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自然也是煤炭生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工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煤炭工业的现状1. 生产规模煤炭工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生产规模非常庞大。

截至2020年,中国年煤炭产量约为40.05亿吨,同比增长1.4%。

据统计,中国煤炭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8.5%,其消费量也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0%以上。

煤炭工业已经成为中国国内资源产业中最大、最具规模的行业之一。

2. 供需格局煤炭供需格局变化也是当前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近年来,因为国家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煤炭产业在产量方面受到了限制,此外,目前中国的能源占比仍有很大的比例是以煤炭为主。

这使得近年来中国煤炭供需关系呈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煤炭总量达到超过2亿吨,同比增长3.1%,宽口径铁矿石原矿进口量更是同比增长8.2%,但是这种情况在2019年-2020年逐渐得到了缓解。

3. 前景分析随着国家的“煤改气”政策逐渐深入实施,煤炭工业的前景也有了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一些琳琅满目的新技术和新产业也不断涌现。

可再生能源的时代来临,煤炭作为一种传统的化石燃料将逐渐被淘汰,未来煤炭工业将出现重大变革。

但是,在当前中国工业结构体系中,煤炭工业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煤炭工业也是国家实施“煤改气”战略的重要一环。

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1. 国际影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其能源利用和煤炭消费模式对全球的环境和气候等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能源的关注增加,中国煤炭工业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效率和减少污染,进一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2. 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煤炭工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的关键。

中国政府已经加快了对新能源技术、清洁燃料技术等领域的投入,力图提升中国煤炭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中国煤炭工业也在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应用。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国际煤炭行业景气度上升。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

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全球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逐步攀升。

国内煤炭需求旺盛。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消费逐年递增。

煤炭有效供给不足。

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清理煤矿在建项目,控制新开工项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投资的过快增长,产能扩张速度受到有效遏制。

铁路运力分布不均衡特点决定了区域性煤炭供求关系失衡长期存在。

煤价呈现长期上升趋势。

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呈现大体供需平衡,局部地区、部分煤种、个别时段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

预计煤炭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小幅上扬的趋势。

煤价成本构成机制的理顺,导致煤炭企业开采生产成本的上升;国家资源性产品价格,以及节能环保政策促使煤价上涨,煤炭企业定价权的上升以及其他一些制度性因素也推动煤价长期上扬。

煤炭行业面临大好发展形势。

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影响煤炭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政策性增支集中出台,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等等。

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煤炭布局优化;煤炭总量得到调控;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培育等等。

国内众多煤炭企业已经上市融资并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十五”期间,煤炭工业投资持续增加。

大机遇、大建设、大发展,需要大投入,因此建立有效顺畅宽阔的融资渠道对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煤炭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煤炭资源整合、资产注入给煤炭上市公司带来了机遇,国家逐步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使煤炭类上市公司再次升值;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选择向下游非煤产业延伸,将使发展的空间有效扩大。

中国煤炭行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产能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在国内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煤炭行业的产能进行分析,以揭示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二、中国煤炭行业产能现状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煤炭行业的产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如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1. 产能过剩由于长期以来对煤炭行业的重视和投资,中国煤炭行业的产能一度远超实际需求。

大量的过剩产能导致煤炭价格下跌,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2. 环境污染煤炭的开采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环境,加剧了空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这也给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产能分析针对中国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产能分析,以寻求解决的途径。

1. 调整产业结构为了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煤炭行业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通过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老旧产能,推动煤炭行业向更加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压力。

2. 拓展国际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之一。

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可以促进煤炭产能的消化。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将煤炭行业发展机遇转化为实际效益。

3.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技术创新是提高煤炭行业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研发新的煤炭开采和利用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煤炭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发展机遇尽管中国煤炭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存在着一些发展机遇。

1. 能源转型机遇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

作为传统能源之一,煤炭在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只要能够实现清洁煤炭的开采和利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机遇。

2. 市场需求增长机遇尽管煤炭产能过剩,但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背景和概况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煤炭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影响。

二、煤炭资源和产能情况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区。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煤炭行业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安全生产风险高、环境污染严重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资源整合,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绿色开采等。

三、煤炭产业链分析煤炭产业链包括开采、运输、储存和利用环节。

在开采环节,由于煤炭资源的限制和环境压力,中国煤矿逐渐走向深部和大型化开采。

在运输环节,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煤炭的运输成本较高。

在储存环节,中国煤炭企业普遍存在储备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利用环节,中国煤炭的主要消费领域包括电力、钢铁、化工和建筑等领域。

四、行业现状和问题近年来,中国煤炭产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煤炭需求增长放缓,导致煤炭供需矛盾加剧。

其次,煤炭价格波动较大,行业利润下滑。

再次,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矿难事故时有发生。

此外,煤炭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趋势和展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煤炭行业将朝着节能减排、清洁煤利用和跨界重组等方向发展。

一方面,中国将加大对清洁煤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另一方面,中国煤炭企业将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未来,中国煤炭行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六、投资建议鉴于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投资者可以关注具备清洁煤技术和装备优势的煤炭企业。

此外,由于煤炭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应注意控制风险,选择稳健的投资策略。

七、结论总之,中国煤炭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然而,中国政府和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中国煤炭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支撑能源供应的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然而,近年来,由于环保、能效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压力,煤炭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二、市场分析2.供给分析: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资源分布不均。

主要煤炭产区集中在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

然而,国内煤矿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市场供给充足,导致煤炭价格长期处于低位。

3.价格分析:煤炭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需关系、环保政策、进出口情况等。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环保力度的推动,煤炭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三、政策环境1.环保政策:中国政府通过各种环保政策措施,推动煤炭行业实现绿色发展,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政府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提倡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这对煤炭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3.产业升级:为了推动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新技术研发和装备升级,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四、机遇与挑战1.机遇:中国煤炭行业面临发展机遇。

随着国内经济的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炭在能源供应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国家政策环境对煤炭行业提供了积极的支持,推动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2.挑战:中国煤炭行业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环保政策的加大对煤炭行业带来了压力,迫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减少煤炭的污染排放。

其次,能源结构调整对煤炭行业的需求造成了影响,煤炭的使用量逐渐下降。

此外,国内煤炭市场竞争激烈,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导致煤炭价格一直处于低位。

五、发展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率和附加值。

2.积极寻求新的市场需求,拓宽煤炭的应用领域,开发清洁煤技术和产品。

3.加强环保治理,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2024年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资料

2024年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资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然而,在2024年,煤炭行业仍然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2024年的煤炭行业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全国煤炭产量为3.64亿吨,比上年减少9.0%。

煤炭消费量为3.87亿吨,同比下降4.7%。

同时,煤炭进口量为2.79亿吨,比上年增长20.6%。

这表明,虽然国内煤炭产量下降,但是对于煤炭的需求仍然存在,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

其次,我们来分析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煤炭行业面临严格的环保压力。

2024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煤炭减量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煤炭生产能力过剩的化解工作,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和绿色煤炭开发利用。

这意味着煤炭行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煤炭生产的环保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

另一方面,煤炭行业也面临能源结构调整的挑战。

根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4》,在2024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为64%,但是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煤炭的地位将逐渐下降。

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目标,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广电动汽车等。

这对煤炭行业来说,意味着需要不断提高煤炭清洁利用的技术水平,如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

此外,煤炭行业还面临供给侧的压力。

供给侧强调供给结构的优化和提高供给效率。

在煤炭行业中,供给侧意味着要减少低效、高耗能的煤矿,加大对先进技术的支持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品质和效益。

综上所述,2024年煤炭行业的现状是产量下降,消费量有所减少,进口量增加。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煤炭生产的环保水平;加强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进供给侧,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效率。

煤炭行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机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开采行业调研报告

煤炭开采行业调研报告

煤炭开采行业调研报告一、引言煤炭是全球最主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其采掘与利用对于全球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调研报告将对煤炭开采行业进行全面分析和调研,从行业现状、发展趋势、政策环境、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论述。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考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煤炭开采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投资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二、煤炭开采行业的现状1. 产能与储量煤炭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目前全球产量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美国等国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其煤炭产能和储量居全球之首。

截至目前,中国煤炭储量约为1.7万亿吨,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2. 产业结构与企业情况煤炭开采行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包括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地方性煤矿和小型煤矿。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在整个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资源优势。

地方性煤矿和小型煤矿则以满足当地需求为主,但存在产能过剩、安全隐患等问题。

三、煤炭开采行业的发展趋势1. 渐进性减产政策随着全球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煤炭开采行业的环保管理。

采取渐进性减产政策,通过关闭落后煤矿、提高进口煤炭比例等方式,实现煤炭产能过剩的缓解,同时改善了环境质量。

2. 能源结构调整在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煤炭的地位逐渐下降。

政府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天然气、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

3.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应用为应对煤炭开采行业的挑战,技术创新成为关键。

通过引进先进的采矿设备、开展煤矿安全技术研究等,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另外,智能化应用在煤炭开采中也越来越重要,通过加大智能设备、大数据分析等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四、政策环境与监管措施1. 环境保护政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开采行业的环境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限制新建煤矿、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等。

煤炭行业产业链及行业分析报告

煤炭行业产业链及行业分析报告

煤炭行业产业链及行业分析报告1. 引言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其在工业生产、电力供应和生活用能中都起着关键作用。

煤炭产业链是指从煤炭的开采、加工、运输到最终利用的全过程。

本文将对煤炭行业产业链进行详细分析,并对行业进行综合评估。

2. 煤炭行业产业链煤炭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以下五个环节:2.1 煤炭开采煤炭开采是煤炭行业的起始环节,包括地质勘探、矿山建设和矿井经营等内容。

煤炭开采商主要是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在煤炭开采后,煤炭需要进行加工以提高其利用价值。

煤炭加工包括煤炭洗选、煤焦化和煤化工等环节。

煤炭加工企业将原始煤转变为适合于不同用途的煤制品。

2.3 煤炭运输煤炭运输是将加工后的煤炭从矿山运送到终端用户的过程。

煤炭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路等。

在煤炭运输环节中,物流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煤炭的运输、仓储和分销等工作。

2.4 煤炭销售煤炭销售环节是将煤炭产品出售给最终用户或经销商的过程。

煤炭销售商可以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或煤炭贸易商。

随着能源市场的发展,一些新型的煤炭销售模式也在兴起,如电子商务平台。

煤炭利用是指将煤炭转化为热能或电能,并用于工业生产、发电和供暖等用途。

煤炭利用涉及到煤电公司、工业企业、发电厂和居民用户等各方。

3. 煤炭行业分析3.1 市场规模煤炭行业是中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一直居于全球前列。

3.2 行业竞争煤炭行业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和技术竞争两方面。

由于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煤炭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环境保护。

3.3 政策环境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煤炭行业有着重要的政策支持与规范。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政府开始推行煤炭行业的去产能政策,并加大对清洁煤技术和煤炭深加工的支持力度。

3.4 发展趋势未来,煤炭行业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受到工业企业开工率回升、西南大旱等因素的影响,煤炭行业运行出现向好迹象,主要表现在淡季煤价止跌企稳、港口及电厂煤炭库存趋降、煤炭经济运行效益明显改善。

2010 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7.51 亿吨,同比增长28.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4 个百分点。

其中,一季度各月原煤产量分别为2.56、2.13 和2.80 亿吨,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51.49%、11.90%和23.80%。

价格方面,虽然2、3 月份出现了自2009 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上涨行情后的短期回调,但相比上年同期仍有明显上涨。

同时,煤炭铁路、港口发运量均超越危机前同期水平,反映煤炭实际需求已经出现回升。

一季度,我国煤炭进口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累计出口煤570 万吨,同比下降22.7%;进口煤4441 万吨,增长2.26 倍;原煤净进口3871 万吨,实现贸易逆差36.59 亿美元。

1~3 月当月进口量分别为1607 万吨、1311 万吨和1522 万吨。

由于煤炭需求旺盛,价格保持较高水平,煤炭行业经济效益显着向好。

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56.94%,增幅比上年大幅提高36.18 个百分点,比2009 年1~11 月提高46.52 个百分点;行业累计利润总额为393.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8.6 亿元;销售利润率为13.5%。

2 月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亏损面为14.46%,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2 个百分点。

预计二季度宏观经济继续向好,火电需求仍将保持高位,对煤炭的需求仍然旺盛;供给方面,全国范围的安全整顿、淘汰落后产能等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山西省整合煤矿产能释放的影响,从而使煤炭供给趋紧;国际市场方面,国际煤价的上涨将增加进口煤炭成本,支撑国内市场需求。

综合分析,二季度支撑煤价企稳的因素较多,预计煤价将在目前水平上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第一章行业总体发展现状一、煤炭生产、消费同步上升,市场稳定2010 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7.51 亿吨,同比增长28.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4 个百分点。

其中,一季度各月原煤产量分别为2.56、2.13 和2.80 亿吨,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51.49%、11.90%和23.80%。

库存方面,秦皇岛港煤炭库存2010 年1 月份以窄幅盘整为主,2 月8 日达到546 万吨后开始上升,虽然2 月20 日小幅调整,但没有影响库存上涨的势头,到3 月4 日突破了800 万吨,截至3 月31 日为804 万吨。

4 月,大秦线检修及煤矿安全检查使煤炭有效供应环比减少;而旱情持续、汛期未至更使得火电需求再上一层楼。

在此期间煤炭贸易商及部分下游企业开始积极回补库存,调出量显着增加。

受此影响,秦皇岛港库存持续较大幅度下降,截至4 月26 日降至488.9 万吨,环比降幅达40%。

3 月煤炭铁路发运量为12679 万吨,环比上月11880 万吨上升6.7%,同比上升19.8%。

3 月港口发运量为4528 万吨,环比上月3709 万吨上升22.1%,同比上升11.7%。

无论是铁路还是港口发运量都已经超越危机前同期发运水平,运输的活跃反映出煤炭实际需求已经出现较大回升。

2010 年一季度我国原煤、洗煤产量单位:万吨,%原煤洗煤当月产量增速累计产量增速当月产量增速累计产量增速2010-01 25610.07 51.49 25610.07 51.49 6313.07 42.53 6313.07 42.53 2010-02 21298 11.9 46907.9 30.5 5786.26 13.56 12099.33 27.03 2010-03 27980.8 23.8 75143.4 28.1 7969.9 38.6 20143.38 31.48 2009 年以来我国原煤月度产量及增长情况二、煤炭价格盘整趋稳,回调幅度有限国内煤炭价格经历了2009 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上涨后,于2010 年2 月、3 月出现回调,但相比上年同期仍有明显上涨。

进入4 月份后,受运力紧张、运价上升、库存下降等因素影响,煤炭价格又呈上涨趋势。

2009 年以来大同动力煤坑口价走势2009 年以来秦皇岛煤炭平仓价走势2010 年1 月、2 月、3 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104.99、106.91 和105.47,在2009 年下半年以来上涨的基础上呈企稳态势。

2009 年以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三、煤炭进口继续保持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月我国出口煤570 万吨,价值4.88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2.7%和27.7%;我国进口煤4441 万吨,价值41.47 亿美元,分别增长2.26 倍和2.53 倍。

2009 年以来,我国煤进口呈现激增态势,2009 年12 月份进口1634 万吨,为2009 年1 月以来月度进口峰值,今年前3 个月的进口量也均在1300 万吨以上,其中2 月份当月进口1311 万吨,同比增长1.7 倍;1 月、3 月当月进口分别为1607万吨和1522 万吨,同比分别上涨438.3%和165.3%。

目前我国煤炭进口量高位运行,但是随着国际煤炭市场价格走高以及国内煤矿全面复产带来的供给增加,预计对进口煤的需求将有所降低。

2010 年一季度我国煤炭出口情况单位:万吨,万美元,美元/吨,% 时间累计出口量同比增长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出口单价同比增减2009-01 366 -36.3 48235.7 19.3 131.79 61.24 2009-02 511 -41.6 67158.3 6.6 131.43 59.23 2009-03 738 -27.6 94345.1 24 127.84 53.09 2009-04 934 -36 118986.6 2.6 127.39 47.78 2009-05 1053 -43.1 131677.8 -21.5 125.05 34.25 2009-06 1167 -54.2 143128.1 -42.5 122.65 24.97 2009-07 1292 -57.3 154022.3 -50.1 119.21 17.35 2009-08 1483 -55.9 170561.2 -51.5 115.01 10.55 2009-09 1685 -52.8 187968.2 -50.4 111.55 5.632009-10 1890 -50.6 205457.1 -50.8 108.71 -0.33 2009-11 2033 -50.4 218515.3 -52.3 107.48 -4.24 2009-12 2240 -50.7 237536.7 -54.7 106.04 -9.30 2010-01 182 -50.4 15093.4 -68.7 82.93 -48.86 2010-02 344 -32.7 29081.2 -56.7 84.54 -46.89 2010-03 570 -22.7 48759.1 -48.4 85.54 -42.30 2010 年一季度我国煤炭进口情况单位:万吨,万美元,美元/吨,% 时间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累计进口额同比增长进口单价同比增减2009-01 299 -29.5 22898.4 -12.9 76.58 14.81 2009-02 787 11.5 65402.8 46.1 83.10 19.86 2009-03 1359 21.1 117358.1 65.3 86.36 23.44 2009-04 2277 55.9 195045.8 105.9 85.66 21.43 2009-05 3220 72.6 267744.2 118.6 83.15 17.71 2009-06 4827 126.3 393922.2 176.8 81.61 14.73 2009-07 6216 152.1 514843.4 199.8 82.83 12.84 2009-08 7317 158.2 616093.5 186.2 84.20 8.352009-09 8573 167.3 724739.4 179.8 84.54 3.82 2009-10 9687 172.4 812737.0 172.7 83.90 0.18 2009-11 10943 190.5 918425.8 184.0 83.93 -1.73 2009-12 12583 211.9 1057366.6 201.3 84.03 -2.83 2010-01 1607 438.3 148394.5 546.4 92.34 15.76 2010-02 2919 271.0 269487.1 311.2 92.32 9.22 2010-03 4441 226.4 414695.1 252.7 93.38 7.02 2010 年一季度,我国原煤净进口3871 万吨,实现贸易逆差365936.0 万美元,大幅增长的进口规模使贸易逆差增加了342923.0 万美元。

2010 年一季度我国煤炭贸易平衡情况单位:百万美元时间2009 年2010 年贸易平衡上年同期同比增减贸易平衡上年同期同比增减1月253.37 143.75 109.62 -1333.01 253.37 -1586.382月17.56 185.26 -167.70 -2404.06 17.56 -2421.613月-230.13 54.00 -284.13 -3659.36 -230.13 -3429.234月-760.59 218.72 -979.315月-1360.66 449.45 -1810.126月-2507.94 1048.61 -3556.557月-3608.21 1338.89 -4947.108月-4455.32 1338.67 -5794.009月-5367.71 1171.05 -6538.7610 月-6072.80 1166.70 -7239.5011 月-6999.11 1313.08 -8312.1812 月-8198.30 1731.16 -9929.462009 年以来各月我国煤炭净进口数量及进口总额增长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加2010 年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38.71 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6 个百分点,增幅比同期采矿业投资总额增速高10.5 个百分点。

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占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36.39%,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4 个百分点。

2010 年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亿元,%时间累计投资总额同比增长占采矿业投资额比重2010-02 104.23 24.3 32.632010-03 338.71 29.9 36.392009 年以来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五、企业景气指数逐季回升煤炭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保持较高水平,行业景气指数也保持了小幅回升的态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