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解读猪病毒性腹泻病的主要特征及治疗方法

X u m u s h o u y i猪病毒性腹泻病指的是多种由于病毒侵染所导致猪发生腹泻病症的统称。
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病原体主要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瘟病毒、诺瓦克病毒等多种,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生起因也多种多样,最主要的便是肠胃炎病毒以及流行性腹泻病毒等的传染所导致。
因此,在生猪养猪方面,需要针对猪病毒性腹泻病进行特征的了解以及诊断,只有了解具体的发病原因以及病原和病况,才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本文主要阐述了猪病毒腹泻病的主要特征、症状,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及治疗策略。
!、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特征通常来说,猪病毒性腹泻病的产生有着季节性的特征,一般在冬季或春季时节较为多发。
由于冬季和春季气温较低,且干燥,生猪养殖普遍都会采用密集养殖的方式,而且猪舍为了保温也会进行密封,在此条件下,猪舍封闭性较大,生猪个体聚集,所以生猪粪便产生的气体,或呼出气体无法快速流通。
因此,若生猪中出现了患病毒性腹泻病的个体,那么便会以极快的速度蔓延。
除此之外,养殖管理不够合理、养殖环境较差等都可能会导致猪病毒性腹泻病的产生和传播。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影响较为恶劣的病害之一,并且在爆发期间,通常会表现出地域性的特征,各种致病病原菌会导致交叉感染,由于多种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病毒性腹泻病,或是由于带病寄生虫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腹泻病发生概率正以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并且该病症发生时,由于传染性较强,所以若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那么则可能会导致整个猪舍生猪全部感染。
"、猪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在生猪患上猪病毒性腹泻病后,主要症状便为腹泻,并且粪便会出现异常的黄色或浅黄色,伴随阵阵恶臭,生猪机体出现脱水的现象。
患病后,起初生猪体温并无明显变化,在患病严重时则会出现体温降低的现象,并伴随呕吐的情况。
若仔猪患猪病毒性腹泻病,那么则会在哺乳之后,呕吐黄色液体以及胃容物,之后呕吐物变为透明状液体。
不管是成猪还是仔猪,在患猪病毒性腹泻病后都会伴随严重的脱水症状,并在后期出现站立不稳、食欲减退等症状,并且若患病#$%日未得到有效治疗,则可能会发生死亡,猪病毒性腹泻病的产生概率也和母猪的疫苗接种密切相关。
猪病毒性腹泻的现状与防治

期 随最 初后 获得 的 抗体 含量 不 同而 有差 异 ,可 持续 35
周 。初 产母 猪 比经 产母 猪所产 仔猪 更易感 染轮状 病毒 。 通 常在7 1 ~ 4日龄被感染 。
仔 猪发 病后 开始 出现厌 食 ,精神迟 钝 ,继而 出现下
痢 ,粪 色暗 黑或黄 白色 ,较 腥臭 ,持 续2 4 。个 别猪 出 ~d 现 呕吐 。病猪 消瘦 、脱水 ,若无 激发感 染 ,死亡 率不会 超过 1 %。病变主要表现 为胃充满乳凝块和乳汁 ,大小肠 0
( 收稿 日期 :2 1删 01 7 )
如果 需要 引种时 ,就要注 意腹 泻性疾 病 的检疫 。本身 的
猪 群 中存 在 腹泻疾病 的流 行 ,那么 引种后 ,一 定要进行 免疫接种 ,1 月后 观察无异 常再混群 。( )早期 隔离 断 个 2
4 7
21 年第 6 ( 01 期 总第 13 ) 7期
色 , 发病 猪 小肠 各段 可 发 现 多量 的荧 光 细胞 。成 猪 经 3 7 腹泻后 ,可逐步康复 。 ~d
治
奶 技术 、全进 全 出和 多点分 阶段饲 养可 减少猪 病毒性 腹
泻疾 病的发 生概率 。超 早期 隔离断奶技 术, 核心 内容是 其
黏 膜 呈 条状 或 弥 漫 性 充血 ,肠 壁 黏膜 易 脱 落 ,肠 壁 变 薄 。实验室诊断最 可靠方法是 腹泻2 h 内的粪样 作 电子 4以
3 腹泻病的防治体会
( )对 腹泻 的概念 不清 ,腹泻 只是一个征候 群,引 1
显微 镜检 查 ,可见似 车轮砖 的病 毒粒子 。也 可用荧 光抗 体、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等方法检测病毒抗原 。
生素K 。心脏衰弱者注射 强心剂( 3 安钠咖等) 。此法 治疗 ,
猪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生与防治

猪。 随着 日龄 增 大 , 死 率逐 渐 降低 。 大猪 只 感染 后 的症 病 较 状轻 重不 一 , 青年 猪 几乎全 栏或 全栋 猪舍 发病 , 常表现 为 通
食欲不 振 , 胀 , 着发 生水样 腹泻 , 腹 接 呈喷射 状 , 排泄 物 中可
要 养猪 地 区 , 要发 生在 冬 季 , 可 发生 在 春秋 季 节 , 主 也 各种 猪 都可 感 染 发病 , 传 播 速 度 比 传染 性 胃肠 炎 慢 . 程 较 但 病
延 全群 , 部分 患猪 首先 出现 一过性 呕 吐 , 继而发 生急 剧频 繁 的水样 腹泻 , 粪水 呈黄色 、 绿 色或 灰 白色 , 淡 腥臭 , 夹杂 有 常
猪病 毒 性 腹 泻 是 由病 毒 引 起 的 与 卫 生状 况及 饲 养管 理 密切相 关 的高度接 触传 染性 肠道 疾病 。 流行 性腹 泻 、 猪 猪 轮状病 毒 感染 以及猪 传染 性 胃肠炎 是 目前猪病 毒性 腹 泻的 主要 种 类 , 同时其 他病 毒 如肠 病 毒 感染 、 猪腺 病 毒感 染 、 杯
重 , 养殖 户造成很 大 的经 济损 失 。 引起 猪 腹泻病 的各种 给 在
病 因中 , 病毒性 腹 泻的危 害 是最 为严 重的 . 它可 以 引起仔 猪 死 亡 、 猪掉 膘 、 成 饲料 报酬 降低 、 工费 和药 费 开支增加 等 , 人 是危 害养猪 业 的重 要传 染 病 . 已成 为造 成 猪场 损 失最 为 重 要 的原因之 - I 现 将 目前 流行 的猪病 毒性 腹 泻病 的种 类及 1 。 综 合防 治措施 总结如 下。
未 消化 的凝乳 块 , 造成 病 仔 猪严 重 脱水 , 亡 率很高 , 的 死 有
可 达 10 , 0 % 即使 耐 过 仔 猪 也 会 因生 长 发 育 受 阻 而 成 为僵
猪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1 . 2 发 病 机 理
病 毒 主 要 通 过 口 腔 、 鼻 腔 感 染 ,能 抵 抗 胃酸 和 酶 的 防 护 ,在 小 肠 内定 居 下来 ,使 小 肠 内细 胞 大 量 感 染 ,终 止 细 胞 的 分 化 ,使 细 胞 的功 能 丧 失 或 破 坏 ,使 酶 的 活 性 降 低 ,扰 乱 正 常 的消 化 和 养 分 的运 输 ,引 起 消 化 不 良综 合 征 ,使 电解 质 大 量 积 聚 ,渗 透 压 增 高 ,加 剧 病 情 。 使 水 也 在 小 肠 内积 聚 , 肠 内 压 增 高 ,造成 更 严 重 病 情 。
病 毒 、杯 状 病 毒 。 以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猪 流 行 性 腹 泻 和 猪 轮 ( 2 )仔 猪 典 型 症 状 是 突 然 死 亡 。剧 烈 水 样 腹 泻 ,粪 便 乳
白 色 、 灰 色 或 黄 绿 色 ,带 有 未 消 化 的 凝 乳 块 。 仔 猪 严 重 脱 水 ,体 温 迅 速 下 降 。 I O E l 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 1 0 0 %。3 周 龄 以 上 仔 猪 可 耐 过 ,但 生 长 缓 慢 ,僵 猪 比 例 增 加 1 5 %以
低 ,哺 乳 母 猪 发 病 严 重 ,妊 娠 母 猪 发 病 也 比 较 严 重 ,但 愈 后 良好 。1 0 日龄 以 内的 仔 猪 最 敏 感 ,发 病 率 高 ,死 亡 率 高 。冬 春 寒 冷 季 节 较 严 重 是 凶 为 病 毒 在 低 温 环 境 中 较 稳 定 。畜 舍 保 温 不 到 位 是 最 大诱 因 ,猪 只扎 堆 ,加 剧 病 情 。
1 . 1 . 2 对 消毒 剂 敏 感
浅谈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①猪传染性 胃肠炎弱毒冻干苗 , 母猪产前 6 w和产前
2 W各 接种 1 次. 每次 1 m 1 . 仔 猪 出生后 通 过 哺乳获 得 母 源
抗体 :初生仔猪 口服接种 0 . 5 m l , 1 月龄仔猪接种 1 m l , 2 月龄猪只接种 2 m 1 . 均可得到很好保护 ②猪流行性腹泻
害最为严重。 该病 主要引起仔猪死亡 , 育肥猪掉膘 , 从而使 饲料报酬降低 , 人工费用和药费开支增加等。
1 主 要病 原 及流 行 特点
猪轮状病毒腹泻病是 由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感染 而引起的猪只的急性肠道疾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两周龄 内 哺乳期的仔猪. 有时也有育肥猪只发病 。病猪开始精神萎 靡, 食欲下降 , 呕吐。继而出现下痢 . 粪色黄 白或黑色的水 样或糊状腹泻. 较腥臭 。 持续 3 ~ 7 d 后 出现脱水 。 病变主要 在胃, 充满凝乳块 , 小肠广泛充血 , 出血 , 肠壁变薄 , 肠壁黏 膜易脱落 . 肠系膜淋 巴结肿大。
2 常见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特点
2 . 1 猪 传 染性 胃肠 炎
猪传染性 胃肠炎是 由冠状病科 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一 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具有发病急 , 传播快的特 点. 不同年龄 、 品种的猪只均可感染发病。 在两周龄内仔猪 主要 以呕吐 、 水样腹泻和死亡率高为特征 . 而一月龄或成
口服补液盐水 ( 配方 : 葡萄糖 2 0 g 、 氯化钠 3 . 5 g 、 碳酸氢钠
2 . 5 g 、 氯化钾 1 . 5 g 、 水 1 0 0 0 m 1 ) 。同 时 , 防 止继 发 感 染 , 用
状是呕吐和水样腹泻 , 脱水 , 食欲大减 , 精神沉郁 , 消瘦 , 严重者死亡 。 病变部位主要在小肠 表现为小肠充血 、 肠
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猪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主要表现为腹泻、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
以下是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临床症状:1.腹泻:病猪腹泻呈水样或稀粪便,颜色较浅,呈黄色或黄白色。
2.食欲不振:病猪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甚至出现厌食状况。
3.呕吐:病猪出现呕吐现象,呕吐物中含有消化不良的食物残渣。
4.腹胀:腹部鼓胀,可触及气体声音。
5.全身症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运动不慎、毛色暗淡等。
二、发病原因:1.水质不洁净:饮用不洁净的水源会导致猪腹泻病的发生。
2.饲料不卫生:饲料中受到霉菌、细菌等污染,猪吃了这些不卫生的饲料会引发腹泻症状。
3.感染性疾病:猪腹泻病可能是其他感染性疾病引发的,如猪流行性腹泻、猪霍乱等。
三、防治措施:1.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猪圈,并保持空气流通。
定期清理饲料槽和饮水设备,确保猪只饮食的卫生。
2.饮水源消毒:保证猪只饮用的水源是洁净的,定期进行水源消毒,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3.合理饲料:确保给猪只提供的饲料是新鲜、干净的,防止因饲料质量问题引发腹泻病。
4.疫苗接种:根据猪只的年龄、生长阶段等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增强猪只免疫力,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5.药物治疗:如猪只出现腹泻症状,可采取合适的药物治疗,必要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防治猪腹泻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强猪只的营养补充,维持猪只的营养平衡,同时也要加强猪只的免疫功能提升,以提高猪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食欲不振、呕吐等,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水质不洁净、饲料不卫生等因素,防治措施包括饲养管理、饮水源消毒、合理饲料、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等。
只有从多个方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猪腹泻病的发生。
猪腹泻病的防治方法

猪腹泻病的防治方法
猪腹泻病是猪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严重影响了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腹泻病对猪的影响很大,因此及时采取措施对猪进行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猪腹泻病的防治方法。
一、对猪进行隔离
猪腹泻病是一种传染病,因此在发现某只猪患病后,要立即进行隔离。
将患病猪隔离出来,与其他猪进行隔离,以防病毒传播。
二、加强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方面,要加强猪的健康管理,定期为猪进行驱虫、疫苗接种等养护措施,保持猪舍的卫生清洁,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卫生,避免受到其他疾病的侵害。
三、营养搭配合理
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益生菌等有益微生物,增强猪的免疫力,提高猪的抗病力,减少疾病发作的几率。
四、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有猪出现疾病症状,要及时对其进行治疗。
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选用一些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猪的疾病症状,加速痊愈。
五、加强病毒监测
定期对猪进行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疾病的蔓延趋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六、注意疫苗接种
定期为猪接种预防疾病的疫苗,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七、控制环境温度
猪腹泻病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因此要合理控制猪舍的温度,保持环境温度的适宜,防止病毒滋生。
九、采用消毒措施
在猪场内要加强消毒工作,对猪舍、饮水和饲料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杀灭病毒,减少疾病的传播。
十、提高个体免疫力
在日常饲养中,要注意增强猪的个体免疫力,给猪提供优质的饲料和水源,保持猪的体力健康,增强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猪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其临床症状包括腹泻、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等。
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感染和不良饲养环境等因素。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腹泻病的发生,需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环境、定期消毒、合理饲料配比等。
猪腹泻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产。
加强对猪腹泻病的认识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猪腹泻病, 临床症状,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重要性1. 引言1.1 猪腹泻病概述猪腹泻病,也称为猪痢疾,是一种常见的猪类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猪肠道受到病原体感染引起的。
该疾病在猪场中易发生,给养猪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猪腹泻病主要特点是猪出现腹泻症状,粪便呈水样或稀糊状,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
猪腹泻病传染力强,易在猪群中迅速扩散。
在猪场中,一旦出现腹泻病例,往往会引发集体发病,给猪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对于猪腹泻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日常养殖管理中,要加强对猪场环境的卫生控制,合理饲养,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猪只。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疫苗进行预防和治疗,有效控制猪腹泻病的传播和发生,保障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猪只的健康。
2. 正文2.1 猪腹泻病临床症状1.腹泻:猪腹泻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腹泻,表现为粪便稀水、颜色变浅、量增多,有时会伴有腥臭味。
2.腹痛:猪腹泻病患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表现为腹部不适、蠕动增强或压痛等症状。
3.发热:患病猪体温会明显升高,常伴随其他症状持续发热。
4.食欲减退:病猪食欲明显下降,对饲料不感兴趣,食量减少。
5.脱水:由于持续腹泻,病猪会大量失去体内水分,导致脱水症状出现,表现为口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
6.精神萎靡:猪腹泻病会导致猪整体精神状态不佳,表现为精神萎靡、行动迟缓等。
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体现在腹泻、腹痛、发热、食欲减退、脱水和精神萎靡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摘要在养殖业中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生日益严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以及猪传染性胃肠炎3种。
介绍了猪病毒性腹泻病的引发病源、临床表现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病毒性腹泻;发生;防治措施
近年来,复杂的猪传染性腹泻疾病发生与流行日益严重,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引起猪腹泻病的各种病因中,病毒性腹泻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它可以引起仔猪死亡、成猪掉膘、饲料报酬降低、人工费和药费开支增加等,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已成为造成猪场损失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1]。
现将目前流行的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种类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病毒性腹泻的引发病源
猪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与卫生状况及饲养管理密切相关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肠道疾病。
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以及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目前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种类,同时其他病毒如肠病毒感染、猪腺病毒感染、杯状病毒、星状病毒、伪狂犬病毒、诺瓦克病毒、细小病毒、猪瘟病毒也可以引起猪的腹泻。
2病毒性腹泻疾病的临床表现
(1)猪流行性腹泻。
该病流行范围很广,遍及全球各主要养猪地区,主要发生在冬季,也可发生在春秋季节,各种猪都可感染发病,但传播速度比传染性胃肠炎慢,病程较短,死亡率低2]。
其传染源为病猪和带毒猪,通过粪便、唾液等排泄物、分泌物排出大量病毒污染环境,易感猪通过饮水、摄入被污染的饲料而引起发病,有些猪呕吐,随即发生腹泻,排泄物呈灰色或黑色水样,精神欠佳,厌食,病程约1周,7日龄以内仔猪呕吐症状多发生在吃奶后,易因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平均为20%~30%。
成年猪可能只见呕吐和厌食而不腹泻,死亡率很低。
但也有幼龄仔猪不发病,而较大日龄的青年猪或育肥猪出现急性暴发性腹泻而死亡。
(2)猪轮状病毒感染。
该病是由轮状病毒病毒群引起的多种动物腹泻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
该病遍及全球,广泛分布于各种猪场,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感染率有时高达100%,通常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源性大肠杆菌甚至球虫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成年猪、经产母猪与种公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极少发病。
7日龄以内感染仔猪死亡率极高,可达100%,随着日龄增大,死亡率降低,8周龄内发病率为50%~80%。
新生仔猪在缺奶或母源抗体不足时容易感染发病,病猪剧烈腹泻,迅速脱水,食欲不振,喂食后出现呕吐常是腹泻的先兆症状,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病程3~7d,常因脱水而死亡,特别在寒冷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时病程加重,死亡率很高,10~21日龄仔猪多表现为类似白痢(乳痢),断奶后多为黑灰色水样,数日后可康复而产生抗体,但因其抗体持续时间较短,还会出现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