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第三版)复习题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第三版)复习题

集散控制系统复习题一、填空题1.集散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集中分散型控制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

2.TPS和PKS是Honeywell公司的集散控制系统产品,Delta V是Emerson公司的集散控制系统产品,I/A S是Invensys公司的集散控制系统产品。

国产集散控制系统的产品有浙大中控的SUPCON、新华公司的XDPF、国电智深的EDPF等。

3.集散控制系统基本构成由分散过程控制装置、操作管理装置、通信系统组成。

4.分级递接控制系统结构分为多层结构、多级结构、多重结构。

P165.开放系统的标志是可移植性、可操作性、可适宜性和可用性。

6.集散控制系统的分散控制结构表现为组织人事的分散、地域的分散、功能的分散和负荷的分散。

P187.常用的冗余方式有同步运转方式、待机运转方式、后退运转方式和多级操作方式。

8.现场总线是在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中,实现智能化现场设备与高层设备之间互联的、全数字、串行、双向传输的、多分枝结构的通信系统。

9.现场总线可分为执行器传感器现场总线、设备现场总线和全服务现场总线三类。

10.现总线的特点是开放性、智能化、互操作性、环境适应性和分散控制等。

11.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主要因素是节省硬件数量和投资、节省安装费用与维护费用、多变量检测和运输、缩短安装时间和投运时间、等。

P211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与传统集散控制系统的相同点包括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和综合自动化组成部分等;主要差别包括通信和传输的差别和数字传输技术等。

13.影响现场总线实时性的主要因素有现场总线数据传输速率和主战应用程序的大小与复杂程度;主要解决措施包括减少网络通信的吞吐量,保证一旦有通信要求就能够立即实现通信、提高有效通信量、减少通信冲突的发生,保证通信的实时性、采用全双工通信模式和交换式以太网、采用塌缩的通信模型和通信协议、选用合适的现场总线仪表,减少通信量、采用发布方/预约接收方的通信结构、设置优先级、采用虚拟局域网和引入质量服务等。

集散控制系统期末复习大纲

集散控制系统期末复习大纲
24.物理上位于控制站所管辖的I/O机笼之间,连接了主控卡和数据转发卡,用于主控卡与数据转发卡间的信息交换的是。P147
A:信息管理网B:过程控制网C:SBUS-S2D:SBUS-S1
25.WebField JX-300XP系统组态的基本过程包括。
A:总体信息设置B:控制站组态C:操作站组态D:编译E:下载
10、PROFIBUS-PA总线标准是专为(A)设计的。
A、过程自动化 B、继电保护 C、车间级监控及复杂的通信 D、外围设备通信
A:操作站B:工程师站C:现场控制站D:监控计算机
第一章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可归纳为、、等3个步骤P7
2.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和两大部分组成。P7
3.实时的该念不能脱离具体的过程,一个在线的系统一定是一个实时系统,一个实时控制系统也必定是在线系统。()P7
4.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并画出系统框图。P7
5
电源机笼
6
电源箱
7
主控卡
8
数据转发卡
9
电流信号输入卡
10
电压信号输入卡
11
热电阻信号输入卡
12
电流信号输出卡
13
开入卡
14
开出卡
15
不冗余端子板
答: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机柜
1
2
I/O机笼
4
3
HUB
2
4
AC配电箱
1
5
电源机笼
1
6
电源箱
4
7
主控卡
XP243
2
8
数据转发卡
XP233
8
9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
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集中控制和分散执行的控制系统。

它通过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子系统执行,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监测。

集散控制系统的原理是将需要控制的对象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由一个独立的控制单元负责控制。

这些控制单元通过通信网络进行相互连接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系统的集中控制。

在集散控制系统中,有两种常见的通信方式:点对点通信和总线通信。

点对点通信是指每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独立的通信线路进行信息传输,而总线通信则是通过一个共享的通信总线将所有子系统连接起来。

无论采用哪种通信方式,集散控制系统的目标都是实现对系统各个部分的控制和监测。

集散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工厂生产线上,可以将生产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负责一部分工序的控制。

通过集散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整个生产线的协调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另外,集散控制系统在能源管理和交通控制等领域也有应用。

在能源管理方面,可以将能源供给和消耗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通过集散控制系统进行能源的分配和监测,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交通控制方面,可以将交通信号灯、交通监控等划分为不同的子系统,通过集散控制系统实现对交通流量的调度和控制,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集散控制系统通过将系统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子系统执行,
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监测。

它在工业自动化、能源管理和交通控制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集散控制系统及应用

集散控制系统及应用

集散控制系统及应用集散控制系统属于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它是由多台计算机或控制设备组成的网络,用于协同完成某个复杂的控制任务。

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多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下面将对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分布式的思想,将一个大系统分割为多个子系统,并将这些子系统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或设备上。

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控制器和传感器,可以实现独立的控制和监测功能。

同时,这些子系统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互相交换数据和协调工作,以实现整个系统的统一控制。

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布式架构:集散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将一个大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并将这些子系统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或设备上。

这种架构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 网络通信:集散控制系统中的子系统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的传递。

这样可以使系统的响应速度更快,同时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功能。

3. 数据交互:集散控制系统中的子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通过共享数据,各个子系统可以协同工作,实现系统的统一控制。

4. 高可靠性:集散控制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即使一个子系统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集散控制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控制:集散控制系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

例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可以将不同的工作站作为子系统,通过集散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和协调,实现生产线的整体控制和监测。

2. 智能建筑:集散控制系统可以用于智能建筑的控制和管理。

例如,在智能楼宇系统中,可以将空调、照明、安防等子系统连接在一起,通过集散控制系统进行统一控制。

这样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其应用 绪论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其应用 绪论



(4)现场控制站
现场控制站通过现场仪表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连接,采集过程变量信息,并进行转换 和运算等处理,产生控制信号以驱动现场的执行机构,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现场控制站可控制多个回路,具有极强的 运算和控制功能,能够自主地完成回路控 制任务,实现反馈控制、逻辑控制、顺序 控制和批量控制等功能。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其应用 绪 论




☞ 集散控制系统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
以微型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实行集中管理、 分散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由于该系统在发展
初期以实行 分散控制 为主,因此又称为分散型控制 系统或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12、什么是组态? 通过专用的软件定义系统的过程就是组态(configuration)。定义过程站各模块的排列位置和 类型的过程叫过程站硬件组态;定义过程站控制策略和控制程序的过程叫控制策略组态;定义 操作员站监控程序的过程叫操作员站组态;定义系统网络连接方式和各站地址的过程叫网络组 态。 14、什么是PLC? PLC就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15、PLC能用于过程控制吗? 早期的PLC只是用来完成一些电气逻辑控制和开关量,现在的PLC在性能上,特别是对模拟信 号的处理能力上已经大大提高,因此现在PLC是可以用于过程控制的。 16、什么是模拟量和数字量? 模拟量是指连续变化的信号(如4~20mA,0~5v);数字量是只有开关状态的信号。 17、I/O信号是如何分类的? 常用的I/O信号一般分为:AI、AO、DI和DO。 AI--模拟量输入信号 AO--模拟量输出信号 DI--数字量输入信号 DO--数字量输出信号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资料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资料
不同DCS厂家的软件、程序、数据及人员可以 相互借用,互相移植,到第四代硬件都可以移植。 另外移植也带来了安全方面的隐患。 (2)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网络的连接,使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现场总线 标准化后,符合标准的各种检测、变送和执行机构 产品可以互换和替代。第四代表现最明显。
14
第四阶段(1990年以后)
— DCS以管控一体化出现,在硬件上采用了开放 的工作站,采用了Client/Server的结构,在网络 结构上增加了工厂信息网,并可与互联网联网,在 软件上采用UNIX和X-Windows的图形用户界面,系 统的软件更丰富,一些优化和管理良好的界面的软 件被开发并移植到DCS中
8
典型DCS系统的体系结构
系统网络
控制网络
通讯介质转换
9
10
一、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
模拟仪表难以胜任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仪表技术应适应工业技术发展的要求; 计算机集中控制的风险太大; 系统上下及子系统之间的通信联系要求越来越高。
11
第一阶段(1975年—1980年)
— 代表产品主要有美国Honeywell公司的TDC2000, Baily公司的Network90,Foxboro公司的 Spectrum,日本横河公司的Centum等 — 主要由过程控制单元PCU、数据采集装置DAU、 CRT操作站、监控计算机和数据高速公路HW五部 分组成
功能:生产过程的各种变量通过它转化为操作监 视的数据,操作的各种信息业通过过程控制装置送 到各执行机构,对输入输出量进行A/D,D/A转换以 及滤波等运算 组成:AI AO DI DO PI PO等功能板, CPU、 电源、端子板等。
16
2、操作管理装置
功能:操作员可以通过它能够了解生产过程的运 行状况,并通过它发出操作指令给生产过程

集散控制(示例及应用)

集散控制(示例及应用)

系统安全稳定性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集散控制系统需要保证安全稳定运行, 避免因系统故障或异常导致的生产事 故和安全问题。
解决方案
采用冗余技术和容错技术,实现关键控 制设备的备份和故障转移。同时,加强 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定期进行预防性检 查和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集散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将整个 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具有独 立的控制功能,能够独立完成一定的控制任 务。
集中管理
信息共享
集散控制系统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各 子系统之间能够实时交换数据和信息,提 高整个系统的信息利用率和控制精度。
集散控制系统通过中央计算机系统实现集 中管理,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统一监控、调 度和管理,确保整个系统的协调运行。
集散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
01
反馈控制
集散控制系统采用反馈控制策略,通过比较实际输出值与设定值之间的
偏差,调整控制参数,使输出值逐渐逼近设定值,达到预定的控制目标。
02 03
前馈控制
集散控制系统还采用前馈控制策略,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提前调 整控制参数,减小输出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 能。
集散控制系统可以对电网进行 实时监控和调度,确保电力供
应的稳定和安全。
发电厂监控
集散控制系统可以对发电厂进 行全面监控,确保发电设备的
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
智能抄表
集散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智能抄 表,提高抄表效率和准确性,
降低人工成本。
分布式能源管理
集散控制系统可以对分布式能 源进行集中管理和调度,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
集散控制系统的维护和升级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同时需要保证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何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何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何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是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自动化领域的控制系统,它基于微处理器和通信技术,将大规模的控制任务分布到不同的控制器上进行处理,并通过实时通信进行协调和交互。

DCS的核心思想是将控制任务分散在各个子系统中,使得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分布式、分层和模块化的控制结构。

DCS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如下:1. 分布式结构:DCS将控制任务分布到不同的控制器上,每个控制器负责一个或多个子系统的控制。

通过分布式结构,DCS可以灵活地应对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工业过程。

2. 分层控制:DCS可根据控制层次的不同,进行层层控制。

通常分为主控制层、过程控制层和执行控制层。

主控制层负责决策和优化,过程控制层负责实时控制和监视,执行控制层负责控制执行。

3. 模块化设计:DCS系统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可以独立地开发、配置和维护。

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得DCS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4. 实时通信:DCS采用实时通信技术,保证各个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的实时性。

这种实时通信可以在控制系统中进行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

DCS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生产:DCS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例如石化、电力、钢铁、水处理等行业。

DCS可以实现对工业过程的实时控制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环境监测:DCS系统可以应用于城市环境监测,通过控制和监控空气质量、噪音、水质等参数,实现对环境的实时评估和预警。

3. 城市交通:DCS可以应用于城市交通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控交通流量和信号灯的控制,优化交通流动,减少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4. 智能建筑:DCS可以应用于智能建筑系统,通过控制和监测温度、照明、空调等设备,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性。

5. 制造业:DCS在制造业中可以用于生产线的控制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题型:填空 51*1′;解答;综合;计算复习范围:1、集散控制系统有什么优点?为什么集散控制系统要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答:集散控制系统,与模拟电动仪表比较,它具有连接方便、采用软连接方法时控制策略更改容易、显示方式灵活、显示内容多样、数据储存量大等优点;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比较,它具有操作监督方便、危险分散、功能分散等优点。

分散控制为了分散危险,集中管理为了便于操作管理。

2、开放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集散控制系统为什么是开放系统?答:开放系统是以规范化与实际存在的接口标准为依据而建立的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及相关的通信系统,这些标准可为各种应用系统的标准平台提供软件的可移植性、系统的互操作性、信息资源管理的灵活性和更大的用户可选择性。

集散控制系统的开放性表现在下列方面:○1可移植性;○2可操作性;○3可适应性;○4可用性;3、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信息化和集成化与集散控制系统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向上整合企业信息网,管控一体化;向下集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全数字化控制、解决控制系统的“孤岛”现象。

4、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与集散控制系统之间是如何统一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特点的?5、目前,无线连接是否能够替代现场总线?还存在什么问题?答:不能。

6、网络化指什么?答:网络化分为工业以太网和仪表网络化。

仪表网络化是实现工业控制网络的关键,网络化仪表除具有常规仪表各种功能外,还带有通信功能,可以通过通信线路直接实现与计算机联网通信,仪表网络化系统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安装简单方便,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7、功能安全指什么?答:按照IEC61508定义的功能安全为:与受控设备(EUC)或受控设备的控制系统(或过程)有关的整体安全的组成部分,它决定于电气/电子/可编程设备(E/E/PE)安全相关系统、其他技术安全相关系统和外部风险降低设施功能的正确执行。

8、试述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各层的主要功能答:集散控制系统都由三大基本部分组成:即分散过程控制装置部分、集中操作管理系统部分、通信系统部分。

现场控制级:实时采集过程数据,将数据转换为现场总线数字信号;输出过程操纵命令,实现对过程的操纵和控制;进行直接数字控制;完成与过程装置控制级的数据通信;对现场控制级设备进行监控和诊断。

过程装置控制级:实时采集过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和处理;数据的监视和存储;实施连续、离散、批量、顺序和混合控制的运算,并输出控制作用;数据和设备的自诊断,数据通信。

车间操作管理级:数据显示和记录;过程操作;数据存储和压缩归档;系统组态、维护和优化运算;数据通信;报表打印和操作画面硬拷贝。

全厂优化调度管理级:优化控制;协调和调度各车间生产计划和各有关部门的关系;主要数据显示、存储和打印;数据通信。

9、什么是递阶控制系统?它主要有哪些结构?说明他们的特点。

答:递阶控制系统是金字塔结构,同一级的各决策子系统可同时对其下级系统施加作用,同时又受到上级的干预,子系统可通过上级相互交换信息。

主要包括分层结构:按系统中决策的复杂性分级;多级结构:为减少同一级的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的交换和决策的冲突,在分散的各决策子系统上添加一级协调级,用于下级决策的协调和信息的交换;多重结构:是指用一组模型从不同角度对系统进行描述的多级结构。

10、为什么说集散控制系统是递阶控制系统?答:集散控制系统是金字塔结构,同一级的各决策子系统可同时对其下级系统施加作用,同时又受到上级的干预,子系统可通过上级相互交换信息。

所以说集散控制系统是递阶控制系统。

11、分散控制系统主要是什么分散?集散控制系统为什么是分散控制系统?答:分散控制系统主要表现为下列几个方面:○1组织人事的分散;○2地域的分散;○3功能的分散;○4负荷的分散。

大多数集散控制系统采用复合型分散控制结构,它是水平和垂直型的结合,各子系统各自管理的同时,形成上下阶层关系。

各子系统有较复杂的独立性,上位系统的故障不影响下位子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各自的功能。

12、冗余化结构有什么有点和缺点?集散控制系统中常采用哪些冗余方式?答:集散控制系统的冗余方式主要有:○1同步运转方式;○2待机运转方式;○3后退运转方式;○4多级操作方式。

13、常用的集散控制系统有哪些结构类型?不同制造商的集散控制系统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吗?答:集散控制系统的产品结构类型如下:○1模件化控制站+与MAP兼容的宽带、载带局域网+信息综合管理系统;○2分散过程控制装置+局域网+信息管理系统;○3分散过程控制站+高速数据公路+数据站+上位机;○4可编程控制器(PLC)+通信系统+操作管理站;○5单(多)回路控制器+通信系统+操作管理站。

不管采用哪种类型,集散控制系统都有三大基本部分。

14、以某一集散控制系统为例,说明集散控制系统的构成。

答:Experion PKS系统包括:分散过程控制装置:包括C200和C300混合控制器,输入输出子系统、现场总线设备;操作和管理装置:包括服务器、操作占、数字视频管理站DVM、应用控制环境ACE、eSERVER;通信系统:包括第0层(现场总线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DMZ层、第四层、容错以太网、ControlNet现场总线;Experion PKS系统软件等构成。

1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构成与传统集散控制系统构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1分散控制、集中管理:集散控制系统分散尚不够彻底,分散到设备或者装置级,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将基础控制分散到现场级;○2数字传输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采用数字传输技术代替模拟传输技术;○3通信传输的差别:集散控制系统传输的信号是4~20mA模拟信号,采用HART协议仪表的传输采用混合传输,即4~20mA模拟信号加数字信号,而现场总线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

16、常用分散过程控制装置的主要构成有哪几类?其构成特点是什么?答:分散过程控制装置的构成有以下几类:○1整体式结构的构成:整体式分散过程控制装置的构成采用回路控制器为主的形式,常采用盘装仪表方式,各仪表之间为分散结构,各自独立操作;○2分离式结构的构成:分离式分散过程装置的构成采用垂直分层的形式,常用语大规模的应用。

它的操作接口在上层操作管理级;○3冗余系统的构成:整体分散过程控制装置自身带操作器;○4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构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分散过程控制装置由控制器、现场总线和现场总线智能仪表组成。

采用分离式的结构,由现场总线主设备经一根现场总线对挂接到该现场总线的设备进行调度和管理,完成现场级的控制功能。

17、集散控制系统的操作管理装置的主要构成有哪些?其构成特点是什么?答:○1集散控制系统的操作站vb;○2集散控制系统的工程师站;○3集散控制系统的操作管理站。

18.试述可靠性的定义。

广义可靠性和狭义可靠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可靠性指机器、零件或系统。

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具有正常工作性能的能力。

狭义的可靠性指一次性使用的机器、零件或系统的使用寿命。

广义的可靠性是指可修复的机器、零件或系统,在使用中不发生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又易修复,使之具有经常使用的性能,广义可靠性包含可维修性。

集散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指广义的可靠性。

19;衡量可靠性的指标主要有哪些?假设单机系统的有效读为99.9%,用这样的系统组成冗余的双机系统,其有效度可达到多少?答;○1可靠度、○2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3到发生故障的平均时间MTTF ○4故障率20;集散控制系统是可修复系统么?可修复系统是指什么可修复?通常,集散控制系统的MTBF可达多大的数量级?答;○1是○2硬件和软件可修复21 提高可靠性的途径有哪些?在硬件和软件放方面各有什么措施?答;○1有效地利用以前的经验。

○2尽可能减少零件件数,尤其是故障率高的零件数。

○3采用标准化的产品。

○4检查、调试和互换容易实现。

○5零件的互换性好。

○6采用可靠性特殊设计方法,例如可靠度分配技术、冗余设计技术、漂移设计技术、极安全设计技术、可靠性预测等。

22;集散控制系统中,通常对哪些部件、系统要采用冗余结构?23;什么是易操作性?它包含哪些内容?答;集散控制系统的易操作性包括操作透明度、易操作性、容错技术、安全性。

集散控制系统易操作性是一个使用性能指标,它与集散控制的整体性能有密切关系。

24;容错技术和冗余技术有什么不同?容错以太网和冗余以太网在应用时各有什么特点?答;。

○1这里讨论的容错技术与为提高系统可靠性采用的容错技术稍有区别。

后者主要指系统中某部分故障时,系统仍能够正常运行或降级运行。

前者则指系统运行中由于误操作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2冗余技术是高级的可靠性设计技术。

冗余设计并不是简单地从故障设备切换到冗余设备,它需要硬件、软件和通信等部件的相互协调才能实现。

25;集散控制系统的安全措施指什么?答;○1用户识别和确认○2通信网络的安全性○3功能安全。

26;可组态性是什么?为什么在集散控制系统中用功能模块或算法实现控制策略的组态?要完成一个单回路控系统的组态至少要使用哪几类功能模块?画出组态框图。

答;集散控制系统的可组态性是使用性能指标。

27;如何评价集散控制系统的可组态性?对过程控制画面组态有什么要求?答;它与集散控制系统本身具有的组态软件、高级控制算法的特点、采用的共享数据库性能、系统程序、应用程序和运算速度等有关,也与组态人员的操作技能有关。

对以给定的控制系统结构,所选集散控制系统能否实施这样的系统结构;当控制方式、控制方案变化时,该系统能否按照需要的方式过渡,这些都是可组态性应考虑的问题。

28:什么是集散控制系统的可扩展性?主要表现在哪里?答:○1集散控制系统分散过程控制装置的机柜或机架内有足够空间增加输入输出卡件。

这些卡件是同一系统产品。

此外,CPU应有能力对增加的卡件和相应的控制算法进行处理。

○2集散控制系统的许多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进行联系,在生产发展需要时应能方便地增加设备或删除设备。

○3集散控制系统通信网络可随生产的发展或联网的要求而扩展延伸。

○4集散控制系统是全开放结构,它允许符合开放系统互联网络协议的其他厂商集散控制系统与其通信,也允许其他本身连接到其他厂商的集散系统中。

这里,包括现场总线上挂接的现场智能仪表。

29:对集散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应从哪些方面考虑?答:○1.通信速率○2媒体存取控制○3减小无效通信量○4实时控制的数据结构和多任务应用软件。

30:集散控制系统选型时主要考虑哪些性能指标?答:○1可靠性○2易操作性○3可组态性○4可扩展性○5实时性○5环境适应性○6开放性○7经济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