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郭根生先生印象派摄影作品的艺术特色
论艺术影像的逼真性-精选资料

论艺术影像的逼真性美国心理学家及艺术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beim) 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中谈到“判断一个艺术形象逼真与否的基础是什么呢?人们可能把它想的很简单,认为只要拿着一形象与‘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直接对比,就可以判断这一形象是否逼真了。
但事实却与此恰恰相反。
”可见在我们探究艺术影像的“艺术的真实性水准”时,不能仅仅对“真实生活”进行简单的“真实模仿”,真正能再现现实的视觉理性,创造完美幻象才是摄影艺术所产生的艺术影像“逼真”的本源。
摄影术发明的功能在于真实的影像记录,逼真的纪录物质生活也就成为历史真实的反映,可以说自从摄影术的诞生,人类真正可以客观地审视历史。
每一个影像的记录都是去除偏见,逼真的、无法篡改的历史影像,在瞬间完成了发明者赋予他的使命――自然之笔的忠实映照,同时“摄影给人以一种把握住了非真实的往昔的幻觉,他们也就帮助人们把握住了不牢靠的空间” 那么可将空间凝固的真实影像就是人类视觉性纯粹的逼真,或亦可说影像艺术的逼真性是表现人类心灵纯粹的逼真,以成为现阶段影像艺术困惑的焦点。
所谓的逼真,源于我们视觉观察时事的记忆,这种记忆可以停留在摄影最早功能性作为纪念家庭成员所取得的成就,也可以是后工业时代理性思维的代表,在信息时代,它又是唤起人们心灵原本真实最好的慰寄。
可见,逼真的影像来源于时代所造就的认识自我,是审视生活最好的现实表达方法,也是摄影艺术语境化所追求至高的境界。
一、视觉理性的逼真性视觉的理性来源于观察事物表象而产生认识对象的视界,视界的宽阔于狭窄又取源于个人、社会、物质世界在瞬间思维意识而产生的理性。
视觉艺术的逼真性在古老的艺术中已有明确的体现,无论是汉代画像石的耕猎图,还是西班牙阿尔泰米拉岩洞中人类意识思维所留下的真实图像,无论是以装饰为目的,或是为达到最终获取食物的愿望的“巫术”行为,都是力求再现视觉真实性。
下面所产生的问题就是“自然本身正在反映她自身的面容”的逼真性,是影像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吗?如果影像的实践拍摄仅仅表现“表象”的逼真性,摄影实践就会陷入被美国摄影批评家玛丽娅(Mary) 所指出的误区中:“摄影是不加区别地反映视觉现实,而视觉现实不过是沉溺于事物的外在形象而已。
小议色彩教学中的印象派代表画家

小议色彩教学中的印象派代表画家发表时间:2009-07-20T10:37:33.093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供稿作者:郭春蕾[导读] 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
小议色彩教学中的印象派代表画家郭春蕾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摘要】印象派画家是传统艺术的反叛者和色彩艺术的革新者,他们受到自然科学中光学和色彩学的影响,打破了传统油画的色彩运用始终是以明度的变化为基础的局面,将色彩的冷暖变化、纯度变化引入油画色彩的应用范畴,丰富了油画的色彩艺术语言。
印象派画家群体在色彩上最杰出的代表是莫奈、雷诺阿等人,他们强调现场写生作画,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
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
【关键词】印象主义色彩光【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91-02 印象主义作为绘画流派出现于法国。
1874年3月25日,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等一群年轻的法国画家,在巴黎举办了无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展览会,因莫奈展出的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油画的题目被一位观点守旧的记者借用,撰文嘲讽此展览为“印象主义画家展览会”,遂产生印象主义或印象派之名。
一、印象派画家的色彩语言1.印象主义的色彩主张印象派画家是传统艺术的反叛者和色彩艺术的革新者,他们受到自然科学中光学和色彩学的影响,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光的照射作用,才显现它的物象的,不存在“光”,也就无所谓“色”。
他们大量地从事户外的实地写生,他们的作品中,闪烁着自然界瞬间现象的光色变化,较过去绘画中的暗褐色调更为真实印象派在光的探索与色彩的分析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发现,在对自然景物的阳光、空气和色彩感的表现上解决了前人不曾解决的问题。
在此之前,油画的色彩运用始终是以明度的变化为基础的,色调单一,而印象派画家将色彩的冷暖变化、纯度变化引入油画色彩的应用范畴,特别是突出了色彩冷暖对比的表现价值,丰富了油画的色彩艺术语言。
【课件】第16课+印象派油画欣赏+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外国印象主义绘画 22
印象主义的影响
印象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波及欧洲各国。英国.德国以及 西班牙、意大利的一群艺术家,俄国艺术世界和东欧一些 画家都曾经受到法国印象主义的极大影响。美国的沙金和 女画家卡萨特、日本的黑田清辉也是负有盛名的印象主义 画家。印象主义运动虽然已经在100年以前即已消失,但 至今世界上还有不少画家用印象主义的方法作画。中国现 代画家刘海粟、林风眠等人在吸收印象主义技法方面,有 独特的创造。
结构。这一视野的骤变,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
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
创新的传统主义。
外国印象主义绘画 7
印象派的创作理念……
从创作理念上来说,印象派画家强调真实地表现 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感觉和印象,而不重视牵强附会 的主题。绘画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非深奥的思想。 在艺术形式上,他们强调的是对光与色的探索,他们 尝试着把光和色彩直接与美学沟通。所以他们的作品 往往是“为了色彩去画一个主题,而不是为了主题本 身”,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手段。印象派中 产生了众多的艺术大师,如马奈、莫奈、雷诺阿和德 加等。
外国印象主义绘画 8
《草地上的午餐》
爱德华.马奈 208CM*264CM
巴黎
奥赛博物馆
这是一个经过精心 安排的“午餐”,是 画家寻求色彩对比的 大胆实验。此画展出 后,引起舆论大哗, 作为挑战性作品,马 奈被推入到印象派阵 营。
外国印象主义绘画 9
爱德加.德加
在巴黎出生和去世的爱德加·德加是银行家之子. 生来便是大资产阶级,在印象派画家笔下,形有溶解于 气氛之中的倾向,而德加的画却始终保留着严格的形.他 对人工舞台灯光热爱要甚于阳光的喜爱,他喜欢表现人, 但从不勿忙去勾勒人物的身影.因此,他的艺术是新的贡 献扩大和丰绘画形式.他从一开始,就参加了印象派的几 次画展.德加的晚年,由于视力下降,他更喜欢作木炭画, 简洁有力地增加层次,再以白粉画出亮光.德加同雷诺阿、 莫奈、塞尚一样,与印象派的历史密不可分.
印象派基本介绍及作品赏析

印象派基本介绍及作品赏析一、印象派的起源及发展:印象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
印象格,却意味着同浪漫主义的一些传统形式与风格的决裂,并为二十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艺术做好了准备,因此,印象派很自然地成为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
由于印象主义首先是在绘画中出现的,再加上法国诸姊妹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特别密切,因此,谈论音乐上的印象主义,首先也得从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谈起。
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
家,第一次独立举办了旨在同官方沙龙相抗衡的画展,展出近三十位画家的作品。
这次画展受到了舆论的奚落,人们无礼地嘲弄这些艺术家,随随便便地以莫奈的这幅画为他们取上“印象主义者”的诨号。
由于这群青年艺术家对待“印象主义”这一贬称并不怎样介意,从此这个含混不清的偶得之词便保留下来。
印象派之后出现了与印象派的艺术主张不同,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的另一种艺术主张,人们称之为“后印象派”。
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印象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转而强调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感情和情绪,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应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
印象主义绘画不同于其他绘画之处,在于它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即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印象派画家的这一选择,是同当时自然科学界对光的传播与照射的物理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的。
人们的视觉之所以能感知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得以光所提供的条件为其前提。
阳光笼罩万物,使各种物体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换句话说,所有的物体都是染色的形,人们就是根据不同表面的不同色泽,即从不同染色面的分界才得以认知物体的形状的。
如果光一消失,形和色也就不见了。
所以印象派画家认为,在表现光的过程中,他们也就找到了绘画艺术的一切。
印象派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印象派的创新思想

《西方现代艺术欣赏》————印象派的创新思想安徒生曾经讲过:“只有美与艺术的结合才能永存。
”以前的我对西方现代艺术几乎不了解,只是很单纯的喜欢高中历史书里莫奈的《日出-印象》这幅画,给人以触动和希望。
选修了这门课后,我才对西方现代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印象派的艺术创新思想。
“以最无邪的眼睛去望穿最原始的天真,这是画家最浪漫的向往。
”一位平凡的女画家颜正安如是说。
然而画家们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索大自然,所带来的创新思想对艺术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现代艺术表现的是艺术家们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这种表现体现在从客观的外部世界转向了艺术的内部和艺术本身。
印象派的画家走出画室,相信直觉,否定了传统的主题构想,提出了“艺术家的直觉就是主题”这一全新的艺术理念。
这就是印象派的创新思想所在。
人们常说,艺术的变革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变化。
文艺复兴标志着欧洲社会状态从中世纪向现代的转型,而印象派的出现则预示了乡村文化走向都市文化的一系列变化。
印象派画家们凭借自己的直觉,敏感地描绘出社会生活变化中的真实状态,由感觉的变化而导致新表现技法的产生。
作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画家,马奈所表现的艺术完全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他所倡导的:“我画我所看见的“艺术思想。
他那种强烈的叛逆意识,使他站在了现代艺术的前沿。
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的朴实无华证实了艺术家的现代性,他是一切陈规之敌,他通过其作品表达一种新的世界观。
“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简单的手段获得比这更强烈的效果的了。
”我从我最喜欢的画家莫奈身上学到很多了,他那份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深深地触动了我。
克劳德·莫奈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他喜欢所有使人眼花缭乱的东西,他描绘的河水、天空、房屋和树木都洋溢着非同寻常的生命感。
他的内心满怀着难以遏止的激动;从他的观念看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然而从他本性看,他却是一个幻想家。
他的代表作《日出-印象》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
浅析我国近现代油画的印象派特征

五 、颜文 糅油 画 中的印象 派特征 颜文 襟 留法 期 间 的作 品概 括性 强 ,着 重于 色彩 的感 觉 ,是他 最终使我 们的创 作达到 一个崭新的境界 几个 艺术阶 段 中最 接近 印象派 的时 期。 关键 词:我国近现代 油画;印象派;特征 颜文 操 的 《 越南 西贡 》 《 鸟瞰 香港 》 《 印度 洋 夜航 》 《 红海 吉布 蒂之 晨 》 《 斯里 兰 卡停 泊 》,这 些 作 品都尽 力 以简 洁 的手法 由莫奈 的 《 日出・ 印蒙 》命名 的 印象派兴 起 捕捉稍 纵 即逝 的 光色效应 , 充满 印象 派 的特 征 。 于 l 世 纪下 半 叶 的法 国 。印象 派将 光 与 色 的科 9 他 的 《 家 塘》 一 画 ,冷 暖 过度 自然 ,随着 树 木的 走 向色调 毛 学观 念 引入 绘 画之 中 ,创 立 了 以光源 色 和环 境 产 生 了奇妙 的变 化 ,色 彩 占据 了整 幅 画的主 导地 位 , 画中注 重色 色为 核心 的 现 代写 生 色彩 学 ,树 立 了色 彩形 式 彩 的 印象 派特 征 t 明显 。仔细 观 察它 的暗 部 ,用 色也 很洁 净鲜 ’ 分 的独特 审美 价值 。虽然 印象派 向中 国的 传播 是 亮 、色相 明确 ,他在 暗 部色 彩 的处理 上 借鉴 了 印象派 的 方法 ,将 艰 难 曲折 的 ,但 从2 世 纪 中国 油画 史 、美 术 文 暗 部的颜 色 明确 了色 相 ,而 不是采 用无 彩色 的灰或黑 色 。 O 献 中都 可 以发 现 , 印象派 已经 十分 自然 地 融入 六 、孙为 民油 画中 的印象派特 征 到 中 国油 画家 的创 作 之 中 。本 文试 从我 国近 现 孙 为 民从 1 9 年 以后基本 进入 了有意 识的 、集 中 的色光探 索 90 代 的几 位 知 名油 画家 入 手 , 以他们 的 油画 作 品 时期 。印象 派 的大 多数画 家都 很 喜欢 表现 阳 光下 的景 色 ,孙为 民 为 切入 点 ,通 过 作 品来 分析 我 国近 现代 油 画 的 也逐 渐醉 心于此 。 印象派特 征 。 他 在用 笔 上擅 长用 细碎 的 笔触 ,松 动 的笔 触 外观把 严 谨的 形 李铁 夫油 画中的 印象派 特征 体 构造 表现 得 富有 绘 画性 ,这 与 莫奈 、雷 诺阿 、 毕沙 罗等 人的 用 李 铁 夫虽 然采 用 的技 法 仍 是西 方现 实 主义 笔 很相 像 ,所 以他 的 油画 具有 明 显的 印象 派特 征 。例如 他 的 《 金 的 ,用 光 和用 色仍 然遵 循 学 院 的古 典风 格 ,但 色 的季 节 》,松 动 的笔触 使画 面在 统一 的暖 色 调 中富于 丰 富的变 在 色 彩 的关 系 上更 强调 了冷暖 对 比 的效 果 ,打 化 。同时 ,这幅 画 明显地 减 弱 了形体 ,加强 了色 彩 ,平面 化 的效 破 了单调 的 “ 调子 ”。 棕 果 使 画 面有 了一 种 装 饰 的 味 道 , 体现 出 了 印象 派 重 色 彩 、轻 形 李铁 夫 的 肖像 画直 接 受到 了他 的老 师约 翰 象 、平面化 的特征 。 萨金特 将 印象派 与学 院派 的技术 结合起 来 的影 他 的 《 荫 》组 画 、 《 绿 荷塘 八 月》等 作 品 ,在色 彩 卜 于借 善 响 。他 的 《 发女 郎》 ,以深 绿色 的背 景浅 灰 鉴 印象派 的 调子 ,善 于在 统 一 的背景 色 调 中柔和 地 凸现人 物 的形 金 色 薄 纱衣 服 衬托 出粉红 色 的少 女脸 容 , 从其 中 体 ,使人 物 有一 种似 融于 背 景气 氛 又似从 中浮现 出来 的感 觉 。他 冷 暖 色彩 的互相 渗透 一 L,可 以看到 印象 派的 特 的 《 月》 一画 ,无 论是 亮 部还 是暗 部 ,整 幅 在暖 色调 中 有一 十 征。 种响亮 的通 感 ,体现 出印象派 用色 响亮 的特 征 。 李铁夫 的另 一 位老师 威廉 ・ 切斯 善 于将印 象 除 了 以上 的 厕 家 , 油 画 中 具 有 印 象 派特 征 的画 家 其 实 还 有 派 的光 色 探索 与物 象 的特 殊 质感 完 美结 合 。李 很 多 ,例 如潘 玉 良的 《 》 《 州河 畔》 , 画风基 本 以印象 派 外 春 苏 铁 夫在 静 物 画上直 接 师承 切 斯 ,他 的 《 与芹 光 技 法 为 基础 , 又 融合 了东 方 艺 术 情 调 。其 中 《 州 河 畔 》 一 鱼 苏 菜 》 《 鱼与 虾 》 《 生 鱼尾 》 等 画 ,不把 精 力用 画 ,景 物与 构 图颇 似 印象 派画 家笔 下 的 巴黎 ;秦 宣 夫 的 《 重庆梯 在描 绘 鱼 的细 节 上,而 是专 心描 绘 射在 鱼 身上 田》 ,注 重光 与色 的融合 , 画面具 有印象 派大 师们 的色调 ;阎萍 ( 同质 地 的光 感和 微 妙 的色 调 上 ,体现 出了 印 《 与子 》 系列) 母 由于在 题材 上采用 了 印象 派 女 家莫里索 与卡萨 象 派注 重 光与 色 的特 征 。 同时 ,这 类作 品减弱 特 开创 的 “ 与子 ”,而 被誉 为 中 国的卡 萨特 … …纵观 我 国近现 母 明暗 反差 ,显示 出 了印象派 的平面 化特 征 。 代 油 画的 发展 史 , 可以发现 有 许许 多 多的 画家 在创 作 中都或 多或 二 、李叔 同油 画中 的印象 派特征 少地 具有 印象派 的特 征 ,由于数量 众多 ,无法一 一 叙述 。 李 叔同 的老 师 黑 田清 辉 采用 的 是 印象派 的 明亮 光感 和 空气 表 综 上 可 知 ,在用 色上 , 我 国近现 代 的油 画家 们非 常 重视 色彩 现法 。李叔 同直接 受到 了他老 师的影 响 。 感觉 ( 是 印象 派对 我 国画坛 做 出 的最 大贡 献 );在 技法 ,吸 这 李叔 同 的 《 自画 像 》 ,借鉴 了印象 派细 碎 的笔触 ,将 不 同的 收 或借 鉴 印象 派 细碎 多变 的 笔触 :在 调 色上 ,注 重 印象派 的迅 速 颜 色并 置在 一起 ,起 到 空 间混合 的作用 。 同时 ,吸 收和 借 鉴 了印 调色 , 或直 接在 画面 上 调色 ,或 运用 补 色原 理将 纯色 并 置: 在趣 象 派对 外光 的体 现及 补 色关 系 的处 理 ,画 面 的色彩 具有 运 动 、跳 味上 , 吸收 和借 鉴 印象 派的 平面 化 、装饰 性 的特 征 ;在创 作 上 , 跃 的 印象派 特征 。中 国早期 美 术教 育家 姜丹 书 说李 叔 同的 风格 属 重视 印 象派提 倡 的走 出画室 ,到 人 自然 中写 生 的主张 ,注 意捕 捉 于 印象 派: “ 人于 西 画 ,为 印象 派之 作风 ,近 看 一塌 糊涂 ,远 对 对 象 的瞬 间 印象… … 当然 ,并 不足 说我 国近 现 代的 所有 油 画都 上 看栩 栩欲活 ,非有 大天才 真功 力者 不能也 。 ” 具有 印象 派 的 特 征 , 更 多 的 画 家在 风 格 、技 法 上 未必 认 同 印象 三 、卫 天霖油 画 中的印象 派特 征 派 ,但 是 他们 都 曾有意 无意 地 吸 收和 借鉴过 印象 派, 可 以说如果 卫天霖 的 油画 从取 材 、色 彩 、构 图 、意味 上 主要 来 自于 印象 没 有 印象派 ,我 国近现 代 的油 磷将 会 是 另外 的模 样 。所 以,探讨 派,在 对光 、色的表现 和 笔法 的运 用 上则发 展 了印象派 的技法 。 我 国近 现代 油 画 的印象 派特 征 就 显得很 有 必要 ,它 可 以指 导我 们 卫 天霖 的 《 闺中 》 《 》, 吸收 了 印象 派对 光 的表现 ,强调 如 何对 印象 派进 行 有选 择地 吸 收和 借鉴 ,如何 融会 贯通 于我 们 的 鱼 了环境 色 对人 物及 静物 的影 响 他的 《 瓶 中的 白芍 》 《 花与 创 作实 践 中 ,如 何 形成 自己独特 的艺术 风格 ,从 而使我 们 的创作 红 瓶 橘 子 》 《 花 瓷瓶 中 的 白芍 》,在 色 彩 的并 置上 有所 加 强 ,原色 达 到一个崭 新 的境界 。 青 并列 成点 或线 ,或 排 列成 面 ,这 样的 绘 画技 法有 明显 的 印象 派特 征。 因为 印象 派对 光 的科 学 的分 析, 体现 在 画面 上 ,就 是颜 色 以 参考文献 或点 或线 的形 式在 画 面上 的 并置 ,色 彩斑 斓 有如 针织 刺 绣 ,通过 川约翰・ 雷华德. 印象派绘画史【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M】 桂林. 空 闸混合 以达到 色彩 的真实表 现 。 [ 陶咏 白. 2 1 中国油画历 史的思考Ⅲ. 美术》 19 年f 期. 《 98 1 2 【 5晓路. - ¥ 中国美术的 留学 U 美术》. ¨ 年0 期: —8 3o 1] 2 ̄ e 0 -_ , 】 .《 ! 2 7 7 n 8 l 四 、周 碧初 油 画中的 印象派特 征 周 碧 初 受 到 印 象 派 的 影 响 , t分 重 视 到 人 自然 中 写 生 ,强 【 徐翎 . 山泉水 本清流一 李铁 夫人生艺术谈 U. 美术观 察 》 19 . 4 1 在 1《 99  ̄ 9 调 最初 的瞬 间直 觉 。他早 期 ( 留学法 国至 侨居 印 尼 ,1 3 一 l4 ( 期 . 90 99 ) [ 季晓蕙 试 从 用 色 、技 法 、调 色 、趣 味 、 交 错 在一 起 ,在色 彩 的处 理上 注 重对 比色 的运 用 ,既 重视 个体 的 创 作 等 方 面 着 手 , 通 过 具 体 分 析 几 位 知 名 油 画 色 彩 特 征 , 又 重 视 整 体 的色 彩 关 系 ,使 色 彩 彼 此联 系 、 明亮 鲜 家的作 品 ,从 而探 讨我 国近 现代 油画的印 象派特 明,这些 都体现 出 了印象派 的特 征。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作者:王昕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6期后印象主义绘画特点不容小觑,不仅如印象主义擅于运用对光的表现,但更注重对色彩的真实情感体验,再利用互补色的关系,对光与色的运用合二为一,线条笔法则是短促有序,部分画作也会呈现浓厚堆叠的效果,以及简化的造型,运用模糊虚化的边缘线和对画面进行抽象的物象来制造画面,其绘画特点完全不同于印象派绘画,自成体系,这种绘画特点的转变使西方艺术焕然一新,体现出新的韵味。
一、光与色彩的表现后印象派画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运用光线和色彩来布置画面,常常结合色光的原理,运用色彩坐标、重叠以及三原色,并大胆运用互补色之间的关系,主要原因是充分吸收了在光线和色彩效果上的印象派成分,使色彩在强烈的冲动下形成新的视觉韵味。
后印象派绘画擅于使用对比色来丰富画面,在色彩表现力大大增强的同时,后印象派绘画的颜色更好的摆脱自然的束缚,并打破固有的概念,从而更好的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维。
(一)色彩的真实体验后印象主义的最大特点是运用色彩,善于对色彩的把握。
绘画作品都具有特别明亮的色彩,采用纯色和色彩平涂的方式,对现代绘画产生很深的影响。
后印象派画家们使用精炼笔触,运用红、黄、蓝三原色重叠。
后印象主义创新了固有颜色的概念,形成了基于光源和环境色调与色彩的高度现代化。
画家们在绘画中所运用的色彩是为展现作家们的心境和情感,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冲动,促使艺术家们将他们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的展现于画面上,使观众予以共鸣。
塞尚的色彩偏好理性分析,凡高为表达真实情感,即他想表达物的感觉。
正如其作品《向日葵》中,黄色泥土色调的颜色展现了一个充满朝气和希望的美丽风景,色彩鲜艳明亮,向日葵红花瓣的明亮背景如跳动的火焰冲击着人们心中的热情。
然而,画家越是拼命的想抓住这个世界却是被世界无情的逃走了,作者充满着无奈与悲怆,这正是梵高对于绘画色彩的真实体验。
高更则认为绘画的本质是一种与自然无关的记忆体验的综合体。
浅谈印象派油画魅力及绘画技巧

浅谈印象派油画魅力及绘画技巧作者:吴立新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2期摘要:印象派油画是表现光与色彩的典型绘画形式,记录的是印象中的瞬间美感,不同于古典绘画,印象派崇尚画室外的生活景象,将印象美展现的更具真实的魅力。
画室外的生活景象决定了绘画场所不再局限于绘画室内,印象派绘画重视对于自然的描绘,对于自然光的光感追求,使油画更具有灵动之感。
印象派油画的特点决定了其绘画技巧的特殊性,印象派油画绘画技巧包括拍、揉、线、扫、挫、跺等。
关键字:印象派油画魅力绘画技巧光色彩室外生活拍揉线扫挫跺印象派也称为印象主义,是在19世纪中期拿破仑三世时期形成的不同于传统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绘画风格,印象派的特点是追求光与色彩的变化并将之体现的画布上,绘画的内容从古典题材与历史题材向更具有生活气息的风景与日常活动转变,并记录了事物在一瞬间的印象,展现了印象的魅力。
虽然印象派油画仍沿袭了传统的写实手法,但其创新的光色运用奠定了其成为现代主义绘画起点的基础。
印象派油画魅力印象派最初并不被世人接受,杂乱的点线与色彩让当时注重古典美的批评家们抨击毫无魅力可言。
质疑莫奈对于阳光下的淑女中对于鼻子的画法,认定鼻子不可能是扁平的,但事实是,在阳光照射下,视觉下的人的鼻子确实是扁平的。
对于色彩的处理也有争议,例如毕沙罗在意大利的林荫大道上对于光线下的人物处理,采用视觉下一片明亮的混合色代替了传统的孤立色。
后来印象派为世人欣赏,是因人们发现,近看杂乱的画作在远观时有着更耐人寻味的魅力,遠观印象派油画会是另一壮观的景象。
印象派展现的是光与色的印象,表现的是光的变化与色彩的对比效果。
印象主义代表画家莫奈一生都在追求探索光与色彩的变化,典型代表作《日出.印象》,创新性的感悟光和自然的结构,并将其体现在画布上,画布中的物体表现出消失在光色之中,色彩使用绚烂明亮。
印象派油画更具有偶然性与意外性,是画家走出画室,观察生活的情形下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印象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