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油的考核指标

合集下载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 标题:变压器油化验标准### 一、引言变压器油是变压器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变压器油的化验可以及时了解变压器的工作状态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变压器油化验标准,以及每个指标的含义和标准要求。

### 二、变压器油化验指标以下是常见的变压器油化验指标及其标准要求:#### 1. 水分含量水分是变压器油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它会导致油的绝缘性能下降。

水分含量的标准要求通常为:- 干式变压器:不超过30 ppm(百万分之三十)- 油浸式变压器:不超过35 ppm(百万分之三十五)#### 2. 电气强度电气强度反映了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

一般来说,电气强度越高,油的绝缘性能越好。

标准要求通常为:- 至少达到30 kV(千伏/毫米)#### 3. 粘度粘度是指变压器油的流动性,它会影响变压器油在变压器内部的传导能力。

标准要求通常为:- 20℃时,一般不低于8.5 mm²/s(平方毫米/秒)- 40℃时,一般不超过12 mm²/s(平方毫米/秒)#### 4. 介电损失因子介电损失因子是指电场中单位厚度的变压器油所吸收的单位电量。

标准要求通常为:- 不超过0.005#### 5. 溶解气体含量变压器油中的溶解气体主要包括氢、氧、氮和二氧化碳等。

溶解气体的含量会影响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和稳定性。

标准要求通常为:- 氢气含量不超过10 ppm(百万分之十)- 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0 ppm(百万分之五百)### 三、变压器油化验操作流程进行变压器油化验时,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1. 样品采集:从变压器中取得一定量的变压器油样品。

2. 样品处理:对采集到的变压器油样品进行处理,包括去除悬浮物和杂质等。

3. 化验操作:进行各项指标的化验测试,如水分含量、电气强度、粘度等。

4. 数据分析:根据化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判定,判断变压器油的健康状况。

5. 结果报告:将化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并进行结果说明和建议。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变压器油是变压器中的重要冷却介质和绝缘介质,常规的油化验可对变压器油的使用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估,帮助提前发现变压器故障,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从变压器油化验的方法、常见的油化验指标和对油化验结果的判断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给读者提供参考。

一、变压器油化验的方法变压器油化验是通过对油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来判断油的质量和使用状况。

常规的变压器油化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色谱法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电化学测试和光谱分析法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1.色谱法分析色谱法是一种分析技术,能够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并按照它们的相对含量进行定量。

在变压器油化验中,色谱法可以对油中的杂质、溶解气体、沥青质、氧化产物、硫化产物和有机酸等进行分析,并定量计算出它们的含量和种类。

色谱法分析的操作流程如下:(1)样品处理:将待分析的变压器油样品取出一定量,经过预处理后再进行色谱分析。

(2)分离:将样品注入色谱仪装置中进行分离,以得到各个化学成分的峰形。

(3)检测:在分离出来的化学成分下面安装检测器进行检测,计算各个成分的相对含量。

2.物理性质测试在变压器油化验中,物理性质测试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通过测试油的密度、黏度和闪点等物理性质来评估油的质量和使用状况。

其中,油的密度和黏度可以反映出油的粘度和流动性,闪点则是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度量。

物理性质测试的操作流程如下:(1)密度测试:用密度计或密度比重计测定油的密度。

(2)黏度测试:用黏度计或运动黏度计测定油的黏度。

(3)闪点测试:用闪点仪测试油的闪点,反映出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度量。

3.电化学测试电化学测试是一种测试变压器油的酸值、铜腐蚀度、水分含量等指标的方法。

通过电化学测试,可以了解油中水分、氧化酸、杂质和铜腐蚀等情况。

电化学测试的操作流程如下:(1)酸值测试:按照ASTM D974等标准进行测试,测定油的酸值。

(2)铜腐蚀度测试:按照ASTM D130等标准进行测试,测定油的铜腐蚀度。

变压器油试验项目及标准

变压器油试验项目及标准

变压器油试验项目及标准
1、凝固点:油中固体颗粒的凝固点是指油温低于此凝固点的条件下,油中的液态部分将逐渐结晶,其凝固点一般为-25℃-30℃。

2、粘度:油中所需的涂抹和流动性,关系到机器内部零件部位之间的摩擦因素,环境温度范围越大,油越有保护性,粘度一般应在25℃时保持120-220mm2/s。

3、蒸发损失:表示油在高温下放射出来的气体量,一般不超过2%。

4、水分:油中存在的水分可能会影响油的供给,并使整个系统运行不平稳,检测分析环境温度大于90℃的情况下,其含水量不能超过0.01%,环境温度90℃以下的情况下,其含水量不能超过0.005%。

5、开关油钼游离值:影响开关油性能,对绝缘有增强作用,一般钼游离值不低于1.4mg MOM/100g。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首先,变压器油的外观检测是通过肉眼观察变压器油的颜色、透明度、杂质等情况来判断油质的好坏。

正常的变压器油应该是无色透明的,不含悬浮物和沉淀物。

如果发现变压器油呈现出混浊、浑浊、有色或者有悬浮物和沉淀物的情况,就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化验分析。

其次,变压器油的物理性质包括闪点、凝固点、粘度等指标。

闪点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液体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并在受热源作用下瞬间燃烧的最低温度。

凝固点是指液体在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时开始凝固的温度。

粘度是指液体的内摩擦阻力,反映了液体的流动性能。

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直观地了解变压器油的流动性、稳定性和耐寒性,为油质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再次,变压器油的化学性质是指油中含有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性质。

其中,水分、气体、酸值、介质损耗等是常见的化学性质指标。

水分和气体的含量是影响变压器油绝缘性能的重要因素,高含量的水分和气体会降低油的绝缘强度。

酸值是指油中酸性物质的含量,过高的酸值会导致油的腐蚀性增加。

介质损耗是指油在电场作用下的能量损耗,是评价绝缘油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

因此,对这些化学性质的检测可以全面了解变压器油的化学稳定性和绝缘性能。

最后,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质是指油的介电强度、介电损耗因数等指标。

介电强度是指油在一定条件下的绝缘击穿电压,是评价绝缘油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

介电损耗因数是指油在电场作用下的能量损耗,也是评价绝缘油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这些电气性质的检测,可以全面了解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和电气性能。

总之,变压器油的化验标准是确保变压器油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变压器油外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电气性质等方面的全面检测,可以及时了解变压器油的质量状况,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变压器油酸值标准

变压器油酸值标准

变压器油酸值标准1.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 - 变压器油的酸值标准。

别看这个名字听着挺严肃的,其实它就像是变压器的体检报告单一样,可有讲究啦!2. 变压器油的酸值标准说白了就是要控制在零点零三毫克氢氧化钾每克油以下,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定的。

就像是我们人体的体温一样,高了低了都不行,得恰到好处才行。

3. 新油刚到手的时候,酸值可得小于零点零二才算合格呢!这就跟买新衣服一样,要求特别严格。

要是酸值超标了,那这油就跟穿破洞的衣服一样,可不能要!4. 有趣的是,变压器油在使用过程中,酸值会慢慢往上爬,就像人会慢慢变老一样。

不过只要不超过零点五,变压器还能继续坚持工作。

要是再高,那可就得给它换"血"了!5. 测量酸值的时候可有意思了,实验室里的师傅们都说这活儿得特别细心。

就像是在照顾一个挑食的小孩子,稍微不注意就会影响测试结果。

6. 变压器油的酸值超标了会怎么样?那可不得了!就像是人得了重感冒一样,整个变压器都会不舒服。

铜线会被腐蚀,绝缘纸会变脆,弄不好还会引起变压器"生病"呢!7. 我们电力工人最怕的就是酸值超标了。

每次测试的时候,大家都屏住呼吸,就跟等考试成绩一样紧张。

要是数据不达标,那可得马上采取措施,不然变压器就要"闹脾气"了。

8. 说到处理超标的变压器油,那可有好几种方法。

可以过滤、再生,甚至换新油。

这就像是给变压器做保养,该换就得换,可不能心疼钱。

9. 在电力系统里,变压器油的酸值检测可是个大事儿。

每个季度都得测一次,就像是给变压器做定期体检一样。

要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那变压器就能健健康康地继续工作。

10. 有的老师傅光闻一闻油的味道,就能大概判断酸值高不高,这本事可厉害了!就像是老中医把脉一样,经验十足。

不过现在还是得用仪器测准确数据,这可不能光靠经验。

11. 我记得有次值班的时候,一台变压器的油样测出来酸值特别高,把我们都吓了一跳。

变压器油的检测标准

变压器油的检测标准

变压器油的检测标准变压器油是变压器的重要绝缘介质,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因此,对变压器油的质量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变压器油的检测标准。

首先,变压器油的外观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正常的变压器油应该是透明的,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在外观检测中,需要注意观察变压器油的颜色、清澈度以及有无杂质。

如果变压器油呈现出浑浊、混浊或者有颜色异常的情况,就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其次,变压器油的物理性质也是需要检测的重点内容之一。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闪点、凝固点、粘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出变压器油的质量和稳定性。

密度和粘度的测试可以通过专用仪器进行,而闪点和凝固点的测试则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除了物理性质外,变压器油的化学性质也是需要重点检测的内容。

化学性质包括酸值、水分含量、气体溶解度等指标。

酸值是反映变压器油中酸性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而水分含量和气体溶解度则可以反映出变压器油中是否存在水分和气体。

最后,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测的重要内容。

电气性能包括介电强度、介质损耗因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出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和耐电压能力。

在进行变压器油的检测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进行专业的检测操作。

总的来说,变压器油的检测标准涉及到外观检测、物理性质检测、化学性质检测和电气性能检测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准确地进行检测,才能确保变压器油的质量达到要求,从而保障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变压器油是变压器中重要的绝缘介质和冷却介质,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寿命。

因此,对变压器油的化验标准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变压器油的化验标准内容。

首先,变压器油的外观应该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在化验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变压器油的颜色和透明度,如果出现浑浊或者有颜色异常变化,都可能意味着油质的问题。

其次,变压器油的酸值和中性化值是衡量其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

酸值反映了变压器油中酸性物质的含量,而中性化值则是指变压器油中碱性物质的含量。

通常情况下,变压器油的酸值应该低于0.3mgKOH/g,中性化值应该在0.3mgKOH/g以下,否则会影响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此外,变压器油的水分含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水分会降低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加速油的老化和氧化。

因此,变压器油的水分含量应该控制在30ppm以下。

在变压器油的化验过程中,还需要检测其闪点和介电强度。

闪点是指变压器油在特定条件下遇热时产生的蒸气能够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并在点火源作用下燃烧的最低温度。

而介电强度则是指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

这两个指标的测试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和安全性能。

最后,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含量也需要进行化验。

变压器油中的溶解气体主要是由空气和水分析所溶解而成,其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

因此,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含量进行化验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变压器油的化验标准涉及到外观、酸值、中性化值、水分含量、闪点、介电强度和溶解气体含量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化验,及时发现变压器油中的问题,才能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变压器油的性能变压器油的性能指标及验收标准

变压器油的性能变压器油的性能指标及验收标准

变压器油的性能指标及验收标准一.物理性能1.界面张力:界面张力是指油品与不相容的另一相(水)的界面上产生的张力。

界面张力对反应油质劣化产物和从固体绝缘材料中产生的可溶性极性杂质十分敏感,由在老化初期阶段,界面张力的变化是相当迅速的,到老化中期,其变化速度也降低,而油泥生成则明显增加。

因此,通过界面张力的大小,可以反应出新油的纯净程度和运行由的老化状况。

纯净变压器油与水的界面张力约为40~50mN m,而老化油与水的界面张力则较低,一般在25~35mN m左右,待油的界面张力降至19mN以下时,油中就会有油泥析出2.闪点:闪点是变压器油使用中的重要的安全指标,它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闪点降低表示油中有挥发性可燃气体产生,这些可燃气体往往是由于电气设备局部过热,电弧放电造成绝缘油在高温下裂解而产生的。

一般在不影响油的其他指标(黏度,密度)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3.凝点(倾点):凝点和倾点都是表征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

凝点是指液体油品在一定条件下,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

而倾点则是油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变压器油的低凝点与倾点对变压器油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如变压器凝点(倾点)低,则可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保持低黏度,而保证运行变压器内部的正常循环,确保绝缘和冷却效果。

其黏度随温度的下降而上升,直到成为半固体,此时油的冷却效果几乎为零,因此,对于在寒带运行的变压器来说,油品必须有较低的倾点。

4.黏度:油品的黏度对变压器的冷却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黏度越低,油品的流动性越好,冷却效果也越好。

此外,低粘度有助于变压器油穿过窄油道,浸渍绝缘层,在绕组中充分循环。

5.密度:单位体积油品的质量成为油品的密度。

其单位为3kg cm,密度受温度影g或3响较大,因此使用时应注明温度。

我国统一规定,石油及其产品在20℃时的密度称为标准密度。

为了避免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由于变压器油含水量较多而可能出现的浮水现象,变压器油的密度应不大于30.895g cm,通常情况下,变压器油的密度为30.8~0.9g 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压器油的考核指标及性质A.2.1 性质指标分类A.2.1.1 通常(按检测方法)分类a)物理性能:如外观、密度、粘度、闪点、倾点、界面张力等;b)化学性能:如氧化安定性、酸值、硫含量、水含量等;c)电气性能:如击穿电压、介质损耗因数、电阻率等。

A.2.1.2 IEC 60296—2003 分类方法a)功能特性:与绝缘和冷却功能相关的性质。

包括粘度、密度、倾点、水含量、击穿电压、介质损耗因数。

b)精制与稳定性:受原油的类型、精制的质量及添加剂影响的性质。

包括外观、界面张力、硫含量、酸值、腐蚀性硫、抗氧化剂、2-糠醛含量。

c)运行性能:油的长期运行条件和(或)对高电场应力和温度的反应相关的性能。

包括氧化安定性、析气性等。

d)健康、安全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性质。

包括闪点、密度、PCA(多环芳香烃)、PCB(多氯联苯)。

A.2.2 性质指标及其意义A.2.2.1 功能特性A.2.2.1.1 粘度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标准规定在指定温度下用运动粘度评价变压器油,单位是mm2/s。

用粘度的上限值作为对冷却效果的保证。

随着温度升高油粘度下降,下降的速率取决于油的化学组分。

通常,用粘度指数来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粘度指数高表明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在变压器正常的工作温度下,环烷基油的粘度指数VI(Viscosity Index)低于石蜡基油,用环烷基油比用石蜡基油更有利于变压器的冷却。

A.2.2.1.2 倾点(和凝点)倾点: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单位为℃。

凝点: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单位为℃。

理论上,对同一油品两者是一致的,而实际上由于测定方法和条件不同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别,还因油品的组分和性能不同,其差值也有所不同,一般约差2℃~3℃。

显然油的凝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理常数,其值与油的化学组分有关。

石蜡基油的凝点高于环烷基油,这往往是由石蜡结晶引起的。

凝点高的油不宜在寒冷地区使用,不宜采用添加抗凝剂降低变压器油的凝点。

A.2.2.1.3 含水量存在于油品中的水分含量。

水在油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真空热油循环干燥变压器的原理),油中溶解水的能力还随芳香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也是芳香烃含量过高的油的水分含量很难被处理到规定值的原因。

油中游离水的存在或在有溶解水的同时遇到有纤维杂质时,将会降低油的电气强度。

将油中含水量控制在较低值,一方面是防止温度降低时油中游离水的形成,另外也有利于控制纤维绝缘中的含水量,还可降低油纸绝缘的老化速率。

A.2.2.1.4 击穿电压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绝缘体或试样发生击穿时的电压。

通常标准规定的均指油在工频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值。

它表征油耐受电应力的能力,该值与油的组成和精制程度等油本质因素无关,受油中杂质的影响,温度对其也有影响。

影响最大的杂质是水分和纤维,特别是两者同时存在时。

油品经净化处理后,不同油的击穿电压值都可得到很大提高。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击穿电压值不是油品本身的电气特性,而是对油物理状态的评定。

A.2.2.1.5 密度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g/cm3或g/ml 表示。

由于油的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标准规定的密度是指20℃时的值。

油品的密度与炼制中切割馏分的温度及其化学组分有关。

要求油的密度尽量小一些,是使油中水分和生成的沉淀物能尽快下沉到油箱的底部。

标准规定油的密度不大于0.895g/ml,是为了即使在极低温度下因游离水凝结成冰也不致漂浮在油层表面而影响绝缘。

油密度发生变化,可能是轻馏分的蒸发或受到重质油的污染使密度增大,或混入了轻质油使密度降低,在油的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

A.2.2.1.6 介质损耗因数(DDF)在工频电压作用下,利用电桥测量标准试油杯中流过油的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的无量纲的比值,是检验油的电气性能的方法之一。

它是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在其内部引起的能量损耗,取决于油中可电离的成分和极性分子的数量,同时还受到油精制程度的影响。

介质损耗因数增大,表明油受到水分、带电颗粒或可溶性极性物质的污染。

它对油处理过程中的污染非常敏感,对变压器而言,内部的清洁度是至关重要的。

A.2.2.2 精制与稳定性A.2.2.2.1 酸值在规定条件下,1g 试油中的酸性组分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新油的酸值可以达到十分低的程度,除非受到污染。

油经氧化试验后的酸值是评定该油氧化安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反映油早期劣化阶段的主要指标,因此也是运行性能指标。

A.2.2.2.2 界面张力指油与纯水(不相容且极性强)之间的界面分子力的作用,表现为反抗其本身的表面积增大的力。

用来表征油中含有极性组分的量,单位为N/cm 或mN/cm。

该指标对油的运行性能没有影响,但可用于判断油处理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和油经运行一段时间后的老化程度。

A.2.2.2.3 总硫含量油中存在多种有机硫化物,它与原油的产地及油的精制工艺质量有关。

油在精制(脱硫)过程中大量硫化物已被清除,但仍会有极少量的硫化物存在。

因此对总硫含量的测量也是对油的精制工艺和质量的检验。

特别应对产自高硫含量原油的制品提出相应指标要求。

A.2.2.2.4 腐蚀性硫指存在于油品中的腐蚀性硫化物(包括游离硫)。

某些活性硫化物对铜、银(开关触头)等金属表面有很强的腐蚀性,特别是在温度作用下,能与铜导体化合形成硫化铜侵蚀绝缘纸,从而降低绝缘强度。

因此,变压器油中不允许存在腐蚀性硫。

加入油品中可以抑制其氧化的添加剂。

例如2,6−二叔丁基对甲酚(代号:T501)抗氧化添加剂,我国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在变压器油中加入,已积累大量运行经验。

A.2.2.2.6 2−糠醛用目前测试方法测到的呋喃化合物中的主要成份(国内通常称糠醛)。

在新油中表征某些油在炼制过程中经糠醛精制后的残留量,与油性能无关。

运行中的油则可由糠醛含量了解变压器中纤维绝缘的老化程度。

限制新油中的含量是为了尽量避免对运行中绝缘老化程度判断的干扰。

A.2.2.3 运行性能A.2.2.3.1 氧化安定性它表征油抵抗大气(或氧气)的作用而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是变压器油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

油的氧化安定性与油的精制程度及组分有关。

原“超高压油”为提高析气性能,在油中添加浓缩芳烃,结果使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差,从油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出发是不可取的。

标准规定油的氧化安定性,是由油经过规定条件下的氧化试验后油中的总酸值、沉淀物和介质损耗因数等指标来确定的。

IEC 60296 根据油中是否添加抗氧化剂和添加量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氧化试验时间。

对于经常处于高温下运行的变压器中的油,经氧化安定性试验后,其控制指标的要求比一般变压器油均有很大提高(见附录C 的C.1、C.2)。

指绝缘油在电应力作用下烃分子被电离的情况下吸收或释放气体的特性。

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当吸收气体量大于释放气体量时,析气速率的表示值(µL/min)为“负”,反之为“正”。

析气速率值小的油析气性能相对较好。

油在电场作用下吸收气体的实质是:电场的作用使油含有的芳香烃中的芳环被电离后打开双键,并与游离的氢离子多次相结合,最终形成稳定的新环烷烃。

析气性所体现的是油的“吸氢”(实际为吸收氢离子)能力和油被裂解形成的烃类气体(部分溶在油中)在油面反映出的压力变化的综合效应:吸氢使油面压力降低,裂解出的气体使油面压力升高,其结果是油中芳烃含量逐渐减少,环烷烃含量增加,部分饱和烃被裂解。

显然,芳香烃含量越多,可被打开的苯环双键就多,吸气效果越好。

如果少油设备内部存在极低能量的局部放电(以裂解出氢离子为主要特征),油中芳香烃多时,因不易形成氢气气泡,会起到对“放电”的抑制作用。

但对于变压器,由大量的油中气体分析数据可知,内部有“放电”故障时除产生氢外,还有烃类气体和一氧化碳等,只靠芳烃吸氢是无法抑制“放电”的,还有可能使潜伏的放电性故障延时发现。

更何况人为添加含有很多多环芳香烃的添加剂会带来氧化安定性和绝缘相关的性能变差的问题。

因此认为选用变压器油时,不应片面追求高的析气性指标。

A.2.2.4 健康、安全和环境A.2.2.4.1 闪点(闭口)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闭口闪点是用规定的闭口杯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单位为℃。

作出油闪点不能过低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变压器油在正常呼吸过程中因蒸发使油过分耗散导致油量快速减少使油位过低,降低油的对流循环冷却作用,甚至使铁芯和线圈露出油面,影响安全运行。

这种情况基本上只适用于不带储油柜的配电变压器,对一般变压器这种情况已不存在。

目前主要是从“防火”的角度考虑,不希望闪点过低。

闪点的降低主要受轻组分油的污染或油中溶解有可燃气体。

曾用闪点的降低判断变压器内部存在故障,现早已用油中气体分析替代了这一功能,运行中油可不测闪点。

A.2.2.4.2 多环芳香烃(PCA)含量通常将两个苯环及以上的芳香烃称为多环芳香烃或稠环芳香烃。

某些多环芳香烃被认为有致癌作用,因此作为控制指标。

从绝缘性能看,多环芳香烃对油的冲击击穿电压有降低作用、易吸潮、易产生油流静电及对抗氧化性能不利等。

A.2.2.4.3 多氯联苯(PCB)含量在联苯分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得到的一些同分异构物和同系物混合而成的绝缘液体。

PCB 是一种有毒化合物,会对肝脏、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等造成损伤,也是致癌物质,因此被严格控制。

但由于其电气性能良好、燃点高,过去曾被一些国家作为绝缘介质使用,在我国曾有少量电容器使用过。

由原油精制而成的矿物绝缘油不含任何多氯联苯,为防止矿物绝缘油受到污染而被列入控制指标。

A.2.2.5 导则中补充的试验项目A.2.2.5.1 冲击击穿电压按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油在冲击电压作用下发生击穿时的峰值电压。

试验方法按DL418。

它与工频击穿电压相反,其值与油的组分密切相关,而与油中的水分和其他杂质关系不大。

油中芳烃含量,特别是多环芳烃、胶质等含量增多使击穿电压峰值明显降低。

因此它是评定油品本身电气性能的指标。

对结构族组分相对稳定的油,其耐受冲击电压性能基本不变,当使用的抗氧添加剂改变或添加其他物质时需要重新测试,运行中的油无需测试。

A.2.2.5.2 带电度(或称带电倾向)(ECT)表征变压器油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流过固体绝缘表面时产生电荷的能力。

它被定义为单位体积的变压器油所产生电荷的总数,可用µC/m 3或pC/ml 表示。

现场测试方法标准见DL/T1095。

影响油带电度(ECT)的因素是油的组分、精制程度,油中电离物质等。

对于新油其值应该较低,但在处理过程中也可能受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