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誉会计思考 论文初稿

关于商誉会计思考 论文初稿
关于商誉会计思考 论文初稿

关于商誉会计思考

摘要:商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 是财务会计具有高度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深受理论界重视的难题。但从笔者对股票投资人和企业管理层所做的一次小范围调查中, 反映出现实中商誉会计信息对决策所起作用非常微弱。针对这一调查结果, 本文通过对目前商誉会计中的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 从对商誉基本概念、特点和性质的认识,商誉会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商誉会计的规范方法。

关键词:商誉计量思考

前言

商誉不仅是一个会计概念、经济概念,也是会计实务与经济生活中经常会面对的一个问题。但学术界和实务界至今对于商誉本质内涵的认识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析,以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现行会计标准对于商誉的会计处理。

一、商誉的含义及特点

(一)、商誉的含义

商誉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具体地说,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商誉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两种。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而外购商誉则是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形成的购并企业支付的价款高于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二)、商誉的特点

1、复杂性指商誉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

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资源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以及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商誉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知识产权。多种因素包括生产经营能力、

商品品质和商业道德等。在市场竞争中,这些因素都是企业决策者们智力劳动的创造性成果,其外在形式表现为社会的评价,其内在实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2、长期性指商誉是企业通过参与市场竞争的长期、连续性活动逐渐形成的

企业要取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形成商誉知识产权,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广告宣传、公关活动和优质服务等一系列的长期智力投入方能形成。而一旦形成,它又具有惯性特征,即可以在较长时间里发生无形的作用。

3、依附性指商誉在无形资产中属于不可确定的指无形资产,它不能离开企业而单独存在,单独出售。它只有在企业整体出售成交,或整体合并成功后,价值才能真正体现

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除企业合并外,商誉不得作价入账。商誉是由企业享有的而且不可分离的权利。企业的商誉是社会或他人包括同业竞争者基于对其生产、经营、服务标准方面品质的总体评价,而这种评价是通过经营者日常的市场交易行为与竞争活动逐渐形成的,是外界对企业的信用与名誉状况的客观认同。所以,商誉只能归属于某一特定的企业,离开了某一特定的企业,这种商誉就变得毫无价值。

4、经济性指商誉是与财产权相联系的权利

客观公正的评价与良好的声誉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反之,任何对其商誉的诋毁、贬低行为,都可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可能导致该企业破产、倒闭的严重后果。因此,诋毁、贬低竞争对手商誉的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商誉会计研究的现状

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问题。

商誉作为会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源于企业合并业务。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形式。其中,吸收合并可以说最直接地提出了商誉会计问题。吸收合并时,兼并企业出示的购买价格(购买成本)有时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把购买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商誉来探讨,使商誉问题开始进入会计的视野。为了对企业兼并时表现出的商誉与企业生产经营中创造的商誉相区别,会计界对前者(即企业合并时表现出的商

誉)称为“外购商誉”,对后者(即未发生企业合并活动前企业自身创造的商誉)称为“自创商誉”。有人认为,既然会计上确认外购商誉,就应确认自创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显然不符合会计上的一致性原则。那么,到底应不应确认自创商誉?如果确认,应如何确认?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是什么关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透过现象准确地把握商誉的本质。

三、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商誉定义与商誉计量方法的错位对应

国际上对商誉的定义的观点较多,但主要有两种:其一,认为商誉是被购并企业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其二,认为商誉是购并企业购并价与被购并企业公允价值的差额。

商誉的计量方法也有两种,在直接计量法下,商誉= 超额利润的折现值= (预期投资报酬- 正常投资报酬)×按正常投资报酬率计算的年金现值系数,其中,预期投资报酬= 可具体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预期投资报酬率,正常投资报酬= 可具体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同行业平均利润率;在间接计量法下,商誉= 购并价- 被购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持股比例。

由于股权集合法(权益入股法) 和单纯的比例合并法都不产生商誉,而我国现行采用的是购买法之母公司观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所以只确认属于母公司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商誉,属于子公司的少数股东部分的商誉不确认,因此上述公式中要乘以持股比例。该法没有将被购并企业的优势直接量化,而是通过求差的方式算出的,因而叫间接计量法。从理论上讲,似乎直接计量法应对应于“超额利润”观,间接计量法应对应于“差额”观。但从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讲解中可知商誉的定义是采用“超额利润”观,而计量上则采用间接计量法,从而形成了定义与计量上的不对称。该准则的作法可能主要是考虑到直接计量法缺少可验证性,且有难以操作的不足。商誉的质与量的不统一在逻辑上总有不足之感。

(二)、商誉名不符实

据上可知,虽然我国有关准则已把商誉列为一项无形资产,但介于商誉不可辨认的特殊性,具体核算时则将之排除在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之外。按照国际惯例,不承认固有商誉,只承认外购商誉,因为商誉只有在购并中通过产权交易行为,其

价值才具有可验证性,外购商誉只有在编

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才予以确认,作为独立会计主体的购并双方平时不能确认。我国1995 年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把企业合并中的商誉归入“合并价差”项目中。“合并价差”是母公司购并价与子公司净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1) 合并中形成的商誉;

(2) 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的差额;

(3) 企业集团内部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相抵消的差额。既然没有从“合并价差”中剥离出商誉,商誉也就没有对应的核算内容,这就是商誉的名不符实。(三)、商誉的摊销方法无法实现

商誉价值的后续处理有三种方法:

一是分期摊销法。该法把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产,“于有用年度内有规则地摊销和冲减收益”,其理由是商誉作为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不可能永久保持,本着配比原则,商誉摊销为宜。

二是直接冲销法。主要是冲销资本公积项目。这种处理使资本交易产生的损失绕过了损益表,显得稳健有余。

三是永久保留法,同分期摊销法一样把商誉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但它认为商誉的优势往往是不可打破的和替代的,分期摊销法会损害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直接冲销法又不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因为外购商誉冲减资本公积,而其他资产则不要求如此操作。

国际会计准则推介了方法一和方法二,方法三则排除在外。我国明显倾向于分期摊销法,但是如上所述,商誉混在“合并价差”中,“合并价差”列示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之下,且不要求摊销,也就是说“合并价差”中隐含的商誉也将永久地保留着。

(四)、对负商誉的处理没作明确规定

购并企业的购买价小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被购并企业的公允价值的差额即为负商誉。负商誉的出现主要是以下三个因素单独或合并作用的结果: 第一,被购并企业认为整体出售资产不划算,也可以拆零出售资产,但拆零出售往往造成出售相关成本过大,及时间过长,只好选择整体出售资产;

第二,购并企业有较高的利润率,被购并企业预算合算;

第三,当被购并企业处于财务困难时期,交易谈判处于不利地位。

我国目前对负商誉未作明确规定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摊销方法,二是摊销期限。国际会计准则第22 号《企业合并会计》25 条规定商誉“既可作递延收益处理??分期确定为收益,也可按照有关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购入的各项应计折旧

的非货币性资产之间进行分摊。”显然,国际准则对负商誉的价值摊销提供了两种可选方法,论者把第一种方法叫“全额递延收益摊销法”,把第二种方法叫“部分递延收益摊销法”。方法一见名知义,不需多言;方法二在实际操作中,先将负商誉归属于确认贬值的有关资产项目,再将剩余的差额按比例分摊于已按贬值计价的各非流动资产项目(但债券和股票的长期投资由于有明显的价格除外) ,如

果这些非流动资产项目的余额已降到零,但负商誉仍有余额,最后将余额作为递延收益。可见方法二是经过层层抵减,即使有递延收益也是有限的。另外,有的把商誉分期归为资本公积项目,这也算是一种方法。我国更倾向于方法二。

从负商誉的实质看,它最终可能表现为递延收益,但收入准则未作说明,从商誉发生看,它由合并带来,但合并报表有关的规定也未明示。就摊销期而言,我国新的制度确定了无形资产摊销期的选择:合同与法律只有一方规定了期限的,以

规定期为准;合同与法律二者规定了期限的,按孰短原则处理;合同与法律都没有规定期限的,摊销期限不超过10 年。商誉(正商誉) 既然归属于无形资产,也可照此执行。不同国家与地区对商誉的摊销期限规定也不尽相同,比如美国为40 年,欧共体为5 年。我国的10 年摊销期限的规定,论者认为可能由这样一些原因促成:一是我国原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把商誉的摊销期限定为10 年,便于衔接。二是因为新的会计制度规定的10 年摊销期限多见,便于简化对比。比如,我国投资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股权投资差额”,借方差额不超过10 年摊销,贷方差额不低于10 年摊销。三是非经济的原因,比如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中国人崇尚圆满的“十”。不管怎样,商誉有了摊销期限,但负商誉的摊销期是多长,难找出处。国际准则认为负商誉的摊销期的确定同商誉摊销期的确定的方法基本相同,因为影响二者的因素是一样的。

(五)、商誉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商誉从经济实际来看,在未来的摊销期可能增值,也可能减值。增值的确认有悖于稳健性原则,但只确认减值,则又缺少可比性。我国的无形资产准则要求企业的可辨认无形资产要有提减值准备,而商誉这种不可辨认无形资产的核算被排除在无形资产准则之外,且我国目前没有独立的商誉列于合并报表之中,也就没有商誉减值准备计提的问题。

四、对商誉会计的规范方法

上述问题是新旧准则或制度碰撞的结果,因此,应尽快出台新的办法,以消除矛盾。有关商誉的准则的制定应稳定、稳健、简化和国际化。稳定是相对的,商誉既作无形资产,其具体核算无形资产准则又不涉及,那么合并会计报表的准则在规定时就要兼顾无形资产准则已作的说明。有的认为当前上市的公司操纵利润,以展示企业“良好”形象,因此,坚持稳健性原则是短期的。稳健性原则不仅仅是一个我们近期要坚持的东西,即便是在西方,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当发达,资本市场相当完善的情况下,稳健性仍被采用。简化的规定有利于操作,减少可选性,比如商誉的摊销方法及摊销期的规定应尽可能简化。“合并价差”这个土特产品,国外读者难以理解,国际化势在必行。围绕以上四个要求对商誉会计可作以下的处理:

第一,商誉的定义与摊销方法虽然发生了错位对应,但不影响操作的实质,无形资产准则已作了规定,故可不作修订。

第二,取消现行制度中“合并价差”项目。会计人员往往把“合并价差”作为编制合并报表错弊的调节器。可把企业集团内部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相互抵消的差额按国际惯例归入合并损益中,从而单列出商誉,使商誉名实相符。商誉应列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项目之下,采用分期摊销法。

第三,负商誉应采用“部分递延收益摊销法”,摊销期在没有合同及法律规定年限下,按10 年期进行摊销。这里需进一步说明的是,我国的“股权投资差额”项目的借方差额小于或等于10 年摊销,贷方差额大于或等于10 年摊销,即贷方

差额的摊销期有下限,而没有上限,虽体现了稳健性,但与现实是矛盾的,因为持

续经营只是一种假设,该差额不可能没完没了地持续下去。而按国际作法取消“长期股权投资”中的“投资成本”与“股权投资差额”两细目,把二者并为“对子公司股权投资”,就不存在上述问题了。

第四,国际会计准则规定:“任何情况下,如果事情变得明显,不能代表可望取得未来收入的支出,所发生的损失应冲减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收益,在这类情况下,通常要求调整买方财务报表中投资的帐面价值。”可见国际准则是要求企业确认商誉贬值的。为了彻底贯彻稳健性原则商誉也可计提减值准备。

五、对商誉会计的展望

(一)、自创商誉有可能进入财务会计系统

会计确认、计量手段等的改变,使得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不能反映的自创商誉有可能进入财务会计系统。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会计要素确认的四条基本原则,即包括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长久以来,自创商誉由于不符合“可靠性”标准一直不被确认。然而过分强调可靠性,必然以牺牲相关性为代价,特别是当衍生金融工具出现以后,会计学界开始意识到,仅仅为了强调可靠性而将那些对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拒于会计核算的门槛之外的做法已是不合时宜了。为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第48号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新的会计确认标准——与资产或负债有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已全部转移给了本企业。那么,假如我们可确定,与自创商誉有关的风险(未来超额利润的不确定性)和报酬(未来超额利润)已属于本企业,自创商誉就可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反映在财务报表上了。自创商誉由于难以找到相应的历史成本,一直被认为不能“可靠计量”,但是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它就可以通过将预期超额利润贴现的方式“可靠地计量”了。

(二)、商誉的披露可纳入多层次的财务报告模式

多层次的财务报告模式可大大丰富财务报告内容。也就是说,像自创商誉这种不能完全符合现行会计要素确认标准,却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密切相关的信息,将在一定的财务报告层次中披露出来,以供读者使用。美国学者韦尔曼提出了一种彩色财务模式,即将财务报告分为五个不同层次:

第一层次,报告那些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可计量性的传统会计报告内容;

第二层次,报告那些只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和可计量性的事项,如自创商誉

第三层次,报告只符合相关性、可计量性的事项,如顾客满意程度等等;

第四层次,报告只符合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的事项,如风险;

第五层次,报告只符合相关性的事项,如知识资本。这样就可较全面地报告与企业相关的各类信息,不再回于传统会计理论框架之中,从而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对会计的要求。

(三)、自创商誉所对应的所有者权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与自创商誉对应的所有者权益是应属于物质资本投入者——股东,还是商誉的创造者——经营管理者、普通员工,有待进一步探究。股东投入的物质资本形成了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资产,它们既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商誉形成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商誉与留存收益一样,都是股东原始资本上的增值,自然应属于股东。然而徒有物质生产要素而缺乏善于经营、精通管理的人才,商誉资产也无法形成,可见商誉的创造者也应具有获取报酬的权利,这种权利最终形成了企业的负债(如“应付工资”等),如何在股东与商誉创造者之间分配好这一权益,那就要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及激励机制的成熟程度了。

结论

本文通过把商誉定义为企业商誉的内核,摒除外购商誉的概念,来合理的重构企业商誉会计理论,在此基础上,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并购时产生的外购商誉。所谓外购商誉是企业并购成本与被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然而其中只有一部分是企业的商誉,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偏离商誉的本质及特征。因此,在并购双方企业均对(自创)商誉进行合理确认、计量的前提下,就不会产生所谓的外购商誉。本文通过对目前商誉会计中的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 从对商誉基本概念、特点和性质的认识, 商誉的成因分析以及商誉会计研究的现状,到商誉会计确认、计量标准的确定, 以至披露形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反思, 得出目前的商誉会计存在严重缺陷, 并因此未能提供具有足够质量的会计信息的结论。

致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随着这篇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后落笔,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忆这四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入学时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到课堂上对各位老师学术学识的深沉沉湎,从奔波于教室图书馆的来去匆匆到业余生活的五彩缤纷,一切中的一切都是历历在目,让人倍感留恋,倍感珍惜。

四年武汉工程大学的学习生活注定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旅程。四年来,我的师长、我的领导、我的同学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使我终身收益,我真心地感谢他们。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郭水生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

理。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正是由于她他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

在此特向郭水生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他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

参考文献

[1] E.拉尔森,张文贤主译,现代高级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葛家澍,等,当前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1996,(1)

[3] 常勋。也谈商誉会计[J].会计之友,2007,(2)

[4] E.S.亨德里克森著。王澹如,陈今池译。会计理论 [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

[5] 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6] 会计哲学》(王澹如、陈今池,1986)

[7] Say Goodbye to Pooling and Goodwill Amortization.2001/09.JOURNAL OF ACCOUNTANCY.STEPHENR.MOEHRLE

[8] 阎红玉著。商誉会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出版

[9] David Henry.A Goodwill Gesture from FASB.Business Week;New York;February 5,2001;

[10] Rick Wayman.New Accounting Ruldes Could Roil the Markets.Research https://www.360docs.net/doc/505229956.html, November 28th,2001

[11]葛家澍. 中级财务会计[M] .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12 ]常勋. 高级财务会计[M] .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13]财政部.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M] .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4

[14 ] 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 国际会计准则[M] .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

社,1993 ,6.

[15 ]财政部. 企业会计制度[M]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本科毕业论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一)物流 物流成本学说权威、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20世 纪70年代提出了物流成本理论的核心――“物流冰山说”。他指出:企业外包物流成本是浮在水面上的,即为可知;内部物流成本 则是水面下的冰山,相互交错,不宜归集。当作为“第一利润源”的生产和“第二利润源”的销售达到一定极限时,人们开始关注“第三利润源”――物流[1].物流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构筑企 业供应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和作用体现在:保证商品的质量和数量,使其在到达客户前使用价值不变;节 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能源;克服时间、空间和人的间隔[2].我 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规定,物流是物品在从供应地向接 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搬运、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3]. 企业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组成部分。《物流术语(国家 标准)》中将企业物流定义为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单个生产 企业的物流活动是一个采购――制造――产成品(――中间 商)――客户的全过程。 随着竞争战略的变化和物流管理运作方式的发展,越来 越多的企业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将不属于核 心竞争力范畴的物流业务外包,使得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3pl)服 务市场逐步形成。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包括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 (二)物流管理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二者是不同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生产和 销售的组织方式,而物流管理是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支持服 务的。企业可以没有供应链管理,但只要采取供应链管理方式来 组织生产和销售,就需要物流管理的支持。《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定义,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 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3]. 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企业内外部一系列运输和仓储状 态转换过程的管理,所有其它的物流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运输 和仓储的转换效率而展开的。这些活动经过抽象和提炼,共同构 成物流管理理念的外延,即围绕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和仓储综 合管理活动。因此,物流管理涉及到物流成本水平和服务质量水 平两个方面[2].正是由于物流管理运作具有双重性特点,即由企 业内部协同运作要求所决定的跨边界性和由客户服务要求所决定 的开放性,使得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流活动产生的物流总成本 既分布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又分布在企业外部的不同合 作伙伴那里。从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来看,物流成本既与企 业的生产和销售管理有关――实现产品价值的场所,又与客户的 物流服务要求直接相关――作为与客户互动的界面要求客户满意。 二、物流管理会计 (一)现状 纵观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主要症结在于对物流成本的 构成认识不清,以及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缺乏相对权 威的行业数据。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下,成本按照人工和产品来分摊,不设单独的物流成本会计科目,相关成本都列在费用栏中, 所以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较难对企业 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在财务预、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

X X 大学毕业设计 学校名称 年级名称 2008级 专业名称会计 课题名称试论会计的监督职能 学生姓名 2010年3 月1 日

目录 一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会计监督职能的定义 ●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二会计监督的内容 ●会计监督的主体 ●会计监督的分类 ●会计监督的基本内容 三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 四会计监督职能健康发展的条件 五结束语 六参考文献

试论会计的监督职能 【摘要】本文从会计监督的内容、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建全会计监督的必要性、以及其基本内容与本质特征、监督分类等几方面对会计监督职能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对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关系以及会计监督发展的条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字】监督职能核算职能必要性内容关系 一、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会计监督的定义: 在会计工作中,通过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等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日常生产经营服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可以分为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不仅可以维护财经纪律和社会经济秩序,对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也起到重要作用。《规范》第四章在明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履行《会计法》赋予的监督职权的基础上,提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单位内部的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以更好地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同时,对国家监督、社会监督问题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实行会计监督的必要性有: (1)维护国家财经法规要求强化会计监督。财经法规是一切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绳和依据。会计监督正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防范和制止违犯财经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在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同时,符合本单位的计划、定期、预算和经营管理要求,以便提高经济效益,或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市场经济要求强化会计监督。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要求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搞违法活动,是任何一个成熟而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所不允许的。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财政经济法律、法规、规章贯彻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单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应当“遵循利益至上原则”,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心”,单位内部的会计

商誉会计的困惑、思考与展望共10页word资料

商誉会计的困惑、思考与展望——商誉会计专题学术研讨会 观点综述 发布时间:2011-01-10 浏览人数:1995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商誉的价值及其重要性日益凸现, 尤其是随 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全球并购浪潮风起云涌, 商誉成为企业并购中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国内外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商誉问题进行过大量研究, 但由于其特殊性与复杂性, 使得商誉至今仍是 困扰会计界的难题之一。 2010年 6月 26日, 由中国会计学会主办,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 兼并重组研究中心承办的“商誉会计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交通大学国际 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这是国内首次商誉会计专题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得到了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实务界及兄弟院校会计学知名专家的大力支持。会计学会副秘书长周守华教授、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冯卫东副主任、财政部会计司王鹏处长、以及来自会计学会、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证监会、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商学院、江西华泰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的师生共 3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主任张秋生 教授主持, 会计学会副秘书长周守华教授致开幕词。厦门大学会计系杜兴强老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杨辉老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玉菊老师、江西华泰会计师事务所尉然先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洪金明老师、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冯卫东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谢纪刚老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沈洪涛老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门瑢老师、湖南商学院朱开悉老师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本次研讨会采用主题演讲与圆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围绕商誉的本质、商誉确认、商誉计量及商誉相关信息披露等问题展开研讨。研讨会评选出优秀论文 5篇, 分别是杜兴强的《商誉的性质及对权益计价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基于企业会计准则 ( 2006) 的经验证据》, 谢纪刚、杨志海、张秋生的《我国上市公司合并商誉中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值计 量》, 冯卫东的《知识经济下商誉·企业并购商誉会计问题研究——基 于企业资源观视角》、李玉菊的《有关商誉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徐玉德、洪金明的《商誉减值计提动机及其外部审计监管——来自 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一、商誉的本质与要素归属: 理论视角与经验证据 根据美国在线辞典 (M-Wonline Dictionary) 对商誉的定义, 商誉(goodwill)一词最早出现在12世纪。商誉是一个具有持续魅力的研究论题, 几个世纪以来, 曾经有不少学者和学术团体分别从法学、经济、会计学角度对商誉问题进行过大量研究。但目前对商誉的认识仍存在很大差异, 主要有“好感价值论”、“无形资源论” 、“超额收益论” 、“协同效应论” 、“总计价账户论”等。多年以来, 由于对商誉本质的争议, 直 接导致了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困惑。商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是资产? 费用? 负债? 能力? 还是超额收益? 应当以何种会计要素加以确认? 对此参会 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辩论。

商誉会计论文

关于商誉会计思考 摘要:商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 是财务会计具有高度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深受理论界重视的难题。但从笔者对股票投资人和企业管理层所做的一次小范围调查中, 反映出现实中商誉会计信息对决策所起作用非常微弱。针对这一调查结果, 本文通过对目前商誉会计中的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 从对商誉基本概念、特点和性质的认识,商誉会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商誉会计的规范方法。 关键词:商誉计量思考 前言 商誉不仅是一个会计概念、经济概念,也是会计实务与经济生活中经常会面对的一个问题。但学术界和实务界至今对于商誉本质内涵的认识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析,以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现行会计标准对于商誉的会计处理。 一、商誉的含义及特点 (一)、商誉的含义 商誉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具体地说,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商誉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两种。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而外购商誉则是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形成的购并企业支付的价款高于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二)、商誉的特点 1、复杂性指商誉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 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资源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以及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商誉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知识产权。多种因素包括生产经营能力、

商品品质和商业道德等。在市场竞争中,这些因素都是企业决策者们智力劳动的创造性成果,其外在形式表现为社会的评价,其内在实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2、长期性指商誉是企业通过参与市场竞争的长期、连续性活动逐渐形成的 企业要取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形成商誉知识产权,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广告宣传、公关活动和优质服务等一系列的长期智力投入方能形成。而一旦形成,它又具有惯性特征,即可以在较长时间里发生无形的作用。 3、依附性指商誉在无形资产中属于不可确定的指无形资产,它不能离开企业而单独存在,单独出售。它只有在企业整体出售成交,或整体合并成功后,价值才能真正体现 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除企业合并外,商誉不得作价入账。商誉是由企业享有的而且不可分离的权利。企业的商誉是社会或他人包括同业竞争者基于对其生产、经营、服务标准方面品质的总体评价,而这种评价是通过经营者日常的市场交易行为与竞争活动逐渐形成的,是外界对企业的信用与名誉状况的客观认同。所以,商誉只能归属于某一特定的企业,离开了某一特定的企业,这种商誉就变得毫无价值。 4、经济性指商誉是与财产权相联系的权利 客观公正的评价与良好的声誉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反之,任何对其商誉的诋毁、贬低行为,都可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可能导致该企业破产、倒闭的严重后果。因此,诋毁、贬低竞争对手商誉的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商誉会计研究的现状 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问题。 商誉作为会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源于企业合并业务。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形式。其中,吸收合并可以说最直接地提出了商誉会计问题。吸收合并时,兼并企业出示的购买价格(购买成本)有时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把购买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商誉来探讨,使商誉问题开始进入会计的视野。为了对企业兼并时表现出的商誉与企业生产经营中创造的商誉相区别,会计界对前者(即企业合并时表现出的商

会计毕业论文题目(本科)

会计毕业论文题目(本科) 一、财务管理方面: 1.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2.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研究 3.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4.论财务风险 5.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 6.论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 7.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讨 8.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研究 9.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研究 10.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研究 二、审计部分: 1.论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2.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的研究 3.经济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4.关于厂长(经理)离任审计问题 5.电算化审计初探 6.论审计风险 7.论证券投资审计 8.关于审计质量的思考 9.注册会计师制度的研究 10.企业兼并中的审计问题研究 三、管理会计方面: 1.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2.论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创新 3.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 4.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 5.论存货控制技术 6.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7.变动成本法研究 8.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及其结合应用问题 9.论内部转移价格

10.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研究 四、会计理论研究方面: 1.关于会计本质、职能、对象、任务等问题的探讨 2.关于会计理论结构探讨 3.关于会计研究方法的探讨 4.会计监督问题研究 5.论会计目标 6.论会计要素 7.关于会计假设的探讨 8.关于会计原则的探讨 9.对复式记帐法的研究 10.论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与选择 五、会计准则体系及内容研究: 1.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 2.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问题研究 3.论会计制度的构造模式 4.关于完善会计制度的思考 5.论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关系协调 6.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 7.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研究 8.无形资产核算的探讨 9.对外投资会计问题研究 10.关于负债核算的研究 六、成本会计与管理研究: 1.质量成本问题研究 2.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管理模式 3.成本核算的组织原理研究 4.关于成本计算方法的研究 5.论成本报表体系的改革 七、新兴会计研究: 1.知识资产会计研究 2.中外商誉会计比较研究 3.动力会计在股票市场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关于会计学专业的毕业论文.

关于会计学专业的毕业论文 2019-05-10 会计职业判断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 一、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重要性 1、会计职业判断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影响经济工作决策 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会计人员不仅要面对企业经营中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专业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 2、正确的职业判断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真实客观的公允信息,从而推动其所处经济环境的正常发展 3、潜移默化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会计人员面对自身的利益、股东的利益、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政府的利益、社会公众的利益以及本行业的利益时,可以考验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促使他们在种种利益关系的纠葛中保持客观、清醒的头脑。并不断提高职业良心和职业精神,树立行业形象。 4、正确的职业判断可以提升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水平 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不断丰富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研究,反过来有效指导会计判断实践,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同时,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水平。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原则 会计职业判断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涉及到企业利益、国家法规以及利害关系人等多方面的经济关系,如何才能处理好经济关系、协调好经济矛盾、分配好经济利益呢?笔者认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需综合考虑,影响会计职业判断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对商誉若干问题的会计摸索 三明电业局多种产业部陆立丰 [内容提要]商誉及商誉会计自19世纪末以来,一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最具争议的论题之一。商誉问题通过长期的探讨,其定义及外购商誉应确认入账的做法早已为会计理论界所同意。但对外购商誉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自创商誉是否应确认入账、以及负商誉是否存在等问题,仍旧存在广泛争议。近年来,随着企业兼并浪潮的涌现,商誉的会计问题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在对商誉性质、定义分析、明白得的基础上,从外购商誉、自创商誉、以及负商誉三个方面,对商誉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这些问题的个人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关键词:商誉确认计量 正文 一、引言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知识经济的进展,新兴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各类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众多的事例证明,拥有和制造良好的商誉对企业的生存和进展是极具益处的。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之因此在久经岁月之后仍能在同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专门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其久负盛誉。可口可乐,在专门多人的心中,看起来已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是代表着一种时尚、一种文化;中国的海尔,在几经风雨之后,终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声名显要。海尔集团的飞速进展,不仅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榜样,同时也为该集团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这种良好的商誉对企业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现在正处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时期。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进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对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传统做法上应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从对商誉定义的明白得动身,对外购商誉、自创商誉和负商誉三个方面对商誉进行会计摸索,并提出对商誉的理论认识和实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提纲 一、成本控制的内涵及意义 (一)成本控制的内涵 (二)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的意义 1.成本控制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2.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二.现行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成本控制缺乏现代市场观念 (二)传统成本控制的范围狭窄 (三)传统成本控制标准单一 三.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成本控制的市场观念 (二)明确成本控制的科学范畴 1.成本控制的对象,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 2.成本控制的内容,要扩展到经营活动的全方位

3.成本控制的视野,要有不同的目标层次 (三)选择成本控制的合理标准 (四)确立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五)正确选择成本控制方法 (六)注意处理好成本控制的几个问题 1.将成本控制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2.重视采购环节 3.重视间接的或规模小的活动 浅析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内容摘要: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途径之一,而盈利正是企业的目的,同时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中的动力。本文根据自己在电大开放教育三年的理论学习和自己实际工作经验,从成本控制的内涵及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现行成本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加强市场观念、明确控制范畴、选择控制标准、确立控制原则等对策建议,以供同仁参阅。 关键词:成本控制控制范畴合理标准基本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竞争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企业如何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因为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保障。企业应重视成本控制,针对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分析企业在成本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全面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关于电大会计学的毕业论文

关于电大会计学的毕业论文 中小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困境与对策 一、社会责任会计基本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自诞生以来,不同的学者对他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划分,这里笔者采用使 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即划分为对环境、员工、社区、产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五类责任。 环境责任作为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最初关注的内容之一,如今已包含着更为广泛、综 合的内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尽量减小对水、空气、土地这些基本环境要素的污染,还要对所在社区内的环境清洁程度、绿化程度、噪音分贝大小等进行控制,旨在让企业把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的同时,鼓励企业主动为改善环境贡献力量。 对员工的责任又称人力资源责任,在雇员与雇主的利益抗衡中逐渐形成完整的内容并 得到重视,主要指企业雇佣员工时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保险、提供合理的工资及相 应的福利,在员工任职期间保障员工的休息休假权、自由择业权、参加培训学习等基本权利,并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同时积极承担帮助国家促进就 业的责任。 产品方面的责任主要指企业要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严格控制次品率,不以次充好。有完善的售后保障,在产品出现问题时能及时为消费者解决问题。 在对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中,“其他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投资者、供货商、销货商及政府部门。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对提供生产资源的社区进行回报,还 要承担对政府、投资者和供销商应尽的责任,例如为社区营造更好的公共设施条件、按时 交纳税款、合法经营、科学管理企业、诚实守信不拖欠供销商货款等。 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现状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制度规定不健全。 我国最新修订的《公司法》总则第五条“公司义务及权益保护”规定“公司从事经营 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 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公司法》首次引入公司社会责任理念,体现了 我国《公司法》正在顺应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趋势。然而,虽然《公司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都涉及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内容,但却基本上都只是指导性的纲领,没有 对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到什么程度、如果不承担会受到怎样的惩罚等做出具体 而统一的规定,导致企业有机可乘,对履行社会责任敷衍了事。而政府发布的一些关于企 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规定也多是针对央企和上市公司,很少有涉及中小企业, 导致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制度空白。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姓名:赵兴月 班级:会计三班 学号:10070341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摘要: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资产。依据商誉的取得方式,商誉可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外购商誉是指由于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而形成的商誉;其他商誉即是自创商誉或称之为非外购商誉。随着当今企业拓宽生产经营渠道、开拓新的市场,商誉作为企业实现迅速发展壮大途径之一的合并活动在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商誉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其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研究的热点。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不可辨认的资产——商誉的会计处理有了明确的规范和重大变化。以更好地反映企业购并资产潜在的经济价值,进而真实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研究商誉的确认与计量,系统揭示了确认计量相关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从商誉的概念及商誉的特征出发,明确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以及新会计准则中商誉处理的变化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誉,自创商誉,外购商誉

Thinking of goodwill accounting Abstract: Goodwill is an important asset of modern enterpriseWay based on goodwill, goodwill can be divided into outsourcing business reputation and goodwill. Her own purchased goodwill is formed by merger of enterprises by the purchase method of accounting of goodwill; Goodwill is created goodwill or other non purchased goodwill. . With today's enterprises to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to open up new marke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growth as a business one of the ways to achieve the merger activity in the economy played a pivotal role. As the goodwill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its accounting treatment has been the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search. February 15, 2006 issued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the non-identifiable assets - goodwill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a clear and significant change. To better reflect the potential economic value of assets acquired, and thus a true reflection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goodwill, the system reveals a recognition of measurement-related issues, not only has a certa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more far-reach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goodwill and the goodwill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rting, clear measurement and recognition of goodwill,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goodwill and new goodwil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changes in treatment are discussed. Keywords: goodwill,own goodwill, purchased goodwill

会计类本科毕业论文

会计类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给大家提供了会计类本科的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 有帮助! 摘要:本文对会计审计诚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信息环境下出现会计审计诚信 问题的原因,针对会计审计诚信问题防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 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对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的规范和约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信息环境;会计审计;诚信 就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言,诚信是企业最基本的品质,企业一旦失去诚信原则,那么将 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会因为账目不明等一系列问题遭遇巨大的危机。另外,在会计行业中,诚信也是行业的根本,是每一个会计从业人员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化,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在这种情 况下,会计审计诚信也更加重要,企业可以借助网络等各种便捷的方式实现对会计信息和 状态的改变以及造假,因此,对信息环境下的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和意义。 一、会计审计诚信 1.会计诚信概述 诚信是会计行业所需要的基本原则,不仅是会计行业的一项准则,更是会计行业的行 业根本,只有具备诚信思想,才能指导会计行业展开各项任务、工作。但是在今天,会计 行业的底线不断受到来自诚信方面的挑战,在各个行业都有着非常高的关注度。最近几年,我国会计行业还缺乏一定的独立性,这与会计行业的本身特点有着极大的关系,同时还受 到特殊经济环境下社会诚信缺失现象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为会计作弊带来了 更多的可能和更大的便利,进一步加重了会计诚信问题。因此,在信息时代,为了保证我 国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就必须要提高在诚信方面的重视度,逐渐改善、避免当前 诚信缺失的问题,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可持续进步。 2.会计审计诚信的意义 在信息环境下,诚实守信是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标志,符合市场经济中各个主体最根本 要求,尤其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会计审计诚信问题受到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会计审计诚信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开展会计审计时,企业的诚信问 题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人员诚信问题的影响,只有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才 能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会计类专科毕业论文

会计类专科毕业论文 范文一:上市公司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网络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已经是现今的主要发 展趋势,许多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都通过网络获取第一手信息。由此可见,在上市公司运 营过程中,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真实度 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迅速,逐渐与世界接轨,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披露,已经为了企业 获取第一首信息的一条主要途径。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上市公司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环 节并不完善,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一、研究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的价值及其比较优势 一研究价值 会计信息的价值具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利用会计信息可以对公司的投入和收益进行合 理的衡量。高真实度信息披露可以使会计信息价值得到体现,而上市公司通过网络虚拟会 计信息披露,则与之价值向背离。部门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为了实现一些目的,虚 拟会计信息,投资者通过信息决策直接反映在股票的价值上,最终将会导致上市公司股票 的价值被扭曲,使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度量。此外,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也会 对市场经济造成误导,从而可能会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会计信息披露优势 过去一段时间,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采取的方式是自愿性和强制性相 结合的方式。强制性主要体现在理论表、财务报告、现金流量等方面。现代经济逐渐复杂化,使用者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这种形式的财务报告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特别是 其滞后性和欠灵活性已经无法满足市场要求。而网络会计信息披露优势则变得越来越明显,其具有针对性、高效性、成本低、查找便捷等诸多优点,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需求者制定相应的信息,使信息变得更加多样化,从而提高相关性。 二、影响上市公司网路会计信息真实度的因素 一上市公司自身利益 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为了考虑自身的利益,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在激励的 市场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脱颖而出,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 对利润进行虚报的显现路见不鲜。虽然,因为受自身利于的驱使,网络会计信息虚假披露 的原因有所不同,一些上市企业是为了对业绩进行粉饰;有的则是为了通过配股对利润进 行扩大或者单纯的为了使公司的估价被抬高;也有部分公司为是了对利润进行操作,多别

关于商誉会计的思考

关于商誉会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8-06-06T11:44:02.17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下作者:韩雪莹[导读] 由于并购商誉在企业并购中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商誉随着市场上不断涌现的企业之间合并收购的经济交易增多而重视。本文对商誉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概括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摘要:由于并购商誉在企业并购中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商誉随着市场上不断涌现的企业之间合并收购的经济交易增多而重视。本文对商誉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概括,将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作以比较,并总结新会计准则下我国商誉的特点,商誉会计在确认条件、计量方式以及报表列示方面的实务现状。希望本文探讨可以对商誉会计发展有所实际意义。 1.商誉会计的含义 一般来讲,当收购方所付出的对价大于被收购方的可辨认净资产时,多出的金额要记为商誉,其被认为是企业的一项资产。有很多因素,比如地理位置,社会口碑,客户资源,管理团队的能力等,都会对其形成有促进作用。商誉一开始被人所知晓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授威廉·A·佩顿在《会计师手册》(Accountants’ Handbook)提出,如今已有近80年的改进和完善。 2.我国商誉会计的实务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大方向上开始呈现出与国际接轨的趋势,然而,对于我国来讲,市场状况的不成熟可能会导致一些规定在实际操作时会出现各种疏漏。本文分别从商誉的确认、后续计量和在报表上的列示,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2.1商誉的确认 目前来讲,商誉的确定以购买法为基础。在不同的合并理念下,有不同的计量结果。现行会计规范要求基本采用“实体理论”。然而,无论是全部商誉法还是部分商誉法都采取“倒轧”的方式进行商誉的确认。 2.2商誉的后续计量 2.2.1商誉的计量方式结语 在商誉的计量中,新准则中只明确了对于并购日所确认的商誉的后续计量,却没有考虑并购双方因合并原因共享资源、结构优化等因素使期末商誉的价值大于期初价格的情况,也就没有对这方面做出规定。这可能导致不同企业的处理方式各异,以及对后续的财务报表的理解有所偏差。 2.2.2商誉的减值准备 在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新准则在计量单位、计量方式和计量时点所做出的规定可能出现在实际操作中有所障碍,从而影响其应该达到的效果。以下具体对上述几点进行分析: (1)计量单位:准则中采用“资产组”作为商誉减值准备的最小单元,然而准则对未对“资产组”做出明确要求,使得企业对其可以自行确定。 (2)计量方式:准则在折现率,预计使用年限等一些指标的选择上也未做出明确要求,但是在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的情况下,因为每期间隔时间较短,如果企业每每根据市场条件对指标做出调整,会加重其负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3.对商誉会计的展望 3.1加强对合并商誉初始计量的把控 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下,若让其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就要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加强人才培训,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令评估机构的水平更有说服力更有可靠性。同时,商誉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时,要充分考虑当前最有力市场,参考可以获取的市场信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划分为不同层级,选择最公允的方式对商誉进行估值。 3.2完善减值测试的方法 减值测试的计量单位上:我国应该明确对于商誉最小资产组的定义,借鉴美国对此的规定,完善其确认条件和和最低可接受的限度。这样可以相对统一测试单元,对实际操作减少难度,也增大了相同行业的可比性,为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3.3加强信息披露 关于自创商誉的信息披露,可以在遵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利用表外披露灵活的特点,对其进行表外披露。这样从企业协同效应角度考虑,报表使用者可以更加全面衡量其对主体的影响情况。并且,当前仅仅在报表的权益列中对并购带来的商誉进行单独列报,一定程度限制了报表使用者对商誉相关信息的掌握,因此,还应该增设商誉披露项目。 4.结语 本文结合现阶段的我国市场情况,发现商誉会计在初始确认方面因为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实际操作有困难,从而提出完善相关评价机构的技术水平,提高计量的可靠性。后续计量上准则对负商誉和自创商誉方面没有涉及,并且在减值准备的时点、测试单元、计量方式上存在企业自主空间较大,可能出现账面与实际有出入,建议完善减值测试的方法。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王志宏.杜丽丽.商誉之惑:商誉的公允价值计量[J].财会月刊.2016.(31):66-69 [3]黄晨慧.商誉会计的初始确认及后续处理的研究[J].案例研究.2016.(12):112-115 [4]王超.上市公司对商誉计量.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2015.(10):16-18 [5]蒋倩如.张鸣.我国商誉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财会月刊.2015.(20):44-46 [6]吕鹏.师书丽.商誉计量以及减值测试的矛盾和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15.(10):60-63 [7]邵争艳.商誉会计变迁国际比较与启示[J].财会通讯.2015.(07):112-115

本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

本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 本科即大学本科,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大学或学院开展,极少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信贷风险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障碍。 国家也采取了施工办法来化解信贷风险,但本文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经营转制后应以防范信贷风险为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信贷风险不良资产信贷资产 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银行信贷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信贷风险仍是国有商业银行最大、最突出的风险。 尽管商业银行采取了许多强化风险管理、优化资产结构的措施,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加强了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但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仍居高不下,这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 解决了这个风险,不仅能够缓解商业银行超负荷经营的矛盾,而且还可以降低不良资产的比例,改变负债经营的状况,提高低御“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使各大商业银行有效、

有序地营运。 为此,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防范工作。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及成因 当前,我国有不良资产量多面广、积累加速。 就其原因,主要是产权制度的残缺、市场机制扭曲、管理体制不顺、信用基础薄弱所造成的。 具体表现为:历史沉积性、政府干预性、市场盲目性、道德困境性、管理失误性、法律缺陷性。 (一)、历史沉积性风险。 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和高度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下,银行成为国家的出纳,企业没钱找银行要,企业亏损有国家承担,加上企业既不能破产又没有弥补来源,只好继续向银行贷款,实际上风险集中在银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企业自有资金过少,支撑企业营运的资金大部分由银行铺垫,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体系不健全,金融体制不完善,社会信用混乱,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都造成了银行不良贷款。 且没有更多的转化渠道和分散途径,只有通过企业贷款向银行集中,使银行信贷风险具有普遍性和难控性,商业银行承担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成本。 (二)、政府干预性风险。 各级政府部门为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为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要求企业“大干快上”,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新上项目,或者为了各种“安定团结”之类的政治需要,过多地插手企业经营权、投资权、改制权,迫使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造成银行贷款被

2017关于会计毕业论文

2017关于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发展了三十多年,会计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更要跟上时代发展,在线会计服务的使用日益广泛,云计算在近两年也成为各行业焦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关于会计毕业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2017关于会计毕业论文1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金融在自由化、创新化、国际化过程中,金融业会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完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江西省某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调查对象,在深入研究该行内部会计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洞察内部会计控制构建和执行的薄弱环节,旨在提出完善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防范系统性资金风险、提高会计部门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 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产生于制度控制阶段。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最早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内部会计控制可定义为实施控制的主体运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的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与评价一起成为财务管理的系统或全部职能。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含义 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特点,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定义可表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层为实现既定的财务计划目标和防范金融风险,会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等进行指导、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本文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内涵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1)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包括:一是防范经营风险;二是保障资产安全、会计记录的完整真实和经营环节的规范;三是为实现经营目标和经营效益提供合理保证。(2)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主体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部门及运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控制的其他有关决策部门、内审部门、监管当局和外部审计机构。(3)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客体是其全部经营活动所涉及的资金运动。 (三)研究意义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国家经济和金融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仅有助于保证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经营目标,也有助于其遵循法律和法规制度,保证会计财务信息可靠,减少意外损失,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自身信誉度。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于加强其经营管理效益、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防范会计资金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