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 F20-20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合集下载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df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df


0-10
0-5



100 90-100 0-10
0-5



100 90-100

0-10
0-5



100 90-100 0-10
0-5

100 90-100



0-10


100 90-100


0-10



100 90-100

0-10




100 90-100 0-10




100 90-100 40-70





100
90-100
4.75
— — — — — 0-5 0-5 0-5 0-5 0-10 0-1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宣贯材料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
1 / 105
宣贯 提 纲
1 背景说明 2 修订内容说明 3 关键技术讲解 4 结语
2 / 105
1. 背景说明
3 / 105
1 背景说明
2007年,据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7〕 378号文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主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 2000)的修订工作。
Ⅱ类 ≤30 ≤35 ≤20 ≤20 — — — —
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T0316 T0312 T0310 T0320
注:a对花岗岩石料,压碎值可放宽至25%。
18 / 105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

公路路基工程:
路基按其填挖高度和所处地形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横断面,路基设计主要包括路基本体工程设计、路基防护和加固工程设计、路基支挡工程设计。

修筑
路基压实度是以标准击实试验法测定的最大干容重为依据,采用现场压实干容重与标准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容重之比表示。

标准击实试验法分轻型与重型两种。

轻型击实试验法锤重2.5公斤,落高30厘米,适用于一般公路。

重型击实试验法锤重4.5公斤,落高45厘米,单位击实功为轻型的4.5倍,适用于重要公路。

石质路基修筑包括石方路堑和填石路堤修筑。

石方路堑用爆破方法开挖(见路基爆破),路堑强度一般能符合要求。

但路基表面应有一定的路拱和平整度,可筛选开山石碴做整平层。

边沟应修整或浆砌成型以利排水。

严重风化岩类和泥质页岩路基,其路肩和边沟均应作防渗处理。

填石路堤要求填筑的大小石块尽可能互相嵌挤稳定,在不能保证分层碾压条件下,可先开放行车,待路基稳定后再铺筑路面。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是2006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起草单位是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刘元泉、刘树良、常广生、曹玉新等起草。

该规范属国家强制性标准,发布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内容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的新建和改(扩)建路基工程施工。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自2019年12月1日起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施行,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同时废止。

JTGT F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4.1.8 确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最大干密度指标时宜采用 重型击实方法,也可采用振动压实方法。
3.4 混合料组成设计——讲解
4.2 强度要求 4.2.3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验证所用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 强度与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的关系。 4.2.4 水泥稳定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应符合表4.2.4 的规定。
3~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3.5~4.5
3~4
2.5~3.5
5~7
4~6
3~5
强度的均值、变异系数和代表值
半刚性材料强度标准无上限。 控制强度代表值,不仅控制强度的平均水平,
更是控制施工的均匀性。
平均值(MPa) 5.45 6.00 6.65 7.45
变异系数 5% 10% 15% 20%
代表值(MPa) 5.00 5.01 5.01 5.00
原材料单一粒径筛分备料
粗集料单一粒级专用筛分机
3.3 原材料要求——讲解
3.7.3 细集料规格要求应符合表3.7.3的规定。
表3.7.3 细集料规格要求
规格
工程粒径
名称
(mm)
9.5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4.75
2.36
1.18 0.6 0.3 0.15
XG1
3~5
100 90~100
2. 修订内容说明
2 修订内容说明
此次修订的重点
在总结十余年来公路基层施工技术发展经验和相关科研 成果的基础上,经分析论证和广泛征求国内专家意见,以提 高基层施工质量均匀性为核心,以修建耐久性路面基层为目 标,吸收了近些年在基层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成熟的新 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完成本细则的修订工作。

中国交建公路路面标准化施工指南(2019版)

中国交建公路路面标准化施工指南(2019版)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施工指南系列公路路面标准化施工指南(2019版)2019-11-22 发布2020-01-01 实施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施工指南系列公路路面标准化施工指南组织编写: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工程管理,促进公路建设“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树立行业品牌形象,按照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工作部署,落实“334”工程总体要求,中国交建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组织编写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公路路面标准化施工指南(2019版)》(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编写是在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交建现行的制度、办法、标准、指南等,系统总结了中国交建在公路路面施工领域的工程管理经验,吸纳了多个公路路面标准化施工示范项目管理经验和成果,充分体现了现代工程管理的理念。

各有关单位可依据本《指南》,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或强化,对未尽事宜应予补充完善。

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场站建设、工地试验室、石料加工场、垫层、底基层基层、透层下封层黏层、桥面防水层、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其他沥青路面工程、路面附属工程、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案例共14个部分。

请各有关单位将使用本《指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国交建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地址:北京市德胜门外大街85号,邮编:100088),以便下次修订时研用。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1月目录1 总则 (1)2 场站建设 (3)2.1 一般规定 (3)2.2 场站选址 (3)2.3 场地建设 (4)2.4 主要设备配置 (7)2.5 HSE管理 (8)3 工地试验室 (10)3.1 一般要求 (10)3.2 工作区布置 (11)3.3 人员管理 (12)3.4 仪器设备管理 (13)3.5 HSE管理 (13)3.6 试验检测 (14)4 石料加工场 (16)4.1 一般规定 (16)4.2 石料开采 (17)4.3 集料加工 (17)4.4 集料储运 (19)4.5 HSE管理 (19)4.6 质量控制 (20)5 垫层 (21)5.1 一般规定 (21)5.3 工艺流程 (22)5.4 施工要点 (24)5.5 HSE管理 (26)5.6 质量控制 (27)5.7 成品保护 (28)5.8 风险管控 (28)6 底基层、基层 (29)6.1 一般规定 (29)6.2 施工准备 (29)6.3 工艺流程 (31)6.4 施工要点 (32)6.5 HSE管理 (35)6.6 质量控制 (36)6.7 成品保护 (38)6.8 风险管控 (38)7 透层、下封层、黏层 (39)7.1 透层 (39)7.2 同步碎石下封层 (43)7.3 稀浆封层 (46)7.4 黏层 (49)8 桥面防水层 (50)8.1 一般规定 (50)8.2 施工准备 (50)8.4 施工要点 (52)8.5 HSE管理 (53)8.6 质量控制 (53)8.7 成品保护 (54)8.8 风险管控 (54)9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56)9.1 一般规定 (56)9.2 施工准备 (57)9.3 工艺流程 (59)9.4 施工要点 (59)9.5 HSE管理 (64)9.6 质量控制 (65)9.7 成品保护 (67)9.8 风险管控 (68)10 水泥混凝土面层 (70)10.1 一般规定 (70)10.2 施工准备 (70)10.3 工艺流程 (72)10.4 施工要点 (74)10.5 HSE管理 (76)10.6 质量控制 (77)10.7 成品保护 (79)10.8 风险管控 (79)11 其他沥青路面工程 (80)11.1 温拌沥青混合料层 (80)11.2 旧沥青路面热再生 (82)11.3 旧沥青路面冷再生 (85)11.4 路面改扩建工程 (89)11.5 公路隧道沥青路面 (93)11.6 钢桥面沥青铺装 (96)12 路面附属工程 (105)12.1 一般规定 (105)12.2 路缘石 (105)12.3 边坡急流槽、拦水带、集水井、纵横向排水 (108)12.4 混凝土路肩 (112)12.5 HSE管理 (114)12.6 质量控制 (115)12.7 成品保护 (116)12.8 风险管控 (116)13 设备管理 (117)13.1 一般规定 (117)13.2 进场验收管理 (117)13.3 拌和设备安拆与运输 (118)13.4 日常管理 (118)13.5 退场管理 (120)13.6 HSE管理 (120)14 信息化管理案例 (121)14.1 一般规定 (121)14.2 RQS-路面施工质量监测系统实用案例 (121)14.3 智能物料管控系统实用案例 (127)本指南用词用语说明 (133)1 总则1.0.1编制目的为规范中国交建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管理,强化标准化建设,确保项目生产安全、施工质量,提升企业路面工程管理水平,编制本《指南》。

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容

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容

为指导后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我监理组工地试验室特组织试验室内部人员对《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进行学习。

学习人员签名:日期: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容1.提高了基层用粗集料的压碎值指标要求,增加了软石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粉尘含量等指标。

2.增加了细集料技术要求。

3.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基层混合料生产时材料分档的数量要求和规格要求。

粒径尺寸与筛孔尺寸对应表4.提出采用间断、密实型的级配构成原理,改进无机结合料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等材料的级配设计方法。

①无机结合料材料的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

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分别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并测定技术性能(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剂量。

②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级配范围注:在不影响混合料性能的前提下,允许有2%-3%的超粒径含量。

4.增补了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的技术要求。

5.补充完善了级配碎石材料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

6.提高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标准,增加了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设计内容与要求。

①在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验证所用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关系。

②在生产配合比中,拌合设备的调试和标定应包括料斗称量精度的标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和拌和设备加水量的控制。

按各档材料的比例关系,设定相应的称量装置,调整拌合设备各料仓的进料速度。

通过混合料中实际含水率的测定,确定施工过程中水流量计的设定范围。

7.提高了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压实度标准。

基层材料压实标准注:采用每天现场取样的室内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作为压实度评价标准密度,不少于3次平行试验,且相互之间的最大干密度差值不大于0.02g/cm3。

底基层材料压实标准8.提高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拌合设备和工艺要求。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便字[2013] 23号)的要求,由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承担《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 -2006) 的修订工作。

本规范修订的指导思想:突出安全、耐久、环保等要求,注重路基的稳定与路床强度,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公路建设指导原则,合理利用各种路基填料,充分总结十余年来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积极吸收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力求技术先进、指标合理、可操作性强,体现我国路基施工技术进步,并适度超前。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涵盖了从施工准备到验收的全部过程,分为11章: 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施工准备,4一般路基,5路基排水工程,6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7特殊路基,8冬期雨期路基施工,9路基施工安全,10路基施工环境保护,11路基整修与验收。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为:(1)把原第9章路基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拆分为第9章路基施工安全和第10章路基施工环境保护,将原第10章改为第11章;原第8章路基防护与支挡改为第6章,相应的原第6章、第7章改为第7章、第8章。

(2)第4章完善了填石路堤的填料要求,补充了高路堤路基的地质状况核查、地基处理、防排水、沉降观测和自然稳定时间方面内容,将路床的填筑单列一节,补充完善陡坡路基稳定与沉降控制、泡沫轻质土路堤、煤矸石路堤、工业废渣路堤、路基拓宽改建施工、路基稳定性观测与评价。

(3)第5章增加了边沟盖板的质量要求、钢波纹管在暗沟中的应用、防渗隔离层、排水垫层、排水隧洞等内容;完善渗沟的纵向坡率,渗水管的材料要求、加工工艺;补充中央分隔带排水的内容。

(4)第6章补充完善了拱形、菱形护坡裙边和石榫连接的工艺、强度要求;完善了挡土墙、边坡锚固、抗滑桩等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检测方法、标准等内容。

(5)第7章补充了灰土浅层改良路基施工的相关要求;在红黏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施工中补充最大CBR强度、最大强度含水率等指标要求;补充了膨胀土路基填料的CBR、击实试验方法,膨胀等级的确认,膨胀土的适用范围、压实标准、碾压控制含水率,膨胀土边坡柔性支护、膨胀土路基施工等内容。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版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版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版(JTG/T3310-2019)9路基施工安全9.1一般规定9.1.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依全生产责住制、对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技术和施工安全作业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

9.1.2从业人员应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从事特殊作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条文说明:国家现行涉及有关全生产的主要法律、法规等标准的相关规定。

9.1.3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以及环境条件,结合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制定安全保障描施。

在施工中、应及时掌气温、雨雪、风暴、汛情和地质灾害等相关信息,并根据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好防范和应急工作。

9.1.4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掌握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道路、结构物、设施地下和空中的各种管线情况,制定安全保障措施,保证既有结构物和设施的安全。

在建公路与既有道路、航道、电力、电信、输油及输气管道等设施发生交叉或并行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针对既有线工程的结构特点及功能要求制定相应的保通措施以及拆迁、保护或加固方案。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对影响范围内的既有结构物或设备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9.1.5同一工点有多个单位同时施工或者不同专业交叉作业时,应共同拟定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9.1.6在路基施工之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进行危险源辨识。

对重大危险源,应编制应急预案。

成立应急组织,配备应急物质、并规定组织培训和演练。

条文说明:危险源是指可能成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坏杯或其他损失的因素,危险源辨识是指发现、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认其替在性的过程。

应急预完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急行动而预先制订的行动方案。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2019新)162页word文档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2019新)162页word文档

JTG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JTG/T F20-20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Roadbases 2019- 05-19 发布2019-08-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Roadbases JTG/T F20-2019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实施日期: 2019 年08 月01 日ι9飞交通去版社肤彷有限芯'司标准类型:标准名称:标准编号:主编单位:责任编辑:出版发行:地址:网址:销售电话:总经销:经销:印刷: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2019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编.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9. 7ISBN 978-7-114-12367-21 . ①公…II. ①交…皿①路面基层一道路工程工程施工技术规范N.( U416.2-6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9 )第134419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9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吴有铭李农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00011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3 号http://ccpress.cOffi(010)59757973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部各地新华书店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开本: 880 x 1230 1116印张: 5.5于.....数: 124 千版次: 2019 年7 月第l 版j;p 次: 2019 年7 月第l 次印刷书号: ISBN 978-7-114-12367-2:ii二『价: 45.00 元(有印刷、装订质量问题的图书,由本公司负责调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第21 号主七口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公告现发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 20 15) ,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19 年8 月1 日起施行,原《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 -2000) 同时废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m,按1/3错轮碾压,压路机从路的一侧 走到另一侧,需要走(11-2.1)/0.7≈13个 来回,相当于大部分碾压3遍。
3.3 原材料要求——讲解
3.1 一般规定 3.1.1 在原材料试验评定中,应随机选取具有足够数量的样本 进行材料试验。
3.1.2 再生材料可用于低于原路结构层位或原路等级的公路建 设,其技术指标应满足本细则的相关要求。
注:a对花岗岩石料,压碎值可放宽至25%。
3.3 原材料要求——讲解
3.6.2 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规格要求宜符合表3.6.2的规定。
规格 名称
G1 G2 G3 G4 G5 G6 G7 G8 G9 G10 G11
工程 粒径 (mm) 20-40 20-30 20-25 15-25 15-20 10-30 10-25 10-20 10-15 5-15 5-10
2 修订内容说明
此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9.规范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养生方式和周期,明确 了层间结合处理的工艺措施及要求。 10.补充了再生材料在各级公路基层中使用的基本要求。
11.强化了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和指标要求。
3. 关键技术讲解
3.1 总则——讲解
讲解一:本细则的适用范围
基层——包括基层、底基层,垫层参考;
3~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3.5~4.5
3~4
2.5~3.5
5~7
4~6
3~5
强度的均值、变异系数和代表值
半刚性材料强度标准无上限。 控制强度代表值,不仅控制强度的平均水平,
更是控制施工的均匀性。
平均值(MPa) 5.45 6.00 6.65 7.45
变异系数 5% 10% 15% 20%
代表值(MPa) 5.00 5.01 5.01 5.00
3.3 原材料要求——讲解
3.6.1 粗集料 表3.6.1 粗集料技术要求
指标
压碎值(%) 针片状
颗粒含量(%) 0.075mm以
下粉尘含量(%) 软石含量(%)
层位
基层 底基层
基层 底基层
基层 底基层
基层 底基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极重、特重交 重、中、轻交


Ⅰ类 Ⅱ类 Ⅰ类 Ⅱ类
≤22a ≤22 ≤26 ≤26
原材料单一粒径筛分备料
粗集料单一粒级专用筛分机
3.3 原材料要求——讲解
3.7.3 细集料规格要求应符合表3.7.3的规定。
表3.7.3 细集料规格要求
规格
工程粒径
名称
(mm)
9.5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4.75
2.36
1.18 0.6 0.3 0.15
XG1
3~5
100 90~100
正确认识“强度”的概念
强度的高低不能反映混合料的所有性能的好坏。半刚性材 料设计绝不仅仅是强度设计。
R7是施工施工质量过程化控制的一个必要环节,但也不能 替代其它质量评定。
新旧基层材料强度对比表(水泥稳定材料)(MPa)
交通等级 原基层规范 现行设计规范 此次修订基层规范
特重交通 重交通 中交通 轻交通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宣贯材料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
宣贯 提 纲
1 背景说明 2 修订内容说明 3 关键技术讲解 4 结语
1. 背景说明
1 背景说明
2007年,据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7〕 378号文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主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 2000)的修订工作。
10
9 y = 10.33x + 2.6269
8
R2 = 0.1766
7
6
5
4
3
2
1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0.35
y = 6.914x + 0.5748 R2 = 0.5604
0.4
0.45
0.5
0.55
弯拉强度(7天)
R7 R90
4 3.5
3 2.5
2 1.5
1 0.5
0~15
0~5 — — —
XG2
0~3

100
90~100
— —— —
XG3
0~5
100 90~100

— —— —
0.075 —
0~15 0~20
公称粒径 (mm)
2.36~4.75 0~2.36 0~4.75
3.7.4 对0~3mm和0~5mm的细集料应分别严格控制大于2.36mm和4.75mm材料 含量。对3~5mm的细集料应严格控制小于2.36mm的材料含量。
3.7.5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15%,二 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20%。
3.3 原材料要求——讲解
3.8.1 材料分档应符合表3.8.1的规定。 表3.8.1 材料分档要求
层位
基层 底基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极重、特重交通 重、中、轻交通
3.4 混合料组成设计——讲解
4.1 一般规定 4.1.1 混合料组成设计应按设计要求,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混合料类型和配合比。 4.1.2 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荷载等级、结构形式、材料类型等因素确定材料技术要求。 4.1.3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应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
变异系数
10.5% 7.9% 5.3% 5.5%
代表值 (MPa)
1.54 3.76 6.70 9.49
层间抗间强度(kPa)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00
2.00
4.00
6.00
半刚性基层强度(MPa)
8.00
10.00
抗压强度与弯拉强度的关系
抗压强度 弯拉强度(90天)
确定技术标准
当地材料特点
确定稳定材料
原材料检验
目标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设计
施工参数确定
结合料检验 被稳定材料检验 其他材料检验
级配优化
确定结合料剂量 确定合理含水率 确定最大干密度
3.4 混合料组成设计——讲解
4.1.5 目标配合比设计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1 选择级配范围。 2 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 3 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



0-10


100 90-100


0-10



100 90-100

0-10




100 90-100 0-10




100 90-100 40-70





100
90-100
4.75
— — — — — 0-5 0-5 0-5 0-5 0-10 0-10
2.36
— — — — — — — — — 0-5 0-5
2. 修订内容说明
2 修订内容说明
此次修订的重点
在总结十余年来公路基层施工技术发展经验和相关科研 成果的基础上,经分析论证和广泛征求国内专家意见,以提 高基层施工质量均匀性为核心,以修建耐久性路面基层为目 标,吸收了近些年在基层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成熟的新 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完成本细则的修订工作。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53
37.5
31.5
26.5
19.0
13.2
9.5
100 90-100 —

0-10
0-5


100 90-100

0-10
0-5



100 90-100 0-10
0-5



100 90-100

0-10
0-5



100 90-100 0-10
0-5

100 90-100
中、轻交通 3.0~5.0 2.0~4.0 2.0~4.0 1.0~3.0
3.4 混合料组成设计——讲解
4.2 强度要求
4.2.5碾压贫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低于7MPa,且宜不高于10MPa。 2 水泥剂量宜不大于13%。 3 需要提高材料强度时,应优化混合料级配,并验证混合料收缩 性能、弯拉强度和模量等指标。
2013年7月,按照“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 管理导则”(JTG A02-2013)的要求及部公路局 审查意见,原“规范”修改为《公路路面基层施 工技术细则》。
1 背景说明
原规范施行15年来,对指导我国公路路面基 层施工,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1 背景说明
本标准于2007年开始搜集国内外资料,进行有关调研。 2007年6月完成编制大纲。 2008年12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2010于2月形成送审讨论稿。 2010年11月形成送审稿。 2013年1月形成总校稿。 2013年4月形成报批稿。 2015年8月1日正式实施。
结构层 基层 底基层
表4.2.4 水泥稳定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极重、特重交通 5.0~7.0 4.0~6.0 3.0~5.0 2.5~4.5
重交通 4.0~6.0 3.0~5.0 2.5~4.5 2.0~4.0
公称粒径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