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名胜古迹
河北保定十大旅游景点

河北保定十大旅游景点
1. 慕田峪长城:是中国长城上辽阔而壮观的一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莲池潭:是一个古老的池塘,四周有古树参天、碧水荡漾,是保定市的风景名胜区。
3. 白洋淀:是中国最大的连片湿地之一,被誉为“华北明珠”。
4. 清西陵:是清朝崇陵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群之一。
5. 灵山大佛: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室外铜佛,高达88.8米,是一个融合了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
6. 石家庄海洋公园: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主题公园之一,有丰富多样的海洋动物展览和娱乐设施。
7. 尚义葡萄谷: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葡萄产区之一,拥有广袤的葡萄园、品种繁多的葡萄和美丽的风景。
8. 振兴湖: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湖泊,湖畔有碧水和古树,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9. 枣强双塔:是中国现存的少数早期木塔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10. 曹妃甸渔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之一,集渔业、旅游和海鲜品尝于一体,有丰富的海鲜资源和美丽的海滩风景。
保定市内游玩景点

保定市内游玩景点
一、保定清苑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保定市西南10公里的太行山麓,因其在白沟河
的上游,所以又名白沟云居寺。
据《白沟记》记载,云居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兴盛于唐代,是唐代名僧道则的道场。
明代万历年间,云居寺被毁,仅存遗址。
云居寺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接引殿、藏经楼和地宫等。
山门为单檐歇山顶式,面阔三间,进深四柱,中间悬“云居寺”金字匾额。
天王殿是寺院的主要建筑。
大殿内有六根巨大的石础,高近两米。
殿内供奉弥勒、二佛、三尊佛等佛像。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核心建筑。
殿内供奉三尊大佛,高近20米。
中间为释迦佛,左为阿
弥陀佛,右为药师佛。
佛像背后有一尊卧佛,高约10米。
二、易县大慈阁
大慈阁位于易县城内东大街北侧的文庙院内。
是清代易州知州刘承干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兴建的一座三层楼阁式
藏经阁。
—— 1 —1 —。
河北保定附近旅游景点

河北保定附近旅游景点
保定是河北省会,是京畿重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河北省的旅游城市,保定有许多名胜古迹。
在此推荐一些旅游景点:
1.保定狼牙山国家森林公园
狼牙山位于保定市涞源县城南15公里处,地处涞源、易县、定州三县交界处,海拔高度1200米。
它以“雄、险、奇、秀”的自然景观和“古、齐、幽”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
景区内古木参天,山石奇特,苍松翠柏间有许多珍贵药材和奇花异草,是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园。
狼牙山的植被以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兼有落叶阔叶林和竹林。
山顶有一片古老的松树林,相传为春秋时期燕昭王为奖励军士抵御北方少数民族侵略而栽种的,现已成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1.白洋淀风景区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华北平原中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因其水质清澈,水产丰富而被称为“华北明珠”。
白洋淀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芦苇湿地,以其独特的“白洋淀风光”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1.白洋淀荷花大观园
荷花大观园占地面积100公顷,水面30公顷,是中国最大的
— 1 —
荷花观赏地之一。
— 2 —。
保定旅游景点有哪些

保定旅游景点有哪些
保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著名景点:
1.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马寺、卢沟桥、承德避暑山庄。
2. 古代宫苑:西柏坡、迁安府、安新府、易州府、宁城府、涿郡故城。
3. 自然风光:清西陵景区、滕州古堡、蓝宝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4. 建筑群:北平故事片工作室、西洲长城风景区、文昌阁、保定卢炳辉老家。
5. 寺庙道观:正定清西陵、大观音寺、衡州寺、安新寺。
6. 革命纪念地:西柏坡革命旧址、华北电力大学革命旧址。
7. 历史遗迹:肃雍殿、铁电台址、龙文故城。
8. 公园景点:人民公园、保定野生动物园、保定林荫公园。
以上只是保定的一部分旅游景点,还有很多更值得一游的地方,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保定好玩的旅游景点

保定好玩的旅游景点
保定是河北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保定的好玩的旅游景点:
1. 白佛寺:位于保定市两河之滨,是北方佛教寺庙建筑的代表,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 密云水库:位于保定市北部,是一个背靠青山、环绕湖水的风景区,可以欣赏到秀美的山水风光和众多的野生动物。
3. 毛主席旧居纪念馆:这是毛泽东在保定的旧居,馆内展示了毛主席的生平事迹和历史文物。
4. 保定博物馆:是保定市的一座重要博物馆,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保定市的历史和文化。
5. 白洋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湿地之一,被誉为“华北的明珠”,可以观赏到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6. 石家庄野生动物园:虽然不在保定市内,但距离不远,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可以观赏到各种珍稀的野生动物。
7. 慕容世家:位于满城县,是一处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景观,展示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和历史文物。
8. 保定古城:保定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步行在狭窄的古街巷中,可以感受到古代气息,欣赏到传统的建筑风格。
以上只是保定的一部分旅游景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河北保定的名胜古迹

保定市内名胜古迹:百里峡、白洋淀、清西陵、古莲花池、白石山世界地质公园。
1、百里峡
百里峡是野三坡风景区最重要的景点之一,由狭窄和深谷组成,景区内有壮丽而陡峭的峡谷、清澈的溪流和峡谷间奔流的瀑布,非常适合夏天游玩。
2、白洋淀
白洋淀是保定市内的一处名胜古迹,位于保定市以南,属于华北平原上的一个湖泊,这里风景秀丽,芦苇茂密,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白洋淀大堤、桃花园、绿岛等,白洋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湖泊之一,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
3、清西陵
清西陵是清朝雍正帝和众多嫔妃的陵墓,建筑宏伟壮观,寺庙和雕塑都非常精致,陵墓的内部装饰也非常豪华,非常值得参观。
4、古莲花池
古莲花池是保定市内的名胜古迹,是中国北方古代园林中的明珠,它有着美丽的景色,荷花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池水清澈见底,荷花摇曳生姿,仿佛一个仙女在水面上跳舞,古莲花池是保定古城八景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白石山世界地质公园
保定市内名胜古迹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白石山世界
地质公园,白石山是一处峰林地貌壮观的自然风景区,也是保定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人们可以选择徒步爬山,欣赏高耸陡峭的壮观的山顶森林,欣赏美丽多变的云海,体验中国最长、最高的玻璃栈道。
保定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

保定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以下是一些保定市的旅游景点:
1.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颐和园遗址、清东陵、西柏坡、白洋淀、野三坡、娲皇宫、雄县石桥峡等。
2. 文化古迹:白马寺、天镜台、古街区巴望村、北国风光摄影基地等。
3. 名胜古迹:涞源宝成寺、千佛山景区、梁山泉古镇、竹海风景区、雄县石匣风景区等。
4. 建筑景点:安国古城墙、大清真寺、定兴县智慧禅寺、涞水府城等。
5. 名人故居:保定石楼村杨根思故居、石家河杯古文化村等。
6. 主题公园:欢乐谷、百龙滑雪场、鲲鹏海洋公园、石家庄动物园保定野生动物园等。
以上景点只是保定市旅游景点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
保定有什么旅游景点儿

保定有什么旅游景点儿
保定是河北省的一个城市,历史悠久,拥有许多旅游景点。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景点:
1. 白鹿原:位于保定市南部,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白鹿原》的取景地。
2. 定州古城:位于保定市中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明代城墙、钧瓷博物馆等。
3. 灵山大佛:位于保定市东南部的固安县,是中国最大的室外艺术造型佛像,高达88米。
4. 南湖公园:位于保定市中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有着美丽的湖泊、花草和娱乐设施。
5. 漕运古道:是中国最长的古代水道,从保定市通往北京市,沿途景色优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6. 金山寺:位于保定市西南部的涞源县,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寺庙,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7. 雁翅楼:位于保定市北部的易县,是一座古老的楼阁,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景色。
8. 十三陵水库:位于保定市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是一个人工湖,风景优美,有着丰富的水上娱乐项目。
以上只是保定市一部分的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满城汉墓、铁奥古城、野三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定名胜古迹
古莲花池
古莲花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心,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是一座以环水筑榭为显著特点,兼有中国南北园林之美的古典园林。
总面积2.4万平方米,池水面积7900多平方米,盛夏时节荷花满塘,故名莲花池。
古莲花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
园林内主要有水东楼、藻咏厅、君子长生馆、响琴榭和高芬轩、寒绿轩及临漪亭、观澜亭等建筑。
秀丽的宛虹桥、曲桥和元代建的白玉桥,参差在假山奇石、林木荷塘间,构成了一幅"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
园景布局严谨,错落有序,幽雅别致,素有"城市蓬莱"之誉和"小西湖"之称。
莲花池的"古"源于其悠久的历史。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汝南王张柔重建保州城时始建,原名雪香园,明清两代都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维修。
雍正十一年(1733年)于此建莲池书院和行宫,乾隆、嘉庆、光绪、慈禧等出巡途经保定均在此小住。
乾隆帝曾多次来这里并赋诗赞美莲池。
1921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书了"古莲花池"横匾(此匾现悬于正门的中门上方),该名沿用至今。
1289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荷花依然繁茂。
因此,俗称为莲花池。
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
扩建。
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
从此,莲池成了达官贵人云集的场所,“水鉴公署”也成了莲池的别称。
此后多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
三百年前,清朝雍正年间在此兴建了莲池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名扬中外,随之莲池被辟为乾隆、嘉庆、光绪三朝行宫和慈禧的行宫御苑,皇帝出游中曾多次在此驻跸。
古莲池几经修建,上世纪初达到了极盛。
园中琼楼玉阁,典籍文物,珠玑珍玩,以及奇花异草,珍禽灵兽,画舫楼船,芙蕖香荷,尽托于山水之间,相互交织,成诗入画,美不胜收。
其中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以它独具的风格,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1900年10月,英、法、德、意四国入侵保定,纵兵大抢三天,价值千百万两白银的古莲池,珍贵文物被抢掠一空,亭台楼阁化为灰烬,令人目不忍睹。
洗劫之后,虽经修整,却未能恢复原貌。
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又将莲池修复为慈禧的行宫御苑。
1908年,直隶提学使卢靖,重新把莲池建成治学之所,成立最早的图书馆。
直到1949年以后,屡经修缮,莲池才逐渐重现绚丽多彩的风姿。
信步莲池,随处可遇佳境。
园中最大的假山,由沟通南北两塘的东渠环抱。
山上怪石林立,远看有的似玲珑宝塔,有的像仙鹤引颈,有的如猿猴搔耳,有的似骏马奔驰。
山顶有观澜亭,下视北
塘参差错落的莲叶,有如碧涛波澜。
山中有篇留洞,由钟乳石精叠巧筑而成,在灯烛照耀下,幻影迭生。
山下有一座汉白玉石桥,原名绿野梯桥,与赵县安济桥有异曲同工之妙。
沿桥向东,可通竹林深处的寒绿轩;向西,可去中心岛上的藻咏厅。
浏览一下濯锦亭,以及响琴涧、响琴榭、响琴桥等景点,也各有佳妙,传有史话。
2001年06月25日,古莲花池作为金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莲叶托桃”,是园中亭顶的独特造型。
绿色翻卷的大莲叶正中,托着一只大红桃。
这一构制新奇而自然。
传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太后扮成村妇,连夜脱逃。
有一位老工匠,便在莲池设计了“莲叶托桃”的亭顶样式,谐“连夜脱逃”之音,意在揭露慈禧太后丧权辱国的丑行。
慈禧太后回京路过保定,看到“莲叶托桃”,恼羞成怒,当即传旨杀了这位老匠人。
莲池园藏石刻相当可观,对学习和研究书法具有很高的价值。
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
园藏石刻中有笔走龙蛇、气势磅礴的唐代草圣怀素的“自叙帖”;有浑厚雄劲的颜真卿的“多宝塔”;有鱼跃龙门、虎卧凤阙的王羲之的墨迹;有苍劲有力、潇洒的王阳明的“夜宿天池”;以及清朝康熙皇帝手笔“龙飞”题字。
真可谓墨宝荟萃,更渲染了古莲池这一古代名园的艺术色彩。
直隶总督署
古城保定的直隶总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路,是清代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是直隶省的最高军政首脑机关,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
这座衙署启用于雍正七年(1729年),直到清亡后废止,历经182年,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历史内涵十分丰富,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总督作为朝廷派出的命官,并逐渐形成官制从明代开始。
清代定鼎北京以后,总督、巡抚的设置进一步走向制度化,清初有一段曾经是督抚并存。
不久,总督由临时派遣转为定制,由专管军务发展到综理军民要政,实际已成为地方最高军事、行政长官。
古莲花池[河北保定
古莲花池位于市中心,历史久远,初建于唐上元年间。
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张柔移镇清苑(今保定),画市井,定民居,建城郭,并役使大批自江南掳来的园林工匠,在此扩建园苑,引城西北鸡距泉和一亩泉之水,种藕养荷,构筑亭榭,广蓄走兽鱼鸟,名曰雪香园,为其私家园林。
因荷花繁茂,故明代称为莲花池。
总面积现存36亩,其中池水面积近12亩。
明万历年间改建为水鉴公署。
后经明清两代不断扩建和修葺,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
以池中水心亭(临漪亭)为中心风景点,君子长生馆、藻咏厅、观澜亭、濯锦亭、高芬轩、响琴榭等建筑和
景点环池而设,各存典故。
亭榭楼台,布局严谨,登高环顾;水中芙蓉拥翠,荷花亭亭玉立,柳丝袅袅娜娜,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是冀中平原上一颗古代园林明珠。
园内设有莲池书院。
古莲花池还以碑刻众多而著称,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碑刻近百通。
冉庄遗址
冉庄(地道战重要标志之一)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广铁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东有保衡公路,张望公路穿境而过。
1937
年“七·七”事变后,冉庄人民为保存自己、抗御外侮,于1938年春开始挖地洞,并由单口洞逐步发展成为双口洞、多口洞,最后挖成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
整个村落设有各种构思巧妙的地道口,并筑有多处战斗工事,构成一个立体火力交叉网。
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
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现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
还保留着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且在附近修复日寇侵华炮楼一处。
展厅内珍藏着大批宝贵的地道战文物,辅之以声光电等现代化展览手段展现当年情景,多处旧址复原陈列,使人如置身于战争岁月。
1959年8月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冉庄地道战遗址距北京200公里、天津210公里、石家庄180公里,西北距满城汉墓40公里,东北距华北明珠白洋淀50公里,是节假日和单、双休日旅游的好去处。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参观地,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