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08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阳市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8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阳市统计局)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努力克服百年难遇的雪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21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380.95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382.89亿元,增长15.0%。

三次产业结构为5.8:47.0:47.2,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20638元,比上年增长12.6%。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7.0%。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8.1%。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1.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6%。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6.3%。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6%。

表1: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2%;蔬菜播种面积7.0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7%;烤烟播种面积1.2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1%。

全年粮食产量63.16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夏粮产量10.51万吨,比上年增长1.7%;秋粮产量52.65万吨,比上年增长2.9%。

表2: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183公顷,退耕造林面积223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8843公顷。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促检查200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全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促检查200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全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促检查200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重大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通知【法规类别】会议差旅【发文字号】黔府办发[2008]20号【发布部门】贵州省政府【发布日期】2008.03.20【实施日期】2008.03.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促检查200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重大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通知(黔府办发(2008)20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有关中央在黔单位:200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32%,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

为确保完成200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将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重大工作部署进行了分解细化,共分解细化为9个方面、107项工作,其中,2008年的目标和重点分解为10个大项36个小项(附后),明确了各项督办事项的督办要求和考核目标、指标,明确了牵头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及责任人,并确定由省人民政府分管领导负责抓落实。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要切实抓好200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重大工作部署的督办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履行本部门工作职责及工作安排,把抓好督办落实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按照既切实可行,又务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工作计划或方案,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切实抓紧抓好。

2008贵州省统计公报

2008贵州省统计公报

2008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2009年2月26日)2008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严重雪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困难,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为333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47.85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08.71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76.84亿元,增长12.9%。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4%、42.3%和41.3%,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分别上升0.1个和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8824元。

二、农业种植业保持较快发展。

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304.70亿元,比上年增长6.2%。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增长。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91.96万公顷(4379.36万亩),比上年增长3.5%;烤烟种植面积19.48万公顷(292.16万亩),增长9.8%;油料种植面积45.52万公顷(682.73万亩),增长5.1%;蔬菜种植面积55.83万公顷(837.44万亩),增长5.8%。

年末,果园面积13.33万公顷(199.92万亩),比上年增长7.0%;茶园面积10.52万公顷(157.76万亩),增长46.5%。

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158万吨,比上年增长5.2%。

烤烟、茶叶、花生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表1 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林业稳步发展。

全年林业实现增加值21.00亿元,比上年增长4.4%。

油茶籽、山核桃、生漆、小杂竹等主要林产品增长较快。

2008年贵州省金融运行报告

2008年贵州省金融运行报告

2008年贵州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08年,贵州省在百年不遇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等重大挑战和考验下,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根本要务,采取有效措施,奋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实现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发展呈现投资先抑后扬、消费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运行质量有所提高的良好势头。

全省金融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运行态势,经营效益稳步提高,经营质量逐步改善。

银行业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信贷投放更加均衡,信贷结构逐步优化,对经济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加大。

证券业发展放缓,上市公司稳健经营。

保险市场有所扩大,风险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金融市场发展较快,融资结构继续调整。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

2009年,在中央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条件下,贵州省将抢抓机遇,加大投资规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目 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1)(一)银行业稳健发展,货币信贷总体运行平稳 (1)(二) 上市公司稳健经营,证券经营效益有所下滑 (3)(三)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风险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3)(四)金融市场交易活跃 (4)(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 (4)二、经济运行情况 (5)(一)三大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5)(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 (6)(三)物价水平高位回落 (6)(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支出以保民生为重点 (7)(五)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7)(六)重点行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 (7)三、预测和展望 (9)附录: (10)(一)贵州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0)(二)贵州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1)专 栏专栏 1:金融助力雪凝灾后经济恢复 (2)专栏 2:“贵州模式”创新住房保障机制 (8)表表 1 2008年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1)表 2 2008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情况表 (2)表 3 2008年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3)表 4 2008年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3)表 5 2008年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3)表 6 2008年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 (4)表 7 2008年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4)表 8 2008年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4)图图 1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1)图 2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1)图 3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2)图 4 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3)图 5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5)图 6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5)图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5)图 8 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6)图 9 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6)图 10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6)图 11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7)图 12 财政收支状况 (7)图 13 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8)图 14 主要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动趋势 (8)一、金融运行情况2008年,贵州省银行业保持稳健发展,货币信贷运行平稳;证券业发展放缓;保险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金融市场交投活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

贵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贵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贵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2008年2月25日在贵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第十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7年,我市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加快、结构趋优、效益提高、消耗降低、环保加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生产总值达696.4亿元,增长15.8%,超计划增速2.8个百分点,是198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5.07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25.15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26.18亿元,增长16.2%,三次产业结构为6.5:46.7:46.8。

工业保持平稳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4.65亿元,增长15.1%。

铁合金、铝、轮胎外胎、挖掘机、数控机床、汽车配件、磨料等主要产品产量增幅较大。

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重工业呈恢复性增长。

工业新产品产值实现大幅增长,“险峰”牌数控磨床、“开磷”牌过磷酸钙、“前进”牌全钢子午线轮胎获得2007年“中国名牌”称号,同济堂药业成功在美国上市。

非公有制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70.03亿元,增长15.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6.4%,实现利润总额60亿元,增长30%;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203.64。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9.39亿元,增长18.9%,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为近几年来新高。

2001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01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阳市统计局2002年3月16日)200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开拓创新、强市升位”的总目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努力克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总体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5.0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52.69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4.97亿元,增长12.1%;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8.3%、50.4%和41.3%,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分别为0.4、6.0和4.8个百分点。

从总量上看,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300亿元大关,标志着全市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发展速度上看,经济增长分别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和全省2.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幅度实现了连续七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八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增长进入了快速稳定增长阶段,为全市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存在;企业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尚未根本缓解;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民增收相对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2016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精选文档】

2016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精选文档】

2010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阳市统计局2011年3月10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特大旱灾,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全省工业发展大会、省委省政府支持贵阳加快发展动员大会精神,攻坚克难,全力冲刺,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稳定投资增长为主线,着力改善民生,提高经济实力,全市经济总体呈现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2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10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456.95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607.76亿元,增长14.3%。

三次产业结构为5.1:40.7:54.2。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食品类价格上涨6.3%。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8%,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2%。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8.2%。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8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蔬菜播种面积8.6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9%;烤烟播种面积1.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1%。

全年粮食产量63.05万吨,减产1.6%。

其中夏粮产量8.87万吨,减产19.5%;秋粮产量54.18万吨,增产2.1%。

表2: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898公顷,比上年增长34.3%。

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423公顷,比上年增长11.9%。

油茶籽产量164.30吨,比上年增长12.5%;核桃产量270.80吨,比上年增长80.5%;茶叶产量2384吨,比上年增长36.2%。

全年肉类总产量13.90万吨,比上年增长4.2%;牛奶产量3.69万吨,比上年增长5.4%。

表3:2010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全市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3.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1%;全年实现机耕面积5.9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5%;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05万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35万吨,比上年下降3.8%。

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2008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努力克服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比上年上升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上升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下降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活资料价格上涨%。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二手住宅价格上涨%;房屋租赁价格上涨%。

表1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 指标全国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食品其中:粮食肉禽及其制品油脂鲜蛋鲜菜鲜果烟酒及用品衣着- -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 - - 务居住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比上年末上升个百分点。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946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178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

全年税收收入57862亿元,比上年增加8413亿元,增长%。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67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6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76万公顷,减少1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71万公顷,增加139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3万公顷,增加13万公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努力克服百年难遇的雪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21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380.95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382.89亿元,增长15.0%。

三次产业结构为5.8:47.0:47.2,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20638元,比上年增长12.6%。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7.0%。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8.1%。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1.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6%。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6.3%。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6%。

表1: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2%;蔬菜播种面积7.0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7%;烤烟播种面积1.2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1%。

全年粮食产量63.16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夏粮产量10.51万吨,比上年增长1.7%;秋粮产量52.65万吨,比上年增长2.9%。

表2: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183公顷,退耕造林面积223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8843公顷。

表3:2008年主要林产品产量单位:吨全年肉类总产量12.21万吨,比上年增长8.9%;牛奶产量2.86万吨,比上年增长13.1%;水产品产量0.78万吨,比上年增长6.7%。

表4:2008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0.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2%;全年实现机耕面积5.7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0.6%;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87万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45万吨,比上年下降1.1%。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00.15亿元,比上年增长8.4%。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8.63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十大工业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46亿元,比上年增长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9.8%。

表5: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表6: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1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实现利税总额167.71亿元,比上年增长0.3%。

工业产销率达94.78%,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96.53。

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0.81亿元,比上年增长29.5%。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14.3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40.1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2%。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表7: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70.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9%。

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资96.72亿元,增长22.9%,其中经济适用房19.92亿元,增长2.0%;办公楼投资2.95亿元,下降33.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0.27亿元,增长10.1%;其他投资60.16亿元,增长41.0%。

表8:2008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五、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0%。

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14.67亿元,增长23.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86亿元,增长22.0%。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1.73亿元,增长30.4%;零售业零售额233.08亿元,增长23.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2.62亿元,增长18.8%;其他行业零售额6.11亿元,增长9.9%。

六、对外经济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达22.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1%。

其中:出口14.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进口8.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9%。

出口产品主要有化学工业及相关制品,橡胶及其制品,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零件、录音机及其相关附件,矿产品等,占出口总额的82.5%;进口产品主要有矿产品,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零件、录音机及其相关附件等,占进口总额的91.5%。

全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7项,实际直接利用外资93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4%。

表9:2008年海关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表10:2008年分国别(地区)海关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7276万吨,比上年增长5.8%。

完成旅客发送量254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8%。

表11:2008年交通运输完成情况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39.4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1.3%。

其中,汽车拥有量27.3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0.3%。

私人汽车拥有量20.75万辆,增长24.6%。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103.69万户,比上年下降8.0%;移动电话用户309.79万户,比上年增长47.7%;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7.27万户,比上年增长15.9%。

全年接待海外旅游人数13.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4%。

其中,外国人旅游人数4.83万人,占35.6%;港澳同胞旅游人数4.26万人,占31.4%;台湾同胞旅游人数4.49万人,占33.0%。

旅游外汇收入达6268.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8%。

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612.2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82.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和50.9%,旅游总收入达187.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5%。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全年财政总收入22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一般预算支出142.23亿元,比上年增长34.0%。

表12:2008年财政收支单位: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94.78亿元,比年初增长19.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23.77亿元,比年初增长18.7%。

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381亿元,现金支出3322亿元,收支相抵,净回笼现金59亿元,比上年增长7.7%。

表13:2008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位:亿元保险业快速发展。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3.71亿元,比上年增长40.3%。

原保险赔付支出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84.6%。

表14:2008年保险业发展情况单位:亿元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12家,证券公司1家,资金帐户数34.69万户,比上年增长14.4%;证券营业部成交总额达到1755.97亿元,比上年下降29.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全年安排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9700万元,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62项。

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1%;投入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380万元,启动了《“两湖一库”底质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等3个科技攻关示范工程;组织下达农业科技项目22项,投入项目资金398万元;组织实施4个新农村科技示范项目,投入资金101万元;组织实施省、市科技项目3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建成20余个种养殖科技示范基地。

引进新品种90余个,推广实用新技术20余项。

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为1912件,占全省申请量的65.0%,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1052件,占全省授权量的60.9%,其中:发明专利196件、实用新型专利706件,外观设计专利150件。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3015人,在校研究生8228人,毕业生2203人。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40万人,在校生16.66万人,毕业生4.38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56万人,在校生13.59万人,毕业生3.23万人。

普通高中招生2.32万人,在校生6.27万人,毕业生1.88万人。

普通初中招生6.22万人,在校生17.06万人,毕业生4.58万人。

普通小学招生5.48万人,在校生36.84万人,毕业生6.38万人。

特殊教育招生220人,在校生1716人,毕业生158人。

幼儿园在园幼儿8.24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图书馆藏书量214.85万册。

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9.14%。

全年出版图书838种,其中:新出版442种;印刷出版杂志87种,总印数达到1099万册;印刷出版报纸44种,总印数达到34510万份。

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数(含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1452个,有卫生技术人员22174人,有卫生机构床位数17687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床位5.63人和 4.49张。

表15:2008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全年市级运动员在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339枚,其中金牌143枚、银牌92枚、铜牌104枚。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年末市区道路总长度达到818公里,道路面积1141万平方米,桥梁149座,其中:立交桥17座。

公交运营车辆2429辆,折合标准运营车辆2387标台,运营线路总长度1654公里,公交客运总量57559万人次,城市出租汽车3069辆。

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127.3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长度达到2561公里,全年供水总量24427.2万立方米,其中:公共服务用水2287万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9760万立方米。

年末有煤气用户37.33万户,其中家庭用户37.14万户,全年煤气供气量22685万立方米,家庭消费量8905万立方米;液化气用户20万户,液化气供气量3.2万吨;天然气供气量12万立方米。

全市空气污染指数年平均值为69,年降水PH值为6.34,空气质量为优或良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5.07%,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82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64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23毫克/立方米,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内;地面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状况,城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94.4%,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6.14%。

年末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572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894公顷,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2109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0.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75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