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热源汇总
空调冷热源方案

空调冷热源方案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空调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空调冷热源方案,包括空气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水源热泵系统。
2. 空气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自然界中的空气作为冷热源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基于热泵循环,并结合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多个关键组件。
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优点有: - 安装简便,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或水资源调查; - 可以利用室外空气中的低温热量作为源能,实现供暖和制冷两种功能; - 操作便捷,能够自动调节和控制室内温度。
然而,空气源热泵系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在极寒地区可能会受到低温环境的影响,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3.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或地下水作为冷热源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地下热储存和地热交换实现热能的提取和释放。
地源热泵系统的优点有: - 稳定可靠,地下温度变化相对较小,能够提供稳定的冷热源; - 效能较高,较少受气温影响,能够提供持续的供暖和制冷; - 环保节能,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的热能资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然而,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水资源调查,增加了工程难度和成本。
4. 水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水体(如湖泊、河流等)作为冷热源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地源热泵系统,通过水体的热储存和热交换实现热能的传递。
水源热泵系统的优点有:- 水体温度相对稳定,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冷热源;- 环境友好,对水体生态和水质基本无影响; - 适用范围广,不受气候条件限制。
然而,水源热泵系统的安装需要考虑水体的可利用性和保护措施,同时也存在对水源的影响和使用许可的问题。
5. 结论在选择空调冷热源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系统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空气源热泵系统适用于一般气候条件下,安装简便;地源热泵系统适用于要求稳定性和高效性的场所,但需要进行地质勘探;水源热泵系统适用范围广,但需要考虑对水体的影响和许可问题。
(完整版)空调系统冷热源

1.制冷剂
(3)制冷剂的种类及表示方法 单一制冷工质
➢ 氟利昂和烷烃类 ➢ 无机物
混合物制冷工质
➢ 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 非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1.制冷剂
•单一制冷工质的表达方法
➢烷烃类表达通式:CmH2m+2
制冷装置:将物体温降至环境温度之下,并维 持此温度的装置,成为制冷装置。
制冷循环:制冷装置中的工质循环。
分类:压缩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 蒸汽喷射制冷循环以及半导体制冷等。
1. 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一定律:
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中储存能量的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能制造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成为功而不留下其他 任何变化的热力发动机。
例如:大型建筑中 冷源指:冷水机组供冷 热源指:锅炉供热
空调冷热源工程
提纲
一、冷源设备 二、热源设备 三、冷热水机组 四、冷热源辅助设备 五、空调冷热源的选择与评价
一、冷源设备
1.制冷剂:
(1)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工质,在 制冷系统中,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在高 温下经过冷凝放出热量,将热量不断地从被 冷却物体中取出并转移到周围环境中去,制 冷剂是在一个封闭的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流 动。
1.制冷剂
混合物制冷工质
➢ 共沸混合制冷工质(呈现单一制冷工质的特性,起单一 制冷工质的性质的作用)
表达方法:以5开头的三位数 如R500,R502 ➢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混合制冷工质还保持组分物质的
某些特性) 表达方法:以4开头的三位数 如:R410A R407C
1.制冷剂
空调冷热源

人工冷源之蒸汽喷射式制冷 人工冷源之蒸汽喷射式制冷
蒸汽喷射式制冷是以水为制冷剂,以 喷射器代替压缩机,以消耗蒸汽的热能作 为补偿来实现制冷的。
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的优点是装置简单 紧凑,容量大,且不消耗机械功,但热能 利用系数较低,适合于有工业余热可以利 用的场合。
人工冷源之固体吸附式制冷 人工冷源之固体吸附式制冷
人工冷源之水源热泵 人工冷源之水源热泵
水源热泵换热设备紧凑,运行工况稳定。系 统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必须更具水质的情况选用 合适的管路和换热设出现严重的腐蚀问题。水源 广泛:有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和生活备,以防 止废水。 水源热泵效率比较高,近年来发展比较快。
人工冷源之土壤源热泵 人工冷源之土壤源热泵
吸收式制冷装置通常有两种: 1、氨吸收式制冷机
工质对:氨—水溶液,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制冷温度:1~- 45 ℃
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2
工质对:溴化锂—水溶液,水为制冷机,溴化锂为吸收剂,制冷温度: 0 ℃以上
吸收式制冷装置设备简单、造价低廉, 其工质对大气环境无害,而且可以利用工 业余热作为发生器热源,能耗较低,但是 热能利用系数较小。
空调冷热源简介
一、冷源
天然冷源 人工冷源
天然冷源之地下水 天然冷源之地下水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用地下水喷淋空 气都具有一定的降温效果,但是我国水资 源不够丰富,许多大城市由于对地下水的 过分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明显降低,甚至 造成地面沉陷。
天然冷源之地道风 天然冷源之地道风
由于夏季地道壁面的温度比外界空气 的温度低很多,所以在有条件利用的地方, 使空气穿过一定长度的地道,也能实现对 空气冷却或者减湿冷却的处理过程。
固体吸附式制冷是通过微孔固体吸附 剂在较低温度下吸附制冷剂,在较高温度 下解吸制冷剂的吸附—解吸循环实现的。
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

【总结篇】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2015-03-17 10:25 专业分类:暖通空调浏览数:567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目录: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二、冰蓄冷空调系统三、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四、电蓄热空调系统五、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六、溴化锂空调系统七、VRV空调系统八、热泵空调系统九、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十、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特点十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十二、冰蓄冷与水源热泵的结合十三、水蓄冷系统十四、温湿独控空调系统系统正文: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优点:1)系统简单,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
2)效率高,COP(制冷效率)一般大于5.3。
3)设备投资相对于其它系统少。
不足之处:1)冷水机组的数量与容量较大,相应的其他用电设备数量、容量也增加,运动设备的增加加大了维护、维修工作量。
2)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3)所使用电量均为高峰电,不享受峰谷电价政策,运行费用高。
4)在拉闸限电时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2003、2004年夏季空调主机减半运行,造成大部分中央空调达不到效果。
5)运行方式不灵活,在过渡季节、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个别区域供冷,需要开主机运行,形成大马拉小车,浪费了机组的配置能力,增加了运行费用。
6)对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较难实现较好的供冷(供水温度不能降低),管网的投资大、输送能耗高、空调品质差。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冰蓄冷空调是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减小制冷主机容量增加蓄冰装置,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释放出来。
该技术在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在70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发展。
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
空调冷热源方案

空调冷热源方案1. 概述空调冷热源方案是指利用不同的能源来提供空调系统中的冷热源。
传统的空调系统通常使用电力作为冷热源的能源,但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可再生能源,希望利用更加环保的能源来提供冷热源。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空调冷热源方案,包括传统电力方案、光热方案、地源热泵方案和太阳能方案,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评估。
2. 传统电力方案传统的空调冷热源方案通常使用电力作为能源。
这种方案使用电力提供所需的制冷或制热效果,通过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蒸发器等部件来实现。
优点: - 使用简单,便于实施和维护。
- 能够稳定地提供冷热源,并满足各种规模的空调系统的需求。
缺点: - 对环境影响较大,电力在生产和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了全球变暖的风险。
- 能耗较高,电力作为传统能源,其利用效率较低,部分能量会以热量形式散发。
3. 光热方案光热方案利用太阳能作为冷热源的能源。
通过光热集热器或太阳能板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能够提供制冷或制热效果的热能。
优点: - 环保,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或其他污染物。
- 能耗低,太阳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热能,无需额外的转换设备,能源利用效率高。
缺点: - 受天气影响较大,太阳能依赖于阳光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天气阴沉或夜晚无法提供稳定的热能。
- 对空间要求较大,光热设备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因此在安装光热方案时需要考虑场地的条件。
4. 地源热泵方案地源热泵方案利用地下的地热能源来提供冷热源。
通过埋设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地埋管,地热能被采集并利用。
优点: - 高效稳定,地下的地热能源稳定可靠,可以提供长时间的稳定热能。
- 环保,地热能源可再生且无污染。
缺点: - 安装成本高,地埋管的铺设和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
- 对场地要求较高,地下地热能源的开采需要适合的地质条件。
5. 太阳能方案太阳能方案是指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空调系统的冷热源PPT

建筑特点
环境因素
建筑物的结构、用途、规模等因素会影响 冷热负荷和空调系统设计,进而影响冷热 源的选择。
周边环境、环保要求、城市规划等因素也 需要考虑,以确定对冷热源的影响和限制 。
03 常见冷热源设备
常见冷源设备
机械制冷
使用制冷剂在封闭系统中循环,通过蒸发和冷凝过程 产生冷气。常见于家用和商用空调系统。
智能化控制技术
智能传感器
利用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外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实现 空调系统的自适应调节。
远程控制
通过手机APP或智能家居系统实现空调系统的远程控制,方便用 户随时随地调节室内环境。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提高系统能效和舒 适度。
05 冷热源技术的实际应用案 例
系统的运行,以实现温度、湿度的调节。
空调系统的分类
集中式空调系统
通过集中式制冷站提供冷热源,通过管道将 处理过的空气送至各个房间。
分散式空调系统
在每个房间安装独立的空调设备,如分体式 空调、窗式空调等。
变风量空调系统
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内温度,以实现节 能。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利用地下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特点,通过地 源热泵技术实现冷热源的转换。
冰蓄冷系统
利用冰水蓄冷,在需要时释放冷气。适用于大型建筑 或区域供冷系统。
液态氮或二氧化碳
利用极低温的氮气或二氧化碳进行制冷。常见于工业 和科学实验领域。
常见热源设备
燃气锅炉
利用燃气燃烧产生热量,通过热 交换器传递给水或其他媒介,再 通过循环系统将热量传递给室内。
电热锅炉
利用电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电热元 件产生热量。常见于小型供暖系统 或家用取暖器。
冷热源主要设备表

SCR-800
卧式风机盘管
Q=7230W L=1300CMH
90
23
ACN-5.6
多联空调室内机
Q=5.6KW,N=0.1KW
2
23
ACN-7.1
多联空调室内机
Q=7.1KW,N=0.1KW
11
23
ACW-10HP
多联空调室外机
Q=28KW,N=7.2KW
2
23
ACW-32HP
多联空调室外机
Q=89.5KW,N=25.8KW
1
序号
编号
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
1
AHU-B-B1-1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
Q=200KW L=26000CMH N=11KW H=550Pa
1
2
AHU-B-B1-2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
Q=200KW L=26000CMH N=11KW H=550Pa
1
3
AHU-B-B1-3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
Q=200KW L=26000CMH N=11KW H=550Pa
L=20000CMH H=700Pa N=7.5KW
2
29
PAF-B-B1-1
消防加压风机
L=20000CMH H=700Pa N=7.5KW
1
30
PAF-B-B1-2~3
消防加压风机
L=40000CMH H=700Pa N=15KW
2
31
PAF-B-B1-4~6
消防加压风机
L=20000CMH H=700Pa N=7.5KW
1
4
AHU-B-3-1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
Q=180KW L=24000CMH N=7.5KW H=500Pa
空调冷热源工程期末总结

空调冷热源工程期末总结一、工程概述空调冷热源工程是指建筑物或其他场所中空调系统中的冷源和热源的供应工程。
冷源通常是指制冷机组或冷却塔,通过制冷循环将热量从室内空气中抽取出去,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热源通常是指锅炉、热泵等设备,通过加热循环提供热量,以满足室内供暖的需求。
该工程涉及的内容繁多,包括设备选型、管道布置、冷热源系统设计等方面。
二、工程过程及问题1. 设备选型在空调冷热源工程中,设备选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冷源设备通常根据设计的负荷和使用要求来选择,需考虑多种因素,如耗能情况、性能指标、维护方便程度等。
热源设备也需考虑到热负荷、供暖方式、能源消耗等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需根据具体条件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的设备。
2. 管道布置冷热源工程中的管道布置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节能效果。
合理的管道布置有利于减少能量损失,并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同时,还需充分考虑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便利性,以确保未来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3. 冷热源系统设计冷热源系统的设计涉及到系统的供需匹配、控制策略、能源利用率等多个方面。
需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因素。
在设计中,需要进行热力计算,确定冷热源设备的选型和配置,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以确保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设备选型的问题,由于工程要求和实际条件的限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设备选型,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综合评估,确保选型的合理性。
其次是管道布置的问题,我们需要在现有条件下布置管道,尽量减少能量损耗和空间占用。
最后是系统设计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冷热源的供需匹配、系统的控制策略等因素,在设计中进行充分的热力计算和模拟分析,确保冷热源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三、解决方案及经验总结1. 设备选型方面,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比较,综合考虑了设备的性能指标、能源消耗、维护等因素,并与供应商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热水进行加热升温的热源为直供热源,如城市或区域热 网、工业余热等。
锅炉
锅炉是利用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将水加热到一定参 数或使其产生蒸汽的热源设备,是最传统同时又是在空调工 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人工热源。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一、蒸汽压缩式冷水机组 • 蒸汽压缩式制冷基本工作原理:
1、活塞式冷水机组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1、活塞式冷水机组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2、螺杆式式冷水机组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2、螺杆式式冷水机组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2、螺杆式式冷水机组
3、离心式冷水机组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锅炉的工作包括三个过程
A. 燃料的燃烧过程; B. 火焰和高温烟气把热量传递给水的传热过程; C. 水在锅内不断循环流动,吸热升温和汽化(热水锅炉
达不到沸腾汽化温度)的水循环及汽化过程。
热量传递 燃料 燃烧
吸热升温和汽化
水
高温水或水蒸气
锅炉锅炉的ຫໍສະໝຸດ 别热水锅炉低压锅炉 温度低于115℃(空调系统常用) 高压锅炉 温度高于115℃
当以热水为热媒时,热网的供水温度一般为95~ 105℃。
空调系统的冬季供水温度一般在45~60℃之间,而 城市或区域性热源提供的一般都是中、高温水或高压 蒸汽,因此需要借助换热器的热交换功能,才能满足 空调冬季供水水温及压力的要求。
换热器
低压锅炉 蒸汽锅炉 高压锅炉
热水锅炉是最常见的空调热源设备,它在冬季 可直接向空调系统提供热水。
供暖热水出口 供暖热水入口 生活热水出口 生活热水入口
锅炉
燃烧机
锅炉
热网
在城市或区域供热系统中,热电站或区域锅炉房所生 产的热能,是借助热水或蒸汽等热媒通过热网(即室 外热力输配管网)送到各个热用户的。
在某些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还出现了海水倒灌,水 质污染及地面沉降、塌陷等许多不良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 质问题,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由于中央空调系统常用的载 冷剂是水,因此冷水机组是 中央空调系统采用最多的冷 源设备。
冷水机组是将制冷系统中的 全部组成部件组装成一个整 体设备,可向中央空调系统 提供处理空气所需低温水 (通常称为冷水或冷冻水)的 制冷装置。
天然冷热源
用地下水做冷热源虽有许多优点,但对地下水资源必须做 到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积极保护。
如果滥肆开采,则在开采量过大或补给源不足的地方,会 出现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和降落漏斗不断扩大,致使供水井 的出水量不断减小和原用水泵扬程不合使用的后果。严重 时,甚至发生水流枯竭和水源遭受破坏等严重后果。
空调冷热源
学习目标
了解各种空调冷热源的种类 掌握各种空调冷热源的基本性能
和特点
重点掌握各种空调冷热源设备的 构造与工作原理
天然冷热源
1、地下水 是指埋藏和运移在地表以下基岩以上空隙中的水。
与人工冷热源相比的优点
水温变化小 不经净水处理即可使用 使用设备少 投资费用省 维护管理简便 运行成本低 供水安全可靠
锅炉主要由“锅”和“炉”两大部分组成。 “锅”是锅炉中盛水或蒸汽的地方,它的作用是吸收“炉”
放出的热量,使水的温度上升到一定的温度(热水锅炉)或者 转变为一定压力的蒸汽(蒸汽锅炉)。 “炉”是锅炉中燃料燃烧的地方,它的作用是提供燃料燃烧 的条件,并使燃烧产生的热量供“锅”吸收。
锅炉
“锅”与“炉”,一个水一个火,一个吸热一个放 热,形成燃料化学能转换为热能输出的统一体。
3、离心式冷水机组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3、离心式冷水机组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二、吸收式冷水机组 吸收式制冷原理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二、吸收式冷水机组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二、吸收式制冷基本工作原理:
空调热源
空调热源分为热源设备和直供热源两大类。 通过消耗其他能量对空调管道系统内循环的热水进行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