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痈护理常规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护理常规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直肠肛管周围肿胀部位及局部情况。
2、观察提问变化及排便疼痛情况。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用热毛巾局部热敷,45度C左右的温水坐浴,每日2次可缓解局部症状。
(2)高温患者进行物理降温。
2、术后护理
(1)取合适体位,保持引流通畅,有引流管应防止引流管扭曲。
(2)切开引流术后,应每日换药一次,伤口敷料外垫消毒棉垫,用“丁”带固定。
(3)便后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5-20分钟,坐浴后再换药。
(4)对形成肛瘘的患者按肛瘘进行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
1、保持大便通畅,消除引起便秘的因素,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以减轻排便时疼痛。
2、加强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
四、注意事项
1、保持个人卫生,便后及时清洗,取舒适体位,避免局部受压,加重疼痛。
2、保持大便通畅,可用缓泻剂软化大便。
护理记录。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06
详细描述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缓解 疼痛和紧张情绪,提高舒适度。
饮食护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清淡易消化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粥 、蒸蛋、蔬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增加水分摄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先将药材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 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滤取药液。 再次加水,小火煎煮20分钟,滤 取药液。合并两次药液,分早晚
两次服用。
注意事项
汤剂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服用时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以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外敷的护理
外敷药物
遵医嘱将中药研成粉末,用适量 的蜂蜜或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
日常生活调护指导
1 2
保持局部清洁
指导患者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感 染。
注意保暖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影响局部血液适时起身活动,以减轻肛门局 部压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和 排便时的疼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药食同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药食同源食材,如绿豆、菊花、山楂 等。
症状护理
总结词
保持局部清洁
详细描述
每日清洗肛门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避免 感染和刺激。
患处。
敷药时间
每次敷药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天 1-2次。
注意事项
敷药前先清洗患处,保持干燥;敷 药后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有不适, 立即停止外敷并就医。
肛周脓肿护理常规

-*-------------------------------------------------*-
肛周脓肿护理常规
肛周脓肿是指肛门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发生脓肿。
【护理评估】要点
1、观察肛周脓肿的完整性及成熟度,以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
2、观察生命体征及毒血症状。
3、观察患儿有无疼痛。
【常见护理问题】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感染导致的软组织损伤或破溃有关。
2、疼痛与软组织损伤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肛瘘、败血症。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消毒。
(2)每次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清洁干燥。
(3)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前后消毒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2、症状护理
(1)肛周皮肤发红、糜烂,可用碘伏清洗消毒。
(2)充分暴露肛周,遵医嘱予红外线灯照射肛周,灯距 30-40cm,防止烫伤。
3、心理护理:鼓励患儿及家长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健康指导
(1)合理喂养。
(2)保持肛周清洁干燥。
肛周脓肿护理常规。
肛痈的中医护理常规PPT课件

2024/3/19
7
四、护理评估
(1)患者的职业、饮食、排便习 惯即诱发因素。 (2)肛周症状即伴随症状。 (3)直肠指诊检查结果。 (4)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火毒蕴结症、热毒炽 盛症、阴虚毒恋症。
2024/3/19
8
五、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五)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解除害羞及因惧痛而害 怕排便,担心预后等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 合治疗。
(六)临证(症)施护
(1)体温超过39℃,按高热护理常 规进行。
(2)局部疼痛难忍者,遵医嘱使用止 痛剂。
2024/3/19
16
八、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
❖ 1.每次排便不宜超过10分钟,排便时勿 努挣、久蹲。
(一)肛门肿痛 ❖ 1.观察皮肤红、肿、热、痛
的程度及范围。 ❖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
神门、皮质下、直肠等穴。 ❖ 4.遵医嘱中药坐浴。
5.必要时口服或注射止痛药 物。
2024/3/19
9
五、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2024/3/19
(二)发热 ❖ 1.观察体温及汗出情况。 ❖ 2.鼓励患者多饮水。 ❖ 3.高热者给予酒精擦浴或注
阴陵泉、三阴交等穴。 ❖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脑、肾、膀胱、
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 ❖ 5.遵医嘱药熨法,取气海、关元、阴
陵泉等穴。 ❖ 6.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中极
等穴。
2024/3/19
12
六、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1.术前: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神门、皮质下 等穴,以助睡眠。
直肠肛管脓肿护理常规

直肠肛管脓肿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脓肿情况,有无发热等症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
安全评估: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
(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
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
◆专科检查:1)影像学检查:肛周B超。
2)外科检查:肛诊◆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
(2)术前准备:1)出现高热给予降温,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镇痛药。
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
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
4)皮肤准备:一般不用剔除体毛,以免备皮时刺破脓肿。
5)个人卫生: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
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
7)术前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
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8)床单位准备:备全麻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
9)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肛痈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护理常规一、疾病名称肛痈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感染所形成的化脓性病变。
相当于西医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证型:1.火毒藴结证2.热毒炽盛证二、临床表现1.火毒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
肛周红肿,触感明显,皮肤灼热。
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伴恶寒、发热、便秘、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滑。
三、临证护理1.病室宜通风、凉爽、安静、舒适。
2.观察肛周局部红肿热痛程度及范围。
疼痛加剧伴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并告知医师给予消炎止痛治疗。
3.观察生命体征,如发热持续39℃以上给予物理降温。
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2.急性期给予少渣半流质饮食。
五、用药护理1.大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
2.火毒藴结、热毒炽盛者,中药应饭后偏凉服。
六、情志护理做好情志疏导,解除害羞及因剧痛而害怕排便、担心预后等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七、并发症护理炎症扩散:(1)饮食宜清淡,不暴饮暴食,忌食辛辣、刺激、油腻之品,戒烟酒。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无努责、久蹲、久坐。
(3)注意肛门周围的皮肤清洁,勤换内裤,勤沐浴。
内裤易宽松透气。
(4)积极治疗肛门病变,如肛裂、直肠炎、腹泻等,有遗留的伤口要及时治疗。
(5)观察局部红肿热痛程度及范围,注意皮肤温度、化脓与否以及发热、寒战、乏力、便秘等伴随情况。
(6)如软组织感染已成脓者,应配合医师及早手术切开排脓,彻底引流,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以免脓肿向深部组织蔓延。
八.健康指导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勿久蹲、久坐、努责,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肛门清洁,勤换内裤。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积极预防和治疗肛门疾病,如肛裂、肛窦炎、腹泻、内外痔等。
肛痈的中医护理常规PPT

2020/3/25
7
三、常见证候要点及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局部红肿疼痛,有波动感,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者,多位于提肛肌以下间隙,属低位肛痈。包括坐 骨直肠间隙脓肿、肛周皮下脓肿、括约肌间隙脓肿 。
2.出现寒战、高热、乏力,脉数等全身症状,血白 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 者,多位于提肛肌以上间隙,输高位肛痈。包括骨 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直肠黏膜下脓 肿。
(五)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解除害羞及因惧痛而害 怕排便,担心预后等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 合治疗。
(六)临证(症)施护
(1)体温超过39℃,按高热护理常 规进行。
(2)局部疼痛难忍者,遵医嘱使用止 痛剂。
2020/3/25
17
八、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
❖ 1.每次排便不宜超过10分钟,排便时勿 努挣、久蹲。
阴陵泉、三阴交等穴。 ❖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脑、肾、膀胱、
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 ❖ 5.遵医嘱药熨法,取气海、关元、阴
陵泉等穴。 ❖ 6.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中极
等穴。
2020/3/25
13
六、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1.术前: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神门、皮质下 等穴,以助睡眠。
2020/3/25
15
七、护理要点
(三)给药护理 (1)大便后遵医嘱中药熏坐浴。 (2)火毒蕴结、热度炽盛症,中药应饭
后偏凉服。 (3)阴虚毒恋症,遵医嘱用中药泡水代
茶饮。 (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食辛辣 刺激之品。
(2)急性期给予少渣半流质。
2020/3/25
16
七、护理要点
肛痈病(肛周脓肿)中医护理常规

肛痈病(肛周脓肿)中医护理常规肛痈病,是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等物,抑或肺、脾、肾亏虚,湿热下注所致的疾病。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饮食、排便习惯及诱发因素。
(2)了解患者肛门症状及伴随症状、肛门指检结果。
(3)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4)中医证型:①火毒蕴结证。
证候: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漫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质红,苔薄黄。
②热毒炽盛证。
证候: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质红,苔黄。
③阴虚毒恋证。
证候: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
舌质红,少苔Q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Q(2)患者避免坐位,高热及病情较重者侧卧休息,保持肛门、会阴部清洁。
(3)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红肿范围、温度、疼痛程度、有无波动感,观察体温变化及全身情况。
②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情况及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有无出血或渗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4)给药护理:中药应保后偏凉服;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
(5)饮食护理:①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饮酒和辛辣食物Q②手术后一周宜进清淡且营养丰富之品,以促进伤口愈合。
③急性期给予少渣、半流质饮食Q(6)情志护理:安慰患者,使患者调节情绪,安心静养。
(7)临证(症)施护:①患者疼痛时指导其中药熏洗坐浴,促使肿痛消退。
②患者发热时协助其取舒适体位,汗多时勤换衣裤、多饮水;高热不退时遵医嘱用药°③患者便秘时遵医嘱口服润肠通便药物,或行中药保留灌肠,或艾灸。
①排尿困难者,遵医嘱热敷下腹部,或艾灸,或留置导尿。
(8)中医特色治疗护理:①肛门肿痛:a.观察患者皮肤红,肿、热、痛的程度及范围。
b.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C.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肛门、神门、皮质下、直肠等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护理评估
(1)患者的饮食、排便习惯即诱发因素。 (2)肛周症状即伴随证。 (3)直肠检查结果。 (4)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火毒蕴结症、热度炽盛症、阴虚毒恋症。
(六)临证(症)施护 (1)体温超过39℃,按高热护理常规进行。 (2)局部疼痛难忍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三、健康指导
(1)忌油腻辛辣之品,戒烟酒。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治便秘,便后清洗 肛门或坐浴。 (3)发现肛门局部异常,及时就诊治疗。
谢谢!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避免坐位,高热及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取 侧卧位。
(二)病情观察 (1)观察局部皮肤红肿范围、温度、疼痛程度、有无 波动感,观察体温变化及全身情况。 (2)对切开排脓术后,应观察伤口情况及引流物的色 、质、量,有无出血或渗血,发现异常,报告医 生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1)大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 (2)火毒蕴结、热度炽盛症,中药应饭后偏凉服。 (3)阴虚毒恋症,遵医嘱用中药泡水代茶饮。
(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2)急性期给予少渣半流质。
(五)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解除害羞及因惧痛而害怕排便,担心 预后等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