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五步法”写法

合集下载

作文:材料作文五步训练法

作文:材料作文五步训练法

材料作文五步训练法材料五步训练法要想写好供料作文,可以分五步走:第一步,认真阅读;第二步,提炼观点;第三步,联想素材;第四步,列出提纲;第五步,撰写成文。

( www.整理)实战心得根据师生们的实战经验,要写好供料作文,就必须有一个工作程序。

一步一步地来,成功把握大。

否则一会翻看所给材料,一会提笔写上几笔,只会乱了阵脚,一败涂地。

下面,即以北京市某校高一年级考题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考题内容如下:张老师在一次上语文课时,误将“晏”写成“宴”,李明同学当即指出了他的错误。

张老师把“宴”改成“晏”之后说:“唔!汉字就是这个毛病,相同的零部件,摆的位置不同,结果就不一样。

外国文字可不会这样。

”谁料话音刚落,李明同学又举手了。

张老师问李明同学有什么问题,李明同学说:“英文的god(上帝)和dog(狗)呢?”……就李明同学的做法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解答过程如下:第一步,认真阅读。

这是答好供料作文题的前提和基础。

此题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学生李明连续两次当场指出老师的错误。

第二步,提炼观点。

从逻辑上讲,对李明同学的做法,无非是三种态度:要么赞同,要么反对,要么部分肯定,部分否定。

于是,提炼观点如下:①李明同学勇于质疑,求真求实的精神值得提倡。

②李明同学不顾场合、对象,让老师下不了台的做法不可取。

③李明同学勇于质疑的精神可嘉,但具体做法还可商榷。

在实际答题中,有些同学提炼出的观点竟是“张老师的行为崇洋媚外”,这显然有些跑题了,写的不是李明的行为而是张老师的行为了。

第三步,联想素材。

上述三种观点均可以写。

如选定第三种观点,那么,不妨全面展开联想,想到什么就先记下来。

例如可能会想到以下各条:①当说不说的好好先生②邹忌讽齐王纳谏③敢于直谏的魏征④《火刑》(布鲁诺)⑤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⑥面对歹徒,敢说敢斗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⑧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⑨外国文字与外国月亮⑩爱迪生晚年自以为是,一无所成…………第四步,列出提纲。

五步结构法作文

五步结构法作文

五步结构法作文第一步,审题立意。

这就好比是出门前先确定目的地。

有时候吧,这审题就像猜谜语似的。

比如说有一次考试,作文题目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我当时就懵了,啥是小确幸啊?我还以为是小小的确定的幸福,可又不太确定。

我就想啊,也许就是那些生活中不起眼却能让自己开心的小事呗。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要是方向错了,那整篇作文就“凉凉”了。

第二步,找素材。

这就像是准备旅行的行李一样。

我这人吧,平时生活里的事儿可多了。

就拿那次写小确幸来说,我想到了早上妈妈给我做的煎蛋,那蛋黄就像个小太阳似的,金黄金黄的。

还有路边的小花,虽然没人在意,但它们开得那么灿烂,这是不是也算小确幸呢?不过我也犹豫啊,这些素材会不会太普通了?也许别人也会这么写呢。

第三步,列提纲。

这提纲啊,就像是给房子搭框架。

有了框架,房子才不会倒嘛。

我就想啊,开头就用个设问句:“你们知道生活中的小确幸是什么吗?”然后中间就把那些素材一个个写上去,结尾再来个总结升华。

可是我又想,这样会不会太套路了?哎,真是头疼。

第四步,写初稿。

这时候就像厨师做菜一样,把食材都下锅炒起来。

我开始写的时候,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啊。

把煎蛋的香味儿都写出来了,“那煎蛋的香气就像小手一样,直往我的鼻子里钻。

”我还把小花描写得像个娇羞的小姑娘。

但是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有点跑题了,光写煎蛋和小花的美好了,没体现出这就是小确幸。

哎赶紧把思路拉回来。

第五步,修改润色。

这就像是给衣服打补丁、绣花一样。

我检查了一下,发现有些句子特别啰嗦,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我就删删减减,把一些平淡的词换成了更生动的。

比如“好看”改成“赏心悦目”。

最后再通读一遍,感觉还不错。

五步结构法作文,听起来好像很有套路,但实际上还挺好玩的呢。

先说审题立意这第一步。

这就像是在黑暗中寻找那一丝曙光。

我记得有次作文题是“挫折与成长”。

我一开始就想,这还不简单,不就是写遇到挫折后怎么变得更强大嘛。

可是再仔细一琢磨,这也太宽泛了吧。

年高中材料作文五步训练法

年高中材料作文五步训练法
高中材料五步训练法
材料作文五步训练法
材料作文五步训练法 要想写好供料作文,可以分五步走:第一步,认真阅读;第二步,提炼观点;第三步,联想素材;第四步,列出提纲;第五步,撰写成文。 实战心得 根据师生们的实战经验,要写好供料作文,就必须有一个工作程序。一步一步地来,成功把握大。否则一会翻看所给材料,一会提笔写上几笔,只会乱了阵脚,一败涂地。下面,即以北京市某校高一年级考题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考题内容如下: 张老师在一次上语文课时,误将“晏”写成“宴”,李明同学当 即指出了他的错误。张老师把“宴”改成“晏”之后说:“唔!汉字就是这个毛病,相同的零部件,摆的位置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外国文字可不会这样。”谁料话音刚落,李明同学又举手了。张老师问李明同学有什么问题,李明同学说:“英文的god ⑤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 ⑥面对歹徒,敢说敢斗 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⑧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⑨外国文字与外国月亮 ⑩爱迪生晚年自以为是,一无所成…… …… 第四步,列出提纲。 根据选定的观点和想到的素材,列出写作提纲。限于时间,此提纲不宜过细。下面是一份拟好的提纲: ①中心论点: 李明勇于质疑的精神值得学习,具体做法还可商榷。 ②引论: 简述材料,提出论点。 ③本论: A、列举、简析生活中不正常的现象。 B、结合典型事例(正反)剖析说理。 C、论“进谏”需要勇气。 D、结合有关哲学原理分析。 ④结论: 总结全文,辩证分析。 (优秀我们 整理) ⑤素材: A、商纣王、魏征 B、布鲁诺、伽利略 C、比干、屈原 D、邹忌 从上列提纲看,想到的素材中的⑥⑨两条显然应删除。②③⑦属同类素材,④⑤⑩应归为一类……这些素材不一定都用,只要选取一部分就可以了。 第五步,撰写成文。
蝴蝶材料作文_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F00'>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F00'>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F00'>1500字

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五步成文法

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五步成文法

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五步成文法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①、要有针对性。

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

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

“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

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主体部分)价值取向究竟何去何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诈互害的社会风气该如何改变?在这般孜孜追求物质至上、轻易抛弃诗书的时代究竟如何坚守?这也是为何小程的祖训弥足珍贵的地方,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悲哀现象起到调剂作用。

【这里作者变换了比较点,或者说是联系实际说理据。

进行比较的一个大难点就是寻找比较点,作者做到了且做得好!比较就是求同求异,且主要是求异。

联系实际阐发议论,需要对写作意图有较好的理解,同时,又表现出了文章的针对性、教育性、目的性。

文为时而著,是作文的铁律、“军规”。

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文章必须开出药方,解除人们的病痛。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

正面列举型,分析这类 材料,应找到所列人、 事、物的共同点,据此 确定中心。
蜂采花,而所酿者
蜜也,非花也。
读书如吃里列举的两类事物, 共同点都是善吃——吸 收、消化、创新;再参 考后一句提示,材料的 中心应该是“在学习上, 只有广泛地获取知识, 并体会理解,才能学有 所得,有所创新。”
【评:作者采用非论点式命题。这种命题方式,常用“从……谈起”、“从……想 到的”一类扣材料的方式命题。它的好处是快捷稳妥,包容性广,易于统辖文章 内容,能节省应试时构思题目的时间。若改用论点式命题,则除了要注意题目能 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外,还要注意推敲题目能否统领文章全部内容。如本文改用 “ 嫉妒是前进的绊脚石”或“发展要博采众长”为题,则不能统领该文的两层内 容,前者管不好第二层,后者管不好第一层。只有以“虚怀若谷,博采众长”为 题,才能管领全文两层内容。以论点为题的好处是题目观点鲜明,突出中心】
湖南kuli8322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1、读材料
2、找角度
3、联现实
4、立论点
5、拟题目
一、读材料
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 把握中心。
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 问津。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 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 伯乐一天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 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批判角度:
可以从卖马人的角度立意 抨击不择手段害人谋利的 行为;
也可以从伯乐的角度立意, 批评名人为劣质产品作广 告的错误行为;
还可以从买马者的角度立 意,指出盲从的后果。
反面立论:(人褒我贬,人批 我赞……)
卖马人角度:推销也要讲技巧。 (酒香也怕巷子深)

高中五步构段法作文范例素材大全

高中五步构段法作文范例素材大全

高中五步构段法作文范例素材大全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首先,什么叫五步构段法呢?它就像是写作文的小秘诀一样,可以帮助我们把作文写得更好、更有条理。

五步构段分别是:中心句、现象描写、原因分析、联系生活、作出总结。

跟着这五个步骤走,作文就不会乱糟糟的啦!接下来就通过一些范例,让大家看看五步构段法究竟是怎么运用的吧!比如说写关于"同学情谊"的作文,中心句可以这样写:"同学之间的友谊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根深蒂固,永不枯萎。

"然后,你可以描写下同学之间有趣的经历和场景,让人如临其境;再分析一下你们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联系到生活,说说友谊对人生的意义;最后做个总结,重申中心思想。

写完之后,作文就有头有尾,一气呵成了。

再比如写"理想"的作文,中心句可以是:"理想就像天边的彩虹,美好却又似乎遥不可及。

"接着,你可以描述下自己对理想的憧憬;分析一下理想为什么对人很重要;联系生活,谈谈理想如何指引你向前;最后作出总结,勉励大家要去追求理想。

看,只要稍加修改,五步构段法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作文题材哦!重点是中心思想要明确,各步骤要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连贯、富有内涵。

不管是写人生理想、亲情友谊,还是校园生活、社会现象,只要掌握了五步构段法,相信你一定能写出精彩绝伦的好作文!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裨益。

加油喽,小伙伴们!篇2好啦!我会给你写一篇以小学生口吻写的"高中五步构段法作文范例素材大全"。

文章会长约2000字左右哦!让我们开始吧~高中五步构段法作文范例素材大全大家好啊!我是一个小学生,今天给大家讲讲我对于高中五步构段法作文的理解。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中学园的学生,我觉得有必要提前学习这个知识,以便将来在高中写作文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

首先,什么是五步构段法呢?它就是在写作文的时候,把每一个段落划分成5个部分,分别是:1.中心句2.论证例子13.论证例子24.论证例子35.推广总结句听起来很复杂吧?其实并不难!只要按照这个步骤一步一步来,作文就可以写得有条有理,前后连贯了。

五步法作文

五步法作文

【“五步法”操作说明】第一步,研读题干,明确要求。

应试作文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要求你写什么你才能写什么。

这些要求就是从题干中来的。

①自选角度。

“自选”不是自由选,“角度”须从材料来,要求首先审读分析材料,寻找角度。

②自拟题目。

“自拟”也不是自由拟,“题目”从角度来,要求选准角度,由“角度”找论题(或论点),然后拟出题目。

③联系生活实际。

这是作文针对性、现实性方面的基本要求,不联系生活实际就产生不了作文激情,写出的作文也缺乏现实意义。

④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通常有了作文激情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800字容易做到。

把握文体成了主要矛盾。

议论文的形式较多,考场上要有快速定体的良方。

给材料作文通常有两种模式:一是读后感,一是思想评论。

上例材料按一般要求要写成思想评论,不要写成读后感。

第二步,阅读材料,明确主题。

审读题干后再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方向清楚了。

通常材料形式有两大类:一是说明议论类,这类材料主题(道理、含义)显豁,一看就懂;一是寓言轶事类,这类材料主题(道理、含义)较为隐蔽,需要认真阅读分析。

这里有个方法技巧问题。

寓言轶事类材料通常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大多为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是弄懂谁、干什么、怎么干、有什么结果这四个问题。

实际上这四个问题包含了做一件事的四个主要因素,即人物、事件、经过和结果。

第三步,根据主题,确立论点。

材料主题与作文论点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

一是材料主题与作文论点有一定距离,此时,“联系生活实际”选好角度是实现从材料主题到作文论点的最好途径。

“联系生活实际”的思维方法是联想。

我们要根据材料及其主题,运用相同、相反、相关和类比等联想方式,使之与生活实际挂起钩来。

这一过程是从抽象的主题到具体的生活实际、由一般的道理到特殊的现象的具体化过程。

1986全国高考作文题就是这种情况。

那材料叙述的现象是: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大片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合,树木就能迅速成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

新材料高考作文:五步成文法

新材料高考作文:五步成文法

新材料高考作文:五步成文法新材料高考作文:五步成文法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新材料高考作文:五步成文法,欢迎阅读。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①要有针对性。

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服务;同时根据中心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

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所以,新材料作文的一般写法是:贴紧材料写起,联系实际写开去。

当然,这只是一般性的原则,具体文章会有具体的个性化写法,不必强求千篇一律,千万别又搞出一种新材料作文的套路来。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

“析”的目的是为中心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新材料作文一般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这就需要训练考生“全面理解材料”的能力了。

在训练中,应注意学生对“全面理解材料”与“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的.片面把握,避免因顾及“全面理解”而面面俱到;同时,也要避免因“选择一个侧目”、“一个角度”而不能准确地“全面理解材料”。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

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

因此,中心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

“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步,列出提纲,构思作文。
考场作文既有一般作文的特点,又有考场作文的特殊要 求。从高考分项分等评分标准看,显然内容、语言是考场应 紧紧抓住的对象。通常由于考生一心想在内容和语言上写出 新意,而没有正确处理好内容、语言、结构、书写诸方面的 关系,导致作文失败。依我的经验看,考场在审读材料、明 确作文论点的基础上,只要能顺利突破结构关,其它方面就 会有充足的精力去写好。而突破结构关的关键,就是总结平 时读写议论文的经验,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规律,形成框 式,考场无须多想便能呼之即出,依框式写作文。在这种情 况下,便能很快通过构思关,把精力集中到作文内容、,议论文用“引”、“议”、“联”、 “辨”、“结”的五字要诀布局谋篇较为理想。
【“五步法”操作】
第一步,研读题干,明确要求。
应试作文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要求你写 什么你才能写什么。这些要求就是从题干中来的。研读上述题干,从这些 见惯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获得四点作文信息。 ①自选角度。“自选”不是自由选,“角度”须从材料来,首先审读分析材 料,寻找角度。 ②自拟题目。“自拟”也不是自由拟,“题目”从角度来,要求选准角度, 由“角度”找论题(或论点),然后拟出题目。 ③联系生活实际。这是作文针对性、现实性方面的基本要求,不联系生活实 际就产生不了作文激情,写出的作文也缺乏现实意义。 ④不少于800字议论文。通常有了作文激情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 800字容易做到。把握文体成了主要矛盾。议论文的形式较多,考场上要 有快速定体的良方。给材料作文通常有两种模式:一是读后感,一是思想 评论。上例材料按一般要求要写成思想评论,但许多人不赞成这种单一的 要求,认为既可以写成读后感,也可以写成思想评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因为读后感和思想评论都是议论文的常见形式。
第四步,根据论点,拟定题目。 “题目”,顾名思义,是文题之目。它在作文里地位十分 重要,可是许多同学考试时或许是情急之下不会拟题,或许 是不注重拟题,常常胡乱写上“由一则寓言(或故事)想到 的”这样一个题目,以为很保险。其实,这样的题目很不保 险。因为它既看不出论题,也看不出论点,加之写作能力限 制,又不能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地引出论题或论点,所以, 谈话不集中,论点不明确,以其昏昏,自然不能使“文”昭 昭。因此,从应试作文的实际出发,每个人都要特别重视拟 定题目这一程序。拟定题目的依据是论点,方法有四种。下 面用本文示例材料作以具体说明。(1)缩减论点法,如“为了 真理”或“可贵的奉献精神”。(2)论题设问法,如“磨难临 头,志向能改吗”。(3)因素关系法,如“磨难与志向”。 (4)形象寓意法,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由此看来,只要能 准确概括材料主题,并由材料主题确定作文论点,拟写作文 题目便不难了。
〖例文2〗“苦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有这样一个古希腊神话:天上有个叫普罗米修斯的神,见 到人们在黑暗中生活得非常艰难,就违反天规,把天火盗给人 类,他自己却遭受着宙斯的残酷折磨。 看了这个故事,我不由想起“苦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的奉献精神。 普罗米修斯本来在天上好好的,可他为什么能为了人类能 摆脱黑暗而宁愿自己遭受苦难且初衷不改呢?原因就在于他有 这种“苦了自己,幸福他人”的崇高精神。古神话中的神尚且 如此,我们现实中的人又怎么能不如此呢?„„ 〔简评〕这篇作文的开头同第一篇一样,先述读故事,接着 便点题,提出论点,然后分析材料,揭示其内涵。行文上略与 上一篇不同,述读之后是点题和分析材料。但上述两例都能紧 扣材料,先述读材料,后引出观点,再分析材料说明观点。或 许有同学会说“述读有什么难的”。其实述读也不容易。述读 是一种叙中有议的叙述,要求通过述读能够自然而然地揭示出 中心论点。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根据论点和论证要求对材料 作适当的剪辑和详略处理。否则,照搬材料只能失败。
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见人间黑暗,就违反天规,盗天火给 人类,人类获得了光明,他自已却被转辗于鹰喙之下。读了这则故事,我不 禁为普罗米修斯的精神所感动。普罗米修斯的精神是什么?是献身精神,是 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 你看,他同情人类的痛苦,不顾宙斯的淫威,毅然盗取火种;他被缚高 山,惨遭鹰喙,却矢志不渝,甘心受苦,只要人类幸福。这就是他的精神。 „„ 〔简评〕这篇作文开头用了三段:第一段叙述故事,第二段扣题设问,第三 段答问并提出论点。层层推进,引出观点。第四段分析材料,说明观点从所 给材料来。段落短小清楚,语言简明生动,读来明快有力。
高考新材料作文“五步法”写法
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议论文。
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天上有个叫普罗米修斯的神,他见到 人们在黑暗的世界上遭受磨难,就决 计违反宙斯的法规,把天火盗给人类 ,让人们摆脱黑暗,愉快地生活,而 他却被缚在奥林匹斯山上,每天辗转 在神鹰的狂喙之下„„但他还是不愿 改变自己的志向。
第三步,根据主题,确立论点。
材料主题与作文论点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材料主题与作文论点 有一定距离,此时,“联系生活实际”选好角度是实现从材料主题到作文论 点的最好途径。“联系生活实际”的思维方法是联想。我们要根据材料及其 主题,运用相同、相反、相关和类比等联想方式,使之与生活实际挂起钩来 。这一过程是从抽象的主题到具体的生活实际、由一般的道理到特殊的现象 的具体化过程。1986全国高考作文题就是这种情况。那材料叙述的现象是: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大片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 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合,树木就能迅速成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 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显然材料的主题是“量的积累必 然引起质的飞跃”,属于量变质变范畴的哲学问题。如果将这一观点直接用 作作文论点显然不容易动笔,因此,高考试题给定了题目,要求自拟副题。 这一做法旨在引导考生进行联想,完成由抽象概念到具体生活实际的过渡。 作文时从“树木、森林、气候”三者的关系出发,可以写社会风气的改变, 可以写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写人才、知识阶层与四化建设的关系,也可 以写我、家乡与祖国的关系,等等。这种情况下,把握材料的主题及其揭示 的“原理”是关键,谈论哪方面的具体现象都可以,作文内容的开放性极强 。第二种是材料主题与作文论点相近,此时材料主题可以直接作为作文的论 点。本文所举材料即属于此种情况。为了追求正义与真理,尽管遭受磨难, 也决不改变志向,这种普罗米修斯精神就可以直接当作论点使用。写作方法 上可以借鉴以往学过的《呆气》《崇高的理想》和写过的“谈毅力”、“论 志向”等。至于这个论点能否有所侧重,则由作者根据自己掌握的论据情况 来确定,开放性也极强。
(二)要注意写好段。写好段的关键有三:一是注意段与段之 间的过渡,二是段的开头要有总起句,三是段的末尾要善于 总结。段与段的过渡上述三例都是很好的榜样。段的开头有 两种写法值得借鉴:一是设问领起,《崇高的理想》一课是 很好的范例;一是分论点总起,下面例文是很好的榜样。段 的末尾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及时予以总结,以便与中心论点呼 应,保证行文严密。此外,写好段还应注意学会运用“引用 材料(理论或事实)--分析揭示其中的含义和道理--总 结说明这些含义和道理意义或特点”的写作程式,并且恰当 把握段的容量和长度。 (三)要注意收好尾。古人讲究“豹尾”,是说结尾要刚劲有 力。考场特殊氛围里怎样做到刚劲有力呢?一是反问启发式 ,即运用反问句启发读者思考,艺术地完成“怎么办”这一 任务,《纳谏与止谤》的结尾“如若不信,盍试为之”就是 很好的范例。二是总结照应式,即与开头相照应,用“因此 ”之类的话紧承上文,简短明了地回答“怎么办”。三是扣 材结尾式,用“材料中人尚且如此„„我们又怎能„„”之 类形式扣材料,作结论。
第二步,阅读材料,明确主题。 审读题干后再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方向清楚了。通常材料形式 有两大类:一是说明议论类,这类材料主题(道理、含义)显豁,一 看就懂;一是寓言轶事类,这类材料主题(道理、含义)较为隐蔽, 需要认真阅读分析。这里有个方法技巧问题。上述材料属于后者。寓 言轶事类材料通常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大多为记叙文。记叙文阅 读的最基本方法是弄懂谁、干什么、怎么干、有什么结果这四个问题 。实际上这四个问题包含了做一件事的四个主要因素,即人物、事件 、经过和结果。研究上述材料可知,人物是普罗米修斯,事件是他盗 取天火让人类摆脱黑暗,经过和结果是他被缚在奥林匹斯山上受神鹰 狂喙而不改变志向。通常概括叙述性短文主题的方法是抓住中心事件 ,或对比分析不同人物言行与结果的关系及其根源,或对比分析同一 人物言行与结果的关系及其根源;或对比分析不同事件的经过与结果 的关系及其根源,或对比分析同一事件的经过与结果的关系及其根源 等。这个过程就是由具体到概括、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以上 述材料为例,从事件可见普罗米修斯的追求,从过程可见他在追求过 程中所经受的磨难,从结果可见他的志向和决心不可改变。于是,我 们从普罗米修斯这个具体事件中抽象出一个普遍道理,即为了追求正 义和真理,尽管遭受磨难,也决不改变志向。这正是普罗米修斯精神 ,也正是材料给人们的启示。
〖例文3〗人贵有志 人贵有志,这早有古训为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志也。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 理。故事说:普罗米修斯见人们在黑暗的世界上遭受磨难,就 决计违反宙斯的法规,把天火盗给人类,让人类摆脱黑暗,愉 快地生活,而他却被缚在奥林匹斯山上,每天辗转在神鹰的狂 喙之下„„但他还是不愿改变志向。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 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天真解释和美丽向往,表达了劳动人民的 美好愿望。普罗米修斯为了实现拯救人类,追求真理这一志向 ,付出了巨大牺牲。这故事显然在教育人们:人要有志向,而 且为了志向的实现,必须持之以恒,付出牺牲。 „„ 〔简评〕这篇作文的开头单刀直入摆出论点,接着引用古训 加以证明。这种写法与上两例不同。它入题快,扣题紧,如平 地起山,突兀耀眼,论点得以强调和突出。然后过渡一笔述读 材料,揭示论点来源,扣材料,释题目,恰当自然。
“引”是引出论题或论点。通常可采用开门见山、联系实际、叙述感受、述读材 料、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论题或论点。字数要少,概括力要强,一般不 超过50字。 “议”是议论材料。通过分析议论,挖掘材料内涵,强调论题或论点。这一部分 可以弥补引出论点时因为过于概括而造成内容上的突兀、断层等不足。 “联”是联想议论。“引”“议”之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 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实际,议论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可以 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 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 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辨”是辨析辨证,是行文思路严密的补笔。通常这一部分不是行文的重点,文 字不宜多。可以用“当然”、“固然”等类词语来引起行文。字数也不应该 超过50字。有了这一部分,思维就显得严密,观点也显得恰到好处,分寸感 强。 “结”是文章的结论。通常要紧扣材料照应开头:开头提论点,结尾提怎么办; 开头提论题,结尾作出结论并简要说明怎么办。如用“材料中人尚且如此, 我们„„”类语句等。 考场作文情急之下,只要牢记这五个字,作文的布局谋篇关就可以顺利通过。有 了这五字框式,考试时就不需要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犯愁了,从而确保能够 把精力集中到内容、语言、文面这三方面来,保证考场作文不失误或少失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