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基于标准)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写单词和词组:天空、太阳、彩虹、雨。

2.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天空、太阳、彩虹、雨的特点。

3.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四个词语的读音和写法。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天空、太阳、彩虹和雨的形象。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天空、太阳这两个物体。

•学生通过图片、实物等感知天空、太阳的特点。

2. 教学内容1.天空:展示天空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天空的颜色,并练习读写“天空”。

2.太阳:展示太阳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太阳的颜色和形状,并练习读写“太阳”。

3. 教学活动1.观察图片,说出天空的颜色。

2.看着太阳的图片,说出太阳的颜色和形状。

第二课时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彩虹、雨这两个自然现象。

•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彩虹、感知雨的特点。

2. 教学内容1.彩虹:展示彩虹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彩虹的颜色和形状,并练习读写“彩虹”。

2.雨:表演下雨的情景,让学生感知雨的声音和感受,并练习读写“雨”。

3. 教学活动1.观察图片,说出彩虹的颜色和形状。

2.模仿下雨的声音,感知雨的特点。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对于天空、太阳、彩虹、雨等自然现象的认知得到了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也有所增强。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让学生不仅看到图片,更要让他们亲身感知和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作业1.默写单词:天空、太阳、彩虹、雨各5遍。

2.家庭作业:观察家中的天空、太阳,描述它们的特点并画出来。

六、教学活动评估1.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2.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价。

以上就是关于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老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温故知新,巩固学生对第四单元内容的理解。

2.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4.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2.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运用生字词进行语句编排。

2.能够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课文《小鸡张嘴》相关教材。

2.黑板、彩色粉笔。

3.小鸡张嘴道具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利用图片或道具展示小鸡张嘴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谈谈小鸡张嘴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动物等。

(二)、学习展开1.给学生提供关于课文中重要生字词的练习,让学生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并运用在句子中。

2.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复述整个课文。

3.引导学生就故事情节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三)、课文延伸1.小组合作,完成一道有关课文的填词题目,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2.练习书写生字词,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认识和使用这些词。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应该继续加强对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七、布置作业1.背诵本单元生字词。

2.复述本单元课文《小鸡张嘴》。

3.准备下节课的故事剧情表演。

八、板书设计•《小鸡张嘴》复述•生字词:小鸡、张嘴、眼睛、羽毛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粒种子》教案新部编本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粒种子》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4、一粒种子教学目标:1、认识“米字旁”;认识本课9个生字;描写左窄右宽的字4个。

2、积累10个词语和2句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

4、知道种子通常在春天发芽长大,初步了解种子发芽要的一定温度、水分和空气。

教学重点、难点:1识记本课9个生字。

2 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练习中的长句。

3 展开想像,根据自己的感受演一演种子钻出地面后会怎么说、怎么做。

教学准备:投影、生字卡片、录音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背诵名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回忆《春雨沙沙》。

水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

是啊,春天是万物复苏,连小种子也赶来凑热闹呢!2、揭示课题:4、一粒种子(注意种是多音字)学习生字“粒”(认识“米字旁”,辨析“立——粒——拉”)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思考:种子是怎么发芽的?2、初读课文:四人一组读读课文,交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说说课文有几小节?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不加字,不漏字。

三、读读课文,学习生字1、出示句子:(第一次挺一挺的句子)2、学习范例(1)多种形式读句子(2)学习生字:泥、挺(做做动作)(3)想想种子为什么要挺一挺身子?(板书:暖和)(4)指导朗读,做做动作3、自读课文,找找种子一共挺了几次?(划出来)4、交流自学情况(第二次挺一挺的句子)(1)读句子,做动作(2)学习生字:渴(和喝比较,书空笔顺)、舒(3)这次种子为什么又挺一挺身子?(板书:喝水)5、这时种子出土了吗?它还需要再挺一挺,交流8、9小节(1)学习生字:泉、赶(2)种子听到了什么?(3)出示句子: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们也在唱歌。

(指导朗读)(4)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它看到了什么?(5)指导朗读6、齐读1、2小节:思考: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板书:温度、水分)对啊,我们知道春天天气暖和了,冰雪融化了,而且春天的雨水多,地上潮湿,所以埋在地里的种子容易发芽。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7 静夜思(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7 静夜思(教学课件)
▷ 望着天上的明月,诗人还会想些什么?
静夜思
明月光 疑是 地上霜
望明月 不由 思故乡
思乡情浓
本诗描述了诗人在宁 静的月夜的所思所想,表 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一、用“√”标出汉字的正确读音。
月夜(y√è yiè) 起疑(ní y√í)
远望(wàn wàn√ɡ) 举手(j√ǔ jǚ)
二、将古诗补充完整。 静夜思
▷ 观图忆诗
7 静夜思
在静寂的夜晚思念故乡
▷ 初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jìnɡ yè sī
静夜思
点击播放
chuánɡ
ɡuānɡ y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jǔ wànɡ

ɡù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熟字加偏旁
古攵 故
木广 床
田心 思
▷ 创编字谜
心上一块田 思
▷ 这两句诗是么意思?
银白的月光洒在床前的地面上,像是 铺了一层冰冷的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抬头仰望着明月,不由 得低下头来思念起故乡。
抬 举头望明月,动作,体现诗人望 ▲ 低头思故乡。月思乡的过程。
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诗人漂泊他乡,因思乡而夜深仍 未眠,可见思乡情浓。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思念故乡
__床__前__明__月__光__,疑是地上霜。 _举__头望明月,_低__头思__故__乡__。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读第一、二句诗,可边
读边想象银白的月光洒向地面的画面, 感受清冷美丽的情境。第三、四句诗写 诗人思念家乡,心情不免低落,读时适 当放慢节奏。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课基于标准的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课基于标准的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课基于标准的设计本文是一篇教学设计,旨在教授一年级学生识字、朗读和了解四季的特点。

该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学生通过上学期的研究,已经掌握了各种基本的识字方法。

本课在识字方面可以放手给孩子们讨论交流。

写字方面还应该提醒孩子们按照笔顺来书写,一些易错的笔画一定要区分清楚。

教学目标包括:1、借助文本集中识字,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会写“春,风”等7个生字。

认识部首“⻗”和“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研究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评价任务包括:1、教学过程二,三这两个环节通过各种识字方法巩固识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完成评价任务一。

2、教学过程四这个环节完成评价任务二。

3、教学过程一完成评价任务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种方法,如出示图片、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等,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同时,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课前准备包括制作生字卡片和多媒体课件,学生需要预生字并制作字卡。

该课程安排在一个课时内。

教学过程包括谈话激趣、出示词语、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等环节。

在谈话激趣环节中,教师通过问答和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出示词语环节中,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是哪个季节,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

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环节中,教师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让学生观察插图,说出看到了什么,并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总之,本文是一篇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识字、朗读和了解四季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猜字谜》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猜字谜》精品教案

识字4猜字谜【教学要求】1. 认识12个汉字和又字旁、两点水2个偏旁,会写“字、左、右”等7个汉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掌握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猜出谜底,并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底的。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字、左、右”等7个汉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游戏,激趣导入(课件出示2)1﹒出示谜语(打一字)。

(1)一加一不是二。

(打一字)(2)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3)八十八。

2﹒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二、开火车学新词1.(课件出示3)词语:xiānɡ yù xǐ huɑn zuì pà hù xiānɡ lìnɡ rén ɡǎn dònɡ相.遇.喜.欢.最怕.互.相令.人感动.wàn lǐ wú yún chún jìnɡ zuǒ yòu hónɡ huo yǒu sh 万.里无云纯.净.左.右.红.火有时.【设计意图:先来做猜谜语游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

】【设计意图:从字词入手,学习生字的读音,识记字形,鼓励学生多元识字,读句子注意节奏和停顿,引导学生正确的读法。

】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

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

指导读准平舌音“左”,翘舌音“时、纯”,前鼻音“万、欢、言”,后鼻音“红、动、令、净、相”(1)横着开火车。

(2)竖着开火车。

(3)开双轨列车,看谁开得快。

(4)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说一句话。

3.识记生字:(课件出示4)(1)熟字比较:“今”加一点就是“令”;“方”去一点就是“万”。

【部编版】(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1.彩虹(教案含板书设计和反思)

【部编版】(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1.彩虹(教案含板书设计和反思)

11彩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高、兴、千、成”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12个生字,学会“着、那、到、高、兴、千、成”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彩虹。

师:彩虹有什么颜色?生:赤橙黄绿青蓝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彩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生: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教师引导)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着、那、到、高、兴、千、成”,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2020年春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2020年春季)

语文园地四成功之处:学习语文园地,通过读、写、背,积累了语言,增长了知识。

一定能放手的就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在生的自学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指导也很重要。

不足及改进:应该以练习为主,精细的讲解占用了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这个语文园地有5项内容,分别是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及和大人一起读。

“识字加油站”版块是一些和人的身体部位相关,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读一读”,要求读好最常见的几类轻声词语,“书写提示”揭示了有“点”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

“日积月累”安排贾岛的诗作《寻隐者不遇》,“和大人一起读”安排了《妞妞赶牛》,先慢读,后快读,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

【其他资料】贾岛的诗:1.《送友人游蜀》万岑深积翠,路向此中难。

欲暮多羁思,因高莫远看。

卓家人寂寞,扬子业凋残。

唯有岷江水,悠悠带月寒。

2.《青门里作》燕存鸿已过,海内几人愁。

欲问南宗理,将归北岳修。

若无攀桂分,只是卧云休。

泉树一为别,依稀三十秋。

3.《清明日园林寄友人》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4.《秋暮》北门杨柳叶,不觉已缤纷。

值鹤因临水,迎僧忽背云。

白须相并出,清泪两行分。

默默空朝夕,苦吟谁喜闻。

5.《秋暮寄友人》寥落关河暮,霜风树叶低。

远天垂地外,寒日下峰西。

有志烟霞切,无家岁月迷。

清宵话白阁,已负十年栖。

6.《秋夜仰怀钱孟二公琴客会》月色四时好,秋光君子知。

南山昨夜雨,为我写清规。

独鹤耸寒骨,高杉韵细飔。

仙家缥缈弄,仿佛此中期。

7.《让纠曹上乐使君》战战复兢兢,犹如履薄冰。

虽然叨一掾,还似说三乘。

瓶汲南溪水,书来北岳僧。

戆愚兼抱疾,权纪不相应。

8.《阮籍啸台》如闻长啸春风里,荆棘丛边访旧踪。

地接苏门山近远,荒台突兀抵高峰。

9.《三月晦日送春》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夜”“疑”等9个生字,会写“思”“前”等7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评价任务:1、通过做动作、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夜”“疑”等9个生字,书写“思”“前”等7个生字。

2、通过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环节四再读古诗,深化情感1.课件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

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伤心)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播放乐曲)4.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5.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7.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

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深情吟诵。

)8.推荐最佳表演者上台配乐表演。

9.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完成目标二】。

【评价目标二】环节五指导书写,学写生字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2)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思、前、故”的写法。

3.学生独立写。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4.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完成目标一】【评价目标一】板书设计:作业设计:9 、夜色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学习新偏旁“厂”。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评价任务:1、通过做动作、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正确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学习新偏旁“厂”。

2、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3、通过看图比读感悟,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

教师追问: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害怕吗?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二初读诗歌,认读生词1.自由朗读诗歌。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

(3) 指名分别朗读两小节,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学生字。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完成目标二】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评价目标二】环节三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变化1.逐段朗读,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1)在第一小节中,找出描写“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2) 全班齐读,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

(3) 第二小节中,找出描写“我”从害怕夜晚到变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5)指名学生朗读汇报,注意伴随着小朋友心情的变化,朗读语气也要发生变化。

(6)朗读比赛,读中体会小朋友从害怕夜色到喜欢夜色的心理变化。

【完成目标三】。

【评价目标三】环节四总结全文,指导书写,巩固生字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诵诗歌,感受小朋友对夜晚从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变化,知道了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2.指导书写生字——看、笑、外、晚、再。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的书写,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作业设计:10、端午粽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立字旁”和“米字旁”。

2、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评价任务:1、通过加一加、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1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立字旁”和“米字旁”。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通过练习生活实际,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通过查资料,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

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完成目标一】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评价目标一】环节三诵读课文,品味内容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

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评价目标二】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

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预设: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完成目标二】。

环节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总结全文,情感升华1.着重指导“真、节、分”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

(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

(师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5)反馈,评价。

2.学生自学“午、米、叶、豆”的写法。

(1)观察这几个字的笔顺演示。

(2)观察这几个字的占格位置。

(3)在描红本上练写。

3.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

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完成目标一】。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的书写,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红等美观地书写生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评价目标一】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1、彩虹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衣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评价任务:1、通过加一加、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衣字旁”。

2、通过范读、指名读、男女读等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通过朗读交流,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

”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

(板书:彩虹)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加一加:虫+工=虹换一换:江—氵+虫=虹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1.朗读全文。

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5.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小组读课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ɡ。

【完成目标一】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评价目标一】(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导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

3.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量词:座。

【评价目标二、三】环节三感知课文①看图出示:一座美丽的桥。

指生读。

②你还知道“一座什么”?(3)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桥,你最想上去干什么?(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