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常福小学贾代千三智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我今天教学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是在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的名称。理解求圆锥体积公式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圆锥体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体。教学这部分的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特征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数学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体积的计算公式。

(2)难点: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引导学生适时地演示,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四.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六个主要的教学程序:(一)复习旧知,课前铺垫(二)提出质疑,引入新课(三)动手操作,获得新知(四)综合练习,发展思维(五)课后小结,巩固练习(六)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课前铺垫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指名回答

(二)提出质疑,引入新课

圆锥的体积如何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动手操作,获得新知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课件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

(1)提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为什么?

课件演示:用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

(3)学生观察实验,并总结汇报

指名回答,自己的发现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1/3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1/3.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小结: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四)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课件出示练习题填空,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练习题思考,集体回答。

3.出示例1

读题审题,集体回答。

(五)课后小结,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指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V=1/3SH

(六)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课件作业+练习六第6题

课后反思: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借助课件中的小实验,让学生充分观察“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后,再大胆猜想它们的体积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实验操作得到数学结论:圆锥的体积是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V=1/3sh,推出公式后,根据公式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以巩固。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需要加强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有待加强自身数学课堂教学用语。

2、加强对白板的熟练操作。

3、在教学中应该多渗透新课程理念。

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希望各位老师对这节课给予指正和评价,帮助我提高今后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