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社教案

合集下载

吉他社活动流程

吉他社活动流程
学生进行吉他演奏或表演练习,展示个人或小组成果;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分享和交流
16:30-16:45
活动总结和反馈
总结活动内容,收集反馈意见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听取学生反馈意见;提出下次活动的建议和期待
15:00-15:30
练习指导和小组练习
提高吉他演奏技巧,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特定曲目或技巧;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奏或练习
15:30-15:45
休息时间
休息放松,调整状态
提供休息时间,学生可以放松身心或自由活动;饮水、休息、聊天等
15:45-16:30
吉他演奏和表演练习
展示成果,提升自信心
吉他社活动流程0-14:15
活动开场和集合
组织学生集合,介绍今日活动内容
活动开始前组织学生集合,介绍活动目的和安排;提醒学生准备好吉他和其他必要物品
14:15-15:00
吉他基础知识讲解和学习
掌握吉他基础知识和技巧
教师讲解吉他基础知识,如吉他结构、弹奏技巧等;学生学习基础和简单的吉他弹奏技巧

小学音乐社团吉他教案

小学音乐社团吉他教案

小学音乐社团吉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乐园·吉他启蒙》教材第四章《和弦的初步认识》,详细内容包括:和弦的定义与分类、和弦的弹奏方法、常见和弦的转换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弦的概念,掌握和弦的分类及弹奏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弹奏常见和弦的能力,提高吉他演奏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和弦的转换、手指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和弦的定义、分类、弹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吉他、音响、教材、教学PPT。

学具:吉他、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吉他演奏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弦的运用,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和弦的定义、分类。

(2)讲解和弦的弹奏方法,重点强调手指的协调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C大调为例,讲解常见和弦的转换方法,并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教师巡回指导。

5.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自由组合,选择一首歌曲进行和弦编配,并进行演奏。

教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7.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和弦在吉他演奏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和弦的定义与分类2. 和弦的弹奏方法3. 常见和弦转换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C大调为例,编写一首包含至少三个和弦的歌曲。

2. 答案示例:C大调《小星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和弦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和弦转换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其他调式的和弦转换,提高演奏水平。

推荐观看和弦转换教学视频,进一步巩固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和弦转换的技巧与手指协调性2. 实践环节中的歌曲和弦编配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示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和弦转换的技巧与手指协调性和弦转换是吉他演奏中的难点,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和弦转换的技巧和手指的协调性至关重要。

古典吉他教案(入门12课时1

古典吉他教案(入门12课时1

古典吉他教案(入门12课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典吉他入门》教材的第一章,详细内容包括吉他基本构造的认识、持琴姿势、基本指法、简单的和弦弹奏以及入门曲目《小星星》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吉他的基本构造,了解其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持琴姿势和基本指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使学生能够弹奏简单的和弦,并能独立完成入门曲目《小星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持琴姿势、基本指法、和弦弹奏。

难点:和弦转换的熟练程度、曲目《小星星》的连贯弹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吉他、谱架、教材。

学具:吉他、拨片、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典吉他曲目,让学生初步感受吉他的音色,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吉他基本构造,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吉他的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3. 演示正确的持琴姿势,让学生模仿并纠正其姿势。

4. 讲解基本指法,并通过示范让学生跟随练习。

5. 讲解和弦弹奏,并举例讲解和弦转换。

6. 示范演奏《小星星》,让学生跟随练习。

7.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吉他基本构造图及各部分名称。

2. 正确持琴姿势图解。

3. 基本指法图解。

4. 和弦图示及转换方法。

5. 《小星星》简谱。

七、作业设计1. 练习和弦转换,达到熟练程度。

2. 独立完成《小星星》的弹奏,注意连贯性和音准。

3. 观看教学视频,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古典吉他演奏视频,了解不同演奏风格,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吉他社团,增进交流,共同进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正确持琴姿势的掌握。

2. 基本指法的熟练运用。

3. 和弦转换的技巧。

4. 《小星星》曲目弹奏的连贯性和音准。

一、正确持琴姿势的掌握1. 坐姿:坐在无扶手的椅子上,保持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地面。

附小吉他社团教案

附小吉他社团教案

附小吉他社团教案教案标题:附小吉他社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吉他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吉他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的传授;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共同演奏音乐。

三、教学准备1. 吉他乐器;2. 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3. 教学曲目和乐谱。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吉他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的介绍1. 通过课件和视频介绍吉他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方法;2. 演示吉他的基本演奏姿势和手指运动技巧;3. 练习简单的和弦和旋律。

第二课:音乐表达和团队合作1. 分组练习乐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 引导学生表达音乐情感,注重细节和音乐表现力;3. 教授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和协调技巧。

第三课:乐曲演奏和表演1. 学生分组进行乐曲排练,准备表演;2. 指导学生在表演中展现个人和团队的音乐魅力;3. 进行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展示成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学生在吉他学习和社团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分享学习心得;3. 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空间。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吉他比赛和音乐演出活动;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音乐作品;3. 继续丰富吉他社团的活动内容,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的日常表现和乐器演奏技能评价;2. 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评价;3. 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指导建议。

以上是一份针对附小吉他社团的教案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欢迎随时联系我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和咨询。

吉他课教案模板(5篇

吉他课教案模板(5篇

吉他课教案模板(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吉他入门教程》的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吉他基本演奏技巧、和弦指法、节奏感知以及简单的独奏曲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吉他基本演奏技巧,如拨弦、按弦、扫弦等。

2. 培养学生对和弦变化的熟练度,提高音乐表现力。

3. 增强学生的节奏感知,培养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和弦指法的熟练度和节奏感知。

2. 教学重点:吉他基本演奏技巧和简单独奏曲的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吉他、教材、吉他谱架、音响设备。

2. 学具:吉他、教材、吉他谱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演奏一首简单的吉他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吉他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演奏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拨弦、按弦、扫弦等基本演奏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和弦指法学习(10分钟)介绍常见的和弦指法,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4. 节奏感知训练(5分钟)通过拍手、敲击吉他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知。

5. 简单独奏曲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简单独奏曲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所学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吉他基本演奏技巧2. 常见和弦指法3. 节奏感知训练方法4. 简单独奏曲谱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和弦指法。

(2)练习一首简单的独奏曲,如《小星星》。

2. 答案:(1)和弦指法:以C大调为例,掌握C、Am、F、G等和弦的指法。

(2)独奏曲练习:参照教材中的《小星星》谱例进行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学习更多和弦指法和吉他演奏技巧。

(2)接触不同风格的吉他曲目,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参加吉他社团或比赛,锻炼舞台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吉他和弦指法的掌握4. 节奏感知训练5. 作业设计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需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进行合理设置。

2024年度初中音乐社团课教案

2024年度初中音乐社团课教案
5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 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演唱和 演奏水平,增强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按时参加每次课程,认真完 成作业和练习,积极参与集体排练和 演出活动,遵守课堂纪律和规定。
2024/3/23
6
02 音乐基础知识
2024/3/23
7
音乐的基本元素
音高
音乐中声音的高低,由 频率决定,通常使用字 母和数字表示。
音长
音符或声音持续的时间 ,通过节拍和节奏来衡 量。
音量
声音的强弱程度,由振 幅决定。
音色
声音的特质,由泛音和 共振等因素决定。
2024/3/23
8
音乐的节奏与节拍
节奏
音乐中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组合方式,构成 音乐的律动。
拍子
节拍
强拍和弱拍的周期性重复,形成音乐的骨架 。
表演技巧训练
学习台词的朗诵、情感的传递以及舞台动作等表演技巧,提高同学 们的表演能力。
团队合作与排练
组织同学们进行分组排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音乐剧/舞 台剧的表演任务。
2024/3/23
26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3/23
27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1
音乐基础知识
本次课程重点讲解了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符、 节奏、调式等概念,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
丰富课程内容
加强团队合作训练
除了乐器演奏和音乐理论,还可以增加音 乐欣赏、音乐创作等内容,让学生更全面 地了解音乐世界。
团队合作是音乐社团课的重要特色之一, 建议加强团队合作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学 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大班优秀社会教案《各种各样的乐器》(二篇)

大班优秀社会教案《各种各样的乐器》(二篇)

大班优秀社会教案《各种各样的乐器》活动目标:1、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几演奏特点,知道它们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大胆尝试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3、对用乐器演奏各种音乐产生兴趣,喜欢欣赏音乐。

活动准备:各种乐器若干;幼儿打击乐器若干活动过程:一、欣赏乐曲《钟表店》导入。

幼儿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提问:你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音乐是怎样来的?告诉幼儿音乐是用各种乐器演奏后录制合成的。

二、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乐器。

1、你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它是什么样的?里面又是什么样的?2、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教师示范弹奏一段音乐或请一位幼儿上来演奏。

3、让幼儿观察桌上各种乐器,请幼儿热一一辨认,教师尝试弹奏乐器或让个别幼儿上来触摸、弹奏某些乐器。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几种常见的乐器。

1、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说说:画面上有哪些乐器?你知道是怎样演奏这些乐器的吗?2、教师小结:乐器有民族和西洋乐器之分,民族乐器是演奏民族音乐的,它们大多数是管弦乐器,西洋乐器是演奏西洋音乐时常用的,它们多数是琴键乐器,但是,无论是什么乐器,只要合理地运用,都会弹奏出悦耳的音乐,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

因为是欣赏各种各样的乐器,我觉得单单用眼睛看图片太笼统了,虽然没有让孩子亲眼见识每种乐器的条件,但是我可以让他们听听这些乐器美妙的声音啊!所以,整节课,我用用优美的音乐贯穿始终,给孩子以美的享受。

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乐器、音乐很感兴趣,我想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一定会得到良好的熏陶与发展。

大班优秀社会教案《各种各样的乐器》(二)【教案名称】《各种各样的乐器》【适用年级】大班(4-5岁)【教案时长】1周(5天)【教学目标】1. 通过介绍各种乐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2. 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外观和声音特征;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小学音乐社团吉他教案

小学音乐社团吉他教案

小学音乐社团吉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乐园·吉他启蒙》教材第四章《和弦与旋律的交融》。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和弦,了解和弦的构成与分类;学习简单的和弦转换;通过和弦弹奏,感受旋律与和声的美妙结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和弦的基本概念,了解和弦的构成与分类。

2. 培养学生熟练进行和弦转换的能力,提高吉他演奏技巧。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和弦转换的熟练度。

教学重点:和弦的概念、构成与分类;和弦在吉他演奏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吉他、教材、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学具:吉他、教材、谱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吉他演奏视频,让学生感受和弦与旋律的交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和弦的概念、构成与分类,让学生对和弦有全面的认识。

3. 示范:现场演示和弦转换的方法,指导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和弦转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应用:让学生尝试弹奏简单的和弦进行,感受和弦与旋律的融合。

6. 互动:邀请学生上台展示,鼓励他们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和弦的概念、构成与分类。

2. 和弦转换方法。

3. 弹奏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和弦转换,将教材第四章的练习曲弹奏熟练。

2. 答案:课后自行练习,下节课进行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和弦转换方面的掌握程度,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欣赏更多吉他演奏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组织吉他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演奏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和弦转换的熟练度。

2. 和弦的概念、构成与分类在教学中的深入讲解。

3. 教学互动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作业设计中的实际操作与反馈。

一、和弦转换的熟练度1. 分步骤教学:将和弦转换过程分解为几个小步骤,让学生逐一掌握。

例如,先让学生熟悉各个和弦的指法,再练习和弦之间的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工学校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理论课教案表
审阅签名:年月日深圳市新南方技工学校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过程
歌曲弹唱练习(80分钟)
一、兰花草
兰花草
弹唱提示:
1、在六线谱上方标注着Am、Em等是表示和弦的名称,左手按和弦,右手按照六线谱的
指法弹奏。

2、首先要学会唱这首歌,掌握好节奏,打好拍子。

3、然后,根据六线谱的指法弹奏,不要急着唱。

4、弹得熟练了,也学会唱了,就可以试着弹和唱同时进行,这就是吉他弹唱,也是吉他
的魅力所在。

这首"兰花草"取自胡适歌词,由张弼作曲,由于词曲浅显易学,因而唱遍大街小巷。

胡适早年写了一首《希望》诗,“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婉转悱恻,乡思缠绵,后来谱写为《兰花草》。

胡适(1891~1962)是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

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二、 送别
弹唱提示:
在简谱上方标注着C 、Am 等是表示和弦的名称。

由于未能找到合适的六线谱图,因此我自己编配和弦,和弦很简单,适合同学们初学弹唱。

弹奏时,左手按和弦,右手基本上都用Pimiaimi 的指法。

这首歌曲的词是李叔同(弘一法师,1880~1942)的作品。

它在中国流传已经近一个世纪了。

李叔同被称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多才多艺,既是一代高僧,又是才华横溢的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和戏剧活动家。

信之吉他基础教程
一、
练习曲:《千千阙歌》前奏 C Am C G
C Am G C
Am Em C G
Am C Am G C
最后一个月的社团学习主要是让同学们能够较好的掌握吉他的学习,能够做到自学,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学期的社团课程有所收获。

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小星星练习曲
1155665 4433221 5544332 5544332 1155665
两只老虎练习曲
1235 1235 345 345 565431 5654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