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法勘探-习题与答案-最新

合集下载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R=UI ,则为同步变化,不受电流大小影响7.在可控源电磁测深中,反映物性的电磁参数主要是哪个?(B)A. 直立的低阻矿体B. 直立的高阻矿体C. 处于山谷的低阻矿体D. 水平的高阻矿体19. MT中浅部电性不均体主要影响哪个量的测量:(A)A.电场振幅B.电场相位C.磁场振幅D.磁场相位20. 下列条件中,对岩矿石电阻率无影响的是(B)A 岩矿石结构与岩矿石成分B测量装置 C 温度 D 岩矿石的孔隙度21.下列哪些情况可视为远区工作的有(D)A.观测场为平面波B.发收距大于趋肤深度C.CSAMT工作法D.MT工作法22. 下列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属于电磁法勘探的是(D)A.充电法B.频率测深法C.激发激化法D.对称四极测深法23. 下列条件中,对岩矿石电阻率无影响的是(B)A 岩矿石结构与岩矿石成分B测量装置 C 温度 D 岩矿石的孔隙度三、填空题1.在电法勘探中已被利用的岩(矿)石的电学性质有岩(矿)石的电阻率,极化率,介电性以及介电常数。

2. 目前用于煤田的勘探方法主要包括MT、 AMT、CSAMT以及TEM等3.电法勘探按观测的场所分海洋电法、地面电法、航空电法、以及井下电法。

4.大地电磁测深曲线中,高视电阻率对应低相位。

5.中间梯度法理论上在寻找直立的高阻体和水平的低阻体能产生明显的异常。

6.作为边界条件,在两种岩石分界面上,连续的参数有电流密度的法向分量及电场的法向分量。

7. 自然电场法的测量方式有电位梯度测量、电位观测法以及追索等位线。

四、简答题1、瞬变电磁勘探存在一个最小勘探深度,即盲区,为什么?因为无论是发送线圈还是接收线圈,自身有一个过渡过程,在激励关断瞬间,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信号既有地下电磁感应信号,又有线圈本身的自感及发送线圈的自感信号,在早期,自感信号大于感应信号。

第 4 页共6 页这个点采集时间需要1/0.0001,也就是10000s,但是半分钟不可能得到如此低频的数据;2.“通过软件直接反演电道磁道数据而无需阻抗数据”不合理,对于人工源,我们是可以知道频谱的,但是对于天然源,我们是无法知晓的,因此天然源只能反应阻抗差,不能直接反演电道磁道数据。

电法勘探习题3

电法勘探习题3

电法勘探 No3卷一、回答下列问题(25分)1、何谓电阻率?何谓视电阻率?何谓等效电阻率?(6分)2、离子导体产生的自然电场(过滤电场)有几种?写出具体名称。

(5分)3、何谓频散率或称幅频率效应?写出其表达式,并说明式中各量的含义。

(4分)4、何谓椭圆极化?椭圆极化的存在说明了什么?(6分)5、决定和影响电阻率法勘探深度的因素是什么?(4分)二、有如下地电断面(20分)求:(1)、绘出对称四极测深曲线,并确定曲线类型等于多少?(2)、中间层纵向电导S2ρ1=100Ω·m h1=30 m (3)、当h 2 =5 m ,ρ2 =10Ω·m 时,曲线有无变化?为什么?ρ2=20Ω·m h2=10 m (4)、若ρ3→∞时,曲线尾枝将如何变化?绘出变化后的曲线。

ρ3=300Ω·m (5)、若ρ2=60Ω·m,h2=30 m时与(3)比较曲线有何变化?为什么?三、定性绘出下述地电断面上相应装置的视参数曲线。

(15分)1、联剖装置ρs和ηs曲线。

2、单极梯度E1x、E2x、ηs曲线B(-I) (A极在∞远处)ρ 2 << ρ1,η 2 >> η 1 η 2 >> η1四、计算题(20分)1、某工区准备进行激电中梯测量,首先进行了实验工作,所用供电极距为1000 m ,测量极距为40 m 。

若为了保证△U2不低于3 mv,试估算至少需多大的供电电流?(已知围岩电阻率为200Ω·m,极化率为3 %)。

2、已知f =1000H Z,介质电阻率ρ=10Ω·m ,εr =36,求电磁系数m,在此条件下能否忽略位移电流?电磁波的穿透深度为多少?五、已知E x =iωμe-kz,H y = -ke-kz,导出卡尼亚电阻率公式ρ=并说明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已知波数k=√-iωμσ(8分)六、电阻率中间梯度法适合于寻找直立良导薄板和水平高阻薄板状物体,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2分)电法勘探No3卷答案概要一、答:(1)电阻率:电流垂直流过1立方米体积的物质时,所呈现的电阻值。

电法勘探

电法勘探

电法勘探[填空题]1写出视电阻率微分公式,并说明式中各量的含义。

参考答案:ρs =JMN*ρMN/JOρs:视电阻率;JMN:MN间实际电流密度;ρMN:测量电极MN间实际电阻率;JO:地下为均匀介质时,MN间的电流密度。

[填空题]2写出传播系数k在一般情况、导电介质、空气中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填空题]3某工区已知围岩电阻率为200Ωm,极化率为3%,在进行激电中梯测量时,已知供电极距为1000m,测量极距为40m。

为保证△U2不低于3mv,试估算至少需多大的供电电流?参考答案:将围岩电阻率200Ωm和极化率为3%作为已知条件,利用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公式计算:[填空题]4有如下地电断面:中间层纵向电导S2等于多少?参考答案:S2=1/2。

[填空题]5有如下地电断面:若ρ→∞时,曲线尾支3将如何变化?参考答案:曲线尾枝渐近线与横轴交角为45°。

[填空题]6振幅相位法和实虚分量法所测的量是哪一个量?参考答案:测量总场振幅和相位的方法称为振幅相位法,测量的量分别是总场振幅和总场相对一次场的相位;而测量总场实、虚部的方法称为实、虚分量法,测量的是总场实分量和总场虚分量。

[判断题]7、正交点电阻率值不一定小于背景值。

参考答案:对[判断题]8、低阻体一定高极化,高阻体一定低极化。

参考答案:错[判断题]9、瞬变电磁场的近区归一化参数U<<1是指收-发距小或t(τ)小。

远区U>>1是指收-发距大或t(τ)也大。

参考答案:错[填空题]10简述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因素有哪些?在电法勘探中主要考虑的是哪些因素?参考答案:影响因素有:(1)导电矿物的含量及结构。

(2)岩、矿石所含的水分及水的矿化度。

(3)温度。

其中(1)和(2)是主要的。

[填空题]11何谓椭圆极化?它的存在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在一周期内,总场矢量的轨迹为一椭圆称为椭圆极化。

椭圆极化的存在说明地下有良导体存在。

[填空题]12计算当AO =100米、MN=10米时,若测得△Umn=100mv、I=150mA,已知ηs=5%,求ρs等于多少?(提示:计算电阻率用△U1MN)参考答案:[填空题]13已知f=1000HZ,介质电阻率ρ=10Ωm,εr=36,求电磁系数m,在此条件下能否忽略位移电流?电磁波的穿透深度及波长各为多少?参考答案:[填空题]14在同一工区进行激电工作时,用不同的供电时间(T)或不同的测量延时(t)行不行?为什么?用不同的供电电流行不行?为什么?参考答案:同一工区的激电工作不能用不同的供电时间和不同的延迟时间,因为,不同的供电时间反映的总场大小不同,不同的延迟时间反映的二次场强度也不同。

中国矿业大学《电法勘探》试卷参考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电法勘探》试卷参考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2017~2018学年第 2 学期《 电法勘探 》试卷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4分,总计20分)答案如下,每小题4分,共5小题1. 勘探体积:长为两个点电源之间距离AB ,宽为(1/2)AB ,深也为(1/2)AB 的勘探长方体(5分)2. 激电效应: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由于电化学作用引起的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附加场现象。

(5分)3. 趋附深度:电场沿Z 轴方向前进1/b 距离时,振幅衰减为1/e 倍。

习惯上将距离δ=1/b 称为电磁波的趋肤深度(5分)4. 静态效应: 在地下近地表存在电性横向不均匀时,电流流过不均匀体表面而在其上形成“积累电荷”,由此产生一个与外电流场成正比的附加电场,使得在双对数坐标系中视电阻率曲线会出现沿着视电阻率轴平行移动的现象,称之为静态效应。

(5分)5. 卡尼亚电阻率:在非均匀介质条件下,以实测阻抗计算出的量称为卡尼亚视电阻率.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2,/z ρωωμ=Z 。

(5分) 二、简答题(8小题,总计50分)答题要点如下,共8小题:1. 岩石电阻率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6分)((1)岩石电阻率与矿物成分的关系:岩石电阻率与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电阻率、矿物的含量和矿物的分布有关。

(2)岩石电阻率与其含水性的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岩层电阻率与岩层中水的电阻率成正比。

影响水的导电性的主要因素是水中离子的浓度和水的温度。

(3)岩石电阻率与层理的关系:岩石的电阻率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沿层理方向和垂直层理方向岩石的导电性不同,称为岩石电阻率的各向异性。

(4)岩石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岩石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遵循导电理论的有关定理。

5)岩石电阻率与压力的关系:岩石原生结构破坏是压力作用下岩石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静水压力对岩石的压实作用最大。

(每点各1分,答对所有要点得6分)2. 电阻率法中常用的有哪几种装置形式,各有何特点?(6分)根据所研究地质问题的不同,电阻率法可分为三种类型:电测深法,电剖面法,中间梯度法。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R=UI ,则为同步变化,不受电流大小影响7.在可控源电磁测深中,反映物性的电磁参数主要是哪个?(B)A. 直立的低阻矿体B. 直立的高阻矿体C. 处于山谷的低阻矿体D. 水平的高阻矿体19. MT中浅部电性不均体主要影响哪个量的测量:(A)A.电场振幅B.电场相位C.磁场振幅D.磁场相位20. 下列条件中,对岩矿石电阻率无影响的是(B)A 岩矿石结构与岩矿石成分B测量装置 C 温度 D 岩矿石的孔隙度21.下列哪些情况可视为远区工作的有(D)A.观测场为平面波B.发收距大于趋肤深度C.CSAMT工作法D.MT工作法22. 下列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属于电磁法勘探的是(D)A.充电法B.频率测深法C.激发激化法D.对称四极测深法23. 下列条件中,对岩矿石电阻率无影响的是(B)A 岩矿石结构与岩矿石成分B测量装置 C 温度 D 岩矿石的孔隙度三、填空题1.在电法勘探中已被利用的岩(矿)石的电学性质有岩(矿)石的电阻率,极化率,介电性以及介电常数。

2. 目前用于煤田的勘探方法主要包括MT、 AMT、CSAMT以及TEM等3.电法勘探按观测的场所分海洋电法、地面电法、航空电法、以及井下电法。

4.大地电磁测深曲线中,高视电阻率对应低相位。

5.中间梯度法理论上在寻找直立的高阻体和水平的低阻体能产生明显的异常。

6.作为边界条件,在两种岩石分界面上,连续的参数有电流密度的法向分量及电场的法向分量。

7. 自然电场法的测量方式有电位梯度测量、电位观测法以及追索等位线。

四、简答题1、瞬变电磁勘探存在一个最小勘探深度,即盲区,为什么?因为无论是发送线圈还是接收线圈,自身有一个过渡过程,在激励关断瞬间,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信号既有地下电磁感应信号,又有线圈本身的自感及发送线圈的自感信号,在早期,自感信号大于感应信号。

第 4 页共6 页这个点采集时间需要1/0.0001,也就是10000s,但是半分钟不可能得到如此低频的数据;2.“通过软件直接反演电道磁道数据而无需阻抗数据”不合理,对于人工源,我们是可以知道频谱的,但是对于天然源,我们是无法知晓的,因此天然源只能反应阻抗差,不能直接反演电道磁道数据。

电法勘探试卷

电法勘探试卷

电法勘探试卷一、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计24分)1.视电阻率——2. 高密度电阻率法——3. 高阻反交点——4. 自然电场——5. 激发极化法——6. 谐变电磁场——二、问答与计算题(每题6分,共计36分)1. 电法勘探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 激发极化发有哪些优点?3. 充电法主要应用范围有哪些?4. 设均匀下半空间条件下,地下介质电阻率为ρ,请推导出:置于地面下半球体(半径R)形电极的接地电阻式。

5. 若对称四极电阻率法AB=100m,MN=20m,观测电位差ΔU MN=10mV,供电电流I=1000mA,求其=?s6. 工作频率是1Hz,地下介质电阻率为100Ωm,请问其电磁波的趋肤深度为多少米?Ln AB/2 三、分析题 (每题7分,计14分)1. 绘出下列给定地电断面2.定性解释同线水平共面ρs 电阻率测深曲线示意图。

偶级剖面装置H 2异常对应的地质体形态。

ρ1>ρ2<ρ3四、应用题(26分)任务:在某在灰岩分布区地下100m 埋深之内,查明近直立、充满水的断层破碎带位置。

1.提出两种以上的电法勘探方法,并阐明理由。

2.提出其中一种电法勘探方法的野外装置类型,观测参数。

3.绘出相应电法异常的剖面示意图。

Ln ρS电法勘探No10卷答案概要一、名词解释题(每题6分,共计36分)1. 视电阻率 —— 采用一定的测量装类型条件下,在电场涉及范围内,由地表不平坦,地下各种地电体的综合电阻率反映结果称为视电阻率。

2. 高密度电阻率法 ——基于电阻率法的原理,采用一次阵列布极方式,利用程控多路转换器和微机电位仪组合方式,实现不同装置类型和不同极距的断面或立体视电阻率测量方法。

3. 高阻反交点 —— 对联合剖面曲线而言,其A s ρ和Bs ρ曲线在异常体上方均有一个交点(A s ρ=B s ρ),并在交点左边有B s ρ>A s ρ,在右边有B s ρ<A s ρ。

交点处的视电阻率值s ρρ>1,将这种交点称为“高阻反交点”。

电法勘探部分习题答案

电法勘探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电阻率法1、哪些因素对岩石电阻率有影响,其中哪些因素影响比较重要?⑴矿物成分、含量及结构金属矿物含量↑,电阻率↓结构:侵染状>细脉状⑵岩矿石的孔隙度、湿度孔隙度↑,含水量↑ ,电阻率↓风化带、破碎带,含水量↑,电阻率↓⑶水溶液矿化度矿化度↑ ,电阻率↓⑷温度温度T↑,溶解度↑,离子活性↑,电阻率↓结冰时,电阻率↑⑸压力压力↑ ,孔隙度↓ ,电阻率↑超过压力极限,岩石破碎,电阻率↓⑹构造层的问题这种层状构造岩石的电阻率,则具有非各向同性,即岩层理方向的电阻率小于垂直岩层理方向的电阻率主要影响因素为岩石的孔隙度,含水性及水的矿化度。

当岩石含金属矿物、碳质和粘土等良导性矿物时,矿物成分对电阻率的影响明显。

2、岩石结构和构造如何影响岩石的电阻率?岩、矿石中某种组成部分对整体岩、矿石电阻率影响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它们的连通情况:连通者起的作用大,孤立者起的作用小。

例如,浸染状金属矿石,胶结物多为彼此连通的造岩矿物,故整个矿石表现为高阻电性;又如含水砂岩,其胶结物为彼此相连、导电性好的孔隙水,故含水砂岩的电阻率通常低于一般岩石的电阻率。

3、岩石电阻率的分布规律?1、质地致密、孔隙度低的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的灰岩、白云岩、砾岩电阻率最高,其变化范围大约在;大多数沉积岩因为具有中等孔隙度,因而也具有中等电阻率,大约在数百左右;孔隙度比较高、又富含粘土矿物的第四系粘土、页岩、泥岩的电阻率比较低,一般在;致密硫化矿体、海水、石墨的电阻率最低,仅有。

2、同类岩石的电阻率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一两个数量级的相当大的变化范围。

3、不同类型岩石的电阻率变化范围往往相互重叠。

103~10510~10210-2~10、列举求解稳定电流场电位时的边界条件。

、何谓电阻率,何谓视电阻率,说明它们的异同。

当地表不水平或者地下电阻率分布不均匀时(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介质),仍然采用均匀介质中的供10.根据地下电流场变化规律,定性分析三级装置B‐MN在过直立接触面时的视电阻率曲线。

电法勘探复习题

电法勘探复习题

1、 简述电法勘探的定义及物性前提。

电法勘探的定义:根据地壳中不同岩层之间、岩石与矿石之间存在的电磁性质差异,通过观测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建立的电场、电磁场分布,来研究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解决工程、环境、灾害等地质问题的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物性前提:必须有“电性差异”2、 什么是直流电阻率法?它的物性前提是什么?直流电阻率法:以地壳中岩矿石的导电性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地下人工稳定电流场的空间分布规律,达到找矿目的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一组电法勘探分支方法,简称电阻率法。

物性前提:勘查目标物与围岩存在着电阻率(或电导)差异。

3、 简要概述岩矿石电阻率变化规律。

金属矿电阻率比造岩类矿物偏低 火成岩与变质岩较高 : 102—105ΩM沉积岩电阻率较低,如粘土电阻率约为100—101ΩM ,砂岩的电阻率约为102—103ΩM ,灰岩的电阻率相对较高。

4、 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 成分和结构:岩矿石电阻率取决于胶结物和颗粒的电阻率、形状、相对含量及胶结物连通方式;(2) 含水量:与水中所含盐离子浓度有关,一般含水量越大其电阻率越低; (3) 温度:一般表现为温度升高,电阻率降低;(4) 孔隙度:其他条件一定时,一般孔隙度越大,电阻率越低。

5、视电阻率如何定义的,决定视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视电阻率定义:实际地形和地下介质的分布不能满足地面为无限大的水平面,地下充满均匀各向同性的导电介质的条件时,仍用MNs U K Iρ∆=该方法测得的电性参数为视电阻率s ρ。

决定视电阻率的主要因素:①地电空间分布、或地电断面分布; ②观测位置;③地形条件:水平,正地形,负地形;④电极装置类型(K ):电极间的排列形式和极距大小。

6、勘探深度如何定义的及影响因素有哪些?勘探深度:指在现有的仪器设备(供电大小,测量的精度)和给定装置类型条件下,能可靠的观测到由于地下不均匀电阻率目标体存在,而引起地表△U MN 变化的最大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法勘探作业题1. 简述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

2. 根据电阻率串并联的关系,推导层状岩石沿层理方向和垂直层理方向的电阻率公式ρn和ρt 。

3. 地面上两个异性电流源A(+I)和B(-I)供电,在地下均匀半空间建立稳定电流场,试回答下列问题:(1) 求A 、B 连线中垂线上深度为h 处的电流密度J n 的表达式。

(2) 计算并绘图说明深度为h 处的电流密度随AB 的变化规律。

(3) 确定电流密度为最大时,供电极距AB 与h 的关系。

4. 画图说明地下半空间水平、垂直和倾斜电偶极子所产生的电位和场强的基本规律。

5. 画图说明电阻率剖面法的几种类型。

6. 推导全空间均匀电流场中球体外一点的电位表达式。

7. 用“镜像法”推导点电源垂直接触面两侧的电位公式p71。

8. 用视电阻率的微分形式 分析三极剖面法ρ1A 曲线特点,其中ρ1=50Ω.m ,ρ2=10Ω.m 。

9. 在水平层状介质的地表上,由点电源的电位通解形式出发,推导出两层介质时地表的转换函数表达式。

10. 画图说明三层介质时对称四极测深的视电阻率曲线类型。

11. 激发极化效应定义及影响因素。

12. 解释名称,并说明三者的异同点。

(1) 面极化和体极化。

(2) 极化率和频散率。

(3) 电阻率与等效电阻率。

13. 写出下列参数的表达式及相互关系。

(1) 视极化率。

(2) 视频散率。

(3) 等效电阻率。

14. 在均匀大地表面,当采用AB=1000m,MN=40m 的激电中梯测量时,为保证∆U 2不小于3mv,需要多大的供电电流?15. 为什么岩石极化率均匀时,地形不会产生极化率异常?16. 翻译专业术语:高密度电阻率法、激发极化发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瞬变电磁法及缩写。

17. 写出柯尔-柯尔模型,说明各参量的含义:1()[1(1)]1()s ci m i ρωρωτ=--+18. 简述瞬变电磁法(TEM )的工作原理 19. 简述频率域测深法(FEM )的工作原理 20. 写出趋肤深度定义以及表达式 21. 视电阻率的定义?22. 岩矿石有哪些电磁学性质?MN S MN j j ρρ=⋅23.趋肤深度、有效深度及波束的关系:1)(1)()()k i imZ mδδ==-=-=≈=≈有效24.叙述充电法的应用条件和应用范围?定性解释电位或电位梯度曲线时的经验公式?25.叙述电子导体产生自然电位的原因?26.画出低阻球体正上方和侧上方地表对称四极电测深曲线,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7.画出水平低阻和高阻板状体上的测深曲线。

28.画出山谷与山脊地形上的联合剖面、中间梯度产生的地形纯异常曲线。

29.画出低阻极化球体上中间梯度装置极化率异常曲线。

30.画出低阻极化球体上最佳极距的二极、三极剖面法极化率异常曲线。

31.画出倾斜低阻极化板状体上最佳极距的联合剖面装置极化率异常曲线。

32.画出倾斜低阻极化和高阻极化板状体上对称四极测深法得到的视极化率等值线断面示意图。

33.写出三层介质的电阻率转换函数。

一、简述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因数:1.与成分和结构影响岩矿石电阻率岩矿的电阻率取决于胶结物和颗粒的电阻率,形状及相对含量。

只有当良导电电矿物彼此连接较好时,它们才对整体岩矿石电阻率有较大影响;反之,若良导电矿物被高阻胶结物隔开,则其对整体岩矿石电阻率的影响较小。

2.温度,孔隙度影响岩矿石电阻率一般含水量大的岩石电阻率较低,而含水量小或干燥岩石则电阻率较高。

一般岩石孔隙中能保存一部分水分,孔隙直径越小,吸水性越强,故粘土等物质电阻率较低,而低孔隙的火岩、变质岩电阻率较大。

3.温度影响岩矿石电阻率在常温下,温度变化对岩石电阻率的影响并不大,但当温度升高时,电阻率降低。

0°以下负温度时,电阻率随温度降低而升高。

二、根据电阻率串并联的关系,推导层状岩石沿层理方向和垂直层理方向的电阻率公式ρn和ρt。

解:当电流平行于层理通过时,由电阻并联得:11221212112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11()()()t t t t t llR R R R R h lh h lh l l R R h h R R R S l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当电流垂直于层理通过时,由电阻串联得:12112212112212()n n n h h h h R R R SSSh h h h ρρρρρρ+=+=+=+=+三、 地面上两个异性电流源A(+I)和B(-I)供电,在地下均匀半空间建立稳定电流场,试回答下列问题:a) 求A 、B 连线中垂线上深度为h 处的电流密度J n 的表达式。

解:根据公式22Ij R π=得 深度h 处M 点的电流密度223/2()cos 2cos ()A BA h h h h j j j j ILL h ααπ=+==+b) 计算并绘图说明深度为h 处的电流密度随AB 的变化规律。

解:由223/2()h ILj L h π=+,当深度h 一定时,电流密度随AB 的变化规律为:1)当AB 等于0或∞时,电流密度均为0;2)又由22223/220()h j I h L L h L π∂-=⋅=∂+时,L =A B = 所以当A 时,h 深处的电流密度最大。

c) 确定电流密度为最大时,供电极距AB 与h 的关系。

解:电流密度最大时,AB 与h 的关系为:A四、 画图说明地下半空间水平、垂直和倾斜电偶极子所产生的电位和场强的基本规律。

倾斜电偶极子:2I am ρπ=为偶极矩,α为偶极子与水平线夹角,即α≠0° 3222225222cos sin ()(2)cos 3sin ()x h U mh x h x hx E mh x αααα-=+-+=-+水平电偶极子:α=0°3222225222()2()x U mh x h xE mh x =+-=-+垂直电偶极子:α=90°32225222()3()h U mh x hx E mh x =-+=-+五、 画图说明电阻率剖面法的几种类型。

(能够写出点电源的电位公式,会推导装置系数K )4I U rρπ=六、 推导全空间均匀电流场中球体外一点的电位表达式。

(P67)解:当有球体存在时球外电位由正常电位和异常电位两部分组成:U=U 0+Ua (U 0为正常电位,Ua 为异常电位)。

在均匀电流场中有:U 0=-j 0ρ1rcos θ (1)取球坐标系,并将球心作原点,使极轴x 和均匀电流场j 0方向一致,取球心电位为0,对于异常电位U α,由于对称性,球内外电位U 与φ无关,应满足如下的拉普拉斯方程:21()(sin )0(2)sin u u r r θθθθ∂∂∂∂+⋅=∂∂∂∂r用分离变量解方程令(,)()()U r f r θφθ=⋅,代入(2)式:21()1()[][sin ]0()()sin f r r f r r φθθφθθθθ∂∂∂∂⋅+⋅=∂∂⋅∂∂r 由于()()f r φθ,互不相关,要使等式成立则应有:21()[](3)()1()[sin ](4)()sin f r r c f r rcφθϕφθθθθ∂∂⋅=∂∂∂∂⋅=-⋅∂∂r对(3)有:()()()()0d df r df r r r r cf r dr dr dr⋅⋅+-= 令ln r t =将方程写成:22()()()0d f r df r cf r dt dt+-= 其特征方程为20a c λ+-= 解得1,2121(1(1),(1)2c n n n n λλλ=-=+⇒==-+取 (c 取值原则要使平方根能够完全开方)故得(3)式的两线性无关的特解:(1)();()n n f r r f r r -+== (5)将c=n(n+1)代入(4)有:1()[sin ](1)()0sin n n φθϕφθθθθ∂∂⋅++=∂∂ 上式当n 等于任何整数时的勒让德方程为:()(cos )(6)n P φθθ=(cos )n P θ为cos θ的n 次勒让德多项式。

由(5),(6)可得:(1)()()(cos )(cos )n n n n n n U f r A r P B r P αφθθθ-+=⋅=+(An B n 为待定系数)根据无穷远条件(第一类边界条件),球内、外一点的电位(1)0100cos (cos )n n n n U U U j r B r P αρθθ∞-+==+=-+⋅∑w a i0100cos (cos )n nei n n n U U U j r A r P αρθθ∞==+=-+⋅∑要确定系数B n ,需利用球体内外分界面上电位连续和电流密度法向分量连续的边界条件(第三类边界条件):wai nei U U = (7); 102011(8)neiU U r r ρρ∂∂=∂∂w a i由(7)可得:U 内=U 外10000(1)10000cos (cos )cos (cos )n n n n n n n n j r A r P j r B r P ρθθρθθ∞=∞-+=⇒-+=-+∑∑由(8)有:(2)100011110002211cos (1)(cos )11cos (cos )n n nn n n nn j n B rP j nA rP ρθθρρρθθρρ∞-+=∞-=--⋅-+=-⋅+∑∑以上两式分别对比系数有21101213211010210(1)22n n A B n A j B j r ρρρρρρρρρρ⎧⎪==≠⎪⎪-=-⎨+⎪⎪-=-⎪+⎩将B 1代入即可得球外一点电位30210121[1()]cos 2r U j r rρρρθρρ-=-++外七、 用“镜像法”推导点电源垂直接触面两侧的电位公式。

解:当求与点电源A 位于同一岩石中M 点的电位时,将ρ2岩石对地中电流场的作用,用一个与A 相对分界面为镜像对称的“虚电源”A 1来代替,A 1的电流为I 1,此时地下相当于电阻率为ρ1的均匀半空间,于是M 点的电位:1111122I I U r r ρρππ=+ (r 和r 1为M 点与A 和A 1点的距离) 而当求无电源存在的ρ2岩石中M 2点的电位时,则ρ1岩石对地中电流场的作用也可用一个“虚电源”来代替,此时“虚电源”与“实电源”A 重合,将重合后的该点源叫A 2,其电源为I 2,同理可得M 2点的电位22222I U r ρπ=(r 2为M 2与A 2之间的距离) 根据分界面上电位连续的条件可写出:1112212222I I I r r r ρρρπππ+=分界面上有r 1=r 2=r ,故上式可写成:1122()(1)I I I ρρ+=另外根据分界面上电流密度法向分量连续的条件有:111122212111()()()11[]222I I r I r r x x xρρρρππρπ∂∂∂⋅+⋅=⋅⋅∂∂∂ 因为分界面上有r 1=r 2=r ,于是有:12111()()()r r r x x x-∂∂∂==∂∂∂故上式可化简成:I -I 1= I 2 (2)由(1),(2)两式可得:211121221211212(1)I I K I I I I K I ρρρρρρρρ-⎧==⎪+⎪⎨-⎪=-=-⎪+⎩式中 211221212121211()1M K M M ρρρρρρ--===++根据电位分布的唯一性定理,如果根据边界条件求出I 1和I 2,则M 1与M 2点之电位便为定解,于是可得电位的具体表达式:11211212221()(3)2(1)(4)2I K U r r I K U r ρπρπ⎧=+⎪⎪⎨-⎪=⎪⎩其中K 12为反射系数,作用是决定被分界面反射到ρ1岩石中去的那部分电流大小,(1-K 12)则是透射系数,作用是决定着从分界面透射到ρ2岩石中去的电流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