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

2.地震的量度指标 (1)震级。 地震 能量 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 一个 震级。 (2)烈度。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 破坏程度 。一次地 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微思考地震烈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提示:如下图。
3.地震构造示意图
名称 震源 震中 震源 深度
等震线
震中距
地震波
西南地区为什么地质灾害多发?
提示: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该区地质灾害是地质、 地貌、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我国西 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上,地质构造很不稳定,断 层带分布广泛,很容易发生地震。②西南地区属于东部季风 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势起伏不平,大大增加了重力作用, 一旦发生暴雨,或者连续降雨,使得山体岩石松动,很容易发生 滑坡、泥石流。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使得山体植被覆盖率 急剧减少,更是大大增加了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 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回答3~4题。
3.上图表明该库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4.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
C.水位涨落幅度增大 D.水位稳定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公路一侧山体发生滑坡。泥石流是突 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在很短时 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地面沉降是由于 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使地表整体陷落。陨石坠 落形成环形坑。滑坡是山体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和土体,在 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自然灾害概述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自然灾害概述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的人畜伤亡
及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相同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使
点 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强
3.崩塌与滑坡的区别 (1)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常堆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 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反映出层序和结 构特征。也就是说,在滑坡堆积物中,岩体(土体)的上下层位和新老关系没 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有规律的分布。 (2)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山体),而滑坡体则很少是完全脱离母体的。多数 滑体残留在滑床之上。
(3)分布:世界主要地震带是 环太平洋 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带。 (4)特点:不仅发生范围 广 、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 大 。 (5)危害:地震灾害会造成各类建筑物 倒塌和损坏 ,交通、通信中断和其 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甚至会引起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 漏、 放射性污染 和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
思维导图
任务一 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明确 地震的成因和危害
必备知识•落实
1.自然灾害
具有广泛性和联系性
(1)概念:主要由 自然界 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 生命财产 与生
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形成条件
①要有 自然界异常变化
作为诱因;
②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 客体 。
[2024浙江杭州高一部分学校联考]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
息,2023年9月8日凌晨摩洛哥(位于北非)发生了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此次地震已造成2 9பைடு நூலகம்0多人遇难,5 500多人受伤。据此完成第3~4题。
3.关于此次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B )

高中地理 常见自然灾害 (共60张PPT)

高中地理 常见自然灾害     (共60张PPT)

水葫芦
21豚 草
常见气象灾害
22
1.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
灾 成因

我国的时 空分布
危害
防治途径
长时期无降水 干
或降水异常偏 旱

东部地区多发, 造成粮食减产, 改变农业结 华北地区多春 人畜饮水困难,构,选择耐旱 旱,长江中下游 影响经济发展 作物,开展农 地区多伏旱 和社会的安定 田水利建设等
23
6
海洋灾害
7
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灾害性海浪、风暴潮、海啸和赤潮等属于海洋灾害。 灾害性海浪:是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强冷空气等引 起的海浪。灾害性海浪在海上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岸工程,给海上航行、施工、 渔业捕捞和军事活动等带来危害。
8
海洋灾害:海浪灾害
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波高在3米以上的海浪就会给在近岸海城活动的多 数船只带来危害。灾害性海浪在近海不仅冲击和摧毁沿海堤岸、码头等,还常 伴随着风暴潮,导致沿岸船只遭受巨大损失甚至沉没。灾害性海浪冲上岸后, 还会导致水产养殖受损、农作物被淹和土地大面积盐碱化。
13
海洋灾害:海啸
世界上80%~90%的海啸发生在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也时常受到海啸 的危害。我国海啸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发生一次。
14
生物灾害
15
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主要包括虫害和鼠害。虫害是害虫造成的灾害。常见的农作物害虫 有蝗虫、水稻螺虫、黏虫、棉铃虫等。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受虫害影响,世界 谷物产量每年损失约14%,棉花产量损失约16%。常见的森林害虫有松材线虫、 松毛虫、天牛等,对森林的危害巨大。
常见自然灾害
1
洪涝灾害
2
洪涝灾害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课件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课件
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认识到在灾害应对中应承担的 社会责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 意识。
提高心理应对能力
通过灾害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心 理压力的方法,提高其心理应对能力 。
THANKS
感谢观看
自然灾害的全球与地区分布
总结词
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但地区差异明显。 某些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成为自然 灾害的高发区和重灾区。
详细描述
全球各地的自然灾害分布情况存在差异。例如,地震高 发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 山带;台风主要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洪水多 发生在季风气候区和河流流域;干旱主要发生在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的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此外,一些地区由于 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等因素,成为自然灾害的 多发区和重灾区,如中国的四川盆地、美国的五大湖地 区等。这些地区的居民需要特别关注自然灾害的防范和 应对措施。
地下水活动对地质结构产生压力,可能导致地面塌陷、 山体滑坡等现象。
岩石圈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有重要 影响。例如,岩石圈的板块运动、变质作用等可以引发 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 可能导致洪涝、干旱、台风等自然灾
台风和龙卷风对环境和生态 系统的影响包括树木倒塌、 动物栖息地破坏、水域污染 等。
干旱与土地荒漠化
干旱是指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量极少 ,导致水源枯竭、土壤水分不足的现
象。
干旱和土地荒漠化可以造成农作物减 产、草场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等严 重后果,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
重影响。
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干旱、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等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 沙化、盐碱化的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气象灾害》自然灾害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气象灾害》自然灾害PPT课件
第六章 第一节
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要点
教学目标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 自然灾害的成因,了 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洪涝灾害的定义、 影响因素、分布地区、
主要危害
2.干旱灾害的定义、 影响因素、分布地区、
主要危害
3.台风、寒潮灾害的 定义、源地、影响地
区、主要危害
核心素养解读
综合思维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洪涝、 干旱、台风、寒潮灾害发
洪涝灾害
01
2020年夏天六枝洪水来袭
贵州六枝特区遭遇暴雨侵袭, 洪涝灾害严重城区。部分地 方水深超过1.6米街道、房屋 、车辆被淹,多名群众被困 洪水。
洪涝的分布
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 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 气候区。
生原因、危害
区域认知
结合不同区域的图文材料, 分析区域内自然灾害类型,
分析成因、危害
地理实践力
结合当地图文材料,了解 当地自然灾害类型,发生 时间,并分析成因、危害
人地协调观
掌握涝、干旱、台风、寒 潮灾害发生原因和规律,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01 洪涝灾害 02 干旱灾害 03 台风灾害 04 寒潮灾害

干干干甚干造作旱旱旱至旱成物短引引造颗收灾水减缺发发成粒害资产火蝗农无会源灾灾,





我国旱灾
台风灾害
03
台风结构示意图
台风的不同区域,天气状况如何?
风台狂暴暴风风Biblioteka 潮可会能侵以引吹蚀发带倒洪海来房岸屋水大,,、量破滑拔降坡坏起水、海大、泥堤树缓石,,

地理《自然灾害》PPT精品课件

地理《自然灾害》PPT精品课件

读图,分析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的降水条件
自然灾害分布规律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成因
寒潮
干旱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自然灾害分布规律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成因
寒潮
西北、华北、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冷空气入侵,南下过程
东北
中势力逐渐减弱。
干旱
华北地区
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但需水量大。
地震
东南地区 西南地区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周语·国语》
自然灾
人文 • 对人类的生产、生 属性 活造成破坏性影响。
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自然灾害
主要内容
1 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例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 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3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1 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例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滑坡 泥石流
中西部山区
多山,坡陡,相对高差大;降水多暴雨。
祸不单行: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
台风
带来
引发
强降水
山区洪水
洪水
泥石流
引发
地震
滑坡
引发 崩塌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原因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种类多,分布广。

《自然灾害》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
有关部门 联系。
7.虫害防治
防治虫害的方法主要有○37 农业防治 、人工防治、○38
生物防治 和化学防治。
课堂基巩础训固练训练
一、选择题
2016年9月2日0时37分,在新西兰北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6.9级
四月初五日辰刻。(《三元里抗英》)
“二十地五日震,城,陷,震忠烈源拔刀深自裁度。”3—0—千《梅米花,岭记震》 中位于(37.40°S,179.10°E)。读震中位
防御 和躲避措施。
(2)台风来袭,出门在外时应该尽快到住处。身居室内时切勿
○21 靠近窗户 。强风过后不久,○22 “ 台风眼 ”过境控制地
区,天空变得○23 晴朗 ,风也暂时停止,此时切勿以为风暴
已结束而放松警惕,因为台风很快会○24 再度到来 。
5.洪涝灾害的避防
(1)○25 防洪准备 :首先要以防灾标准进行○26 基础设施 建
6.针对材料中出现的情况,下列缓解农业旱情措施中,合理
的是( D )
①种植耐旱、节水作物 ②开采深层地下水
③加强水资源管理,科学调度 ④人工降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缓解农业旱情措施中,因作物进行灌溉,
②合理。加强水资源管理,科学调度,③合理。人工降雨,缓解旱
解析:第(1)题,由图中经纬度可推知,a为长沙,b为武汉,均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
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 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

-高中地理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件 选修(共31张PPT)

-高中地理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件  选修(共31张PPT)

本专题栏目开关
探究点一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 24.5 次,其中旱灾 7.5 次,洪涝灾害 5.8 次,台风 6.9 次,冰冻灾 害 2.8 次,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1)材料主要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B )
本专题栏目开关
(3)从地质结构上看是破碎板块的剥蚀地带,近代隆起和沉 降带相间出现,地震异常活跃。从地形上看,从西向东、 从南向北呈阶梯形塬面跌落。这一地带为中国的气候、地 质、地形交界带,是一个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都不稳定的 地带。因此在山前大斜坡上为自然灾害多发区,山崩、滑 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及冰雹等非常活跃。
解析 黄淮海平原主要为旱灾和洪涝灾害严重。
3.下列省区中,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是
A.四川、云南 B.云南、西藏
(A )
C.河南、四川 D.云南、广西
本专题栏目开关
解析 西南地区降水充沛,山高谷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 度洋板块交界处,是我国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多发 区。
4.沿江灾害带与山前灾害带相同的灾害种类有( B )
海洋灾害 12..海风洋暴灾潮害包括①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和②赤潮等。 (旋1)等概大念气:运风动暴所潮引是起最的③海严面重异的常海升洋降灾现害象,。指的是由④热带气旋或⑤温带气
本专题栏目开关
本专题栏目开关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学习目标定位] 1.能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四大基本特点及我国的主要自然灾
本专题栏目开关
反思归纳 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1)从发生时间看,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如下特点: ① 周期性 。多数灾害具有多发期与少发期、平静期与严重 期交替的特点。 ② 频率高 。我国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都高于世界各国 的平均频率。 ③ 群发性 。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几种灾害往往同时发 生,如西南地区在多雨季节,往往会有暴雨、洪涝、泥石 流、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同时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名 齐齐哈尔
北京 延安 开封 苏州 南昌 汉口
4—5月 0.43 0.54 0.44 0.47 0.27 0.26 0.27
7—8月 0.21 0.31 0.31 0.35 0.38 0.43 0.56
全年 0.14 0.26 0.18 0.20 0.16 0.16 0.19
1. 表中降水相对变率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 2.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 3.我国江南丘陵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
坡度较大或植被较差,土壤保水能力较差,因 而干旱威胁也比较严重。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由于多溶洞、地下 暗河,下渗多,地表水缺乏。
把握区域特征、信息提取
气象灾害
干旱
(1)概念 (2)危害 (3)分布及成因
(4)防御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调 节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植树种草,涵养水源,改善气候; 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培育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
(1)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自然属性); (2)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 稳或资源破坏。(社会属性)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1.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不可避免性。
2.从时间角度来看,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点? 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3.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有何特点? 具有严重性。 可减轻性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下面这三个字代表三种不同的灾害,有的是 天灾,有的是人祸。你能根据字的形状猜 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灾害吗?
天灾;
人祸 ;
火灾
Hale Waihona Puke 自然现象:自然灾害 :危及人类生命财产 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 过程。 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为灾害 :由人类的各种活动 所引发的事故灾害。
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
洪水灾害 雨涝灾害
洪涝
气象灾害
(1)概念
洪水灾害 ——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
失事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
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
坝所造成的灾害。
雨涝灾害 ——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
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说一说世界洪涝灾害的主要发生地区
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沿河、沿湖、沿海地区
1、降水: 降水少,或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变化或年 际变化大 2、水源: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的不平衡
3、用水: 生活用水、工农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人类活动的浪费与破坏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区域特征,注重细节
分布规律?
信息提取:
旱灾在我国分布范围广,频率不同,主要分布 于东部季风区, 尤其是华北平原、华南西南次之(珠江流域), 再次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南气流和北方气 流形成的锋面雨未 到,地势崎岖地表 水留存少;喀斯特 地貌地表水下渗严 重
春季农作物生长关 键期,需水量大
作物生长期、水电、 城市用水需求量大
农作物生需水量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区域特征,注重细节
• 形成原因:
降水少或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
降水: 变化大;雨季未到(华北、西南);
【读图分析P38】
• 阅读 “我国洪涝分区”图,找出我国洪涝灾害的最严 重地区和最少地区,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特 点。
• 结合我国雨带空间移动规律,分析我国洪 涝灾害的时空组合规律。
我国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我国暴雨的时空分布 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在东部季风区集中发 生在每年的春、夏、秋季,由南向北推移。
1.降水相对变率越大,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 越大,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大;降水相对变率 越小,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越小,发生干旱 的几率越小。
2.由 表可知,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4—5 月的降水相对变率大,可知两地春季最易出 现干旱。
3.我国江南丘陵7—8月的降水相对变率大, 可知该地盛夏季节最易出现伏旱。
2.1954年的洪水是百年一遇。
自然灾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
地质灾害 地震频发 断层发育岩石破碎
气候灾害 暴雨洪涝
滑坡、泥石流
天文灾害 太阳黑子增多
三、自然灾害的分类p9-22
按成因和特点分: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干旱、暴雨、洪涝、热带风暴、龙卷风、 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风雪、寒潮、冷 害、霜冻、雹灾等
分区 旱灾
类型
东北 春旱 华北 为主
长江 伏旱为 以南 主
西南 冬春连 地区 旱为主
旱灾成因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分区 旱灾 类型
东北 春旱 华北 为主
长江 伏旱为 以南 主
西南 冬春连 地区 旱为主
旱灾成因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春季气温回升,蒸 发加强,但雨季未 到;地表径流量少
7、8月雨带北移, 本区受副高控制, 高温晴朗
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4分)
⑴降水量少且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季, 易发生春旱。 ⑵耕地多,水资源少,供需矛盾突出。 ⑶耕地的复种指数增加,农田需水量增加。
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受春旱威胁大。 ⑷人口多,工农业发达,工农生活用水量大。
【p37探究活动】
• 阅读 “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回 答问题: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 塌陷、火山、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 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冰、海 水入侵、海水回灌等
生物灾害 农作物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气象灾害
干旱
(1)概念 (2)危害 (3)分布
——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 形成原因:p36
4.各种自然灾害之间具有什么特点? 具有联系性。
明确“百年一遇”灾害的含义: 1.某一地震带发生里氏6级以上地震的
间隔时间为50年,是否意味着每隔50年就 必定发生一次同样震级的灾害?为什么?
2.查找资料,说一说1954年我国长江流 域洪水是多少年一遇。
1.不是。一是灾害具有不重复性,二 是“50年一遇”只是指一年内发生灾 害的概率是2%。
雨带北移,副高控制(江淮); 降水少(西北等干旱地区)
水资源: 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的不平衡,地表水缺乏
城市人口、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社会经济:人类活动的浪费与破坏
农业:耕地复种指数、灌溉面积增加; 农作物生长期,需水量大;
过度放牧开垦以及不合理用水(西北)
另外干旱的严重程度也与地形有关 南方山丘地区虽降水量较多,但因地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