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痈中医护理方案备课讲稿
肛痈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患者的饮食、排便习惯即诱发因素。 (2)肛周症状即伴随证。 (3)直肠检查结果。 (4)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火毒蕴结症、热度炽盛症、阴虚毒恋症。
(六)临证(症)施护 (1)体温超过39℃,按高热护理常规进行。 (2)局部疼痛难忍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三、健康指导
(1)忌油腻辛辣之品,戒烟酒。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治便秘,便后清洗 肛门或坐浴。 (3)发现肛门局部异常,及时就诊治疗。
谢谢!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避免坐位,高热及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取 侧卧位。
(二)病情观察 (1)观察局部皮肤红肿范围、温度、疼痛程度、有无 波动感,观察体温变化及全身情况。 (2)对切开排脓术后,应观察伤口情况及引流物的色 、质、量,有无出血或渗血,发现异常,报告医 生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1)大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 (2)火毒蕴结、热度炽盛症,中药应饭后偏凉服。 (3)阴虚毒恋症,遵医嘱用中药泡水代茶饮。
(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2)急性期给予少渣半流质。
(五)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解除害羞及因惧痛而害怕排便,担心 预后等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肛痈护理常规 2013.7.16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中医护理常规一、疾病名称中医病名:肛痈。
西医病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二、概述肛痈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
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高热,破溃后均能形成肛漏。
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三、中医辩证及临床表现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严寒、发热、便秘、溲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红,苔黄,脉弦滑。
3.阴虚毒恋证: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
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护理要点(一)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二)临证(症)护理1.肛门肿痛(1)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红肿范围、肤温、疼痛程度及有无波动感。
(2)穿宽松、棉质内裤,便后用柔软的卫生纸擦拭肛门。
保持肛门周围皮肤的清洁,以免继发感染。
(3)指导患者侧卧休息,深呼吸使肛门松弛,以减轻疼痛。
(4)医护人员操作宜轻柔,避免碰触病灶部位。
(5)遵医嘱耳穴埋豆,取大肠、直肠下段、交感、神门等穴位。
(6)遵医嘱中药熏洗,每日早晚及便后采用1:5000高锰酸钾或中药坐浴,可缓解局部疼痛,又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消散、吸收。
(7)局部疼痛难忍者,遵医嘱使用镇痛药。
2.发热(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汗出情况,及时擦干皮肤,更换汗湿的衣服、被褥等,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
(2)遵医嘱采用中药擦浴、头部冷敷等物理降温方法。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大椎、合谷、曲池等。
(4)指导多饮温开水,漱口液漱口,使用中药时应遵医嘱。
(5)进食清热生津之品,如西瓜、荸荠等。
忌辛辣、香燥的食物。
(6)遵医嘱使用退热药时,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汗出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3.便秘(1)观察排便次数、性状、排便费力程度及伴随症状。
肛痈中医诊疗方案

肛痈中医诊疗方案一、辨证分型1.湿热病机型:主要特点为疼痛剧烈、发热、便秘或大便黏腻、口苦口干、舌红苔黄等。
治疗上应清热利湿,解毒排脓为主。
2.瘀血病机型:主要特点为肿胀疼痛、肛门灼热感、便秘或大便干燥、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等。
治疗上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二、中药治疗方案1.湿热病机型的治疗方案:主要使用清热解毒、利湿排脓的中药。
常用处方如下:(1)荆防败毒散:逐瘀散结、清热解毒。
主要成分有荆芥、防风、连翘、黄芩等。
(2)葎草石膏汤: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主要成分有葎草、石膏、车前子、黄芩等。
(3)三黄解毒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要成分有黄连、黄芩、黄柏等。
以上三方可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配伍应用。
2.瘀血病机型的治疗方案:主要使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
常用处方如下:(1)瓦楞子建中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要成分有瓦楞子、红花、川芎等。
(2)大黄山栀汤:活血化瘀、导热消肿。
主要成分有大黄、山栀、青黛等。
(3)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止痛。
主要成分有川芎、当归、桃仁等。
以上三方也可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配伍应用。
三、其他治疗方法1.清洁:保持肛门周围清洁,避免感染加重。
2.热敷:可以用热水袋、热毛巾等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等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帮助排便顺利。
4.忌烟酒:避免烟酒刺激,加重病情。
5.避免久坐:久坐不动会加重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肛门周围疼痛加剧,应注意适当活动。
总之,肛痈的中医诊疗方案主要包括辨证分型、中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清洁、热敷和饮食调理等也很重要。
同时,请务必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06
详细描述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缓解 疼痛和紧张情绪,提高舒适度。
饮食护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清淡易消化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粥 、蒸蛋、蔬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增加水分摄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先将药材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 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滤取药液。 再次加水,小火煎煮20分钟,滤 取药液。合并两次药液,分早晚
两次服用。
注意事项
汤剂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服用时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以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外敷的护理
外敷药物
遵医嘱将中药研成粉末,用适量 的蜂蜜或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
日常生活调护指导
1 2
保持局部清洁
指导患者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感 染。
注意保暖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影响局部血液适时起身活动,以减轻肛门局 部压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和 排便时的疼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药食同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药食同源食材,如绿豆、菊花、山楂 等。
症状护理
总结词
保持局部清洁
详细描述
每日清洗肛门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避免 感染和刺激。
患处。
敷药时间
每次敷药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天 1-2次。
注意事项
敷药前先清洗患处,保持干燥;敷 药后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有不适, 立即停止外敷并就医。
肛痈中西医诊断治疗护理课件

目 录
• 肛痈概述 • 中医诊断与治疗 • 西医诊断与治疗 • 肛痈预防与日常护理
contents
01
肛痈概述
肛痈的定义
肛痈的病因
01
02
细菌感染
免疫力低下
03 肛门周围疾病
肛痈的症状
疼痛
红肿
发热
排便困难
肛痈患者通常会感到肛 门周围疼痛,疼痛程度
因病情轻重而异。
适当进行提肛运动,增强肛门括约肌 功能。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给予心理疏导和 支持,增强治疗信心。
03
西医诊断与治疗
西医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视诊
触诊
实验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西医护理方法
01
02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 秘和腹泻,以免加重病情。
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肛门周围出现红肿症状, 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肛痈患者可能会出现发 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
38℃以上。
由于疼痛和红肿,肛痈 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困
难的症状。
02
中医诊断与治疗
中医诊断方法
望诊
触诊
问诊
中医治疗方法
内治法
外治法 针灸治疗
中医护理方法
饮食调理
康复锻炼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 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03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 回医院复查。
04
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刺 激性食物和饮料,多饮 水和摄入高纤维食物。
04
肛痈预防与日常护理
肛痈预防方法
保持大便通畅
。
肛痈病人的护理

肛痈病人的护理肛痈是指肛门周围红肿、疼痛有波动感,伴恶寒发热的一种病症。
(一)病因:因过食肥甘、辛辣、酗酒,或肺、脾、肾亏虚,湿热之邪乘虚下注大肠所致。
(二)临床表现:(1)局部红肿疼痛,有波动感,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者,多位于提肛肌以下间隙,属低位肛痈。
包括坐骨直肠间隙脓肿、肛周皮下脓肿、括约肌间隙脓肿。
(2)出现寒战、高热、乏力,脉数等全身症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者,多位于提肛肌以上间隙,属高位肛痈。
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粘膜下脓肿。
(3)应与肛旁肿、肛周脓肿相鉴别。
(三)护理评估:(1)患者的饮食、排便习惯及诱发因素。
(2)肛周情况及伴随症状。
(3)直肠检查结果。
(4)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火毒蕴结证、热毒炽盛证、阴虚毒恋证。
(四)护理要点:一般护理:(1)按中医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避免坐位,高热及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取侧卧位。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4)观察局部皮肤红肿范围、温度、疼痛程度、有无波动感,体温变化及全身情况。
(5)对切开排脓术后,观察伤口情况及引流物的色、质、量,有无出血或渗血,发现异常,报告医生病配合处理。
(五)给药护理:(1)大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
(2)火毒蕴结、热毒炽盛者,中药应饭后偏凉服。
(3)阴虚毒恋者遵医嘱用中药泡水代茶饮。
(六)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食辛辣刺激、煎炸油腻之品。
(2)急性期给予少渣半流食。
(七)生活护理:肛周脓肿初期,内裤宽松柔软,不宜取坐位,保持局部勿受压,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使用洁净、柔软的卫生纸。
便后及每晚睡前使用温水或中药坐浴。
(八)情志护理:做好情志疏导,解除害羞及因俱痛而害怕排便、担心预后等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九)起居护理:劳逸结合,注意适当休息,经常进行全身体质锻炼和肛门局部肌肉锻炼。
(十)临证施护:(1)体温超过39℃,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2)局部疼痛能忍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
(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3)肛周超声检查可测及脓腔。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2、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3、溃破期:肿块缩小,形成硬结,逐渐软化或脓肿破溃,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三)疾病分类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四)证候诊断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红,苔黄,脉弦滑。
(五)鉴别诊断1、肛周毛囊炎、疖肿:病灶仅在皮肤或皮下,发病与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关系。
2、骶骨前畸胎瘤继发感染:有时与直肠后部脓肿相似。
肛门指诊直肠后有肿块,光滑、无明显压痛,有囊性感。
X 线检查可见骶骨与直肠之间组织增厚和肿物,或见骶前肿物将直肠推向前方,肿物内有散在钙化阴影,骨质,牙齿。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课件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
31
医护理方案
四、健康指导
(二)饮食指导
饮食宜清淡、少渣,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忌酒。 1.火毒蕴结证:宜食清热泻火解毒的食品,如 野菊花代茶饮。食 疗方:凉拌鲜蒲公英。 2.热毒炽盛证:宜食清热利湿解毒的食品,如 冬瓜、丝瓜、西瓜 等。食疗方:冬瓜苡仁汤。 3.阴虚毒恋证:宜食滋阴降火的食品,如生梨、 绿豆、黄瓜等。 食疗方:绿豆粥。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
27
医护理方案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
28
医护理方案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二)特色技术
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2.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3.中药药浴(详见附录2) 4.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5.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二)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 鸡啄,夜 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 动感或穿刺有脓。舌质红,苔黄。
(三)阴虚毒恋证: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 难敛,伴 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质红, 少苔。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
3
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五)肝肾阴虚证:腰痛或腰酸膝软,眼干涩,五心烦 热或低热,耳鸣,耳聋,头晕,眼花,胁肋隐痛,劳累 加重,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
(六)脾肾阳虚证:五更泄,腰痛或腰酸腿软,阳痿, 早泄,耳鸣,耳聋,形寒肢冷,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 舌质淡胖苔润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
23
医护理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痈中医护理方案
肛痈中医护理方案
A卷
科室: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空3分)
1.每次排便不宜超过()分钟,排便时勿努挣。
A.5
B. 10
C.15
D.20
2. 提肛运动。
方法:深吸气时收缩并提肛门,呼气时将肛门缓慢放松,一收一放为1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次。
A. 10~20
B. 20~30
C. 30~40
D. 40~50
3. 发热患者可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外关等穴。
A. 天枢、关元、气海
B. 脑、肾、膀胱
C. 气海、关元、中极
D. 大椎、曲池、合谷
4、热毒炽盛证:宜食清热利湿解毒的食品,如( )等
A冬瓜、丝瓜、西瓜 B 生梨、绿豆、黄瓜 C 绿豆、冬瓜、西瓜 D蒲公英绿豆黄瓜
5、阴虚毒恋证:宜食滋阴降火的食品,如生梨、绿豆、黄瓜等
A 生梨、绿豆、黄瓜
B 冬瓜、丝瓜、西瓜
C 蒲公英、绿豆丝瓜
D野菊花、绿豆、黄瓜
6、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
舌质红,少苔。
()
A火毒蕴结证 B 热毒炽盛证 C 阴虚毒恋证 D湿热毒蕴证
二多选题(每题3分)
1、肛痈术后护理,遵医嘱对创面采用物理治疗()
A 微波
B 红光 C磁疗
2、肛痈术后护理遵医嘱耳穴贴压()
A 神门
B 交感 C肛门
3.排尿困难穴位按摩宜取()
A 气海 B关元C中极
4阴虚毒恋证:宜食滋阴降火的食品()
A生梨B绿豆C黄瓜
5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A内服药B注射给药C外用中药
三、判断题(每题3分)
1、肛痈病人发热遵医嘱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等穴。
()
2、火毒蕴结证:宜食清热泻火解毒的食品,如野菊花代茶饮。
食疗方:凉拌鲜蒲公英。
()
3、提肛运动。
方法:深吸气时收缩并提肛门,呼气时将肛门缓慢放松,一收一放为1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10~20次。
()
4发热嘱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等穴。
()
5、发热排便时忌努挣,避免久蹲。
()
6挂线护理:告知患者轻拉挂线皮筋,便于彻底清洗,利于引流通畅()
7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裤,脓肿部位不宜挤压、碰撞()
8采用放松术,如听舒缓音乐、全身肌肉放松、谈话等方法转移注意()
9便秘时耳穴贴压,取大肠、便秘点、脾、直肠、三焦、皮质下等穴()
10术前,遵嘱耳穴贴压,取心、神门、皮质下等穴,以助睡眠()
11排尿困难时不要热敷下腹部()
12便秘时穴位贴敷,取神阙穴()
四、填空题(每空3分)
1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或穿刺有()。
舌质红,苔黄。
2肛痈常见症状()()()
()
3 肛门肿痛,观察皮肤()、()、
()、痛的程度及范围
肛痈中医护理方案答案
一BBDAAC
二多选题ABC ABC AB ABC ABC
三、判断题11题×
四、填空题
1波动感脓 2肛门肿痛发热便秘排尿困难 3红、肿、热
肛痈中医护理方案
B卷
科室: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空3分)
1.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质红,苔薄黄。
A. 热毒炽盛证
B.火毒蕴结证 C阴虚毒恋证 D.湿热毒蕴证
2. 提肛运动。
方法:深吸气时收缩并提肛门,呼气时将肛门缓慢放松,一收一放为1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次。
A. 10~20
B. 20~30
C. 30~40
D. 40~50
3. 发热患者可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外关等穴。
A. 天枢、关元、气海
B. 脑、肾、膀胱
C. 气海、关元、中极
D. 大椎、曲池、合谷
4、热毒炽盛证:宜食清热利湿解毒的食品,如( )等
A冬瓜、丝瓜、西瓜 B 生梨、绿豆、黄瓜 C 绿豆、冬瓜、西瓜 D蒲公英绿豆黄瓜
5、阴虚毒恋证:宜食滋阴降火的食品,如生梨、绿豆、黄瓜等
A 生梨、绿豆、黄瓜
B 冬瓜、丝瓜、西瓜
C 蒲公英、绿豆丝瓜
D野菊花、绿豆、黄瓜
6、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
舌质红,少苔。
()
A火毒蕴结证 B 热毒炽盛证 C 阴虚毒恋证 D湿热毒蕴证
二多选题(每题3分)
1、术前: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等穴,以助睡眠
A 心
B 神门 C皮质下
2、肛痈术后护理遵医嘱耳穴贴压()
A 神门
B 交感 C肛门
3.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A内服药B注射给药C外用中药
4阴虚毒恋证:宜食滋阴降火的食品()
A生梨B绿豆C黄瓜
5排尿困难穴位按摩宜取()
A 气海 B关元C中极
三、判断题(每题3分)
1、发热嘱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等穴。
()
2、火毒蕴结证:宜食清热泻火解毒的食品,如野菊花代茶饮。
食疗方:凉拌鲜蒲公英。
()
3、热毒炽盛证:宜食清热利湿解毒的食品,如冬瓜、丝瓜、西瓜等。
食疗方:冬瓜苡仁汤。
()
4肛痈病人发热遵医嘱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等穴。
()
5、发热排便时忌努挣,避免久蹲。
()
6排尿困难时不要热敷下腹部()
7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裤,脓肿部位不宜挤压、碰撞()
8采用放松术,如听舒缓音乐、全身肌肉放松、谈话等方法转移注意()
9便秘时耳穴贴压,取大肠、便秘点、脾、直肠、三焦、皮质下等穴()
10术前,遵嘱耳穴贴压,取心、神门、皮质下等穴,以助睡眠()
11挂线护理:告知患者轻拉挂线皮筋,便于彻底清洗,利于引流通畅()
12便秘时穴位贴敷,取神阙穴()
四、填空题(每空3分)
1阴虚毒恋证:肛门()、(),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
舌质(),少苔
2肛痈常见症状()()()
()
3每次排便不宜超过()分钟,排便时勿()
肛痈中医护理方案答案
一BBDAAC
二多选题ABC ABC ABC ABC AB
三、判断题6题×其余∨
四、填空题
1肿痛灼热红 2肛门肿痛发热便秘排尿困难 3 10分钟努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