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与羚角钩藤汤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5-10-16T11:50:07.533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作者:张青山[导读] 河北省滦平县医院通过给予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青山河北省滦平县医院河北滦平 068250【摘要】目的:研究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48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给予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尼莫地平;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447-02脑出血是一种危重病,死亡率非常高。
这类疾病病情发展迅速、发病急,可诱发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甚至引发脑梗死,且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加大了疾病治疗的难度[1]。
以往主要给予常规治疗,部分患者未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现阶段,尼莫地平在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便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2]。
本文主要分析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48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
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处方分析

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处方分析发表时间:2015-11-23T12:02:43.323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0期供稿作者:陈哲奇[导读]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在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尼莫地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出血患者缺血性脑损伤情况,提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陈哲奇(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浙江杭州311100)[ 摘要]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8 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并设为观察组。
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诊的57 例条件相似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常规临床治疗,并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尼莫地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出血患者缺血性脑损伤情况,提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 关键词] 尼莫地平;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处方[ 中图分类号] R743.34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1620(2015)10-033-02脑出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出血后,将使脑血流的流量不断减少,从而引起缺血性脑损伤,这就需要在脑出血的急性期间,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血液循环,尽力降低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率[1]。
本组实验主要对莫地平在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58 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
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诊的57 例条件相似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 例,女性患者24 例,年龄在20— 57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2±1.63)岁。
常规疗法加尼莫地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观察

常规疗法加尼莫地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观察刘瑞【摘要】目的:观察常规疗法加尼莫地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
方法将10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2.96%(P <0.01)。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适感均比较微弱,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出院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0.01)。
结论常规疗法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好,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期刊名称】《白求恩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12)004【总页数】2页(P371-372)【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尼莫地平;常规疗法【作者】刘瑞【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一科,7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血管畸形及心脏病等都有可能导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是医学界的一大难点。
其治疗方法及如何用药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还需要更先进更实用的治疗方法[1]。
本研究采用常规疗法加尼莫地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神经一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8例,其中男60例,女48例;平均年龄65(38~79)岁;第一次发病22例,多次复发86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1例,糖尿病32例,冠心病18例。
排除患有严重心、肺、腹部疾患以及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
观察组在常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服尼莫地平片,30 mg/次,3次/d;两组1个疗程时间均为4周[2]。
1.3 疗效评定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语言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肢体动作恢复正常;显效:发病时出现的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等症状明显好转;好转:语言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能够自理部分日常活动;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3]。
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急性脑卒中中枢热36例

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急性脑卒中中枢热36例王延超【期刊名称】《中医学》【年(卷),期】2017(006)002【摘要】目的:观察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36例中枢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4年4月~2016年10月间收住的60例急性脑卒中并发中枢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 24例和治疗组36例,所有两组病人均在重症监护下治疗,运用冰帽物理降温,溴隐亭日3次鼻饲,醒脑静静滴,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羚角钩藤汤鼻饲,治疗7天为一疗程。
分别观察两组在治疗3,5,7天的体温控制情况,3,7天意识状态改善情况,及7天后并发症发生的多少,病情预后改善情况。
结果:羚角钩藤汤治疗组不仅能有效缩短体温控制的时间,并且对改善患者意识的状态,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羚角钩藤汤治疗中枢热可明显的缩短控制患者体温的时间,改善意识状态,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总页数】7页(P91-97)【作者】王延超【作者单位】[1]河南省伊川县中医院神经内科,河南洛阳【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羚角钩藤汤加大黄治疗脑出血继发中枢性高热观察 [J], 唐军2.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 [J], 邹志暖; 郭腾飞; 俎小华3.羚角钩藤汤加减方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J], 梁宁4.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观察 [J], 张立平;李守然;庞秀花5.羚角钩藤汤加减灌肠法治疗手足口病重症2期疗效观察 [J], 金一峰;孟玉娟;郝雨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尼莫地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尼莫地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刘羽雄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广东江门 529000[摘要]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尼麦角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伴早期认知功能损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98例缺血性脑卒中伴早期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者为尼莫地平组,以应用尼莫地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者为联合组,每组49例。
对两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损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在4周治疗时间内,两组NIHSS、Hcy 及S100B 均呈降低趋势、MMSE 评分均呈升高趋势(P <0.05),在治疗2周及4周时,联合组NIHSS、Hcy 及S100B 均低于尼莫地平组、MMSE 评分高于尼莫地平组(P <0.05)。
同时,在4周的治疗时间内,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P <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尼麦角林可有效的改善缺血性脑卒中伴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尼莫地平;尼麦角林;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认知功能损害[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0)06-39-04Clinical study of nimodipine combined with nicergoline in the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with early cognitive impairmentLIU Yuxiong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 Wuy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Jiangmen, Guangdong, Jiangmen 529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imodipine combined with nicergo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with early cognitive impairment. Methods 98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ith early cognitive impair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nimodipine were in the nimodipine group, while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nimodipine combined with nicergoline were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ith 49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hanges in neurological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incidence of therapeutic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Within 4 weeks of treatment, NIHSS, Hcy and S100B in the two group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while the MMSE score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P <0.05); at 2 weeks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NIHSS, Hcy and S100B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nimodipine group, while the MMSE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imodipine group (P <0.05).Meanwhile, within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imodipine group (P <0.05), whil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howe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Nimodipine combined with nicergol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ischemic stroke with early cognitive impairment.[Key words] Nimodipine; Nicergoline; Ischemic stroke; Early cognitive impairment[基金项目] 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C026)。
羚角钩藤汤加味治疗急性脑出血60例

羚角钩藤汤加味治疗急性脑出血60例靳建宏【期刊名称】《中医药学刊》【年(卷),期】2003(21)4【摘要】目的 :观察羚角钩藤汤加味为主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
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 0例,对照组6 2例。
观察一个月 ,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和血肿吸收情况判定疗效。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8.33% ,血肿全部及大部分吸收率为 84 .7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7.74 % ,血肿全部及大部分吸收率为 4 6 .4 3%。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可以加快血肿吸收 ,减轻脑水肿 ,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脑出血属“中风”范畴 ,多表现为中风中脏腑 ,临床表现为神志不清、头痛、偏瘫、呕血、发热等。
肝肾阴虚是病理基础,遇情志、劳累等因素诱发 ,气血逆乱或肝风内动 ,风火相煽 ,夹瘀上扰清窍 ,离经之血瘀于脑腑 ,脑髓壅滞 ,经脉不通 ,肢体失机而发病。
【总页数】2页(P590-590)【关键词】高血压;并发症;脑出血;中医药疗法;羚角钩藤汤【作者】靳建宏【作者单位】河南省新密市中医院脑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6【相关文献】1.羚角钩藤汤加大黄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J], 唐军;刘宏玲2.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精神异常22例 [J], 熊军清3.羚角钩藤汤化裁治疗脑出血急性期24例 [J], 梅运伟4.羚角钩藤汤治疗亚急性期脑出血43例 [J], 郑红寅5.羚角钩藤汤加味治疗痰火瘀闭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许浩游;方素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性脑卒中中枢热的临床观察

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性脑卒中中枢热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究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性脑卒中中枢热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医院2021年5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0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中枢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随机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冰毯和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物理降温的基础上对鼻饲羚角钩藤汤加减方法加以应用,实时对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进行密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比观察组更短,且SF-36(生活质量评分)总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性脑卒中中枢热患者时能够为患者恢复健康提供助力,让患者可以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降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羚角钩藤汤;急性脑卒中;中枢热;体温中枢性高热是脑卒中患者出现较多的一种并发症,一般发生在急性重症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之中,这一并发症也是导致脑卒中患者出现死亡情况的关键因素[1]。
这一并发症的出现是由于患者产生颅内出血症状造成内压增高,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血肿以及水肿的情况,会损伤患者么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系统,从而引发中枢性高热。
现如今,医学领域中对该类型患者的治疗一般选择使用物理降温等方法针对患者具体症状使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2]。
虽然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一些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具体症状,但只使用西药进行治疗,难以达到根治或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取得的效果也很难让人满意。
本文主要对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性脑卒中中枢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医院2021年5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0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中枢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随机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卒中相关性头痛的有效性评价

表2 两组 不 良反应 发生情况 比较 【 n( %)】
对 照组给 予氟桂 利嗪 治疗 ,所用 药物为 名称为 西 比灵 ( 西 安杨森 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 号H1 0 9 3 0 0 0 3 ), 睡前 口服 ,5 mg / 次 ,1 次, d ,1 个疗程为7 ~1 0 天。 观 察组 给予尼 莫地平 注射 液 ( 通 化金 马集 团股份 有限 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号H2 0 0 5 6 4 0 8 )治疗 ,应用输液泵进行 3 讨 输入 ,8 h 输入4 mg ,平均每小时控制为0 . 5 mg ,1 次/ d ,1 个 疗程 为7 天。
论
急 性脑卒 极 易导致患者 残疾 或死亡 ,罹 患此疾病 的患
者 大多会 伴有 头痛症状 ,即脑 卒 中相 关性头 痛 ,此症状 可
在 卒 中时发生 ,也可在 卒 中前或卒 中后发生 。相 关性 头痛
( P<0 . 0 5 )。见表1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表 1 两组 治疗 疗效 比较 [ n( %)]
选 取2 0 1 5 年5 月~2 0 1 6 年5 月我院 收治 的脑 卒 中相 关性 头痛 患者 8 0 例 作为研 究对 象,将其 分为观 察与对 照组 ,各 4 0 例 。观察 组 男2 3 例 ,女 1 7 例 ,年 龄3 6 ~6 5 岁 ,平均 年 龄 ( 4 3 ±5 . 6 )岁 ,给 予尼 莫地 平 注射 液 治疗 ;对 照组 男 2 . 2比较两组不 良反应发生情 况 在 治疗过 程 中,两组 均有一 些不 良反应 出现 ,观察 组 2 4 例 ,女1 6 例 ,年 龄3 5  ̄6 5 岁 ,平 均年龄 ( 4 2 ±5 . 7 )岁 , 主 要是 头晕 、恶 心等 ,这可 能受到泵 输入 速率与 患者体 质 给予氟 桂利 嗪治疗 。所选 患者均 在相关 临床检 查下 明确确 的影响 ,观 察组 发生不 良反应 的几率为7 . 5 %,对 照组 主要 诊 , 已将合 并其他 严重 内科疾病 、 。 肾功能异 常 、 . 由其他原 因导 致头痛 等患者排 除在 外 ,患者8 0 例及其 家属都 知道此 为恶心 、呕 吐、轻微 腹痛等 ,对 照组发生 不 良反 应 的几率 2 . 5 %。观察组发生不 良反应的几率 明显 比对 照组低 ,差 次研 究 ,并 自愿 参与 。对 比两 组患者 的一般 资料 ,差异无 为2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见表2 。 统计学意义 ( P>O . 0 5 ),可 比性 明显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ian Case Reports in Emergency Medicine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14, 2, 1-3/10.12677/acrem.2014.21001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4 (/journal/acrem.html)Nimodipine and Cornus Antelopis and Uncariae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ObservationBenduan Zheng1, Liyang Zheng2, Jinsong Zheng11No. 1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Quan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uanzhou2Quanzhou City Children’s Hospital in ICU, QuanzhouEmail: zheng22101928@Received: Jun. 13th, 2013; revised: Jun. 27th, 2013; accepted: Jul. 5th, 2013Copyright © 2014 Benduan Zheng et al.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rdance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yrights © 2014 are reserved for Hans and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Benduan Zheng et al. All Copyright © 2014 are guarded by la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s purpose is to summarize retrospectively the illness cases of 30 patients who got the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treated at the No. 1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Quan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2012. Methods: This thesis wants to find out the best treatment through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owards the 30 cas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ed in the No. 1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Quan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the whole year of 2012. Results:The result is effective. There were twenty cured cases, eight markedly improved cases, one improved case and one case who left hospital initiatively. Conclusion: The analysis shows the conclusion that to treat the patient who gets Syndrome of Phlegm-heat Blocking Internally by combining Nimodipine with Cornus Antelopis and Uncariae Decoction will get favorable curative effect. Keywords: Acute Ischemic Stroke; Nimodipine; Cornus Antelopis and Uncariae Decoction; Syndrome of Phlegm-Heat Blocking Internally尼莫地平与羚角钩藤汤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郑本端1,郑丽阳2,郑劲松11泉州市中医院内一科,泉州2泉州市儿童医院ICU,泉州Email: zheng22101928@收稿日期:2013年6月13日;修回日期:2013年6月27日;录用日期:2013年7月5日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2012年泉州市中医院内一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2.12全年泉州市中医院内一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例,总结治疗方法。
结果:本文观察的30例患者经采用尼莫地平配合羚角钩藤汤治疗治疗后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例,自动出院1例。
结论:采用尼莫地平配合羚角钩藤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热内闭证患者可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尼莫地平;羚角钩藤汤;痰热内闭证1. 引言本文对近年来我科采用尼莫地平配合羚角钩藤汤治疗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疗效观察,30例患者经治疗后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例,自动出院1例。
尼莫地平配合羚角钩藤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较理想的疗效。
2. 资料与方法2.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近年在本院内一科住院治疗的经过颅脑CT检查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例为治疗观察对象,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8岁,平均61.5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制定的标准。
均具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症状;急性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发病在2周以内。
人院时有10例出现一侧完全偏瘫,患侧上下肢肌力0级;14例患侧上下肢肌力在I~II级之间。
6例患侧上下肢肌力III 级。
上述病例中,8例有运动性失语,2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2.2.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是调整血压、减轻脑水肿、营养脑细胞、防治并发症。
在常规给予甘露醇预防脑水肿,脑活素营养脑细胞,给予适当的抗菌素预防感染的基础治疗的情况下,给予尼莫地平30 mg十生理盐水500 mL,以30~60滴的速度缓慢静滴,每天1次,连续2周为一疗程,配合羚角钩藤汤;方药组成:羚羊角3.0 g,桑叶10.0 g,川贝10.0 g,生地10.0 g,钩藤15.0 g,菊花10.0 g,白芍15.0 g,生甘草3.0 g,竹茹10.0 g,茯神15.0 g,生姜10 g煎服,日一剂[1]。
至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出院。
2.3. 尼莫地平配合羚角钩藤汤疗效评价30例患者经治疗后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例,自动出院1例。
疗效评定标准:神经功能缺损分数降低90%以上的为基本痊愈,46%~89%为显著进步,18%~45%为进步,不足18%为无变化。
30例患者中有20例肌力恢复在Ⅳ级以上,生理可以自理。
8例患者偏瘫侧肌力从0级恢复至III~IV,1例患者症状改善不理想,1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
8例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出院时已恢复语言功能,21例意识障碍症状消失。
3. 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中医的主要症状为: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2]。
西医的主要症状为:急性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意识不清,昏迷。
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或MRI 有责任梗死病灶;发病在2周以内。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梗死中心已缺血坏死的脑组织是不可逆损害,导致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常出现偏瘫、失语。
因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抢救功能已受损而短期内尚存活的脑组织——缺血半影区,以改善缺损的局部脑功能,防止损害的扩散和加剧。
脑组织缺血后出现能量代谢障碍,Ca2+内流,Na+内流,K+外溢及局部酸中毒等情况,激活了各种脂肪酶,蛋白酶及核酸内切酶。
膜磷酯酶C被激活后使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大量游离脂肪酸,它们的积聚可造成不可逆损害。
另外,在缺氧情况下,花生四烯酸会形成前列腺素、血栓素A2及白三烯等,这些物质能强力地收缩脑血管平滑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进一步导致脑水肿及Ca2+内流,加速神经损伤。
尼莫地平为1,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对脑血管有较强的选择性作用,是目前同类药物中脂溶性最强的能有效地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它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主要作用下肌细胞膜的Ca2+通道,对Na+通道有稳定作用,可有效地抑制细胞外Ca2+跨膜向内流动,同时还有刺激Ca2+-A TP酶的活性增高,促进胞浆内Ca2+的排除,并可对抗儿茶酚胺、前列腺素和组胺等而改善脑供血,对脑灌注不足部位灌注增加通常大于正常部位,而且对脑血流量增加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故尼莫地平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上使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
中脏腑有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
痰热内闭证见意识不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正,醒神开窍,化痰通腑,平肝熄风,化痰通络。
本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例均属此证。
故予配合羚角钩藤汤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取得较好疗效。
因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予中西结合治疗,以让患者尽可能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