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反对形式主义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是文学艺术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内容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灵魂和核心,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而形式则是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呈现方式。

内容和形式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独立的存在,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首先,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内容,形式就会变得空洞无物;没有形式,内容就会显得呆板乏味。

内容是形式的生命,形式是内容的外在体现。

艺术作品的内容要通过形式来表现和传达,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使内容得到最好的表现。

比如,一篇文章的内容再丰富,如果表达方式单一,读者也会感到枯燥乏味。

而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则能更好地展现内容的魅力。

其次,内容和形式是相互制约的。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

内容要通过形式来表现,但表现的方式又受到内容的制约。

不同的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比如诗歌和散文就是对不同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

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但又不能脱离内容而孤立存在,否则就会变成虚无的形式主义。

再次,内容和形式是有机统一的。

内容和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统一的。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要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艺术作品的内在要求,也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只有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艺术作品才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审美效果。

最后,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内容和形式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

新的内容要通过新的形式来表现,新的形式又要为新的内容服务。

只有不断发展创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和发展。

综上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是文学艺术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统一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

形式与内容的辨证分析

形式与内容的辨证分析
第1卷第2 1 期
2009年 4月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科 学 校 学 报 专
J OURNAL O F LAONI P I NG ROVI I C0L GE OF COMMUNI NC AL LE CAT 0NS 1
、0 .1 . r1 1 No 2 Ap r.2 0 0 9
收稿 日期 : 0 0 2 2 9— 2— 2 0
王 朝 闻在 概念 上对 “ 美 的形 式 ” “ 式美 ” 完 、形 和“ 形式 感 ” 了 区分 。所 谓 完 美 的 艺 术 形 式 , 作 是
指恰 到好 处地 体现 了艺 术 内容 的形式 , 与特定 的 它 责任 心 的社 会建 设者 。
On t e S n e o s o sb l y h e s fRe p n i i t i
W a g Xi u n h a
[ bta t T esn e f ep ni lyi tep s i tt ecaatr t s n e ai n e c fn iiul A s c] h e s so s it s h oiv a i d h rc ii dbh v re d nyo dv a r or b i t e tu e sc a ot i d s
参 考 文 献
[] 1 沈国祯. 析责 任 的涵义 、 点和 分 类 [ ] 江西 社 会科 学 , 浅 特 J.
20 ,1 5. 0 1 ( ):5
责任 心是 衡量一 个人 对待 国家 、 会和他 人态 度 的 社
重要标 准 , 是衡 量一个人 品德 优劣 的基本 尺度 。它 的强 弱关 系到社会 的安 定 、 国家 的兴 衰乃 至人类 社
文章编号 :0 8 8 2 2O )2—09— 3 10 —3 1 (O9 0 8 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答: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通过两种基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1)第一种形式,是后人与时俱进,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

比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获得胜利的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特发展。

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在进行这样的理论创新时,后人总是面临“左”的错误思想的障碍,根据我们党的经验,破除这个障碍的最好武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第二种形式,是本人与时俱进,对自己原来的观点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至于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审时度势,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邓小平20世纪70年代末对世界大战的看法到80年代中期对时代主题看法的改变.。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上述哪一种形式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是与时俱进、勇于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高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清醒、自觉和无私的境界。

2.试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只有实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良好的思想条件。

没有各个阶段上特定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完成,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就只能是句空话。

因此,我们现阶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

把握好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心得体会

把握好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心得体会

把握好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心得体会形式主义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妨碍工作落实,贻害党的事业,我们党历来态度鲜明予以反对。

但毋庸讳言,眼下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仍时常闪现,甚至在一些地方成了影响工作末端落实的一大顽症。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纠治形式主义必须驰而不息。

形式主义为什么会久治不愈呢?不可否认,这其中有私欲作怪,有官僚主义作祟,也有不善于科学统筹的问题,但对待形式的态度不科学,亦即不懂得“形式为内容服务”的道理,错把形式当根本、当成绩,沦入为形式而形式,甚至揣着明白装糊涂、假落实之名搞形式主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根治形式主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端正对形式的认识和态度,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和把握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牢牢把形式的作用和功能定位于推动工作落实,避免落入形式主义。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

好的表现形式,对事物的内容具有促进作用;差的表现形式,则对事物的内容有着阻碍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因此,选择推进工作落实的形式,必须高度重视形式的反作用,决不能像“剜到篮子里就是菜”那样不加选择,而必须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进行科学考量,自觉将干扰落实、危害落实的形式主义的东西从工作落实中剔除出去,确保有效落实。

这也告诉我们,反对形式主义,要祛除的是脱离内容的形式、自我服务的形式,并不意味着一概否定形式。

只讲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否认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是错误的;而反对形式主义,将必要的形式一起去掉也是不正确的。

对形式的科学态度,就是要剔除阻碍落实、干扰落实的形式主义,让形式更加有效地推进落实,更好地为落实服务。

让形式更好地为落实服务,关键要明确衡量好形式的价值标准。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理论上并不难理解,但实践中哪些是必要的形式、哪些是形式主义,却由于辨别不清很容易困惑于其中,一些形式主义正是利用了人们认识上的缝隙,得以滋长蔓延。

形式与内容的唯物辩证关系

形式与内容的唯物辩证关系
点我回哦
2020/6/26
首先,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 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的唯物辩证法原则,可以促进事 物的发展。由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所以 要善于根据内容的发展,适时地、正确地变革旧的形式。
其次,自觉地运用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法,善于分析 各种形式,既可以利用旧形式为新内容服务,也可以创造 新形式为新内容服务。
点我回哦
2020/6/26
2020/6/26
•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是相 互作用的关系。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 是现实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两者 是对立的。同时,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内容 都具有某种形式,离开了形式,内容就不能存在;任何形 式都是一定内容的形式,离开了内容就没有形式。同时,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 第 二 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第三 ,内容和形式是相 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
2020/6/26
《狗镇》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参赛影片
• 《狗镇》 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辨证关系
2020/6/26
请尊重作者劳动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津商业大学数学1102班
2020/6/26
1
形式与内容的含义
2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3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4
形式和内容的普遍存在
2020/6/26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内在 结构及其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所谓内容 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 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 特征、成分、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等 等的总和。所谓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 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科学把握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四重内在关系

科学把握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四重内在关系

2020.1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践,以及《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出版,为我们“从政治的高度来审示,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来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只有深刻领会习近平有关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的侵蚀,深入研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历史规律,在理念上认清它的本质,在内涵上厘清它的层次,在实践中建立正确的措施与机制,才能确保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取得实效。

其中,关键是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教育与惩处、外在压力与内生动力四重内在关系。

一、科学把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任何一种反复发生的社会现象,都有其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弊很深,因此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复杂的工程,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立足目前抓长远、以治本的谋略抓治标。

中国共产党具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作为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以贯之的。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

”[1]并尖锐地提出,“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2],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和执行正确的革命策略。

特别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对如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党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党内一些干部出现的以功臣自居等现象,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1950科学把握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四重内在关系*■陶芝兰刘志明【提要】为了确保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取得实效,要以习近平的相关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的侵蚀,深入研究其内在本质规律,科学把握和处理好当前与长远、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教育与惩处、外在压力与内生动力四重内在关系。

“反对形式主义”学习心得体会

“反对形式主义”学习心得体会

“反对形式”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反对形式”这一主题,我深切体会到了形式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负面影响,以及反对形式的重要性。

首先,形式是指只注重形式而无视内容和本质的做法。

在学习中,形式表现为只追求死记硬背和机械地完成任务,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才能。

这种被动学习方式使我们难以真正掌握知识,更难以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工作中,形式那么表现为盲目追求外表的效果和形象,并无视内在的考虑和创新。

这种浮于外表的工作方式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也不能获得长远的成效。

因此,我们必须反对形式,注重本质和内涵,才可以真正进步学习和工作的质量。

其次,反对形式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在学习方面,我们应该不仅仅是追求分数,更要追求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考虑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承受知识。

在工作方面,我们应该重视细节和过程,注重工作的标准性和专业性,而不仅仅关注外表的效果和形象。

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我们才可以真正拥有扎实的知识和专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开展的成绩。

最后,反对形式也需要我们改变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学习方面,我们应该注重理论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经历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工作方面,我们应该注重考虑和创新,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而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套路和方法。

只有改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方式方法,我们才可以真正摆脱形式的束缚,获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总之,学习“反对形式”这一主题,让我深入认识到形式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负面影响,并意识到反对形式的重要性。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改变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方式方法,才可以真正进步学习和工作的质量,并获得可持续开展的成果。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推动务实发展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推动务实发展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推动务实发展在反对形式主义推动务实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坚决予以反对。

形式主义的产生,既是制度的僵化和体制机制不完善导致的,也是个别干部不作为、敷衍塞责的表现。

为了推动务实发展,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进行改革,消除形式主义的弊端,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问题背景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形式主义问题屡见不鲜。

有些地方和单位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以追求形式上的“亮点”为目标;有的干部过分重视表面工作,而忽视实际效果;有的机构过分追求繁文缛节,忽视简便高效……形式主义的存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也减缓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开展反对形式主义的斗争,以推动务实发展。

二、现象分析1. 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形式主义可表现为身边的一些小事,也可以体现在重大决策上。

比如会议过多、文件过多、重复办事程序、考勤制度不合理等现象。

这些表象下,都反映出形式主义占据了一定位置,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2. 形式主义的原因分析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

制度体系的不完善、粗放的管理方式、个别干部的不作为等都是形式主义问题的根源。

更深层次地说,形式主义问题还源于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对统计数字的过于看重,以及追求政绩的欲望。

三、反对形式主义的重要性1. 经济效益反对形式主义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减少繁文缛节,简化程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

只有做到务实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社会效应反对形式主义也有助于改善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努力。

减少形式主义可以让更多的资源用在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反对形式主义的对策措施1. 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反对形式主义的基础。

通过完善制度,简化程序,优化管理流程,可以有效避免形式主义的产生。

2. 加强领导干部的培训领导干部是反对形式主义的关键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反对形式主义的重要性。

反对形式主义是因为我们虽然对林彪、“四人帮”搞的那套令人作呕的形式主义的东西作过批判,然而,“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当前形式主义有哪些表现呢?不妨择其要者列举如下:图表面,慕虚名。

这是第一种。

赶浪头,凑热闹。

这是第二。

一律化,一刀切。

这是第三种。

搞形式,走过场。

这是第四种。

繁文缛节,报表成灾。

这是第五种。

机构繁多,
有名无实。

这是第六种。

当然,反对形式主义,不是要取消一切形式。

一定的形式是必要的,因为
一定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现。

但是,形式必须服从于内容,服务于内容。

那种认为形式可以脱离内容、甚至决定内容,把形式放在第一位的观点;那种
不讲实效,片面追求形式,或不顾情况的变化,而固守某种呆板的、陈旧形式
的做法,才叫做形式主义。

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善于把形式和内
容统一起来,善于按照工作任务、实际情况,来确定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
戒除虚荣浮躁作风,做到不务虚名、会干实事、不图形式、讲求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