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厂房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厂房、洁净区共用部分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洁净厂房清洁、消毒规程,保证洁净厂房正确清洁与消毒,防止洁净区污染。
2、范围:2.1本规程适用于C级洁净厂房、清洁区共用部份的清洁与消毒操作,其具体的清洁范围应不包括:2.1.1设备、容器、生产工具;2.1.2称量器具、测量器具;2.1.3排汽系统、捕尘系统;2.1.4传递门、传递窗;2.1.5清洁工具;3、责任者:3.1洁净厂房各岗位操作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车间质量员负责检查与监督;3.2 班组(工段)长、车间主任、质量保证部们QA负责本标准的实施实行监督管理。
4、操作的内容和要求:4.1 C级洁净厂房的清洁、消毒范围包括及对象:4.1.1顶棚、灯罩、高效送风口散流板、回风口、墙壁;4.1.2门、窗、操作台、水池、地漏、地面、配电箱;4.1.3电话、手消毒器、烘手器;4.1.4更衣柜、更鞋架、更衣回收容器;4.1.5清洁工具存放架、容器存放架;4.1.6生产废弃物、废弃物容器。
4.2清洁实施条件、频次及内容:4.2.1洁净厂房内清洁频次及范围如下表:4.2.2洁净内设备、容器、生产工具、排汽系统、捕尘系统、传递门、传递窗、清洁工具的清洁和消毒频次见各自具体文件中,在此不列入。
4.3清洁剂、洗涤剂、消毒剂品种规定:4.3.1清洁剂:饮用水、纯化水4.3.2洗涤剂:1%洗洁精、1%洗衣粉液4.3.3消毒剂: 0.1%新洁尔灭溶液、0.1%醋酸洗泌泰溶液。
4.3.4消毒剂品种应根据《洗涤剂、消毒剂配制使用规程》中的适用范围和频率规定使用,并应每月进行定期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
4.3.5 消毒剂不得用于与药物直接接触的设备或容器内表面,以防止消毒剂残留,影响产品质量。
4.3.6洗涤剂不得用于与药物直接接触的设备、容器表面,以防止洗涤剂残留,影响产品质量。
4.4 清洁、消毒工具:4.4.1为洁净区专用拖布、抹布(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清洗桶、吸尘器、梯、清洁擦、清洗刷等。
4.5清洁、消毒方法程序及要求:4.5.1洁净内各岗位应按指定的清洁或消毒频率规定,在工作结束后1小时内,必须进行所管辖的厂房区域内按规定的清洁范围清洁;4.5.2清洁或消毒方法见下表:4.5.3清洁、消毒顺序:4.5.3.1应严格按以下清洁或消毒顺序进行清洁或消毒,以防止清洁或消毒顺序不正确造成已清洁的设施带来污染。
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建立洁净区厂房的清洁、消毒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洁净区清洁、消毒管理。
3.职责:岗位操作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QA负责检查监督检查。
4.控制要求:4.1总则4.1.1本区域内不允许干法除尘,清洁设备及工具不能跨区使用4.1.2进行厂房清洁、消毒时,必须如实填写清洁、消毒记录,由QA检查、复核并在记录上签名。
4.1.3清洁工具的清洁及存放:清洁工作结束后,清洁工具按《卫生洁具管理规程》清洗、存放于洁净区洁具间并贴挂状态标示。
4.2清洁、消毒4.2.1清洁工具:包括清洁布、尼龙毛刷、清洁用小桶、胶棉拖把、橡胶手套。
清洁布应为丝光毛巾(或外包绢布的丝光毛巾)。
4.2.2清洁剂:洗洁精。
4.2.3消毒方法: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4.2.3.1化学消毒剂: 75%乙醇溶液、0.1~0.2%新洁尔灭溶液、2~5%甲酚皂溶液。
4.2.3.2存放期:D级洁净区不超过7天4.2.3.3消毒剂轮流使用,每月更换并有记录。
4.2.3.4物理消毒:紫外线杀菌灯。
4.2.5洁净区空气消毒采用臭氧消毒方法,消毒操作执行《高效臭氧消毒机操作清洁维护保养规程》。
4.3洁净区的清洁、消毒对象、方法及周期附后。
4.4程序:先物后地、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拆后洗、先零后整。
4.5正常生产的清洁、消毒4.5.1清洁频率:每天生产前、后清洁1次,更换品种、每周末必须彻底清洁一次。
4.5.2岗位操作人员对洁净区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范围包括缓冲走廊、一更间、二更间、洗手间、缓冲间、手消毒室、洁洗洁存室、器具洗存室、传递窗、洗衣间等。
清洗、消毒部位为地面、天花板、墙壁、门、门把手、地漏、水池、辅助设施(其中地漏、水池的清洗、消毒、辅助设施分别按《洁净区地漏清洁消毒操作规程》、《洁净区水池清洁消毒操作规程》、《辅助设施清洁消毒操作规程》执行)。
4.5.3每班岗位操作工对本岗位区域进行岗前、岗中清洁,岗后清洁和消毒,范围包括操作间、设备、台面、容器具、辅助设施(按《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操作规程》、《辅助设施清洁消毒操作规程》执行))等。
药企生产车间洁净区清洁卫生管理规程

药企生产车间洁净区清洁卫生管理规程一、目的 Purpose本规程规定了药企生产车间洁净区的清洁、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二、适用范围 Scope适用于药企生产车间车间洁净区清洁、消毒、灭菌操作。
三、责任 Responsibilities1.药企生产车间所有清洁洁净区的人员均需遵守本规程。
2.质量保证部负责洁净区清洁过程及结果的监督。
四、内容 Content1. 清洁用具1.1 洁净区清洁使用专用清洁用具,应采用不易掉毛、落屑的材质。
1.2 不同区域和部位的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不得混用,不同区域的清洁器具应定期更换,更换频率不得低于最低更换频率的要求,详见下表:1.3 不同洁净区的清洁器具应分开使用和存放在洁具间,以免交叉污染。
2. 清洁顺序原则2.1 洁净区与设备之间应先清洁厂房后清洁桌椅,最后清洁设备。
2.2 洁净区的清洁顺序是先顶棚,后墙面,最后地面。
2.3 洁净区清洁时应先清洁洁净度高的地方。
2.4 设备清洁顺序是先内后外,先上后下。
3. 洁净区的清洁方法3.1 把洁净抹布浸没在消毒剂桶内,浸没时间不少于5秒。
将浸泡消毒液的洁净抹布夹在万向擦上。
3.2用万向擦紧贴顶棚、墙面或地面末端的一头开始往前推,如果遇到拐角,在拐角处万向擦90度拐弯继续往前推,推到另一头末端的时候万向擦180度旋转,万向擦头之前三分之一处重合之前所拖过的轨迹往回拖。
3.3 在拖擦过程中,如果抹布已经不能托擦出明显的消毒液痕迹,则需要润洗抹布。
把抹布浸没在消毒剂桶内,在消毒剂桶内上下荡洗,荡洗次数不少于10个来回。
3.4 直至顶棚、墙面或地面完全被拖擦到,表面无污渍痕迹为止。
3.5 特殊处理:如果墙面或地面有顽固污渍,用万向擦夹洁净抹布难以擦除,用洁净抹布沾消毒剂擦拭。
4. 桌椅的清洁方法4.1 把洁净抹布完全浸泡在消毒剂中至少5秒,用手揉搓不少于5次,用手拧干。
4.2 擦拭桌面或椅子的表面,顺序是从上往下。
4.3 当洁净抹布擦拭时不能擦出明显水迹时需冲洗浸泡,用手揉搓不少于5次。
净化车间液氮洗岗位操作规程

净化车间液氮洗岗位操作规程
一、引言
净化车间是生产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其中液氮洗岗位操作更是贯穿整个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规范净化车间液氮洗岗位的操作流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高效。
二、洗液氮洗岗位操作环境准备
1.检查洗液氮洗岗位周围环境是否清洁整齐,确保操作安全。
2.检查液氮洗岗位所需设备和工具是否齐全,并保持设备整洁。
三、洗液氮洗岗位操作步骤
1.佩戴防静电服和手套,并戴好防护眼镜。
2.打开液氮洗设备电源,并进行系统自检。
3.操作人员应根据生产需求,设置好液氮洗设备的工作参数。
4.将待清洗物品放入洗液氮洗岗位,并确保摆放整齐。
5.启动液氮洗设备,进行清洗操作。
6.清洗完毕后,关闭液氮洗设备,将清洗后的物品取出。
7.对液氮洗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四、注意事项
1.液氮具有极低的温度,操作人员需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受伤。
2.液氮洗岗位操作应在专业操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未经培训的人员禁
止操作。
3.操作人员需定期检查液氮洗设备的安全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结语
净化车间液氮洗岗位操作规程是保障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希望全体操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生产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05洁净区厂房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洁净区厂房清洁、消毒标准规程,保证洁净区清洁卫生。
2.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厂房设施的清洁、消毒。
3. 责任: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设备工程部、车间主任、操作员工对本规范实施负责。
4. 内容:
每天生产结束后,对每个岗位进行清场,对厂房设施进行清洁:
4.1.1 厂房内地面、墙壁、顶棚、门窗、地漏等清洁方法、清洁工具及清洁剂、消毒剂见下表:
清洁区域及清洁频率
4.1.3 所用消毒剂每周轮换一次。
4.1.4 臭氧消毒可根据室内菌检情况决定消毒周期。
4.1.5 每个区域清洁结束,及时填写清洁记录,经监控员检查合格后,挂上清洁合格证。
注意!原则上,区内设备和器具的清洁应在厂房清洁后进行,并应在执行厂房清洁时对设备和器具采取必要的污染保护措施。
警告!在执行清洁操作时严格注意电器安全和其它安全事项!
文件编号名称:SB-R-05-00 消毒记录第 4 页共 5 页
消毒记录
设施设备名称:
文件编号名称:SB-R-05-00 设备清洁记录第 5 页共 5 页
设备清洁记录。
C级洁净厂房清洁、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厂房清洁、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一个洁净厂房清洁、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指导清洁操作。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各洁净级别厂房的清洁操作。
3.职责:洁净区工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清洁剂:注射用水、纯化水、洗洁净4.2消毒剂:(1)0.1%新洁尔灭、0.5~1%84消毒液、3~5%苯酚、0.5%过氧乙酸、0.05%~0.1%杜灭芬(消毒宁),使用的消毒液品种需每半月更换一次。
(2)甲醛溶液、乳酸。
4.3清洁工具:不脱落纤维的抹布、胶棉拖把、水桶。
清洁工具应专区专用,不得混用。
4.4清洁原则: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高级别后低级别。
4.5C级(局部A级)区的清洁、消毒:4.5.1清洁周期:①每一生产阶段结束后;②房间(区域)虽已清洁合格,但超过48h,准备再次使用前;③房间(区域)内发生了可能影响洁净度的变化时。
4.5.2将上次生产的所有遗留物或不属本区域的物品、器具移出本区域;将需拆卸清洗的管道等物品移至器具清洗室;将室内物品定置归位。
4.5.3从本级别的洁具存放间内取出清洁工具,将本区域台面专用抹布在注射用水中浸润后,拧干,依次擦拭本区域内各操作间内工作台(包括台面、边缘及桌腿)、设备外表面(设备表面有油污时,应换用设备专用抹布擦拭)、室内用具、塑料凳、传递窗内四壁及本侧门和边框、水池内外、回风窗、门窗(包括门把手)、墙壁、固定管路外表面等。
4.5.4用清洁拖把在纯化水中浸润、拧干后擦拭操作区域的墙壁(包括缓冲走廊)。
注:①每15L水所擦拭的面积不得大于25m2,超过此范围,需换水。
②抹布每擦拭一块区域后应及时清洗,拧干后再用。
4.5.5用地面专用抹布或拖把在注射用水中浸润、拧干后,擦拭地面。
4.5.6改用消毒剂按4.5.3~4.5.5清洁、消毒上述区域。
注:抹布或拖把必须在消毒液中浸泡至少3分钟后再开始使用。
4.5.7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每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生产结束后,除按上述程序进行清洁外,还需分别用注射用水和消毒液对本区域的顶棚、灯具及水池下方等进行擦拭清洁、消毒。
车间现场清洁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车间现场清洁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总则为确保车间现场清洁工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车间现场清洁工。
二、安全操作规程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1)在工作场所期间,清洁工必须穿戴符合工作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口罩、耳塞、手套、工作服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2)个人防护装备应定期检查,如发现破损或失效应及时更换,切勿使用损坏的个人防护装备。
2. 使用清洁工具与设备(1)使用清洁工具前,清洁工应对其进行检查,确保清洁工具处于良好状态,如有破损应报告维修或更换。
(2)清洁工具的使用应符合操作规范,切勿随意更改或私自改装。
(3)使用清洁设备时,清洁工应熟悉其操作方式,切勿违反安全操作规范。
3. 移动和摆放物品(1)清洁工在移动重物时应注意分配重心,避免损伤或者意外滑倒。
(2)摆放物品时,清洁工应根据规定的位置和顺序进行,避免物品摆放不稳造成事故。
4. 排污处理(1)清洁工在进行排污处理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切勿将有害物质倾倒到不相符的容器或地方。
(2)清洁工在进行排污处理过程中要确保自身的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伤害。
5. 防火防爆措施(1)使用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险物质进行清洁工作时,清洁工应严格按照防火防爆规定进行操作。
(2)清洁工必须严禁吸烟,切勿在易燃易爆区域或有危险物质存在的地方使用明火。
6. 安全出入(1)清洁工在出入车间现场时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切勿闯入禁止进入的区域。
(2)清洁工进出车间现场时要注意防滑,避免因走路不稳造成意外伤害。
7. 操作指导与培训(1)清洁工应接受必要的操作指导与培训,了解并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2)清洁工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或者疑惑,应及时向主管或安全人员提出,并按照给予的建议进行操作。
三、安全应急处理1. 火灾事故(1)发现火灾,立即向车间主管或安全人员报告,并按照火灾处置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制药洁净厂房清洁标准操作规程(GMP)

目的:本规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规定了洁净厂房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洁净厂房清洁标准操作。
职责:质量管理部、生产部内容:1清洁准备1.1清洁工具不脱落擦布、塑料水桶、塑料刷、笤帚(不脱落)、簸箕、拖布(不脱落)。
1.2清洁剂和消毒剂饮用水、纯化水、84消毒液、新洁尔灭溶液、臭氧。
1.3清洁频次1.3.1每周末必须对洁净区进行局部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圆弧角、回风罩、直排风口、地漏。
1.3.2 每季度必须对洁净区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并做洁净厂房清洁记录。
1.3.3 每周对洁净厂房进行臭氧消毒两次,并做臭氧消毒记录。
1.3.4 洁净区操作室的清洁依据岗位清洁sop进行清洁,并做清场记录。
1.4清洁要求1.4.1洁净走廊的顶棚、灯罩、墙面、清洁后表面必须光亮。
1.4.2洁净走廊的地面、地漏、圆弧角、直排风口清洁后表面必须见本色。
2清洁方法和程序2.1顶棚、灯罩、墙面的清洁2.1.1 用饮用水洗净擦布并挤压去水后将顶棚、灯罩、墙面擦拭至表面见光亮。
2.1.2 用消毒液擦布将顶棚、灯罩、墙面擦拭、消毒。
2.2直排风口的清洁2.2.1 用塑料刷将直排风口黏附的粉尘刷去。
2.2.2 用纯化水洗净擦布并挤压去水后将直排风口擦拭至表面见本色。
2.3地面、圆弧角的清洁2.3.1 用饮用水洗净拖布并挤压去水后将地面拖拭至表面见本色。
2.3.2 用消毒液拖布将地面拖拭、消毒。
2.4地漏的清洁、消毒2.4.1 刷洗地漏盖、地漏凹槽内的杂物,用饮用水冲洗地漏至表面见本色。
2.4.2 在地漏凹槽内加入消毒液,将地漏盖扣住,液封3消毒液的配制3.1配制方法依据消毒液的说明书进行配制。
3.2消毒液隔月交替使用。
4洁具的清洁和存放4.1擦布、拖布、塑料桶、笤帚、塑料刷、簸箕在洁具洗涤间用纯化水清洗至水质清澈。
4.2已清洁洁具拧干或擦干后放于洁具存放间规定的位置,挂“已清洁·待用”状态标识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本规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规定了洁净厂房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洁净厂房清洁标准操作。
职责:质量管理部、生产部
内容:
1清洁准备
1.1清洁工具
不脱落擦布、塑料水桶、塑料刷、笤帚(不脱落)、簸箕、拖布(不脱落)。
1.2清洁剂和消毒剂
饮用水、纯化水、84消毒液、新洁尔灭溶液、臭氧。
1.3清洁频次
1.3.1每周末必须对洁净区进行局部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圆弧角、回风罩、直排风口、地漏。
1.3.2 每季度必须对洁净区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并做洁净厂房清洁记录。
1.3.3 每周对洁净厂房进行臭氧消毒两次,并做臭氧消毒记录。
1.3.4 洁净区操作室的清洁依据岗位清洁sop进行清洁,并做清场记录。
1.4清洁要求
1.4.1洁净走廊的顶棚、灯罩、墙面、清洁后表面必须光亮。
1.4.2洁净走廊的地面、地漏、圆弧角、直排风口清洁后表面必须见本色。
2清洁方法和程序
2.1顶棚、灯罩、墙面的清洁
2.1.1 用饮用水洗净擦布并挤压去水后将顶棚、灯罩、墙面擦拭至表面见光亮。
2.1.2 用消毒液擦布将顶棚、灯罩、墙面擦拭、消毒。
2.2直排风口的清洁
2.2.1 用塑料刷将直排风口黏附的粉尘刷去。
2.2.2 用纯化水洗净擦布并挤压去水后将直排风口擦拭至表面见本色。
2.3地面、圆弧角的清洁
2.3.1 用饮用水洗净拖布并挤压去水后将地面拖拭至表面见本色。
2.3.2 用消毒液拖布将地面拖拭、消毒。
2.4地漏的清洁、消毒
2.4.1 刷洗地漏盖、地漏凹槽内的杂物,用饮用水冲洗地漏至表面见本色。
2.4.2 在地漏凹槽内加入消毒液,将地漏盖扣住,液封
3消毒液的配制
3.1配制方法依据消毒液的说明书进行配制。
3.2消毒液隔月交替使用。
4洁具的清洁和存放
4.1擦布、拖布、塑料桶、笤帚、塑料刷、簸箕在洁具洗涤间用纯化水清洗至水质清澈。
4.2已清洁洁具拧干或擦干后放于洁具存放间规定的位置,挂“已清洁·待用”状态标识卡。
4.3每周末将洁具洗净后置于消毒液中浸泡30min用纯化水冲洗后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