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明物体在不同色光照射下得颜色表

合集下载

光的传播与颜色

光的传播与颜色

光的传播与颜色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恒星、蜡烛、电灯、萤火虫、水母。

光在真空中速度是3.0×108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是3.0×108m/s,光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要比真空中小,其中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玻璃中的速度快。

光年是路程的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所走的路程。

光的传播与颜色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应用:小孔成像、排队、射击时的瞄准、皮影戏、激光准直光沿直线传播作图:小孔成像的作图、坐井观天的作图。

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现象。

(光始终在同种介质中) 光的反射原理: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为0°。

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的传播与颜色光的传播与颜色光的传播与颜色光的传播与颜色光的传播与颜色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的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球面镜分类:凸面镜和凹面镜。

凹面镜会聚光线,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凸面镜发散光线,应用:后视镜光的传播与颜色光的传播与颜色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光在不同种介质中)光的折射定律: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速大的介质中的角大于光速小的介质中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现象:池水变浅、铅笔错位、筷子弯折光的传播与颜色光的传播与颜色光的传播与颜色光的传播与颜色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是红、黄、蓝。

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用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所有的光都透过时,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光现象 第5节物体的颜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光现象 第5节物体的颜色

传播形成的。
2. 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遇到水面、镜面产生的现象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或不同介质中传播产生的现象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光的三原色原理
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绝大多 数的彩色光都可以由红、绿、蓝三 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所以 把红、绿、蓝称为光的三原色。
知1-导
感悟新知
知1-讲
1. 定义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中,光通 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 紫等色光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
感悟新知
知识图解
知1-讲
感悟新知
2. 分析
知1-讲
(1)白光(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红、橙、黄、
绿、蓝、靛、紫)混合而成的。
知2-导
感悟新知
知2-讲
1. 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把红、绿、蓝三色光按照一定 比例同时重叠地照在白墙(或白屏)上,看到的是白色或 灰白色光。
2. 色光的混合原理 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 一种色光。
感悟新知
知识图解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中考·盐城] 20 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 光LED,为与这两种LED 组合,产生白色LED 光源, 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C ) A. 紫光LED B. 黄光LED C. 蓝光LED D. 橙光LED
物体几乎不反射色光。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 3 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白纸是__蓝____色的, 看蓝布是__蓝___ 色的, 看红纸是___黑____色的。
感悟新知
技巧点拨

第二章 光的色散及物体的颜色-教师

第二章 光的色散及物体的颜色-教师

光的色散及物体的颜色【知识梳理】1.光的色散太阳光束(白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可将太阳光束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

在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实验中,红光偏折的角度较小而紫光偏折的角度较大。

红光外侧的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紫光外侧的光线称为紫外线。

2.物体的颜色透明物质的颜色由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质的颜色是由反射光决定的。

例:红色衣服是因为衣服反射红色光而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蓝色的玻璃是因为它能透过蓝色光而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

3.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均匀相混可得白色。

4.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三者相混可得黑色。

【基础训练】1.在黑夜作战,用装有红外线瞄准器的步枪射击时,命中率很高,这是因为( )A.红外线瞄准器会向敌人发射红外线,从而看清敌人B.敌人在黑夜时,会向四周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瞄准器会捕捉敌人发出的红外线C.使用红外线瞄准器的步枪不管向哪个方向射击都会命中目标D.红外线步枪用红外线射击而不用子弹【答案】B【详解】人体温度比较高,会散发红外线,通过红外线瞄准器可以很清晰的看见黑夜中的人,能发热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辐射,温度越高,红外辐射能量越高,用红外瞄准器看的越清晰,命中率很高,红外线步枪用红外线瞄准器瞄准,用子弹射击,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2.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A.全身呈红色B.上衣呈红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答案】D【详解】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绿裙子只能反射绿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绿裙子上被吸收,观3.(2020·浙江七年级月考)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引起的【答案】A【详解】A.在三棱镜的折射作用下,白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故A错误,符合题意;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反射红光,吸收其它色光引起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光的色散随堂检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光的色散随堂检测

4.4 光的色散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关于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视多彩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B.能把各种色光都全部吸收的不透明体是白色的C.绿光通过绿玻璃照在白屏上呈绿色光D.隔着蓝玻璃片看红布,看到红布是蓝色的2.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节目的彩色电视机屏幕,能看到的图像是()A.红绿圆斑B.红绿蓝圆斑C.红绿蓝条纹D.红绿蓝三角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真空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光的三原色是红、蓝、绿D.夜晚明亮的月亮属于光源4.漆黑的夜晚,用红色的激光笔照射路旁树的树叶,会看到树叶被照处呈现()A.红色B.绿色C.黄色D.黑色5.秋天,在雨后的“本溪大地公园”中,彩虹当空、亭台倒影、草长莺飞、枫叶丹红。

令游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对此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B.亭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C.草长和莺飞都属于机械运动D.人们能看到红色的枫叶,是因为枫叶是光源6.我国唐朝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下列哪种光现象()A.光的色散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平面镜成像7.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A.红颜料呈红色B.红颜料呈绿色C.白纸呈白色D.白纸呈绿色二.填空题(共5小题)8.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

9.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现象。

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10.红玫瑰的花瓣呈红色,是因为红玫瑰花瓣红光,若夜晚用蓝光照射红玫瑰我们看到它的花瓣是色。

11.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光;晴朗的夏天,小明在树荫下看到很多圆形光斑,这可以用来解释。

12.将一块平面镜斜插入盛有水的水槽中,让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水下部分,并反射到手中的白纸上,纸上出现了彩色的条纹,此时平面镜上方的水类似于(填写一个光学元件名称),太阳光照射到其上发生了。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光的色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理解色光的三原色,知道颜料的三原色,能区分二者的不同。

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探究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和白光是复合光的理解。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

2.教学难点理解光的色散的本质原因,即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折射程度不同。

区分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的规律和结果的不同。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阳光充足的天气,将三棱镜放在阳光下,在教室的白色墙壁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

提问学生:我们看到的太阳光通常是无色的,为什么通过三棱镜后会变成彩色呢?这些彩色光带是怎么形成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的色散。

(二)讲授新课1.光的色散现象实验演示:再次用三棱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白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的彩色光带,按顺序指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讲解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色散原理:结合光的折射知识,讲解不同色光在同一种介质中的折射程度不同,红光的折射程度最小,紫光的折射程度最大,所以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按不同色光的折射顺序分开,形成彩色光带。

可以用简单的光路图展示不同色光的折射路径。

2.色光的混合实验探究:准备红、绿、蓝三种色光的光源(如激光笔或彩色灯泡),将红色光和绿色光投射到白色光屏上,让学生观察混合后的颜色(黄色);再将红色光和蓝色光混合,观察得到的颜色(品红);最后将绿色光和蓝色光混合,观察到的颜色(青色)。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的色光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的色光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的色光:它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不同的色光.如红色的物体只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它所有的色光,只见红色;如只有蓝色光照在不透明物体身上,无红色反射,唯一的蓝色又被吸收,所以就成了黑色.
2、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透过它的色光:它允许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透过,吸收与自己不同的色光.如红色的透明物体只允许红色光透过,而吸收其它所有的色光,只见红色;如只有蓝色光照在透明物体身上,无红色透过,唯一的蓝色又被吸收,所以就成了黑色.。

3-1《光的色彩、颜色》知识梳理

3-1《光的色彩、颜色》知识梳理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3.1光的色彩颜色【知识梳理】一、光源1.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等)、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等);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二、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的发生的原因:不同颜色的光穿过三棱镜时的偏折角度不同,红色光偏折程度最小,紫色光偏折程度最大。

2.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拓展: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称为单色光,光的色散分解出的七色光都是单色光;复色光: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3.光的色散现象:彩虹日晕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三原色光本身是不能用其他的色光混合而成的。

等量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白光。

光的三原色颜料三原色拓展: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其他颜料的颜色可以由这三色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光的三原色的应用:手机、电视屏幕手机、电视屏幕是由若干个像素点组成的,每个像素点都由红、绿、蓝三色发光点组成,这些发光点在电路的控制下发出不同强度的三原色光,从而产生不同的色彩。

三、物体的颜色1.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的透明体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2.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的物体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四、光能光具有能量。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把光能转化为内(热)能。

【易错点】1.月亮等自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

物体的颜色与光有什么关系

物体的颜色与光有什么关系

物体的颜色与光有什么关系物体的颜色与光有什么关系2010年10月26日可见光由不同频率的光组成,就是简单来说的七色光。

如果照射在某个物体上,物体主要对某种频率的光反射,而其他频率的光被吸收,这个时候你就能看见反射回来的色光了。

这就是颜色的产生。

白色是所有颜色的光都能反射,吸收较少。

黑色是所有颜色的光都大多被吸收,反射的少颜色与光的关系色彩学上有一个概念:有光才有色.本质上,人眼看到色是光剌激的结果.人们看到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则是因为剌激人眼的光的波长不同.光的波长不同,给人的颜色感觉不同,如630-760nm的波长的光给人以红色的感觉,570-600nm的波长的光给人以黄色的感觉。

颜色介质有两大类,一类是色光介质,如电脑的颜色;一类是色料介质,如颜料,油墨染料.不管是什么介质,其呈色都是离不开光.色光介质的颜色感觉是色光直接刺激人眼的结果;而色料介质则是可见光(白光)照射在色料上,经色料吸收,然后反射剩余色光的结果,也离不开光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当一束白炽光作用于某一物质时,如果该物质对可见光各波段的光全部吸收,物质呈黑色;如果该物质对可见光区各波段的光都不吸收,即入射光全部透过,则物质呈透明无色;若物质吸收了某一波长的光,而让其余波段的光都透过,物质则呈吸收光的互补色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物质分子吸收的是其他波段的光(非可见光)时,则不能用颜色来判断物质分子对光子的吸收与否。

表11-3 物质颜色与吸收光颜色的关系物质颜色吸收光颜色吸收波长范围(nm)黄绿色紫色 400-425黄色深蓝色 425-450橙黄色蓝色 450-480橙色绿蓝色 480-490红色蓝绿色 490-500紫红色绿色 500-530紫色黄绿色 530-560深蓝色橙黄色 560-600绿蓝色橙色 600-640蓝绿色红色 640-750关于颜色的基本理论常识1.颜色的属性。

任何一种颜色,均可用色相、饱和度(又称色彩度)、亮度(在色彩心理又称明度)来描述,即HSB,其中H=Hub为色相,S=Seturation为饱和度,B=Brightness为亮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不透明物体在不同色光照射下得颜色表
物体的颜色
白黑红绿蓝
光的颜色
白白黑红绿蓝
红红黑红黑黑
绿绿黑黑绿黑
蓝蓝黑黑黑蓝
三、颜料的混合与色光的混合的不同:
1、它们的原色不同: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2、它们的混合规律不同:色光三原色混合后为白色;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为黑色。

3、它们的混合原理不同:色光的混合原理:两种色光混合后产生另一种色光;颜料的混合原理: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能反射的色光,其余色光都被这两种颜色吸收掉了。

拓展:①加色混合:混合色光中的色光一般是由光源直接发出的,多一种颜色会使光线更加明亮,所有复色光的亮度大于单色光的亮度②减色混合:颜料不透明,其颜色是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颜料的混合是减色混合,每种颜料都吸收一定波长的光,混合后的颜料对光吸收率增加,反射率降低,混合后得出的颜色明亮度降低。

四、物体的颜色:
1、有色不透明的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是由于它们对不同的色光的反射与吸收情况不同,例如红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其他色光被吸收(反射的光,物体就不喜欢)
2、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3、黑色吸收所有色光,白色反射所有色光;无色透过所有色光。

例如:1、白光照在绿叶上呈(绿色),红光照在绿叶上呈(黑色),绿光照在绿叶上呈(绿色)。

2、戴蓝色镜片的人看红纸是(黑色),看白纸是(蓝色);在暗室里让一束白光经过棱镜折射后,再透过红玻璃,在屏幕上看到(红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