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虚词随堂检查二答案
实词、虚词参考答案

• 19、B [解析](1)“其间”指某一段时间,可单 用,也可说“这其间”;“期间”是某个时期里 面,前面通常要加上特定的时间概念,如“春节 期间”“高考期间”。(2)“申冤”主要指自己 申诉所受的冤屈,希望得到洗雪;“伸冤”则指 洗雪冤屈。(3)“进而”表递进关系,“从而” 表因果关系。 • 20、C [解析] “进而”,继续往前,进一步。 “从而”,连词,上文表原因.方法等,下文表结 果.目的等。“尽管”, 连词,前句表示如且承 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 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不管”,连词, 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 “都”等副词与它呼应。“失之”与贬义词相关; “有失”常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
• 21、C [解析] “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 职或免职的人员,现也泛指提拔任用新人, 它涉及的对象是“人”。 句中应改用 “启用”(开始使用,涉及对象大多是 “物”。 • 22、C [解析] A项“虽然”应改为“即 使”;B项“行迹”应改为“形迹”;D项 “做客”应改为“作客”。 • 23、B [解析] A项滥用介词,“对于”多 余,掩盖了主语;B项“关于”引进事物的 关系者,使用正确;C项介宾搭配失当,”应改为“自”。
• 9、A [解析] “契合”有“符合,合得来,意气 相投”之意;“符合”指(数量、形状、情节等) 相合。“契合”较之于“符合”,更突出两者相 合程度之“切”。“诉求”意为诉说理由并提出 请求;“要求”指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 到满足或实现,或提出的具体愿望或条件。在这 里“诉求”更符合提供的语境。“异化”指“相 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 “变化”指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 “异化”比“变化”带有贬义。 • 10、C [解析] “雇用”侧重于主动雇人做事, 常带宾语;“雇佣”侧重于受雇于人,一般只作 定语。“查访”指调查、打听案情;“察访”指 通过观察和访问了解情况。“评估”指评议估计; “评定”指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
实虚词随堂检查二十二

实词300高中部分默写二十二:观归好号还会惠及1、皇皇哉!此天下之壮观.。
2、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3、见臣于列观.。
4、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5、共伯既归.帝政,逍遥于共山之上。
6、(李)斯知六艺之归.。
7、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8、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9、鬼侯有子而好.。
10、沛公不好.儒。
11、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12、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13、(黄)帝登假(仙去。
对帝王死去的讳称),百姓号.之,二百余年不辍。
14、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15、夫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
16、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余恐其伤女也。
17、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
18、逢时遇会.。
19、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栏意。
20、行至河上,父母迓之。
会.大风雨,止于逆旅。
21、材足以立事,忠足以勤上,惠.足以存下。
2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3、惠.风和畅。
24、夫智与惠.,君子之事,臣奚足以知之乎?25、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
26、勇冠于天下,而仁及.于百世。
27、事如此,此必及.我。
28、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9、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30、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
31、﹝陈涉﹞材能不及.中人。
32、如及.此时以精兵二十万直卷中原,恢复故疆。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
..也 D.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E.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F.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G.行李..时..之往来,共其乏困 H.沛公居山东I.臣以为布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之交尚不相欺 J.此所以。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练习及答案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练习1、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全校运动会上,他能问鼎..的项目是铅球。
B 中锋很技巧..地运着球,连过了对方两名队员。
C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复习,我们一定能在今年高考中达到胜利的效果..。
D 我把她当年的风韵..永远留在这个影集里。
2、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又肥又嫩的韭菜,在微风中起伏..着湖水似的涟漪。
B 我们到达上海,已经入夜,只见满天点点繁星与万顷绿红灯海交相辉映..。
C 我是多么愿望..永远与她在一起呀!D 在相传是伍子胥居住过的地方安息..着迟妈妈的英魂,就像那没有名字的山花一样,那是个没有墓碑的坟墓。
3、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人物语言的特点应与所描写的性格一致,例如描写性格急躁的人物,人物的语言就应该拮.据.、急促。
B 在德国,尘封..达60年之久的《拉贝日记》,目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在世界上首家完整出版。
C 为了使干部不断增强相信群众的观念,矿党委定期开门整风,自学地把自己位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D 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方可实施。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 袁隆平虽已年届70岁,但仍一如既往活跃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第一线,从不间断地进行着研究、实验与应用。
B 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
要注意培养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
C 两位院士的感人业绩,必将对我国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科学家努力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D 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其他奖励,就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鼓励..广大科学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蟑螂喜欢栖息于潮湿、阴暗或者..温暖的环境中。
B 这些考古新发现为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栏 目 顺 序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型 探究突破
考点 讲练点拨 专题 随堂演练 ● 请 点 击 相 关 内 容
考题 热身体验
专题 过关检测
返回
“溶化”是指固体在 2.(2012· 山东)依次填入下列横线 液体中溶解,“融化” 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指冰雪等受热变为液 体。此处应用“融化”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 雪渐渐________成了朵朵白色的 “大蘑菇”,煞是壮观。 “勾通”指勾结串通, 含贬义;“沟通”是 ②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 指使两方能通连。根 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 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 据词义的褒贬色彩应 选“沟通”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 “喧哗”指声音大而 批发市场就________起来,人们又 嘈杂或大声说话叫喊, 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喧闹”不仅有“喧 A.溶化 沟通 喧哗 哗”的意思,而且还 B.溶化 勾通 喧闹 有“热闹”的意思。 C.融化 勾通 喧哗 根据语境,“喧闹” D.融化 沟通 喧闹 更为贴切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探究一】从以下12个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下 面文字中的画线处,选词不得重复。 持续 品位 而且 融洽 共赢 上升 提升 不但 甚至 融合 品味 继续 持续 品位 旅游产业要__①__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对文化资源的利用, 不断__②__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__③__。从文化产业的角度 提升 看,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与旅游之间是“灵魂” 不但 与“载体”、“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实践证明,通过旅 而且 游活动__④__可以增强人们对相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文 甚至 化的发扬和传承,__⑤__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值、增值,__ 融合 ⑥__是创新,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因此,文化 共赢 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__⑦__性,可以在融合中达到相互 提升和__⑧__。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实词虚词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实词虚词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以奉先帝之遗愿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辍耕之垄上C.而议者谓为非计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 而不知日之入其如土石辍耕之垄上C. 杂然而前陈D. 以其境过清苍然暮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 )A.必先苦其心志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苛政猛于虎也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公与之乘5.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D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C.欲穷其林林尽水源D.未果后遂无问津者6.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C )A.出:既出,得其船皆出酒食 B.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C.复:复前行不复出焉 D.舍:便舍船屋舍俨然7.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D )A.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C.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8.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B )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9.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10.下列句中加点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C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11.选出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A )A.之:①无怀氏之民欤②葛天氏之民欤B.其:①亦不详其姓字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C.焉:①因以为号焉②且焉之土石D.以:①以此自终②以乐其志12.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C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C.故虽有名马故时有物外之趣D.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13.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C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B.足肤皲裂而不知气可以养而致C.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4.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D )A.之:四时之景不同心乐之,伐竹取道B.乎:颓然乎其间者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C.者:射者中,奕者胜晦明变化者D.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15.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C )A.而: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B.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C.为:酿泉为酒山峦为晴雪所洗D.然:杂然而前陈者颓然乎其间者16.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B )A.暮:朝而往,暮而归苍然暮色B.发:苍颜白发野芳发而幽香C.乐:宴酣之乐而乐亦无穷也D.往:朝而往,暮而归往来而不绝者17.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C )A.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B.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C.许: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D.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18.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 )A.斯:登斯楼也微斯人B.极: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景: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D.忧:忧谗畏饥生于忧患19.选出词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D )A.而:感极而悲者矣后天下之乐而乐B.若: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C.则:则有心旷神怡则有去国怀乡D.然:满目潇然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20.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D )A.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 C.①如倩女之靧面②髻鬟之始掠也B.①脱笼之鹄②曝沙之鸟 D.①城居者未之知也②山石草木之间者21.选出“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D )A.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B.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22.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D )A.皆次当行之次所旁丛B.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C.上使外将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宜多应者功宜为王23.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C )A.为屯长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扶苏以数谏故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C.乃行卜乃丹书帛曰“陈胜王”D.楚人怜之然足下卜之鬼乎24.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C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这里是“时”的意思)B.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C.臣本布衣,躬(弯着腰)耕南阳D.谘(询问)臣以当世之事25.选出加点词词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A.恢弘志士之气醉翁之意不在酒B.欲报之于陛下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先帝不以臣卑鄙属于作文一以记之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同予者何人26.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 )A.说:公输盘不说秦王不说B.有:北方有侮臣者长约八分有奇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东坡现右足D.子:愿借子杀之天子之怒27.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B )A.以:将以攻宋以牒为城B.之:宋何罪之有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于:有余于地不足于民D.而:宋无罪而攻之知而不争28.选出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B )A.于:困于心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其:苦其心志帝感其诚C.者:无故国外患者肉食者谋之D.之:畎亩之中孔子云:“何陋之有?”29.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D)A.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上使外将兵B.敌:出则无故国外患者恐前后受其敌C.间:举于版筑之间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D.发:发于声野芳发而幽香30.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C.乞人不屑(因轻视不肯接受)也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31.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C )A.得之则生然就醉,不知日之入B.舍身而取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二者不可得兼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32 .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A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高考文言虚词二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言虚词二练习及答案文言虚词(二)本文介绍了文言中常用的虚词“而”的用法,包括关系、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等。
同时给出了一些例句来说明其用法。
而”可以表示并列,例如“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意思是这四位君子都有明智和XXX的品质,也很宽厚和善于爱人。
而”也可以表示递进,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意思是君子应该博学多才,并且每天都要反省自己。
而”还可以表示转折,例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意思是我本来想回去,但是却在水上大声喊叫。
而”还可以用来连接假设,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意思是如果我们从蓝色中取出青色,那么这个青色就比蓝色更加青了。
而”还可以用来修饰名词,例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意思是这个人虽然地位高,但是没有做出什么功劳,却得到了很多重要的器物。
在一些例句中,“而”也可以不翻译或者翻译为“又”,表示补充说明,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又不知终夜之所为何事也。
”意思是我整整一天都在思考,又不知道晚上要干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而”有时也可以用来连接状语,这时可以不翻译连词。
例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意思是打起仗来,兵器相接,敌人弃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其他选项不同,需要正确辨认。
例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中的“而”表示转折,与其他选项不同。
D。
在太庙中,他向先王射箭,告诉他成功了,但遗憾的是他使用了武力但没有成功。
5.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把锦囊装满,背着它前进,授予书本让他们研究。
6.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
秦军灭掉滑县后返回,进入境内询问禁令、风俗和规矩。
7.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摧毁它,这是不仁的;在谈笑中死去,头颅放在城墙上。
8.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C。
阴谋和欺骗(盛行)导致仁义之路被堵塞,从而导致大乱;客人跨过厨房来享受宴会。
人教版必修二文言文实虚词练习

必修二文言文实虚词练习答案(一)1.A(缒:zhuì)2.D(厌:满足)3.B4.D5.B6. 鄙:①以……为边邑亡:①灭亡②庸俗浅陋②逃跑③边远的地方③丢失,失去。
7. (1) A① B② C① D②(2) A③ B④ C① D③8. C(尚且) 9.B 10.C(二)1.D 析:A. 亢kàng B. 懦nuò C. 淬cuì,杵chǔ2. (1)wǔ(2)zhèn (3)fǔ(4)chéng (5)cuì3. B4. C5. C 析:皆为名词做动词6. A7.(1)袒露一只臂膀(2)宫廷的侍卫(3)不得志,走投无路(4)宽容,原谅(5)近随,近侍人员(6)殿前的台阶下(7)有德行的人8.(1)眼泪;鼻涕(2)亲近;父母,亲人(3)处境困难;生活贫穷,经济困难(4)袒露一只臂膀;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9. (1)A;D(攻占,夺取)(2)B;C(顾及)10. (1)以:按照,做介词(2)之:他,做代词;于:在,做介词(3)因:于是,做连词;之:的,做助词(4)其:他们的,做代词(三)1、B.“眦”读zì2、(1)“内”通“纳”(2)“要”通“邀”(3)“倍”通“背”(4)“蚤”通“早”(5)“郤”通“隙”3、(1)继承;(2)到……去;(3)全,尽;(4)道歉;(5)意料4、C.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5.⑴军①沛公军霸上(动词,驻扎)②为击破沛公军(名词,军队)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驻扎军队的地方,军营)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带兵的人,将领)⑵相①未得与项羽相见(副词,相互)②使子婴为相(名词,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⑶为①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②皆为龙虎(动词,成为,此处可引申为“呈现”)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给)⑷在①沛公兵十万,在霸上(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在……地方”)②此其志不在小(介词,引出动作的范围,“在……方面”)⑸于①使人言于项王曰(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向,对)②贪于财货(介词,引出动作的范围,“在……方面”)③长于臣(介词,表比较,比)6.①鲰生说我曰(zōu)②沛公奉卮酒为寿(zhī)③要项伯(yāo)7.①张良是时从沛公(动词,跟随,跟从)②亡去不义(动词,逃亡,逃离)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动词,抵挡,抵抗)④固不如也(副词,本来)⑤秦时与臣游(动词,交游,交往)⑥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⑦不如因善遇之(副词,趁机,借此机会)⑧且为之奈何(副词,将)8.①距关,毋内诸侯距、内通拒、纳②要项伯要通邀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9.⑴善①素善留侯张良(动词,结交,交好)②不如因善遇之(副词,好好地)⑵故①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旧交情)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连词,所以,因此)⑶之①珍宝尽有之(助词,无义)②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④鲰生说我曰……故听之(代词,他的话)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⑷以①具告以事(介词,把,将)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介词,用来)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把,将)④所以遣将守关者(与“所”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⑸幸①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②故幸来告良(副词,幸亏,幸而)⑹王①沛公欲王关中(动词,称王)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秦汉以后朝廷中封爵最高的一级,这里是对刘邦的尊称)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秦汉以后朝廷中封爵最高的一级)④秦地可尽王也(动词,称王)⑺乃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副词,就)②良乃入,具告沛公(副词,于是)10.A11.C12.B(四)1.C2.C3.C4.A 5.B 6.B 7.B(五)1.C2.A3.D(提示:相互,其余是偏指一方) 4.A、C(提示:辞别)5.(1)可爱值得同情(2)自作主张随自己意志活动(3)处理安排处罚(4)吉利方便(5)交互通连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6)做官的人太监6.A 7. C。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实词虚词词性练习题及答案(2)

_________________ _ _ _ _ _ _ _ _ _ __ _汉语词性练习题1、选出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的词的词性正确的一组:()明日清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会合去登山。
A.副,连,代,连,动B.副,介,代,介,名C.量词形容词动词D.代词副词动词5、对“下”的词性的剖析,正确的一组是:()老虎正要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下,抡起虎叉,忽然给了老虎一下。
A. ①动词②方向词③量词B.①介词②方向词③量词_ _ 题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答号_ _考_ ________ 要__________名_ 不_姓_ _________ 内_______级_ _班_ _线___________ 封___________C. 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D. 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C.名,连,名,介,动6、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挨次列出四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名,介,名,动,名①随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2、《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剖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④那鞋的跟高得无法穿③我跟他学唱歌A. 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A. ①动②介③连④名B. ①介②动③动④名B. 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C.①动②介③连④形D. ①动②连③介④名C.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7、选出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同样的一项:()D.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A. 春回大地群山绿B. 春风又绿江南岸3、对以下加下划线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一汪绿水慰一生D. 红了樱桃绿了笆蕉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
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
8、选出以下带下划线词词性不一样的一项:()A. ①动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B. ①名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A. 电灯忽然亮起来了。
B. 这场雨下得太忽然。
C.①动词名词②动词副词D. ①动词动词②副词介词C.心脏忽然停止了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词300高中部分默写二:暴——彼
1、屡撩之,虫暴.怒。
突然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同“曝”,晒
3、前人之述备.矣完备
4、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防备
5、吾世受国恩,又备.宰相充任
6、臣前与官属三十六人奉使絶域,备.遭艰厄。
完全地,尽
7、被.甲执锐穿
8、如被.冰雪覆盖
9、被.发行吟同“披”,披散
10、闻左公被.炮烙遭受
1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同“背”,违背
12、游子悲.故乡。
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思念
13、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
怜悯,同情
14、余又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叹,感叹
15、匈奴小入,详(同“佯”,假装)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丢弃)之。
失
败
16、追亡逐北.败逃的人
....
17、还似汀洲雁,相逢又背.飞。
反方向
18、必不背.圣人之正典,习蛮夷之秽行。
违背
19、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逃亡
20、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根
2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探求
22、顾此失彼.那.
23、知己知彼.对方,别人
.....
以
选出“以”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C )。
例句:少以犯众,弱以侮强,忿怒不量力者,兵共杀之。
(转折)
A、早实以蕃(连词,并列)
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连词,原因,因为)
C、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连词,转折,但是)
D、余船以次俱进(介词,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