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的由来与教训

两伊战争的由来与教训●两伊战争的由来与教训两伊战争打了八年多(1980-1987),对于60后,70后来说,它是《参考消息》上最最常见的新闻,80后估计还在混幼儿园或小学。
对90后,00后来说只是一个历史名词。
战争的两名主角:萨达姆VS 霍梅尼,他们还能引申出许多对立面。
伊拉克VS伊朗,阿拉伯人VS 波斯人,闪族VS雅利安,逊尼派VS什叶派,世俗VS宗教。
要将这场大战综合起来评述,是件非常吃力的事。
以战争起源来说,好像各因素都能成立,但又无法单独成立。
根据后沙派出所当年的笔录,可以确定是萨达姆先动的手,虽然两家以前摩擦不断,但真正抄家伙,是在1980年9月22日。
然后派出所也管不了,村里还有人偷偷给双方卖各种管制刀具,从中牟利,影响恶劣。
霍梅尼,萨达姆两人都是爆脾气。
1979霍梅尼上台,经常给伊拉克国内什叶派使眼色,让他们也起来革命。
伊拉克质问:“你瞅啥?”伊朗说:“瞅你乍滴?”于是萨达姆拎起酒瓶就冲了过去。
灾难的开始1979年,霍梅尼在伊朗掌权,美国失去盟友巴列维国王。
1980年3月,两伊宣布断绝外交关系。
4月,萨达姆发力驱逐国内什叶派7月,伊朗挫败一起伊拉克操纵的国内政变。
8月,伊拉克军队向伊朗席林堡地区移动9月11日,伊拉克军队已经占领少量伊朗领土9月17日,萨达姆撕毁两国1975年阿尔及尔协议9月22日,伊拉克空军袭击伊朗10个机场,战争全面爆发。
萨达姆敢突然拳脚相加,主要原因是他有信心秒杀霍梅尼。
谁给了萨达姆信心?美国军方。
一,作为美国前盟友,伊朗短时间内无法取得苏联信任。
二,因德黑兰大使馆人质事件,霍梅尼已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三,伊朗教权,政权,前国王军队三者之间矛盾重重,立足未稳。
四,CIA从军事情报角度分析,伊朗撑不了两年军事压力。
萨达姆更为乐观,他打算在两周内完成闪电战,霍梅尼政权在猝不及防情况下会应声而倒。
然后伊拉克军队回国度斋月。
战争第一周,萨达姆计划就完全落空,伊朗人防御极为强悍,后来,虽然伊拉克军队占领了霍拉姆沙赫尔,但代价极为惨重。
两伊战争

三、两伊战争的特点
时间较长、 规模最大、 损失最惨重的战争
四.战争影响
①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 济的全面倒退; ②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 ③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④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五、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1.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 ①殖民主义政策的产物 ②宗教与民族冲突
什叶派:推崇和信奉宗教领袖;逊尼派:愿意服从政府
萨达姆和霍梅尼的个人恩怨。
③库尔德人问题: 两国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人进行反政府活动. ④地区霸权政策: 萨达姆 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⑤大国力量介入: 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美 苏等大国插手,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二、概况 (1980—1988年)
爆发: 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突然袭击 战争的三个阶段: 陆海空一齐出动,分三路向伊朗境内大 举进攻,占领伊朗大片领土。 ①1980底到期981年9月,拉锯战,相持阶段 ②伊朗反攻,逐渐收复失地。 ③1982年7月,伊朗进入伊拉克境内,占领伊 拉克领土。
伊拉克发动的袭船战
两伊战争中的袭城战年2月27日早上,在我们听到一阵战机轰隆飞 过上空,不久后,我们手上的枪与其他武器的表面就沾上了一层 黑色物质。然后,我就感觉身体发烫,鼻孔很疼痒。接 着……不……是马上感觉呼吸困难,像是窒息一样。6个小时 后,眼睛发炎、视力减退,身体的许多部分更是疼痛不己。
二、概况 (1980—1988年)
爆发: 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突然袭击 战争的三个阶段: 战争结束: 1987年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 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 1988年8月,两伊宣布停战。
三、两伊战争的特点
两伊战争

萨达姆· 侯赛因
1937年4月出生在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的一个农民 家庭,自幼丧父,靠叔父抚养成人。萨达姆18岁就积 极投身政治运动,20岁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并很 快跻身复兴社会党领导人之列。
1960年萨达姆在开罗大学攻读法律。此后,他在复兴社会党内的职务迅速提 升。1969年,他当选为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成为伊第二号人物。 1979年,萨达姆登上总统宝座,同时还担任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 总理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的职务,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8年的战争使伊拉克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1990年,萨达姆派军队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战争爆发后,联合国随 即对伊拉克采取全面制裁。 美军2003年4月9日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后,包括萨达姆父子在内的伊拉 克前高官突然集体“蒸发”。 在美军和伊各政治派别的合力围捕下,萨达姆的 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7月22日被美军打死。2003年12月14日,萨达姆在家乡提克 里特被捕。于2006年11月5日被判绞刑,同年12月30日执行。行刑当
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伊朗伤亡和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 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石油产量由战 前的600万桶下降到战后的200万桶。 伊拉克也损失惨重,伤亡和被俘人员48万人,损 失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石油产量由战前的360万桶降到战后的260万桶,石油 收入不及战前的20%,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直接经济损 失达2400多亿美元,使伊拉克的经济发展至少推迟了 20到30年。
二、两伊战争的原因
1.领土争端:阿拉伯河主权之争
2.宗教矛盾:
⑴ 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分歧
什叶派:拥护宗教领袖 逊尼派:更服从政府
《两伊战 争》 学历案

《两伊战争》学历案一、两伊战争的背景两伊战争,一场发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漫长而残酷的军事冲突,给伊朗和伊拉克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
要深入理解这场战争,就必须先了解其复杂的背景。
伊朗和伊拉克在历史、宗教、民族等方面存在着众多的矛盾和分歧。
宗教方面,伊朗主要信奉什叶派伊斯兰教,而伊拉克则是什叶派和逊尼派并存,教派之间的差异和权力争夺成为了潜在的冲突根源。
在民族构成上,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一直谋求更多的自治权利,这也引发了伊拉克政府的担忧和采取强硬措施,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政治方面,两国在地区影响力和领导权的争夺上也互不相让。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希望通过扩大伊拉克的影响力来确立其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而伊朗在伊斯兰革命后,也试图将其伊斯兰革命的理念向外传播。
此外,边境争端也是引发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两国在阿拉伯河的边界划分问题上存在长期争议,这条河流对于双方的经济和战略意义重大。
二、两伊战争的导火索两伊战争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 1980 年 9 月 22 日,伊拉克率先对伊朗发动了军事进攻。
伊拉克方面的主要动机包括担心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会蔓延到伊拉克,影响其国内的政治稳定;试图解决长期存在的边境争端,获取更多的资源和领土;以及希望通过战争削弱伊朗的实力,提升伊拉克在地区的地位。
而伊朗在伊斯兰革命后,国内局势尚未完全稳定,伊拉克的进攻被伊朗视为对其主权和尊严的严重侵犯,从而引发了两国之间长达八年的激烈战争。
三、两伊战争的进程两伊战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战争初期,伊拉克采取了主动进攻的策略,凭借其相对现代化的军事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迅速推进并占领了伊朗的一些领土。
然而,伊朗凭借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宗教信仰,迅速组织了抵抗,并逐步扭转了战局。
在战争中期,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伊朗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攻,伊拉克则采取了防御策略。
双方在战场上进行了激烈的拉锯战,战争变得极为残酷和血腥。
两伊战争(公元1980—1988年)

两伊战争(公元1980—1988年)两伊战争,是指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两个穆斯林国家之间的一场战争。
伊朗和伊拉克虽然都是穆斯林国家,但分属两个教派。
伊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属于什叶派;伊拉克约有一半居民属于什叶派,而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却属于另一个教派——逊尼派。
伊拉克总统侯赛因与伊朗领袖霍梅尼之间积怨很深。
1975年,侯赛因曾下令驱逐在伊拉克流亡的霍梅尼。
霍上台后,把“推翻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当成行动目标。
民族纠纷也使这两个国家的积怨加深。
伊朗主要是波斯人,伊拉克主要是阿拉伯人,两国境内均有数百万库尔德人,双方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进行反政府的活动。
所有这些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宗教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张。
从1980年4月开始,两伊边境地区便时有冲突。
8、9月间冲突规模已发展到战争的边缘。
伊拉克要求伊朗军队退出大、小通布等3岛,归还占领伊拉克边境的1300平方公里土地,阿拉伯河重归伊拉克控制。
伊朗则宣布“不放弃一寸领土”。
在9月上旬的冲突中,伊拉克占领了伊朗霍拉姆沙赫尔附近地区约210平方公里的土地。
9月22日,伊拉克总统侯赛因下达了对伊朗的这事目标发动“威慑性打击”的命令,拉开了战争的帷幕。
这天中午,伊拉克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备黑兰附近机场及设拉子、沙鲁希、大不里士、克尔曼沙赫和阿瓦士等地的机场和空军基地,还轰炸了炼油中心阿巴丹等地的石油设施。
伊朗军队不甘示弱,陆海空三军于当天下午一齐出动,进行猛烈反击:伊朗的“鬼怪”式战斗轰炸机袭击了伊拉克的两个空军基地;炮兵击落伊拉克飞机6架,海军击沉伊拉克导弹炮艇4艘。
23日清晨,伊拉克集中两个多装甲师的优势兵力,重点攻打北线的席林堡,并很快占领该地区。
此后,伊拉克部队沿边界线分三路向伊朗境内推进:北线从伊朗边境城市席林堡攻击前进;中线向梅赫兰和提斯孚尔等战略要地进攻;南线重点围攻伊朗石油主要产地胡齐斯坦省的3战略要地——炼油中心阿巴丹、重要港口霍拉姆沙赫尔和省会阿瓦士。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PPT课件1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3.概况 (1980—1988年)
爆发: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突然袭击 战争的三个阶段: 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袭船战”、 “袭城城”、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甚至使用化学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武器
结束:1988年8月,两伊宣布停战。
3.战争影响
①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 济的全面倒退; ②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 ③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④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两伊战争
轰 炸年 了月 巴 格日 达, 居伊 民朗 区空 军 1980 9 24
在两伊战争期间被炸毁的伊朗 阿瓦士市街道和房屋 族武两 父器伊 亲杀战 和死争 他的期 怀一间 里名, 的库被 孩尔化 子德学 兵滚方两 隔滚的伊 岸,油战 观荷库争 望枪在期 的燃间 伊烧, 拉,伊 克浓朗 士烟南
两伊战争
1987年7月20日,联 合国安理会通过第598 号决议,要求伊朗和 伊拉克实现停火
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 居民庆祝两伊于当日正式 实现停火
两伊战争
在两伊战争结束后,一 名获释的伊朗战俘与家 人拥抱痛哭。
2002年7月21日,伊拉克 和伊朗交换了两伊战争中 两国死去士兵的1736具遗 骨后,一名伊拉克妇女伏 在丈夫的棺材上痛哭。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两伊战争简介

两伊战争简介历史上,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
两伊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从1980年至1988年,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其中,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为边境纠纷。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两伊战争简介,希望你喜欢。
两伊战争分析中文名称:两伊战争参战部队:伊朗伊拉克战争结果:两败俱伤时间:1980年地点:阿拉伯河人物:霍梅尼萨达姆;侯赛因两伊战争详情第一时期,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
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
23日凌晨2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
到10月底,伊朗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
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转入反攻。
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战前状态。
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
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
地面部队调整部署,向边境机动。
在前线集结了7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革命卫队。
伊朗设防的重点在北线,以扼守主要通道,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
伊朗阻滞了伊拉克的进攻势头后,渐渐夺取并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1981年9月,伊朗开始大举反攻。
9月底,伊朗集中10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
1982年3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全歼伊拉克2个旅,重创2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万人,俘虏1.5万人,击毁坦克360辆,击落飞机20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
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个师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10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攻势。
经过25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
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
两伊战争

第三阶段
• 第三阶段从1984年4月直到战 争结束,双方互有攻守,地面 战场基本保持僵持,战争成为 了消耗战。
战争结束
• 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通过了 要求两伊立即停火的第598号决议。次 日,伊拉克表示欢迎联合国决议,并决 定暂停袭击伊朗海上目标,以示诚意。 但 两伊战争伊朗没有表态,直到1988 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号决议。 从两伊战争停火后的第5天即8月25日 开始,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外 长举行了多次会谈,但谈判毫无结果。
陆军
海军 空军
战争进程
• 两伊战争的地面战 争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 争爆 发后开始到1981年9月伊朗展开阿 巴丹反击战为止,这一阶段 伊拉克陆军入侵伊朗, 战争多在伊朗境内 进行。
第二阶段
• 第二阶段,从1981年9月到1984年 3月伊朗数次攻击结束为止,这一 阶段伊 朗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完 成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变, 将战役从伊朗境内转移到伊拉克境 内,一度威胁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 达。
两伊战争
•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 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 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 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 绵延1200千米,长约100公千米的阿拉伯河 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 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 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 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 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 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 派。
战争起因 •1.边境纠纷 •2.宗教矛盾 •3.民族仇恨
开战前的军事力量对比
国家 伊拉克 19万人 预备役25万人 坦克2200辆 火炮3000门 4千人 船只40多艘 2.8万人 450多架飞机 100架直升机 伊朗 正规军30万人 伊斯兰革命卫队9万人 预备役30万人 坦克1700辆 大炮1000门以上 2万人 船只80多艘 7万人 450多架战机 500架直升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提醒】 两伊战争最终结束的主要原 因,一是联合国的调停,二是双方都被长期 的战争拖得精疲力竭。
三、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1.对交战国 (1)影响了两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 退。 (2)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的阴影,短时间难以 抹去。 2.对地区局势:造成了_中__东__国家分成支持伊朗 的国家、支持伊拉克的国家和中立国三个阵营,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6课 两伊战争
课程标准 了解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 教训。
教材研读学案
一、矛盾重重的邻国 1.领土纠纷 (1)焦点:__阿__拉__伯__河____的主权归属问题。两伊 的主要交通通道、两国主要的石油基地、油港 大多集中在该河两岸。 (2)1975年协议:以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 给伊拉克土地作为补偿。 (3)纠纷激化:伊朗一直没有兑现土地让予, 1979年担任伊拉克总统的__萨__达__姆___表示要以武 力解决领土争端。
并导致了新一轮军备竞赛。 3.对国际关系: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 创造了条件。
【特别提醒】 两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 展中国家之间规模最大、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 部战争,双方战火的蔓延,曾导致美苏两个超级 大国在海湾地区的严重对立,致使海湾局势一度 空前紧张,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归纳综合
两伊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1.国与国之间应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 对于领土争端应协商解决,本着互惠互利和 共同发展的原则和平解决,不应诉诸武力。 2.对于宗教派别问题,应相互尊重,相互理 解,不应成为冲突的原因。 3.对于国家内与国家间的民族问题,应平等 相处、一视同仁。 4.同时反对大国插手地区事务。总之,合则 两利,战则两伤。
境内大举进攻,并在短时间内占领了伊朗大片
领土,但伊拉克军队的攻势并没有持续很久,
双方军队在战场上进行拉锯战,战争进入相持 阶段。
(2)伊朗反攻:1982年7月,伊朗军队突破伊拉克
防线,进入伊拉克境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领了伊拉克领土。 伊拉克发动了举世震惊的“__袭__船__战__”,并在
地面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 3.结束:为制止两伊战争,联合国__安__理__会__于 1987年7月一致通过决议,要求双方立即停火。
(1) 两 伊 之 间 存 在 严 重 的 矛 盾 和 问 题 , 主 要 包括领土争端、宗教矛盾、民族问题、大国 的干预。1980年9月,伊拉克首先对伊朗发 动大规模进攻,两伊战争爆发。为制止两伊 战争,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一致通过 决议,要求双方立即停火。1988年8月,两 伊终于实现停火。 (2)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给两伊双方都造成 了巨大损失,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两伊战争 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同时,为美苏等 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特别提醒】 生活在西亚地区的穆斯林主要属 于四个民族,即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库尔德人、 波斯人。在这四个民族中,阿拉伯人、土耳其人 和波斯人都有自己的国家,库尔德人主要分布在 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
二、两伊战争的经过 1.爆发:1980年9月,__伊__拉__克___首先对伊朗的 一系列目标发动大规模进攻,两伊战争爆发。 2.经过 (1) 伊拉克进攻:①时间:1980年底到1981年9 月。②过程:伊拉克的陆海空军分三路向伊朗
2.宗教矛盾 (1)两个教派的矛盾,加剧了两国的紧张关 系。 (2)有宗教教派背景的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恩 怨。伊朗_伊__斯__兰___共和国建立,对伊拉克 国内教派产生影响。
3.民族矛盾:双方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 人进行反政府活动。 4.大国插手:重要的战略位置、丰富的石油资 源受到大国的关注。 5.个人因素:萨达姆和霍梅尼的个人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