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防雷接地设计
防雷接地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 30003—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JGJ 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二、接地要求接地系统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信息处理工程,是计算机机房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影响到计算机设备本身的正常运行,而且还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接地系统是否良好是衡量一个机房建设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根据国家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要求,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采用四种接地方式,本次机房的设计要求为:A、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B、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C、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D、防雷接地,防雷电感应的接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四种接地共用一组接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Ω。
接地设计本次设计采用原有接地装置。
机房内等电位均压环:在机房防静电地板下,沿着原地面上布置30*3紫铜条,形成闭合环接地环。
将配电箱金属外壳、电源地、避雷器地、机柜外壳、金属屏蔽线槽、门等穿过各防雷区交界的金属部件和系统(设备的外壳),以及对防静电地板下的隔离架进行多点等电位接地就近接至均压环。
计算机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探讨

阻< Q,可以符合以上四种接地共用 的条件 , l 对直流逻辑工作 接地有特殊 要求而大楼综合 接地系统达不到 要求的 ,则应 单独设置直流 逻辑接地( 建议采用物理实体接 地法) 视现场 。
金 属 环 带 就近 连 接 。
等 电位防雷接地施工工 艺:
操作工艺 ① 接地支线应直接 与干线连接 ,不许 串 一 Nhomakorabea、
机房防冒接地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机 房 内的各种线缆密布 、系统设 备繁 多、微电子元器件 复杂 ,且 防护能力单 薄 ,因此,必须要对 系统设备 的电源进行防 雷 、接 地、抗高频干 扰等采取措施 ,只有做 好 防雷、接地 、抗 高频干扰 的工作 ,才 能保 证系统 、设备 安全 正常运行 ,才 能使系统 、 设 备处于正常 的电磁环境 中而不受干扰 ,才 能使 工程建设符合 并达到规 范的要求 。计算 机 机房接地装 置是计算机 系统的直流地 、交 流 工作地、安全保 护地和 防雷保护地与大地 的关系 ,其设 置应满足人 身的安全及计 算机 正常运行和系 统设备的安全 要求 ,同时系统 工程 设 备 的 电源 与 接地 保 护 应做 到 安全 可 靠 、经济合理 。计算机机 房应采用 以下四种 接地方式 : 1 、交流工作接地 ,接地 电阻不应> Q 4 : 2 、安全保护 接地,接地电阻不应> Q; 4 3 、直流工作 接地,接地 电阻不应> Q 1: 4 、防雷接地,接地 电阻小应>1Q; O 以上 四种 接地宜共用 一组接地装 置 ,其 接地 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 1 ]
一
②避雷网支件间距 l0 m 跨越建筑物 O 0 m, 变形缝有补偿装 置。 ③避雷带与支件 以“ ” T 字型焊接 ,两镀锌 元钢相连 ,其 中一根 向下挺身弯 ,与另一根 焊接 。 ④元钢与其他铁件焊接长度 为 6 m, c 两面 焊接 ,扁钢间焊接长度 为 2 倍其 宽度 ,焊接
防雷接地工程

防雷接地工程防雷工程一、防雷概念机房防雷电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防护。
对直击雷的防护主要由建筑物所装的避雷针完成;机房的防雷(包括机房电源系统和弱电信息系统防雷)工作主要是防感应雷引起的雷电浪涌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过电压。
计算机房设备的雷击损坏95%以上是由感应雷击所引起,其主要途径:· 室外传输线路遭受雷击· 闪电带来的电磁脉冲辐射· 地电位反击· 工业过电压二、防雷器的安装:防雷器应安装在所有外部线路(通信、供电等采用金属传输介质)进入机房内的设备端口,视具体情况采用1至3级防雷。
电源SPD安装图例:接地工程一、机房接地方案接地系统是机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机房通信设备的通信质量和机房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起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作用。
接地系统是由接地体、接地引入线、地线盘或接地汇接排和接地配线组成。
接地系统的电阻主要由接地体附近的土壤电阻所决定。
如果土壤电阻率较高,无法达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的要求,就必须采用人工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1、机房接地系统设计目标在采用分散接地方式时,接地电阻要求如下:(1)工作接地电阻≤2Ω(2)保护接地电阻≤4Ω(3)防雷接地电阻≤10Ω2、我公司接地系统要求:1)、计算机系统直流直接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2)、计算机系统直流联合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3)、交流工作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4)、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和静电接地小于2欧姆5)、防雷保护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2欧姆3、接地的种类工作接地:利用大地作为工作回路的一条导线保护接地:利用大地建立统一的参考电位或起屏蔽作用,以使电路工作稳定、质量良好,特别是保证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重复接地:将零线上的多点与大地多次作金属性连接。
静电接地:设备移动或物体在管道中移动,因摩擦产生静电,它聚集在管到、容器和贮藏或加工设备上,形成很高电位,对人身安全及对设备和建筑物都有危险。
机房防雷接地技术方案

保护地网安装工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一、设计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 5098-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二、简况根据用户需求,拟在指挥办公楼做保护地网系统。
因通信机房、师蓝军指挥所、自动化机房、信息中心机房核心设备比较集中,所有同时做等电位均压带和法拉第笼保护;法拉第笼为600*600mm的网格。
因三楼设备间、五楼设备间、配电房、师指挥所主室、雷达营指挥所以电脑及交换机为主,故只做等电位均压带,并使每个设备都可以直接得到有效的保护,详见《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在信息中心机房后面约22M处做大地地栅网,每个房间内地网通过一条50平方的连接线串联汇集到大地地栅网,地网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三、方案说明1、强电防雷及防过电压系统强电防雷主要是防感应雷,防止雷击过程中,通过电源线缆感应的大电流,穿入机房,损坏设备,由于本工程所在地属于强雷区,所以必须要好防雷工作,以确保设备、人身安全。
在《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中,对机房防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由于机房属于LPZII防雷区。
机房防雷主要是防感应雷,防止雷击过程中,通过电源线缆感应的大电流,穿入机房,损坏设备。
因此在各个机房采用三级防雷措施。
针对本次工程,第一级防雷器为A 级防雷器(100KA ),防雷器安装在配电柜进线处;第二级防雷器为B 级防雷器(40KA ),自制防雷箱,安装在机柜外,总开出线引入到第二级防雷箱,再引入UPS 防雷开关上,能将大能量的浪涌电流限制在后续保护系统可允许的范围;第三级防雷器为C 级防雷器(20KA ),防雷器安装在UPS 输出端。
计算机机房的防雷与接地系统

接 到 机 房 所 在 楼 层 的 电气 竖 井 内 的 接 地 干 线 的 等 电位 接 地 端 子 板 ( 电气 竖 井等 电位 汇 集 点 ) , 上
这 样 它们 就 有 同样 的 电位 ,在 发 生 雷 击 时 ,不 会
发 生 雷 电反 击 而 损 坏 设 备 。 只 要 接 地 电 阻 小 于
在 T S系 统 中,交 流 工 作地 和 安 全 保护 地 N—
引言
分别 取 白电源供 电线 上 的 N 线和 P E线 。联 合接
从 雷击 事 故 统 计 来看 ,程 控 机 、计 算 机 网络
系 统 等微 电子 设 备遭 受雷 击 的事 故 占很 大 比重 , 并 呈 逐年 上 升 趋 势 。 由此 可 见 ,保 障 机 房 内微 电 子 设 备 免遭 雷 击 和 系 统 的正 常 运 行 ,显 得 尤 为重
根 据 实 际情 况 综 合运 用深 埋 、添 加 降 阻剂 、增 大 接 地 线横 截 面 面 积 、增 加 接 地 体数 量 等 方 法 来 降 低 接 地 电阻 , 以达 到 国家 标 准 的 要求 。 4 雷 电和 强 电 的防护
相 五 线 ,引 出 的 P E线连 至 各 级 设 备 。对直 流 工
3 机 房 的接 地 安 装
现 行 国标 推 荐 计 算 机 机 房 采 用 联 合 接 地 方
端 对 地 加 装避 雷 器 , 为 二级 保 护 ; 所 有 重要 、 作 在 精 密 设 备 及 UP 前 端对 地 加 装 避 雷器 ,作 为 三 S
级保 护 。目的是 用 分 流 技术 将 雷 电过 电压 脉 冲 分
式 ,机 房 联 合 接 地 电 阻应 l Q。机 房 内防 静 电活
浅谈电子计算机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20 0 8年 第 7期 总第 11 2 期
福 建 Βιβλιοθήκη 建 筑 N0 ・2 08 7 o Vo l・1 21
Fui n Arhi c u e & Co sr ci i c t tr a e n tu t on
防雷 浅 谈 电子计 算 机 机 房 接 地 系统
Absr t T eGru dn ytm T eP oaieS se lcrncE up nsR n igS fl nT e Ee t ncC mp trRom tac : h o n igS se h rtt ytm OfEe t i q ime t u nn aeyl h lcr i o ue o v o o
邱玉英。
( .福 建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1 摘
陈春景
3 00 ;.福建省凯特智能装饰工程有限公 司 3 00 ) 5 0 12 50 1
要: 电子 计 算机 房 主 要 电 子设 备 安全 运 行 的保 护 系统 — — 接 地 系统 直 流 逻辑 接地 防 雷接 地
文章 编 号 : 0 6 3 (0 8 0 0 9 1 4— 15 2 0 )7— 0 8—0 0 3 文献标识码 : A
关键 词 :交 流 工 作 接地 安 全 保 护 接地
中 图分 类 号 :u 4 . T 24 5
A i fTa k On e Gr u d n y t m e t o i mp t r Ro m Bre l Th o n i g S se OfElc r n c Co ue o
QuY Y n i u ig
C e h  ̄ig h nC u n
(. u a o u i t nT cnl yC l g 30 0 ;. ui i n lnec eoa r et O。L D 3 00 ) 1Fj nC mm nc i eho g ol e 50 12 F j nKn It l gneD crt Po c C .T . 50 1 i ao o e a d ei e j
机房防雷接地方案

机房防雷接地方案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雷电活动对机房设备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因此,机房应该采取合适的防雷接地方案,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 防雷接地原理防雷接地是指将机房内的设备与地面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电气连接,以便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入地下,从而降低设备受雷击的概率和受到的损坏。
接地系统起到了稳定电压和防止电击的作用。
防雷接地方案的关键在于:•设备接地系统的合理设计和布置。
•地面的选择和处理,以确保良好的接地效果。
•接地设备的正确安装和维护。
3. 机房防雷接地方案的步骤3.1 需求分析和设计在制定机房防雷接地方案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
这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机房内各种设备的雷电防护等级。
2.确定机房周围的地形和土壤情况。
3.综合考虑机房的实际情况,确定机房的防雷接地方案。
3.2 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布置接地系统是机房防雷接地方案的核心部分。
它包含以下主要元素:1.外部接地系统:将机房与地面之间的大地电极相连。
通常使用垂直接地针或者水平接地网,以提供良好的接地效果。
2.内部接地系统:将机房内各种设备与外部接地系统相连。
这包括设备接地网、设备接地极等。
3.接地导线:负责将各个接地系统之间进行连接,确保接地的连续性。
3.3 地面处理地面处理是保证机房接地效果良好的关键。
合适的地面处理能够改善地面的电阻,增加接地效果。
地面处理的方法包括:1.地面湿化:通过喷洒水或者安装地下水系统,增加地面湿度,从而降低地面电阻。
2.地面增加导电物质:在地面上撒布导电物质,如盐水等,以提高地面的导电性能。
3.地面加宽:扩大地面的面积,增加接地的有效面积。
3.4 接地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在机房防雷接地方案实施后,接地设备的正确安装和维护是确保接地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
安装和维护接地设备时需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项:1.设备接地导线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PLC控制系统防雷与接地的措施

PLC控制系统防雷与接地的措施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化控制智能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英文简称PLC,广泛的应用在钢铁,电力,化工等各个行业。
但是PLC的主机、外围智能设备和各种传感器大都采用高度集成的电路,瞬间的过电压承受能力低,它们极易受到雷电和浪涌的损害,因此有效的避雷方法和接地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标签:PLC、防雷、接地一、雷击对电气设备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直击雷:当建筑物遭遇雷电直击,电压最大值可达5000KV,雷电流沿接地引下线入地,会造成以下三种危害:1)雷电流在数微秒时间内导流入大地,使大地电位迅速抬高,形成反击事故,危害人身设备安全。
2)雷电流强大的电磁波,会在电源线和通讯电缆上感应出极高的脉冲电压。
3)雷电流流经电气设备产生的高热,造成火灾或爆炸。
2、传导雷:远处雷电击中线路或因电磁感应而产生的高电压,由户外的电源线路或通信电缆传至建筑物内,损坏电气设备。
3、雷电感应:当雷云放电时,在放电通道的电荷得到中和,但是其他导电物体上的电荷,还没有及时释放,这些电荷要沿着导电物体释放到大地中去。
4、供电系统中的电感性和电容性负载接通或断开,也都能在电源线路上产生高压脉冲,与雷击效果类似。
二、防雷措施概括的说,现今电气设备的防雷方法,主要采用有分流、接地、屏蔽、等电位联结和过电压保护五种方法.1、分流:用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带等将雷电流沿引下线安全地导流入大地,防止雷电直击在建筑物上。
2、接地:将电气设备的某些部位与大地相连,为故障电流及雷电流提供泄流通道,达到稳定电位,提供零电位参考点。
3、屏蔽:通信系统所用到的金属导线,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信号线都采用屏蔽线缆或穿金属管进行屏蔽。
4、等電位联结:设备内所有金属物体,包电源线、信号线、金属外壳进行电气连接,以均衡电位。
5、过电压保护:电子设备的信号线、电源线上安装相应的过电压保护器,利用其非线性效应,将线路上过高的脉冲电压滤除,保护设备不被过电压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机房防雷方案一、前言当今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进入了高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基于近些年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测量、保护监控、电信和计算机等电子产品正日益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
随着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网络的运行系统中。
这些高精密的电子计算设备富含大量的CMOS半导体集成模块,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能力差等致命弱点,一旦遭受雷击过压的冲击,轻则造成这些电子系统的运行中断,设备永久性损坏;重要的是这些系统所承负的那些须实时运行的后续工作的中断瘫痪所造成的不可估量的直接与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影响。
为此,我们认为对雷电电磁脉冲(LEMP)的防护,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实施的。
电涌保护器(防雷器,简称SPD)在保障电子设备的运行安全性方面起到的作用和地位,是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雷击设备事故概率的增加及人们防雷意识的增强,日趋显示了防雷器的重要性。
长沙市年平均雷暴日49.3天,属于高雷区,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必不可少。
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第2.0.3条规定,银行应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并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按GB50057-94中第3.3.1条规定:“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
银行大楼内弱电系统有各种信息设备,大楼的智能化程度很高。
大楼供电系统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各系统中的工作顺利进行、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以及通讯系统的正常工作,系统的防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对建筑物作好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
在IEC-1024《建筑物防雷》和IEC-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标准中,重点提出了防雷分区和等电位连接的概念。
根据雷击在不同区域的电磁脉冲强度划分防雷区域,并在不同的防雷区域的界面上进行等电位连接,能直接连接的金属物就直接相连,不能直接连接的如:电力线路和通信线路等,则必须依据不同的防雷区域的科学划分,采用不同防护等级的防雷设备器件,对后续被保护设备进行有效的保护且必须实施等电位连接。
实践证明,这种分区分级等电位均压连接,并以防雷设备来确保被保护设备的防护措施是实现有效防护的主要方法。
在明确防雷区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我们拟进行保护的区域来分析,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直击雷防护(2)电源系统(3)通讯、网络系统(4)接地系统对银行大楼的各个功能区进行分区防雷击保护,某功能区出故障不影响其他区域的正常工作。
据用户总电源和各机房的防雷要求,参照我们以往的实践经验,将提出以下方案实施该工程项目。
二、设计依据本方案在编写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以下标准及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防雷》IEC1024-1∶1990《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IEC1312-1∶1995《通信电源防雷设计规范》YD5078-9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YD/T5098-200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2887-89《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1998《电子设备雷击试验》GB3482-3483-83《交流无间隙避雷器》GB11032-89《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ITU.TS.K20∶1990《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ITU.TS.K21∶1998《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62(99年版)《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64-83同时借鉴了有关IEC、ITU及UL标准及规范,确保本方案建议书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要求。
三、系统总体设计规划防雷保护设计工作不是简单的避雷设施的安装和堆砌,而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雷电防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防雷应从工程的系统设计,选择性能可靠的产品,合理可靠的工程安装,适时适量的运行维护及工程的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来保证。
为此我们的设计指导思想的主旨是,本着“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在遵照执行国家有关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还参考和引入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有关防雷技术标准要求,以期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银行大楼内置弱电子系统设备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卫星接收等若干系统,依据国家规范,采用第二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防雷工程分为直击雷和雷电感应两大部分。
直击雷防御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捕捉雷电闪击点,保护建筑物及室外部份设备免受雷电的直接打击。
直击雷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接闪器(避雷针、带、网)、引下线、接地装置。
雷电感应防御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雷击时的冲击电位差和雷电电磁感应强度,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击过电压和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
雷电感应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电磁屏蔽、电涌保护器、等电位连接。
在防雷工程设计时应系统地、因地制宜地将直击雷防御和雷电感应防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整体防雷工程的有效性,因此整体防雷工程应从以下几个要素着手。
1)捕捉雷电闪击:在大楼顶部安装接闪器,让雷电按指定的途径泄放入地。
避免微波接收天线等直接接受雷电流而受损。
2)雷电流的安全输送:利用引下线引导强大的雷电流安全入地。
3)雷电能量的对地安全释放:利用良好的接地网系统尽快地泄放雷电能量。
降低雷电流的落地电位差,尽可能降低地电位反击能量。
4)雷电电磁波的屏蔽: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专用屏蔽罩及各种设备自身的金属屏蔽层,衰减雷电电磁脉冲产生的强大磁场对设备中的电子芯片的电磁危害。
5)防止雷电波通过电力线缆、通信线缆、天馈线缆及其他金属线缆对设备造成的过电压损害:利用相应的电涌保护器,在线路的入口处,进行雷电能量拦截。
使到达设备的雷电过电压,在设备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6)防止不同地网及相邻金属导体之间产生电位差:采用共地、等电位连接、地网均压等措施。
防止雷击电位差对设备的危害。
总结上述六点要素可归纳为:接闪、引流、泄放、屏蔽、箝位、均压。
防雷保护的主要原则防雷器安装位置离被保护设备越近越好等电位连接所有外接线路需进行防雷保护工程设计原则是综合治理,整体防御,多重保护,层层设防。
对整个弱电系统进行完整的防雷接地设计。
四、系统方案具体设计该项目防雷保护系统工程可分为直击雷防护、电源线路防雷保护、信号线路防雷保护和接地系统。
1、直击雷防护直击雷的防护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作为接闪器,然后通过良好的接地装置迅速而安全把它送回大地。
因大楼本身设计已考虑了直击雷防护,故在本方案中不另行设计。
对于高出屋面的各种金属构件及金属管道,均应就近与接闪器可靠电气连接。
2、电源系统的雷电防护目前,经实际运行经验验证,由电源系统耦合进入的感应雷击造成设备的损坏占雷击灾害损失60%以上的概率。
因此,对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措施是整个防雷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要防止由外输电线路的感应雷电波和雷电电磁脉冲的侵入,使其在进入机房电子设备之前将其泄放入地。
因此,对于机房的电源系统的雷电防护,我们采取以下的防雷保护方案:第一级电源防雷保护:在大楼配电室的总开关输出端,安装B级电源防雷器。
主要作用是将雷电流的大部分能量泻放入地。
第二级电源防雷器:在UPS的输入端,安装C级电源防雷器。
泻放线路上剩余的雷电流,并进一步限制线路上的浪涌过电压在UPS电源的承受能力之内。
第三级电源防雷器:对UPS的输出保护,在输出端安装电源精细防雷器。
数量由UPS的输出路数决定。
精细防雷器是用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电源供给部分的精细保护装置,限制线路上的浪涌过电压在电子设备承受范围之内,防止它们受到雷电或开关操作引起的浪涌过电压的损坏。
3、通讯、网络系统的防雷与过电压保护服务器、小型机:在小型机、服务器的网卡处,安装RJ45以太网防雷器,保护小型机服务器的正常工作。
数量由网卡数量决定。
机房DDN专线及X.25各采用RJ45数据专线防雷器进行保护,安装于设备端口的前端,有效地防止通讯线路上引入的雷电过电压损坏设备。
数量由专线数量决定。
在室内的卫星接收设备前端,采用天馈防雷器进行防护,由于具有高通信能力,可适用于0-2区域的防雷保护,内部采用附加电容很低的防雷器件和低的插入损耗,可应用于高2.5GHZ频率的传输馈线。
DS-N能够有效防止雷电流通过同轴电缆进入室内破坏设备。
数量由同轴电缆数量决定。
24端口的网络交换机的保护,在网络交换机的前端,安装网络交换机防雷器。
数量由24口交换机数量决定。
电话拨号线采用电话线防雷器进行保护,安装于设备端口的前端,有效地防止电话线上引入的雷电过电压损坏设备。
数量由拨号线数量决定。
4、接地系统4.1、接地方式大楼中弱电系统众多,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防雷地、静电接地、屏敝接地、机房直流接地、工作交流地(N线)、安全保护地等,为了各接地装置之间不能经土壤击穿和避免相互干扰,防雷接地与其它接地装置在土壤中需隔开较大的距离(如20m)。
由于城市中大楼的接地装置受到场地的限制,无法实现上述距离间隔,因此按照现行的国家相关防雷标准,应将上述接地实现共用接地系统。
明确地讲,所说的共用接地系统是将防雷地、工作交流地(N线)、静电接地、屏敝接地、机房直流接地、安全保护地等做在一个接地装置上(通常是大楼基础地),接地电阻值取其中的最低值。
完全的共地系统不仅采用公共的接地装置,而且采用公共的接地系统,共地使电子设备无法受到地电位反击。
智能建筑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及良好的接地系统。
在智能建筑的共用接地系统是以大楼基础接地为接地装置,以暗装的法拉第笼中的钢筋笼栅为接地系统的骨架,并将各种已与此笼栅做了等电位连接的设备金属外壳、金属管道、电气和信号线路的金属护套、桥架等连接到一起,构成了多种大小不同的金属接地(等电位连接)网络。
在垂直方向上,最下层为大楼基础地,向上是各个楼层的楼层地,在楼层内设有机房接地母排(环形或接地线),信息系统首先接到机房接地母排上,然后由此引向楼层地,再经大楼接地骨架接到最底层的接地装置上。
4.2、机房接地各大楼内机房电子设备的接地方式按下述进行:根据GB50174-93标准要求,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应满足下列接地要求: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防雷接地,接地应接现行国标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