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香型度数标准

合集下载

白酒有哪些执行标准

白酒有哪些执行标准

白酒有哪些执行标准一、固态法白酒标准固态法白酒是以粮谷为原料,采用固态(或半固态)糖化、发酵、蒸馏,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风格特征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10781。

二、液态法白酒标准液态法白酒是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得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兑而成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20821。

三、固液法白酒标准固液法白酒是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兑而成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20822。

四、酱香型白酒标准酱香型白酒以高粱、小麦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固态法发酵工艺,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的,具有酱香风格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26760。

五、清香型白酒标准清香型白酒以粮谷为主要原料,采用清蒸清糟酿造工艺、固态地缸发酵、清蒸流酒,强调“清蒸排杂、清洁卫生”,即都在一个“清”字上下功夫,“一清到底”,不应有浓香或酱香及其异香和邪杂气味。

其执行标准为GB/T 10781.2。

六、浓香型白酒标准浓香型白酒以粮谷为原料,采用浓香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泥窖固态发酵,固态蒸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10781.1。

七、米香型白酒标准米香型白酒以大米为原料,经传统半固态法发酵酿造而成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10781.3。

八、凤香型白酒标准凤香型白酒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酿造,在浓香型白酒基础上形成独特风格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14867。

九、浓酱兼香型标准浓酱兼香型白酒由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或兼有两种以上主体香的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

执行标准分为两类:DB52/T 1301-2018(浓酱兼香型白酒)和GB/T 23547-2009(浓酱兼香型白酒)。

国标酒执行标准

国标酒执行标准

国标酒执行标准白酒国标执行标准为:1、固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GB/T10781.1浓香型、GB/T10781.2清香型、GB/T 26760酱香型,指纯粮酿造的好酒;2、固液结合法白酒的执行标准:GB/T20822,白酒中一部分为酒精酒,一部分为粮食酒;3、液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GB/T20821,以食用酒精为酒基。

白酒按国家标准分为3类:固态法白酒=纯粮食酿造(粮食酒)是传统白酒、酿造白酒,健康,推荐饮用液态法白酒=食用酒精食用香精水(酒精酒)口感不好,对身体更不好,最好不饮用固液法白酒=纯粮基酒食用酒精食用香精水(半酒精酒)虽然含少量粮食酒,但含有化学添香剂,不推荐饮用白酒标准号GB/T10781.1代表的是固态法浓香型白酒标准。

其中,"GB" 是国家标准的首拼,"T" 是推荐标准,"10781" 是标准号,".1"是文件号。

净含量应与产品的名称排在同一展示版面内。

净含量的标示应当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这里强调的是单位应为“%vol”,不是以前的“%(v/v)”。

净含量和“C”标志,字符高度要求:50 mL 以下≥2 mm;50~200 mL ≥3 mm;200~1000 mL≥4 mm;大于1 L≥6 mm;一般情况下用“L”不用“l”。

“C”标志是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商品通过认证标上“C”标志,即表明其产品净含量是有保证的,消费者可据此放心购买到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产品。

标准代表固态法浓香型白酒标准。

其中,“GB”是国家标准的首拼,“T”是推荐标准,“10781”是标准号,“1”是文件号。

白酒产品标准号代表如下:1、GB/T10781.1标准代表固态法浓香型白酒标准。

其中,GB是国家标准的首拼,T是推荐标准,10781是标准号,.1是文件号。

2、GB\ 10781-2006是固态发白酒的执行标准,是采用纯粹粮食为原料,用经固态发酵生产的白酒,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好酒。

各种香型白酒的主要国标数据

各种香型白酒的主要国标数据

各种香型白酒的主要国标数据————————————————————————————————作者:————————————————————————————————日期:ﻩ各种香型白酒的主要国标数据1、GBT 20823-2007特香型白酒:高度酒理化要求:(41—68度)香气:且浓、清、酱三香,但匀不露头,复合香气。

总酸(以乙酸计)/(g/L):优级≥0.5、一级≥0.4。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优级≥2、一级≥1.5。

丙酸乙酯/(mg/L):优级≥20、一级≥15。

低度酒理化要求:(18—40度)香气:且浓、清、酱三香,但匀不露头,复合香气。

总酸(以乙酸计)/(g/L):优级≥0.4、一级≥0.25。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优级≥1.8、一级≥1.2。

丙酸乙酯/(mg/L):优级≥15、一级≥10。

2.GBT10781.1-2006 浓香型白酒:高度酒理化要求:(41—68度)香气:浓郁的已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

总酸(以乙酸计)/(g/L):优级≥0.4、一级≥0.3。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优级≥2、一级≥1.5。

已酸乙酯/(g/L):优级1.2~2.8、一级0.6~2.5。

低度酒理化要求:(25—40度)香气:浓郁的已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

总酸(以乙酸计)/(g/L):优级≥0.3、一级≥0.25。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优级≥1.5、一级≥1。

已酸乙酯/(g/L):优级0.7~2.2、一级0.4~2.2。

3.GBT 10781.2-2006 清香型白酒:高度酒理化要求:(41—68度)香气:香气纯正,具有乙酸乙酯为主体的优雅.谐调的复合香气。

总酸(以乙酸计)/(g/L):优级≥0.4、一级≥0.3。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优级≥1、一级≥0.6。

乙酸乙酯/(g/L):优级0.6~2.6、一级0.3~2.6。

低度酒理化要求:(25—40度)香气:香气纯正,具有乙酸乙酯为主体的优雅.谐调的复合香气。

白酒产品标准号

白酒产品标准号

白酒产品标准号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白酒广受人们的喜爱。

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白酒产品标准号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它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是消费者购买白酒时的主要参考。

下面将按类别介绍几种常见的白酒产品标准号。

一、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中的一种主流酒类。

其标准号一般采用GB/T10781-2018《浓香型白酒》。

该标准规定了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基本要求、质量指标等,保证了白酒的质量和安全。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独特,需要进行蒸馏、发酵等多道工序,且需选用高质量的原料。

其中,生产原料选用的大曲、麦曲等菌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二、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白酒,其标准号主要采用GB/T10782-2018《清香型白酒》。

该标准规定了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基本要求和质量指标等,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清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不同,其生产工艺要求较为严格,需要选用优质的生产原料,在生产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时间等细节,以保证产品口感和品质的稳定性。

三、陈年老酒陈年老酒是中国高端白酒中的一种,其标准化生产工艺严格。

陈年老酒的标准号主要采用GB/T10784-2018《陈年老酒》,该标准规定了陈年老酒的质量指标、生产工艺和要求等,确保了产品的口感和安全。

陈年老酒酿造的时间要比普通白酒长,并且需要进行特殊的醇化和立体酱制等工艺,以彰显其独特口感和品质。

同时,陈年老酒生产中选用的原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对工艺和设备进行严谨的控制,以保证产品品质稳定和安全。

总之,白酒产品标准号虽看似简单,但是却是一个产品安全、品质稳定,并有保障的标志。

在消费者购买白酒时,要仔细查看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产品,以保证自身的肠胃安全和美好的品尝体验。

浓香型白酒标准

浓香型白酒标准

浓香型白酒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的《酒类产品标准》,规定了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其中包括浓香型白酒的标准。

一、性状:浓香型白酒应具有酒体清澈、透明、无杂质,有浓香味。

二、酒精度:浓香型白酒的酒精度在40%-48%之间,其中酒精度高于45%的称为高度浓香型白酒,酒精度低于45%的称为低度浓香型白酒。

三、酸度:浓香型白酒的总酸宜在5.0-7.5g/L之间。

四、糖度:浓香型白酒的总糖度宜在4.0-6.0g/L之间。

五、干性:浓香型白酒的干性率应不低于0.850。

六、冻结酸:冻结酸应不低于0.2g/L。

七、沉淀物:浓香型白酒的沉淀物应不高于0.50g/L。

八、氨基酸:浓香型白酒的氨基酸应不高于0.80g/L。

九、亚硝酸盐:浓香型白酒的亚硝酸盐应不高于0.08g/L。

十、直接用酒精测定:浓香型白酒的直接用酒精测定应不高于
2.5ml/100ml。

十一、色度:浓香型白酒的色度应不超过20度。

十二、甜度:浓香型白酒的甜度应不超过1.9g/L。

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

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

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白酒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酒类,也是我国烈性酒类中最受欢迎的酒类之一。

据了解,浓香型白酒是一种烈性酒,糖分较低,酒精度较高,口感偏辛辣,具有独特的浓香型香气,浓香型白酒又称为“老白酒”或“大曲”。

根据《酒类分类管理办法》,浓香型白酒的法定标准是:酒精度在52.5度及以上,乙醇含量70%及以上,此外,浓香型白酒的质量有以下几点要求:1、酒质:要求酒质清澈、颜色清亮,有浓厚的香味和芳香,无有害物质,不能有任何异味、杂质,尤其不可含有有毒物质;2、酒花:要求具有浓郁的酒花香,香味强烈、持久,但无苦味;3、酒体:要求酒体入口醇厚上佳,口感平衡,有浓厚的香气,入口后无刺激感;4、酒液:要求酒液清亮,不能有粉尘和沉淀物,酒液的颜色要求称黄金色。

此外,浓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也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研磨:将大米磨成浆,糖化,即将大米中营养成分及米汁转变为糖;第二步,发酵:将糖化后的大米添加活性酵母,进行发酵,以获得酒液;第三步,蒸馏:将发酵的酒液进行蒸馏,以分离出乙醇和烃类,蒸馏后的酒液即为浓香型白酒;第四步,老化:将蒸馏后的酒液存放于特制的水桶里,进行老化,老化时间一般为1至2年,老化过程中可令酒液更加清香,并且提升了酒液的口感;第五步,过滤:将老化后的浓香型白酒进行过滤,以去除悬浮物、沉淀物等杂质,并进行口感检验。

浓香型白酒的制作工艺具有较高的工艺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遵循《酒类分类管理办法》及执行标准,以保证浓香型白酒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并且,合理使用技术和设备,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以实现质量控制目标,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酒类分类管理办法》中,浓香型白酒的酒精度有明确的上限,按照《酒类分类管理办法》规定,浓香型白酒的酒精度必须在52.5度以上。

此外,还有许多质量控制的要求,比如酒质要求清澈清亮、有浓厚的香味和芳香,酒花要求浓郁、香味强烈而持久,酒体要求入口醇厚,有浓厚的香气,入口后无刺激感,酒液要求清亮无杂质,颜色呈黄金色。

十二香型白酒国标及介绍

十二香型白酒国标及介绍

中国十二种香型白酒工艺特点及香味特征中国白酒是以富含淀粉质的粮谷类为原料,用大曲、小曲、麸曲及酒母等作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固态(个别酒种为半固态或液态)发酵,经蒸馏、贮存和勾调而成的含酒精的饮料。

中国白酒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到目前为止,已形成十二种香型白酒。

一、中国十二种香型白酒及其相互关系关系图如下:从图型看出:1、酱、浓、清、米香型是基本香型,它们独立的存在于各种白酒香型之中。

2、其它八种香型是在这四种基本香型基础上,以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香型,在工艺的揉和下,形成了自身的独特工艺,衍生出来的香型。

①浓酱结合衍生兼香型(酱中带浓,浓中带酱)②浓清结合衍生凤型③浓清酱结合衍生特型或馥郁香型④以酱香为基础衍生芝麻香型⑤以米香为基础衍生豉香型⑥以浓酱米为基础衍生药香型⑦以清香为基础衍生老白干香型二、中国十二种香型白酒工艺特点及香味特征不同的香型白酒体现着不同的风格特征(或称典型性),而这些风格的形成源于酿酒各自采用的原料、曲种、发酵容器、生产工艺、贮存、勾调技术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从而形成了中国白酒的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现就各香型分别介绍如下:浓香型国标:GB/T10781.1-2006定义: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

按酒精度分:高度酒:41%vol~68%vol低度酒:25%vol~40%vol高度酒感官要求高度酒理化指标要求低度酒感官要求低度酒理化指标1、原料:单粮:高粱多粮: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2、糖化发酵剂:中偏高温大曲[大曲]3、发酵设备及其型式:泥窖、固态发酵[泥窖]4、发酵时间:45—90天5、工艺特点:[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6、评语[主要感官特征]:无色(微黄)透明、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尾味净爽。

[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7、香味特征:已酸乙酯为主,辅以适量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

白酒执行标准对照表

白酒执行标准对照表

白酒执行标准对照表中国白酒十二大香型:执行标准对照表1. 酱香型白酒:这种白酒是以高粱、小麦等为原料,经过传统的固态发酵、蒸馏、储存等工艺制成。

其特点是酒色微黄透明,具有浓郁的酱香味,口感醇厚,回味悠长。

其执行标准为GB/T26760-2011。

2. 浓香型白酒:以高粱、小麦等为主要原料,经过传统工艺发酵、蒸馏等制成。

其特点是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后味悠长。

其执行标准为GB/T10781.1-2006。

3. 清香型白酒:以高粱、大麦、豌豆等为主要原料,经过传统的固态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

其特点是香气清新,口感柔和,后味爽净。

其执行标准为GB/T10781.2-2006。

4. 米香型白酒: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过糖化、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

其特点是香气清幽,口感柔和,后味爽净。

其执行标准为GB/T10781.3-2006。

5. 凤香型白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经过传统的固态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

其特点是酒色透明,香气独特,口感醇厚,后味悠长。

其执行标准为GB/T14867-2007。

6. 豉香型白酒: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

其特点是酒色透明,香气独特,口感醇厚,后味悠长其。

执行标准为GB/T16289-2007。

7. 特香型白酒:以高粱、小麦等为主要原料,经过传统的固态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

其特点是酒色透明,香气独特,口感绵甜,后味悠长。

其执行标准为GB/T20823-2007。

8. 兼香型白酒:以高粱、小麦等为主要原料,经过传统的固态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

其特点是酒色微黄透明,香气清新,口感绵甜,后味悠长。

其执行标准为GB/T23547-2009。

9. 馥郁香型白酒:以高粱、小麦等为主要原料,经过传统的固态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

其特点是酒色透明,香气馥郁,口感醇厚,后味悠长。

其执行标准为GB/T22736-2008。

10. 芝麻香型白酒:以高粱、小麦等为主要原料,经过传统的固态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浓香型白酒》GB/T10781.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其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定义明确标准《浓香型白酒》GB/T10781.1-2006新标准代替了《浓香型白酒》GB/T10781.1-89和《低度浓香型白酒》GB/T11859.1-89两个标准,将两个标准合为一项。

为便于区别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新标准中增加了浓香型白酒的定义,进一步强调浓香型白酒是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是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

二、扩大范围明晰分类标准规定,按产品的酒精度分为:高度酒酒精度41%vol-68%vol;低度酒酒精度25%-40%vol。

高度酒的上限由原标准的59%vol调至68%vol;低度酒的下限由原标准的35%vol调至25%vol,而上限由原标准的39%vol调至40%vol,从而扩大了标准的范围,适用性更强。

三、重新分级品质升格新标准分为优级和一级,去掉了原标准GB/T10781.1-89和GB/T11859.1-89中的二级,使分类更便于操作,去除了品质和口感较差的二级酒,更符合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

四、实事求是引导辟误在高低度酒的感官要求中加了一条注解:当温度低于10℃以下时,允许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或失光,10℃以上应恢复正常。

因为构成酒体风味特征的众多香味物质,在温度较低时会出现失光浑浊现象;当酒温上升至10℃以上时又呈现透明。

这一特殊可逆现象是中国传统固态发酵白酒的特色,也是高级酯类物质的物理状态变化。

作为长期困扰白酒厂家的一个问题,通过新标准的标注,企业有了国家行业层面上的理论阐释,给客观存在的现象一个合理恰当的说明,同时,让广大消费者对白酒产品的这一特殊现象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五、调整指标符合实际酒精度的表示由原来的%(v/v)改为%vol,总酸、总酯、己酸乙酯各项指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由于白酒中的醇类、酸类、酯类含量变化是一个漫长的平衡过程,即使装瓶后,由于醇、酸、酯的水解过程是可逆的,酯类会分解成酸和醇,因而在一定时间内会发现总酸含量升高、总酯下降的现象。

本次新标准的修改,总酸、总酯的含量只规定了下限,并比原标准有所降低。

己酸乙酯的上限增大了,而下限降低了,从而使上下限的范围扩大了,便于白酒厂家更好地控制各项指标,使生产指标符合新标准。

六、卫生指标规范统一新标准规定了高低度浓香型白酒的卫生指标,统一规定为GB2757,从而代替了原低度浓香型白酒的卫生指标单列的标准,使浓香型白酒的标准更规范统一。

七、总酯测定方法变动浓香型白酒中总酯的测定方法有变动,增加了用40%vol无酯酒精做空白试验,试验过程、条件和原标准相同。

回答者: jpzsq | 一级 | 2011-4-26 17:41 1.新标准体现了规范和客观
白酒的国家标准2006版已于2007年5月1日实施,白酒新标准把新认定的香型行业标准纳入国标,对各香型的白酒进行了规范化的定义,体现了白酒国家标准的广泛性和规范化。

1.1 新国标规定了各香型白酒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分析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新标准将原来低度、高度的白酒标准合二为一,增加了定义、分类等内容,明确了不得添
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质量等级分为优级、一级,去掉原标准中的二级,企业应对标签的标注作出调整;高度酒的上限由原来的59%vol调整至68%vol,低度酒的下限由原来的35%vol调整至25%vol;具体的理化指标都作了相应调整,对白酒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1.2 感官要求中加上了重要一条,“当酒温低于10℃时,允许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或失光,10℃以上时应逐渐恢复正常”。

这句话对消费者、生产者及监督者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句增补对于低度白酒低温沉淀问题,向前推进了一步。

如低度白酒由于呈香的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引起的低温下微量沉淀,体现了对于事实的客观和公正。

因为中国白酒是传统的民族产业,神秘复杂而又科学的传统微生物发酵和蒸馏工艺,使得最终生成了超过100种的香味物质。

这些物质丰富了独特风格的中国白酒,尽管这些物质在低温下会发生沉淀,但它完全是白酒自身发酵的产物,并无危害。

可近年来,随着低度白酒的出现,大部分白酒企业因为消费投诉沉淀现象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不得已,只好用精密过滤设备过滤掉这些香味物质。

而此次国家标准中对这句话的增补,给了白酒一个科学公正的答案,既维护了白酒企业的合法利益,又让消费者可中国酒业风向标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当地邮局可订阅以品味到低度白酒的芳香。

1.3 酒精度以%vol表示,充分体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1.4 标准中规定了净含量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执行,明确了净含量的要求,避免了消费争议。

2.检验方法的修订体现了白酒行业技术的进步
2.1 GB10345白酒法分析法标准中,新增的内容体现了科技创新的与时俱进,以及对检测误差的客观对待。

如对主体香分析的要求,采用的色谱分析条件及色谱柱的选用,都吸收了近年来白酒分析的最新成果,更能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

把豉香型、芝麻香型、特香型的主体香味物质的分析方法并入分析方法标准中,增加了乳酸乙酯、丁酸乙酯、丙酸乙酯、正丙醇、β-苯乙醇、3-甲硫基丙醇、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7个分析方法,体现了国标分析方法标准的广泛性。

2.2 白酒主体香味成分的分析。

从DNP填充柱、PEG20M柱、键合FFPA柱、LZP930柱及HP-INNOWaxChrompack公司的CP-Wax57cb柱,从苄酯化处理进样、动态顶空进样技术,到直接进样技术,共计可定量检测到白酒中的100多种微量香味物质。

从百万元的高档分析仪器,到万元的普通分析仪器,分析时间由1个小时或可缩短至数分钟。

这些的确是白酒质量分析的伟大创新。

2.3 总酯的分析方法。

第一,增加了空白试验,这一步骤体现了分析的严密和周全性,利用40%vol乙醇无酯溶液进行空白试验。

40%vol乙醇基本上模拟了普通白酒的度数。

第二,对回流冷凝装置进行准确的规范化要求,更有利于减小试验误差。

第三,分析结果的表述公式中减少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的参与计算,更精确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GB/T 10345-2007白酒分析方法
GB/T 10346-2006白酒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GB/T 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
GB/T 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
GB/T 10781.3-2006米香型白酒
GB/T 14867-2007凤香型白酒
GB/T 16289-2007豉香型白酒
GB/T 20821-2007液态法白酒
GB/T 20822-2007固液法白酒
GB/T 20823-2007特香型白酒
GB/T 20824-2007芝麻香型白酒GB/T 20825-2007老白干香型白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