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工业地域(知识讲解)

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工业地域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复习建议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解释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判断工业指向类型及区位选择的原则;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地理环境问题。
知识清单一、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主要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________、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_______、政策、原料、________、________和市场等。
2.工业区位选择原则:从________效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________获得最高的________。
3.不同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不同:(1)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________产地,(2)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________,(3)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火电厂或________,(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有大量________的地方,(5)技术导向型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________发达地区。
4.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变化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________。
(2)带来的影响:a .________、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b .市场、________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c .________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5.环境因素日益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1)污染重的工业的布局原则:a .污染空气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________地带或最小风频的________或与盛行风向________的郊外。
b .污染水源的工厂排污口应远离________及河流________。
c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企业应远离________和农田。
(2)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以________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高一地理必修二4.1工业的区位选择(新人教版)

2、环境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将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 上风地带或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常 上风地带或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 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水污染: 水污染: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பைடு நூலகம்读思考:
以下三组材料的工业区位选择受哪些因素影响?
材料1 材料1:“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它的生产基地在四川绵 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 阳,深居内地,原来是军工企业。是50年代初与国防需要而建立的。 深居内地,原来是军工企业。 50年代初与国防需要而建立的。 年代初与国防需要而建立的 材料2: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安排许多工业部门在西部落 材料2 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户,目的是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 目的是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 材料3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经济迅猛发展,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当 地华人、华侨投资的结果, 地华人、华侨投资的结果,
低生产成本。 低生产成本。
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 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 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 生变化?补充完成图4.4空白处的内容 空白处的内容。 生变化?补充完成图4.4空白处的内容 么? ,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 布局, 布局 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分类:
按产品性质
加工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2.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土地 水源、 水源、能源 • 投入:土地、厂房、原料或零部件、动 投入:土地、厂房、原料或零部件、 技术 燃料或电力)、水源、劳动力、 )、水源 力(燃料或电力)、水源、劳动力、机 劳动力、 劳动力、资金 产品 械设备、资金、 工厂 械设备、资金、技术等 • 产出:工业产品和工业三废 产出: 废 零 原 水、 部 料 件 部分再循环 渣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

7
一、工业区位因素
2.土地:
市中心附近:高级时装厂、首饰加工厂、食品加 工业、印刷业等
城市边缘(郊区等):钢铁厂、石油化工和飞机 制造等占地大的工业
3.
共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 集 提高资源利用率:高科技园区、工业新区 聚
节约运费、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钢铁城、
石油城等资源型城市
煤(吨)
4
2
0.75
铁矿石(吨) 2
1.8 1.3
完整版课件ppt
18
P68活动:科技的进步,炼相同数量的钢铁所需要的铁 矿石和煤越来越少;巨型运输船舶和集装箱的出现,大 幅度降低了运输费用,这时候交通(港口等)和市场的 影响逐渐增大。临海有利于原材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成为工业区位的首选。
从中可以看出:工业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发展和 变化的,市场、交通、信息、知识等影响力逐 渐加强;自然资源、原材料等逐渐减弱
完整版课件ppt
19
(四)工业转移:
(1)原因:
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 环境容量等不断的发展变化,工业布局会相应的表现出明 显的趋向性。
(2)方向(当今的现状):
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 发展中国家; 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 专业化的服务由发达国家所垄断。 为什么?
13
一、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 被、自然灾害等
社会经济因素: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交通、
劳动力、投资环境、经济政策等 生产技术: 市场因素: 环境生态因素: 信息与知识:
完整版课件ppt
14
风 季 冬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引言工业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工业企业选择和建设地点的因素,包括交通、资源、市场等方面的因素。
工业地域联系是指工业企业之间以及工业企业与其周边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工业区位因素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工业地域联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的关系,并分析其相互作用。
交通因素交通因素是工业区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交通的便利程度直接影响到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良好的交通网络能够缩短企业物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工业企业往往会选择靠近交通干线、铁路、港口等交通枢纽的地点建设。
交通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密切相关。
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会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聚集,形成工业集聚效应。
这些工业企业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交通因素也影响工业地域联系的稳定性。
交通不便的地区往往会导致工业企业的运输成本增加,降低其竞争力,可能会导致企业搬迁或关闭,从而破坏工业地域联系。
资源因素资源因素是指影响工业企业选择地点的自然资源条件。
不同的工业企业对资源的需求不同,如能源、水资源、原材料等。
因此,工业企业通常会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
资源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会吸引工业企业聚集,形成资源型工业聚集区。
这些工业企业依赖当地的资源供应,同时也影响着当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水平。
在资源型工业聚集区,工业企业之间通过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形成紧密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指影响工业企业地点选择的市场规模、消费能力以及市场需求结构等因素。
工业企业需要选择接近市场的地理位置,以缩短产品的销售周期、降低运输成本。
市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
市场规模大、消费能力强的地区往往会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
这些企业之间通过市场的需求和供应关系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市场因素也影响着工业地域联系的稳定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课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环境 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
电子厂、
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 感光器材厂
污染严重的工厂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
服装厂、
组织地设在城区
玩具厂
污染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
机械厂、
程度 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仓储地
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
钢铁厂、
离城市的郊区
水泥厂
汽水厂、家 具厂、印刷 厂、石油加 工厂、棉布
接 近消费 市场
(产品≥原料、 体积增大)节 省运费,减 少损失
高的工业 厂等
(续表)
工业部 主导区 特点
门类型 位因素
举例
区位选择 区位选择
原则
理由
动力指 向型工
业
廉价劳 动力指 向型工
业
能源 劳动力
需要消 钢铁、冶 接近能源 降低能源支
耗大量 金(如炼铝 供应地 出费用,保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3课 工业区位因素与
工业地域联系
考点1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与工业区位选择
1.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与理解 企业和政府在进行厂址选择时,为获得最 佳效益,需要考虑土地、原料、动力、水源、 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技术、信息、 环境等多种因素,具体如下:
准确理解这一内容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对某种工业部门(或某一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 起决定作用的往往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即为 主导因素。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往往以其主导 因素为指向。
(1) 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 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D )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工业地域类型

工业区位三大主要因素
运输 土地
集聚
环境质量
交通运输是工业最主要区位因素---为什么?
土地
资源有限
不可移动
供给状况
土地
地价差异
工业企业
土地:土地__供__给__状_况__和___地_价__差__异__的区域差异, 对于需要较多___土__地____的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
工业企业都要占有一定量的、适合建筑的土 地,土地因素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 素。
总结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联系
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
运输 土地 集聚
工业地域
投入——产出联系
采油
炼油
石油化工
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染料 医药 农药 炸药 化肥
工业联系和工业链(以石油工业为例)
投入——产出联系
缝头 织袜
印染
原料生产 上游工业
定型 包装
下游工业 销售
工业联系和工业链(以袜子生产为例)
思考
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来看,在下列 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
啤酒厂、汽水厂、家 具厂、印刷厂、钢铁
厂(发达国家)
炼铝厂
接近消费市 场
接近能源供 应地(火电 厂或水电站)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皮革加工、制伞、制
鞋等
接近具有大 量廉价劳动
力的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 机、精密仪表等
接近高等教 育和科技发
达地区
★工业指向类型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1.电子装配工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三、如何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1、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工厂应选择在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工业指向类型)
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

发 展 中 国 家
工资水平较低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4、发达国家维持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美国硅谷——信息技术产品 法国——高档化妆品 瑞士——名牌手表 日本——数码电子产品 德国——高级轿车
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三)开发区和专业化生产区
资金 技术
开 发 区 发展方向明 确 技术工艺先 进
“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 一品”
专业化 产业区 同一部门 企业集聚
专业化协作 专业商场营销 网络 社会化服务
产品大规模进入国际商场
四、工业与环境
下风向 污染空气的工厂:位于主导风向的 相垂直的 或位于与盛行风向的
啤酒厂、瓶装饮料厂、 家具厂、印刷厂、石油 加工厂、棉布厂等
接近消费市场
接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指向型
技术指向型
接近具有大量廉 价劳动力的地区 接近高等教育和 科技发达地区
早期的钢铁厂、 有色金属冶炼等 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 配、皮革加工、鞋 帽加工厂等 集成电路、卫星 、飞机、精密仪 表等工业
C 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自来水厂建在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城市郊外,靠近铁 。 火力发电厂建在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和煤田,运输方便 B 位于河流下游 印染厂建在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地处城区,有大量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服装厂建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与重工业分开,在铁路和城区 。 西南 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化带应布置在城市的_______ 之间,减少噪声污染
考点26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读某城市略图,判断1—3题。
1.该市周边①、②、③、④四个卫星城中,最适宜布局化工工业区的是A.① B.② C.⑨ D.④2.该城市将新城区建在老城区以西的河流对岸,最可能的原因是A.新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B.尽量少占农田,保护耕地资源C.新城区环境洁净、优美 D.新城区地势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3.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A.交通干线 B.商业网点 C.邮政通信 D.城市绿化右图为我国东部某镇示意图(等高线数值为米)。
回答4—6题。
4.图中ab河流流向为A.由东北向西南流 B.由西北向东南流C.由北向南流 D.由西南向东北流5.该镇拟建一个化工厂,从保护环境考虑,应建在该镇的A.西北郊 B.西南郊 C.东北郊 D.东南郊6.宜在该地建立的优势产业是A.葡萄酒酿造业 B.橡胶加工业 C.制茶业 D.棉纺织业(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1.主导因素分析法(1)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长途运输;原料运输成本高——原料产地案例:(2)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长途运输;产品运输成本高——消费市场案例:(3)动力导向型工业——消耗大量能量(如电)——接近火电厂、水电站案例:(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劳动力数量——接近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案例:(5)技术导向型——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案例: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工业部门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情况。
回答7—8题。
7.甲图所示的工业部门A.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B.运输原料的成本较低C.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D.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8.乙图所示的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A.家具制造B.炼铝C.精密仪表 D.制糖某企业打算在广东省开办一间生产工厂,他们在不同地区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张各地区生产成本比较表。
分析并完成9-10题。
9.该企业厂址应选择A.① B.②C.③ D.④10.该企业属于A.市场指向型 B.动力指向型C.原料指向型 D.劳力指向型读“某类工业的收益与费用变化曲线图”,回答11—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区位因素及作用的影响
交通条件改善 和运力提高 科学技 术进步 工业生产机械 化、自动化 工业产业提高 信息依赖 对动力与原料 地依赖减弱 生产规模扩大、 工业集聚 对市场信息依 赖加大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结合实例(钢铁工业)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时间 示意图: →近距离运输 ⇒远距离运输 主导区位因素 煤炭资源 沿海港口(市场) 海洋运输条件的 冶金技术的进步 发展 靠近原料地 靠近市场(沿海 (大铁矿) 钢铁消费区) 原料指向型 市场指向型 铁矿资源 早期(19世纪) 20世纪初 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
农业
工业
区位 因素 分析
交通
旅游
城市
(2010·全国卷2)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 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 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 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 得以巩固。完成6~8题。 6.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 素是 A •分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A.原料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 D.交通运输 7.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D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C.利用廉价劳动 D.方便产品运输 8.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 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C A.原料生产环节 B.加工环节 C.运输环节 D.销售环节 •分析影响工业的地域联系方式
复习思路: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综合角度分析
工业区位的选择
主导区位因素分析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与理解
企业和政府在进行厂址选择时,为获得最佳效益,需要 考虑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 政策、技术、信息、环境等多种因素,具体如下:
③品牌“走出去” 2001~2003年 收购意大利的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 2003年~至今
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 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 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2010·全国新课标卷)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 发展的历程。读表l,完成6~8题。
发展阶段 时间 方式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 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 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建立研发中心 ①产品“走出去” 1991~1997年 接受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 1998~2001年
科技的发展
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类型
煤炭炼铁
靠近燃料地 (大煤田) 动力指向型
区位因素的变化 原料的影响趋弱,交通和市场的影响趋强 上海的宝钢、日 英国伯明翰、德国 我国的包钢、武 本的福山钢铁工 实例 鲁尔区等 钢、鞍钢等 业、意大利塔兰 托钢铁工业等
鞍钢的区位
宝钢的区位
德国鲁尔区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三、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工厂区位选择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 因素等几方面考虑。 1.自然条件方面,要考虑是否有修建工厂所需的良好 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 源。 2.在社会经济条件方面,需要考虑能否尽可能地接近 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和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以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理 想的区位应具备的条件是接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价廉 质优、市场前景广阔。 3.城区工业布局遵循的工业区位选择原则是规模小、 无污染的工业可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 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严重污染的 大型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答案】 (1)C F D B A E (2)B处靠近化工原料(海盐、石油)的产地,又位于常年盛行 风的下风向,对城区造成的污染较小 A处有便利的交通,附 近又有煤、铁矿石等钢铁工业所需的燃料和原料,位于常年 盛行风垂直方向的城郊,基本上不会造成城区污染 E处靠近 山地,有水泥厂生产所需原料,又位于常年盛行风垂直方向
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读图 完成1-2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 A.原料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2.造成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D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燃料地
2、主导区位因素分析 3、优势区位因素分析 4、对比分析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 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第1~2题。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50年 1985年
煤/t 铁矿石/t
4 2
2 1.8
1.3 1.5
0.75 1.3
1.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 效益,布局靠近 ( A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 20世纪50~60年代,某钢铁企 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选择图 中哪一点最适宜( B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在选择工业地址时,若仅考虑运费,且运费与所运货 物的重量和运距之积成正比,一般原料指数对P点位置有决 定性的影响。所谓原料指数就是指需要运输的原料重量与 成品重量的比值。具体又分三种情况: (1)当某种工业的原料指数大于1时,则工厂的区位应 为原料指向型,即靠近原料产地。 (2)当某种工业的原料指数小于1时,则工厂的区位应 为市场指向型,即靠近市场消费地。 (3)当某种工业的原料指数等于1时,则工厂的区位比 较灵活,其区位既可为原料指向型,也可为市场指向型, 它是工业区位指向中最为合理的形式。此外还应考虑其他 因素的影响。
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导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据图分析美国铜矿熔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 A.原料导向型工业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B.动力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2.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有利于( A.加强各加工厂间联系,竞争发展 B.加强与精炼的协作,降低成本 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
学法指导 在选择工业区位时,主要是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 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考虑。可归纳为“风、水、宝、地”四字 诀。 “风”: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要考虑风向,应选 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是在居 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应注意图上或文字的风向信息。 “水”: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 地及河流上游,应尽量布置在城区河流的下游;固体废弃物污 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应布置在河流的下游。 “宝”:减少生产成本,工业区位选择还要考虑工业所需 的原料、燃料来源,产品销售市场,交通便利程度以及劳动力 的供应等因素。 “地”:要遵循工业区位的基本原则:规模小、无污染的 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 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宜 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尽量不布置在河谷等通风不良的地区。
区位选择要求 环境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厂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 要求 地区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厂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污染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厂可设置在城 程度 市边缘或近郊区 举 例 电子厂、感光器 材厂 服装厂、玩具厂 机械厂
严重污染的工厂宜设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设置在主导风向的下 风向,或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 已知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地区,工厂宜设置在 污染 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 类型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其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 地及河流上游,应尽量布置在河流下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 民区
C D
【考点分析】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主要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工业区位选择与典型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
煤炭
铁矿
连线:
原料 导向型 市场 导向型 动力 导向型 劳动力 导向型 技术 导向型 炼铝厂、有色 金属冶炼等 接近高等教育和 科技发达地区
啤酒厂、家具 厂、印刷厂、 普通服装、电 子装配、制鞋
集成电路、精 密仪表等 制糖厂、水产 品加工
接近消费市场 接近火电厂或 水电站
接近原料产地 接近具有大量 廉价劳动力的 地方
某城市准备建商场、码头、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 水泥厂,读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城市工业布置的 基本原则和环境因素考虑,适 当布局,将答案代号填入空格: 商场______,码头_______,自 来水厂______,化工厂_____, 钢铁厂_____,水泥厂_____。 (2)简述以下工业布局的理 由: 化工厂:_______________; 钢铁厂:_______________; 水泥厂:_______________。
工业区位的选择
目的: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达
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理想的工业区位 充足的原料、动力 质高价廉的劳动力 前景广阔的市场 便利的交通 „„ 原则:区位选择要因时、因地、因工业部门制
宜,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1、综合角度分析(有利、不利)
A
)
B)
特别提醒
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具体工业 地区进行分析,如: (1)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 市场,但黑龙江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 料。 (2)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而 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原料指向型。 (3)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而上海 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指向型。 (4)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指 向型,而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属于市场指 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