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来袭!选对解表中成药

合集下载

这10个感冒中成药,适用不同类型感冒

这10个感冒中成药,适用不同类型感冒

这10个感冒中成药,适用不同类型感冒1.热毒袭肺,流行性感冒——“收藏好”——连花清瘟胶囊【功效】: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主治】:用于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嗓子干、嗓子疼、舌质偏红、舌苔黄或黄腻。

2.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收藏好”——双黄连口服液【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嗓子疼。

3.风寒、风热感冒——“收藏好”——感冒灵颗粒【功效】:解热镇痛。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嗓子疼。

4.风寒感冒——“收藏好”——感冒清热颗粒【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发热、恶寒、浑身酸痛、鼻流清涕、咳嗽、嗓子干。

5.肺胃热盛所致的感冒——“收藏好”——板蓝根颗粒【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用于感冒引起嗓子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

6.热毒壅盛所致的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收藏好”——清热解毒口服液【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浑身发热、脸色通红、烦躁口渴、嗓子肿痛。

7.风热感冒——“收藏好”——桑菊感冒片【功效】: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咳嗽、嘴里干、嗓子痛。

8.外感风热、火毒内盛所致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收藏好”——清开灵颗粒【功效】: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主治】:用于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嗓子肿痛、舌质红绛、苔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

9.外感风热所致的流行性感冒——“收藏好”——维c银翘片【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嘴里干、嗓子疼痛。

10.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收藏好”——感冒软胶囊【功效】:散风解热。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嗓子肿痛。

常见解表中成药

常见解表中成药

解表中成药(一)辛温解表1.【药名】表虚感冒颗粒【处方】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葛根、苦杏仁。

【功能主治】散风解肌,和营退热。

用于感冒病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缓。

【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一次1~2袋,一日3次,小儿酌减,开水冲服。

【使用禁忌】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生冷、厚味。

服药后,多饮白开水(或喝热稀粥、稀米汤亦可),覆被取微汗,不可大发汗,以防重复感受风寒。

2.【药名】调胃消滞丸【处方】厚朴(姜汁制)、羌活、广东神曲、枳壳、香附(四制)、半夏(制)、防风、前胡、川芎(酒蒸)、白芷、薄荷、砂仁、草果、木香、豆蔻、茯苓、苍术(泡)、广藿香、乌药(醋制)、甘草、紫苏叶、陈皮(蒸)。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解表化湿。

用于感冒风寒之发热头痛、肢体酸困、头晕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清涕、消化不良、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1瓶(袋),每日2次。

【使用禁忌】服药期间,勿食生冷油腻之物。

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3.【药名】风寒感冒颗粒【处方】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用于风寒感冒之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1/2量,3~7岁服成人1/3量。

【使用禁忌】①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者均当禁用;②服药期间,当避风寒,多饮白开水;③含麻黄碱,运动员禁用。

4.【药名】伤风停胶囊【处方】麻黄、荆芥、白芷、苍术(炒)、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鼻流清涕,肢体酸重,喉痒咳嗽,咳嗽痰清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及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炎等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3粒,一日3次。

【使用禁忌】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者慎用。

风热外感禁用。

含麻黄碱,运动员禁用。

5.【药名】九味羌活丸、九味羌活颗粒【处方】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地黄、甘草。

9种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中成药

9种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中成药

9种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中成药清明时节,气温忽高忽低,易感受寒凉而患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9种中成药,是最为常用的感冒药,每种药物组方不同,功效各有偏重,具体选用时,还需注意区分。

01 风寒感冒颗粒成分: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功效: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药物特色:既能退热止痛、发汗、缓解周身不适症状,又能治疗风寒咳嗽,更适合风寒感冒伴有咳嗽的患者。

02 感冒清热颗粒成分: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药物特色:感冒清热颗粒的偏性不明显,对于寒热表现不明显的感冒患者也可选用。

03 九味羌活颗粒成分: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

功效: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适应证:用于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痠痛。

药物特色:九味羌活颗粒具有祛风、散寒、除湿三大功效,针对风寒感冒所致的头重而痛、脖子僵硬、肢体酸痛、口苦微渴等症状,更适宜选用九味羌活颗粒。

04 感冒疏风颗粒成分:麻黄、苦杏仁、桂枝、白芍(酒炙)、紫苏叶、防风、独活、桔梗、谷芽(炒)、甘草、大枣、生姜。

功效:散寒解表,宣肺和中。

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药物特色:感冒疏风颗粒既能祛风散寒,又能健脾和中,对于风寒感冒期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患者更适用。

05 川芎茶调颗粒成分: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薄荷、荆芥、甘草。

功效:疏风止痛。

适应证: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药物特色:川芎茶调颗粒为治疗外感风寒所致头痛的药物,针对感受风寒邪气之后头痛较甚者以及风寒感冒鼻塞较重的患者更适宜。

典型中成药来治疗小儿感冒

典型中成药来治疗小儿感冒

用中成药来治疗小儿感冒由于小儿身体各部发育未全,抵抗力低很容易着凉感冒。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空疏、卫气不固,对于寒热不知调节,容易感受时邪病毒而患感冒。

针对导致感冒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可选用以下中成药:风寒感冒:特点是发热轻,怕冷重,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咳嗽、无汗,舌苔薄白。

对这类感冒,应以辛温解表为主,选用”九宝丸”。

因为九宝丸中有麻黄、苏叶、葛根能发汗而解表邪;桔梗、前胡、枳壳能宣肺利气化痰。

所以它是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理想药。

周岁以上的小儿每次服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的小儿可酌情减量。

午时茶(茅术、陈皮、柴胡、连翘、白芷、枳实、山楂、羌活、前胡、防风、藿香、甘草、神曲、川芎、茶叶、厚朴、桔梗、麦芽、苏叶)此系传统用治风寒感冒或有内伤积食挟感冒者,可每服1包,煎服或沸水泡服,药汁宜多,服后最好盖被使微微出汗。

风热感冒:特点是发热重,怕冷轻,有微汗,咽部干红,鼻塞,舌苔微黄。

选用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中成药,如”小儿感冒冲剂”或”妙灵丹”。

因为小儿感冒冲剂中含有藿香、薄荷、菊花、连翘、白薇、大青叶、板蓝根、地骨皮、生地、生石膏等清热解毒及透表之品,对风热感冒、流感有很好的疗效。

用法是:一岁以内每袋分4次,1—3岁每袋服3次,4—7岁每袋服2—3次,8—12岁每次服一袋。

日服2次,用热开水冲服。

由于方中的薄荷、桑叶、银花、连翘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浙贝、杏仁、桔梗、黄芩能清肺热化痰止咳;生地、生石膏能滋阴退热,生津止渴;勾藤、僵蚕、蝉退能平肝熄风止惊;天竺黄、胆南星、豁痰止喘;麝香、冰片能芳香开窍,朱砂能镇静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所以它是治疗风热感冒伴有烦躁、高热、抽风等病例的良药。

用法是,每次服1.5克(1丸),日服2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服。

周岁以内的小儿,酌情减量。

暑湿感冒:多发生于夏季,特点是发热、身倦无汗、头晕、头胀、口渴喜饮、恶心呕吐、腹泻、小便短而黄、舌苔黄腻。

对此应选用清暑解表、健胃化滞的中成药,”香苏正胃丸”。

风寒感冒,如何选用中成药?介绍7种常用中成药

风寒感冒,如何选用中成药?介绍7种常用中成药

风寒感冒,如何选用中成药?介绍7种常用中成药冬季,室内外温度变化大,稍不注意,很容易感受寒凉,而患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的表现症状为头痛、发热轻、怕冷、无汗、颈项僵硬、周身酸痛,鼻流清涕、咽痒但不肿痛等。

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等7种中成药,是药店常有的用于风寒感冒的药物,可不同程度的缓解感冒症状,每种药物各具特色,具体应用时需注意区分。

01感冒清热颗粒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药提示: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药物特色:组方中含有桔梗、苦杏仁,具有止咳作用;葛根具有缓解颈项身痛的作用。

02荆防颗粒功效: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白痰。

用药提示: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

药物特色:荆防颗粒感冒症状初期使用,缓解缓解症状效果明显,还可增强免疫和抗病毒能力,适合秋冬季反复感冒者。

03风寒感冒颗粒功效: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用药提示: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药物特色:组方中含有麻黄,桂枝,干姜药性辛温的中药,发汗散寒作用明显,更适用于恶寒重的患者。

04正柴胡饮颗粒功效:表散风寒,解热止痛。

适应证:用于外感风寒初起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及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药提示: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药物特色:正柴胡饮颗粒组方简单,药效相对较弱,针对风寒感冒初起,轻证者更适宜。

05感冒疏风颗粒功效:辛温解表,宣肺和中。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倦怠。

用药提示: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含有麻黄,运动员慎用。

药物特色:具有宣肺和中的功效,更适合咳嗽症状明显者。

06葛根汤颗粒功效:发汗解表,升津舒经。

21种常见中成药,应对各种类型感冒,不要选错了!

21种常见中成药,应对各种类型感冒,不要选错了!

21种常见中成药,应对各种类型感冒,不要选错了!中医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和暑湿三种,很多人搞不清楚,我给大家简单明了的讲一下症状区别,同时推荐相应的中成药,任选其一即可。

一、风寒感冒辩证要点: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感冒中成药1、柴连口服液【药物组成】麻黄、柴胡、广藿香、肉桂、连翘、桔梗。

【功用主治】解表宣肺,化湿和中。

用于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夹湿证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咽干或兼脘闷、恶心等。

感冒中成药2、感冒疏风丸【药物组成】麻黄绒、苦杏仁、桂枝、白芍、紫苏叶、防风、桔梗、谷芽、甘草、大枣、生姜、独活。

【功用主治】辛温解表,宣肺和中。

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感冒中成药3、感冒软胶囊【药物组成】麻黄、桂枝、荆芥穗、黄芩、苦杏仁、羌活、川芎、防风、白芷、石菖蒲、葛根、薄荷、当归、桔梗。

【功用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感冒中成药4、解热感冒片【药物组成】黄芩、板蓝根、苦地丁、玄参、蒲公英、柴胡、葛根、防风、薄荷、荆芥穗、白芷等。

【功用主治】清热解表。

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发热怕冷,咳嗽喑哑,咽喉干痛。

5、感冒清热颗粒【药物组成】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用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感冒中成药6、九味羌活丸【药物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细辛。

【功用主治】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用于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

感冒中成药7、通宣理肺丸【药物组成】紫苏叶、前胡、桔梗、麻黄、陈皮、茯苓、枳壳、黄芩、苦杏仁、甘草、半夏。

300个中成药的功效及主治

300个中成药的功效及主治
四逆汤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二陈丸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橘贝半夏颗粒
化痰止咳宽中下气
痰气阻肺,咳嗽痰多,胸闷气急
礞石滚痰丸
逐痰降火
痰火扰心所致癫狂惊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结
清气化痰丸
清肺化痰
痰热阻肺所致咳嗽痰多,痰黄黏稠,胸腹满闷
丹七片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瘀血痹阻所致的胸痹心痛,眩晕头痛,经期腹痛
血塞通颗粒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
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偏瘫,肢体活动不利,口眼歪斜,胸痹心痛,胸闷气憋;中风后遗症及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消栓通络胶囊
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缺血性中风及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逐瘀通脉胶囊
破血逐瘀通经活络
通便宁片
宽中理气泻下通便
肠胃实热积滞所致的便秘
当归龙荟丸
泻火通便
肝胆火旺所致的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大便秘结
九制大黄丸
泻下导滞
胃肠积滞所致的便秘
通便灵胶囊
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麻仁胶囊
润肠通便
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增液口服液
清热解表
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
连花清瘟胶囊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
九味羌活丸
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外感风寒夹湿
荆防颗粒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外感风寒挟湿
午时茶颗粒
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
藿香正气水

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及该怎么选用

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及该怎么选用

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及该怎么选用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及该怎么选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冒,而对于一些小感冒,我们经常会到药店买药,有时药店的药师也会根据你的情况,指导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而感冒常用的中成药种类繁多,中医治疗重视辨证论治,那我们今天来讲讲感冒常用的中成药,及我们该如何选择。

感冒类中成药主要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解表胜湿剂、祛暑解表剂、扶正解表剂。

每一种解表剂具有不同的功效及适应范围,我们必须对证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并不是感冒了就随便买一盒感冒药吃就行了。

一、辛温解表剂从辛温两个字可以看出,本类解表剂,主要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

风寒证我们主要可以根据以下症状来判断: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项强痛、肢体疼痛,舌淡苔白、脉浮等。

舌淡,苔白常用的中成药有:1.桂枝合剂桂枝合剂桂枝合剂的药物组成主要是桂枝汤,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

主要治疗感冒风寒表虚证,症状见头痛发热、恶风汗出、鼻塞干呕等。

服用注意是,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服药后多饮热开水或热粥,覆盖被子保暖,让身体微微出汗为度。

2.表实感冒颗粒表实感冒颗粒表实感冒颗粒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

主要治疗感冒风寒表实证,症状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服用注意是,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

服药后多饮热开水或热粥。

因含麻黄,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3.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虽然名字写着清热,其实它的作用是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是辛温的解表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服用注意是,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与环孢素A同用,可能引起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

4.正柴胡饮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正柴胡饮具有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的功效。

主要治疗风寒感冒,症状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

服用注意是,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风热感冒慎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冒来袭!选对解表中成药
宝宝感冒了,宝爸宝妈不要着急,因为感冒可以激活细胞产生抗体,宝宝在与病菌的多次抗争中会让身体变得倍儿棒。

宝宝感冒,多属表证,常用解表药。

但家长朋友们,你们了解什么是解表药吗?解表药该如何选择和使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解表药知识补习班
疑惑1.什么是解表药?
知识补习:
凡能散发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均叫做解表药。

疑惑2.表证如何发病?
知识补习:
风、寒、暑、湿、燥、火(外邪)等侵袭人体,每先从肌表而入,当邪在肌表的时候,便会产生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

疑惑3.如何治疗表证?
知识补习:
因解表一类药物具有辛散轻扬的特性,有发汗解肌的功能,能使病邪通过发汗而从肌表外解,这样便能控制疾病的转变,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

解表药不仅具有发散的通性,且因其性质有温热和寒凉的不同,在功用上又可分为发散风寒和发散风热两大类。

发散风寒药适用于发热轻、恶寒重,头痛、身痛、口不渴之风寒表证;发散风热药适用于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目赤、口渴之风热表证。

故解表药的运用,与辨证表证的属寒、属热的性质实有重要的关系。

疑惑4.使用解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知识补习:
使用解表药必须注意以下3点:
1.凡属阳虚畏寒、阴虚发热以及素有自汗、盗汗、失血之患的宝宝,均须忌用。

若体弱气血不足者,因外感而必须使用时,须以扶正祛邪的方法,适当配合补养药,以免发生流弊。

2.解表药不能使用过量,中病(达到病位)即止。

若过量而发汗太多,则耗液伤津,可造成亡阳(过度伤阳)之变,如果这样就必须急用回阳敛汗等方法来挽救。

3.夏秋气候温暖,体表疏松,汗液易泄,故用量宜轻;秋冬气候寒凉,体表致密,汗液不易外泄,故用量宜重。

中成药的选择
家长面对以下常见的12剂解表药,尽管都是非处方用药(otc),到底应该给宝宝选择哪一种呢?这就需要您观察宝宝的症状,对症下药。

1.小儿至宝丸
规格:1.5g/丸。

主要成分:苏叶、藿香、薄荷等。

主治:祛风解表,化痰导滞。

用于伤风发热、流涕、咳嗽、痰多、腹痛夜啼、尿赤便结等。

用法用量:口服(丸),2次/日。

<1岁,每次1/2丸;1~6岁,每次1丸;7~14岁,每次1~2丸。

2.小儿清感灵
规格:0.23g/片。

主要成分:荆芥穗、苍术、白芷等。

主治:发汗解肌,清热透表。

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怕冷,肌表无汗,头痛口渴,
咽痛鼻塞,咳嗽痰多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片),2次/日。

<1岁,每次1片;1~6岁,每次2片;7~14岁,每次3~4片。

3.感冒清热冲剂
规格:12g/袋。

主要成分:荆芥穗、防风、葛根等。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g),2次/日。

<1岁,每次3g;1~6岁,每次6g;7~14岁,每次12g。

4.小儿感冒冲剂
规格:12g/袋。

主要成分:藿香、板蓝根、连翘等。

主治: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口干而渴,咳嗽有痰,肢体酸痛等症,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咽喉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g),3次/日。

<1岁,每次3~6g;1~6岁,每次6~12g;7~14岁,每次12g。

5.小儿清咽冲剂
规格:6g/袋。

主要成分:连翘、蒲公英、薄荷等。

主治: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音哑,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g),2~3次/日。

<1岁,每次3g;1~6岁,每次6g;7~14岁,每次9~12g。

6.柴胡口服液
规格:10ml/支。

主要成分:柴胡等。

主治:解表退热,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ml),3次/日。

<1岁,每次3~5ml;1~6岁,每次5~10ml;7~14岁,每次10 ml。

7.鼻渊舒口服液
规格:10ml/支。

主要成分:辛夷、苍耳子、黄芪等。

主治:清热解毒,疏风排脓,止痛,通鼻窍。

用于急慢性鼻窦炎、鼻炎及感冒鼻塞。

用法用量:口服(ml),3次/日,7天为1个疗程。

<1岁,每次3~5 ml;1~6岁,每次5~10ml;7~14岁,每次10 ml。

8.健儿清解液
规格:10ml/瓶。

主要成分:金银花、菊花、山楂等。

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用于口腔糜烂、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用法用量:口服(ml),3次/日。

<1岁,每次3~5 ml;1~6岁,每次5~10ml;7~14岁,每次10~20ml。

9.保济口服液
规格:10ml/支。

主要成分:广藿香、木香。

主治:治疗腹痛吐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胃肠不适、消化不良、舟车眩晕、四时感冒、发热头痛。

用法用量:口服(ml),3次/日。

<1岁,每次3~5 ml;1~6岁,每次5~10ml;7~14岁,每次10~20 ml。

10.感冒软胶囊
规格:0.45g/粒。

主要成分:麻黄、白芷、杏仁等。

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治疗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引起的头痛身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咽喉肿痛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粒),2次/日。

<1岁,每次1/2~1粒;1~6岁,每次1~2粒;7~14岁,每次2~4粒。

11.馥感啉口服液
规格:10ml/支。

主要成分:鬼针草、野菊花、黄花、浙贝母。

主治: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止咳平喘。

用于小儿反复感冒所致发热、咳嗽、气喘及咽喉肿痛等症,亦适用于成人体虚感冒。

用法用量:口服(ml),3~4/日。

<1岁,每次5ml;&1岁,每次10ml。

12.疏清颗粒
规格:6g/袋。

主要成分:石膏、大青叶、桑叶、芦根、甘草。

主治:清热解表,宣泄肺胃。

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属风热症。

用法用量:口服(g),3次/日。

<1岁,每次3~9g;1~6岁,每次12~24g;7~14岁,每次24~36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