不同?【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