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开展?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学。

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积存和制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根底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的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存,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根本理论确实立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医治技术日益提高,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也进一步成熟和开展。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气氛浓厚,新理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的开展进入一个蓬勃开展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藏象理论更加充实,临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温病学迅速开展。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2、简述中医学的根本特点?答:中医学的根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养阴派〞朱丹溪。

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

4、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表达,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紧密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医治和养生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医治疾病的根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别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医药学概论》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四气是指( )。

A.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 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D.药物作用的趋向性2.生姜能( )。

A.止痉 B.止呕C.止血 D.止带3.毒性是指( )。

A.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 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D.药物作用的趋向性4.相须指的是( )。

A.两药合用能增强毒性 B.两药合用使临床效应降低或消除C.两药合用能增强疗效 D.两药合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5.花蕾入药的是( )。

A.菊花 B.旋复花C.辛夷 D.红花6.临床上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色是( )。

A.淡红舌 B.淡白舌C.紫舌 D.绛舌7.面色黄的主病是( )。

A.主热证、湿证 B.主虚证、湿证C.主寒证、虚证 D.主寒证、湿证8.与气陷无关的是( )。

A.遗尿 B.脱肛C.子宫下垂 D.腹部坠胀9.排泄物臭秽多属( )。

A.热证 B.寒证C.虚证 D-表证10.脉型阔大,来盛去衰的脉象是( )。

A.浮脉 B.促脉C.数脉 D.洪脉11.津液的排泄障碍涉及的主要脏有( )。

A.肺脾肝 B.肺脾肾C.脾肾心 D.心肾肝12.耳为( )。

A.心窍 B.肺窍C.脾窍 D.肾窍13.大怒影响机体的( )。

A.呼吸功能 B.疏泄功能C.藏精功能 D.气化功能14.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是( )。

A.天气 B.地气C.清气 D.精气15.脾胃虚弱可以导致血液发生的病理变化是( )。

中医药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药学的核心理论基础是什么?A. 阴阳五行B. 脏腑经络C. 八纲辨证D. 五运六气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药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医学三字经》答案:D3. 中医药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什么?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治疗疾病的症状D. 治疗疾病的并发症答案:B4. 中医药理论中的“五行”是指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风、寒、暑、湿、燥答案:A5. 中医药中“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根据病人的症状进行治疗B. 根据病人的病因进行治疗C. 根据病人的体质进行治疗D. 根据病人的性别进行治疗答案:B6.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药的常用治疗方法?A. 针灸B. 拔罐C. 刮痧D. 西药治疗答案:D7. 中医药学中“四气”是指什么?A. 温、热、寒、凉B. 酸、苦、甘、辛C. 金、木、水、火D. 心、肝、脾、肾答案:A8. 中医药中“五味”入五脏的理论是指什么?A. 五种味道分别对应五个脏腑B. 五种治疗方法分别对应五个脏腑C. 五种情绪分别对应五个脏腑D. 五种颜色分别对应五个脏腑答案:A9. 中医药中“经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传输血液B. 传输营养物质C. 传输气血和调节阴阳D. 传输神经信号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药的常用药材?A. 人参B. 黄芪C. 金银花D. 阿司匹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医药治疗疾病时,常用的方法包括哪些?A. 草药B. 食疗C. 音乐疗法D. 推拿答案:A B D12. 中医药中“八纲辨证”是指以下哪几项?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答案:A B C D1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中医药的治疗效果?A. 药材的质量B. 医生的诊断C. 病人的饮食习惯D. 病人的情绪状态答案:A B C D14. 中医药中“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中,木生火,火生什么?A. 金B. 土C. 水D. 木答案:B15. 中医药中“四诊合参”包括哪些诊断方法?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答案:A B C D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中医药学认为,人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中医药学概论-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纸考卷考题目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纸考卷考题目答案

【题库】中医药学概论-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气血生化之源是()A.心B.肝C.脾D.肾答案:C.脾2.大怒影响机体的()A.呼吸功能B.疏泄功能C.藏精功能D.气化功能答案:B.疏泄功能3.耳为()A.心窍B.肺窍C.脾窍D.肾窍答案:D.肾窍4.六淫中属于升散上冲特性的是()A.风暑火B.风寒燥C.风暑湿D,风燥暑答案:A.风暑火5.下列不属于正气的范围是()A.肾中精气的抗邪能力B.卫气的卫外作用C.元气的抗病作用D.保健抗衰老作用答案:D.保健抗衰老作用6.下列见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的是()A.郑声B.谐语C.独语D.狂言答案:B.谐语7.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是()A.阴阳B.表里C.寒热D.虚实答案:B.表里8.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多见于()A,疟疾 B.表证C.阳明腑实证D.少阳证答案:A,疟疾9.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的脉象是()A.促脉B.缓脉C.代脉D.结脉答案:D.结脉10.咳声如犬吠者为()A.百日咳B.燥咳C.湿咳D.白喉答案:D.白喉11.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应当属()A.辛B.寒C.温D.热答案: B.寒12.相反指的是()A.两药合用能增强毒性B.两药合用使临床效应降低或消除C.两药合用能增强疗效D.两药合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答案:A.两药合用能增强毒性13.归经是指()A.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D.药物作用的趋向性答案: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14.防风能()A.止痉B.止呕C.止血D.止带答案:A.止痉16.只针对主病或主证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A.臣药B.君药C.佐药D.使药答案:B.君药17.清法能()A.改善或消除表证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C.改善或消除虚证D.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答案: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18.针对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表证者,首选()A.银翘散B.败毒散C.桑菊饮D.麻黄汤答案:B.败毒散19.下列不属于小柴胡汤的组成的是()A.黄苓B.半夏C.人参D.白芍答案:D.白芍21.不属于四气的内容是()A.寒B.热C.辛D.凉答案:C.辛22.相恶指的是()。

中医药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1. 金钱草:AA. 治黄疸B. 治石淋C. 治乳痈D. 治肺痈2. 善能清泻胃肠湿热的药是:DA. 黄连B. 黄芩C. 黄柏D. 龙胆草3. 两种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合用后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疗效,其配伍关系称为:BA. 相畏B. 相使C. 相反D. 相须4. 能平肝息风,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药物是:BA. 夏枯草B. 羚羊角C. 牛黄D. 地龙5. 独活可主治的病证是:BA. 水肿B. 风寒表证C. 虚热证D. 胎动不安6.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全书共收载药物:CA. 1700种B. 1980种C. 365种D. 300种7. 治疗脾虚水肿,宜选择的药物组是:BA. 甘草与西洋参B. 白术与黄芪C. 黄芪与甘草D. 甘草与白术8. 川芎除活血行气外,还能:AA. 祛风止痛B. 利水消肿C. 引火(血)下行D. 解毒消痈9. 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DA. 款冬花B. 紫菀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10. 授乳期不宜选用的药物是:CA. 山楂B. 神曲C. 麦芽D. 鸡内金11. 羚羊角片入汤剂时应该:CA. 后下B. 布包煎C. 单煎2h以上D. 先煎12. 治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的最佳配伍是:AA. 石膏配知母B. 石膏配栀子C. 知母配黄柏D. 知母配龙胆草13. 桔梗具有的功效是:CA. 祛痰止呕.B. 祛痰排脓C. 祛痰温胃D. 祛痰行气14. 治血虚、血瘀、妇科经产诸证的要药是:BA. 白芍B. 当归C. 阿胶D. 熟地15. 能利水消肿的药是:DA. 桑白皮B. 葶苈子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16. 薤白的功效是:CA. 理气调中,利水消肿B. 疏肝解郁,化痰止咳C. 理气宽胸,行气导滞D.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17. 辛味药的作用是:AA. 发散行气B. 软坚泻下C. 燥湿通泄D. 利水渗湿18. 三七能主治的病证是:BA. 虚寒性痛经B. 血热性出血C. 收敛止血D. 跌打损伤19. 石决明的主治病证是:AA. 目赤肿痛B. 目暗昏花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20. 大黄酒制的目的是:(D)A. 去除杂质B. 防止生虫变质C. 祛除恶臭D. 增强活血化瘀作用21.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炮制方法,称为( C )A.润 B.漂 C.水飞 D.淬 E.煅22.既能补血,又能活血的药物为( B )A.熟地黄 B.当归 C.川芎 D.何首乌 E.红花23.为了减低毒性,巴豆内服时宜( E )A.蜜制 B.酒制 C.醋制 D.姜汁制 E.制霜24.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等表实证者,最宜选用( B )A.桂枝 B.麻黄 C.紫苏 D.白芷 E.防风25.甲壳类药物入煎剂宜( A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烊化26.可用治热毒疮痈及尿血的药物为( D )A.白茅根 B.仙鹤草 C.板蓝根 D.小蓟 E.地榆27.既能行肠胃气滞,又善化痰消积的药物是( D )A.陈皮 B.半夏 C.厚朴 D.枳实 E.莱菔子28.通泻三焦之火的药物为( D )A.夏枯草 B.石膏 C.淡竹叶 D.栀子 E.知母29.善治阴暑的药物为( C )A.石菖蒲 B.苍术 C.藿香 D.砂仁 E.草豆蔻30.鹿茸的正确用法是( E )A.先煎 B.后下 C.另炖 D.包煎 E.研末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须制成炭剂才有止血作用的药物为( B E)A.白及B.血余C.小蓟D.地榆E.荆芥2.下列药物中,具有开窍作用的为( B C D E )A.川芎B.郁金C.远志D.牛黄E.麝香3.用治风湿痹痛的活血药为(A B C D E)A.川芎B.姜黄C.鸡血藤D.穿山甲E.牛膝4.既能凉血又能化瘀的药物为( A B E)A.茜草B.丹参C.蒲黄D.三七E.郁金5.常用治绦虫病的药物为(C D E)A.使君子B.苦楝皮C.槟榔D.南瓜子E.鹤草芽6.主治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为主的药物为(A B D)A.木香B.陈皮C.川楝子D.枳实E.柴胡7.桔梗开宣肺气之功可用治( A B C)A.胸闷咳嗽B.肺痈C.咽喉不利D.泄泻E.外感8.下列药物中可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为( A B C D)A.龟甲B.鳖甲C.白芍D.白菊花E.麦冬9.既能化痰,又可用治呕吐证的药物为(B C E)A.生姜B.竹茹C.半夏D.藿香E.旋覆花10.朱砂入心经,具有的作用有(C E)A.养心阴B.养心血C.镇心神D.开心窍E.清心热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0.5分,共10分)1.既能健脾,又能宁心安神的药物为__茯苓___。

中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学强调什么理念?a. 组织结构论b. 整体论c. 分子生物学d. 统计学答案:b. 整体论2.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以下哪种因素维持的?a. 细胞b. 基因c. 气血d. 蛋白质答案:c. 气血3. 中医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以药克法b. 以药为主c. 以人为本d. 以治标为主答案:c. 以人为本4. 中医学中,五脏不包括以下哪个?a. 心脏b. 肺脏c. 肝脏d. 脾脏答案:a. 心脏5. 中医学中,五脏对应以下哪个脏器?a. 心包b. 肺c. 肝d. 胃答案:c. 肝二、填空题1. 中医学中,治疗药物的分类包括三大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中药、方剂、草药。

2. 中医学通过________来诊断疾病和分析病因。

答案:四诊法。

3.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_的调节。

答案:气血。

4. 中医学中,经络是人体内________的运行通道。

答案:气血。

5. 中医学的辨证施治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辨证、施治。

三、简答题1. 解释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

答案: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指将事物分为阴和阳两个相对对立的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处于不断变化和相互转化的状态。

阴与阳之间的平衡与相互制约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

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生通过辨别阴阳的失调来判断疾病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恢复阴阳平衡。

2. 简述中医学的四诊法。

答案:中医学的四诊法是指望闻问切四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

具体包括:-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外部表现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 闻诊:通过闻取患者的气味、声音等来获取病情信息。

- 问诊:医生向患者询问病史、病情等细节,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的原因。

- 切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获取脉搏的信息,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中医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满分40分)1.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哪些方面?A.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B.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C. 阴阳五行、病因病机、治疗原则D. 脏腑经络、阴阳五行、治疗原则答案:A2. 中医对疾病的病因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外感病因B. 内伤病因C. 精神病因D. 遗传因素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触诊答案:D4. 中医理论中“五脏”指的是?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脾、胃、肾C. 心、肝、肺、胃、肾D. 心、肝、脾、肺、胆答案:A5.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主运化B. 主藏血C. 主疏泄D. 主气化答案:A(以下题目依此类推,直至第20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满分30分)1. 中医认为“肾”的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主藏精B. 主生长、发育和生殖C. 主水液代谢D. 主呼吸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中医“六淫”中的内容?A. 风B. 寒C. 暑D. 湿答案:ABCD3. 中医“气血津液”中的“气”包括哪些?A. 原气B. 宗气C. 营气D. 卫气答案:ABCD(以下题目依此类推,直至第10题)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满分10分)1. 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主宰全身。

答案:正确2.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中,“切”指的是切脉。

答案:正确3. 中医理论中的“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答案:正确(以下题目依此类推,直至第10题)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满分20分)1. 简述中医理论中“阴阳”的概念及其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答案: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

在人体健康中,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阴阳失衡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中医药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阴阳:是描述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

2、气机:指气的运动和作用。

3、津液:指人体内一切正常体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4、解表药: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5、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功效题(每题2分,共10分)1、麻黄:具有发汗、平喘、利水的功效。

2、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的功效。

3、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

4、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

5、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医认为人体是以气为主宰,脾胃为中心,结合脏腑、经络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奇恒之腑形态上似心脏,功能上似肝脏。

2、中药“四大热药”是指桂枝、石膏、细辛、麻黄。

3、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

4、应用升降浮沉应遵循的原则是“上治下,下治上;浮治沉,沉治浮”。

5、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

人体之气根据生成的来源可分为先天之气、后天之气。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辩证性。

7、茵陈是治疗湿热黄疸的要药;蒲公英是治疗湿热泻痢的要药;鱼腥草是治疗热毒瘙痒的要药;金钱草是治疗湿热痈疮的要药。

8、活血祛瘀药可分为活血化瘀类、行气活血类、凉血祛瘀类、化瘀止痛类四大类。

9、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物是麻黄;功能“引火下行”的药物是大黄;有“舟楫之剂”之称的药物是枳实;即能补血又能止血的药物是当归。

四、选择题1、A2、A3、A4、A5、C6、A7、B8、B9、E10、B11、D12、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阴阳:
2、气机:
3、津液:
4、解表药:
5、七情: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功效题
1、麻黄:
2、石膏:
3、茯苓:
4、人参:
5、川芎:
三、填空题
1、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医认为人体是以_____________为主宰,
_____________为中心,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奇恒之腑形态上似_______,功能上似____________。

2、中药“四大热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行相生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用升降浮沉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人体之气根据生成的来源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题

五、问答题
1、试述五味的定义及其具体作用
2、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一、名词解释题
1、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

2、气的运动。

3、人体内一切正常体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4、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5、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功效题
1、发汗,平喘,利水。

2、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3、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4、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5、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三、填空题
1、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心,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腑,脏。

2、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
3、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4、顺着病位、逆着病势。

5、升、降、出、入。

先天之精气、后天之精气。

四、单项选择题

五、问答题
1、五味指辛、甘(淡)、酸(涩)、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辛:能散、能宣、能通。

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

具有补虚扶弱、缓急和中、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的作用。

某些甘味药还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


酸:能收、能涩。

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合甘味以化阴的作用,此与涩味不尽相同。

苦:能泄、能燥。

泄具有通泄(泻下大便)、清泄(清热泻火)和降泄(降泄肺胃上逆之气)作用;燥即燥湿,其中又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的不同。

咸:能软、能下。

具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

某些动物药的咸味是标示该药能走血分或入阴分。

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

淡:能渗能利,具有渗利水湿的作用。

2、(1)主血脉。

主神志。

(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